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情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情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0: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情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爱情故事》是一本由张佳玮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故事》读后感(一):也只有张佳玮还会写这样的故事

  读完《爱情故事》,第一想到的是:也只有张佳玮还会写这样的故事。

  它太简单了。纯文学的人会说,形式上怎么可以这样传统,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相识相恋,定亲结婚,这就完了?通俗文学 的人会说,题材也太老了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城故事,哪里还有人爱看呢?并且连个第三者都没有,叙述清白平和,一点不刺激。

  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都不会这么写。只有张佳玮,他既不属于这一边,也不属于那一边,他向来是跨界的。一手写体育,一手写随笔,一手出入艺术史,顺便再写写吃,全不耽误,他既没有面对“文学金线”的得失心,也没有为市场左右的功利心,看他写文章,似乎只为一个好玩,而他文字的最大特色,便正是这一种游戏感。

  这种游戏感,在他的各种随笔中清晰可见,比如他会虚构出肉夹馍和羊肉泡馍的王国,比如他时不时说自己会轻功,或者跟着蜗牛先生回了一趟家。在《爱情故事》,最可见这种撒欢之趣的,是他绵延不绝且一丝不苟地对吃的描写。

  这除了可以说是一本爱情故事,也地地道道是一本吃食志。人物对话,没两句总要谈到吃,还不光谈,现场也做,有些段落,摘下来,完全可以做为菜谱,比如这段:

  鱼头,就可以单独熬汤。我们乡下,把青鱼或鲢鱼头切开,起锅热油;等油不安分了,把鱼头下锅,“沙啦”一声大响,水油都跳起来,香味被烫出来;煎着,看好火候,等鱼焦黄色,嘴唇都噘了,便加水,加黄酒,加葱段与生姜片,闷住锅,慢慢熬,起锅前不久才放盐,不然汤不白。熬完了,汤色乳白醇浓,伸筷子下锅,仿佛深不见底:舀一勺喝,浓得挂嘴;多喝几口,觉得嘴都粘呢。

  如此这样谈到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菊花糕、梅花糕、玉兰饼、煎面饼、汤包、蟹粉蛋、腊八粥、红烧肉、藕丝炒毛豆……各种江南小吃轮番登场,深夜看此书肯定受不了,太馋人了。

  而对吃的关注,特别是对小吃,对家常菜,对记忆中的吃的关注,也是张佳玮的一种气质,这气质与汪曾祺近,是一种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这本书中的人物,莫不都是寻常的市民,所谈论的,大抵不过是吃饭,节气,朴实热闹,而且温暖人心。毕竟,这都是记忆了,节气早已不节气,吃不必按照日子来,现代城市的生活,是向外的,逛街电影消费,人与人之间的热乎气,找不见了。

  而这种热乎气,在《爱情故事》里从头至尾不散,所以一径读下来,虽然故事平淡,却毫不憋闷。想起小时候的记忆,父母一辈,或更上一辈,谈婚论嫁,相识相恋,也就是这样,今天送你一碗肉,明天给你带一条鱼。听我外婆讲,父亲母亲谈恋爱时,勤快地不行,帮着砍柴做事,从不喊累,这和书中男主人公的鞍前马后,浑然一致。

  日常的爱情,或者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山盟海誓,看不见一句“我爱你”,日子却不知不觉过到了一起。

  张佳玮的故事或许过于温暖了些,但经过记忆的虑化,以前的日子,便正是这样了。况且,这本书写得是张公子的爸爸妈妈,这里头,还有作者自己的脉络之情。

  张佳玮说,“我们无法挽留流逝的时光,但只要过去的一些人,一些故事,一些河流,还在故事里流淌,那我写的字大概就有价值了。”

  大抵如此。

  《爱情故事》读后感(二):从前,我们慢悠悠的相爱

  《爱情故事》里,两位主人公没有名字,他们的代号一律是姑娘和小伙子。从这复古的称呼里,似乎就能尝到故事发生的年月。如今,只有年龄在50岁以上的他们,才会称呼年少的人姑娘和小伙子,在目前社会通用的法则里,无论美丑,你们都是美女、帅哥。

