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10篇

  《山中最后一季》是一本由[美]埃里克·布雷姆 / Eric Blehm著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一):“尽管如此,神奇时光还是不少。”

  山野最美之时,人类只能无言以对

  背着包走路或负重骑车,或者仅在炎热下长时间走,不是体力特别好的人,大多数时候都在边喘边调整呼吸找到合适的节奏,汗流浃背头晕目眩,走过一段或许有一个树荫歇一会儿,补充体力,吃的或者水,还在山里走着的时候,突然下起雨,冷的时候所有衣服穿上身也还哆嗦,饿的时候攥住一只被递过来的番茄彷如珍宝,相片不会反映出经过,相对的,缓行者看到树林里蘑菇时的欣喜,小溪流的声音,青苔的气味光线的温度,也不会被得知。

  出于个人情感无论如何先给书打了五星,后来发现书本身确实写得挺好,看着让人心里踏实,一个人经过的年月和事件,像那种市井日常的声音,不是空荡荡高唱赞歌的访谈。至于此人经历绝望和狂喜,自身的困惑软弱天真偏执善良坚定,都可归结为作者那句“尽管如此,神奇时光还是不少。”

  幸好信赖萤火虫同学的点评于是点了想读:极好的非虚构作品,结构文笔都像电影,紧凑利落﹑活灵活现,描出孤独固执﹑悲欢交织的一生。蓝迪留下一扇窗,让我们看见荒野,他是货真价实传奇。越往后读越伤感,却一点一滴洗尽被城市污染的灵魂。“走得慢一点,记得环顾四周。”

  24

  “只要独自在山里待久了,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蓝迪认为这种过程像是一种宗教,‘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神学体系。’这是蓝迪一九六六年在夏洛特巡山日志里的一句话,当时他极力想要解释‘高山上的神奇经历···只有静默···被荒野包围、感受荒野的时候才能体验的到’

  一九七三年··他形容自己感觉‘接近某种伟大没有边际的东西,将我吸纳进去,包围着我,我只能微微感觉到它,却无法理解它是什么’

  ‘说不定,’他沉思着,‘只要留在这里够久,全神贯注去感觉,我就会知道。’”

  303又出现了这段话,但居然翻译得像另一段,这个翻译有点让人犯疑啊····

  110

  “后来他们被雪困了一个冬天。当时蓝迪在土伦草原担任全职冬季巡山员,茱蒂有蓝迪帮忙,学会了北欧式滑雪,也是兼职巡山员,和蓝迪一组,一周工作两天。结果提欧嘉隘口因为大雪而封闭,他们‘厮守在风雪不断的山里,’蓝迪写道,‘正是我们梦想的景况。’”

  112

  “蓝迪想象自己若是记者会问什么问题,而他和茱蒂又会怎么回答:为什么洗澡会花上一整天?因为要搭澡堂、融雪、热浴缸、每二十分钟加一次柴薪,这表示需要融更多雪、更多树枝,但衣服可能会被蒸汽弄湿,就这样‘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黄昏的草原为什么总是那么美?因为‘凛冽的蓝天飘着几缕玫瑰色的轻烟和紫红的彩霞,山峰上一抹浅橘色的光芒,傍晚迷雾又浓又冷,从草原上慢慢升起’。他们可以围坐在热松饼的平底锅前凝视大雪,就这样坐一个早上。他们在山里滑雪,滑了一里又一里,滑雪板踏在新雪上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身边的寒冬世界欢欣喜悦,松树枞木覆着白雪,雄伟如巨人,树干、枝丫和松针都是白色的。’”

  117

  “蓝迪总是对茱蒂说,他希望一辈子住在帐篷里,但茱蒂晓得蓝迪不是认真的,因为他也喜欢生活中的某些享受,例如干净的被单,有人帮他煮好饭菜,有人陪他,爱他。”

  177

  “‘有几次我去找他,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比在山下吵得还凶。’

  尽管如此,神奇时光还是不少的。‘我们会乘着月光散步,花岗岩就像白天一样明亮。傍晚时分,蓝迪总是能找到最佳地点,欣赏山峰从火红变成橘色粉红。他永远晓得该坐在哪里,知道山顶何处可以看到最后一道日光’”

  191

  “‘留心周遭,不要走太快,免得错过了什么’”

  最后一刻,他在想什么呢,还是无法思考,一边读一边想起两个故事,一个是安徒生的冰姑娘,逃离的人最后还是被吞噬,一个是黑塞的悉达多,得到知识、快乐痛苦在河水前想要投向死亡的悉达多,故事的最后悉达多在河流边得到圆通,可如果故事就此戛然而止

