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翻皮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翻皮球》读后感10篇

2017-12-01 22:29: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翻皮球》读后感10篇

  《翻皮球》是一本由梁小斌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翻皮球》读后感(一):空碗

恕我孤陋寡闻,在之前并不识梁小斌,但是在读过《翻皮球》后我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以诗行走世上的灵魂
假如说滴水藏海,梁小斌的散文《翻皮球》的确像是一滴滴中透露出来的海,他能从一句话,一句极为简单的话中写出一个世界来,而这个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要远。他能从每一件琐屑的事情里看出意义或者无意义,他是诗人的眼,他看到的世界既干净又肮脏。
我是很有一段时间不能平静地读书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在读他的书中突然平静了下来,在做饭的空隙,在陪儿子写作业的空隙,甚至在去往别处的客车上,我都被他书中那一点一滴的文字所打动了。于是我知道,他写的其实正是我想表达的,他创造的世界是我理想中的世界,我想用同样的文字来形容世界,我想用同样的悲观乐观来重新认识世界,有很多东西是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有的是我丢失了很久的。因为我在找自己,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
这本书握在手里有点儿小,也不太好翻,须双手捧着压着才能顺服,不像有的书制作起来,只消往桌子上一摊便可,我觉得这书倒像作者,若无全副的精神,你便无法读其精髓。只好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着读。而说来也奇怪的是,每次随手一翻,目光都会在172页《你烧的山芋特别凶》一文中停留。索性就读它。
山芋又如何能烧出凶字来?只这标题便让人难以忘怀。可是父亲烧的山芋真是特别凶,而奶奶烧得却不凶。父亲烧山芋只管烧,奶奶却是用心在烧,一只山芋里也烧着不同的滋味。若说关于做饭的问题,多少人都写滥了,最恨那无端歌颂一味幸福文章,明明世间有着许多不堪,偏偏要遮盖起来说假话。作者却并不直接说奶奶的山芋是如何用心来烧,而是通过父亲的不负责来体现,两相对比,引出爱中以及社会中无限深刻的含义。这种写法真独特。
诗人的心是自由的,他的文字简直信手拈来,对于看不见的时间内心,他自有其种种思考,对于看得到的事物,也往往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如《空碗和米饭》一文,他便说,首先是有了碗的灵光,然后才是有米饭的。就如,你的全部创造,仍然不过是伟大力量对你的馈赠,就像瓦尔登湖水是现成的,旅行人是弯下身用“水勺”把水舀上来。人们对于水感恩,其实更应该感恩的是“水勺”,对饭也一样,其实更应感恩“碗”。此文读来令人叫绝。
一本好书总是在你迷茫时出现,我想这可能也是水与勺的意义,你的心一直在等待,那水自然就能来到勺中。他说,碗都赠送出去,但千万不要忘记,当留下一个属于自己。我们的心永远在等待。

