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8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经典读后感10篇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是一本由[美] 彼得·彼得森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这是黑石创始人彼得•彼得森的自传,虽然我没有全部看完,因为发现自己不适合看自传,但是书后彼得森总结的自己人生的七堂课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是有学习意义的。
第一堂课: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打办公室坐。
第二堂课:思想上不要懒惰
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第三堂课: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兴趣有了,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
第四堂课: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第五堂课: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六堂课: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第七堂课:选择长远利益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二):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我人生的7堂课

我曾开玩笑地说,大多数自传最形象的书名都应该是“向我看齐”。但这个书名不适用于这本书。不过人们经常问及我的事业(生意上的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似乎我的经历中蕴含着某些宝贵的经验。
在生意方面,很多人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年仅三四十的我能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谋得要职,比如广告业、制造业还有金融领域,我是如何做到的?
也许大家还有一个隐藏未说出的问题: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在公共政策领域,如果说我所热爱的公共事务是我的第二事业的话,我还经常被问到,我是如何在不怠慢原有事业的同时投入这第二份事业的?
我的第一个回答(非我胡诌)就是—我的某些成功是因为走狗屎运。
我确实有过不少很好的运气。但是编辑觉得这个回答太敷衍了事了。他说,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有诸多高级职位寻我而来?而且我没有回答,在机会接踵而来的时候(不管它们如何到来,为何到来)应该如何回应?对于我而言,坦慕尼协会有名的老板乔治·华盛顿·普拉克特的回答很精辟:“我看到了我的机遇,我便抓住了它们。”
为了避免令这个部分渐变成职业生涯咨询,让我多说一句。我们的兴趣、爱好、能力、资源、优势,当然还有劣势,都各不相同,所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至少对我来说,这个标准是没有的。我强调我从未给自己规划过什么长期职业路线,无疑,我也不可能为你规划一条。
我能帮助你的就是,当你读到这些主题或指导原则的时候,把它们当做连接我各类事业的纽带,然后问自己:哪些在我身上适用?哪些和我的兴趣、能力、激情挂的上钩?
第1堂课: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也许我学到的第1堂课是: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
集中关注你的优势能否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你的比较优势。
我的第一份工作,零售业的那份,体现的就是我的相对劣势,所以惨败。在那之后,我学会拒绝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不管它多么诱人。最后,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我的优势。亚当斯密的学生将牢记他数世纪都适用的至理真言: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发现这句话对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样适用。
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
当我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付诸实践后,我学到了重要的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在广告业,不是被叫做天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要思考广告是什么,广告可以是什么,广告应该是什么。
在我两个领域的事业中,我发现我自己不仅仅被一些微观的问题所吸引,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好的具体的事物,好有很多宏观的问题,即一些抽象的问题能够刺激起我的兴趣。我喜欢这样—细小而又宏大,具体而又抽象。
第3堂课: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我不满于仅仅知道我所知道的,或者我以为我所知道的。我想要去记录它们、谈论它们,甚至向他人传播它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热诚、投入。他们不仅改造着我的思维,还扩展了我的思维。于是,在我写作稿件、草拟演讲稿或别的讲座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思考和记录好点子是不够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这就是第3堂课: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这就意味着尝试改进或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还有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各种机构工作,或者建立各种机构。这些机构极大地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帮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识的人。我致力于公民权利、财政责任、代际公平、国会行为规范、慈善机构改革、执行总裁长期绩效奖金等事务。
所以,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发现不时会有人为我预备着某个董事会的职位—不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组织,或者为我的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因为在上述这些领域中,他们曾经和我并肩作战。而且,他们显然信任我的观察和决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两党联合预算上诉委员会,我和财政部的5位秘书长,还有数百家企业的总执行官一起呼吁政府内部财政职责的实现。
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业余活动也能成为我事业的功臣。这堂课的一个要点是:别因为它助你一臂之力才参与这些活动。我的参与源自我的兴趣。兴趣有了,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
