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伯利安的陨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伯利安的陨落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6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伯利安的陨落的读后感10篇

  《海伯利安的陨落》是一本由丹·西蒙斯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6,页数:5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一):禁锢于时间冢之迷思的第七个故事背叛

  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悖论之一,大概就是证明彼此信任以及密切程度的某一个密码,便是是否存在彼此背叛的机会。于我而言最近的某个描述就是,敌人是不会有机会出卖你的(语出琅琊榜,大概如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神依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人。可是当人触及了他的禁忌,一脉相承的骨血并不能使他心存慈悲,分分钟驱逐出伊甸的圣地。但是另一套神话体系却不是这样说。远古的黄金时代,乃是人和神完美共存的年月。

  霸主的世界也是。

  当人类基于彼时的技术创造了人工智能,并认同了人工智能自我意识的成长。于是,机器不再是机器,而是另一种无惧时光蹉跎的意识形态或生物形式。人和人工智能的共存,从一段极为微妙的蜜月期开始。

  而另一种思潮的追索,则盘旋在人与神的远古关系上。科技,某种所谓神论的反面,已经强大到足够去模拟出人想象中之神的状态。不死不灭,无所不能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然后问题来了。是神创造了人,所以人需要心存惶恐。还是人创造了神,所以神需要俯首帖耳。

  然后问题来了。人创造了人工智能,所以即便是拥有完美DNA的机器人终究矮人一等。还是人工智能青出于蓝,所以他们已经实现了自我意识的成长而不需要他们世界中的造物主之存在。

  然后问题来了。置于星际的大环境之下。人在无休止的追索神的真谛,即便宗教和哲学濒危,但总有一小撮人孜孜以求。人工智能在无休止的追索神的造就,即便技术和科学强大,但意识的终极成长无法跳脱某些抽象的成全。那么,人的神,和人工智能的神是一样的吗。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羁绊于星际扩张最初的人工智能和人,前者背叛了后者。同样,旧地湮没之后的人曾经无比自豪于生物多样性的历史,背叛了宇宙大境的众生。

  神创造了人,人却背弃神偷食禁果,原罪因此而生。人创造了内核,内核却背弃人迷失旧地,阴谋一发不可收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谁还记得那年如同强心针一样激活了香港电影的无间道,如果不是档案袋上那个故意被写错的字,大约会成全一对智勇两全的警队骄傲。无论是现实还是电影,都没有如果。

  小说里也没有。

  领事是男主角吗?

  他祖父和祖母的故事,代表了星际航行下时间债所导致的可怕后果。内核才有机会以传送门的环网,不必顾虑于时间债的航行方式,贯穿于整个霸主政权。人的依赖,如春日之草,野蛮生长,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经历的叛乱与平叛,代表了环网内外的生存分歧。可是当所谓的便捷和利益在数据支持之下占据上风的时候,每一片沉沦的故土,都代表了一种仇恨的酝酿。它们不会被时间湮没,只会虽时间累积。

  他的才华能力,代表了忤逆一代的纠结和迷茫。正面和反面都是浓重的墨色,而白色却已经随着数据流消逝在真空之中。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忠于本能还是忠于理智。到结局都没能找到答案。

  他的敌人和战友。驱逐者是旧地生物向外扩散的牺牲品,或曰美洲之印第安人,大洋洲之塔斯马尼亚人。他也是。时间冢是环网的纠结和恐惧,但驱逐者却未必束手无策。但领事不介意,他在乎的是挑起战争。一面是杀灭故土的霸主,一面是杀灭亲族的驱逐者。最好同归于尽

  他的动机和结局。有一种煽风者必陷于风暴的嘲讽。他并非生而热衷于背叛。他无比的憎恶背叛,人对故土的背叛,甲乙对契约的背叛,旅人对同伴的背叛。他做了一切,于是他求死,却死而不能。

  命运,终究背叛了他的灵魂,数十年的呕心沥血,不过还他一幅万劫不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赤道群岛是一种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它们是生物或是某种地理名词?这一点都不重要。

