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间提壶方大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花间提壶方大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2:04: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间提壶方大厨》经典读后感10篇

  《花间提壶方大厨》是一本由耳雅著作,沈阳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间提壶方大厨》读后感(一):三寸象牙细雕刻才是正途,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你够不着

最近同名网剧如蝗虫过境般无所不及的营销让我忍无可忍,气愤之下翻出几年前的吐槽书评,放到豆瓣里图个乐。
厨艺精妙绝伦的待嫁姑娘让一个愣头青恶霸浪子回头的故事轻松无虐,仅有的看点在于层出不穷的美食,每一章都有或详尽或简略的描述,几百道菜不带重样,勾人馋虫。不过看到后面我直接跳过了做菜的内容,没办法,太腻,撑着了,每章都有各种人“好吃啊”“香啊”的感叹,很烦,换个说法成不,强烈推荐中小学写作宝典给这位词汇量严重匮乏的作者。
人物描写算是差强人意,虽然扁平但总归是可爱而有趣的。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对那些自以为救苦救难清高脱俗的所谓才子才女的嘲讽,辛辣有力。但是呢,故事bug有点多。比如传说中强男霸女赌钱打架样样都来的男主纯情得过了点吧,恶霸气质呢?根据文中描述,女主入门前表现恶劣的男主充其量就是个问题少年,远远当不上恶霸的美名,当然也可能是文中所构建的这个世界里恶霸的指标比较低。又比如为了突出男主的聪慧过人让他破了好几桩悬案,但仔细看看似乎没一个是他自己破的,主角的闪亮光环让他们随便去进个庙买个菜都能偶遇原本藏得好好的凶手,且凶手的嘴还不是那么严实,外加高人相助,多么明显的外挂。再比如女主好多回一次性做了几十道菜只给几个人吃,譬如麻烦宴,居然一顿饭过后就没了,第二顿得重做,让我忍不住高唱一句剩菜都去哪儿了。再再比如食材问题,哈密瓜和海鲜同时出现,文中的东巷府的交通得有多发达,鲍鱼海参扇贝珊瑚之类的海鲜和各种山珍似乎随便逛个菜场就能买到,这物产得有多非富。
前面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谢天谢地没有扯太远,在作者的笔力控制范围内,可是后面女主怎么又身世谜团华丽变身公主了?皇帝看上厨子的女人,几十年念念不忘为哪般?皇帝意欲废掉太子另立的皇子如此单蠢真的合适吗?我假装看不出来,这是作者在后继乏力憋不下去时生搬硬套出来妄图制造转折与冲突的举措,毕竟文似看山不喜平嘛,但作者似乎忘记铺垫和伏笔这类玩意存在的必要性了,摊手。
然后,我有一个有些冒犯的推测,作者是对古代文化生活的常识所知甚少还是太不在意细节,功课做得不到家?论据一,男主娘说自己不到二十就生了儿子,男主嘀咕自己老爹不是玩意儿,我天,“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读过吗,古时的女人二十岁还无出会遭嫌弃好么。论据二,文中的科考可真是简捷到极点,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统统省略,生员举人贡生进士一步步爬上去太麻烦,干脆进京考一天试就成,比高考还少一天,且考试时间似乎比GRE还灵活,什么时候决定好了就可以去。卖菜郎当状元,so easy!
最后啊,我还要再念叨一回啊,文中的“啊”太多了啊,三十多万字中占1354个席位啊,0.45%的比例啊,其讨厌程度仅次于通篇的感叹号啊。给个平行对比,同样比较爱用语气词的31万余字的古言《这日子没法过了》中“啊”477个,占0.15%,而且很多都是用于女主的语言中,男主几乎不用,人物语言特点明显,不像本文中每个人都有,一碗水端平。再给个不怎么平行的对比,36万字的《大漠谣》中共28个“啊”。当然不是说用的少就是好,毕竟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语气词,而且用于特定人物口头禅什么的也很好用,比如《香初上舞》中的圣香就喜欢说话带“啊”装无辜,可是再常用也架不住高强度高密度使用啊,适当使用可为文章增色,过多则只会弄巧成拙
该作者的《江湖不挨刀》和《有座香粉宅》也初略看过,一道搬过来好了。
《有座香粉宅》:人物刻画得不错,时而呆时而狡猾的男主有点萌,聪颖的女主挺可爱,几个配角也各有特色。但故事实在算不上高明,逻辑漏洞不少,前后呼应不足,没写出江湖庙堂错综复杂,各路人马明争暗斗感觉来,过于小家子气,这样的文风本就不适合扯这样的大背景,三寸象牙上细细雕刻岂不是更好?顺便纯属挑刺地吐槽一句女主和她的小伙伴们老是吃一个包子当正餐真的合适吗?最让我这个强迫症轻度患者难以接受的一点是文中近乎滥用的语气词,特别是“啊”字之多让自以为爱好使用语气词的不才在下本人我自愧弗如。过多的语气词会使得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甚至心理活动完全没有区分度,建议写文的朋友慎用。此外,作为古言,过于现代化和口水话的语言风格很是违和。
《江湖不挨刀》:比前两本有进步,笔力依然不够,每次下笔都落不到该落之处,女主娘的一系列“金玉良言”很是有趣,三本书的女主人设基本没有任何差别。
推荐《饕餮娘子》给喜欢美食类小说的朋友们,体验一下云泥般的笔力差距。

  《花间提壶方大厨》读后感(二):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是这本书最到位的诠释啦。

全程高浓度甜宠文!没有家族宅斗的勾心斗角,没有江湖恩怨的是是非非,也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带来的错综关系和狗血剧情。阅读过程非常轻松愉悦,一对误打误撞的小夫妻,在做美食和办案子的过程中逐渐相知相爱,曾经的“小地痞”改头换面、看书练武、化解了与父亲的隔阂,找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曾经历经坎坷的软萌“小厨娘”也在最后揭开了身世之谜,更收获了一家子的真心疼爱。还有身世凄苦的小石头,调皮捣蛋的小结巴,知书达理的刘状元,天真善良的景逸小皇子,善良的人都因为善意收获了美好,最喜欢最最喜欢这样的团圆大结局了!有点像小时候看过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大家都收获了自己的幸福快乐现实生活难得的美好能被这样简单的实现,让身为读者的自己也真心感到快乐!