第4堂课: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当一些不能挣钱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时(这种事经常接踵而至),我得做出些艰难的选择。我应该将机会全揽下,揽下大部分,还是选择其中几个?当我想法活跃,对感兴趣的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时候,我了解种种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做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所以,我最终只选择其中的一二。我的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幸福”。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我时常会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网而被某个知名机构的董事会席位所吸引,但如果这个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我会拒绝。
因为我对某些领域的事情特别有激情,而且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它们上面,我不仅会十分乐意在这些机构的事务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愿意参与它的管理,以及它的筹资活动(这点很重要)。
再一次的,我有意外的收获。偶尔,我会被邀请担任主席一职,该职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筹钱,而这个任务反过来又帮助我和更多美国政商界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关于不好的意外之事不胜枚举。但是我渐渐明白了,仍有不少好的意外之事。我在一个领域的努力(比如加强财政职责)会使其他领域的工作收益,比如为自己公司赢得更多的业务,或者结交一群新的朋友
第5堂课: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接下来的第5堂课尤为重要。它关乎我们的人生之路应该如何去走。
父母让我知道,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他们的教导,我才敢对不值得我付出的人说“不”。虽然这几个“不”明显会带来一些短期损失,但是一般情况下,长期收益最终会出现。
我希望我能说我一直能恪守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两次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次是在麻省理工,我盗用了罗伊·科恩的论文。我的借口很蹩脚:我感叹这个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乡村男孩终于能拥抱纽约赋予的新社交生活,并且我还狡辩说我其实没有“真正”抄袭他的论文,因为我还另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我曾发誓不仅要对他人诚实,还要对自己诚实。这次我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且十分惨痛。
另一次,是在雷曼兄弟,我长期默默容忍了几个合作伙伴的一些不该被容忍的行为,因为我顾及的是“和平相处”、维护短期利益。
在这两个事件中,都存在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可以避免一些短期痛苦,但它们都是以牺牲一些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
相反,在我坚守誓言恪守原则的时候,即使当下不好受,长期利益却可能获得满足。我此生的经历无一例外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我人生的一系列重要转折点,我能干脆地说“不”。我感觉我有充分的理由说不,这可能是道德因素的唆使,也可能是直觉告诉我主管人或决策者的品格有缺陷,或项目的可行性值得商榷。
举个例子,麦肯有个老板,他侵蚀公司的养老基金,不顾大局购买超大型专用飞机,偷窃我的工作成果,唆使初生牛犊的我谋取公司主席一职。但是我毅然决然地辞职了,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找到后路。这在当时是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但我从未后悔过。
在尼克松政府时期,我坚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拒绝像棋子一样被总统无情地利用。我可能因此没能经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但是我却得以在“水门事件”爆发前脱身。
当时我会懊恼自己的一些决定,我担心恪守原则会导致我前途没落。我工作不稳定,甚至还在公众面前出过丑。但是在人们心中我仍然很正直,不过之后我遇到了更好的工作机遇。
这么说吧,当时我对尼克松说的那些“不”字表面上是把我推入了万丈深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其实因此而浴火重生。
在尼克松入主的白宫中,我发现与没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共事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现在我学会了“轻松上阵”,也就是在工作中避免背上一些心理包袱,避免让自己无以独立行动、无以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举个例子,尼克松时期,白宫里那些围着霍尔德曼转的年轻工作人员就因他僵硬的意识形态、松散的道德规范而背上了心理包袱,以至于没法根据自我思想而行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最终被送进了监狱。
轻松上阵实施起来有时候比我想象的要难。但是看远点儿,我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
第6堂课: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天啊!在这个方面,我的经历基本上都是没找到平衡点的负面教材。我经历过两次离婚,因为我除了工作和成就什么都不看重。
某些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将放慢速度。拿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执行总裁意味着丧失更多的收入。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琼和孩子们,还有我的朋友和各种公共政策事务活动上。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无论我们作何种具体的调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没有深思熟虑,不会自我剖析,或者不知道轻重缓急,在必要时不会取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衡的生活来之不易
第7堂课:选择长远利益
第7堂课的内容是职业生涯建议。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给诱惑了。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事先对未来雇主作全面的考察,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还可以避免很多风险。如果我在进雷曼之前也做了这样的工作,那我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加入它。
在考虑担任某高级职务前所做的全方位考察工作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这家企业的目标价值是什么?这里的政治氛围是否浓厚?这种政治意味存在于哪些方面,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除了高层外,你是否还和同级的员工交流过,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员工们对你的加入有什么看法?这个企业执行官的调换率是高是低,如果很高,原因何在?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稳定?该企业是否有其他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未处理完?