  他们如同旧地的鲸群一样随着洋流,春来秋往,逐食而栖。

  在这些活泼而热情的岛屿上,酝酿出了不依赖于内核传输的最唯美的爱情故事

  不仅仅是梅闰和希莉的爱情。还有无数原住民和故土的爱情。

  当繁华多姿的旧地湮没于宇宙尘埃的困顿,每一颗太阳系之外的故乡,都寄托着万千生物共存的念想。

  霸主答应过的。它背叛了契约。

  希莉已经加入。她背叛了承诺

  叛乱的发生,是因为霸主的失信,还是茂伊约的狭隘。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切终究得到镇压,按照符合大多数期许的方式发展。

  唯独少部分人的灵魂成了的星际幽灵。他们失去了故乡,失去牵挂,失去了记忆中所有承载情感的一切。来去空空,一无所有。不会有人认为他们是受害者。大家看到的是所有的发展都符合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那么完美无缺,为什么还要受到挑剔。

  讽刺的是。霸主政权的人类,热衷于为了利益牺牲多样性生物共存的机会。这和内核中某个势力的追求一模一样形同孪生。可是当内核开启剿灭非人工智能形态的战争的时候,人类却又以暴烈的方式予以反击。这种啪啪打脸的方式,简直就是做了断尾手术就不承认自己是狗了一模一样。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圣徒的故事是什么?他是要带着巨树献祭,还是寻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爆发。

  所以他才是驱逐者的间谍?因为神林——他背后的,呃,靠山?因为神林已经和驱逐者达成了协议。

  神林是被驱逐者背叛的吗?圣徒是一开始就注定了背叛阴谋中棋子的身份吗?

  圣徒的故事被淹没在时间冢的各种谋算之中,甚至未有让人留下成型的印象。甚至结局,都无比模糊。

  明明是朝圣者啊,明明是主线的故事拼图。难道,这也是一种背叛?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二):这应该就是终结

  这本书我看的很慢,不是因为没时间,而是这本书里面的信息量(或者说是元素)太多。说实话,在看海伯利安系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济慈这个人。但是本书者作者看来很推崇济慈。不仅用济慈的长诗之名为本小说命名。而且书中人物中还有一个济慈的翻版。

  在看海伯利安时,因为是从每个人物出发,所以对故事的主线还不太清楚,但是到了陨落, 就可以慢慢看清主线了。

  最终我们发现,战争其实是内核的大阴谋。目的是为了控制人类。而我们的那位女首相,为了拯救人类,不惜毁掉环网,虽然她因此为愤怒的民众杀死,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她的行为会被人所赞扬。(在我眼中,这位女首相有点像袁崇焕,只不过虽然都被自己人误解杀害,但是她比袁崇焕幸运的一点是,她还是成功的拯救了她所爱的人类。)

  提醒一下,要看这本书,一定要有充裕的时间,这本书不是那种适合快速看完的书。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三):《海伯利安》四部曲之2《海伯利安的陨落》

  又花一天看完了第二部,继续惊叹。太精彩了!和第一部一般精彩,难得好水准啊。

  延续上一部的故事情节,6个朝圣者在抵达海伯利安后,历经重重危机、恶劣的环境、疑云和恐惧后,纷纷独自展开了各自的朝圣之旅,或者说是“心路之旅”。这是其中第一条线路。他们打开了光阴墓穴,释放了时光之怪,时光开始流转。

  另一条路线:人类与内核之争。人类在几个世纪前创造了人工智能内核,用于服务人类,但内核逐步有了自己意识,开始密谋毁掉人类,而内核内部也分了几派互相斗争。

  另一个路线:上帝的陨落与争夺。在艰深的科幻知识下,有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和浪漫的诗词预言,作为一个宗教和诗歌小白,我看起来有点吃力,内核的上帝是自己营造出来的,但是人类的上帝是怎么个意思?我只看懂了人类女子和智能人的结晶会是上帝的某个人格.....其他呢?

