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季羡林自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季羡林自传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3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季羡林自传的读后感10篇

  《季羡林自传》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的385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一):致敬季老

强烈推荐有学者意向或在学术上的朋友以此书共勉。
一,关于早期
季老花了很多笔墨写了恩师和校园,甚至连自己欺负别人的历史都挖出来,笔法之朴贯穿全书,实事求是,记不得便是记不得,不会拐弯遮掩。谨慎着也绝不肯故意增色,或者刻意诉苦哀怨贬低。 读着十分舒心,近一个世纪后读来,却依然如同龄人般自然亲切。
二,求学
对于德国前那段短暂教书生涯,包括后来一些经历,有个很深的印象。季老从来不会自我标榜清高,现实名利的顾虑和考量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反而对读者受益更多。若要求年纪轻轻就超脱世外不顾名利现实和责任才是空谈。也谈到能去德国求学他自己本身四年成绩突出是个很关键因素,并不是说季老就是什么学霸,但至少,他即使如他自己所说“胸无大志”(其实我们自己又能有多少大志,即使有的多少更多是口号或者难以称得上“大志”),他对眼前的任务一向脚踏实地不含糊。
看到在德中国留学生那段几乎想拍案叫绝。没想到,在留学的早期,留学生情况和几十年后的今日毫无差异,更可推广至德国还是美国疑惑澳洲欧洲加拿大。无论量有多少扩大,真正求知的比率一直不变。无论留洋还是国内,这个比率也是不变。
季老对德国的描写也是绘声绘色,非常实际。是真正切肤生活体验。其实他的留学生活相对平静,生活规律,这也是他学术能就此走上“高速路”的重要条件。对于躁动不安不甘寂寞年轻一辈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三,回国挣扎
依旧是所有留学生永久必须的一个阶段。季老的考量如他的学术非常谨慎或者保守,以责任为重选择留下。而留下后的学术探索历程也写得很有借鉴意义简言之,既然自己选择了,就不要怨天尤人抱怨环境不足,想办法开拓新路比较实在。季老最后往佛学方向走了,有趣的是,季老本身并不信教,却把宗教依旧研究得绘声绘色。
四,文革
最近看的很多书或传记都是有文革经历的。每个人受影响或认知也完全不同,《平凡世界》里大众是比较无关痛痒,张艺谋是另类成长,陈凯歌虽受影响但毕竟不是被整主角甚至还整过别人处于临界,季老是我读过被影响最深经历最惨的。读文革的记录颇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云里雾里其实大家都没个头绪究竟怎么回事只是乱哄哄一片。
读季老文革这一段特别心痛特别难受。季老一生有众星拱月的瞩目,但他所受之辱也是一般人未有。看到他的叙述不难理解为何那么多人选择自杀,换到现在更没多少人能承受得起。季老这段文笔除了犀利却也异常幽默,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有时候看着很愤怒,怎么可以如此麻痹,一大群知识分子就这样集体沉默地任人玩弄,简直颇有亡国奴气质,感慨难怪一向是野蛮毁灭文明。但其实反观自己,如果轮到自己头上,在那样恐怖地氛围下,自己真能站出来么又有什么权利愤怒别人,更何况如季老所说那一群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想像如果季老当年做出什么激动之举有个闪失,没有了后续学术生涯恐怕季老多数贡献都将灰飞烟灭。并不是说这样集体沉默就是对的,只是人各有所长,季老的实在性格造就如此季老。正如他所说,他也许不是什么天才或者高尚者,但他无愧做个好人。
五,学术巅峰
惊讶季老居然学术巅峰是在七十八十岁这样的年纪。要知道很多身边如此年纪的老人脑袋都难以料理日常更何谈难么高深的学术思考
洋洋洒洒的近百页”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详尽列出每一年所有学术文章及其简介,这是传记里绝无仅有的。很多传记都倾向于叙述人物很少会把这种学术详尽地扯进来,毕竟这有很大让读者读不下去的风险。一开始这部分我也是有点读不下去,后来发现其实相当有趣。季老一生研究文章之多之长,非专业人士是很难详尽全拜读,而这个”缩略版“正好很点到为止做到一些普及的作用。有很多”小知识“颇为有趣,最喜欢提婆达多的那篇。而且这部分给读者一个头绪,方便选读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文章。
这部分另一个受益是领教季老治学严谨态度。每一篇论文有没有新观点提出都实在标出,没有就没有,有就指出,毫不含糊。可能和季老所受德国教育有很大关系。令后人很多喜欢剽窃歪曲含糊的论文无地自容。季老堪称学术态度的标兵。
六,末年
这一部分很多谈到病和死的话题。很朴实地评价自己的学术生涯,不拔高不贬低,也解释了一些误解。他的一些小顽固读来很亲切,很有老人味= =。有一点很可爱,包括在前面的章节,季老有很严重的“学者综合症”,什么事情都很习惯科学逻辑理论一番,还喜欢说自己完全有资格成为XXXXX(虽然多是些搞笑学科)的博导。
看完记得的感想大概就这些。致敬季老,虽然他一向不爱给自己戴什么帽子标语,但做广大学子漫漫求学路上相伴的常青爷爷的方面,季老是很有资格成为博导的。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二):了解学问大家的人生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季羡林先生专门写的自传,而是编者把季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回忆性质的文稿编辑整理而成的。
  提到季老的名字,自然是如雷贯耳,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梵文、吐火罗文等,我也想了解一下这位学问大家的人生经历。作者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内容生动,语言平实,还很谦虚。
  作者小时候似乎也没有特殊之处,他是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小时候性格外向,喜欢打架,也欺负别人。到初中时不喜读书,无意争强,英文很好,他自称是少无大志。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回济南高中教国文一年。后来他赴徳留学十年,他的研究方向是很冷僻的梵文和吐火罗文,这段经历对他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德国人忠厚老实,德国人还用肥皂水刷街,德国的大学很自由。西方国家几乎没有尊老的概念,西方社会是实用主义的社会,一个人对社会有用就有价值,一旦没用,价值立消。作者目睹了德国的法西斯统治,亲历了二战的轰炸,二战结束后,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回国。文革开始后,他尽管小心翼翼,后来因为他参加了北大的“井冈山”(他自称在政治上十分幼稚),得罪了新北大公社的“老佛爷”(聂元梓)后挨整。他遭到批斗,住进牛棚,差点自杀,在写这段辛酸、苦楚的经历时,作者还不时夹带戏谑。到了老年,季先生养了四只波斯猫、两只乌龟、五只大甲鱼。对于疾病则是能拖就拖,后来因天疱疮住进了301医院。
  作者提出了宗教发展规律的设想:用越来越小的精神身体努力得到越来越大的对宗教需要的满足。只要人类在行动和思想上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宗教就有存在的余地。佛教并不影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日本。季先生说他在学术上偏爱考据,最不喜欢义理,义理是各人谈各人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作者提出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西方文化体系。四大文化体系交融汇流的地方只有狭义的西域(新疆)。作者主张文化多元论,传统文化表现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交流表现文化的时代性。提到胡适,作者说他对人和蔼可亲,保护学术,不遗余力,爱好政治却实为一书呆子。
  季先生后来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当然要靠他的自我奋斗,他研究原始佛教梵语、佛教史、吐火罗文,翻译了《罗摩衍那》,把印度学引进中国,写了《糖史》。但是也要到考虑历史的行程,他回国后即聘为北大副教授,一周后定为正教授,当时他才35岁。四十多岁就已经是中科院的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已经爬到了百尺竿头,他自称淡泊名利只是假象,名利之心也有。他在文中辞了“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样的头衔。他去过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撒哈拉沙漠和国内的名山大川,人生经历很丰富。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三):节选文章讲述小时候的故事