然而还是打出二星,只能说作者的文笔真的很弱啊,有种小学生写日记的感觉……其实设定是很有趣的故事,再多一点精细打磨就好了。而且作为一部美食文,除了很多菜式很有新意是亮点以外,作者在描述上的功力还是欠缺了点,光一个“奇香扑来”就用了很多次……给人感觉好吃的菜不少但是引人入胜倒是差了点。

总的来说,在人设和情节上,还是有趣的,看完之后让人忍不住萌生出好好修炼厨艺的想法,会做这么多好吃的,不光是自己吃开心,看到爱的人吃的高兴也是很棒的吧。[爱心][爱心][爱心]

  《花间提壶方大厨》读后感(三):方大厨菜单

开篇:馄饨
天山曲曲粤云吞,
蜀地抄手鄂包面。
三鲜香菇猪肉笋,
夏至的面儿来冬馄饨。
方一勺的馄饨:瞅了眼旁边的灶台,还有十来个干撩的馄饨,是刚刚卖剩的。她走过去,起了个干锅,从碗里舀出一小块猪油放到锅里拌了拌,不多会儿,热锅上铺了一层薄油。油一热,她就抓起一把小葱花,往锅里一洒,用铲子翻了两下,瞬间……香气四溢。
 
见锅热得差不多了,方一勺将那几个馄饨倒进了热锅里头,没用铲子,只是拿着锅子的手柄,轻轻巧巧地翻了起来。不多会儿,馄饨就由白色变成了通身均匀的金黄色,上头还沾着一层绿油油的葱花。
  
方一勺只翻了几下,立刻起锅放到一旁,将锅盖一盖,就听得锅里噼噼啪啪热油响,片刻之后,她抓起了一把白芝麻,将锅盖一掀,往热腾腾的锅里一甩手……手腕子一打转,芝麻粒儿就均匀地洒在了每一个馄饨上。方一勺将馄饨起锅,盛入一个盘子里,就见黄澄澄的炒馄饨,下面的皮子起了壳儿,上面的皮子薄脆晶莹,还沾满了青白的葱花和芝麻,好看。将馄饨放到托盘里头,方一勺又舀了两碗用来煮馄饨的清水肉骨头汤,再快手快脚做了个糖醋的蘸酱,一同放在了托盘里,端到老头面前的桌上。方一勺从桌上的辣椒面缸子里舀了一小勺辣椒末,放到小碟子里。夹起一个炒馄饨蘸了蘸糖醋又蘸了蘸辣,送到嘴里咬了一口,“咔哧”一声,轻轻的脆响。皮子薄又脆,馅儿热腾腾的,往外冒着油润的汤汁。方一勺嚼了两口,美滋滋眯起眼睛,“嗯……好吃!”
(二)、  八宝粥、南瓜粥、皮蛋瘦肉什锦粥。
  蟹黄包、椒盐卷、牛肉蒸饺韭菜盒。
  花生酱、芝麻酱、荷叶孜然葱拌面。
  双色糕、红豆饼、软泡油膜羊肠汤。
(三)、方一勺最爱吃的菜:天椒干烧鳝排,豆豉生煎鸡,蟹肉肚片煮丝瓜,再来一个哈密瓜炒虾仁,汤么,给我来一个冬瓜陈皮海带汤,还要一个八宝栗子饭。”
(四)、龙井茶喝多了口感,味道越喝越淡,美人菊最配龙井茶,能把涩味驱除,喝了不会口干舌燥,也不会越喝越没味道。”
(五)、炒螺狮
 “我娘最喜欢吃这个。”放方一勺笑眯眯道。
 “是挺过瘾的。”沈勇点头。
她说,她这辈子就跟这螺蛳似的。”方一勺拿了根针,帮着沈勇挑出尾巴没剪开,嘬不出来的螺蛳肉。
“这怎么比啊?”沈勇笑问,“也那么辣?”
方一勺道,“表皮硬邦邦的,里头都是软肉,一辈子缩着不敢见人,被拖出壳子了,就要牵出肠子来。”
沈勇愣了愣,继续嘬螺蛳,不过动作稍微慢了些,道,“你娘不开心啊?”
方一勺摇摇头,“她每天都很开心,不开心了就吃这个麻辣螺蛳。”
(六)、“瑶柱花生猪手煲,黑鱼红枣南瓜汤,耗油香菇炒菜心,塌锅茄子醋里脊,鲅鱼肝儿、生煎翅、黄鱼豆腐爆腰花儿,绿豆酥、香薯球,腊肠煲仔茄汁饭。”
(七)、茄盒子、生煎翅、煲仔饭和天上椒
“先将香菇、肉、葱、生姜一块儿剁碎,放上调料做成了馅儿,然后将茄子里头的茄肉挖出来,也剁碎放到馅儿里搅拌,再将馅儿塞进茄盒子里头,上锅蒸。”方一勺边做黄鱼豆腐,边给沈勇讲塌锅茄子的做法,“等蒸熟了,出锅,用鸡蛋拌面粉做成糊糊,把出锅的茄子放进糊糊里滚一圈,下油锅翻个个儿,变成金黄色的就起捞出来,又香又脆,外酥里嫩,自然是有肉香又有鸡蛋香,还有茄子的香软。”
方一勺边递上了生煎翅。
沈勇尝了一口……愣住了,这鸡翅膀味道太特别了,肉嫩得入口即化,鸡肉很香,但是似乎又与一般的鸡肉不太一样……一口下去,先是香脆、再是软糯,最后还有些麻辣的感觉,等到吃完了,回味过来又满口的奇香。
“怎么做的啊?”沈勇凑过来问,“看着就像是一般的糖醋里脊和生煎鸡翅啊。”
方一勺手里做着香薯球,边给沈勇解释,道,“看我这儿弄了那么多红薯没?”
沈勇点点头。
“很简单,将鸡翅膀和里脊肉先用刀子划开密密麻麻的口子,用生粉揉过之后,肉就变软了,然后将蒸熟变得软糯了的红薯压成泥,将鸡翅和里脊放进去,不停地用钵碾。这样一来,肉的筋络碾碎了,就不塞牙不难嚼了,而且红薯也被压进了肉间的缝隙里,最后,表面沾上一层红薯再放到花生粉里滚一圈……上锅生煎,一会儿就熟了。”
  