  另一个线路:人类和驱逐者人类的猜疑和和平共处:在内核的驱动指引下,人类野蛮的征服了一个个星球,一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其他生物全盘被屠杀和驱逐。而驱逐者不同,他们与当地生物共存,去改变自身适应当地生态,他们的思维更加柔软宽容,他们身体进化出了翅膀、毛发。他们尊重传统,仍然懂得欣赏失传已久的音乐、艺术、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这何尝不是我们当前生活的反思呢?我们除了无限制的扩展人类的欲望版图,是否也该兼容万物,勿忘初心?

  “远距离传输”,“智能网络”,人类最引以为豪的骄傲,瞬间能跨越万千光年距离,而成了机器对抗人类自身的工具和武器,想到可能被虚拟但又拥有智慧思维的机器窥探着,操纵着,我不禁毛骨悚然。而现在的我们,是否也在被机器默默操控着呢?看过一本书:我们创造的智能手机、网络,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头脑架构,思维模式。证据是,大脑深层思考区域变少变浅。

  庞大的阵容,复杂纷繁的剧情,一个个层叠而至的谜团,破灭一个又绽放一个.....一切糅合在壮阔的星球风景里,糅合在细腻催人泪下的情感中。

  一部伟大的科幻巨作,如前阵子让我潸然泪下的电影《星际穿越》,在扎实的科幻知识背景下,一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它们跨越千万光年的距离,千里迢迢的传递着一个信念--爱和智慧,就是上帝。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四):一些问题(剧透慎入

  这是一个很好的系列,至少到陨落为止都保持着相当的水准。虽然如此但书中的各种设定导致的谜题和各种谜题导致的谜题还是很让人费解的,因为没有找到什么确实的地方可以讨论所以把它放在豆瓣上希望大家可以补充。

  :因为看过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如果有错误希望大家更正。

  关于内核:内核是旧地人类创造出的ai,或是ai群。陨落中表明他们导致了天大之误毁灭了旧地,那在陨落中出现的地球究竟是ai的备份还是原本的地球呢(虽然与主线无关)而作为ai程序最基本得硬件它们总是需要的吧,那内核的主机在哪里呢

  关于十字形:十字形是线形寄生虫,其作用是复活宿主的躯体,而且无视躯体被破坏的程度,伯劳可以去除十字形,或者给另十字形的宿主带来真正的死亡。虽然只是猜测,但我怀疑十字形是内核创造的。原因下面会解释

  关于无视时间债的瞬时旅行:无疑也是内核的技术而且不为人类所知。对于这种技术我总是认为它会消耗内核大量的运算资源,那内核为什么要把这个技术交给人类呢

  最终猜测:陨落讲的主线还是人类对于内核的反抗,内核本身需要大量的运算空间支持它的存在,大量的人体是作为它们的硬件支持了它们的网络,这似乎就是侦探和诗人见到的场景,而每次进行个体跃迁的时候内核备份了人类的身体数据去构建它们的硬件。十字形也是它们用来保证硬件运行的工具,最后悦石的反抗就是将内核给予的以光年为范围的死亡之杖摧毁了内核的硬件,如果是那样那死亡之杖就是毁灭了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地的,中转站中的内核。

  关于伯劳:虽然后两册似乎会有解释。但就现在来看这个逆时间而来的怪物总让人觉得似乎是以破坏内核为目的的,首先它可以去除十字形让人不再永生而可以被杀死,再者就是它似乎有和内核抢人类的嫌疑

  也就这些,希望大家指正,真心期待剩余的两册早日出版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五):远没有结束,事实上,故事刚刚开始

  看完海波利安以及海波利安的陨落,深感故事的宏大和结构的严密。这个与西蒙斯老师早期的教书经验应该很有关系。给几十个小孩子讲故事,且故事还要讲圆,要面对几十个童言无忌的小孩对故事的挑剔,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等不及安迪密恩和安迪密恩的崛起的中文版了。贝塔斯曼退出中国后翻译的希望基本破灭,没办法,只有买原版了。亚马逊中国正好搞促销,但是安迪密恩没有,只有安迪密恩的崛起。先买了看再说。

