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旷代的忧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10篇

  《旷代的忧伤》是一本由林贤治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一):隐忍负重的前行者

       林贤治的文章沉雄有力,豪而不宕,刚而不历,阐幽揭明,总含深远的忧愤,褒贬论析,恻怆矜雅。当年《五十年:散文自由的一种观察》、《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五四之魂》等几篇淋漓俊迈的长文,在《黄河》《书屋》刊出,很多人惊呼中国思想界杀出一匹黑马。在叫嚣无所见、拉杂不知裁之文颇为繁盛的时代,林贤治的文章总是让人一望即知非他而不可为。那些在自己精神成长的过程中,汲取了林贤治的思想之光的人,一生都会对他心怀感激和眷恋,即便后来逐渐远离他。那种心智被启发,被点亮的体验,深刻而不可重复。《旷代的忧伤》这本林贤治自己编选的散文随笔集,多为旧作,但估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林贤治,生于1948年,年少时迷恋诗歌,本该是精神恣意成长的年龄,却无可选择地被契入一个错乱的时代,充满谬误的意识形态侵袭了他周遭的世界,令他饱尝灼热、贫困与荒凉。他的学业,到中学即止,也曾雄心勃勃,意欲占领文学某一高地,后被卷入“文革”恶浪,在漫长的黑暗中,靠阅读思考艰辛地照亮自己的精神前进的道路。世涉沧桑,与诗神渐行渐远,其间的悲伤,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大部分读者,开始触及林贤治的文章,看到的已然是一个思想遒健,笔力沉缓从容的写作者。直到今年林贤治的《三十年阅读》及《三十年写作》两篇文章出来,大家才得以究根探柢,解其思想何以如此丰沛深茂之原由。
       在当代中国,人的权利尊严是一次又一次被焚烧过的,思想的胚芽却一次又一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劫后的余烬中萌生出来。林贤治是被时代灼伤过的人,那种痛感深入骨髓,使他的文字,既含着昂扬坚毅,也隐着抑郁苦楚。从早年的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到文学评论集《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至《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及至《漂泊者萧红》,此种痛感贯彻其中。他总是在抵抗,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感受,抵抗恶,抵抗一切损伤人性的东西,坚定地,不遗余力地。他的读者,有一个共感,即,他的文字含有一种与火同质的东西,让人读之激情沛然,引人涵泳于温热的思想之海。也有人敬喻其为当代思想界的普罗米修斯。
       林贤治之爱鲁迅,众人皆知,感叹他爱鲁迅之深切真淳者,不在少数。仅凭《人间鲁迅》,林贤治即可列入最优秀的鲁迅研究者之列,然而至今,大学已设鲁迅研究课程,鲁迅研究界,却尚未充分系统地将林贤治的思想资源纳入其中,只能说当今中国学术体制之病疾已重。90年代中后期,中国掀起批判贬伐鲁迅之风,林贤治愤然驳析,直斥当时人为肤浅胡闹。此一风波缓息终告一段落,国内思想界转而掀起的是民国思想研究之热。林贤治没有欣然加入其中,以自己的智识与思力,拣采掬拾,披沙沥金,于是有了《读书之旅》系列,《记忆》系列,以及《人文随笔》等。深识言论之力量的林贤治,以行动实践着。这些选集,关注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真实生活,没有振臂高呼之势,只有深切的关怀。
       林贤治温不起来,这是事实,骨子里的倔傲,才使他的精神在孤独与荒凉中无畏自觉地茁长。也因而,他那种强劲的生长意志和激情,游走于文字间,使得它们如此鼓舞人心。林贤治对苦难和灾难一直保持着敏感,如当年的鲁迅,对时代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体察,但是这种敏感,也阻止了他清健地加入时代理性的重建。过多的感性,是思考前进拓展的累赘。系统的学术训练和清晰的知识框架,提供给人的其中一点,就是恰当地剔除感性,从而让理性判断敞开地接受各种事实和现象的摩擦,以进行自身的整饬完善。
       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和清晰的知识框架,是林贤治的硬伤。纵然有宏阔的阅读背景和深邃的思想历程作支撑,林贤治对一些议题的整体把握和判断,有时难免出现失衡和误解。在《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中,林贤治对刘白羽、杨朔、秦牧、王蒙、余秋雨、贾平凹等人物作否定性批评,并对苇岸、筱敏、一平、刘亮程等新人相对持高度评价,正值陈思和、钱理群等呼吁重写文学史之时,这样的判断,恰如清新有力之风。但是后来,林贤治在一篇评论90年代诗歌的文章中,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诗歌进入非政治化、非社会化时期,很少有诗人关注时代”,引起很多争议。臧棣的访谈录即以《林贤治意淫当代诗歌》为题,赫然批评林贤治判断的失误,甚至使用媚俗这样的字眼来贬低林贤治。
       反抗和斗争中过来的人,深知自由的代价,无畏暴力,不讳报复。林贤治批判当代思想学术界“道德缺失,正义和良知缺席”,极多愤怒悲哀。在林贤治那里,民族多难的历史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是叠加在一起的,他只能选择负重,直面英雄主义的崇高,而无法认同“轻”,嘲讽的、戏弄的,庸俗的,这些他一并与之作战。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是多样化的,对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判断,也是多样化的,并且社会生活是多维立体的,林贤治在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作评价的时候,一意以道德、正义、良知、对时代的关怀这些标准,直接进行衡量,不觉带有非此即彼的武断了。
在《穿粗布衫的和穿燕尾服的终究要分手》一文中,林贤治对农民的儿子惠特曼的肯定,对出生上流社会颇多绅士之风的爱默生的贬低,即可以窥见林贤治之武断的根源。他太偏爱那种孤独、身处弱势,具有抵抗意志的独立顽强的品性。一如鲁迅之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由之不自觉地规避着对丰美优雅的花木的欣赏。在苦难中跋涉过来的思想者,只能负重前行,即便黑暗已经不再浓重,也难与温暖轻盈相和。林贤治高贵地承担了自己这样的命运,几多苦楚,不无骄傲。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二):忧伤终得旷代