几个菜都做完后,方一勺又弄了最后的一道腊肠煲仔饭,用新鲜的番茄做成酱,往上一浇,往外一端,就听到哄抢之声。
  
方一勺笑眯眯给沈勇递过去一碗,还打开腰间的小包,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小瓶子东西来,拔出瓶塞,轻轻敲了敲,洒出一些粉末到饭上,赶紧收起来。
“这是什么?”沈勇好奇地问。
方一勺神神秘秘地道,“天上椒的粉末。”
“天上椒?”沈勇有些摸不着头脑,花椒胡椒朝天椒他是听说过,头一次听说天上椒,就忍不住问,“这……是什么椒啊?长在天上的?”
方一勺见沈勇嘴角有汤汁,仰着脸一副茫然神情,忍不住闷闷地笑,问,“相公,知道这世上有多少种椒么?”
沈勇摇摇头,道,“不少吧?”
方一勺点点头,道,“总共有一百多种椒呢。”
“那么多?”沈勇吃惊。
“嗯,这些椒呢,都是长在地上的,所以叫地上椒。”方一勺慢悠悠地道。
“这天上椒当真是长在天上的?”沈勇睁大了眼睛问。
方一勺一笑,道,“将这一百多种椒都集中起来,晒干后磨成粉,混合在一起,就叫天上椒。”
沈勇吃惊不小,问,“这么多椒……在哪儿找来的?”
方一勺蹲下,看沈勇坐在小板凳上吃菜,笑道,“我爹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做好的,就只有这一小瓶子,这粉比黄金贵得多得多了,这是皇帝都吃不到的东西,你快尝尝。”
沈勇赶紧点头,低头去吃那煲仔饭,一口下去,果然不同凡响……煲仔饭的米粒粒分开,似乎都让一层带着鲜美味道的汤汁包裹了,腊肠香酥,带着特别的麻辣味道,还有香菇小虾、蟹肉……好多的作料。最妙的便是那茄汁,将煲仔饭的油腻全部去掉了,另外,方一勺刚刚撒上去的那一点点粉末,辣得简直太精彩了,沈勇吃得停不下来,满地打滚的心都有了。
(八)、江米糯米拌酒糟,
  活虾热汤滚一遭。
  金丝蜜枣蛋一个,
  鲜虾酒酿甜又香。
(九)、烂银
不过怎么送个烂银的啊?”沈勇不解,问,“要送就送个金的么!你爹也是不靠谱。”
“本来,我爹是给我娘买金钗的。”方一勺笑了笑,“我娘可漂亮了,戴的用的,都喜欢最好的,人家都会买各种花式的银饰,或者不怎么纯的金饰,换着戴,我娘呢,就只买一个好的,真金的……别人都换了好几十个了,我娘戴的永远是那一个。”
沈勇听着笑了笑,道,“你娘挺特别啊。”
“我爹好赌又好酒,因此一直都没什么银子。”方一勺笑道,“那日他赢了一把大的,就欢欢喜喜买了一支鼎鼎漂亮的金钗给我娘。只是回家的路上,又经过了赌坊,爹见身上还有些散碎银子,就进去赌了。”
沈勇冷笑了一声,道,“赌棍身上就不能有银子。”方一勺点点头,道,“我娘经常跟我说,男人么,不坏不好,坏了也不好,要睁大眼睛挑清楚。”
我爹把这坠子给我娘的时候,对我娘说,‘娘子啊,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的一辈子的运气和福寿都是有个度的呀?”
沈勇皱了皱鼻子,“就你刚刚说的那段?”
方一勺点点头,接着道,“我娘也是不解啊,我爹就拿出这串烂银的坠子来,递给她,道,‘我若是送你一个金的,那一年只能送你一个,所以我把金的变成银的了,那样我以后就能每天都送你一个,送一辈子,你说好不好啊?’”
方一勺将那串红绳子挂着的坠子戴到沈勇的脖子上,道,“所以啊,相公,以后若是太顺利得意的时候,就看看这坠子,太难受苦恼了,也看看,福寿只要在顺利的时候省下一点来,总会留到困顿的时候的。 
(十)、三凉菜、三热菜、二点心、二汤锅、一热煲、一炒饭。”方一勺笑道,“十二个菜,用的是猪、牛、鸡、鸭、四肉,名字就叫御肉十六宝” 
三凉菜是红油肚丝、香辣牛肉、滇味凉白鸡,口味偏酸辣,所谓凉菜酸又辣,爽口又开胃么。”
  “三道热菜是宫廷洋芋炖肉排,肉鲜汤浓洋芋糯;豆豉五香盐焗鸡,皮脆肉嫩豆豉香;红葱头闷牛肉丸,丸酥肉烂葱头辣。”
点心一个是花雕牛肉蛋包,将上好的牛肉放到花雕里头研制,然后热油里头一滚,加上细细的葱丝和豆干丝,抹上牛肉酱,用香脆的芝麻蛋皮包上……唉,小心烫啊。”还有一个是栗子糯米鸡,有鸡脆骨的裹在酱拌糯米里头的。”方一勺道,“两汤是,清汤篱笆鸭、八仙牛肉汤,最后还有一个无锡排骨煲,炒饭是葱香碎肉蛋炒饭。”
(十一)、“田螺盏?”沈勇歪过脑袋有些不太明白,问,“那是什么东西?”
“就是将田螺的肉先挑出来,和肉馅儿、香菇一起剁碎,再和上葱姜和芝麻,塞回田螺里头,上过蒸熟,再浇上汤汁就能吃了。”方一勺笑眯眯地说。
  