  姑娘和小伙子的故事,在烟火气中发展着。一碗馄饨、一瓶酱菜、一块梅花糕……市井中最普通的吃食,想起它们总会先想起那蒸笼上的雾气、酱油色的咸味和甜蜜的口感,而这些朴实的背后隐藏古朴却纯粹的爱情。

  它们在混沌摊前约会,每位馄饨摊老板都像是一位神父,见证过着一对对相守到老的爱人。一瓶酱菜,是姑娘给小伙子的爱情信物,让他平淡的白粥和生活都更有风味的小食。一块梅花糕,是那么甜且松软,姑娘咬上一口再分给小伙子尝尝,两人都被这甜蜜哄的笑了。

  那时候的青春,远不如现在这按了快进键的爱情澎湃。他们的青春里,并没有急着牵手、拥抱、轻吻,姑娘的脸红和小伙子的憨笑,都像这夏日里挂着露珠的水蜜桃一样粉嫩,透露着年轻人才有的纯真,他们慢悠悠的在江南一隅踏实的相爱。就像那最俗气的诗里讲的那样“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只要他们在对方的眼里盛开,其余都是浮光。

  从前,日子很慢,爱也只能慢悠悠的来,一生只够爱眼前的那一个人……

  谢谢编辑大人寄来的内部试读本,故事很美好,我会珍藏的。

  《爱情故事》读后感(三):爱情应该怎样读

  学校门口外有家逼格深沉的咖啡馆,东西便宜,老板赔钱。店里悬挂着一副两米多高的黑白油画。午后两点,阳光斜照,一杯浓缩,此时此地,适读《伦勃朗》。

  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天色已暮,又赶上雨夹雪寒冷穿透了厚重的羽绒服。转角的一家小店,灯光昏暗,却有热气氤氲在了玻璃门上。推门而入,无非求碗热汤喝,请多放葱。

  早上八点,未吃早饭,赶来上文学史课,古板的老学究打开了他几年不变的PPT,按照上面的四号宋体字一字一字原封照念。有人昏昏欲睡,有人掏出手机。郭靖跨越千万星辰,只为回家过年。

  跨时差的季后赛打得不过瘾,却使得我在午夜中精神抖擞,毫无困意。点开电脑上保存的多年前的全明星,一气呵成。再躺倒床上,翻开一本艾佛森。

  而这样爱情的故事得要怎么去读。

  你说爱情是神圣的,于是我把手洗干净,心灵放空,面巾纸摆好在桌前,以免随时掉下惊天动地眼泪。可是整个故事柔软得像是条用来扎头发的绳子,姑娘和清瘦的小伙子相遇在秋日的阳光里,她裤脚微湿,带着轻微的悸动而走开,回家后试探着问着:“妈,乡下人好不好?”

  那么既然这么平淡,像是发生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似曾相识的故事。偏有那么几处有点揪心。后爸的愤怒终于达到一个点,手中的棍子扬起,小伙子头上鲜血泛出。然后他双手各执竹棍一端,一拗,啪一声,竹棍脆生生地折成两段。

  若是简单的两人相见相爱也好。几处关于旁人的细节又不免想要细细揣度。阿婶骂着阳台上浇花的阿伯,从头到尾,却在他跌下去的时候又眼泪哒哒。还有船家少年和他的阿妹,最后发了什么做的喜糖?

  这许多的微甜的情绪,揣度的不安,点滴的惊喜,杂糅着,融合在了这个故事里。在心里难以掂量出一个程度,说这样的爱情要怎么读。他这样简单,而又饱满。像是船家阿妹的小鱼粥,没有充实的肉,不要酱油,却极鲜。

  或许,还是妈妈想的明白,一顿饭便什么都知道了:

  “炒饭时,放了好多的蛋,比饭都多!说明他们家不克扣你,虽然只有鸡蛋,到底还是把那些蛋都舍出来让你吃了。炒虾仁,虾不多,但很肥,很鲜嫩入味,是专门用小锅炒来,让他们吃新鲜的他们家的酒酿,味道很浓,又甜,是很舍得放料,很爽快的人家——应该是好的。”

  《爱情故事》读后感(四):做一个有爱情滋的吃货(爱情故事里的食物整理)

