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死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死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5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死场》读后感精选10篇

  《生死场》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页数:1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场》读后感(一):生死一场,混沌始终

  五一前看的书,现在已是七天过后了,但回忆起小说的故事情节,情感内涵,还是不由的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混沌的世界,生死不过一场走马观花般的形式。

  人与动物,生与死,是构筑全文的主脉络。故事的开始,二里半和罗圈腿在麦场找丢失的羊,故事的最后,“二里半不健全的腿颠跌着颠跌着,远了!模糊了!山冈和树林,渐去渐远。羊声在遥远处伴着老赵三茫然的嘶鸣。”,羊在,二里半也在,可是从头到尾是混沌着的。金枝和成业有着青春狂热的爱,但也有着面对生活困惑愤怒,小金枝被成业惨惨摔死。人性,这一刻是魔鬼;王婆的老马因穷困,而不得已赶进城送去屠场,王婆为之伤心流泪。人性,这一刻是菩萨;月英是个漂亮的女子,活泼而有个性,可病患来袭,年轻的女子在隆冬中病死,没有看望没有丧礼,只有一樽棺材。人性,这一刻是冷漠;平儿和父亲进城卖鸡笼,收入可观,家庭生活改善了不少,对于鸡的住所,人们倒是慷慨解囊。人性,这一刻是热情;村里的女人都忙着生产,而王婆却服毒自杀了,纵使还没死,但已经被人们在棺材里准备入土。人性,这一刻是冷漠无情。二里半在人们宣誓之后快要杀羊时冲冲回来,不知从何捉一只公鸡来!只有他没曾宣誓,对于国亡,他似乎没什么伤心,他领着山羊,就回家去。人性,这一刻是深情厚意......人性?到底是什么?人们如同动物一般忙着生忙着死,人与动物似乎区别不大,甚至文章的大部分,人还不如动物来得贵重。人生就不过生死一场,可是混沌着人性落后的人的一生。从始至终,人间是没有爱的,没有人性的,是混沌的,那么这样的世界,就只有生和死的概念了,不必拖泥带水百转千回,只需呱呱坠地,一命呜呼。

  萧红的文字太深刻的,显然我的只言片语,只能片面的看到一丝我的阅读理解。但,不得不说,内心是受到巨大冲击的。

  《生死场》读后感(二):萧红:敏感脆弱心灵

  最早读《生死场》,惊异于萧红笔下的东北农村与沈从文湘西的天差地别——两者的取材时间同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然而,只需以我的奶奶外婆们有关苏北农村的"口述历史"来核证,就知道生死场无疑更接近于真实

  曾经读过某文化人的评论说萧红一生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躲避生活的沉重;可惜了她文学上的天才,囿在了如许庸常的性格中。我想为她辩白的是,她的所谓"庸常的性格"其实与她文学上的天才相辅相成。她才华的本质正在于对人生痛苦的无比敏锐的感受力。拥有这样的感受力,抱怨与躲避是必然的。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超凡入圣,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为而为或者如老杜般遍尝艰辛后创造出一个宇宙般广阔的诗歌世界与心灵世界。也许萧红无法制造多少"正能量",然而由她敏感脆弱的心灵传递给我们的却是可贵的人生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而且,敏锐却又秉笔直写世间罪恶与苦痛的人,难道不已经是少有的勇士?萧红,张爱玲,张纯如,同属此列。

  《生死场》读后感(三):生死场域——女性身体

  天地不仁,人不仁,是贫穷土地上的唯一剧情。

  出生,降生,死亡。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乡村大地上一群蒙昧的乡人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他们“蚊子似的生活着, 糊糊涂涂地生殖, 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 种出粮食,养出畜类, 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下面。”

  萧红笔下一再强调的是农人生命价值的无意义与丧失。“在乡村, 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 忙着死。”

  “农家无论是颗菜, 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母亲在风暴中呼喊着孩子, 为的是从他脚上扒下一双旧棉鞋, 因为那是孩子父亲唯一一双出门穿的鞋,而让孩子赤着脚走在雪地里, “乡村的母亲仿佛与孩子是仇敌。”“妈妈们摧残孩子永久疯狂着。”

  一切都出自“本能”。

  萧红的生死场不仅是天地,生死场中的女性身体表现了一种生与死的大场域。

  五姑姐姐的难产, 金枝的早产, 李二婶的小产。王婆服毒和小金枝被成业摔死,王婆生病。月英,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毫无声息地死掉了。不同年纪的女性共同面对的相同命运。从少女金枝到老妇王婆,漫长的受难图。