  希望听到猫头鹰鸣叫的人进入了天堂。那是我现在不能理解的地方。

  话说,荒野巡山员这种职业,中国啥时候能进化出来?毕竟,虽然山不解决任何问题,“在山上,爱比较容易”。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二):无艺术性的类新闻通稿

  书名相当伤感,内容简介也相当伤感。但让我伤感的是:书中的内容、文笔等等却写得跟新闻通稿似的,完全破坏我对本书的期待

  但我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因为我对主人公的工作很感兴趣:美国国家森林公园的巡山员。整个夏季都在高山、峡谷、瀑布和溪流间巡视,帮助游人,维持秩序。晚上在孤独的哨所听松声蝉鸣入眠。

  似乎很浪漫的想象,然而现实生活远不是如此。虽然巡山员首先都是一批热爱自然和山林的人,但他们也是平凡人,有自己的家庭,有巡山员以外的普通生活,我们的喜怒哀乐,他们一样也不少,比如贫乏的收入,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相处等。

  主人公蓝迪正是这样的人。他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山林有种天然的热爱,因此自年轻时代起就成为一名巡山员。他也是一个有着善感心灵的人,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山林日记,也拍了很多关于森林公园的摄影作品。但因为家庭夫妻关系和情感问题,陷入纠葛的他在矛盾中开始了最后一次巡山之旅,并失踪,5年后才找到尸骨,并确认死亡。

  我这样写来,似乎显得很无趣,很冷淡,毕竟这是一个人的一生。但书中的文字也一样无趣,尤其是在搜索蓝迪的时期。唯一激动人心让人唏嘘的就是结尾,偶然发现蓝迪尸骨和推测遇难情况那一章。

  还好,蓝迪本身优美的日记能稍稍弥补这一缺憾,可以激起我对自然、山林和野外无限的遐想。蓝迪的人生哲学,比如慢下来,享受这一段旅途,让我也很是向往。

  什么时候能慢下来呢?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三):人在山野总是过客

  文/巴奇俊

  开启这本书,作者便以内华达山的独特风景吸引住我的眼球,像铺开一张绝佳的山水画的序曲,不由得燃起更多的心思,想要好好阅读这本书。

  在山里,或许才能找到自己最真的心灵。摆脱尘世间的人和事,远离都市的喧嚣和城镇的无奈。一切都好像回归到最初,像原始社会那般了无尘烟。正因为如此,在山里,人们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世间。

  然而,一句:“在山上问蓝迪比看地图还有用”的话带领我们读者进入故事的开头,为我们讲解了男主人公蓝迪对于山的熟络,和山之间的关系。山是蓝迪此时的家,是生命的根。没有一个人不对自己的家了解剔透,一旦说起,无不是娓娓而谈。对于生命的根,我们即是有着依赖,也有着执着。想要更了解自己生命里的根源。在此,也反映出了男主人公的对这座山的执着,男主公的迷失,其实也正是作者让我们发现男主人公一生对山的挚爱和热忱。也正如书中有说到读完主人公蓝迪的日记,绝对会感受到他对山的热爱,还有身为巡山员必须忍受的辛苦麻烦。主人公的日记中更是在这本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找到主人公的关键所在,更从中让我们了解主人公对大山、对人生的感悟态度。日记在整个故事起着穿针引线,衔接着主人公一生的故事。随着搜救兰迪的进程,我们不断发现兰迪生命中许多不平凡的山中故事。

  还有蓝迪的日记里说到:“草原不是给各位当旅馆的,不要搬石头堆成一圈生火,也不要让马在这里吃草填肚子,脚下的土地是神圣的,请保持敬意,轻踩脚步,尽量别留下侵入或者使用过的痕迹”看到这段日记不由得想起了近段时间,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死咬伤游客的事件。去一个场所,去一个景点,都要遵循大自然,对大自然怀有敬意,也要懂得各场所的规则。如果选择蔑视,最终害人害己。感叹之余,我们应扪心自问,我们都遵守规则了吗? 去到旅游景点和各种场所时,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地随处丢弃垃圾,乱涂乱画,做出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蓝迪把山当做了朋友,花足心思去了解山野,了解山里的动物,植物,地形,冰河,和天气,等等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对山怀着多大的热爱才如此用心去了解山野的一切。