  秋

  菊花糕,菊花开的时候,用米粉、糖和枣子蒸成的糕

  米粉糕,米粉和糖做成方方正正的块状,顶端镶一颗枣子

  面饼,鸡蛋兑水,拌,撒葱……

  包馄饨,菜肉馅儿加盐,讲究点用蒜水姜末蛋液和好切成皮子,就包馅儿

  梅花糕,发好的面,放进梅花模样的模子里包馅蒸好。

  煮鱼,去内脏,抹酒,红烧……

  卤豆干,豆腐干在卤汁里煮发皱,用小木签扎着吃

  桂花糖炒栗子,大锅家许多铁砂,撒桂花糖水,栗子略划开壳,用大铁铲抄。

  鲈鱼汤,用酒和盐腌,再炖出来。又是下一勺猪油,更香。

  蟹粉蛋,把鸡蛋打匀,用姜末和醋一起炒

  冬

  玉兰饼,糯米包玉兰花瓣为饼。有时没有玉兰花,以糯米粉裹肉、豆沙、猪油菜、芝麻等,以油炸。

  黄酒,姜丝浸在黄酒中,方灶上暖着喝。

  萝卜干,萝卜削皮,闷瓶而装,在瓶里塞些炸黄豆,等萝卜变黄,就好了。

  雪菜,雪里蕻了。

  红烧肉,猪肉先煮,加上酱油、酒和糖,慢炖,好后在米饭锅上蒸,求酥烂,水放少,肉头味道醇浓。

  鸡汤,鸡肚子里塞葱和姜,外面浇黄酒和水,滚开十分钟,再小火慢炖,完后肥的好鸡会让鸡汤上有一层汪汪的黄油。

  冬天的藕丝炒黄豆,藕夏天的,裹好埋湿泥,就不会坏。烤炭火吃炒藕,不容易胸口塞

  排骨年糕,年糕用糯米敲出来……

  瘪子糕,糯米和粘米混合,揉成小团子,和青菜、肉丝一起混炒。

  烂糊面,现成的清汤,加点毛豆,肉丁,拿来炖宽面条,炖到面软烂,方小碗请人吃。

  十香菜,黑木耳、胡萝卜、豆腐干、芹菜、榨菜、青椒切丝,和豆芽菜一起炒,可以下白粥。

  春饼,面粉和水搅成面糊,在锅里烙好,夹着肉丝、黄豆芽、胡萝卜丝吃。吧春饼皮用油煎,就成了春卷,春卷皮包豆沙和芝麻……

  春

  撑腰糕,正月里没有吃完的年糕,切了片,炸了吃

  大蹄膀,五香、八角、酱油、砂糖、就,煨一整天,肉汁可拌饭,肉一定要烂,用块猪腿骨,把肉划开,腿心肉能扯开才行。

  酒酿……

  糯米饭,糯米煮熟至饱胀白满,锅换盆,盖上一层油纸,裹上薄棉被,搁炭盆旁。

  春椿芽,烧开一锅热水,烫一烫春椿芽,拌麻油,大块豆腐切好,用水烫,加盐,和春椿芽拌。

  茶叶蛋,不能久煮,不能大火,调味料得用心思;五香是主味;

  腌笃鲜,剥笋,切好鲜猪肉,切好咸肉,水大火烧开,下肉,加点儿酒提香,慢火焖,加笋,等汤色变白泛黄,勺子舀起来,香味醇厚。

  夏

  豆腐脑,也叫豆腐花,用嫩豆腐下在汤里,撒榨菜丁、虾干、葱,还可以下酱油。

  酸菜黄鱼汤,等锅里油热了,下生姜,放下黄鱼,两面煎,下十滴料酒,放酸菜,加水烧到开,放葱。

  《爱情故事》读后感(五):你们要的稳稳的幸福,其实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通常看到的爱情故事,作者对男女主人攻的形象必定都会有一番描述。在一堆华丽的辞藻之下,你脑中会浮现出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放荡不羁的鲁莽少年,骄横跋扈的富家千金,清醒脱俗的妙龄少女。连他们如何穿戴也要写得一清二楚,更别提说话的语气神态,或是眉头紧锁,或是嘴角微扬,总之,为了让人物的形象具化,作者必定是费尽心思,甚至让你一眼就能看出,这究竟是一对才子佳人,还是一对欢喜冤家。

  可张公子偏不。男女主人公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

  直到我把整本书看完,我也只是大约知道,小伙子长得应该还不错,个子不是太高。姑娘……应该也挺好看的。

  我们通常看到的爱情故事,就算结局圆满,作者在这其中也必定会设置各种悬念,以及各种的机缘巧合,让男女主人公在最后几章之前,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直到最后,读者被折腾得差不多了,结局的大幕才缓缓拉开。

  可张公子偏不。这个爱情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心眼儿都太实。

  可对于这个看到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爱情故事,我还是一口气看完了。

  你可能会好奇,既然这些张公子都没写,那这个故事里他究竟把笔墨放在了哪里?

