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8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清华园日记》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90元,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一):同学少年都不贱
看《清华园日记》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我小小的求证癖。每逢学校考试时,网上都会流传季羡林在日记中所写的一段话:“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我是真的诧异,非要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才可相信大师真的说过这样的话。二是我也写日记,自然就难免好奇他人的日记是怎么写的。那么此次就这两方面展开写一写吧。这日记是季羡林于大学后两年所写,如他自己所说:“我写日记,有感而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来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有趣。”此日记便真是如此,皆是平常话语,丝毫看不出他日后竟能真成一代大师。季常在日记里常骂老师,骂考试,总觉他丝毫没有名校学子的忸怩之态。甚至更有一种不知者无畏之感:“像巴金等看不起我们,当在意料之中,但我们又何曾看得起他们呢?”我倒是觉得可敬了,当初清华园中的教授老师们个个民国名流,却也会被学生所不齿,相比如今的对权威唯首是瞻,也是难得了。如普通年轻人一样,季羡林亦蹉跎岁月。几乎每周必要进城游玩,买书颇有“如山倒”之势。他也总睡大觉,运动,看女子篮球,实则是去看大腿。“过午出去走了走,觉得天气太好了。结论是这样的天气还能念书吗?于是回来大睡其觉。晚上也没能念书。”毕业论文更是七拼八凑。还有一个小插曲,“颐和园淹死了一个燕大学生,他俩本在昆明湖游泳,但是给水草绊住了脚,于是着了慌,满嘴里大喊:help!中国普通人哪懂英文,以为他们说着鬼子话玩,岂知就真的淹死了。燕大劣根性,叫你说英文。” 真是天真岁月,同学少年,有点贱贱的意味。哈哈。
其日后虽功成名就,年轻时却也颇有不得志之感。家庭不称心,写文章亦是艰辛。我想季羡林也有无数个等待水晶球来临的夜晚吧,灵感来的时候一气呵成,过后却又种种不满意,不难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他亦是有股傲气在,被人否定了干脆不去理他,“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是着实被这句话逗乐了,的确,怕什么鸟?
日记本身十分枯燥,而把它公开出版,我认为则是需要莫大勇气的。季羡林果然是大明白之人,将他年轻时被人理解的渴望、对女性的渴望,及功利心等皆已看开,出版出来让大众观看。后记中写:“校完了《清华园日记》排印稿,我仿佛又找到了久已失去了的七十年前的我,又在清华园生活了几年。苏东坡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难道这就是‘再少’吗?”看完整本日记,我亦是这般感慨。固然,人生中的这段岁月是逝去了,一去不复返了,而谁又说它没有留下痕迹呢?
我写日记大概便是出于这般目的。至今年五月中旬,便已满五年,没有季先生的毅力,我有时并非每天都写,过后更不补写,但记录的却都是真性情。这段时间来我总会时时翻看高考那段时间的记录,更是感到日记的可贵。有话道“睹物思人”,虽韶华易逝,有些事情记住还不如忘了,可我却不甘心,更不情愿就这么让往事如烟。这是有种执着在其中。
据季羡林写,那时便已有“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敢情时代变迁,而年轻人的心性、苦恼、处境却倒是没有多大变化。虽如此,季仍是有可贵之处的。他是作为一个学霸而鄙视考试,作为一个坚持学习的人而评判教授,更是有宏图远志存于心中。但今人却往往断章取义了。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二):K笔记
1. 起来后,我仍到二院来,因为我的东西只搬了一部分,想念的书都还在二院。《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393-394的标注 2016-08-02 08:28:58
2. 读希腊文。我近来有一个野心,想把希腊文弄好。我总觉得希腊文学是世界上最人性的文学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1306-1307的标注 2016-08-04 09:37:25
3. 星期六第一堂的法文,移在今天,所以我早晨有四堂课要上,但是我只上三堂,因为我实在有点累了——被刷的是Winter。 过午英文又刷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1329-1330的标注 2016-08-04 09:40:14
4. 过午看报,榆关战启。晚上就听人说,榆关失守了。于是,一般人——在享乐完了以后——又谈到日本了。这所谓“谈”者,不过,骂两句该死的日本鬼子,把自己的兽性藉端发一发,以后,仍然去享乐。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1664-1666的标注 2016-08-04 10:28:46
5. 近几日来,心中颇空虚而不安。有烦闷,然而说不出,颇想放纵一个时期。 我讨厌一切人,人们都这样平凡。我讨厌自己,因为自己更平凡。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1790-1792的标注 2016-08-04 10:48:03
