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信心密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信心密码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信心密码读后感10篇

  《信心密码》是一本由【美】凯蒂•肯 / [【美】]克莱尔•施普曼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信心密码》读后感(一):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

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惠特曼
有一种渴望得到伴随着失去恐惧。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这种心理会不定时跑出来骚扰自己。演讲前,突然心生出的惧怕甚至像临阵脱逃;喜悦来临之前,担心厄运相伴降临。没有勇气面对公开的失败,同时,害怕失去。我自己调整过很多次,做过冥想,深呼吸,对镜子微笑,记录每一次失败和成功,其实,改变的只是表面。并不自知的是,信心存在感始终弱势。因为信心不足,导致怀疑,和无法正常发挥本该详实的能力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建议中肯,语言自然,不大道理。我为其中杰出的女性打动,并深深着迷。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发起者苏珊•B•安东尼,为女性赢得投票权奔走50年,从未退缩;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年仅14岁的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曾因挑战塔利班,呼吁教育改革被极端主义者击中头。虽然相距一个世纪,共同的信念却将这两位女性连成了一体——她们都相信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都拥有信心。这种品质是很有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女性来说,却又往往是极其缺乏的。
 
抛出几个问题,问自己:信心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它对于我们的健康、成功有多重要?信心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能否获取更多的信心?是我们创造了信心,还是我们扼杀了它?
 
即使是脸谱网(facebook社交网站)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也曾怀疑过自己。竞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克林顿也在竞选参议员时也曾感到过焦虑。有时候,作为女性我们甚至会把成功归功于运气和无数陌生人的善意。这种心境契合了大多数女性的想法,但也同时说明,自信,只是一种选择。信心这个话题对大部分女性来说尤为重要——不论是哪种人格类型、哪个种族、哪种宗教背景以及收入水平的女性。
 
书中对信心和能力的讨论很有意思。的确,信心不是总存在你脑子里的,同样,也不是多加练习就能提升的。最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与成功关系更密切的是信心,而不是能力。虽然听起来有些沮丧但信心的挖掘却比能力更加重要。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生来就比别人更有信心。然而,信心只有部分属于科学,另一部分则属于艺术。况且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对其最初的信心架构起到相当令人惊讶的影响。最新的调查显示,不论年龄多大,人们都可以慢慢地改变大脑思维及行为方式。
信心密码用科学调查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事实,这是我极为推崇的。绝大部分的信心密码是心理学家们所指的意志,即选择。通过努力,我们都能增强信心。但如果我们不想变得更好,甚至已经在等着面对失败了,那也就只能是这样了。
 
一位女性科学家形容自己与信心擦身而过的感觉,颇能引起共鸣:“就像是钥匙、锁与世界的关系。我能打开锁,我就能连接全世界。”她说,“信心就是打开锁的钥匙。”
充满信心地活着,是件意义非凡的事。而通过凯蒂•肯一层层打开大门,更多关于信心的秘密,握于手中。

  《信心密码》读后感(二):比较详细的作者介绍

凯蒂·肯(Katty Kay)
BBC 世界新闻主播,美国白宫特派记者,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也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老牌新闻访谈节目《会见新闻界》和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晨间新闻节目《早安,乔》的常任嘉宾,众多知名新闻节目的撰稿人。毕业于牛津大学。她目前与丈夫和四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致力鼓励女性在职场上能够发挥潜能,无所畏惧
克莱尔·施普曼(Claire Shipman)
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频道和晨间新闻节目《早安美国》的通讯记者、撰稿人,负责政治、国际事务和女性问题的报道。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任职NBC白宫记者,主要负责政治新闻。任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莫斯科站记者期间,因报导苏联八月政变,深度报导与精准分析,荣获“皮博迪奖”,之后陆续获得“全国头条新闻评论奖”等各项殊荣,并被美国《国会山报》评为国会山“最美50人”。目前她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在华盛顿,丈夫杰伊·卡尼(Jay Carney)是第29任白宫新闻发言人,这对夫妻被认为是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夫妻之一。
写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动机是,克莱尔发现自己上政论节目时,尽管准备了相当多的资料,发言时间却不及其他男性评论员多。她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能力,于是从自己的经验,开始探讨两性在职场上的表现差异,并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与好友凯蒂‧肯从脑神经科学最前线、认知心理学以及职场实力研究等方面,探访信心密码。

