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深深处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深深处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30 22:4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深深处经典读后感10篇

  《自深深处》是一本由[英] 奥斯卡·王尔德著作,雅众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深深处》读后感(一):玫瑰幽静的花园——自深深处读后感

有一类人天生敏感,感知力很强,有不可侵犯的内心圣地,也有想触碰接触又怕受伤的外部世界。全身的任何路径都仿佛有大面积神经末梢,一轻触就会触动阀门,激发后果。敏感的人因感知到外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怕感知力强带来了内心激荡风化。不得不一次次建立安全感的围墙,是故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自己围困在一个局域里,关上门来,躲在窗帘后面静静的心怀波澜的观察这个复杂的世界。不可否认,这类人如同我,如同天才王尔德。
倘若有天我们看到外面艳阳正好,四季正盛,看到美好的人儿在跟你自己招手致意。我们会鼓足勇气走出去瞧瞧。可又像章鱼的触须,遇到意料之外的,总会想神经收缩一样迅速的抽身回来。
有时候我们有对自己受制于人的处境不满,用张扬大张旗鼓的方式絮絮叨叨想与这世界触碰,表现出豁达和笃定。以看起来很open的方式,给内心以鼓励。自慰式的告诉自己,ICAN I DO.
可有因为神经太过纤细,无力承受太多的坚持执拗,值得慢慢再把自己幽禁起来,以为在贮存力量,好有再一次的勇气,不过是进一步退缩的魔障。
而王尔德的爱的过分敏感在本书里表现的是,他对**惶惶不定的爱与恨,如其说是个人情感跌宕起伏,不如说是对自己敏感心性所及的一步一步探视。王尔德不止一次的提到,“肤浅是可耻的,自我却因为肤浅而买牢狱之灾的单。”
他痛恨自己不够深刻的肤浅,痛恨情人的肤浅,不过再次触痛自己的敏感神经。对世界关于人性建造的一切敏感的他厌恶至极,对人性可感知的一点善意又感恩戴德。监牢不仅囚禁了他的身躯,而形而上的玫瑰花园也在囚禁他的心灵,唯有敏感的谦卑让他稍微得以解脱
对于敏感的人来说,借用书中所言,生活总会有些波动,不要把目光放在高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走在那条低平线上。
放过自己,以前的种种蠢是蠢了点,但并不羞耻。自深深处,与自己和平共处,并找到自我和世界的接触方式,不只英勇无畏,还要以温柔之心善待。

  《自深深处》读后感(二):他本人和他写的故事一样敏感又美好

说爱有牙齿,会咬人,这话放王尔德上身是最好的例证也是最好的反驳。他的爱,是宽容脆弱的,毫无伤人之力。而加在他身上的,却让他伤痕累累,身陷入囹圄。

《自深深处》是他处于人生最低谷时写的,从大作家到阶下囚,从养尊处优到破产,他写下了事情的始末,讲述他和波西的交好与决裂,波西对他带来的毁灭性,夹杂着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有哀怨的情绪,也有很强的洞察力。我感受到了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如同《快乐王子》《夜莺》即使已经处于人生最可怕的境地,被残酷对待,或者是本人在文中对波西毫不留情的控诉,都难掩他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从他写下这本书的第一段文字已经清楚表明——

“在漫长无果的等待之后,我终于下决心给你写信,为了你也为了我自己。因为我不愿在长达两年的牢役生活中,除了看到那些令我痛苦的消息外,竟未收到任何来自你的一言半语。”

面对付出而得不到回报,把一颗心献给别人而遭到践踏这样的境况,他有很多怨和痛苦,希望一切得以了断,但是在面对波西时,他又软下心来,被牵着鼻子走,乃至为了他坐2年苦牢收不到只言片语,出了狱后仍和他和好,虽然结局如他料想不会是好的。但是在他,表现出来的始终是爱多一些,那些所谓怨妇般的牢骚不过是由于爱而不得罢了。