  磕磕巴巴的读到一半,先谈谈感想。

  首先,西蒙斯的想象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很多新的“硬技术”在小说中出现。比起前面的2部小说只多不少,且多数很有说服力。

  其次,很重要的,故事将前面的2部海波利安的故事串了起来。整个故事本质上前2部海波利安的发展。第2部海波利安里人类终于将内核打败,打断里束缚在人类进化历程上的枷锁,将人类从机器智能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但是,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安迪密恩以及安迪密恩的崛起就是在这之后300年的时候开始他的故事的。300年足够各个星球修身养息,也足够人类再发展星际旅行的技术,其技术发展甚至大大超过300年前内核所能提供的技术。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西蒙斯设定了奇怪的社会结构----教会取得了绝对控制权!无论是飞船的船长还是军部的官员,都是神职人员。教皇取得了绝对权威。整个社会的结构可以说是回退到中世纪时代。

  在这样的设定下,故事朝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只能选一点点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绝对需要读者自己去慢慢阅读,反正以我这点英语基础,在读到精彩部分时,手心还是湿透!

  内核真的灭亡了吗?内核是如何在人类初期发展起来的?环网真的彻底毁灭了吗?悦石的最后一击是不是必要,甚至,是不是正确?!十字形的重生已经被广泛使用,且被教会作为神迹的真实体现。那些通道里的尸体到底是不是尸体,对于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关系,双方各执一词,且互称对方在撒谎。时间冢的由来,伯劳的历史,在这部书里都有交代,且故事时间横跨人类文明初期到环网陨落后整整3000年!

  虽然只看了一半,但是,很多情节已经推翻了海波利安的故事内容,且一点没有逻辑上的牵强,甚至可以想象,作者是先写了安迪密恩,而海波利安是后写的序曲!!

  正如标题所说,故事远没有结束,甚至,只是刚刚开始!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六):如果你是在看不下去,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戳这里吧

  第一篇豆瓣献给它了。

  如果大家觉得读汉语版很吃力,英语又还说得过去,一定要尝试一下英语的。可以先略读一下中文然后去看英语的。英文读起来反而没有那么烧脑,感觉汉语读起来太流利,反而是阅读速度超过思考太多,有种一次接受信息太多的感觉。换成英语,阅读慢了下来,反而理解起来缓和一些。比如那个“旧地”我就一直拿不准是地球还是别的一个地点,看英语“old earth”一下明白。

  瑞秋就是莫妮卡……

  济慈死了,卡萨德没死,穿越了

  拉米亚的孩子是未来的救世主

  老诗人雇了一个叫安迪密恩的年轻人保护这孩子,从而完成了他的诗篇

  这个孩子被教皇整死了

  但是她帮安迪密恩治好了不育,留下一个孩子

  技术内核很据卡萨德的人格创造了伯劳

  海伯利安没有时间线,只有因果线……

  瑞秋……瑞秋在最后说她“那时”年轻气盛,那她这时把卡萨德狠揍一顿算是心平气和吧……瑞秋你男友在坟里气的打滚呢。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七):和《海伯利安》没法比的

  看完了海伯利安,真的是神作。在大萌神的推荐下又看了陨落。

  由于没有找到电子书,先花钱买的实体书看的,后来知道,自己的钱,白花了。

  总的说,陨落比第一部差的太远。

  第一部是六个小故事勾勒出的宇宙景象。各有各的重点,各有各的高潮。而第二部完全是平铺直叙。在领事故事中那种场景乱穿的写法被作者发扬,明明能说明白的事情却东拉西扯的扯个没完。

  半本书看完了,故事才有了头绪。

  而且济慈的出现不知道在干什么。完全不知道占了半本书描述他有什么意义。

  故事是有几个小悬念,设计的不错,但总的说比第一部差太远。

  上校的故事没有说明白。

  牧师复活后莫名其妙的不疼了。

  云门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诗人在各种打酱油。而且竟然和侦探暧昧上了。

  圣徒的故事莫名其妙

  和第一部一样,其他人几乎不用说,直接说悦石和领事的故事就行了。

  有人说,全书只看后八十页就行了。我觉得差不多,顶多直接看第二本,第一本全是废话,都不用看。

  西蒙斯有点虎头蛇尾。故事前面编的很宏大,后面烂多了。

  伯劳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上校凭什么和伯劳斗?