  《信心密码》读后感(三):桑德伯格《向前一步》的终极版

女权主义网站Slate发表了《最新出书趋势:教女性像男人那样成为自吹自擂的人》一文,认为《信心代码》是桑德伯格《向前一步》的终极版,其目的是让美国有野心的女性最终进入到高层。
信心是一个持续建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掺杂了人与社会的博弈。信心,是在取得小成绩后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女性若是从出生、上学、工作、结婚、养孩子时都屡屡遭受歧视,势必蚕食了脆弱的信心。
尽管平等文化与政策建设的缺失是当今女性遭受种种不公的“全球共识”,BBC电视台记者凯特(Katty Kay)和ABC电视台记者克莱尔(Claire Shipman)却认为,真正让妇女发展滞后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女性缺乏自信使然。
在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时,不少关注女性发展的小伙伴们都表示,又有“名女人”出书励志、传递正能量了,真是不错。的确,纵观身边的女性小伙伴,有学校里的佼佼者,也有正在职场中打拼、迷失年轻人,更有带着孩子的全职妈妈们,不自信是一个常态。究其原因是复杂的:有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心虚,有对身体因素不满的自卑,也有缺乏社会层级需求的怀疑等等。人们往往感知到女性的不自信,一来是因为她们更喜欢倾诉、表达自我感受,而女性朋友间的共同表达让这种不自信氛围变得更加浓郁,从而成为一种“负能量”进一步地侵蚀了女性群体的自信。二来,对女性成功的衡量标准更高致使她们无法达标。除了工作上的被认可还需要生活上的被认可,才能构成所谓成功,若只是一面合格,在社会标准下女性就会在心里自我否定从而影响了自我的整体判断。有句古语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放在当今的性别话题讨论上,颇为准确。要成事儿,女性除了自信,社会的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导致一个正向的结果。而在一个强调女性家庭事业取得双丰收才成功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再有自信,恐怕也是精力不支,而那些盲目自信的人,往往也不会得到社会真正的认可。