王尔德对波西,就像毛姆的威廉对米尔德丽德,爱上时是疯狂的,理智并没有因此而消退,反而更加强烈,知道那不合情理,于己不利,但理性永远让位于疯狂的情感,不同的是,威廉又有些恨,有些看不起他爱的女人。而王尔德却始终对他说不上恨。

  《自深深处》读后感(三):自深深处的痛心

终于把这封信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之所以断断续续地读,有一些自身时间安排的原因,更值得说的原因是,王尔德先生在信里大篇章地批评道格拉斯,大量地发牢骚,而且很自以为是地称自己多么有艺术家的风范,称自己的艺术造诣多么高。这些内容让我有些反感,会给人一种王尔德先生是那种自以为是之辈的感觉。卡耐基说过,批评是一种危险的导火线,会让受批评的人加强防御,为自己辩护。作为一个局外人,写封信在我读来尚且觉得反感,何况是道格拉斯这样一个(据王尔德先生所描述)屡次不改且没有想象力的人。虽然我不清楚实际情况,但我猜测道格拉斯最终依然没有太大积极的改变。读到后期,发现王尔德先生运用了太多典故,名言,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对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和造诣,让我没看得太明白,毕竟我资质尚浅,所以无法做出什么正确的评价,但不得不说的是王尔德先生的确是很有文化和思想深度。再者,不管王尔德先生怎么批评道格拉斯,但想必大家都能读出来并感受到的是,王尔德先生始终是爱着道格拉斯的。在经历了道格拉斯对他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折磨后,即使他口中说着想要彻底摆脱道格拉斯,也的确那样做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摆脱,道格拉斯的死缠烂打也许是一方面,但我个人觉得更因为王尔德先生的那份爱与仁慈。爱尚且不谈,关于仁慈,我既敬佩,又惋惜。敬佩是出于被自己爱的人这样对待却依然选择宽容,而觉得惋惜,是因为这样的仁慈,过于仁慈了,仁慈到懦弱。在经过一番牢骚和对哲学的思考后,王尔德先生又回到牢骚的部分,仿佛有一种总分总的格式。但是仔细想来,王尔德先生的那些牢骚,也不过是想道格拉斯认清自己的罪行,认清自我,深陷牢狱之灾的王尔德先生,依然在为他人考虑,真是让人感到心疼。说到底,王尔德先生是真的陷入了爱,不管对方是好是坏,不管对方多了缺乏想象力,他都爱他,即使会有一些抱怨和批评,即使对方让自己陷入人生有史以来最大的低谷。看完整个信件,让我心中自深深处有一种难受和哀愁

  《自深深处》读后感(四):逃不过的劫全因绕不过的自己

“自深深处”这个译名相较“狱中记”,不得不说准确传神的多。这封漫长的吐诉,对象是bosie,却每每指向王尔德自己的内心深处… …

从两人冲突世俗的'友谊'的开始到王尔德狱中历难的结束,唯一将自己的目光投射到内心深处并学会深沉的承担的,只是王尔德自己。他梳理与bosie交往的回忆,再次斥责其无情自私愚钝矇昧暴戾等等一切难以叫人忍受的缺陷,可每每又一而再的用缓和的语气替他开脱甚至安慰和温柔的期许,像是永恒轮回的孽缘,无数次的分手断交,无数次又腆着脸摇着尾巴寻求和好如初。你可知?从未有过'初见的好'! 明知他是你此生绕不过去的陷阱,也控制不住的幻想着能得到一丝互爱和感恩

我不止一次的问,为什么? ?许多人都会这样愤慨的无奈发问吧。。飞蛾扑火一样,难道血腥的红会给这痛苦增加半点神秘和美丽吗?已然明明白白清楚的认识了症结所在和危险程度,为何又一次次拿不可能的期望改变来蒙蔽自己去继续向前。。

可以找到唯一一个也许算作答案的,就是唯美主义的王尔德,你向往美与爱、奉行自我牺牲舍我其谁、内心柔软敏感易被感性压制掉理性…你对自己的要求“永远做你自己”因此成为死死卡着你脉息的枷锁,力求成为完美的一个不完美的你,势必要被荆棘环绕的较小玫瑰刺死,偈语一般,像曾写下的“夜莺与玫瑰”。那为爱流血的夜莺很凄婉,至少它找到的是一朵真正美丽的玫瑰,你的品行拙劣空有皮囊的那位,值得吗? 代价可是你人生意义唯一之所在的艺术啊