(十二)、是用来祭祀用的往生糕。
 方一勺打开了蒸笼盖……沈勇凑过去看,就见里头是一个个绿色的,船型糯米糕。
“怎么这个色儿?”沈勇好奇地问。
“这是艾草的颜色。”方一勺道,“艾草和糯米都是辟邪的,味偏枯,药铺里头有磨成粉的艾草卖。这糕点,大多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吃的,船型,是提醒那些纠结的孤魂,快快往生。艾草虽苦,回味甜,糯米软糯,口感粘,孤魂吃了得往生,好人吃了能驱邪。”
说着,方一勺拿起一块来,塞进了沈勇的嘴巴里头。
沈勇嚼了嚼,的确,甜糯之中带着一股淡淡的苦味,非常特别,配上那个姑娘不幸的一生,正好合适。
(十三)、“家七珍。”方一勺笑答,“一家人最常吃的七道美味家常菜。”
  沈勇凑过去闻菜味,妙石头也伸长了脖子看。
  “这七珍并不是说七道菜,而是说七种做菜的方法,炒、爆、蒸、炖、烩、煎、炸。”方一勺不紧不慢地道又哼哼了一首小曲儿:
  家常七珍不寻常,
  炒爆蒸炖烩煎炸。
  丝瓜米线炒鸡柳,
  酸辣豆芽爆腰花。
  蘑菇花雕蒸乳鸽,
  雪梨银儿炖肉汤。
  丝瓜茭白烩鱼肚,
  酱香豆豉生煎鸡。
  江南蜜味炸鹌鹑,
  一家合来,万事达。
(十四)、这个鱼头锅可要三种鱼一起做呢!”
  “三种?”沈勇有些纳闷,问,“不是一整条么?”
  “才不是。”方一勺摇了摇头,道,“要花鲢鱼、鲶鱼、还要草鱼,这三种。”
       “花鲢鱼头大味美,所以鱼头要用花鲢鱼的。将鱼头从中间分开,一半做辣味的,一半做浓汤的,这就是所谓的鸳鸯锅。花鲢鱼的肉味道一般,有些木也比较腥气,因此要都剁碎了,做成鱼丸子,一半水煮,白嫩嫩,一半油炸,黄澄澄。”
  “哦。”沈勇边被方一勺拉着往外走,边问,“那鲶鱼呢?”
  “鲶鱼肉鲜美又肥嫩,是做鱼片的最好材料。黑鱼的肉片也很好吃,但是不够肥,用锅炖容易老,没有鲶鱼那么好。将鲶鱼剔骨,切成肉片儿,先在热油里头打个滚,然后直接撩出来,等到鸳鸯锅热的时候放下去一烫就成了!肥美鲜嫩。”方一勺拉着沈勇到了厨房,拿出特意给他做的煎饼,让他当朝饭吃。
  草鱼的肉比较活。”方一勺坐在桌边,双手托着下巴看沈勇吃,边给他倒出一碗鲜豆浆来,道,“将草鱼剔骨,剁成片后炸成爆鱼,然后回汤……那可不是一般的美味。”
  