  《翻皮球》读后感(二):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是梁小斌留给我最清晰的一句诗,初读时,我还在上中学,喜欢诗里呈现的优美意象,至于诗中所表达的那一代人经历之痛,被我本能地回避了。以当时的年龄,我根本不可能理解朦胧诗所想真正表达的东西,吸引我的是情感的馥郁和诗意的美,定格在我心中的梁小斌几乎由这两种元素组成,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他是女青年。
随着成长,我把朦胧诗一点点遗忘,那些诗人也渐淡出视线,间或从媒体知道顾城发生于新西兰的悲剧,北岛远在欧洲,只有舒婷在鼓浪屿生活得如诗一般,其他人怎么样,不清楚。蓦然发现这本小书,署着梁小斌的名字,“雪白的墙”直接跳出脑子,这会是当年的朦胧诗人吗?这些年他都在干什么?
依然在码字。“思想随笔”是编者给梁小斌作品下的定义,称其为深藏民间的思想家,对他的创作相当推崇,赞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天真的行为”。这也是我在阅读中的感受,但是,更吸引我的不是思想随笔的分量,而是其中展现的梁晓斌个人的经历,我好奇诗人的生活状态
字里行间捕捉到的诗人生活,毫无诗意,然而诗人用“心灵的魔术”把日子变成了诗。“快把孩子抱走”一句不经意的家常话,听在梁小斌的耳里,激起的是美感,内心荡起异样的感觉,“仿佛我与生活的空白地带,立刻被某种东西填得满满的。”果然“深邃、天真”。因而我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快过来上班”“快过来吃饭”,听在诗人的耳朵里都是诗,他感觉了到“话语的权利是如何移交出去的生长过程。”
1985年,梁晓斌被工厂除名,这让我惊讶满足,惊讶于“除名”与诗人太不相衬,满足于诗人的生活的确与众不同呵。1985年,谁能容忍一个没有工作的人?诗人的家人和妻子却全盘接受了这么一个人。他妻子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我好奇,但没能找到答案。脱离了工厂的诗人,应该属于个体户了,靠文字谋生,必定有过苦日子。好在心中有诗,苦中也咂摸出美。但是,诗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参与中华炎黄火炬传递活动安徽段的圣女选拔,和其他很世俗的工作,肯定有养家糊口的因素。
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奇怪,还有点生气,无法把它们归纳到我熟知的文体中,诗人的思想总在跳跃,让我觉得自己老慢一拍,又很难触摸到诗人思想的核心。

  《翻皮球》读后感(三):黑暗中的光亮

读梁小斌的这些文字时,一下子便被吸引了过去。表面看来,他只是在写一些生活中琐碎,但读过这些文字以后却不得不回过头来想一想,是不是像作者所讲的那样,那些比喻是否成立,或者又在暗示着什么?是的,这些文字的确出人意料地捅了一下内心的什么地方,感觉需要停下来,慢慢思考一番,否则、你无法立马进入下一个话题,而下一个话题依然触发了这样的思考,循环、再思考、再循环。
如果说语言的最高规格是诗的话,那么诗话的语言理应是思想的最高规格。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诗人也是叛逆的,这种对社会的叛逆一定是来自于诗人纯洁天真的心灵。没有切身体会过作者的经历,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混乱年代。也许正是这些混乱,让作者有了切身的体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独特的视角和发现。“诗是反驳。诗如果不以反驳作为它的动力,诗的命运只能是罪恶。”,梁小斌是这么说的。虽然我没有看懂这些文字中全部的隐喻,却多少明白了作者的心理;至少,通过这些文字让大家看到了生活在底层人民的状态,或者说是疾苦,只是作者把这些人们常见的琐事化作了一些意象,化作了另一种比喻,让你去思考其中的意义。
我知道,有些写得太过直白的真实,可能会造成他人心灵的伤害,就像书中写的一件小件事,摄影记者要拍摄病房中的小女孩,小女孩却用杂志挡住脸说:“叔叔,请不要拍我的脸,我妈妈还不知道我在这里呢。”;有些人类智慧的推断似乎又太过武断,是否会造成冤案?知青检查团路过门口,进来一看,门后的锄头结了蛛网,便断定这是长期不参加劳动的证明,更能上升到政治鉴定的高度和依据;当然,也有些本来无法理解的思想,被作者一解释,有点开化了,诗人杨键写的:“一只病弱的山羊,像画中的耶稣那样,站在臭水沟里,为了我的成长。”,那是耶稣为了拯救人世间的苦难吗?
说实话,这些文字没有我不认识的,也没有什么语法上无法逾越的障碍,而其中的深意我读完以后依然似懂非懂,是因为这样的似懂非懂令我又越发好奇,好奇到读完了全文依然还萦绕着一些书中的现象,这些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我把皮球翻开了,能看到里面是什么了吗?也许只是皮的背面和空气,但皮球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我回答不了,似乎有点简单里的高深,然后问自己,是不是过度去思考了反而无法理解其中的原意?依然无法回答,依然需要回到他的文字里反复去咀嚼,琢磨,深思,但也不一定能就得到最终的答案。我知道,站在他的高度和视角,很寂寞,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够读懂这样的处境,因为我分明看到了那思想在黑暗中放出的闪闪光亮。