为之不值和痛惜。艺术是最真实现实,可现实终究不能像艺术那样去过活… 品尝苦楚之后,本该以更深沉的姿态去重返艺术,可被迷蒙双眼的你,却在苦楚中与世诀别。这其实是你自己作下的结,以不期望的方式了结了。。后人只能用被封住的口,和你道别。

  《自深深处》读后感(五):即使毁灭自己也要爱你

由爱生恨,爱恨交织。王尔德的自深深处控诉了波西对自己造成的种种伤害,也分析了自己是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他。他为他倾家荡产,为他进了监狱。王尔德对波西付出的爱等同于牺牲自我,一个在爱里没有自我的人,最终也会被爱而伤。爱的太沉重,太深刻,他在他面前低到尘埃里。明明知道是波西的肤浅与奢华无度毁灭了他,而他却还在乞求波西回信给他。出狱后他与波西又在一起了。或许是太爱了,他丧失了理智,他没有了自己。就像飞蛾一般扑向那熊熊燃烧的大火里,热烈地爱呀,热烈地毁灭啊,即使痛苦不堪,即使万劫不复,依然要爱你。王尔德一个如此自恋的人,如此自我的人,遇见波西,他的世界只剩下卑微的爱了。

  《自深深处》读后感(六):一个段子手的自我救赎

王尔德,生于1854年,卒于1900年,为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这是现在世界对奥斯卡·王尔德留下的注解。在看《狱中记》时,不知道其为何人,只感觉文字中充满了愁与怨,当时恶毒的给它批注的标题是被不伦之恋伤害入狱的艺术家与其不明事理的情人的故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到最后的内心宽恕,能平静的讲述自己对艺术的思考。他本可高高在上,过着他奢华的艺术家的生活,却经历了不该他承受的困境,本想说他罪有应得,却不忍说出口,对这样一个人却是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看过他的童话,却惊奇的发现这是一个心中充满了爱的人。中学时候竟然学过他的一篇课文《快乐王子》,快乐王子牺牲了他的美奉献了他所有价值后轰然倒塌了,我愿做那只飞燕永远依偎在他的脚下,黑色童话里没有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结局桥段,只有唯美的过程和凄美的结局。如同那只四处寻觅血红玫瑰的夜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达到那一刹那间的腥红,唯有不言结局。能写出这些故事的人,必定也是个心中充满爱的人,却对这残酷世界看的透透的。童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美,美如自私的巨人家的花园,于是乎不由得对这么一个爱美之人充满好感之心。
再后来,读完《道林格雷的画像》后,发现这竟是一个中世纪的傲娇段子手。男人因疲倦而结婚,女人因好奇而结婚;最终他们都会失望。女人再嫁是因为憎恶前夫,男人再娶是因为太爱前妻。不得不说王尔德对生活看的很透彻,如同亨利勋爵般言辞犀利,却又追求着道林格雷般的完美无缺,而这世界上却是没有觉得的完美无缺的,道林格雷的美是与灵魂丑恶分离的,最终当他拿刀刺向丑恶的灵魂时,也带走了外在的美。时间终将带去这时间一切美好之物,唯有灵魂,可以躲在内心深处,逃过时间河流的冲刷。
引用一句话结尾吧,我爱你,是因为你像爱情本身应有的样子。
                 —读《自深深处》&《王尔德童话选》&《道林格雷的画像》

  《自深深处》读后感(七):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屁咧!