  正如许多人所说那样,这本书相当有特色,有着小说还该有的曲折情节,也有着人物传记所具备的人生历程。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都溶于山野的人,一个巡山员的传奇故事。关于故事情节我不想过多说明,好的书籍是需要自己用心阅读的。所有的见解都是看书后的一些浅见短评。

  人在大自然里,总是过客。客走,不要留下伤害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四):环保,不是姿态,不是空空的口号

  城市,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实体,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便利。然而,伴着城市的发展步伐,许多宝贵的东西却在渐渐流失。其中,以自然环境的流失最为严重。记得小时候,柳树下,时常会有天牛的身影;下雨前,随处可见成群低飞的蜻蜓;雨后,红砖墙上会留下蜗牛爬行过的痕迹,土壤里则会爬出粗壮的蚯蚓。可是如今,这些亲切的昆虫,有的在我们的城市中已经再也见不到了。人与自然,真的能和谐相处吗?

  读完《山中最后一季》,合上书,我轻轻地闭上眼睛,此刻仿佛置身于国王峡谷森林公园,那里的一草一木环绕着我,溪流的哗哗声,泥土的清香味,隐士夜鸫清脆的鸣叫,宛如天堂美景。可是,当我睁开眼的一瞬间,映入眼帘的是冰冷的水泥墙,窗外急促的汽车喇叭响个不停,各种欲望顿时填满了我的头脑。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不禁自问。

  《山中最后一季》的主人公蓝迪一辈子也没有离开山,他生在山中,长在山中,把毕生的事业奉献给了山,最后将自己还给了山。可以说,蓝迪这样的人我身边并没有,他是极端的环境保护者,他曾强烈反对在山中放牧,因为这样会破坏自然;他曾劝阻自己的同事,不要在花草上面搭建帐篷;他会和松鼠聊很长时间的天。由于蓝迪年轻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体悟到了尊重的含义。他将这份尊重给予了大自然,给予了一朵朵无名的野花,给予了湍急的溪流,给予了成片的森林,给予了山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山中最后一季》无论在结构的架构方面,还是内容的叙述方面无不体现了作者布雷姆的睿智。正如主人公蓝迪的一生,他被人们誉为最传奇的巡山员,因为他仅凭直觉就能准确地指出失踪游客的位置,然而这种直觉却源自他在山中平平淡淡渡过的五十多个春秋。《山中最后一季》行文中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作者呈现给我们的仿佛是一部长达五十年的纪录片,它记载了蓝迪从出生到消逝的整个过程。文章中作者主观的东西很少,他理性地将蓝迪的心路历程展示给了我们。文章的整体氛围,与蓝迪的精神一拍即合,就像热爱摄影的蓝迪悟出的真谛——要怀着尊重的心去对待镜头对面的事物,不要有丝毫的刻意,拍摄出的作品应该是真情的流露。话说回来,蓝迪的精神是人与自然最大的和谐,这种和谐是通过互相尊重体现的,不要妄想改变自然,因为无论你多么的强大,大自然永远是赢家。

  我和一位看过《山中最后一季》的朋友聊天,他说读过这本书的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是一本发人深思的作品,我们能从故事里得到很多东西。蓝迪所工作的国王峡谷里,还有不少像他一样的巡山员,当你初次见到这些人时,他们给你的感觉会是随意且散漫的,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大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曾经有着不错的工作,然而他们毅然放弃城市,来到山中,有人是为了逃避喧嚣,有人是为了给心灵疗伤,原因各种各样。也许我们会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勇敢地放弃了物质生活,羡慕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羡慕他们能生活在安静、清新的大自然中。可是,蓝迪却和这些来自城市的隐者们都不一样。当巡山员们聊起大山以外的生活时,大多会称那里是现实世界,每当此刻,蓝迪总会提醒他们“注意了伙计们,山里才是现实世界”。那些来自城市的隐者对于山而言是有所求的,他们希望山能给与他们城市给不了的东西,所以他们还是会将城市称为现实世界。但是,蓝迪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山,他对于山是无所求的,山早已完完全全地与他的生命融为了一体。他会尊重一朵野花,一朵无名的野花,且这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是最真诚的,就像我们会保护自己身上的器官一样,蓝迪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山里的一切。在外人眼里,他是极端的环保主义者,可是反过来想想,我们会去无故破坏自己的躯体吗?面对危险,我们下意识地都会选择保护自己。如此一比较,我们就不难理解蓝迪极力保护山的理由,因为山是他的生命。

