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6城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6城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7 20: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6城记读后感精选10篇

  《16城记》是一本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著作,36.00元出版的2012-4图书,本书定价:287,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6城记》读后感(一):再给我们60年

  好奇曾去过的城市在民国时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越看越觉得熟悉,因为根本没有太多变化。或者说是作者们已经把此时的样子说出来了。他们早早就看到结果了。徐志摩1926年发表的《丑西湖》里说泰戈尔来看了中国后感叹:“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你们这样蓄意地制造丑恶精神。”去年去了两趟西湖,都没有机会绕湖走一圈,没有徐文章里说的那么可悲和邪乎,但确实没有美可言。就是个湖而已。

  鲁彦的《我们的太平洋》说他自己比起西湖更喜欢玄武湖,因为在玄武湖那儿有他童年记忆。他说天下事,喜欢的都是好的,从没有好的都使人喜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西湖吧,不来电就是不来电。哦对,作者还有一句话是:当我看见西湖的时候,西湖已经是粉饰华丽得不像一个处女的戏子了。我去年看到的,是人们试图把这个戏子打扮回处子的这么一个尴尬不自然的样子。

  回忆散文这种东西很私人,所以读着才有人情味。书里那些描写景色的文都干涩的难以下咽,比如那篇有名的《故都的秋》,可一旦有人物介入了就有意思起来了。每个城市都有两三篇文章,另一篇关于北平的叫《孔子以前没有孔子》,是关于一个嘴里总骂着:“肏他娘!孔夫子是俺老乡!”的济南教书先生的。

  哈哈,明明是游记,我却更喜欢人物活灵活现的。

  第三篇关于北平的文章叫做《胡同》,谈到那些被改掉的胡同儿名。劈柴胡同如今是辟才胡同、蝎子庙变成协资庙、鬼门关变成贵门关、大脚胡同变成达教胡同,不得不说中文的谐音是很有意思的。引用作者的话:没有一个名字不是由新奇降为平庸的。真是太河蟹了。

  有一段描写60年前台北的话:有的房子,漏了也不修理,坏了倒了,也不去整理,好像没有人管的样子,但人明明是有的,决不至于连修房屋的钱,都赚不出来[……]。他们只要赚钱,绝不肯加以修理,修理了即是他们的损失[……],他们不知道这样下去,必然要把这一点原有财产消耗完了事,但这本非他们所有,现在他们只要能够利用,绝不做长久之计,更不必谈到发展。

  但愿给我们六十年,能让一切好起来,而不是更恶劣

  PS附上这段很可爱的描写

  飞进了窗户,飞进了门户,坐在凳子上,伏在桌子上,躺在床铺上,挂在墙壁上,你来了它走了,你走了它来了,喝你的茶,吃你的饭,随后粘在你衣上,站在你头上,扯你的耳朵,拍你的眉毛,摸你的鼻子,吻你的嘴唇。

  “活不成啦,活不成啦!”大家都嚷了起来。

  《16城记》读后感(二):被撕碎的民国范儿

  不知对民国范儿的憧憬是从何时起的,与其说是憧憬,倒不如说是由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刻意的虚渺美化。于是乎民国的一切都是美的,民国的一切都是好的,关于国民党当初为何被狼狈赶走的背后真实反倒不那么关心了。就好像那些虔诚的哈日逼,但凡岛国的一切都是斯巴拉稀的一样。据说瑞典当年也极度憧憬过天朝的科举制,法兰西也曾如火如荼拜毛为乌托邦理想国的祖师爷。历史总是有点可笑的。

  这本书的作者都是民国大师,从各自的小清新角度书写关乎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香港,昆明,济南,杭州,西安,台北,厦门,苏州,武汉等城的记忆与体验。于是乎,一个真实的民国便似乎缥缈却又似乎真实的铺开在眼前。那个粪便夹杂尘土味的西安,那个腥臭浓烈的西湖,那个孤寂冷漠的上海,那个杂乱无章的成都,济南,或武汉…… 但也并非全都是坏的描写,关乎北平的秋,“操他娘,孔夫子是俺的老乡“,秦淮河上的无奈歌姬就写出了民国时期的真实之美。

  李泽厚说“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就是百十年”。关乎民国,关乎昨天,即便满怀美丽的憧憬也已过往烟云了。于是,今天与明天就更加现实了。与其对昨日的怀念,不如建一个美好的明天。

