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亲的战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7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精选10篇

  《父亲的战场》是一本由章东磐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一):历史终将铭记

本书副标题“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表明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般史料,而是作者等人在当年抗战战场实地取材而成的第一手材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可比拟真实性。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记叙对当年远征军老兵的采访,第二部分为对一些当时战场的重访和考察,第三部分通过则通过对旧事旧物的描写来缅怀当年的精神。在书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着当年那段枪林弹雨岁月,并没有刻意渲染情状的惨烈,战士的英勇,但是真实的震撼力却是不需任何修饰的。当你看到那些老兵年轻时一张张英武挺拔的照片,以及照片上那清澈而坚定眼神时,相信你会被无声地感动。这些人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度,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为了抗击侵略者,他们曾经舍生忘死,其中有不少人更是魂断异域。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应该尊敬和景仰的英雄。
然而,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不仅是敬佩和景仰,更是一种令读过此书的人感同身受的愧疚!这些堪称中国脊梁的英武军人,在为国家浴血奋战之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本应接受众人的夹道欢迎,应该得到国家的最高荣耀,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自己人的猜忌和陷害,是“镇反”和“文革”……即使是挺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他们也依旧被弃若敝帚,被丢进了遗忘的角落。当“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事迹被广为传颂,接受着“抗日英雄”的荣耀与光环的时候,当年参加远征军的老兵却挣扎在贫困的边缘;当“平型关战役”被写进中小学历史教材,被当作丰功伟绩宣扬的时候,远征军的故事却被人们集体遗忘;当如织游人穿梭在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时候,松山阵亡烈士墓园里却是门可罗雀……读到书中那些老兵的生活现状时,心中泛起的是五味陈杂的感情——震惊、心痛悲哀、愧疚、抑郁愤怒、以及……耻辱。
是的,耻辱!前不久,日本右翼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又闹得沸沸扬扬。于是又有一批人开始狠批日本人恬不知耻,妄图篡改历史,粉饰侵略罪行云云。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日本人,好歹还知道要祭奠为国战死的亡灵,可我们自己呢?却让本应归享荣耀的战士活在屈辱和卑微之中,却让无数为国捐躯的忠魂得不到起码的尊敬和祭奠,却让自己满足于虚伪和粉饰的“历史”之中而不自知!这样的我们,还有资格去指责日本人不尊重历史?什么是耻辱,这就是真正的耻辱!
现在,是时候真正反思这段历史,还其本来面目了。当然,我们说反思历史,说要给那些值得尊敬者以荣耀,目的是为了正视历史,而不是为了继续制造一个抗日的神话。远征军的故事固然值得称颂,但他们毕竟失败了。期间原因很复杂,但一些不那么崇高,不那么美好的东西也一样应该正视。我们是要还原历史,而不是将其作为另一场英雄主义的戏码,另一段供自己精神自慰的“胜利”。那样,也依旧是对历史的篡改与粉饰。在这一点上,有着浓重民间色彩的本书做得比那些过多“渲染”的文艺作品强上太多,也比那些本该担负起更多历史宣讲的“史学界”要更有勇气,更有担当。
是的,我们只有摒弃了历史之中的虚伪和粉饰,我们才能真正根除现实中的虚假与不真;我们只有真正看清了历史,而不再将其当作一个意淫对象,才能去反思历史、以史为鉴;我们的民族只有真正将此段历史镌刻在自己的集体记忆之中,永远铭记,她才能拥有可以期许的未来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二):鲜活的历史

       很认真的坚持看完了这本书,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留在安逸的日子太久,以致不明白这个世界上,不光是有享乐,有地热温泉的愉快沐浴,欢乐无忧的岁月,还有苦难和战争,它们从未走远。
        在知天命之年,作者写下了这本厚重的书,我也仿佛在一个晚上,听到一个个历经沧桑的老者,讲述他们的抗战故事。这本书也教会我,现在许多历史,其实已经被遮盖和扭曲,阅读真正的亲历故事,感触良多。
       滇西战场上,其实是有一支美国陆军部队的存在。高黎贡山的惨烈战役,也有着美国人的身影。
       云南并不落后。抗战前,云南几百年没有经历战争,腾冲的经济发达程度超过了广州。是中国的翡翠之城。然而在战争中,腾冲被完全的击碎了。
      即使是在战火中,也可以有着理想追求。依然有士兵在战火中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有一个陶达纲团长,战后还拿下了博士学位。
      顺民是可悲的,但是可以理解的。在云南,一个叫蔡兰辉的女子,演绎着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样的真实故事。
      一个叫做石牌的地方,中日双方投入了几十万兵力大战,然而却没有在历史中有任何记载。浴血防守的将领胡琏将军,几年之后,又成为金门的防守将领。
      远征军全歼日军师团的故事,其实是夸大的。但是在有利的地形上,国军放弃了防守,后来花了更大的代价来夺回,可以看出士气的重要。英军也没有在关键时刻抛离国军。无能与把责任推诿给盟友,这是不厚道的事。
      一把神秘的日本国宝军刀遗留在云南的战场。第一个主人就是《兵法家传书》的作者柳生宗矩。这把刀最后的主人,是个谜。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三):血歌