(十五)、大汤圆和小汤圆
       大汤圆,大滋味,皮薄馅儿多芝麻香。小汤圆,小滋味,皮厚馅儿少江米糯。甜汤圆儿,咸汤圆儿,甜鲜香糯是团圆。”
  规定了,一个大的配一个小的,吃了甜的不准吃咸的。
       还有这种规矩?谁定的啊?
  “汤圆他爹啊。”方一勺回答。
  “咳咳。”沈一博好险被汤圆噎住,吃惊地问,“汤圆还有爹?”
  “可不是。”方一勺道,“汤圆他爹可不讲理了,自己是汤圆,就不准儿子做圆子,自己豆沙馅儿,就不准儿子芝麻馅儿。”
       “相公,爹爹是甜的汤圆。”
  “咳咳……”沈勇咳嗽了起来,有些好笑地看方一勺,就听方一勺接着说,“你是咸的汤圆,但咸的也是汤圆,也好吃。甜汤圆不懂,是因为他没咸过,倒不是他认为咸的就不是汤圆了。”
  那老道士挺逗的,他说,功夫、才情啥的,够用就好了,多了少了都是麻烦。
(十六)、“麻烦诗”!
  麻饭老头麻饭土,
  小仁德枝卜酱里。
  头饮仔鲜炸耳后,
  白翅饭雀乌稻蟹。
  球刀切海巴仁溜,
  小卜药鲢老卜鸺。
                 麻烦菜
       麻烦老头麻烦徒,
  小人得志不讲理。
  偷银在先诈而后,
  白吃饭却无道谢。
  求道歉还把人留,
  小不老脸老不休。
(麻)辣豆腐、蛋包(饭)、(老)鸭炖芋(头)、(麻)油三鲜(饭)、香菇(土)鸡煲,这五道菜是头一句。(小)葱炒虾(仁)、(德)州扒鸡、荔(枝)肉片儿、萝(卜)莼菜汤、(酱)爆(里)脊肉,这五道菜是第二句。鱼(头)豆腐、豆浆西米(饮),蛤(仔)茄子、(鲜)虾(炸)木(耳),红烧猪(后)脚,这五道菜是第三句。小葱拌(白)豆腐,鸡(翅)炒(饭),山(雀)炖栗子、(乌)骨鸡煲、(稻)香炒(蟹)肉,第四句。红薯(球)、(刀切)馒头、(海)米锅(巴)虾(仁溜)扇贝,第五句。(小)萝(卜)炒山(药)泥、(鲢)鱼豆腐、(老)萝卜熬汤、烤(鸺)鹠!”
“醋溜(带)鱼、(灼)海鲜、(普)洱(玉)米糕、(白)菜炖(凉)粉,红焖(狮)子头——带灼普玉白凉狮。”
“好,好个待琢璞玉,拜良师!”
(十七)、醉甜虾和乳鸽松
这虾新鲜,拿回来时候,洗净了先放到花雕里头醉!”方一勺笑眯眯道,“把柚子汁液榨出来,放上蜂蜜和糖,熬成厚厚的浆,筷子一搅,能拔出丝来就算是成了,再将醉好的虾放到浆里头一滚,用细竹棒串上,好吃吧?”
  “嗯,好吃。”沈勇就觉得甜津津的虾肉又鲜又嫩,再加上花雕的香味,比喝酒还过瘾呢。“
       “乳鸽松,听说过没?”方一勺笑问。
  莫凡堂赶紧摇头。
  “也有做鹌鹑松的,不过鸽子比鹌鹑补。”方一勺给他解释,“将松仁过油浸熟,然后鸽子肉去骨剁碎,把松子仁和鸽子肉加上葱段儿、姜米、还有其他切碎了的菜粒放到一起,搁上少许酱翻炒。米饭闷熟出锅,葱粒放进热油锅里爆香,加上鸡蛋和米饭,一起做个蛋炒饭。起锅后,将蛋炒饭和刚刚炒得的鸽子松仁放在一起,加上少许香油拌。最后,用烫熟的白菜叶子包上拌好的饭做成饭包,就成了乳鸽松了。”
(十八)、烧饼
将肉剁碎了拼上咸鸭蛋的蛋白,加上葱花和姜丝拌好,炒成了香喷喷的肉酱,。
  咸蛋黄直接放上锅子蒸熟。
  臭豆腐捞出来洗净,将烧饼放到灶台里头烘燥,取出剖开。臭豆腐下锅油炸……哗啦啦一响,炸成了金黄色香酥松脆,捞起来夹进烧饼里头,倒上肉酱汁,然后再将蒸熟的咸蛋黄取出来,捣碎后碾成粉状洒在烧饼里头。
(十九)、这一品饺啊,就是饺子里头的宰相爷,肚囊宽敞,好东西多!
  这一品饺就是饺子大荟萃。”方一勺笑眯眯道,“我最拿手的有几十种饺子呢,今日都做了,放到一起吃,像是海米鲜蛋饺、韭菜粉丝饺、百合虾仁饺、 微辣酸菜饺、鲅鱼煎饺 、三鲜水饺、甜辣煎饺、猪肉水饺、鲜扇贝饺、菊花蛋饺、冰花煎饺、酥油饺、香芹饺、萝卜鸡肉饺、荠菜水饺、翡翠炒饺、猪肉豇豆饺、香酥煎饺、冬瓜羊肉饺、香菇酱肉蒸饺、麻辣豆腐饺……”
(二十)、豆打豆和鱼肉飘香
       回去时经过集市,方一勺买了一堆食材,沈勇差点没被她乐死,就见她买的都是豆子,红豆、白豆、绿豆、青豆、黄豆、芸豆、扁豆、豌豆……买了一大篮子的豆儿。
方一勺认真道,“豆打豆么,自然要很多豆!
方一勺先将豆子都拼到了一起,放到一个小水缸里头,倒满了水,对沈勇道,“相公,洗豆子。”
  “怎么洗?”沈勇凑过来问。
  方一勺拿出一跟木棍给沈勇,道“狠狠撵,都弄得又软又烂的就行了。”
  那些豆子挺硬,但是浸在水中,又加上沈勇紧一阵捣鼓,最后,好些皮子都掉了,水也由清澈变成了粉白色。
  方一勺蹲下,伸手进坛里捞起一些豆儿看看,点头,“差不多了,将汤都沥出来放道小盆里,然后豆子也放到小盆子里。”
  “好嘞!”沈勇照办,就看到方一勺将土鸡和鲫鱼放到了一个砂锅里头,煲汤。
  沈勇惊奇,“娘子,鸡和鱼一起吃啊?”
  方一勺一挑眉,“不懂了吧?这就叫肉鱼飘香。”边说,边舀出几勺豆子放到锅子里头一起炖。
  没多久,香味出来了,真的挺特别。
  