  《16城记》读后感(三):嗯

  有些文章就像是和亲近的人对话一样,写的那么自然真实。

  流露出来的情感不是那么的分明,了解的太深就说不出什么喜恶。

  有的文章写得那么的浮夸,太多被刻意包装过得辞藻出现的不合时宜。

  但是我还是好喜欢那些旧城,那个时候的城市,不是洗净铅华后的透彻,而是还没来得及被染上铅华的纯粹。

  16城记,每一座城都有他自己在细微处发出光来的魅力,让作者舍得拿起笔对他感慨一番。或者只是那一段故事,亦可能他们想的只是那故事中的一株草、一朵花、一片云,或者是一个人。他们留在这城市中,他们留给这座城市这些文字,因为这些城市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浸染了些什么。

  我想大多时候,能驱使你动笔的,只是小小的感动与欢愉;是那么一瞬间的触动。

  《16城记》读后感(四):城市风物的挽歌

  该书收录了20名著名作家的45篇散文,由北到南、从东往西,囊括了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十六座城市。书中如雷贯耳的名篇,譬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张爱玲的《到底是上海人》,梁实秋的《台北家居》和沈从文的《云南看云》……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幸而有这些文人墨客在他们匆匆的羁旅中,留下的这些关于城市的记忆,那段充满传统情怀与时代理想的岁月才得以保存下来。尽管有时只是随性而发的感悟,或是生活点滴的记录,读起来却都有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气息。让人觉得在纷乱的时代洪流下,人世变迁,却依然有那么一座独特的城市默默等待着你。

  十六座城市,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有了各自的韵味和特质。然而郁达夫听到的驯鸽的飞声,秦淮小船载不动的朱自清的美梦,郑振铎走过的燠暖温馥的苏州街道,君实眼里的姿态妖娆的关西小姐,沈从文笔下云南色彩单纯的云,纪旬品茗清谈的成都茶馆……这些美的文字,却悲凉地成为了中国城市风物的挽歌。

  北京的胡同,南京的鸡鸣寺,杭州的西湖,苏州的观前街,广州的荔湾,桂林的山水,济南的大明湖……在市场经济和人口爆发的浪潮中,这些闻名遐迩的城市风物与曾经的记载相比,早已面目全非,唯剩下一张张黑白照片供后人念想。愚昧的国民劣根性,毫不犹豫地将旧有的一切熔铸成了钢铁和水泥,一如泰戈尔所言:“世界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你们这样蓄意地制造丑恶的精神。”可其实修得再高的大厦,怕也抵不过故都秋里的一棵老槐。

  如果说在民国文人的笔下还能窥见他们在工业化初期的兴奋,到了现代化席卷而来的今天,面对光鲜亮丽外表下腐化堕落的内心,郁达夫们一定会痛惜不已。现代人为了寻找自己的归属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却发现所有的城市都除了名字,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也不再有一个城市可以安放理想。现代城市是同质的、没有感情的巨大容器,冷冷地屹立着,你走也好、留也好,你笑也好、哭也好,你喜悦也好、悲哀也好……

  唯有在这曲挽歌里,我们可以追忆过去、可以忘掉现在,可以在作家的笔下、可以从城市的老故事里,寻找一份今天的安适。

  《16城记》读后感(五):二星半。

  一本主题散文小册子,收了郁达夫、朱自清、鲁彦等的作品;容量出乎意料地竟有近三十万字。装帧还不错。主要是便宜,新书不到三折。

  有些从没读过、也没有过耳闻的文章。

  却未必见得就是好文章

  石挥的《孔子以前没有孔子》,滑稽、苍凉。好。我原以为他不是那个拍电影、做导演的“话剧皇帝”,不料却是的。1957年,他跳了海。

  从百度百科里,找到一个他写在话剧《日出》里的句子:“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有一篇《济南素描》,作者叫石盘,在书末的“作者简介”里找不到——这就奇怪了,百度一下,也没有。文章别扭之极,也许是那种白话文初普及时转弯转过了的;其中的情感也扭捏造作,令人非常不愉快。我想了想,觉得也是理所当然,民国范儿里头必有无数糟粕渣渣,只不过都被淘汰,难得被今人看见。唉,也不知书商是从什么地方翻出了这一篇。

  回头去确认,是1933年登在《清华周刊》上的。嗯,我猜北大如有周刊,这一篇会遭退稿。

  ——我是有多不厚道?

  可比不上郁达夫。

  郁达夫的文字真好。但我不知道,他怎么就瞧不起杭州人?文字好,一篇《杭州》却写成了骂街。

  《杭州》发表于1934年,是他与杭州籍的王映霞结婚六年,将迎来七年之痒的时候。这一场婚姻到头来算不算悲剧,外人评说不得。

  这篇文章读得人心生烦闷。

  写杭州的还有两篇。徐志摩的叫做《丑西湖》,内容可想而知。另一篇是日本人写的,谈些人们以为西湖变得俗气是周围多了欧式建筑、可这也没什么不好的胡话。

  扫兴之至。

  这本散文集的编者脑子里想的是什么鬼?