  在中国也好,在美国也好,蓝迪这样的人都是极少数的,他的一生是纯粹的,他的理想从未改变,保护环境是他生命的责任。反观现实社会,环保已经变成一种刻意的姿态,环保已经在向产业化发展,以求牟利。当我们高举环保大旗,喊着响亮的口号时,有谁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再说直白点,有谁能像蓝迪那样,将大自然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无视环境带来的恶果,想必大家都能预见到,等真正到无法挽回的时候,一切也都晚了。“多一个蓝迪,地球的生命就多一岁。”这话也许有些夸张,但是如果多一个能真正理解蓝迪的环保者,那么我们的环境就会有所改善。环保不是姿态,不是口号,环保是生命的责任,是像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自然。《山中最后一季》告诉我们,在蓝迪身上实现了人与自然最大的和谐,该怎么去保护环境,答案就在书里。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五):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一直很喜欢美国作家的散文,清新,真挚,从容不迫。从梭罗的《瓦尔登湖》开始,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海恩斯的《星·雪·火》缪尔的《夏季走过山间》怀特的《人各有异》美国的自然主义者总是想方设法远离尘嚣,远离人群,返璞归真,试图回到最原始的状态。他们脚踏泥土,头顶烈日,笔下是一片散发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美国荒野。与前面几位不一样的是,本书的主人公没有亲自书写自己的传奇,甚至没有跟作者埃里克·布雷姆见过面。我们知道主人公蓝迪·摩根森的事迹,得益于布雷姆的笔。

  作者埃里克•布雷姆在牧场度过了他的童年,毕业于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传播学院,年轻时文章获奖不少,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担任了著名运动杂志《超级滑雪板》的编辑,可谓人生赢家高富帅了。却在五年后辞职成为自由作家,足迹踏遍了全世界。这几乎是美国自然主义者的一大特色,著名大学毕业,担任高新职位,却突然辞职归隐山林,过上远离尘世的生活,颇有几分看破红尘的味道,如果这些隐士与庄子相遇,他们一定有不少共同话题(假如语言沟通无障碍的话)然而事实上,这些“隐士”与俗世缘分未尽,与被神化的庄子相比,这些荒野达人显然“人味”多一些,梭罗在书中记账,公然与制度抗争;怀特在作品中挖苦当时的德国法西斯,感慨战时的生产指标;蓝迪失踪前还随身带着离婚协议书。这倒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布雷姆也不例外,他热爱那些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的运动:跳伞,飞行,洞穴探险,滑雪;谁知一滑就滑到内华达山脉去了,在内华达山脉,他花了八年时间去调查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翻阅他的巡山日志,采访他的亲友,一点一点将历史碎片拼凑成画卷摆放到读者面前。

  历史上总有一些职业在经过艺术加工后变得带有传奇色彩,早期的水手,艺伎,图书馆员,还有今天的巡山员。巡山员这类职业注定了要与世隔绝,与鸟兽为伴。因此,能担任此业者必定是能耐得住寂寞之人,《论语》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巡山员天天独自一人,面对大山,实际上也在面对自己,无须顾忌任何人的目光,在孤独的环境里,人表现出来的是最真实的自我。蓝迪在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与群山度过了二十八年,这二十八年里,有白云,有落叶,有篝火。

  他是怎么度过这无数个山间夜晚的呢?我不知该不该用“熬过”这个词,蓝迪生在一个敬爱自然的家庭,其父斯坦福大学毕业,却放弃银行的工作,选择了离荒野更近的公园(又一位美式自然主义者)耳濡目染下,蓝迪从小对荒野充满了向往,终于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巡山员。二十八年的工作经验使他成为了当地的活地图,他认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座山,每一课树,乃至每一颗石子。或许我应该用“享受”更加合适。

  长时间的离家工作使得他和妻子逐渐产生隔膜,工作中和女同事产生的恋情更是给蓝迪的婚姻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在最后的日子里,蓝迪是在彷徨和焦虑中度过的,远离尘嚣的人终究没能逃离尘世的纷扰。那次巡山他再也没回来。

  在蓝迪失踪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展开了当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却一无所获,人们怀疑,也许蓝迪选择了自我了断。我想,大概是高山和森林把他藏起来了吧。

  尽管作者文风平缓,描述已经尽可能的中立客观,但对环境的描写和对蓝迪人格的刻画仍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蓝迪及其生活方式的赞美和热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本书后对巡山员一职心生向往,但我想说:山中无WIFI。

  几曾何时,中国的山林,美国的荒野,欧洲的平原,都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不见了。她们或许还在那儿,或许已经不在了。是我们主动去忽略她们,我们在屏幕上观看动物世界和荒野求生,朋友圈里还时不时转发钟南山隐士的文章。我们似乎对这种生活方式颇感兴趣,然而就是挪不动双腿哪怕走远一点去看看绿水青山。或许我们很忙,或许我们离不开WIFI,或许绿水青山已经找不到了。

  蓝迪是异类么?