  王婆赶老马进屠场,感觉一把明晃晃的刀插进自己的脊背。她同老马一样,在传统(宗法父权) 农业社会中所面对的是被屠宰的命运。萧红的东西也被贴上“抗日文学”的标签,其实前100页日本人都没来,——“我恨日本人,也恨中国人。”恨的是中国男性。

  萧红当说是不折不扣的女性作家,她往往被生活中一个场景、一个片断、一个瞬间所感动而体悟出生活的哲理, 因此她常抓住生活中一个特定的点作横向的开掘。大体而言,萧红笔下女性身体:龌龊、肮脏、丑怪、扭曲、畸变和疾病等现象, 甚至有不少的动物化和鬼魅化意象的特质,构成萧红史诗风格的女性病体铭刻。这种自我厌恶的表达源于女性怀孕体验和复杂的女性集体想象,表现在幽深洞烛的女体叙述之中。

  《生死场》读后感(四):黑土地上忙生忙死的动物们——《生死场》读后感

  继《呼兰河传》后,《生死场》终于被我提上了看书日程。于我眼中,《生死场》与《呼兰河传》的叙事风格有些类似,一个个看似平淡小故事,链接在一起,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不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却是环环相扣,在描绘东北往事的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弥散在空中的一缕缕悲凉,那或许是游魂地呼喊。

  关于主题:

  题目名为《生死场》,顾名思义,是一个有一个关于生、死、半生不死的故事。纵观全书,里头有太多的生,太多的男人对女人的轻易玩弄:或是丈夫在夜里发泄生理欲望,或是未过门的女子被男人作践,以及日军进犯东北时,在农村犯下的奸淫罪行。女人,在那个男尊女卑的世界,想不到也做不到对男人的反抗。只好作为生育工具,顺从地下崽,像悠游闲逛地母猪,像躺在草堆上的狗。届时,动物与人已无甚区别。

  关于死的描写,作者也从不珍惜笔墨。夭折的孩子,甚至不能过多的激起家人的伤心难过;因病去世的家人,见多了也渐渐麻木了。看时真的很令人心酸,虽然书中人物各有特色,形象也略带复杂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麻木”是他们最最概括性的描述,在这里仿佛见到了鲁迅先生笔下对国民性的描写,不怪鲁迅先生对初出茅庐的女作家萧红如此看重。

  对于半生不死的描述似乎是贯穿于生与死之中的,美丽的女人月英在床上渐渐枯萎,赵三在经历打击后就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还有那一头令人可悲的老马,孩子们嘲笑它,最后也在不知不觉中于屠宰场送命。

  叙述角度:在百度百科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即上帝视角。确实如此,萧红似乎想要极力淡化她在这部作品中的情感色彩,即便越是如此,越为作品添加了一丝神秘,甚至是隐晦与强烈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的奇妙化学效应。

  关于作者:与同时期的作家的创作写法有些不同,此时正值日军大规模进犯我国,左翼联盟作家都极尽所能宣传革命意识形态,甚至有些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感。萧红倒是独树一帜,只在作品的结尾部分引出日军进犯的事实,但是她的写作态度却被那时的同事们所排挤。

  萧红的作品全然不缺乏女性的细腻柔美,从其对景物的描写可以管中窥豹,她善于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但是却有与我们所理解的女性写作有些不同,她的描写不动声色地关注于人性的阴暗面。不过这也不足为奇,与她的家庭生长环境密不可分,她对家庭的唯一眷恋或许就是对她百依百顺爷爷了,暴虐的父亲,脾性古怪的祖母,无法自主把控的婚姻都为她的人生套上了重重枷锁,自然会造就她异于常人的观察视角和描写方式了。

  ————————好句——————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这句话是最符合主题的,在这片黑土地上,人们忙着生,忙着死。)

  (当生和死占据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别说是诗和远方的追求了,行尸走肉的模样是这个人的常态,对生命的怜悯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失去了。虽然是在那一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也时常见到。这是其远瞻性。)

  这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这别离的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的永恒寂寞