  读到鲁迅先生的《再谈香港》,而下一篇靳以《忆香港》的开头一句就是:“我厌恶那个城!”然后我大约明白了编者的用心。

  是打翻民国范儿么?

  把那些丑的、恶的、确然为人痛恨可都被今人遗忘的,统统拿出来放到天光底下晒一晒么?

  ——是真的么?

  郁达夫骂街。徐志摩骂街。梁实秋骂街。鲁迅骂街。靳以骂街。孙福熙骂街。

  骂街骂街骂街骂街骂街骂街骂街——

  选出来的一篇篇文章,说得好听些,似乎在哪一个名家的手底下都只能算是中平,有的甚至不通——我好歹没有加上前缀“狗屁”二字——

  而文章里充溢着的,是不平,是愤怒,是绝望

  民国范儿?

  民国时是出了些大师,那恰恰因为:民国是暗无天日的年代!

  我几乎忘了这个。

  《16城记》读后感(六):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写一本《16城记》

  《16城记》记录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风雅,最风流的诗人、散文家、作者,对他们住过或游玩过一阵子的地方的感受,其感受无疑最鲜明也最浪漫,我真想,循着他们的足迹,走一走这十六座城。 去尝北平的秋,住一椽临巷子的小民居,最好是坐落一条胡同里的小四合院,又最好能从初秋呆到入冬,能慢慢体会皇城人的生活。去看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去听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学一两句京片子,能有腔有调地说一句:“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在盛夏八月到金陵去,乘一艘船,夜游秦淮河。我一直觉得,在能穿得很少的季节里,穿一条或长或短的白裙子,感受一次江风,是很妩媚的一件事。金陵金陵,多美的名字,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乌篷船,还有没有画舫,还有没有吴姬压酒,那多风流啊。

  朱自清在《南京》的开头就是一句:“南京是值得流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说的让我很想像他那样,挑一个微雨的月夜,到鸡鸣寺去,体味一番朦胧,吃一碗茶;学他从台城爬到玄武湖边上去,捧一把樱桃,边走边吃;再到滴绿的清凉山去,去“仙乎仙乎”的莫愁湖。妈妈在她年轻的时候曾去过南京学习一段时间,家里留着的雨花台的石子,她时常摩挲,想来南京真的是很美很有深度,很值得去品的地方。到了南京,再到扬州、无锡、镇江去游一回,江南不见得能看尽了。

  曾经魔怔了般想去南京的大学读书,想去尝微甜的微辣的微酸的独特味道,可惜没能如愿,但人生还很长不是吗。 哦,至于上海呀,我还没去过呢。了解它,还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老弄堂和百乐门,照片和影像中灯火辉煌的大上海,还有周立波的那个上海味儿脱口秀。

  我并不很向往繁华的都市,但我觉得,上海还是要去一次的,最好在夏天,感受一下一场暴雨之后的上海,铅华洗尽。在夏令游玩,虽燥热烦人,但总能轻装上阵,也是最能玩的尽兴的时分,至于上海人的精明,我还是不想去领略的。 说到杭州,我是去过的,不过是在骄阳似火的八月。杭州,这是个在我想要生活的地方排名前列的城市,无数次地和人说起,这个城市的绿色,娇媚,款软。一年四季都要去一次才算够。

  在我看来,杭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独特的风雅,由西湖十景这样美妙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在郁达夫的散文《杭州》里,略摘录了明朝高濂的《四时幽赏录》,把杭州人在四季所应做的闲事略列,我也摘录一些: 一、春时幽赏: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西溪楼啖煨笋,保俶塔看晓山,苏堤看桃花,等等。   二、夏时幽赏: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莼,等等。   三、秋时幽赏:满家弄赏桂花,胜果寺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六和塔夜玩风潮,等等。 四、冬时幽赏: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雪后镇海楼观晚‘炊,除夕登吴山看松盆,等等。