  布雷姆只有一个,蓝迪却有无数个。巡山员,护林员,边防战士,国际船员,难道不是一个又一个的蓝迪么?这个蓝迪的足迹通过布雷姆的笔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蓝迪的歌声则直接献给了大自然。山还是那座山,海还是那片海,蓝迪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蓝天在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2014年,我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当时图书馆里只有我一个人,书上有灰。如今这本书出了新版,但愿有更多的人知道蓝迪们吧。美国人没有忘记他们的荒野,但愿我们也永不抛弃中国的山林。我们无法过上蓝迪那样的生活,但愿我们拥有一双蓝迪那样的眼睛。

  蓝迪不懂中文,内华达山脉未必有菊花,但我分明看到了蓝迪在他的木屋旁边,那昨晚结了冰的水桶旁边,轻声吟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六):本书的写法和翻译的问题

  最开始,我是要把这本书当成自然文学来读的。但是错了。它是一本传记,还像是一本小说。

  它的内容是与自然有关,写一个巡山员的短暂一生(1965-1996)。巡山员的名字叫蓝迪,他爱自然,爱大山。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高山里渡过的。最后,他消亡于高山之中。

  这本书有两条主线。一个是过去的,从主人公的童年开始写。写他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秉性,做了哪些事,怎们样当了巡山员。另一条线,是正在进行的。写他在最后一季的巡山中失踪之后,人们怎么来搜寻他。在我读来,后一条线更吸引人。作者把它写得像小说,像拍电影。作者即导演,结局他已经知道,但是他不说。他故意留着悬念,留着谜底。

  这不是好的写法。

  它有点舍本逐末。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在读的过程中,会一直在关心蓝迪死了没有,他到底怎么死的?而不是关心,像作者所关心的,“急着想要阅读蓝迪二十八年来留下的日志”(P312)。对,蓝迪的日志才是更为重要的。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想,要是蓝迪的日志能够搜集全,结集出版,那将可能是又一本自然文学的经典作品。如《沙郡年记》,《夏日走过山间》,《瓦尔登湖》、《大地的事》等等这一类的。书中摘录了一些蓝迪的文字,这里我转录一二,大家可以读看看:

  “这里有一种低矮的植物,到处都是,叶子几乎垂直向上,几片叶子围成杯状…高度将近二公分,有如毯子蔓生在地上,远看很容易以为是草原。只要下雨,植物‘杯底’就会聚积一大滴水,映着阳光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在绿色玫瑰中央…世上没有比这更晶莹剔透的钻石了。”(P56)

  “晨曦…攀上峭壁,隐士夜鸫伫立在它喜爱的岩架上,先试了试音,然后开始歌唱,乐音高亢、缓慢、渐扬、清凉。一曲将尽,隐士夜鸫轻声低鸣,享受余韵,接着…缓缓沉吟,直到吐尽胸中最后一丝气息。”(P125)

  “我们现代人真是静不下来,好好坐下来观察四周是最困难的事。我们一下就厌烦了。”(P148)

  这种对植物、动物、大自然的礼赞,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我相信在蓝迪的日志里会有更多,会是主要的部分。本书的作者,他是读过蓝迪的日志的。在谈到他写蓝迪的故事,他有什么感受时说,“…蓝迪身为一个人和一名巡山员,教我们要放慢脚步,停下来闻闻玫瑰香。蓝迪鼓励很多人‘慢慢前进,记得偶尔环顾四周’,这让他们非常感动。这个启示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说一下本书的翻译问题——涉及到植物这一块内容的。

  第30页,写到花荵。“终于到了山顶,蓝迪趴在地上,深吸一口戴纳峰最珍贵特别的香气:浅蓝色的花荵(Polemonium eximium)”这里,花荵的学名标注为:Polemonium eximium。查《中国植物志》,花荵的学名是,Polemonium coeruleum(PPBC上写作Polemonium caeruleum)。新浪博客中一篇名为《欧美常见草本景观植物名称(八十二)》的帖子,记录有“Polemonium eximium Greene”,译为超群花荵。维基百科“Polemonium eximium”条下,有图片(如下图)。茎丛生。头状花序。与花荵的聚伞圆锥花序差异较大。对照维基百科的介绍,本书中的花荵,我认为应是超群花荵,它主要分布于内华达山脉的岩石环境中,花期6月至8月。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七):读《山中最后一季》的过程,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读《山中最后一季》的过程,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然而,合上书后回味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却发现,自己早已被感动。这些感动来自主人公几十年如一日平凡的付出,来自于这许许多多个平凡铸就的伟大。