春节期间,碰巧读了两本与历史记忆有关的书,南帆的《历史盲肠》与林贤治的《旷代的忧伤》。
       南帆坚守“七七级”的立场,“喜欢用亲身经验衡量书本的知识”,所以在远去的时光的翻检中,在当下生活的比照中,他拿出了饥饿、恐惧、武力、情感生命种种进行反刍、咀嚼,再次隔着历史的面纱去追问上山下乡的用意,以及对知青人生产生的事实影响。虽然没有声嘶力竭地呼喊,但是蕴含于字里行间思索与情感沉淀,还是泄露了他的用意——尤其是对当下的批判。
       但是,比较起来,我更爱《旷代的忧伤》——不是喜欢,是爱。
       这本书,几年前在Kindle上看过,也许由于txt版本的问题,让我没有用心看完,余下的却有一种吸引力。春节重看,不禁感慨万千
       火,流放,监狱,书报检查制度,周围种种是网,是藩篱,是禁止,是窒息。
       但每个时代都有叛逆者,在历史中挣扎,或葬身火海,或死于贫困,或无奈屈从,最终都不会放弃思想的力量。
       林贤治想说的,都在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命史中:“没有已故的思想。已故的思想只是知识。”“它处在现实的维度上,即使用古远的材料构成,仍然显示着当下的指向。但是,它又不为现实所羁,它将焚毁既定的因而是“合理”的桎梏;在它的光焰中,有着未来世界的生动影像。”
       这就是林贤治的文艺主张!
       他不欣赏纯美的文——假设她只有美丽的外表;他需要的是在现实与未来中挣扎以致挣脱的文艺,他需要一种抗争与持久的力量——思想,让个体独立,让苦难的现实消亡,去赢得生动的未来。
       而这些以思想沉默或呐喊的人们,只得到旷代的忧伤,来自自我,来自作者,来自懂了的读者,铭记,缅怀,前行!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三):真玫瑰与真自然

读《向晚的玫瑰云》有感

要有耐心勇气,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还要经历惊天动地的事情呢。

—罗莎卢森堡

我想一个人道主义者是热爱生命的,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热爱卑微的生命。

她说过她懂得鸟兽鸣叫中各种细微的差别。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叫想起一个早逝的作家:苇岸。在大地上的事情的书腰里这样写道:他像学者熟悉书册一样,熟悉自然,熟悉它的植物和大地。他看出大地的脉络,能品土壤的性质,他识别各种鸟鸣和兽迹,了解每样植物的花事和吐蜜的秘密。他们都是“按时看日出”的人,是精神明亮的人。这样的一剂姿态,昭示着生命的健康性情的积极。