  《信心密码》读后感(四):女人,要让信心跟得上大脑的步伐

“当一个男人畅想他未来的职业时,看着镜子,他就能看到一位参议员在瞪着他。女性永远不会如此放肆,她需要有人推她一把,才看得到镜中的影像。”
通常来说,绝大对数女性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即便生活在一个女性地位日益提高的社会里,她们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无法和男人们平等竞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相信很多女性都有着同样的困惑
凯蒂•肯和克莱尔•施普曼两位记者出身的女性,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长期存在却又一再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她们决定联手行动,从科学研究角度来探索这一现象。《信心密码》这本书,便是她们探索发现的全纪录。
阅读《信心密码》,就像看一部典型的美国纪录片。无论是东奔西跑的采访,天马行空的新闻纪实性语言,还是严谨科学的实验,面对面对杰出女性进行的访谈,全部都被囊括进早已设定好的结构城堡之中,看似散漫无章,其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直达核心。
在本书的第一个章节,作者首先向读者们展示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使是站在金字塔尖的女性们也依旧不够自信。两位作者采访了包括美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的专门负责从事爆炸性军械处理的女性长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美国第一任中美内阁秘书赵小兰、华盛顿律师等众多在人们眼中极其成功的女性,然而无一例外的是,她们都或多或少对自己并不自信。同样,作者们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和实验也证明,无论是参加测试,还是现实生活的职场竞争中,即便和男性处在同等条件下,女性的自信率依旧低于男性。这一切,只为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女性的信心通常少得可怜。
那么,信心到底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影响着女性前进的脚步呢?于是,在接下来的三章内容中,作者开始带领我们对“信心”本身进行探索。
第二章中,作者指出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生命的引擎。这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部分内容。好的地方在于,书中给出了很多有关信心的定义和解释,其中不乏一些令人称道的理解。例如畅销书作家兼积极心理学教练凯洛琳•米勒就将信心视为“一种态度,是你接近世界的方式”,“具体点说,自信就是你能掌控某件事的感觉”。这解释真的很棒,因为长久以来,我们女性都想接近世界,掌控世界,而达到接近和掌控目的时的那种欣喜,就是我们的信心之源。而根本原因却在于,女性们往往想太多,而不敢放手去干。这才是女性缺乏信心的根源所在!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戳中了很多女性的痛点呢?我就是其中一个。我曾把这种犹豫不决,毫无自信的特质归结为个人性格,却从未想过,原来这是全世界女人的共同难题。
更令人意外的是,作者们发现:信心还与基因有关。第三章,我们开始探索人类信心的密码,血清素、催产素、多巴胺等等,这些与人的信心有关的神经传递介质都被拿来研究比较。当然,最重要的是DNA测试与实验。研究表明,拥有强大的敏感基因的人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令人欣慰之处在于,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证明信心是可以后台培养的,这多少为像我一般“先天不足”的女性们带来了希望。
而第四章中关于所处环境的研究,也证明了环境是造成女性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教育女性做个顺从的人有长期危害,但这难以避免。”这是令所有女性都很无奈的事。因为恰恰是做个灵巧、安静的孩子这样的教导使得女性从小就失去了犯错、冒险,以及行动的机会。而这三者正是建立信心的关键。
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女性,恐怕我们都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被一步步塑造成父母老师期望中的乖孩子乖学生,却丧失了天性中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独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除此之外,环境、体重、完美主义等等,也统统是影响女性信心的因素。有着如此繁多隔膜与阻碍,难怪女性们总也无法从自卑中抬起头来,即便少数女性获得了人们眼中的极大成功,却也时不时被不自信的阴影笼罩。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建立信心,从而大胆拥抱更好的生活呢?在接下来的四到八章中,作者给出了回答。
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在第五章中,我学习到了“孕育信心的新方法”,那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用冒险、失败、毅力,以及最终的信心,当做建立信心,促使自己成长的方法。具备成长型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将失败转变为重要的学习心得。
如果那时的我看到了这本书,我可能不会再以“大部分女生逻辑思维都不好”作为借口,自嘲自己的渣数学。而是换个角度,想起那时的自己几何成绩也是相当棒的,代数虽然不如几何,经过了努力也达到了及格分数之上。正如书中所言:“最大、也许还是最鼓舞人心的发现是,很大程度上信心是可以控制的。”
而第六章则进一步给出了一些提升信心的习惯。例如:快快失败、离开舒适地带、不要胡思乱想、打破消极惯性思维、大声说话等等。第七章从女性的母亲视角出发,强调“信心是我们所能灌输给孩子们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所有的父母,无论信仰、文化或者经济地位如何,都能为他们的孩子创造的一种优势。”作为母亲的我们,又怎能让自己的孩子们落入缺乏信心的循环中,帮助他们从小建立良好的自信当然是不容推辞的任务。
如果说前四章过于旁征博引,极其跳跃的叙述方式让人多少有点不知所云时,那么经过了五、六、七章的糅合与实践,我们总算是回到了地面上,真切地寻找到了和建立信心有关的解决之道。在最后一章中,两位作者再次回到探索过程中做过的DNA检测,和读者分享自己的检测结果。而最终结论是:无论何种基因,都不能定义我们本身。女性们要做的就是:像个权威一样发言;敢于与众不同;少想一点,付诸行动,做真实的自己!
在书的最后,是长达9页的致谢部分,两位作者细致入微地对每一位在写作此书过程中给以过她们帮助的人致以谢意。这不禁让我想起某位男作家的扉页上的那句话:“感谢我的儿子,如果不是你这本书将会完成得更快些。”看,女性总还是会想太多,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而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一本235页的书,比起一部小说读起来要艰难得多。合上书本,那些遥远或身边的例子一再提醒着我:女人,需要信心,当现实逼近,信心就来了;而我们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的选择,让信心跟得上大脑的步伐。更好的生活,一定会随之而来。