鉴于今晚挨千刀的扰民餐厅神奇的没有开业,我终于能在夜晚十点半坐在电脑前试着打打自己想写的文章。在深刻的感受到我文字功底的退步后,我只能说,这篇文章,我勉强一试…
真正接触到远征军这个话题,大概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彼时我还在学校的广播台做编辑,节目是每周三的人文天地。每一周拉开序幕的时候,便是我开始冥思苦想周三广播主题的时候。那时我还没有自己的电脑,课业又重,只能抓紧中午休息的时间去学校的公共机房,在茫茫的因特网海洋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素材,或者点亮自己的灵感。那应该也是一个匆忙的中午,重庆的夏天已经到了。机器发出的轰鸣声、键盘被敲打发出的咔咔声,再加上室外燥热的蝉鸣,我烦躁不已的坐在电脑前,正在为那一周的节目主题做素材筛选。当时的我,节目的主题仍旧很模糊,不得已只得打开各大门户网站,看看有没有适合做主题的材料。就在这时,远征军进入了我的视线。
我现在仍然难以忘怀当时的观感。看完凤凰网对于远征军的报道后,除了震撼,已经没有其他的形容词可以形容我在那一刻的感受。如此多的中国人,很多只有16、17岁,在今天的定义中还是孩子,义无返顾的走上了通往缅甸、印度的路,也有的人留在云南与日军硬碰硬,但不管是哪条路,他们面对的都不仅仅是来势汹汹的日本人,还有简陋的枪械,粗糙的配给,恶劣的环境,甚至是友军的误炸。所以说,无论你如何选择,死亡都会是悬在头上的利剑,伴随左右,到最终,大家不过是殊途同归而已。在那一次的节目准备中,我结识了野人山、高黎贡山、桐山等等地标,从此它们不再是陌生的名词,那里埋着成千上万的忠骨,他们没有办法再回来,然而他们用他们的故国永别,换来了故国永生。
在考研结束后,我开始阅读这本《父亲的战场》,作者是一名共产党员家庭出身的文人,在这本书的开头,他附上父母的照片,将这本书献给所有曾经为国奉献的人。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踏上了云南这片土地,寻访许许多多已经被遗忘了的村庄,记录那些已经被黄土掩埋的过往。在这一次次几乎是朝圣的探寻中,作者平淡中带着义愤,淡然而又无奈。这些当年一批又一批为了国家,向死而生的少年们,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很多都过着贫困的生活,在生活的泥潭中苟延残喘。他们的眼睛不复清澈,行动也不再敏捷,加上当时混乱的战场上留下的伤病,以及在后来的日子中,这段明明是为国奉献的光彩的过去带给他们的黑暗所留下的阴影,实在是不能让人将他们和当年壮怀激烈的军人们联系起来。但作者认出了他们,历史也认出了他们,就凭着那一声声被问到“你后悔吗?”后“不后悔”的回答,就凭着那一句句被问及“你恨他们吗?”后“他们也不容易”的答案,更凭着交谈后的一声“古来征战几人回”的长啸……对的,他们就是当年的少年,那些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毅然决然的拿起那过时的武器,穿着破烂的衣服走上战场的少年,那些在决战前夜写信三叩父母,求父母照顾好身体,冷静的和妻子交代后事的少年。那么多的少年永远的托付给了土地,还有那么多的少年在幸运的活下来之后,淡然的回归田地,重又过上了农耕的普通日子,没有人邀功,没有人自得,大家都觉得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对啊,守卫一方土地的平安,不就是人最基本的责任吗?后来的后来,他们经历成分划定,走过文革,岁月给了他们太重的包袱,没有人再去记挂他们,他们身上,有着生活的重担,而他们心里,更是无法割舍那热血岁月里逝去的人。有的人拿出自己的积蓄,一遍一遍的回到当年埋葬战友的地方,企图寻找到战友的骨血,有的人不停的为墓园的建立奔走,只是想为那些死去的平凡军人找到安息之所,甚至有的人在垂垂老矣之际还在不停的寻找那些已经被乡亲们当做搓衣板的残碑,只因那是不能忘却的象征。我不会称他们为英雄,因为他们自己视自己为普通人,只是做了最本分的事。
作者在书中提到,我们现在,说爱国太容易,张嘴就来。但爱国需要太大的代价,并不是秀口一吐,就是半个国家。它需要付出的可能是生命。当它需要你付出这最大的代价的时候,你又会做何选择?林语堂先生曾在《吾国与吾民》中这样评述自己的国家:“因为我心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恼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微渺的国家,无虚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然而这调整却是需要血的代价的。荆棘鸟的故事,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这只鸟用生命来唱最后一支歌。中国远征军也在歌唱,用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我不知道荆棘鸟的歌声是在赞颂什么,但我明白,远征军是在用血来谱写了自己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歌曲。这千万首视死如归的血歌,慢慢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难再倾听的绝响。只有在山间,在路上,如今这片恢复沉静的土地上,孩子们清亮的歌声似在回应这一首首血歌,铮铮铁骨,昭示来兹。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四):壮士一去