曾经下载过一个虐文集,里面大概有成百上千的小说,全都是虐文,看的我的小心脏一阵皱缩,痛不可抑——一开始是这样的。
到后来我就麻木了,随随便便翻开一篇小说,看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无非是,她爱他,可他就是不爱她,不仅不爱,还对她采取身体心理上的打击报复,直到她被深深的伤害了,再也无法欺骗自己他就是爱着自己的,于是心碎离开,或者撒手人寰,然后他才幡然悔悟,发现原来自己最爱的就是她,从来不是别人。
如果她还活着,他就百般寻找,千番努力,找到她只要说一句,我爱你,她就没出息的哭着投入他的怀抱里。
如果她死了,那也不要紧,还有闲的没事干的神仙,或者是其实她是假死,又或者是失忆,更或者是魂穿,总而言之,她一定能等到他的回心转意,他们一定能在一起。
呵呵……
我真是无力吐槽,从一开始还觉得痛心,接着想骂那些女人自甘下贱自取灭亡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到点击文集的右上角,从此世界现世静好,无有忧愁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世界上所有的虐恋情深不过是一个女人自己头脑不清或者必有内情,否则都是爹生妈养的,为什么要这样被一个男人这样的欺负?还誓死不回头,傻傻期待happy ending?
没想到,今天打开王尔德的《自深深处》,我看到了一个虽然是男人,但是角色扮演与虐恋情深小说里那些可怜巴巴的女人一样,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明知是渣男,偏要往上凑。
可我竟然在其中不觉得鄙视,反而第一次深深的同情。并且联想到我曾经那些可怜的暗恋,那些纠结于心无法诉诸于口的爱恋。
曾经有人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的确,在我年轻的时候,在我懵懵懂懂开始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真的认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默默爱恋一个根本记不住自己的可怜女人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令我向往!
我想有一天,对我曾经暗恋过的人说,我爱你,与你无关。
但是,等我之后再想想,不禁觉得当时的自己很矫情,而且很可笑。人家当然与我无关!我酸了吧唧说那些什么“欲载桂花和酿酒,终不似,少年时”之类的话,人家完全无关痛痒,甚至,可能轻飘飘的来一句,你谁啊?
所以,谁现在告诉我,爱一个人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我只想说,哪凉快哪歇着去,老娘的生命没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有结果且无聊至极的事情上。
因为,我已经学会,爱一个人就是要先爱自己,连自己都不爱,不管自己多么委屈多么难受,还一心只想着他,那不是伟大,那也不是真爱,那是神经有病!就是父母爱孩子,还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对孩子有隐藏的要求呢!
没有要求的爱一个人,神也做不到啊!不问结果如何就上,谁愿意谁上,反正我不乐意。
看《自深深处》,我一面为王尔德屈服于美少年的死命缠功而感到气愤,也有点点小同情他。
最近一直在看投资类的书,《穷查理宝典》里有一句非常适合告诉王尔德的话,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哪里死,千万别去那里。如果你早都发现到某个人只会让你痛苦,离开他,迅速!马上!立即!
越是慢一点,将来会越难逃走。可惜,王尔德虽然已经意识到此美少年是什么货色,可惜,他还是爱着他的皮相(虽然他口中说他爱的是他的灵魂,天晓得)。
在这封长长的写于监狱中的信里(进监狱也是因了这位美少年的缘故),我看到他是怎样的一面痛恨自己爱上这样的人,明知他是这样的货色;一面又像每一个爱上浪子的女人那样试图帮助他改回正道。明明王尔德的悲惨遭遇都因了此君的自私无情,可惜,他出狱后还是和他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半,两人才正式分开,然后王尔德一个人在这世上活了最后一年,因病逝世。
这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人,永远不懂的先爱自己,远离那些没有责任心只会伤害自己的人(无论男女)。他们总试图凭一己之力,想要挽回或是拯救那些在别人眼中是人渣而他们眼中却可亲可爱的人,结果,却只能飞蛾扑火,越是离得近,越是死得快。
试想,假如王尔德没有遇到他,或者遇到他以后与之割席断交,永不来往。他还是能做他的快乐王子,写他的剧本,在英国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只可惜,他自己也说他是自己的劫难,让他无心写作,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陷入牢狱,身败名裂,从此消沉下去,乃至身体败坏,英年早逝。
如果,我是说如果,爱一个人的时候,但愿我们都能先学会爱自己,遇到不负责任的渣人(男女都可能啊),迅速折损,别惦记那点沉没成本,快点离开他,能多快就多快,别给自己回头的机会。这样,一生即使感情平淡,也好过变成伤心欲绝从此啥也不信的莫愁姐姐。
谁再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先想想说这句话的人。虽然我很喜欢张爱玲,可是我一点也不期待有她那样的感情生活,普通人如我,还是平淡一点,家常一点,这样最好。听到说这样话的人,给他呵呵二字,迅速离开,走为上策啊!