  随后,方一勺用洗豆子的水洗了米,闷饭。
  接着就开始炒菜,总共八个菜,四荤四素,四冷四热。分别是,酸辣土豆丝凉拌金针菇、蒜泥芝麻五香干、花雕芙蓉醉鸡卷、红油肚丝拌凤爪、腰果香芹炒虾仁、蜜汁排骨跑荷藕、普洱南瓜豆腐卷儿、雪菜尖椒油焖笋。菜都炒完后,方一勺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一个老大的盘子,搁在笼屉里。她将那差不多汤都炖干了的鸡鱼煲倒出来,放在正中间,然后又将其他的八个炒菜放到周围,拼成了一个大拼盘。最后又将那些豆子都舀出来,填在角落里头将那些菜都隔开,再让沈勇捧着笼屉上锅蒸。
  半个时辰之后,沈勇就觉得异香扑鼻,这种香味,他可是从来没闻到过。
  方一勺看看差不多了,就切了一大碗的葱花,走到灶边,锅盖子一掀……往里头洒了一圈儿,对沈勇一笑,“相公,尝尝,豆豆斗鲜,豆打豆!”
(二十一)、 荷叶干馍夹蹄肉和方便菜
       将荷叶洗尽,肘子烫熟后,用刀剔肉,切片,和荷叶一起放上酱料炖。烫锅子烘干馍。很快,馍好了,肉也炖得了。
  方一勺叫来了莲儿和石头,让两个小丫头分工,一个往馍上抹酱,另一个往两片馍中间夹蹄子肉片,蛋皮和葱花,做了满满一篮子后,就往外送。
       土豆饼、滑蛋牛肉米线、南瓜馒头、腊肉蛋包饭、粉丝鸡蛋麦穗包、红豆绿豆糯米糕。
  每一样都是好吃又管饱,还能随身携带,方一勺让莲儿和石头,用荷叶包,给每个衙役都包了一份带在身上,饿了随时就吃。
(二十二)、糖不甩
“嘿嘿,先将红薯蒸熟,去皮后捣碎,和上糯米粉揉好,做成小碗的形状,然后放到热水里煮熟。”方一勺坐在桌边,双手托着下巴给沈勇讲“将鸡蛋打匀了煎熟切成蛋丝,将肉末和香菇末混到一起加上葱花酱料炒熟,拿出来拌上蛋丝。将红糖熬成糖浆,将刚刚用糯米红薯做成的小碗放到糖浆里浸没,拿出来不要甩,放入盘中,再在碗里放上炒好的肉末和蛋丝,再撒上捣碎的花生粒,这就是糖不甩!“
 
(二十三)、 桑椹酒
 “嗯。”方一勺点点头“桑椹味甘,甜味平,回味久,不过好的桑椹酒做得了,会有一点淡淡的涩味,有些人家喜欢加蜂蜜,把这涩味去掉,我就喜欢留着。”
沈勇盯着方一勺问,“为什么?”
“我爹教我的。”方一勺笑眯眯道,“桑椹酒念岔音了,就是三生久。”
信了就别疑,疑了就别信,信人就要和这桑椹酒似的,要不然别信,要信,就要信三生那么久。
(二十四)、孩儿菜
 见桌上好多小猪小兔子的可爱糕点,就问,“这是什么?”
“孩儿菜。”方一勺笑着道,“小孩儿们都喜欢的点心。”
方一勺也觉得,沈勇和自己亲密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尽量不去在意他靠得有多近,说,“那只小蝴蝶是两片黄金蛋包饭、小猪仔是红豆烧饼做成的,小乌龟是糯米麻团儿、黄色的灯笼球是南瓜圆子、小房子是红豆白糖糕、白色的花朵是芸豆糕、棕色的是核桃糕、黑色的是芝麻糕、红色的是山楂糕,绿色的是绿豆糕……”
(二十五)、蛋卷儿  
        灶房里头,方一勺正在理葱。
  “娘子,做什么呢?”沈勇凑上来看。
  “洗葱啊。”方一勺说着,将葱浸入一个木盆水里头,然后又放了一勺面粉进去。
  “娘子,干嘛放面粉洗?”沈勇好奇地问
  “相公呀,凡是细的、圆的,洗起来很麻烦的东西,大多可以用这个法子洗。”
  “什么法子?”沈勇好奇,“就是放一勺面粉?”
  “嗯。”方一勺点头,“葡萄呀、葱呀、韭菜都可以。”说着,将葱从水中捞出来,来到井边,打出水来,用瓢冲了冲,再一看,就见这一把葱碧绿,甩干了水之后,干干净净。
  “这么神啊?”沈勇不无惊奇。
  方一勺跑回了灶房,用刀快速地将葱都切成了葱末,然后开始打蛋。
  沈勇接过盆子帮她打蛋,方一勺边往盆里放面粉和芝麻,还有刚刚切好的葱末。
  没多久,蛋和面粉还有葱、芝麻都打匀了。
  方一勺起灶,用一只大羊毫的毛笔,在油碗里头蘸油,刷锅底。
  随后,她左手一把勺子,右手一双筷子,两手一起忙活。左手从盆里舀出一勺蛋面糊糊来,往油锅里头一转,出现了一个薄薄的片儿,然后右手筷子轻轻一撩,一打卷儿……夹起来往旁边的干盘子里头一放,一个黄澄澄香脆好看的薄蛋卷儿就做成了。
  方一勺的动作极快,做了二十来个后,就又刷一层薄油在锅底,接着做。
  沈勇见一盘子很快就满了,伸手捏起一个薄脆蛋卷儿来塞进嘴里,“咔嚓”一口……脆生生的蛋卷儿,有野葱的鲜味、芝麻的香味,当然,还有浓浓的鸡蛋味……好不可口。
  