  很多看过的人可能会回答:吃。

  没错,而且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一个做美食公众号的编辑,她表示很有兴趣。

  但是我想说,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美食节目。或者说,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每一道食物的制作,都蕴藏着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价值信仰情感维系。通过食物,张公子的笔让陌生人变得熟悉,让原本熟悉的关系增添几分情趣,让紧张的关系得到缓和,连那个不是更年期胜似跟年期的后爸在餐桌前都变得可爱起来。

  张公子对于书中这些食物制作过程之熟稔,除了让人觉得他是吃货之外,每道菜里还有着一股子浓浓的依恋,有道是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乡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我想张公子在描写这些食物的时候,脑中回放的,恐怕是年少放学时在路边买糕点汤包解馋,或是在自家灶台前看长辈下厨时候的情景。

  除了吃,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小伙子在姑娘厂房的仓库里睡着前,为的是看姑娘一眼。

  妈妈在女儿要出嫁前,拉着她啰啰嗦嗦地买菜,事无巨细地交代。看得我鼻酸。看买菜有什么好哭的?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嫁了,我能立马联想到婚礼上我妈那湿润的双眼。

  浇花老头和他家婶,母亲和后爸,渔船上的那一对,公主和那位送花生的小伙子,《爱情故事》里的爱情不只有姑娘和小伙子,所有人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有人吵了一辈子,有人包容了一辈子,有人任性地爱着,有人默默地爱着。

  不想剧透太多,只想说,生活就是没那么多修饰,你们要的稳稳的幸福,其实就是这个样子。

  张公子说这可能是他写得最好的一个东西,不如说这是他写得最走心的一个东西。如果我有张公子的文采,我也会觉得能写出自己父母的爱情故事会是自己一辈子里最好的作品。

  (客观原因分两次写了这篇文,到最后写得很乱,还有点虐狗嫌疑,果然还是要一气呵成比较好……)

  《爱情故事》读后感(六):不如当美食节目来看

  ““嗯,这么说有点不好,但我觉得这是我写的最好的一个东西了。”

  ——张佳玮”

  我觉得张公子这么说,是因为这故事诞生出了他(书里是他父母的爱情故事),然后他又写了这故事罢。

  在虚构和非虚构书籍的模糊界线之中,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美食、真诚、轻松、有节奏。

  但我并不认同他说的,这绝不会是他写得最好的一个东西,他以后总能会写出更好的东西的。

  我们来数数主人公吃了多少种美味的江南美食(撇去让人流口水的描述不谈)。

  菊花糕-煎面饼(加蛋加葱花儿的)-汤包(蘸带姜末儿的醋)-梅花糕-鱼肉饭(鱼汤)-炒瓜子-卤豆腐干-桂花糖炒栗子-鲈鱼汤-蟹粉蛋-汤圆-玉兰饼-腌萝卜干、雪菜-腊八粥-红烧肉-藕丝炒毛豆-温黄酒-豆浆、油条-打年糕-烂糊面-烤山芋-鱼头汤-十香菜-春饼-酒酿-韭菜饼-青团子-荠菜馄饨-酒酿圆子-糖芋头-茶叶蛋-笋汤-酸菜黄鱼汤-赤豆肉粽-银鱼炒蛋-肉酿面筋-蛋炒饭

  ……

  数得累死了。尤其是,我是凌晨两点躺在床上看的。

  平心而论,美食写得非常不错。

  但爱情故事么,就莫如张公子后记所说的:

  ““谈不上有刺激的情节,也没有复杂深刻的人物。从头到尾,也只是一个乡下进城的年轻人融入一个小市民家庭,并最终谈定婚姻的故事。””

  最终还是流水平淡而美好地画上了句号。

  在新生代作家里,张佳玮应当算是最认可的一个,静静去过他的好日子,默默写两本书,市面上依然有支持他的读者。真是神仙自在了。人是这样,所以字也是这样,清清淡淡,圆圆满满。

  三颗半星。

  《爱情故事》读后感(七):内心毫无波澜的美

  在涨工资公号看到了12年版的短文版马上就上孔夫子买了。

  买了以后还觉得有点后悔,那时刚看完奶爸推介要多看数据科普文,少接触文学感性,今天晚上吃完了骨头饭,这两天sting的心又得到了宁静,这样的爱情太美了!