  《自深深处》读后感(八):王尔德的爱、艺术和灵魂

在看这本书之前,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题目大意为“如果王尔德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文章,文章我没有细看,因为我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在这个“出柜”新闻满天飞的时代,同性恋虽然还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但至少没有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犯罪,那只不过是他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但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奥斯卡·王尔德却不行。王尔德与波西的恋情曝光之后,王尔德被判入狱。曾经声名显赫的艺术家,从此身败名裂,穷困潦倒。而他因之获罪的恋人波西却一直对王尔德不闻不问,甚至连个只言片语也没有寄来。悲愤之下,王尔德给波西写了一封长信,就是这本《自深深处》。
在信的一开头王尔德就难掩自己的悲愤之情,对波西进行了大范围的控诉和批判。在王尔德陈述的事实中,我们看到的波西是一个无耻、无情又无赖的家伙。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王尔德对波西却是真心的,波西一次次伤害他,他却一次次地原谅他。单就从纯粹的爱情角度来分析,我们在对比之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王尔德在这场感情中是相对辛苦的那一方。波西吃他的用他的花他的钱,厚颜无耻地依附在王尔德身边,还利用他去对抗自己痛恨的父亲,并因此导致王尔德的入狱。但王尔德似乎并没有因此仇恨波西,他的悲愤不是源自波西对他的无义和无耻,而是无情。直白点说,王尔德痛恨不是波西给他带来的牢狱之灾,而是波西对他的不闻不问。再直白点说,王尔德仍思念着波西,但波西却没有露面,这才让王尔德悲愤交加,而假如波西这时能给王尔德一些温暖和安慰,或许我们就看不到这封信了。
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恋爱的双方有一方一再地伤害着另一方,而另一方则一再地原谅。就王尔德这个具体案例来说,王尔德是很让人怜悯和痛心的,我曾不止一次地指着书暗骂王尔德,你明知道波西无情无义,为什么还这么留恋他?!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王尔德真心爱着波西,而波西爱的却只是那个能给他钱花满足他虚荣欲望的知名人士——这个人可以是王尔德,也可以是别的什么人,只要他有王尔德这样知名。王尔德出狱后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为爱着,所以王尔德在一番痛骂之后并没有特别绝情,而是把波西的所有问题归结为“没有想象力”,王尔德说:“爱是靠想象力滋养的,想象力能让我们比我们所知的更聪慧,比我们所感的更美好,比我们本身更高贵。通过想象力,我们能完整地看见生活本身,也只有想象力能让我们像了解理想中的那样却了解现实状态下人和人建立的关系。”单纯从爱的角度看,王尔德是要给他的情人找一个托辞——波西种种可恨的表现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而是因为他“不会爱”,因为他“没有想象力”。这样说也许对王尔德有些刻薄,但王尔德一直不敢承认波西不爱他。不过,如果抛开王尔德的爱情不谈,王尔德的这番论述却也是真理,那些不会爱的、不够聪慧的、感觉不到生活美好的、不够高贵的,确实都可以归结为没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办的人都是浅薄的,比如波西,在信的一开头王尔德就斥责波西:“你对生活没有动机,只有胃口。”这种指责极为严厉,但也切中很多人的要害。
在探讨想象力之后,王尔德紧接着说:“唯有在本就美好又受人们美好的想象力咀嚼过的事物中才能滋养爱,但是恨却可受任何事物的滋养。”于是,王尔德开始讨论爱和恨:“爱能读懂写在最遥远星星上的诗篇,恨却令人眼盲。”“从智力方面考虑,恨是一个永恒的消极力量;从情感方面考虑,仇恨意味着一种官能的萎缩和退化,它消灭一切,唯留自身。”
这样的基调下来,我们就已经知道王尔德还是在选择原谅。而在对耶稣进行了一番探讨之后,王尔德说:“作为一种已意识到的确定目标,为他人活着不是耶稣的信念,甚至不是耶稣信念的基础。当他说‘原谅你的敌人吧’的时候,他不是为了敌人而是为了他自己,因为爱比恨更美丽。”王尔德用这样的话为自己的原谅作了辩解,他似乎在告诉波西,我原谅了你,但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自己。后来的事实表明,波西确实不值得被原谅,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怀疑王尔德对波西的一再原谅是否理智。但我觉得,正如王尔德所说的那样,“耶稣的根本天性与艺术家别无二致”,耶稣选择原谅,艺术家也会选择原谅。正是因为原谅,因为爱,才能解救牢狱里的王尔德,如果他一直生活在仇恨之中,可能他会更为痛苦。正是因为爱,王尔德才接纳了悲伤。我们知道,此前的王尔德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享乐主义者,颓废主义者,他说:“我清晰地记得当年自己如何告诉母亲,我不想在痛苦中咀嚼面包,或在啜泣中等待一个更为痛苦的黎明到来。”但入狱让王尔德从享乐世界跌入了深渊,于是:“现在我认为,这苦海无涯的世界正是为了说明某种爱的存在,这是唯一可能的解释。”“如果世界真的是由悲伤建成,那它也是由爱之手创建的。”“快乐可使肉身美丽,但痛苦则让灵魂升华。”
于是,选择原谅,选择爱,选择像耶稣一样的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就这样升华了。王尔德和波西从来就是不对等的,无论从名气、财力还是高贵程度,波西和王尔德都不是一个量级的。而从灵魂上来说,王尔德更是波西望尘莫及的。一百多年之后,人们提起王尔德,依然钦佩他艺术的精湛和人格的魅力。王尔德就像他笔下的快乐王子,当他失去快乐的时候,他只能选择去伟大。而《快乐王子》是王尔德出道时的作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尔德的灵魂原本就是伟大的,选择唯美和颓废,只是他的艺术方式;同样,他的爱情,只是他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不是理智。就像毛姆说的那样:“感情有理智解释不了的理由。”