  一切都是注定的么?注定了,还斗什么?没注定内核怎么那么呆,弄死石悦不就完了么?

  吐槽吐了这名多,总之,陨落和基地的续集比起来,差太多了。

  《海伯利安的陨落》读后感(八):感觉烂尾了,以及几个没看懂的疑问。

  先道个歉,这本书我看的是电子版,在忙里偷闲的情况下很不细致的读完了,如果有什么细节没有看到导致我的吐槽太弱智,还望各位大神宽恕,并希望各位不吝赐教,为在下解惑。

  从辞藻和叙事手法上讲,《陨落》仍然是可圈可点的,除了云门的碎碎念实在没心情细读。只是这一部情节有生硬拼凑的感觉,尤其在结尾部分紧急补救,草草收尾,把一个原本充满悬念的故事来个急刹车,感觉像洗澡没香皂,十分之不痛快。

  另外为了填上第一部里挖下的各种大坑,情节上做了各种补救,但略显生硬,毫无惊喜。比如圣徒失踪后船舱里的血,本是很带感的悬疑小说情节,到最后居然是上校和伯劳在打斗中使用随机卷轴胡乱传送顺便留下的。神秘的荆棘树和穿在上面的人,以及莫名其妙被救下来的诗人原来是经历了一场黑客帝国,感觉一点都不高端。内核生活在传送门里,几个世纪人类都找不到,却在开战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泄密给人类,最后把自己给炸了,冤不冤?

  我最没有看明白的几个问题来了:

  第一:伯劳的由来和原因,伯劳鸟是整部小说的灵魂,但这个BUG般的存在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交代清楚它出现的原因,创造者是谁?目的是啥?工作原理又是啥?它出现,它杀人,它召唤,它托梦,它指引,它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和朝圣者躲猫猫?

  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只伯劳穿越时空,逆时而来对目标定点清除。但在结尾的时候上校莫名其妙成了领袖带领一群人类对战一群伯劳鸟,在前作里神一般存在的伯劳鸟在未来上校的手下成了可以压扁的菜鸟。怎么看都是约翰·康纳被终结者追杀,并最终领导反抗军大战T-500军团的情节(人工智能最终成了天网……)

  学者的女儿算上去是伯劳救的,然后女儿长大成了莫尼塔,成了“大哀之君”伯劳的监督者。但在结尾穿越时空救了上校来反抗伯劳,我没想明白这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二:人工智能造反的复杂手段。传送门和超光通讯都是掌握在内核手中的,而环网存在的基础就是这两种技术,内核要造反只要在这两项技术上做点手脚,弄个出故障的传送门,把军部的舰队扔进黑洞或者某个鸟不拉屎的犄角旮旯,以内核能把整个地球传送到远离环网星域的能力,这点手段算是小儿科。再把超光通讯的电话线掐了,相隔距离以光年计数的环网各星球也会各自为政,小说中可以看到在环网解散后各星球一片混乱,可以轻松的逐一击破。

  但内核显然不想这么干,在环网之外造了一堆赛博人,冒充驱逐者军团和人类舰队一对一的硬磕。自己家的传送门放着不用,用霍金驱动从外围一点一点的爬进来打。也许你会说这是个阴谋,逼着人类躲进迷宫一网打尽。但问题是,迷宫以及十字形都存在很久了,出现在人工智能之前,神秘感和伯劳有一拼,按道理不是内核造的,如果是内核造的,在人类使用传送门的时候每人来一枪,再发个十字形就行了,何必搞得怎么复杂。这又是个没有说明白的大坑。

  第三:内核需要杀死人类还是需要人类活着?如果要人类死掉那就太简单了,随便搞几次核事故啊,“天之大误”什么的足够了,更别说有自己的军团了。如果内核需要人类活着呢?小说里提到内核生活在传送门里,需要人类为其在宇宙里播种。这个显然有矛盾,在旧地(地球)被黑洞折腾毁灭的时候,内核就能把整个地球传送到人类去不到的星系,干嘛还需要人类开着飞船去播种?同时自己的赛博人军团不是更好使么?