最初是在当当网在线阅读的,其实我对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所知甚少,因为题目很吸引我,看了,却被弄的眼泪流得哗哗的。当下就下单定了。 然而,当我仔细把书全部看完却没有勇气写下评论,因为觉得沉重,怕写不好对不起作者的艰苦调查,更怕负了那将热血洒在滇西的前人的英魂。 推荐此书,是因为作者的故事都是来自一步步的田野实地调查,来自与当年的幸存者面对面的对话,来自对当年战地的重新寻访,来自书中那几十张美国陆军档案馆解密的照片。我相信,是真实吸引了我,感动了,也呼唤我重新认识中国的抗战史。 云南不仅有大理、丽江,也有滇西,有英勇的抗战将士。在本书里,作者讲述了当年参加远征军,而今只是暮年老人的故事,从当年到现在,每个人的遭遇不同,相同的是都因为曾经参加过远征军而未曾挺直过腰杆,他们也曾为抗日流血流汗,只是他们头顶的帽徽不同而已。如今回望,当作者问其中一位因为爱国而从军抗敌,反而受了这样的冤屈,您后悔么?老人久久望着窗外,长出了一口气,轻声说“都过去了”,“那一声像风一样轻”作者写到。看到这里,我禁不住哽咽。历经风雨,而大肚能容。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甚至到如今年老体衰,有人依然在为逝去的战友做着事,让身为后辈的人们汗颜。 封面的照片是整装待发,坐着卡车的士兵,镜头里他们竖着拇指,灿烂的笑容,稚气的脸,不过十四五岁吧。他们知道行将何处吗?也许,回来之时,旁边的人已经无法同行。我想他们至少知道是去打鬼子,赶走鬼子就能回家种地过好日子,就是这样纯朴的愿望让他们笑着面对即将来临的残酷战场,你死我活。事实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幸运回来去过他们想要的太平日子,他们将生命定格在了十几岁,却给了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们活着的为人的尊严!他们或许卑微如一粒尘土,化在了历史的清风中。但是,松山不会忘记,怒江不会忘记,滇缅公路不会忘记,惠通桥不会忘记······“投笔只因雪耻辱,横戈原不为封候”这是一位幸存的老人在作者笔记本上写下的,他心底的诗。 今天的我们,除了感谢有作者这样执着的人们可以让我们看到这样的过去,更该思考的是什么?是重新看待中国的抗战胜利意义还是更加客观的看待历史和未来?我想都是,对于中国的抗战胜利,不仅是赶走了日本鬼子,中国人重新站起,重要的是百年来的国人奋起反抗,而不是懦弱的顺从,是一盘散沙下能拧起绳的向心力。唯有如此,才真正对得起像张自忠将军这样的人的死去,警醒国人。客观的看待历史,不受意识形态的制约,跳出政治倾向的桎梏,直面历史,才不辜负为了中华崛起而舍身忘死,干洒热血的先人。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缅怀是为了走得更远!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五):对于这段历史也许不是必读,但是读了一定会有收获