  (坟场的情感寥寥,在逝者刚刚去世的时候,家里人或许确实是肝肠寸断悲痛欲绝。然而,一切,都抵不过时间的流逝,时间就像水流,一遍遍冲刷了有情人的情感,直到此人某一天如梦初醒,顿然发现对逝者的感情早已在一天天对柴米油盐的操劳中消耗殆尽。更有甚者,在逝者方才下葬,对他的情感就能立即一刀两断,唯有生活中的片刻回忆。《生死场》的人们,是后者。)

  《生死场》读后感(五):《生死场》——一场死的挣扎,生的抗争

  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么爱,怎样活。——萧红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对于《生死场》,萧红的语法句式着实特别, 胡风说:语法句法太特别了,有的是由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新鲜的意境,有的是由于被采用的方言,但多数却只是因为对于修辞的锤炼不够。 但萧红却说:那种批评小说的调子,她已经听腻了。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科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萧红的理念与行为都是向往自由的。不管是逃婚也好,还是与萧军也好,又或是与端木蕻良也好,其实说到底,她都是一种女性的独立自由的追求。 正如鲁迅对《生死场》的评价一样: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萧红的笔下的景是一幅略图,却是将人物鲜明的诉诸于景上。我们看不到太多人物描写的笔墨,却在一幅幅叙事写景里看到了人们的深情。无需太多的笔墨,人物的状态便跳脱于纸上,活了起来。王婆用一条短枝驱着一匹差不多完全脱毛的老马,走在进城的大道上,送它到“私宰场”换票子交租。她是这样写道的: “深秋带来的黄叶,赶走了夏季的蝴蝶。一张叶子落到王婆的头上,叶子是安静的伏贴在那里。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 “深秋秃树的叶,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马行在前面,王婆随在后面,一步一步屠场近着了;一步一步风声送着老马归去。” 这马当时在人们的心里的地位可是比人还要重要的,生计的依靠啊。从开场二里半家的羊丢了;到后来的赵三出于无奈,屈服把牛卖了,便无法再有麦子可收割了的情形。我们能想象出一个人将赖以生存的活计卖出去,是如何的艰难,如何的不情愿才会如此去做呀。萧红两段话便从侧面把王婆的这种情绪,这种神情勾勒出来了。就像一幅素描,她负责勾勒出轮廓场景,而人们负责从这场景中想象,感受。尤为爱这样的描写,叙述,它很慢,不逼人。 或许在当时,由于抗日,《生死场》被赋予了更多的抗日的意味在其中。而书中绝大多数所描写的叙述的都是与抗日无关的内容,正如校订者章海宁所说的,它是写东北乡村极度的物质与精神的匮乏,人的生活退化为动物式的生存。