  《翻皮球》读后感(四):有意思的散文集

我一直非常崇拜可以将转瞬即逝的感觉用一种丰富而形象的语言记录下来的作者,这让最抽象最不可捉摸却又最能激荡人心的某种东西被用最真切的文字记录下来,不止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更是给他人的一项福利——我们可以通过去阅读白纸上的黑字,然后借此探索作者的某种思想,甚至于从中解脱自己如鲠在喉却又无力吐出的尴尬
梁小斌被世人熟知的身份是诗人,但通过《翻皮球》可以发现,其写起散文来并不比诗歌逊色。诗人,似乎总是有一颗最敏感的心和一双最纯净的眼睛,而梁小斌在此之外还有着最朴实的语言。就如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就是因为开篇的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每每用忧郁眼神看着我时,我只略感对不起她。”我也很奇怪,其实这不过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而我就因为仿佛看到了一个心怀歉疚的孩子怯怯地站在老师身边而就此被打动。而这样的话在《翻皮球》里面总会时不时出现,看似平淡无奇,却总能让我莫名其妙笑了出来,然后觉得过瘾。
我是一个浅薄的人,所以一般不敢去读深刻的作品,即使有时候忍耐不住去读了也轻易不敢下笔写点儿什么心得体会——贻笑大方那是一定的,我虽无知却并不愿被人耻笑。
《翻皮球》,我虽然总是感到有所触动,但总没有能力将那些触动形成文字。我在读的时候,心里仿佛颔首又颔首,深以为然;却在合上书打开电脑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
这是梁小斌对于世界感知的若干片段的记录,有着诗一般的优美韵律,又有着如杂文一般的犀利深刻。他可以从一张蜘蛛网写起,从一把镰刀说开去,最后却总能停留在一个心灵至端得到高度,一点点揭开这个社会的怪诞和荒谬。让懵懂如我的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一点儿说不明白究竟是什么的什么。只是,我们在阅读以后以为自己确实是得以看明白一点儿真实也因此而成长了的。
《翻皮球》的封面上说“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并拥有过一本梁小斌著作而深感荣幸”,我想,不必很多年以后,现在我就可以为此感到荣幸,因为我确是深爱着梁小斌的散文的,尽管有些地方我并不能全然明白其或有或无的隐喻。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会越来越喜欢重新翻阅《翻皮球》,然后会有更多的深以为然。我想,我终会有完全读懂的那一天……