(二十六)、红烧狮子头
    “肉都剁了么?”方一勺用个卡子将袖子挽起来卡好,问两人。
  “都剁碎了!”莫冬冬回答,“按少奶奶说的,五斤猪肉拼一斤鱼肉,外加十个鱼泡和三块鱼皮,二两生姜,三个蒜头,让卖肉掌柜的用大刀子给剁的,可碎了!””
  “红烧狮子头。”
  就见方一勺眼前,满满一锅子的肉馅儿,里头也不知道她是拼了什么料子了,生肉都那么香。
  “是绍兴老酒。”方一勺笑道,“因为狮子头里有鱼,所以要加老酒去腥气!”
  “娘子,做狮子头干嘛要放鱼?”沈勇颇有些不解地问,“我刚刚还听你说什么鱼肉鱼泡……”
  方一勺点点头,“狮子头好不好吃,关键就在这鱼肉上面了。”说着,她将已经做得的肉丸子放到笊篱里,下热油锅一滚,一个个狮子头,就变成了金黄色儿。
  “还有黑点儿呢?”沈勇好奇地指着狮子头金灿灿皮子上面的黑点。
  “这就是鱼皮。”方一勺道,“鱼肉和猪肉口感完全不一样,如果都是猪肉,瘦肉硬还塞牙,有肥肉吧,又容易太油,狮子头本来就腻,油了就不好吃了。鱼头软,可以代替肥肉,又不会腻,鱼皮脆,有韧劲,将这鱼肉和猪肉牵绊在一起,味道不会散,鱼泡是吊鲜味用的,特别有嚼劲!”
  “哦。”沈勇点头,心说,还有这门道呢?
  随后,方一勺将滚得了的狮子头都盛出来,放到了大锅里,加入了花椒、大料等作料开始煮,等汤料都煮开了,又去了些柴火,变成小火炖着。
  随后,方一勺开始炒油菜。
  这油菜碧绿碧绿的,方一勺只是稍作翻炒,立刻捞出。
  “娘子,是不是还没熟啊?”沈勇问。
  “相公,菜熟透了就不好了,要这样翠绿绿地吃才行呢。”方一勺端着狮子头出锅,两个狮子头一盘子,旁边围了一圈绿油菜,笑着道,“这就叫 肉美鱼鲜金脆皮,酱香扑鼻口感怡。狮子头红油菜碧,色味俱佳嘴难离。”
  一声开饭后,众人纷纷进来盛饭,红烧狮子头就着白米饭,那个想啊。
  
(二十七)、歪瓜烂桃子、花脸苹果肚脐桔、开口的石榴扁梨子,这样的都是甜的。
(二十八)、蜜糖裹
       方一勺挑了一个好桔子,将桔子瓤儿剥出来一瓣,放到一块杏仁豆腐上面,就这样挨个儿放,最后放满了,就拿起蜂蜜,每一块上面滴上一些。
  雨儿有些好奇,凑过来问,“这是什么吃发?”
  “蜜糖裹。”方一勺道,“果子和酥放到一起吃,用些蜂蜜将味道裹住,就好吃了!”
了甩还有些糊涂的脑袋,沈勇站起来走到了方一勺身边,低声问,“娘子,做什么呢?”
(二十九)、“猪上树。”方一勺笑眯眯地说。
  “哈?”沈勇听了名字就清醒了,笑问,“这什么菜名儿啊?”
  “将肉、姜、香菇、嫩笋都切成末儿,然后放到锅里翻炒,炒的时候放上作料和酱,炒成肉酱子,再将烫熟了的粉丝放进去一块儿炒。”方一勺说着,将粉丝放进去,抖着锅子翻炒起来。
  “哦。”沈勇点头,“就是炒粉丝啊。”
  方一勺在炒好的粉丝上面又洒了一把芝麻和胡椒面,撒上一些青葱,起锅。
(三十)、“青豆咸肉饭。”
       方一勺说着,用铲子给沈勇盛出了半碗饭,又去锅底铲了半碗焦黄的锅巴放在一起,在上头洒上肉酱,递过去。
(三十一)、夏日食
    蒜泥豌豆尖。豌豆尖在热水里过一下,放入蒜泥、姜丝等作料,滴上香油凉拌好,生脆爽口。
      山楂拌藕丝。把当零嘴用的山楂糕切成丝,和藕丝一起用白醋拌上,再淋上一些蜂蜜,酸甜可口。
      皮蛋豆腐,嫩豆腐加上皮蛋、葱花、柴鱼花……淋上麻油,凉拌,清热消暑,鲜嫩入味。
      开胃腌黄瓜,黄瓜去头去尾切成片儿,用盐捏软了再用碾子压一阵,洗干净后加上蒜末、辣椒、酱料、白醋一块儿腌,鲜脆清爽,下粥最适宜。
      最后,方一勺拌了个鸡丝凉面,煮好的面加上撕成细丝的鸡丝,和黄瓜丝、豆芽、香葱一起拌好,滴上香香的芝麻酱,出锅装
 