季羡林笔下的自己:年幼生活在叔叔家 生活过得比较拮据 十分自卑的他认为自己以后也不会上不了大台面 中学毕业后能当个小职员 抢到一只饭碗 浑浑噩噩地 甚至窝窝囊囊地过上一辈子算了……

可是转变就发生在济南北园高中一次学期考试偶然获得状元公的表彰,在六个人中选中了他一个人,当时他回忆这次表彰是虚荣心的作福: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此时不是虚荣心在作崇而是虚荣心在作福。而后文中写到这并不是虚荣心而是荣誉感,因为虚荣心是故弄玄虚、吹拍并举,害人害己没有一点好处;而荣誉感则是一个人做出了成绩获得表彰,给予认可和荣誉,这是荣誉感在作美。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四):季老精神

第一次写书评,还是用手机码,格式肯定很多错误,短评字数限制,所以将体会挪到此处。
  这是一本让我连续读了五个小时,越到后面越压抑经典自传,甚至加深了一个看法:我们一直被推崇学习国外经典著作,比如说《乱世佳人》、《情人》、《百年孤独》,以及在中学重点学习了以《史记》,《春秋》唐诗宋词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但先于我们不久的前辈们,如钱钟书、杨绛、季羡林等大家也有不少佳作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学习。
  
  季老作为我们翻译界的泰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后半部分写到的文革期间他所遭受的苦难,引人悲悯。
  风华正茂时期的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进行语言学习,毕业一年后前往德国开始了博士学位的求学生涯。在德期间,恰逢二战饱尝背井离乡滋味,作为“无国籍者”不得不忍气吞声,在取得博士学位而有国不能归的背景下在德国生活十余年,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绩,最终于二战结束后回到国内,并在北京大学任教。然而在东方语学院任劳任怨二十余载后,季老未能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幸免,“整个燕园里到处打人,到处骂人,称别人为牛鬼蛇神的真正的牛鬼蛇神疯狂肆虐,灭绝人性。 ”
  “如果我不说,绝不会有人想到。如果我自己不亲身经历,我也决不会想到。但是,这些都是事实,应该说是极其丑恶的事实。当时我已经完全失掉了羞恶之心,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寒而栗。”
  但他在绝望生活中精神世界并未荒芜,1973年开始着手偷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Ramayana),至1977年,终将这部18755颂的鸿篇巨制基本译完。
  季老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及一生为学术奉献自己的力量,无疑引领着我们晚辈前进的道路。
  若能顺利进入北大开始我的硕士生涯,是我的荣幸。我相信,他也会是北大及全国学子永远的精神楷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