  《自深深处》读后感(九):“我必须继续前行,花园的另一半也有秘密在等待着我。”

终于把这本美妙的(连悲怆也是美妙而荒诞的)书读完。

记忆深刻的大概不是他人所言,在这封长长的充满了诘问、质疑、后悔的书信的最后祈问:为什么不写信给我;而是王尔德是个多么完美的艺术家啊!

他即艺术,艺术生活是他的全部,而他所有的遭遇也成就了艺术生活由完美至坠落的完美曲线。那些对艺术,对生命,对痛苦,对基督的深刻思考让我所有的笔记都显得苍白浅薄。

他的生命有一个完美的打开:“记得当年我在牛津即将毕业获得学位时,曾对一位朋友说我将带着自己灵魂中的激情走进世界,我想尝遍天下花园所有树上的果子。我确实是这样走出牛津的,也是这样生活的。我唯一的错误就是将自己完全限制于花园树木中见阳的部分,避开了树木阴影昏暗的另一面。 失败、耻辱、贫穷、悲伤、绝望、苦难,甚至眼泪,发自痛苦双唇的片言断语,促使人行走在荆棘丛中的悔恨,出自良知的谴责,出于自卑的惩罚,撒灰于头的哀伤,穿麻衣饮胆汁所表达的悲痛——所有这些都是我所害怕的。

”……但要继续同样的生活将是错误的,因为那将是逼仄狭隘的。我必须继续前行,花园的另一半也有秘密在等待着我。“

当生命的转折陡然来临,当艺术家身陷囚笼,被世人所嘲讽侮辱,当艺术与生活都破产无法继续时,他哭泣着,深刻地思考并赞美悲伤:“悲伤以及它教给人的一切是我的新世界。过去的我完全是为享乐而活着,对任何悲伤和苦难都躲避甚至讨厌它们。我决心尽可能忽略它们,即将它们视作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模式,从我的生活规划中排斥出去;我的哲学中没有它们的位置。”