  呀,在杭州要做的如此多风雅事,匆匆过客哪做的来呢。

  然而杭州人的俗气和陋相是郁达夫和徐志摩都曾提过的。但只要西湖柳还没被砍掉,杭州就仍然是我最想生活的城市,目前还没有之一。 苏州我也是去过的,但兴许是因为一道去了杭州、乌镇,走马观花似的旅程冲淡了它的美,在我眼里,如果杭州可比西子,那苏州顶多算是小家碧玉,唯一印象还算深刻的,就是早晨的寒山寺,还不很热,确实有种深山藏古刹的感觉,还有巷子里一家卖油纸伞的店铺,流连了许久。 苏州的园林也是妙的,若人少,夏日去赏也很美,凉亭起到了作用,一池荷花也可以看一看,若是能像古时名门住在里头,看一番红楼大观,也是好的,但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其他城市的妙处,我也略品了一品,似嗜辣者初尝淮扬菜,惯食牛排面包者,初尝煎炒烹炸,虽能品出妙处,但似舌尖无味,尚未习惯,也只得慢慢走,慢慢品。

  《16城记》读后感(七):一段往事一座城——《十六城记》

  在未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被书的名字所吸引,城记本身就是我偏爱的书目,更何况在其封页上还写着郁达夫、朱自清、鲁迅、张爱玲......果不负我期待。在这些民国大师的笔下,一座座旧城被安静地勾勒出来,或者绮丽,或者颓废,无不散发出一种沉湎往事的美好感觉。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逝去的民国很大程度上就是旧上海的样子,远远地氤氲在一片绝望的繁华中,有些颓废,有些宿命。很少会去想到还会有其他的样子。但读罢全书,当我看到那些个民国城市一一拘谨羞涩的展开在我面前时,只能自惭于之前见解的浅薄。距离和时间是塑造美的最大推手。当镜头拉近,时间转换,你会发现此时和彼时,其实并无多少差别。一座城市的生命和魅力可以随世变迁,但终究还是亘古传承的。

  这十六城里,只我打马走过的已有十三,仅以过客的角度来看,有些城市还是保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延续着浓浓的历史的况味。比如摩登的上海,比如软绵的南京,比如冲撞的重庆,比如街俗的广州,比如粗糙的武汉。但也有些城市表面上虽已面目全非,却给人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民国时衰败的杭州城,如今不仅愈发精致而且温润,那个徐志摩口中臭烘烘的西湖水现如今,虽比不上最盛时的奢靡,但也是人世间最是享乐逍遥的好去处;废弃千年的西安城历经几世的失落和寂寞,终于在新的千年里开始了安稳沉静的现世;街头散漫着有闲阶层的慢成都坐立川中几千年繁华而不废,永远偏离着这个国家的真正中心,反而成全了一方永远的中心。还有厦门。还有香港。

  但也有一些城市,无论是当局者的有意还是无意,是真的已经消失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再也看不到了的。那个深秋里萧瑟的旧北平,那个烟雨中古旧的苏州城,那个明湖畔秀气的济南府,如今统统淹没在工业时代的水泥和废气中。除了借助于老旧的照片,否则便只能在这些文字里寻找些许慰安了。

  说了这许多,回到这本书本身,编辑者的用心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所选的文字多是大家手笔,深度、广度也都称得上是精品。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收集整理了良多的民国旧照,让人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岁月在一座城市身上留下的痕迹。

  我一直偏爱名城游,以为名城自然是人文荟萃处。举凡城市,肯定都经历过“一年成聚,两年成邑”的进化过程,而以我的理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的生根蔓延。而一座城市衰颓湮没,亦是文化的断裂和灭绝。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曾经产生了多少一时名冠天下、站立潮头的名城大都,比如春秋的临淄、会稽,隋唐的洛阳、扬州,他们无不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梦想和荣耀,然而几经世事,城市无闻,文化便也鲜见了。而近代以来,西风渐进,上海、香港等一批城市的盛名乍起,又宣示另一种文化的风生水起。城市一如文化,永远是此消彼长的过程。

  书里收集的另外三城分别是台北、昆明和桂林。不曾去过。

  《16城记》读后感(八):徐志摩深得我心

  人人都说西湖美,徐志摩却以“丑西湖”为题给《晨报副刊》写了一篇关于杭州的文章,发表于1926年8月。

  关于夏天的西湖如何四面环山,像一锅热汤,实在是太到位了。在杭州的时候,夏天实在是太不舒服,蒸桑拿一样,就是因为西湖这锅热汤到晚上也不凉,因为没有风,不像上海或者宁波,总有海风江风的在晚上吹一吹,可以供人乘凉。

  然后徐先生又开始评论杭州人,说他们讲一口杭州话“甲隔甲隔”的,形象至极,听着的确令人心烦。这简单的四个字,立即把我置身于这样一个我亲历的场景:杭州公交车上听杭州人旁若无人地长时间讲电话。当时我真是恨不得早点下车,以免耳朵继续受罪。

  如果时空穿越,能有幸与徐志摩先生在上海喝上一杯咖啡聊起杭州的话,我们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愉快的对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