  这是涨工资根据自己父母爱情两个重要的片段加上自己对故事牵扯的人物的理解,所作出的一个关于农村小伙融入城市之家的婚姻故事。

  摘录如下:

  无锡的名山,只有惠山和锡山,两处相报在一起,躺在河岸边。惠山有名多,山脚又天下第二泉,这就是阿炳《二泉映月》;锡山的名气也不少,王翦击败项燕就是打到这,然后挖出一个碑,叫做“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兵,天下清”这就是无锡的来源。

  妈妈很会做红烧肉,先把猪肉煮一煮,再加上酱油、酒和糖,慢慢炖,炖好了,再在米饭锅上蒸一蒸,以求酥烂,水放得很少,所以肉头味道醇浓,没有水汽;妈妈也很会做鸡汤,鸡肚子里塞了葱和姜,外面浇了黄酒和水,滚开了十分钟,酒香流溢,再小火,慢慢炖,蹲完了,肥的鸡就会让鸡汤上有一汪汪黄油。

  于是姑娘就站上了船头,跟小伙子挥手告别,看着一片白瓦黑屋横移过来,遮住了小伙子,姑娘这才坐下。

  他俩身高一样,会不会不合?是不是男的要高点好?算命说:这叫一碗水平刹刹齐,不碍的,不碍的!

  她教给姑娘,买黄鱼,要看鳞片是不是泛着金色,眼睛是不是亮了;买猪肉,要看皮白不白,摸上去是不是粘手;以后啊,买杨梅也要记得,先翻翻篮子下面——许多黑心肠的贩子,把不好吃的杨梅搁在地下,紫红好吃的放上面骗人。买黄鳝,要看表面滑不滑,动起来活不活,别看黏糊糊很恶心,越黏越活。

  你爸是在局子里工作久了,戆掉了,以前是放不下架子;现在放下来了,孩子倒都走了

  事情太多,人就燥。不想了,哎,也没啥事嘛!

  他家的肉酿面筋,肉是斩开的,粗粗切,这样的人家,不吃千刀肉,不会算计;他家的蛋炒饭,虽然是鸡蛋炒好了铲子切块,跟米饭混炒的炒法,不精细。但是呢,炒饭时,放了好多鸡蛋,比饭都多!——说明他家不克扣你,虽然只有鸡蛋,到底还是把那些蛋都舍得给你吃了。炒虾仁,虾不多,但很肥,很鲜嫩入味,是专门用小锅炒来,让他们吃新鲜的他家的酒酿,味道很浓,又甜,是很舍得放料,很爽快的人家——应该是好的。

  长辈说起这些事,当做戏谑笑谈,这是那一代人独有的精神:他们吃了很多苦,已经不以为苦,还能够微笑。因为于他们而言,这毕竟是个喜剧。

  除了两个关键情节外(后爸敲我爸出血、母女去乡下探情况),其他出于我的想象。自然,这些想象并非空穴来风:我认识这个故事里出现的所有人物,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与谈吐。当我需要写一句对白的时,他们的声音便会出现在我耳边。这个故事写完后,重读一遍,发现有许多本不必要的细节:关于自行车、玉兰饼、馄钝、汤包、运河、驳船、棕蹦床、夏日的花圃、老式录音机。我觉得,促使我写作这个故事的动力也许不止我的父母,还有可能,是我想家了。这些零碎的、我一写下来便能映现在我的眼前,是岁月本身的首饰。

  那位总爱珍珠塔的阿公,那位后来成为我姨夫的送花生者,那位如今是我的舅舅的、女主角的弟弟,我虚构了他们的言行。我的父母从未提过他们乘凉的场景,那在花棚下吃西瓜的夏日,是我九岁时的记忆。那位卖马蹄的老人,那位蛤蟆庙的当家,都是我长大后亲眼见到过。我觉得他们理应在故事里有一席之地,这大概是虚构故事者的权力。

  在最后公子说出故事大部分是虚构的时候,有点惊,但又是情理中,成长的我们,怎么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在父母的成长上,我们被她们体贴地包围然后再蛛丝马迹中寻找她们往事的光亮。

  这让我感受到写作的最大魅力,我们会不自觉地幻想,甚至分辨不出幻想和真实世界的分界然后成为一个巨婴,在现实的不完美中会感觉惆怅,写作正好能完美补充这缺失的一块!