  小说里貌似还提到了内核需要人类大脑,在人类使用传送门的时候窃取能量(只是貌似,看书太快了记不太准了)。书里的人类想和万方网连接貌似需要硬件连接的,比如那些赛博飚客。但在传送门里就能使用无线连接,挺神奇的。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工智能竟然离不开人类大脑,这个果然太“人工”了,而且貌似人类大脑属于硬件,不限智力,因为小说的情节最终发展到内核想把人类引进迷宫,搞死之后配发十字形复活,搞成白痴一样可以用。又让我想起了拿人类当电池的matrix了。

  第四:各主人公命运草草收场。霍伊特神父算是白忙活了,第一部里各种痛苦换不来第二部的露面,倒是原地复活的杜雷神父功成名就(伯劳为什么拿掉他的十字形?)。

  诗人发了那么多牢骚,又被两肋插刀,经历一场盗梦空间后又回来了,这个角色除了赞美济慈,有其他什么意义么?

  私人侦探除了跑来跑去找吃的,心爱的恋人也没复活,确切说是死透了,连人格都被云门捏碎了,然后没有下文了。巨树圣徒更倒霉,故事都没讲,然后死了,是毫无意义的死了。领事是第一部里面开篇的人物,貌似是个环保主义者,为了恢复伊茂约的原生态并为海豚报仇,自作主张的破坏了逆熵场,但搞来搞去也没看到什么变化啊?学者被伯劳托梦(太强大了,托梦!),抱着女儿过来,可怜的瑞秋最终成了莫尼塔,这个情节简直太诡异了。另外,难道学者从来没有展示过瑞秋的照片,好让上校早点知道瑞秋就是“梦姑”吗?

  上校可能是几位主人公里最有成就感的了,在梦里搞女人,在现实搞女人,还都是送上门的,毁了光阴冢,当了领导人,打了伯劳军团,就算死了也值了。

  可这一切都为了什么?小说最终描述主题是霸主与内核的战争(驱逐者算半个),各主人公却在和伯劳纠缠不清,除了将小说填满凑字之外,没有和最终结局扯上什么关系啊。

  请原谅忘了说第二部真正的主人公,假的赛文先生,除了做梦当传声筒,并再一次赞美诗人济慈之外,没看到什么用途。

  最后,有个边缘问题,关于逆熵场。瑞秋和光阴冢被逆熵场感染后应该生活或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不应该与正向的时空发生关系。瑞秋的梅林症,无论怎么脑补都认为不可能,她本身在逆时间旅行而又生活在一个顺时间的环境里。按道理她不应该喝奶,应该把从前喝过的奶吐出来,不该撒尿拉屎,应该吸回去才对(好恶心);如果她在某一天把长发剪成了短发,按道理第二天头发就会恢复原来的长发。如果她在某天乳牙脱落,并扔掉,开始冒出恒牙的小小尖,那第二天这颗丢掉的乳牙就会凭空出现在她嘴里,太神奇了……

  同时还有光阴冢,小说里说它是逆时间而来,而上校在遥远的未来见到过刚刚完工即将投入逆熵场的光阴冢。问题来了,如果时间是倒流的,那光阴冢应该是这么个顺序:装修完毕——交房——主体完工——开始挖槽——地址选定——图纸完成——出现在某位设计大神的创意里……但是小说里却看到了陈旧的光阴冢在慢慢变新,而且光阴冢在被上校破坏后应该复原才对。严格来说,上校根本无法破坏光阴冢,因为上校的行为是顺时间的,一个顺时间的行为如何与逆时间的物体发生反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