很个人感情化的一本书——优点亦缺点,或者特色
一开始看其实有点看不下去,大概要持续到将近一半的地方,因为觉得作者的语言遣词句法什么说实话确实感觉不是很专业,或者说比较私人、随意了。内容也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不开心的东西嘛,要看下去就很累的。
但是后面的部分作者感情流露很充分、到位,很真挚,很多话(尤其是每一篇或段落的结尾的总结)说得很漂亮,就完全忽略掉之前的毛病了,我不得不拍手叫好表示认同。后面的部分确实很出彩。
内容上有几个故事非常感人。作者以军人的专业视角来分析战场,很新颖,觉得更加能还原现实吧,这部分我自己觉得很有趣。除此之外不得不说,作者遂了我一个心愿——还原了很多事实。有些东西,你写得越传奇其实反而是在抹杀那份光荣
不过有些地方前后觉得有点重复了
最后的几个建议很中肯、到位。尤其关于日本士兵遗体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新,但是我同意、接受。之前看《松山战役笔记》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个小疙瘩,作者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觉得很合理,情理上、道理上,只是可能很多人会想不通。
作者虽然50+了吧,但是总给我一种血气方刚的感觉,讲了很多现在的人不敢想也不愿意承认的快被遗忘的道理,关于生死荣辱,做了很多我想做而还没做的事,我表示敬佩。
等着吧,滇西,我要来了
这几本书读下来,其实我更加认清楚的一点,我并不是要去给谁讨回一个什么公道,我只是很传统的一个中国人,我就是想敬一杯酒,祭奠那段岁月,应当被永远铭记的岁月,也许无限放大人类价值的岁月。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六):以自由的名义

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很悲壮,然而这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曲循环。
人们沉醉于各种以追求自由为主题的作品,津津乐道于追求自由的过程,而对于结局似乎毫不在意。如同苏格兰的华莱士、法国的圣女贞德,他们被记住的,是英雄的时刻,没人会故意提起他们的死亡,仿佛他们一直活着,一直在与自己的同胞们一同为了自由而奋斗流血。之后的一切,无论完满与否,都似乎被扔在角落里,无人提及,归于尘土。待到后人们再重拾起曾经辉煌的故事,惊叹于曾经那个看起来冷冰冰的时代名称背后,居然还有这般的壮烈史诗,心里燃起对祖先的不满。昔人买椟还珠已贻笑千年,可每一代还是有这样的蠢事发生,似乎也成了民族的习惯。
曾有先人说,古代史皆是帝王将相史,不值一提,历史当是属于所有人的。又叹到古代帝制是何等腐朽,剥削民众不止,贻害千年。但如若真这般一无是处,皇帝们高高在上了千年,若不是百年前的坚船利炮将另一种体系轰入中华,谁知道家天下能延续到猴年马月。
历史是谁的?是国家的,也是天下万民的。这话不假,如果没有百姓们自觉的源源不断的赋税,某个国号支撑不了一年,文臣武将的炳赫功勋也是空。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要的只是庇护自己的大伞,一个不那么丧心病狂、可以让他们活下去的执政者而已。大汉,大唐,大宋,大明,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们只关心,今年收租的份额有多少,是否还过得下去。在入侵者,他们可以反抗,也可以做顺民,而后者对他们更为有利,因为如果原来的统治者复仇成功,顺民们可以摆出一副可怜巴巴逼不得已的嘴脸,命运并不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只是为了保全家小而已,而新政权为显仁德,自然不会太过为难。在这面前,国家的命运如同浮云。而将历史、文化交给他们,是否是种负责的选择,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慢慢地泛读我国古代史,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大部分拥有自主判断能力的君主都让人叹服。个人修养撇开不谈,他们的人生已和繁繁复复的政务交织在一起,在上面所花费的心血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是和国家或者个人利益相违背的人或事,都会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这个国家,是他们的,可他们也是这个国家的。他们拥有享有全国财力物力的权力,也背负着为他们遮阳挡雨的责任与义务。为了至尊的地位,不惜与所有人为敌,因为他们也是这个国家文化宗教的传承,三纲五常最为完整地表现在他们身上,而为了保持文化的向心力,他们本人也必须成为帝国的第一流学者,来拥有臣下们不计一切的效忠的资格。他们一手遮天,看似可以为所欲为,却被文化责任种种束缚,只是为了更多人的自由。他们可以守成,抱着祖宗家法过下去,但是为了家国,也会选择走未知的路。在这个位子上,称职的不止是唐宗宋祖,也包括那些没有故事但为了国家发展兢兢业业的君主们,时代没有给予他们同等的机会,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创造比唐宗宋祖更灿烂的文化盛景。需知,被自己大部分听话不听话臣子认可是圣君,开创富庶时代的人不是唐太宗,乃是宋仁宗,而比贞观之治更富庶自豪的时代大有人在,只是君主们并没有厚着脸皮像太宗那样搞个 贞观政要 。天下足,足矣。
人人都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让这句话更加理直气壮,君主们默默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如同农民们为了温饱辛勤农耕一样,一样质朴简单。这是每个人该做的事,仅此而已。
就如同没有选择做顺民,选择反抗的百姓一样。他们未必各个明白忠孝仁义的含义,却明白中国人的角色。国难当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事,就算国破,也未必会被各个诛杀殆尽,然而总有些人没有,尽管他们手无寸铁,身无长器,却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以血肉之躯筑起藩篱,五千年文明应当是以这种方式传承下来。他们个个是英雄,却无意大肆宣扬曾经的事迹,只是因为,那是自己作为子民应该做的事情。大功告成之时,他们回到故乡,归于尘土,用血液文化告诉自己的后代,本份和责任是什么。
也许历史到最后只留下了几个字,却也是实打实的几个字,容不得掩盖和骗局,是真相总会公布。
也许那些追求自由的人们没有得到自由,但他们得到了追求自由的自由。