  《信心密码》读后感(五):自信是一种选择

几年前,一场关于“凤姐”的征婚喧哗面世,凤姐因征婚条件与其自身条件的巨大反差,讽刺性地爆红网络,引来各路网友抨击吐槽甚至谩骂。2015年的今天,凤凰新闻客户端正式邀请 “凤姐”签约主笔,同样引来各路网友怀疑吐槽,但此时更多的声音,则是“太励志”。
谈及此,我佩服凤姐,她是一个自信的人,她选择自信地活着。不管外界那么多诋毁的声音,她仍然在坚持她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其实,这并没有错。是谁规定矮丑穷不能期待高富帅。至于高富帅是否看得起,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敢于用这样的平等眼光对视,凤姐确实内心强大。
翻开《信心密码》,书中说“有一种品质,能让人与众不同。我们很难给这种品质下定义,却又能轻易地感觉与到它的存在。一旦拥有这种品质,你就好像能拥有整个世界,而缺少了它,你的能力便无法发挥。”是的,这种品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内心强大的力量,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自己正能量。
或许我们做很多事情失败后,总会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怀疑的不是这些事情过程中的失败因素,而是否定自己,怀疑我们本身。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不知不觉丢失了自信的时候,其实何尝不是自己选择放弃自己呢?正如书中说“真正的障碍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知。我们有必要重新校准自己的信心指针。”其实,在失败的时候,还能相信自己,这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光明大道。或许因为性格的不同,重建自信的过程有易有难,但选择自信,确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意识能力。
《信心密码》一书通过分析介绍各种与信心相关知识,意图指引读者如何打开信心的大门,尤其着重写作男女不同的大脑构造和社会属性下,指引女性拥有信心,加以利用,收获成就感。同时也通过各方事例,证明了“充满信息地生活,是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信心是把那些敢做的人和只是想想而已的人却别开来的性格特征。”书中如是说,尤其可见真正信心指引行动的实践性。故而思及停留于想想而已的信心,只是信心的一部分,落实行动,才能收获信心的坚定持久性。
谁都知道,自信是通过成功的重要能力。选择自信,这个可以有!

  《信心密码》读后感(六):让我们获得肆意滂沱人生的密码

2015年4月13日,希拉里正式宣布竞选美国总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并不知道她的政绩如何,但是却隐隐的希望她成功。作为一个从丑闻走进更多人视野中的美国政坛人物,我很想知道她在作者的采访中说了什么,这是我阅读这本书的初衷。
其实,这本书不是什么风云女性的采访录,里面也没有过多的提到这位政坛一姐,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很快阅读进入佳境,你就发现《信心密码》和传统鸡汤的不同,这两位女性对信心这莫可名状抽象的事物的研究居然基于一堆科学研究。从遗传学是一个角度,还有生理构造方面,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就信心而已,遗传的因素不可小窥,但遗传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信心是可以后天锻炼的。虽然我们知道这个简单的结论很多年了,可是从来没有追根溯源抽丝剥茧的去研究过,光是这个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很好玩,当然,对于女性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女性到底为什么失去信心?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女性的一切都要被作为课题来研究?这世界没有男性主义学说,没有男性在不停的诘问“为什么为什么”,也并不存在男性的玻璃天花板。当这一切被提出来的时候,如果你细细的思索,这本身就是个问题,甚至就是个悖论。因为女性普遍缺乏自信,所以才会有人专门去研究,专门著书立说,所以,你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带着似乎带着女性本来就缺乏信心潜意识的书籍,是否能回答女性应该怎么样才会建立信心?
书里大部分的内容我都是认同的,比如,女性多虑,女性更容易激活记忆与情绪的杏仁核。女性天生的教育就是安静乖巧,女性更愿意与人为善,更容易取悦他人。女性更愿意谦卑,于是也就更容易错过机会,不愿意抛头露面,有时候在晋升问题上裹足不前。其实,身为女性,你很容易发现,在生活中,你更愿意第三个人来介绍你,来说明你的特点你的能力,而非自己毛遂自荐或者将自己的工作宣之于口。然而,谦卑的教育已经深入骨髓,就算我读了这样的一本书,我知道在某些时候,女性应该大胆的表达自己,但是我想,这对我的生活其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理论指导不了实际吧。
不过,我依然相信,没有信心的人生是无比苦涩的。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肆意滂沱的人生是怎么样的,你不会知道真的幸福为何。是啊,谁愿意做提线木偶呢?可是,丢失了自信的女性,失去了自我的价值,不是提线木偶又是什么呢?
很喜欢作者采访希拉里她所说的话:你也许会失败,但那又怎么样呢?勇敢去竞争吧。这是希拉里认识的一位篮球教练对她说的。我想起自己喜欢的美剧《傲骨贤妻》,不管怎么样,丢掉一切失去一切,做家庭主妇的十三年后成为职场新鲜人,被欺负被诋毁,一切其实都打不到一个坚强有信心的女子。所以,她才能活的如此精彩,获得如此尊重,享受如此人生。
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失败了又怎么样,失败了就失败了呗,不害怕失败,也许是获得自信的最大动力来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信心密码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