6. 又决心念德文了。将来只要有一点机会,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我现在把希望全放在德国上。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351-2352的标注 2016-08-06 06:46:28
7. 饭后又打牌。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25-2425的标注 2016-08-06 06:52:26
8. 晚上又打牌,胜。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21-2422的标注 2016-08-06 06:52:30
9. 饭后,打牌,一共打三场,大负。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21-2421的标注 2016-08-06 06:52:35
10. 归又打牌。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19-2419的标注 2016-08-06 06:52:39
11. 晚饭后,赴彭家,又打牌。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14-2414的标注 2016-08-06 06:52:45
12. 晚又打牌。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09-2410的标注 2016-08-06 06:52:49
13. 现在成了打牌时代了。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11-2411的标注 2016-08-06 06:52:53
14. 他劝我们读书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41-2441的标注 2016-08-06 06:59:03
15. 最近又想到非加油德文不行。这大概也是因留学而引起的刺激的反应。昨天晚上我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然而干什么?干德文。我最近觉到,留美实在没意思。立志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我先在这里作个自誓。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464-2467的标注 2016-08-06 07:00:30
16. 这几天,读书的雄心颇大,但是却还没有什么效果,自己觉着,似乎还没开始似的。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613-2614的标注 2016-08-06 07:13:03
17. 德文程度,学过了三年的程度,弄到这步田地,实在悲观。但这悲观,不是真的悲观,我毫不消极,非要干个样不行。连这个毅力都没有,以后还能作什么呢?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2643-2644的标注 2016-08-06 07:14:06
18. 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我现在正写着《回忆》,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作品珍藏本)(图文版)》(季羡林) 您在位置 #3588-3591的标注 2016-08-06 08:50:05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三):《清华园日记》读书笔记
一季老年轻时候也算个逗比了。如:
1.说到燕大两个学生去昆明湖游泳,溺水大喊「help」,后来淹死了。日记里发表感想:「燕大劣根性,叫你说英文。」
2.「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3.「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点头》,短篇的,描写并不怎样秽亵,但不知为啥,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几个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4.看女子篮球其实就是去看大腿。
5.时不时蹦出来的「倍儿 XXX」。
二
日记里常常写道写文章时的困难,深有同感。灵感稍纵即逝,要抓时不来,不抓时又老冒出来。
三
很有趣的是日记里常常会有一些「文学名宿」出来「客串」。吴宓、朱光潜、叶公超、沈从文、臧克家、冰心、陈寅恪、俞平伯、卞之琳、巴金等等等等。就像看电影突然出来一位重量级明星跑下龙套,让人觉得既新鲜又欢喜。
四
读日记很有一种厚重感,大概是时光流逝的关系,两年时光就这样一翻而过,可能前几个小时还在去年的九一八,现在就是今年的九一八了。感觉很奇妙,又有些时光已逝的伤感。
五
重新捡起记日记的习惯了。也没别的什么原因,想到以后如果有机会回头读读,应该挺有趣。虽然自己从来没有回看日记的习惯······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四):勇气
书中记下了那些激情发酵的青春:为玩物丧志而自责、为看大腿而看女篮比赛、尾随陌生女子、大骂教授、嫉妒同学、家庭冷漠、老婆怀孕而内心纠结、爱国自私、幸灾乐祸、夜谈、无聊、连日打牌、兼具屌丝和凤凰男的部分特质。生活的点点滴滴点缀了一个有血有肉、可爱真实的青年,一个可以平时可以玩笑的青年,至于后来变成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只能说时间是把杀猪刀吧。
能公开自己当年的脚印,自然有种令人佩服的勇气;但是,若不是作者后来的名气,如此流水账也引不起诸君兴趣。
看此日记,也许能给卢瑟们些许幻想:大师的过往也不过尔尔,通往大师的大门也许虚掩着……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五):你说你不是圣人,那大概是有趣真诚可爱的小老头?