  《翻皮球》读后感(五):破茧 ——《翻皮球》,生活的思考·思考的生活

破茧
——《翻皮球》,生活的思考·思考的生活
  一些人将生活作为自己写作的蓝本,勾勒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一些人将思考作为描绘的底色,添加了超出生活的高度:在行笔间,梁小斌用思想的眼睛在放空的生活瞬间里,塑造了中式的灵魂自答,如同成蛹或“成俑”的蝶,在破茧前的黎明里静静等待薛定谔的猫一样未知的可能。
  在脑海里搜索“梁小斌”这个名字的时候,大约想到的就是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在高中语文选读课本上的一页了吧。如同被封存在地下车库的那些应试时候必备的卷子和参考,诗歌就和不再适应这个现实五光十色的社会大门的纯粹、简单的教科书一样,成为了被遗留在1980s~1990s的黑胶唱片,吱吱呀呀地,唱不出电音时代的节奏和虚无。
  “他的诗歌曾经闪耀在星空,他的思想却因为自身的沉重而仍被埋葬。”多年来,我们关起诗歌的大门,把反叛和思想留在我们的大脑之外,用“就这样了吧”和“人家说”代替了自我,而真实并且高傲的灵魂,却不会放下追索生命的意义,人们来过,因为他们曾经拥有超越其他物种的生存经历和生活体验,而这些体验,在维持肉体生存之外,能够提供心灵的愉悦。“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脆弱如同我们,常常在挣扎求生之外,放弃了对于灵魂的更高的追求,沦落为麻木的机器,而有些人则选择思考的生活,在活着之外,追求思想。他们是诗人。
  梁小斌就是这样一位诗人,而《翻皮球》,是一本不是诗歌的灵魂诗集,在他灵魂片段式的散文里,由生活的体验引发的那些思想历程,是我们茫然的生存在此刻的中国的最好的铃声,在“诗是反驳”的主旨下,他告诫无所畏惧无所不能,以类证灵魂的怯懦和未知。
  在这本书里,有他生活真实且荒诞的故事 ,他对一个被神话了的时代发出质疑和黑色幽默式的总结,每一秒、每一个片段、每一个词甚至都变成了意识流发散的源头。而意识发散开去,就变成了找寻真理的路程。每一步沉思,都能够引起慢慢的思考。“人的双脚从来就是在坚硬之处。平时视而不见的道理,只有此时,我才有更为深切的体会。”而我们在纸页坚硬的思想的土壤上,细细阅读品味生活的思想,去找寻我们的化蝶之路。
  这些故事并不都是过去,当下的苦难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向农活献媚》里,“我”装模做样的割草与赞歌式的宣传得到的真实的终极评价,与如今我们一张张本着形式主义考出的证件和最终遇到的现实的工作需要时的力量有什么两样?为什么看到《晾晒白菜的盛大节日》,作为南方人的我,身上也有了石头的沉重呢?《自由》的“我”背上的孩子,我是不是也有一个呢?
  “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并拥有过一本梁小斌的著作而深感荣幸。”写在封面上用来吸引读者的字小到老花眼的中年人都看不见了,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我们翻阅这样一本书时候那种制造自己的蛹或俑的那种慢慢成熟的感觉。纯文学的并且只谈思想的书让我们无法逃避现实,而在现实里面等待破茧的时候,不如以生活的思考来启迪思考的生活,去获得一种更加有重量的人生。而本书也值得我们放在孤独的属于我们的夜晚,一次一次眺望远方如同心火的智慧的亮光。
  By 林怿
  2013年1月24日20:19:16
  写于御庭园
  
  

  《翻皮球》读后感(六):有意思的散文集

每次豆瓣新增的功能总是用它们的弱智来解释豆瓣的伟大。因此我也很少流连在豆瓣主页给我的推荐,因为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会上榜,或者说“推荐给我”。比如李建宏的《我拒绝》。当然,也正是拜他所赐,我也知道了为什么最近我的友邻在一本本的给一些经典打一星。我想,豆瓣的伟大之处就是不管他变得怎么花俏和不实用,豆瓣还依然是人们表达个人喜好最佳的场所,当你不喜欢一本夸夸其谈的书时,你完全可以打一星,即便它真的纠正了以前译作的多少处硬伤。而这次行动或许也提醒现在的书商们,用心做好书,不要夸夸其谈。
我之所以在评论这本《翻皮球》之前来这么一段,也是因为看到封面上的推荐语:“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并拥有过一本梁小斌著作而深感荣幸”,“他的诗歌曾经闪耀在星空,他的思想却因为自身的沉重而被埋葬”。坦白说,我不喜欢这样的评价。一本好书的缘分就如同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他教会你那些事,但最终他也会消失在人海,多少年后,你记住的是你与她的缘分,而不是她。而另外一方面,作为诗人的梁小斌,显然不能给这本书增加什么颜色。
我自认为客观的表现在于,不管是谁的书,我都假装不知道这个人,所以我既读《何谓文化》(当然,事实证明这也不是好书),也读《悲伤逆流成河》,最近倒想看看方舟子的那本书。而读《翻皮球》之前,我连梁小斌是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也就愿意把他假想成一个X,而非著名诗人去读这样一部散文。
而对于这点,梁小斌显然有自知之明,比如他在《人在其他领域出名》(P096)中这样写道,
总之,出了名再写作,是唤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基本条件……不论作家写些什么,读者群体均能从一个“打架人”基本起点上来理解作家。这个读者群体是一个首先领略“打架人”全体的受惊扰的群体。……一个人劣迹斑斑岁月的名望轨迹,其基本上是不留多少文字的,至少他自己不留下什么“写作上的思想”。
而关于名人与写作的关系,或许接下来的这篇《你又不是名人》(P98)更为有意思。
当然,回到文字本身。初读梁小斌的文字,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不适应,他说的话你都能看得懂,但他说的意思你基本还要转个弯才能听得明白。当然,我有时候也会反思,我是不是又过分解读了他,比如这篇《不要打听树木的年龄》,讲的是人们通过年轮来辨别树的寿命,而这也意味着,当你知道树的年龄时,他已经死了。于是梁小斌这样说道,“当谁指出某个发现地生机勃勃的时候,那个所谓生机勃勃之地,实际上早已一片死寂和空旷”。我想,这不是老庄吗?
当然,有一类散文,或许我也就只能读到他的表象,但我也只愿得到这表象,比如《笨拙在别处》,将自己深夜要吃鸡蛋,但敲碎鸡蛋的声音总是惹得隔墙邻居睡不着,于是只好借助着天外来临的雷声,敲完了三个鸡蛋,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事儿。