  所以萧红在书中这样说道: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麻面婆傻里傻气,做的事总是希望证明自己不傻,证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时节出现。她是傻而不自知,却也是傻人有傻福,就算是生了个罗圈腿的儿子,就算是不会做事,也不美丽,所幸二里半算是个好男人,对她还算不错。 老王婆是够勤劳的,但不管怎么说,她与赵三只能算是个半路夫妻,为家为孩子,也总算是勤勤恳恳。而当儿子被枪毙的消息传来了,她选择了喝药。尽管她不倚靠赵三,但她倚靠的是儿子作为生存的希望,依旧是摆脱不了身边的男人。要知道王婆可是还有个女儿的啊。王婆是死过一回,又活过来了,只是没了往日的神采,人黯淡下去了。 金枝是个具有烂漫在骨子里的,最初的她是对爱情憧憬幻想的,也是自由的,以至于在河沿蒿草里与成业云雨后,筐子都忘记了。她整日在等着成业找人来说媒。当一切都如愿时,才发现原来爱情是爱情,生活是生活。没了爱情的冲动,剩下的是无休止吵打,揭不开锅的日子,无能的男人,有的只是对妻子孩子的满腔怒气。争吧,吵吧,小金枝在成业的手里落地,小生命被截止了,吵打声落下了,一切安静。后来的金枝进城了,妈妈是不舍的。当金枝拿着票子回来,母亲“牙齿在嘴里埋没不住,完全外露。”母亲希望金枝住一夜就进城,再赚更多的票子回来。 然而她并不知道的是“金枝勇敢的走进都市,羞恨又把她赶回了乡村。”她怀着希望到城市里谋生,到城市去“缝穷”,被男人强奸了。希望破碎了。王婆也和母亲一样劝说:“哈尔滨一定比乡下好,你再去就在那里不要回来,村子里日本子越来越恶。”金枝说“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转而又说“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因为强奸她的不是小日本子,而是中国男人。进城的希望碎了,家的温情没了,金枝转而去了尼姑庵去当尼姑了,可是在这兵荒马乱年代里,尼姑庵也没了尼姑身影,哪里才是她精神的依托附着呢! 月英是个美丽的女人,萧红这样写她:“她是如此的温和,从不听她高声笑过,或是高声吵嚷。生就的一对多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可就算是这样的美人,也终是逃不过命运的爪牙,男人的冷漠。月英患者瘫病,起初丈夫替她请神,烧香,索药。只是月英的病并不为这所动,一月严重一月,男人觉着责任到了,便剩冷漠了。王婆看望她时,她已是不成人样。王婆看到“一些排泄物淹浸了那座小小的盆骨”“一些小蛆虫在蠕行,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虫在那里活跃。月英的身体将变成小虫们的洞穴!”几个女性人物当中,月英是最美的,出场也最短,命运的走向却是最惨的。若说其他人还有抗争的机会,而她瘫在床上,什么也无法做,更别提抗争了。 物质亦是匮乏,精神与家园一同荒凉。亲情爱情同样冷漠,成业将自己的孩子活活摔死;金枝母亲对待一株茅草,菜棵,都胜过自己的女儿。萧红这样写道人的价值:“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感情没了依托,月英惨死。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大量的死亡,自然也有糊涂的生殖繁衍,终是长不起精神的灵魂的绿洲,仍是荒凉。 兵荒马乱里,男人是暴君,生存是困境。面对着旗子的变换,村子里的人逐渐少去,乱坟岗上尸野遍地,小日本子的屠杀,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抢夺了,统治阶级可以让他们抢了去,但人民是决不允许的。在这之前,他们是狗,或许被驯服。但被抢占土地的他们,现在是一匹匹狼,而狼是不会被轻易驯服的,他们会为之反抗。王婆,还有在还是“狗”之时的赵三被驯服,现在也重新抗争崛起。李青山他们宣誓:就是把我们的脑袋挂满了整个村子也情愿。寡妇们首先回应着:是啊,千刀万剐也愿意!女性的自由的争取的响应亦是雄迈。这一刻,这些如蚁存活的人们,再不似行尸走肉般活着了,人们此刻有着神圣的使命与信仰。 二里半也终于将他世界里唯一的老羊牵来让赵三看养。坦荡无牵绊的踏上征途。他快走,老羊在哀叫,胡子慢慢摆动……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而人又不仅仅只是忙着生忙着死,人还有自己的自由,追求……