”欢笑背后可能隐藏着粗糙、坚硬和冷漠的性情,但悲伤背后总是悲伤。痛苦不像享乐,它不戴面具。其实,与我一起屈身于这可怜之地的每一个可怜人,无不象征着与生活真正秘密之间的联系,这一秘密就是人生意味着苦难。苦难隐藏在万物背后。”

从未停止过思考艺术,我惊异地发现,艺术家与基督最后会那么贴近:“艺术之所以成为象征,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如果我能完全达到这一目标,这便是艺术生活的终极实现。因为艺术生活是一种单纯的自我发展。”

“平庸者之所以平庸,仅在于他天性中的一面从未被想象力照亮过,而基督将生活中所有可爱的影响都视作光的种种形态,想象力本身就是世界之光,世界由光创造,但世界却不能理解光本身。这是因为想象力只是爱的一种表现,并且正是爱和爱的能力才将人彼此区分开来。”

这是一本完美的书,即便它完全建立在一个个人悲剧上,其中的流水一般的账本会损毁它的艺术性吗?只要有思考存在,只要这思考如此深邃动人,那它就是不朽的。

  《自深深处》读后感(十):精神的领悟

by凯风自南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与他的密友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情殇的产物。在狱中,从他起初的萎靡不振到一年后的振作,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审视朋友、民众和社会,思想境界大有豁然开朗的升华,所有的心路历程转变都在这封书信这封信展示出来,涉及了王尔德的思想艺术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狱中生活使得王尔德能够更好地洞察人和事的本来面目。对她来说最深刻的影响便是给了他去认识的机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人波西。他回忆自己和波西交往的开始及他们之间恩怨、分合状况,以及到他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甚至是种种生活细节,清醒而理性地认识到波西浪费奢侈的恶习,反复无常的性情,同其父一样暴虐疯狂的个性。他起先用一种用忏悔而怨恨的态度追述了午轻气盛时的犯了的许多可悲的错误,浪费了许多光阴。佩特说:“他拥有太多的知识,但却过于粗鲁、自私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感官快乐的力而,他属于那种小想付出劳动就想尝到收获果实的快乐的人。”他也认识到了,正是这种享乐主义、感官主义的生活态度让他后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王尔德认识到,是自己的软弱,薄弱的意志力,不为自己掌控的欲望毁掉了一切。他说:“是我自己毁了自己—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如果不是自己毁自己,别人谁也毁不了……假如我这么无情地谴责过你,想想我又是多么无情地谴责自己。你对我做的一切已够可怕了,我对自己做的则更为可怕。”
王尔德成了在悲哀的泥淖中挣扎的绝望者,监狱是诗人被生活完全抛弃的见证生活成了“茫茫一片荒山野水你即使看得见,也很难望得穿”对于他,“只有一个季节,悲怆的季节”,于是 悲怆如潮,一阵一阵的敲打着层层牢门来找我”于是生活的真谛小再是挥霍和享乐,而是受苦诗人写道,“人间苦情我- 一尝遍了,我比华兹华斯本人更能够理解他诗句的意思;苦难悠悠,朦胧中,暗地里,原是无穷无尽。“从书信的字里行间,我们体味到在王尔德生活观的转变过程中他的痛苦和灵魂的战栗。两午的牢狱生活使王尔德对自我的认识具有了本质上的转变与以前的荣华、放纵的生活相对照,诗人沉入到悲哀的深渊里但他悟到了世上一切都是有意。
他的遗嘱委托人洛卜记录了王尔德关于公开这封信时说过的话:“我不是为我的行为辩护,我只是说明我的行为。在我的信中,有几段是关于我在狱中的精神发展,我的品性的必然的演化和对人生智慧的态度的,我希望,你和别的与我有交谊而且同情我的人,能正确地理解我是用哪一种情态和样式而对世界的。“这也是王尔德真正的精神觉醒所在。“一个人最辉煌的时刻,我毫不怀疑,是他跪倒在地,双手捶胸,将一生的罪孽和盘托出之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