  《父亲的战场》读后感(七):滇西——富有血色之地

作者不仅自己曾经是军人,而且其父母也是中共抗日军人出身,但在文字内容间看不出半点“红专”的影子。很钦佩作者秉持着客观公正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处细微的史实,让我们知道一个个血热的故事。

初中看过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加深了些许印象,此前虽然耳闻,但却模糊的很,因为记忆中对抗战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背景塑造的,比如《八路军》、《亮剑》等。高中近代史课本略微提到了中国远征军,那时我还有稍许的愤愤之情,觉得如此重要的史实怎能就被一笔带过。

中国远征军有过屈辱,溃败不成军,但留下更多的是光辉,是他们走出国门抗击侵略者,是他们率先在中国抗日战场打响规模性的反攻,收复了沦陷后第一座县城——腾冲,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得以雪耻的开端。高黎贡山、松山、怒江、滇缅公路不仅仅是一个个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地理名词,而是见证了中国抗战史的曲折岁月,染上了数万军民的鲜血之地。

文中没有过于宏观的手笔,都是由简单的人物和地点构成,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自然流露。读来却隐隐作痛,他们在当时作为普通的一份子御敌救国且得以看到胜利的那一天,本是无尚光荣和幸运之事,可时局变化又非他们所能掌控。谁曾料想日后因“出身不好”而被排斥在外,打上数十年的政治反动标签。这是个人的不幸,更是一个民族的不幸,本是为国出力的英雄却大多数在寒灯孤寂中度过青壮年,莫大的悲哀。

不可否认,国民党统治集团存有剥削腐化的一面, 但政党之间的分歧和别人的短处不是我们抹去历史该有的借口,何况是在共赴国难之际。每个为抗战胜利做出过贡献的都应被铭记,何况是一支数十万人的军队。如果我们有意去淡化,去模糊,说明我们还不够强大,不够自信去包容万物。

读书能开民智,历史不仅仅是教科书所写地那样含糊不清,公正的历史需要被揭晓;日本鬼子也不是如抗日神剧所演而容易对付,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砸下飞机只是我们的幻想。若有此神功,不然我们也不会抗战十四年和付出三千多万军民的伤亡。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挖掘。若因此湮灭,样样当真,在他处只会沦为笑话,又怎能告慰死伤的千万军民?

时常能看到有关朝鲜战争期间遗留在半岛的志愿军遗骸被政府专机接回祖国安葬的报道。希望有一天,在电视新闻节目里,我们也能看到有接回留在国门外的远征军战士遗骸的报道,让他们得以归根安息,毕竟都是中华女儿啊!何况还是让中华民族今日得以傲立而做出牺牲地一份子。把他们安葬在滇西这个富有血色之地,恢复更多的抗战纪念碑,让人们能够前去拜谒敬仰,铭记这段血泪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