  《生死场》读后感(六):生死一场萧红梦

  总有一些作家的过早逝世令人遗憾,而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位。 《生死场》是萧红存世不多的经典之一,生死场不仅是对书本身的诠释,更是对萧红一生的写照。一场由生到死的挣扎,从未达成和解的不甘与绝望,那个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再到她性格的悲剧,都在她那短暂人生中的呐喊奔发了出来。再想起她生前最为敬重鲁迅的比喻“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想到萧红自身的命运,真的勾起人一种痛彻心扉感。 《生死场》之“生”便是那生于日寇侵蚀下的生灵,不止是那食不果腹衣不裹体的人们,还有那些为主人拼命一生却只能被活宰剥皮的牲畜。这些地球上顶端的存在,却只能在“死”的面前变成最渺小的尘埃,人们是那样的愚昧,又是那样的麻木,反抗却只能撞得头破血流,最终有的家破人亡,有的苟且偷生却生不如死。读过已经过了近一年,我还是能想起那个瘫痪了后被遗弃直至生虫的女人;再有王婆卖掉陪伴自己多年的老马走出屠宰场后的压抑;还有金枝婚配前怀孕后遭受的侮辱与折磨。生命向着死亡不堪忍受的回击,就是这生死场。 相较其他作品来说,《生死场》还有两大特点,女性视角和散文笔触。女性视角是相对于传统男性视角而言,与很多只是追求形式的噱头不同,萧红对女性力量的展现与控制都实现了“型”与“核”的统一。丈夫想反抗妻子帮他搞来了枪,后来丈夫失败后向地主讨好,妻子却坚持瞧不起他,再到后来要服毒自杀,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否定男权社会的形象就被塑造了出来。与那些用男权本身的结构来反对男权的人不同,这些没有接受过教育却远比担当家庭主体的男人更坚毅的农村女性,对国家破碎下畸形的男权社会打出了有力一击。相比萧红等人来说,今天许多自诩的“女权主义者”的观点太过稚嫩。我希望有志于改变性别歧视的人能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表达与实现诉求。无论是强权者占了便宜后自以为是的丑恶嘴脸,还是诉求表达者令人寒心的无端的诅咒与谩骂,都是人性必须反思的伤痕。 萧红“散文似的笔触”,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其瑕疵之所依。这种模仿散文式的写法,在读者观察到的表面逻辑中,只存在时间因果等连贯的作用,却没有一般小说常见的内容前后搭配的环环呼应感。把侵略和内在压迫下农民的愚昧很好地展示了出来,也在作品中强烈地营造了作者的独特风格,让读者能一次记住萧红的文字风格,这自然是极为出众的。但是这也致使《生死场》无法具有极强的时代影响力,萧红借由散文化的笔法使人物的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冲突得以直入人心,与此同时,作品也难避免散文写作的不足,如文本内农民本身的智慧与事实偏离较大,其对于农民思维能力的认定竟与西方小说中西方人对于土著思考能力的认定有类似,再比如文本外读者对于小说所叙述的事件发展线的理解就较为困难,如果萧红写作的目的是更广泛大众的回响的话,这种写作方法仍有改进的必要。 当然,按照萧红的年龄和写作经验来说,这样的要求太过苛刻,如果她能有更多时间的话,她也许早就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技艺更炉火纯清,写出更多更有影响力的作品,可是,她死了,在她三十一岁就死了,她的挣扎就这样划上了一个甘愿或不甘愿的句号。在今人追忆她的电影中,有一部叫作《黄金时代》的,很多人说,那是一个属于文化精英的黄金时代。是呢,黄金时代是一个多好的词啊,在古希腊神话中,最早的人类活在黄金时代里,既无争端,也无痛苦。可是,是怎样的黄金时代,能让这样的女作家在三十一岁就结束她的生命呢?如果真的是“国家不幸诗家幸”,那我愿舍弃自己所有的微不足道的文字才能,只愿这一生盛世太平。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唯有前辈血,永世不应忘。

  (文/嘉轩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嘉轩笔谈”)

  《生死场》读后感(七):萧红:天才的悲哀 悲哀的天才

  与张爱玲平行出世的萧红,人们更多的记住的是她和萧军、汪恩甲及鲁迅等人的情事与绯闻,以及她把20世纪惊掉下巴的出格做派。就连近些年在银屏上兴起的萧红热,都不免要用这位故人香艳的激情戏博取票房和眼球。

  原来,天才的悲哀已不仅仅局限于时代,并已经延续到新世纪。

  后世多拿萧红与张爱玲比较,两位同处一个时间轴的女作家,的确是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样的富家出身,一样的不走寻常路,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情路坎坷……但是,即便是如此的相似,却又明显不相同。出身不同、情史不同、才华更不同。一个就是叫萧红,一个就是叫张爱玲。

  在处世上,张爱玲的情商显然高出萧红不止一个段位,起码在认清男人的嘴脸后,就狠心诀别了。并且,活到九十多高龄的张爱玲,身影始终是潇洒的。而萧红,却总在男人这条路上摸不着道,并过早就燃尽生命的烟花。

  张爱玲的故事,更多的建立在儿女情长之上,是一篇老少皆宜的通俗剧,耐看、却也大众。而萧红,则是国仇家恨下的悲剧写手,是一部不太迎合市场的文艺歌剧,并且还是中国人最讨厌的悲情戏,她也因此比张爱玲多了一个“抗日作家”的标签。

  萧红的【生死场】,有太多恐怖的生与死:被疾病折磨致死的少妇,得到了丈夫的抛弃,以下体溃烂生蛆这种方式,消耗女人的最后自尊;喝农药自杀的女人还未离世之际,丈夫和众人早早就把棺材预备好了,还将一根扁担压在她身体上,好让她早早断气;年轻女人的贞操被强壮劳力不容反抗地夺取,之后新生不久的女婴又被暴戾的丈夫活活摔死……