  《翻皮球》读后感(七):一次尿尿引发的思考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的生活中没有梁小斌,既不知道梁小斌是何许人也,也从未听过他的那些诗歌。
        
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梁小斌很不以为然。不就是写了自己一些毫无意义的历史碎片吗?既没让我耳目一新的词句,也缺乏骇人听闻的事件,难道还真的会让我在若干年后为阅读并拥有过一本他的著作而深感荣幸?只怕很难。
        
但当我看到他那有关小便——如果在朋友家的厕所里小便,如果我将小便滴到地板上,或抽水马桶上,我自然会感到一种羞涩——一节的记录时,我被他所震撼了。我不得不去重新审视他的书籍。
        
我读不懂他诗歌的意境,却知道思考的力量。一个知道思考的人是聪明的,一个知道思考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而一个无时不刻都在思考自己的人,则是强大的。而梁小斌无疑是属于强大的那种人。
        
其实,一直是有两个王小斌的。一个作为他的躯壳的物理存在,在世间行走;而另一个则悬浮在他的头顶,观照着他自己的一举一动,思考着他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卫着他灵魂的边界。
        
这不是聊斋中的鬼故事,而是一种确实的现实,只有能够思考自己的人才能守卫自己的灵魂,才能实现自我的分解,自我的增殖和自我的改造,甚至更多。
        
世界、生活就刻印在梁小斌的脑袋里,他闭着眼睛也能真切的摩挲它们的模样,感受到它们的色彩,拥有全世界,就如同周遭一片光明。但是,他睁开眼睛,却只看到了他自己,看到了映照在他那一滴尿液里的灵魂,和那一刻的窘迫,无比清晰。他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些写进了他的诗歌,可能幼稚和浅薄,但那才是他自己的思想,是他自己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真实得有些可怕。
        
其实,梁小斌在生活的每个节拍上都一直在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思考,可谓无时不刻。我相信,这本书中所记录的,是粉碎了的梁小斌的人生成长记录和、思考记录。以时间为序的东西打乱了,以另一种逻辑关系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读完这本书,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梁小斌的影子,几乎将我完毕遮蔽。我一直是想要象梁小斌那样活着的,象他那样思考,象他那样游离于自身之外再来反观自身,拷问自己灵魂的,我有这样的习惯,虽然从来没有深度——同样是尿滴的撒落,梁小斌看到的是心理上的羞愧,我则计算的是尿滴的速率和尿线的弧度。深浅高下立见。
        