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我的选择一直都是——长远利益。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三):《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作者看起来是一个水象、火象较强的人。水象,洞察动机、情感和本质。从零售业的经历一直到市场调查公司,他对于顾客的需求总是能够保持敏锐的洞察,他喜欢研究人,而不是抽象的法则。同时,水象的冥王星包含着自我否定,打破旧规则,重新开始。他的每一次转行,都包含着自我否定,对于进入全新领域的期待。火象则意味着他的社交能力,以及组织、行动的驱动力。
所有的行为都包含了本质的动机,驱动着他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而兴趣的本质就是水与火的特点。
黑石的成功,包含了领导者的独特个性。对于市场的理解(小时候在爸爸咖啡馆的经历,市场调查公司的经历)、对于管理和组织的理解(市场调查公司和贝灵巧的管理经验)、宏观经济的高视角(在白宫的岁月)、政商关系(强大的社交愿望和能力)。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四):卓越的投资者与领导人,充满活力的传奇人物

对普罗大众来说,金融学里的成功代表当然是巴菲特,但是对金融专业的人来说,有很多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传奇人物,彼得彼得森就是其中一位。
黑石是现今在PE投资领域非常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只私募基金,其投资业绩及声誉不需要再赘述。作为黑石的创始人之一,彼得彼得森的人生经历、思维方式及处事智慧非常值得后人研读、学习和模仿。了解巴菲特思路的众所周知是《致股东的信》,但了解彼得森却不是那么容易。
自传,很容易自我歌颂、回避自我缺点。但好在本书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可以比较全面了解人物的个性、经历、情感状态及思维方式。可惜的是,很多结论未能以更详细的推理进行总结,以至于读者无法知悉彼得森先生的思考方式及推理逻辑。
可以从书里看出,彼得森先生是自由市场的忠实拥护者,他不理解贸易保护主义、把那个时代俄罗斯的生产力低下归咎于“共产主义”制度,当然,原话是“国家计划主义”,但是很明显,优越性在于“资本主义”很好,市场经济更高效、更有活力和创新精神。这点上来说,我认同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我非常认同邓小平的话,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五):兴趣与精力,是支撑事业的两大重要基石

读这本书的本意是了解黑石创始人的传奇人生,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及从业人员,黑石是传奇般的存在,黑石的成就与影响力不言而喻,但是什么成就了黑石并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我很想一窥究竟。虽然读完这本书,我的疑问并没有得到释疑,但对彼得彼得森先生却满怀敬意。
一本书,浓缩了一个人的一生,还能有什么比传记更能反映真实的人生呢。虽然这本书是自传,可能摆脱不了自传的某些毛病——夸大自我成就、隐藏自我缺点,但是这仍是了解一个人一生值得一试的方式方法。你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思维模式、获得他做事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
彼得森的语言是充满趣味性的,也能看得出他是位精力饱满又能够专注的厉害人物。所以这本自传很容易阅读也很吸引人,彼得森并没有长篇大论讲心得或者理论性的指导,只是在娓娓的叙述中阐述了自己的职场心得,这里面包括投资决策、职场教训、选择朋友乃至伴侣。
第12章,P192。“潜在客户最主要关心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业务问题。在开展一项新的业务,对一家企业登门拜访之前,一般都会事先预习大量功课,并针对该企业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这点对做客户工作的人来说是绝对必须做到的功课。
第13章,P221,“游手好闲不工作是不可饶恕的罪孽“,虽然我还不至于这样,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工作狂的血液开始在身体里生根发芽,我需要的快乐似乎更多来自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未必是因为金钱,可能是某种“被需要感”及“我还能够做成点事情”那种感觉。
从这本传记看来,唯有兴趣才能成为你工作取之不竭的驱动力,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容易的,既然都是痛苦,还不如从痛苦中能够获得一些些的乐趣;而充沛的精力,则是将个人兴趣转化为行动力并能够支持以恒的能量。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六):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NOTES

1.道德规范
貌似所有的名人传记都会强调这一点,做一个正直的人。
小Peter在MIT念书的时候因为论文抄袭被开除了,当然书中他给自己辩解了一下。
2.商学院
24岁进芝大商学院,小Peter突然明白什么小聪明,什么叫大智慧。
眼光、平台啥的很重要。
3.成功的商人影响政坛、外交等政策制定。政商一家亲
4.三婚
第三任夫人很优秀。Soul mate
“经过多次求婚,琼最终同意了。当她答应的那一刻,我过了一分钟才明白她所说的话,一个53岁男人的心也会由于欢乐而跳起来吗?是的,我的亲身体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嗯,我又相信爱情了。
5.积累的口碑很重要,否则找谁集资咩?