  小说里的女人的生命显得极其廉价,不断地接受时代、父权、夫权的压榨,价值甚至不如一匹即将被出售的老马。萧红也以一个女人的身份,书写了极寒之地哈尔滨更令人心寒的女人们的命运。阅读时,甚至能够感受到萧红进入叙事时的痴迷,因为她是那么固执地重复女人们悲剧式的生死、婚姻以及生育,然后反射出在呼兰河这片生死场,人是没有价值的,女人更是没有价值的。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们才那么地漠视生命,漠视生死,愚蠢生养愚蠢死去。

  贫困是一个时代抠不去的疤,在疤痕的掩盖下,任何的情感都来得迟钝而麻木。在贫困的饱受战乱的【生死场】,人们的快乐并非源自娶妻、添丁、长寿……而是停留在原始欲望的满足。譬如小说里为数不多的暖色调情感,都显现在类似于王婆的儿子平儿偷穿只有父亲(全家唯一的壮劳力享受特权)才有资格穿的鞋子以取暖,或者王婆烧鱼的喷香……萧红选择了一个贫困的大时代,展示了最原始的欲望及最原始的丑恶。

  我想萧红这样一个女人,是懂女人的。譬如作者写年轻的寡妇金枝为了躲避日本人的杀戮,逃到城里,她倒是躲过刺刀和子弹,却躲不过同族中国人的强奸。萧红对以生命繁衍生命的女人的命运,从来不报以乐观,从来都是赶尽杀绝,以此展示这个世界最惨烈的横切面。当时作者23岁,这种超然,已经足够说明她的才华。

  萧红的文风一向争议颇大,有人说她结构散乱,语言情绪不稳定,可读性大有影响,不过,这种磕碰的文字,正是后来很多红迷的最爱。增添小说真实性的方法之一便是细节描写,而其中我认为值得重点体味的是萧红对于自然万物高超的敏感度,让读者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书摘:

  ① 黄色的,近黄色的麦地只留下短短的根苗。远看来麦地使人悲伤。在麦地尽端,井边什么人在汲水。二里半一只手遮在眉上,东西眺望,他忽然决定到那井的地方,在井沿看下去,什么也没有,用井上汲水的桶子向水底深深的探试,什么也没有。最后,绞上水桶,他伏身到井边喝水,水在喉中有声,像是马在喝。

  ② 野狗在远的地方安然的嚼着碎骨发响。狗感到满足,狗不再为着追求食物而疯狂,也不再猎取活人。

  ③“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最后她转到伤心的路上去:“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

  如您喜欢,请支持正版,谢谢。

  Y白三关 2015.03.03

  微信公众号:booklifeu 欢迎关注,欢迎分享,谢谢。

  《生死场》读后感(八):禁锢的村庄,禁锢的人心

  昨晚熬夜看完《生死场》让我心中确实纠结,发憷,颤栗;但联想其作者萧红的人生经历就不难而知,《生死场》中芸芸众生的鲜活嘴脸,生死感悟,也做生死的刑场。书中结构看似散乱,人物众多,但冥冥之中却有关联;看到快结尾处,在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下又更深的探讨人性。书中用以小村庄反映大时代,寓意人的弱小、社会与家庭的堕落、以及人心的动荡不安。

  “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最后她转到伤心的路上去了:“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段落,因为这是整本书我唯一可怜的人——金枝。虽然书中对于她的笔墨不多,但还是完整的描写了金枝从怀孕到流产,再到遭人抛弃的全过程。也体现出一个纯粹的小女孩直至变成一个看破世俗、堕落绝望、惨痛不堪的心路历程。其实这段也说明,在日本侵略我们领土、霸占我们一切的时候,我们应恨小日本、我们应有爱国情怀;但究其本质令我们民族面临威胁的原因,则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自己人都在欺负我们自己人,周围人的思想已被吞噬,大家也无正义感了;甚至这种正常人格的丧失错并不在个人,而在于民族品性的败落。所以,在生死的刑场中,我们需要坚强,我们的民族则更加需要坚强。

  赵三与王婆,也是作品中重要的人物。两者几乎不可分割,在这两人身上,我看到的是男女不平等地位的绝对恶化;以及女性思想被冠以“弱者”的精神标签。更匪夷所思的是,以“王婆”为形象代表的诸如此类的女性,在此“生死场”中竟都无条件的忍受、承受这种侮辱。而赵三的自我价值完全靠身边的女人来体现,他的形象也代表当时许多男人的思想和地位。这不光于对性行为的龌龊认知、不光于女性对男性毫无判断的赞美、更不光于男性自身自大的性情;貌似勇敢无畏,实则是行动的“矮子”,嘴皮上的伪人。赵三有这样的状态也是因为他自身也受尽压迫、磨难、剥削;以他为代表的男性形象,他们没有文化水平,对世界的认知相当狭小,再加之法律意识淡薄以及明辨是非能力较弱;所以在生与死的波折之下,个人的力量和情感也变得如此渺小与无助。