断断续续每日读几页,今天终于将《清华园日记》读完。我这里所用的“终于”二字却不带有任何受煎熬而解脱之感,对我来说,读这本书是享受着快乐度过的。之所以这样用词是与我个人看书习惯有关,当阅读到有趣的内容,我其实是迫不及待想将余下的内容早日裹入腹中,以此获得更多的乐趣。但此书内容终究不少,而我每日的时间却有限,好几次想一气呵成将它看完,终于不成,所以今日竟有完成了多日来一直所欠的心事之感,于是释然。从前未读季老作品就已知他是极有趣之人,今日却觉得不仅有趣且真诚。这两点真算得上我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之二了。季老在日记里将自己未阅读完的文字及未作的文称作“文债”,对于这个形容我是极喜欢的。由此我欠《清华园日记》的债,总算及时还清了。
首先这里需纠正一个问题,曾在知乎上看到流传甚广一个提问,题目的意思大约是“那些你不敢相信出处的话”,其中便有所谓季老的那句——“我此生没有别的愿望,唯愿多日几个女人。”起初看到这句话,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总是觉得有趣的,此话倘若换了旁的人讲,我定是瞧不上的,只觉恶心猥琐。但不知为何,每次只要将季老的形象与这句话联系到一起便不自觉笑起来。竟是这般可爱的小老头,我总这样想。
但实际原文却不是这样,今日将原文展示如下:“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头记》,短篇的,描写并不怎样秽亵,但不知为什么,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几个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之所以将第一句话也搬出,是因为没有这句话,后一句和“日”字大概是万万联系不上的。不敢妄自猜测季老原意,但若加上第一句话能同网上流传的那句挂靠上,那我也只能说那个翻译者结合当下情况译出了一句说坏也不坏的句子。
此书女人和感情的戏份极少,倒颇合我的口味。也许大师们的生活总是不以感情为重心的。想与大家分享书中几句话,看后方知我为何会说季老有趣且真诚。
“我总觉得胡先生(大不敬!)浅薄,无论读他的文字,听他的说话。但是,他的眼光远大,常站在时代前面我是承认的。”
这里季老所说的胡先生即胡适先生。试想一个人在自己的日记里批评一个著名学者,虽可能不会被任何人看去,却还要括弧写上“大不敬”三字,并附上叹号,实在不能不算可爱。
“过午看同志成中学赛足球和女子篮球。所谓看女子篮球者实在就是去看大腿。说真的,不然的话,谁还去看呢?”
说真的,这句话和上文提到的多和几个女人接触效果相似,只要配上季老的形象再以当时的人文历史环境辅佐,看到这句话绝对能笑出声。
写到这里其实很有些怕别人的想法和笑点与我不同,我时常能在一个人看书的时候笑出声,但又不知这些让我获得快乐的内容能否带给旁人同样的感受。于是还是说说其他方面吧。
也许有人不理解,只是一个人的日记而已,不论这人的成就多高,性格多好,单论日记这种载体,若不是与你息息相关迫切想了解的人,有何可看?这就看个人如何理解了,有人认为日记是极私密的东西,断不可给人瞧了去,何况出书或将永生永世地流传下去。季老曾因同学擅自看了自己未完成的手稿而在日记中大发其火,斥其什么东西!这大概是文人的通病,总不喜自己的半成品显露人前。但这日记却是他70年后的选择,关于他在清华园的那些日子,本可重新作文,但终究认为心境已经不同,不如将这日记原汁原味地呈现,即使编辑问到是否需要修改润色,季老亦否定,一切原封不动按手稿所写出版。
日记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几句话便是,“英文,非加油不可。”“德文,非努力不行。”“法文,非努力不可。”以上皆因季老通过一些人事发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于是让我熟悉了“非如何不可,非如何不行”的句式。我说这个只是因为整本书看下来,我感触最深的是季老的勤奋。他真是一个极勤奋的人,阅读、翻译、学习、思考、运动……这也算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也真正让我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
最后一点我觉得比较有用的内容,是因季老每段时间阅读的书籍不同,他总会在日记里提到,今日读了什么书,偶尔会评价书里的内容,以此也丰富了我之后的书单。有些书籍应该是值得一看的。
不论你是因为喜欢这个作者而去阅读他的作品,还是因为阅读了他的作品转而对这个人感兴趣,但我总以为,一本书若是内容不坏,甚至丰富有趣,不仅能引起你的共鸣,还能让你思考让你有所收获那便算得上一本好书了。《清华园日记》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