如果说,梁小斌从他滴落的那几滴尿液的思考中感觉到了羞愧,那么,而我则从滴落的尿液中突破了自觉意识,张大了自我的极限。
人生——坚持不懈方为王道,深度思考才有真谛。
梁小斌先生在一次尿尿中的思考,撼动了我的整个世界……

  《翻皮球》读后感(八):《翻皮球》:梁小斌“诗意的生活”

“诗意的生活”这个词不是我想出来的,大概九十年代就有了。我还记得当时在老流氓王朔的某本书里提到,他去参加一个名为“如何诗意的生活”研讨会,去的都是老流氓老怪物。一堆人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阐述自己对“诗意的生活”的理解。王朔原话我不太记得了,大意就是诗意的生活就是操蛋的生活——简短精辟。现在看中国诗人的生活,感觉这个评价还是蛮中肯的。
《翻皮球》是诗人梁小斌的一本散文集。在这本集子里,梁小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意的生活”的活生生的例子:一个纯粹诗人的生活大概就是对“诗意的生活”的最好诠释。诗人在家庭里从来没有地位,在邻里则从来没有被理解过。例如梁小斌写到晚上他睡不着,起来到院子里而惊醒了邻居们。邻居们担心遭贼,推开窗瞅瞅,看到是诗人后,轻微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关上窗。诗人对很多问题感到苦恼,因为诗人是敏感的,即便是对“最简单最直白”的生活现象也会多想一层、两层……例如妻子让他去剥毛豆,他在剥毛豆的过程中想到了帕格森的“尽快完成”,想到了机械性的动作如何以占据肉体的形式侵占人的思想从而进一步侵犯自由,也想到了人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似乎在诗人的生活中,没有一处不是问题。
太敏感因而容易受伤害:诗人永远都是孱弱的。
原文链接:http://www.daiwujun.com/2014/04/26/reading-5/

  《翻皮球》读后感(九):诗人的河流

   梁小斌是诗人,就算是写了散文依旧是诗。
   应该说,《翻皮球》是一部片段式的思想录,是一个诗人在经过沉默之后的巨大爆发,就像是一条决堤的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以及冲击力。他的这些片段式的文章,依旧具有诗歌的跳跃性,也具有诗歌一般的穿透力。
  
   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只要他的摸索准确,就无所谓黑暗与否。如果将这句话做客观现实理解,则不免反智,但如果将这句话当诗句来理解,会先发笑,之后沉默,再之后陷入深重的抑郁中。我相信,作为一个诗人,这句话是梁氏的心路历程。没有一句话是随意说的,即便是梦呓和撒谎,同样是一种投射。作者这样说,是有着内心的前行轨迹的。
   实际上,梁氏作为一个诗人,我想看他如何谈诗。
   尽管,大多数诗人都能高声朗诵自己的诗,但你要他们解释自己的诗歌,却无疑是逼他自尽。即便是谈论诗歌,也是为诗人所不喜的。他们可以写,但绝不愿意谈,然而在此书中,我看到了诗人如何谈诗,这大出我的意外,同时也令我惊喜。我拿到此书,就知道此书的内容是绝不会令人失望的,但却还有惊喜之处。全书的“诗是反驳”这一章节,大概是书中最精华的部分。
   