因为热爱生命,所以要抗击迫害生命的。对于自然,罗莎更多时一种斗争后的寻找温柔,寻找自己,而不是让人群拉低智商,成为无脑的头争者。通过玫瑰云,穿过千层的黑暗,千层的雾色,她始终想一株遵循四季规律的植物一样,明白自己的初心。所以,自然与土地对于她意义双重,一拥有恻隐之心,使人拥有仁,成为人,二将无形的温柔,同情化为锋利刀剑与洗去血腥的清水以取得人生平衡。

所以,所谓自然,即自然而然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四):一个立志孤独的人

最早接触林贤治是他所写的《午夜的幽光》,能感受到寂静午夜的那一份孤独但又热情的幽光。如今再读这本随笔集,孤独如影随形。
“大约也唯有如此诚实地写作,孤傲地写作,坚定地写作,才真正称得上是‘个人写作’”《奥威尔:从政治中来,到政治中去》;
“他刚刚出生就被扔进山谷里。整个中国都被扔进山谷里”《山之民》;
“散步时,我不带同伴,只带影子。集体行动是反散步的”《散步》;
90年代知识分子寂静的有些可怕,让他更加孤独,与时代格格不入,甚至有被抛弃的感觉,“知识分子算什么东西呢?他们不过是些沙石泥料,既能用来筑造辉煌的圣殿,自然也能用来砌做污秽的粪池。”《思想和思想者》。于是更加拒绝与权力的合作,与世俗的合污,甚至走向了一种偏执。
“如果去除了反抗,去除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去除了自由选择,而仅使个人性从属于权力关系,自我约束以适应于现存秩序的逻辑,那么自由将从知识分子身上自行剥离开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质”《索尔仁尼琴和他的阴影》;
“思想是柔弱的,正如思想者处于无权的地位。如果思想者一旦掌握了权力,或者思想者建立了它的霸权话语,固有的自由行程便告中断了”《思想和思想者》;
“他们普遍传染上了一种专业性疾患,开口闭口动辄光,色,刀法,煞有介事地做着所谓艺术分析,其实是对艺术的最精致最残忍的肢解,乃至不惜抛弃整体,艺术中的人格与精神”《旷代的忧伤》;
一个立志孤独的人,思考会更加透彻,也会更加偏执。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五):读《左拉与左拉们》有感

看到左拉决绝沉默,站在德雷福斯的那一边。就想到蒋勋在《谈物化》中所写的:那个时候瑞典文学院已经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他也是世界闻名的大哲学家,我看见他,年纪很大,双目失明,却站在阿拉伯工人前面,为他们争取权利,他说这些阿拉伯工人,是我们在经济不景气时,用低等的价钱请来的,怎么能忽然说忽然不要他们。

不论是左拉还是萨特都是英雄,那种庄严热烈的灵魂叫人感动,叫人热泪盈框

首先,这是“为维护法兰西精神而反对法兰西”的行为,法兰西精神没有错,错在掌权者,左拉作为文化界的先知看见了虚伪与谎言的抬头。若没有人加以控制说不准将又是一个阴暗冰冷的时代。左拉放下他圆圆的眼睛背后的书生文气,拿起笔,在报纸上勇敢发表自己的言论。我认为,这不仅是对一个渺小但无罪的人的关怀,更多的是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对于公正执着追求。他体现了一种高不忘本,高而能下的精神。

就像1984里所说的我们将在没有阴暗的的地方会面。他所做的就是为每一个人追求阳光。

其次,对于左拉们,不得不提的是那些在文学立场上与其站在对立面的作家。在追求公平真理的路途上,他们是一路人。法郎士与克罗蒙索,没有在名利与怨恨中瘫痪,而是接过壮士手中的大旗,变为号角,并肩向前。

最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这样一群精神明亮的文人是一种幸福。蒋勋在谈物化中也说:我也想呼吁知识分子不要这么入世,要保持一点点的冷静。这类人产生色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文化环境清明开朗,受自由之风的熏陶。二便是自我中人性的善被自我发觉,以致他们的心生命至今依旧在我门的生命中跳动着。