  公子最厉害的是描写后爸的心理,用家庭权力的力量对比来分析润色,权力被挑战然后爆发失控,再后来找台阶妥协,再后来终于骂了自己的亲生女,一家人真的成为一家人了!marvelous.

  公子对家乡的菜也是非常的着迷,今天踩车我也想到了自己脱离巨婴的一个表现,开始主动接受做饭,成为一个自立的社会人,然后想到了点雪茄都不会的丘吉尔…..

  真好,真美!

  《爱情故事》读后感(八):希望你也喜欢来自江南的清淡薄盐本蔬香

  现在的情况是,你大声说hi,拍拍肩膀,已经没人理了,你要冲过去给人脸上一拳,对方才会认真地听你在讲什么。读者越来越贪心,希望书里字字句句都能让自己醍醐灌顶。浮躁的时代,大家渴求更多的同时,“钝感力”越来越弱,喜怒无常,而发掘美好细枝末节的“敏感力”却在被消磨。

  爱情小说、电影也是,背叛堕胎第三者要全经历,圈圈套圈圈地来,白花花的肢干肉体性器官全贴你脸上,也已经不见得多少受众会买单。

  偏爱浓油赤酱丰裕味,不屑清淡薄盐本蔬香。

  我希望能多看些唤醒自己“对美好的警觉”的故事,之前看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nothing happen but everything happened,来自17世纪的性感)是一个,张公子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

  故事发生在秋天的无锡城,阳光照在菊花瓣上,“金得人眼睛发暖”,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猫,头上顶着暖暖软软的秋阳,在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里一步步踩着青砖石块,远远护着姑娘和小伙子,走过仓库,走过电影院,走过养鸡场,走过“烟酉江由昔”小卖部……

  我还喜欢听他们说 “ 好 ”

  姑娘,你要不要吃瓜子?我这有新炒好的瓜子,甜是不甜,香是蛮香的。 姑娘脚停了车,想了想点头:好呀!

  这个小伙子很好呀,规规矩矩,他骑的是金狮自行车,旧的,不过擦得是干干净净,很爱惜。他不是乌七八糟的人!晓得保重车子!也晓得保重人!

  妈妈就说:藕是夏天的,拿来裹好,埋在湿泥里,就不会坏,还好吃。烤炭火容易胸口塞,吃炒藕,就好! 姑娘补充说:吃白菜丝,也好!吃一点黄酒,鼻子通气。

  韭菜有些老了,但还是蛮香的,放在煤球炉旁边热一热,热通透了才好吃。 小伙子道:好! 姑娘道:要下雨了,我撑伞送你。 小伙子道:好!

  喜欢他们说“好”,想象他们用力点头加强语气的样子,好像这样就能更好更好。

  当然还有食物——

  乳白粘稠,喝了挂嘴的鱼汤;味浓甜香,肉汁还能拌饭的蹄髈;绿意盎然,充满春意的芽菜麻油豆腐;酒酿里的糯米软糯饱胀;烫手的芋头吃下去像咬了口太阳;白糖洒在热饼上升起甜味的雾;梅花糕,玉兰茶,银鱼粥……

  总有一天我要去那个江南的小城把他们全吃一遍(立flag专用严肃脸)。

  《爱情故事》读后感(九):大概是最美味的爱情故事

  今天要推荐的是张佳玮的小说《爱情故事》。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一点也不惊艳的标题,好像一点也不像那个总是喜欢在知乎上信手拈来地引经据典或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那个张佳玮。但只消翻开目录,就知道,所谓爱情故事,大概也就只有张佳玮会这么写了。这也许不是最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但绝对称得上是最美味的。“秋”、“冬”、“春”、“夏”,四个章节,随着季节的流转,从菊花糕、鲈鱼汤、玉兰饼、年糕,再到酒酿圆子、香干马兰头、粢饭和萝卜丝饼,在食物的往来中,年轻的姑娘终于和那个乡下来的小伙子,喜结连理了。