(三十二)、红豆火腿蛋卷
      先用葱香鸡蛋做成大张的蛋皮,在蛋皮上铺一层红豆沙,然后排上煮好的火腿,将蛋卷卷起来,切成小段。味道特别极了,红豆的清甜加上火腿的香咸,还有蛋皮的松软,几个小孩儿吃得都停不下手来。
(三十三)、方一勺去集市挑了上好的排骨,还有新鲜的甜玉米和萝卜,炖了一锅清润滋补的玉米萝卜排骨汤
(三十四)、五宝粽子
        “这五宝粽子我听娘子提起过。”沈勇道,“把江米浸了酱油后洗净,然后粽子里头放上枣子、栗子、花生、蛋黄和肉这五宝,裹在一起,就是五宝粽子。”
 (三十五)、炸豆腐和糯米骨
        不一会儿,锅子热了,方一勺将切片的豆腐一块块夹进锅里,在热油里头滚着圈儿。
        然后切葱。
        莲儿和石头包着粽子,问,“少奶奶,炸豆腐就是将豆腐炸了么?那有什么好吃的?”
        “还有蘸酱呢。”
         过了片刻,等到锅子凉了些,方一勺又就将大部分油都倒了出来,留着锅底一点儿,将酱油倒进去抄,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再搁上切好的葱花。
         “少奶奶,你怎么炒酱油?”石头和莲儿很有些不解。
         “这样才好吃么。”方一勺笑呵呵,炒熟的酱油用勺子盛出来放到小碗里头,夹起一块炸得脆脆的豆腐放到酱油里头,用筷子在豆腐上戳个洞,夹着在里头滚了滚,再夹起来将酱油都沥干,递过去给石头“来!”
         一勺见还有些芦苇叶子,就说给大家做个糯米骨。
        她先将糯米放在水里泡上两个时辰,然后捞出,和用花雕腌制过的排骨放在一起,用芦苇叶子裹住,上锅蒸了。
(三十六)、这个叫大喜宴。
        方一勺见他不走,料定他没地方去,就不说他了,继续往油锅里下着排骨,边道,“是天下最好的喜宴。”
    情深双高飞
    金球辉照影
    凤凰展玉堂
    心心皆相印
    琼瑜瑶池舞
    银燕抱囍来
    永结是同心
    喜鹊报福音
    良辰又美景
    百年永好合
    喜堂红袍添喜庆
    鸳鸯翡翠玉腰带
    龙凤振翅冲云霄
    琼楼玉宇池中鲍
    碧波游龙情四海
    十全十美如意盅
    星光金砂满堂彩
    锦绣百花如意丸
    佳偶永结是同心
    百年姻缘庆好合
    方一勺这一窜菜名儿报完之后,沈勇都傻眼了,张着嘴半晌才问,“娘子啊这什么菜啊,还是情诗啊?”
    方一勺脸更红,“什么情诗啊,没正经,那个就是菜!”
    沈勇摇头连连,“这里头哪儿有跟菜有关系的词儿啊?简直闻所未闻!”
    方一勺得意,给他沈勇解释,“其实吧,这个是喜宴的吉祥菜名,真正的名字是:
    一品烩鲍片
    酱皇龙凤球
    葱蓉蒸扇贝
    糖醋小排骨
    鲍参烩鱼翅
    鱼唇炖三鲜
    生炒糯米饭
    珊瑚扒双蔬
    季节鲜水果
    莲子红豆沙
    唐风大拼盘
    蒜蓉蒸龙虾
    鱼翅佛跳牆
    花鲢扣北菰
    清蒸七星斑
    鲍鱼炖乌鸡
    烧汁羊小排
    杏鲍菰芦笋
    菊花枣泥酥
    皇家子御饭
(三十七)、翡翠煲和一勺宴
    翡翠煲说白了就是菜粥。
    一勺宴,就是一小碟一小碟组成,每道菜都是一勺。
结束语: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东巷府的街头巷尾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怕家有小恶霸,只要娶个好厨娘。

  《花间提壶方大厨》读后感(四):美食悬疑小甜文

    感谢@香蕉巧克力 亲亲的推荐,如果文也有性格,那这篇文绝壁就是欢快活泼又治愈的软妹啊。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文,从江湖不挨刀到后来的几篇文,都行文流畅人物生动加上场景的架构切换舒服。这文算是老文,虽然我以前压根就没听说过!
      主要讲述的是烧的一手好菜的小厨娘用美食和人格魅力俘获“官二代”恶少相公的故事。故事的构架不大,虽然最后有点神展开去了京城,但是这依旧是一个小城童话。“把握男人先要把握住他的胃”绝壁在这篇文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作者这个大坏蛋描述菜肴描述的太罪恶了,刚看这篇文的时候我还在上雅思听力。当小厨娘开始制作馄饨,我整个人啥洋文都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作者描写的“皮子薄又脆,馅儿热腾腾的,往外冒着油润润的汤汁。”的馄饨馄饨馄饨,以至于一下课我就冲到食堂买了一碗馄饨……
       整篇文1V1,甜宠,双处,没有任何宅斗的成分。剧情的走向只有男主女主感情的加厚和男主慢慢被调♂教成功的明线来支撑。而吊胃口只是通过几篇小悬疑,小悬疑压力不是很大,其实线索不是很足,在说明线索的同时基本上也把案子给解了,所以个人任务悬疑在这篇文里没有多大的看头。
      到是美食,作者的研究太深了。八大菜系,八中烹饪方法,面面俱到,活色生香,但是到了后半篇有点为了写美食而写。似乎作者也发现美食与剧情的融合力不是很高,美食也只能作为点缀或者流水账的记录而参杂在文中了。不过即使是这样,美食依旧可以牢牢的抓住吃货们的胃。
      结尾进展的太仓促了,我怀疑作者严重敷衍了事。哪有这么大团结的,哪儿有这么和谐的,哪儿有这么甜蜜的。最后女主简直是大翻身好么!狗血不狗血!这快成败笔了!虽然不影响这篇文的节奏,但是我依旧忍不住吐槽,这是有多童话的一篇文啊,甜的都不腻得慌。特别像40年代好莱坞电影那种大团圆的结局,吐一口血……真真是虎头蛇尾……
      当然不能否认啦,这篇文的美食这个部分实在是大触,算是数一数二的美食文。
——首发于橘园13年10月15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