这是三种维度的感动。

以上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六):隐忍负重的前行者

       林贤治的文章沉雄有力,豪而不宕,刚而不历,阐幽揭明,总含深远的忧愤,褒贬论析,恻怆矜雅。当年《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五四之魂》等几篇淋漓俊迈的长文,在《黄河》《书屋》刊出,很多人惊呼中国思想界杀出一匹黑马。在叫嚣无所见、拉杂不知裁之文颇为繁盛的时代,林贤治的文章总是让人一望即知非他而不可为。那些在自己精神成长的过程中,汲取了林贤治的思想之光的人,一生都会对他心怀感激和眷恋,即便后来逐渐远离他。那种心智被启发,被点亮的体验,深刻而不可重复。《旷代的忧伤》这本林贤治自己编选的散文随笔集,多为旧作,但估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林贤治,生于1948年,年少时迷恋诗歌,本该是精神恣意成长的年龄,却无可选择地被契入一个错乱的时代,充满谬误的意识形态侵袭了他周遭的世界,令他饱尝灼热、贫困与荒凉。他的学业,到中学即止,也曾雄心勃勃,意欲占领文学某一高地,后被卷入“文革”恶浪,在漫长的黑暗中,靠阅读与思考,艰辛地照亮自己的精神前进的道路。世涉沧桑,与诗神渐行渐远,其间的悲伤,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大部分读者,开始触及林贤治的文章,看到的已然是一个思想遒健,笔力沉缓从容的写作者。直到今年林贤治的《三十年阅读》及《三十年写作》两篇文章出来,大家才得以究根探柢,解其思想何以如此丰沛深茂之原由。
       在当代中国,人的权利和尊严是一次又一次被焚烧过的,思想的胚芽却一次又一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劫后的余烬中萌生出来。林贤治是被时代灼伤过的人,那种痛感深入骨髓,使他的文字,既含着昂扬坚毅,也隐着抑郁苦楚。从早年的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到文学评论集《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至《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及至《漂泊者萧红》,此种痛感贯彻其中。他总是在抵抗,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感受,抵抗恶,抵抗一切损伤人性的东西,坚定地,不遗余力地。他的读者,有一个共感,即,他的文字含有一种与火同质的东西,让人读之激情沛然,引人涵泳于温热的思想之海。也有人敬喻其为当代思想界的普罗米修斯。
       林贤治之爱鲁迅,众人皆知,感叹他爱鲁迅之深切真淳者,不在少数。仅凭《人间鲁迅》,林贤治即可列入最优秀的鲁迅研究者之列,然而至今,大学已设鲁迅研究课程,鲁迅研究界,却尚未充分系统地将林贤治的思想资源纳入其中,只能说当今中国学术体制之病疾已重。90年代中后期,中国掀起批判贬伐鲁迅之风,林贤治愤然驳析,直斥当时人为肤浅胡闹。此一风波缓息终告一段落,国内思想界转而掀起的是民国思想研究之热。林贤治没有欣然加入其中,以自己的智识与思力,拣采掬拾,披沙沥金,于是有了《读书之旅》系列,《记忆》系列,以及《人文随笔》等。深识言论之力量的林贤治,以行动实践着。这些选集,关注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真实生活,没有振臂高呼之势,只有深切的关怀。
       林贤治温润不起来,这是事实,骨子里的倔傲,才使他的精神在孤独与荒凉中无畏自觉地茁长。也因而,他那种强劲的生长意志和激情,游走于文字间,使得它们如此鼓舞人心。林贤治对苦难和灾难一直保持着敏感,如当年的鲁迅,对时代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体察,但是这种敏感,也阻止了他清健地加入时代理性的重建。过多的感性,是思考前进拓展的累赘。系统的学术训练和清晰的知识框架,提供给人的其中一点,就是恰当地剔除感性,从而让理性判断敞开地接受各种事实和现象的摩擦,以进行自身的整饬完善。
       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和清晰的知识框架,是林贤治的硬伤。纵然有宏阔的阅读背景和深邃的思想历程作支撑,林贤治对一些议题的整体把握和判断,有时难免出现失衡和误解。在《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中,林贤治对刘白羽、杨朔、秦牧、王蒙、余秋雨、贾平凹等人物作否定性批评,并对苇岸、筱敏、一平、刘亮程等新人相对持高度评价,正值陈思和、钱理群等呼吁重写文学史之时,这样的判断,恰如清新有力之风。但是后来,林贤治在一篇评论90年代诗歌的文章中,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诗歌进入非政治化、非社会化时期,很少有诗人关注时代”,引起很多争议。臧棣的访谈录即以《林贤治意淫当代诗歌》为题,赫然批评林贤治判断的失误,甚至使用媚俗这样的字眼来贬低林贤治。
       反抗和斗争中过来的人,深知自由的代价,无畏暴力,不讳报复。林贤治批判当代思想学术界“道德缺失,正义和良知缺席”,极多愤怒与悲哀。在林贤治那里,民族多难的历史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是叠加在一起的,他只能选择负重,直面英雄主义的崇高,而无法认同“轻”,嘲讽的、戏弄的,庸俗的,这些他一并与之作战。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是多样化的,对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判断,也是多样化的,并且社会生活是多维立体的,林贤治在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作评价的时候,一意以道德、正义、良知、对时代的关怀这些标准,直接进行衡量,不觉带有非此即彼的武断了。
在《穿粗布衫的和穿燕尾服的终究要分手》一文中,林贤治对农民的儿子惠特曼的肯定,对出生上流社会颇多绅士之风的爱默生的贬低,即可以窥见林贤治之武断的根源。他太偏爱那种孤独、身处弱势,具有抵抗意志的独立顽强的品性。一如鲁迅之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由之不自觉地规避着对丰美优雅的花木的欣赏。在苦难中跋涉过来的思想者,只能负重前行,即便黑暗已经不再浓重,也难与温暖轻盈相和。林贤治高贵地承担了自己这样的命运,几多苦楚,不无骄傲。
<图片1>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七):泛泛之论