   诗如果不以反驳作为它的动力,诗的命运只能是罪恶。当诗没有强有力的认识到它与审判者对立时,诗人的陈述是一种忏悔。梁小斌的这一段话有着明确的指向,在我看来,诗歌必须有所指,要么基于正义,要么基于爱情,没有指向的诗歌不过是无聊的呓语,和分行的散句。作为一种反驳,我最欣赏的诗人是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他一生的大多数时候在进行驳斥这件事。
   诗人把现实生活视为文学的母体,可以证明诗人不是一个躲进书斋的人,也不是一个埋首文字故纸的人,他是一个关怀现实的人。所谓现实,就是历史。然而,历史不过是皮里阳秋的书写,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他是一具浸泡在时空瞬间的尸体。诗歌则不是,它虽然从现实这个细胞内孕育,但却超越历史本身而达到永久的心灵震撼。
   在关于现实与诗意之间,一定存在一个过渡。从诗意倒推,却几乎看不到过渡,因为越接近现实,你越会发现诗意的描写逼近真实。在这一点上,诗人认为,逼真实际上已经成为底蕴,就像大地一样,在逼真的背后,已经没有什么了。以罗中立的名画《父亲》为例,我们不在看见这幅画所代表的艺术形式,我们在这幅画面前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个民族的父亲。这就是诗人的逼真。
   纵皮球翻转,亦不过还是球体,诗人的世界,依旧河流奔腾,或者暗涌如常。我期待诗,不,我期待诗人的任何形式的文字。
   
此文刊载于2013年1月23日《扬子晚报》B22版。1月24日《半岛都市报》B12版。

  《翻皮球》读后感(十):片断的思想,片断的评论--梁小斌《翻皮球》读书随笔

本书是许多作者思考片断的集合,笔者看的时候也不是一口气看完,因此,只挑一些心有戚戚的话,谢谢随笔。
作家没有欲望去揭示生活,中国人不善于有惊异感 P13
中国人不善于有惊异感,也许书因为,在饱尝现实的荒诞之后,对生活要么麻木了(不敏感了、没有惊异感了),要么缄默了(不敢大惊小怪了),在两种情况下都不会有欲望去揭示。
恰好最近读顾颉刚的《国史讲话》,里面谈到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以前也听说过这个典故,但这回顾先生的讲述,更加透彻翔实。原来“杯酒释兵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杯酒就解决所有问题的,权力的削弱是一步一步取得的。相应地,太祖的权力也是一步一步巩固的。但回想以前听到的故事叙述,对比之下才发现,这里面的政治斗争,已经被美化或者说简化成了一段佳话。
由此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该不该把现实的残酷告诉孩子,让他们准备好直面惨淡的人生?还是,即使在孩子们遭遇苦难之际,仍然用美丽的谎言去掩盖真实以免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中国人太苦,不要说有揭示生活的欲望,连保留生活的欲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真正诗人的内在和谐” P23
当个诗人不容易 P44-46
为什么需要诗人?还需不需要诗人?
在唐诗宋词早已远去的现在,诗人的意义何在?
也许,诗人的价值在于鼓励其他人,去面对苦难,去承受苦难。诗人之所以带给人美感,是因为他们面对苦难,甘之如饴,或者至少承受住了。
因此,诗人的美或者诗的美,需要苦难来造就。
承载着苦难的诗能产生美感。如果觉得诗歌难以读懂,那是因为没有体验到与诗人相似的苦难生活。心有戚戚然,才能体会诗以及诗人的美感。
我思故我在 P54-58
作者说,我疼痛故我在。这是朴实直接的总结。有了感知,才能分清物我之别,方有自我意识。“我思故我在”,实在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观点。这句话里面的两个“我”,都是指“有意识的自我”,而不是指行尸走肉之物。“我思故我在”,说全了,应该是“我在思考的时候才是一个有意识的我,(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而记忆的开始,可以说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于是,人应当主动思考,并且保持对历史的记忆。如果要等外界的刺激使你感到疼痛,然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存在,那么,在其他没有刺激的时间里,你就消失了。存在感于是产生于思考。而对历史的记忆,则是一种连续的存在感。因此,历史也就在不断的思考中。
雪夜闭门读禁书 P187-188
邻居禁止作者夜里发出敲鸡蛋声。作者为着邻居休息好,或者仅仅是为着不与其争吵,于是在雷声的掩护下,急忙得意而且痛苦地敲了几下鸡蛋,从而可以好好享受其美味了。
偷偷摸摸做自己中意喜欢的事,而不被发现,这种心理,在读书人,可以用“雪夜闭门读禁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来形容。这种触犯禁忌而不被发现的心理,实在是压抑民族的通常表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