  总体来说,《生死场》是萧红对于个人的坚强意志、顽强的气节的呐喊!与此同时,也是对于地主剥削、社会动荡、国家与民族安危等形势所表现出的深切担忧。

  这场关乎生死的刑场,既关乎生、亦关乎死、更关乎一场萌发的“革命”,深刻斐然,令人觉醒!

  《生死场》读后感(九):如是我闻

  曾多次在字里行间闻见《平凡的世界》的味道,被“人和牲畜,都在忙着生,忙着死”打动,年代给予的厚重感在朴实的文字里面一点点一片片鲜活的重生着,这大概就是类似于萧红还有路遥这样的人给我们的动容,其实说来沉珂,中国的根本身就扎在黄色黑色的泥土里,那种和苦难划线的关于生活和生存的争斗从不曾停歇过,即便远离了上世纪的农村,如今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也都一样,看似贴满“现代”“后现代”的各种虚浮的标签,其实不过南柯,谁不如是,为着不一样却又同一样的奔赴浩浩汤汤的生死同场。

  但我并不觉得苦难,好像所有好的文学作品能带给人的切身感触一样,我尝试着勾勒童年在书里的留下过的背影,然而时间过去,我能捕捉的却只有星星点点的划痕,于是放平了心态一如正襟危坐的姿态把金枝,她狭隘也慈悲的老母亲,二里半甚至是老羊的人生全部消融在故事的开端和结尾里,尽管这过程鲜活灿烂,连苦难和悲戚都灿烂,也许唯有如此,在历经苦难后才能够坦然往回看。

  就好像《活着》的余华一样,把所有的悲戚都用让人颤栗到空寂的结尾来一笔钦定,毫无悬念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才让生死这件事变得可以原谅,甚至只能去原谅。

  生命的厚度大概便是要这样的佐证,我们平凡却又清浅的人生一如乌蒙磅礴里的一卷细浪,如果悲沉一定要承受,那就看着他的眼睛吧,我们也都更痛快一些。

  《生死场》读后感(十):在人间,为活着找一个理由

  记得高三的前个学期学校好不容易放了个假,我就瞅着那空子去书店买了呼兰河传。我忆起那个呼兰河城畔的永远和蔼的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悲哀的人那走向一个方向的命运,萧红的那简短却力透纸背的文字我颇为喜欢。

  这些天,黄金时代热播,我不愿赶着那时代与舆论的洪流共赴万人高呼的萧红的“一生”,不妨就做一个和时代脱节的人吧,选择去图书馆借一本生死场看看。慢腾腾地读着生死场,却感到了一个时代的痛压,那些与这当下的日子隔着多少个世纪的北方的人们,在这有烟火的人间,面对着黄土和苍天,勤勤恳恳地向死而生着。

  我也不愿再谈那些我们都能领会到的当时农村人们的奴役人格、向死而生的传统植根般的意志和面对天下将亡人们的刚强的血性,就谈谈我心里最疼的几个篇章。书中有一篇是写的女人的生产,让人心疼,金枝生下小金枝后,那男的把小金枝摔死的动作让我觉得神经都紧了,数千年来我们不是都高呼着礼义仁德吗,可是对待这柔弱可怜的小生命怎可发酒疯就给摔死了。其实,最让我心疼的还是起义失败后,有个老妇去找赵老三理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自己也就活不下去了。于是第二天在她家就发现了她和小孙女高挂在梁上的瘦鱼一样的身体,每次读到那一段即“三岁孩子菱花小脖颈和祖母并排悬着,高挂起来像两条瘦鱼”,我的心就像被拧了一样,那孩子的小脑袋耷拉着的场景是真的可以让我们窒息的,她什么都不知道,她还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中的许多人尚且还活在一个值得活的人间,我们中的有些人也许活在一个向死而生的空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读完生死场,我并没有增多自己继续生存的意志,但是,心仿佛被电击打了一下,有了些许痛觉。这痛,至少,比麻木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