人生七堂课
1.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集中关注你的优势是否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2.思想上不能懒惰
多思考思考,宏观、微观,具体、抽象。
嗯,我最不爱动脑筋了。
3.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4.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有点类似three idiots
忠于自己的兴趣,投入热情,让意外之喜来追随你。
5.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名人都这样写,所以以后如果有机会写自传,我肯定也加上这一条。
6.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老Peter都三婚了,是要平衡一下了。
7.选择长远利益
还是那句老话,看问题要长远!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七):传奇的一生

       Peter Petersen一生可谓传奇,年纪轻轻就高薪厚职,并且先后换过多个行业:广告业、制造业、政界、金融业,并且都做得比较成功。
       Petersen精于跟人打交道,我想这是他成功的最大秘密。虽然变换过多个行业,但是归根到底,他在其中扮演的最关键角色还是一个推销员,一个公关专家。他不断利用并发展自己的关系网,跟重量级的人物做朋友,并借此发展自己的事业并寻找新的机会。
       可能就像卡耐基说的,一个人的成功只要大约百分之15来自于他的专业能力,剩下的大约百分之85都来自他能否跟人很好的打交道。所以不管一个人是否天生都喜欢或者精于此道,都要适当关注这一方面。毕竟,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单单只靠一个人就能做成的。
       不得不说老爷子的一生是一个传奇。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八):一个不喜欢后现代艺术名画的政治家不是一个优秀的首席执行官

事实证明,你永远别期待一个成功的商人和政治家能写出惊心动魄的故事,当然我欣赏他能在书中直白的指出很多已经僵化掉的美国病。读前段童年史时,我昏昏欲睡,除了Peter有个过分严厉的工作狂父亲外,他可以算的上是锦衣玉食的长大的,然后被MIT开除,再进去西北大学商学院,直到参加工作,一切都那么顺利,真正让我激动的是读到他在尼克松统治期间的政治生活,适逢冷战后一个疑似和解的时期,Peter展现了他在外交上的天分。如果说华盛顿是他政治生活的名利场,那华尔街便是他站到人生顶点的跷跷板,其实可以预见,一个手握大量资源的人,一个被上天眷顾的人,怎么可能败在吃人的华尔街呢?当然一个经历过二战的人,一个出生在美国,从小要做一个正统美国人的希腊移民,peter做的够好也足够幸运,为美国殚精竭虑,忧患美国的未来,并用最大的热忱投于拯救美国的公共事业中,当然也有大量的为美国粉饰太平以及为黑石宣传的心机话语,好在都是可以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我比较不舒服的是出版商特意标出来的黑体字,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这看起来很像一部鸡汤文,虽然每个成功人士的传记都是一部强力鸡汤史,但特意标榜,反而损坏了阅读全书的乐趣。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九):一个老头的回忆录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可能为了制造噱头故意翻译的书名吧。
The education of an American dreamer 美国梦可能才是这个老头想要表达的初衷。
希腊裔美国人-----peter peterson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移民家庭里学习成长。在美国最好的时代成就了自己辉煌的成就。
这部书中谈论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对于投资,并没有太多的叙述。
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我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或许是母亲的抑郁使得小皮特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父亲的慷慨与吝啬同时展现出来。对皮特森来说,父亲的一句:我要让你得到用钱可以买到到的最好的教育。是他腾飞的起点。
麻省理工学院,理工学科世界级的大学,工科学子心中神圣的名字,但是在皮特轻轻松松的言语里,他便被开除了,
俗话说,上帝关了一扇门,便会开一扇窗,然而开给皮特的简直就是整个世界。如果他在麻省理工继续学习,毕业后可能会是名优秀的研究员,然而走进西北大学的他,开启了飞翔的人生。
社交生活一直是主人公最爱的活动,没有之一。从学校开始就活跃在各个社交圈内,结交了深厚友谊的朋友,并且在各种场合都显得游刃有余。也是如此,在之后诸多人生的转折点,都有各路神仙的指点和帮助。
每一次工作充满着强烈的个人意愿,把自己擅长的作为自己的奋斗的领域,零售--调查--广告--制造--政界--金融。书中曾引用过一句话:快速发展必须选择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里。就如同雷军有句话: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在美国最好的时代造就了最好的American dream。
书中最后简单的总结了老头认为的有意义的七段话,
1.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选择你擅长的领域,选择你比他人略有优势的领域
2.思想上不能懒惰
思考,读书不只是读书,要思考
3.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干,想到啥就去干
4.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这个类似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动力
5.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这个,感觉,还没,到这个地步
6.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平衡发展
7.选择长远利益
看远一点,不要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