高考前练议论文老师推荐的,借了但直到考完也没看完…想想还是断断续续把它啃完了。怎么说呢…很微妙…作者好像什么都懂一点,涉及我不熟悉的人物的段落自然对我很有营养,但到我稍微熟悉一点的地方,例如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实为一个枯瘦残疾的老妇绝望地跋涉回她的牢笼,林却说是少女"青春而倨傲的心"…简直怀疑前面是不是也这样唯心随意…还有后文稍提到《红楼梦》《金瓶梅》,只引一句"满纸荒唐言"这样人尽皆知的话敷衍了事,以示博学似的(然并没有),说《金》更离谱,仿佛言此书除性描写以外一无所有,我??想必林看不上这类世情的书吧,好像很降品格,他关心形而上学犬儒主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类似这样的,有点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以及,在写珂勒惠支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为了突出珂勒惠支的厉害,林一连踩了米开朗基罗,提香,雷诺阿,高更,梵高,达芬奇,米勒,毕加索…您何德何能呀!况且这么乱踩一通我也没看出到底要捧珂勒惠支什么地方…反而发现,林有一种很糟的倾向,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不惜把其他事物都随心所欲扭曲成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形状,这种倾向很容易造成非常狭隘的视野,简直是致命的缺陷。后文林说自己"不懂电脑,无缘上网,实在只好做半个盲人",竟然有点自矜的味道,仿佛给这倾向添个证实了。总体还是比较浮于表面,泛泛而谈的书吧,可以当科普看看,但还是要辅助自己查资料才能得到真正有用、真实的东西。

  《旷代的忧伤》读后感(八):《旷代的忧伤》

        一开始确实是被书名所吸引的。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也提到过林贤治的名字。
  可能因为受到鲁迅的影响,他的风格属于沉郁型的,读起来的比较厚重。通读完整本书,我们可以粗略的勾勒出作者的知识谱系,主要是受俄罗斯和近现代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比较深刻。
  不像上学那会儿了,现在觉得自己现在离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有些远了。跟书名一样,有一种很沉重的忧伤,我到底了没往学术的路上去。不过学习这事儿应该是终身的吧。
  《一个人的爱与死》中我看到了鲁迅和许广平的疏离以及和萧红之间的惺惺相惜。 提个点在这里,有好事者可以深究里面的八卦。
       顾准可能是我需要再去研究的一个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