  也许你也想到了那部日本电影——《小森林》。虽然述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但四季的划分、淡化的情节、云淡风轻的笔触、顺应时节也推动着情节发展的各种美食,却有一种惊人的神似。我想大抵无非是因为这样两个原因:一日三餐的饮食,看似平凡,却是极强的精神纽带,凝结着最深的乡愁;而亲近自然则是人性中的本能,顺应时节的变化、发现自然中的点滴美好,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也正因此,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多样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却是永恒的,没有国界的。

  故事,是以父母为原型,也因此发生在张佳玮的出生地——无锡,地道的苏锡菜,句里行间的吴侬软语,倒勾起我对上海的想念来了。在上海呆了整整四年,也离开了整整四年,我以为我没有那么想念,却在今年中秋的时候,为了一个记忆里的鲜肉月饼而魂萦梦牵。原来,我对于上海的喜怒哀乐的记忆,都与饮食有关。

  张佳玮在后记里说,这是一个没有刺激情节也没有复杂人物的故事,从头到尾,也只是一个乡下进城的年轻人融入一个小市民家庭,并最终谈定婚姻的故事。的确,这样的故事,也许只是芸芸众生之中平淡无奇的一个故事,但它真实地发生,并且被记录下来,成为历史画卷上的一个印记,这件事本身,就很伟大。因为这就是生活,就如同故事里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爱得你死我活,只是平淡相守,却像冬日里的糖炒栗子,让人觉得温暖幸福。

  书的最后附了一张碟,是张佳玮的原声录音,久违了的沪普,但或许用吴侬软语念出来,会更有意思。以下分享秋季章节里小伙子第一次上姑娘家作客的片段,供大家欣赏。

  “

  长按以下二维码,

  点击关注,

  不定期推送好看的书和剧,

  一个人的周末也可以很有趣

  ”

  公众号:风欠酸丁的小栈

  《爱情故事》读后感(十):老百姓的爱情与饮食

  这是我第一次读张佳玮的书。

  最初有一本同学借我的书,是他写的关于旅行的书,具体名字我忘了,当时粗粗翻了一下,看不进去,就放在书架上生灰了。

  这次《爱情故事》也是,一开始也是看不进去,但是在课堂上我只带了两本书,只好强迫自己心静下来,认真地看故事。

  当我真的融入故事中之后,我看得心神荡漾——既为文中精细无比的食物,也为整个文章的氛围。

  对于这本书,我有3个最爱的地方和你分享。

  第一是食物。这个时代似乎习惯于用图片刺激我们的味觉,看惯了配色强烈的食物广告,难免让人有些厌倦,而本书对食物的描写非常精妙,引起无限想象,让人垂涎欲滴。

  食物是文中最重要的情感承载物,每份美味要么应季,要么呼应节日,什么时令吃什么食物,散发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评价那么高的原因吧。单纯描写食物制作过程并没有那么诱人,但把食物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娓娓道来百姓的故事,承载着爱与希望,让人看着也跟着莞尔一笑。

  第二是文风。我自己看的小说太少,所以对这种文雅的小说也耳目一新,读着书的感觉就像一个风度翩翩的无锡籍中年男子微笑着向你讲述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一样,我也听得入迷,还追着问食物的做法,询问哪里能够吃到,在他详尽的描述中发挥我无穷的想象……

  整个书弥漫着江南小城的温柔,让人心驰神往,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去吃吃喝喝。

  第三才是爱情。纵观小伙子和姑娘的爱情,尽管是一见钟情,但却含蓄而又自然,既没有表白的话,也没有尴尬的相处,他们的爱情,如沐春风。

  我身边的爱情故事,认真或者随便,大部分都很快,很快地认识,很快地表白,很快地相恋,也很快地分手,大家似乎都少了一点对彼此的好奇,可能是生活节奏太快了吧,我还是很向往这样比较纯粹又比较贴心的爱情,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看对了眼就认真地相处看看吧。

  希望我以后,也有美食和爱情的陪伴。真是,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