  这本书在美国荣获了“国家户外图书奖”。这里的“户外”两个字与我们惯常将其等同的“户外运动”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这里的“户外”是一个大范畴,它包含了与户外有关的方方面面,户外搜救、巡山员、户外摄影,等等。我认为,这里的“户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使人回归自然的精神,一种生生不息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曾经和一位朋友聊天,谈起《山中最后一季》,他说这本书的写作方法十分西化,作者用8年的时间,历经坎坷,采访了那么多的人,阅读了海量的素材,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中作者主观的东西少之又少,几乎不存在编造与渲染,就仿佛一部长达54年的纪录片,片中展现了主人公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对此,我还有一层属于我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作者之所以以朴素的文风来陈述这个故事,也是为了和主人公平凡的人生相辉映。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巡山员都是一个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特殊职业。巡山员工作的地点大多远离城市,在没有喧嚣的大山和森林中,巡山员用孤独和清贫履行着他们的职责,保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记得几年前看到过一则电视节目,谈到我国巡山员当时每月工资大概在三百元左右,那会儿城市居民的平均月工资已经达到两三千元了,可想而知他们的待遇有多低。在美国,巡山员的工资标准和大城市相比,也是相当微薄的。但是在美国,巡山员中的很多人却来自大城市,且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放弃优越、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山林中来实现理想。山林能为他们疗伤,让他们学会用新的视角审视生活。只不过,想在山中持续生活下去也同样是需要勇气的。

  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他独自背包旅行,当来到一片杂草比人还高的荒野时,四周静得出奇,那会儿他心中顿时充满了恐惧。我相信,这瞬时的恐惧源自孤独,因为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已经熟悉了喧闹。所以,巡山员第一个要克服的就是长年累月的孤独。《山中最后一季》的主人公蓝迪,在山中从事了将近30年巡山员工作,是什么让他克服了孤独呢?热爱,一种彻彻底底对大自然的热爱,就像热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悉心保护着它不受迫坏。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每当巡山员们聊起大山以外的生活时,大多会称那里是现实世界,此刻,蓝迪总会提醒他们“注意了伙计们,山里才是现实世界”。那些来自城市的隐者们对于山而言是有所求的,他们希望山能给予他们城市给不了的东西,所以他们还是会将城市称为现实世界。但是,蓝迪从小就生在山里,长在山里,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山,他对于山是无所求的,山早已完完全全地与他的生命融为了一体。他会尊重一朵野花,一朵无名的野花,且这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是最真诚的,就像我们会保护自己身上的器官一样,蓝迪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山里的一切。在外人眼里,他是极端的环保主义者,可是反过来想想,我们会去无故破坏自己的躯体吗?面对危险,我们下意识地都会选择保护自己。如此一比较,我们就不难理解蓝迪极力保护山的理由,因为山是他的生命。正是这样的精神,让蓝迪履行着巡山员工作赋予他的职责。

  巡山员日常的工作包括维护山中的秩序,阻止旅客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对遭遇意外的旅客实施救援等。蓝迪一生中参与过大大小小的救援行动数不胜数,由于在所有的巡山员中,蓝迪最熟悉他工作的那片山林,所以当有游客失踪时,园方会最先征求他的意见,因为蓝迪的判断力准得出奇。有一次,当园方拿着地图,告诉他一名失踪的童子军最后出现的位置时,蓝迪几乎不暇思索地指向了附近一片空地,并让直升机第二天一早去那个地方。结果当第二天早上,直升机抵达那片空地时,那名童子军从旁边的森林中跑了出来。要知道,蓝迪并没有特异功能,这一切都源自直觉,源自他对这片山林如恋人般的热爱。

  不过,有些搜救行动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蓝迪会负责将遇难者的尸体送上参与救援的直升机。这本书在带我们认识了巡山员这个职业的同时,还讲到了很多搜救知识。这本书的推荐人之一,著名摄影师赵嘉如此评价这本书“能够把一位山地救援英雄和一代美国山地救援发展史融成一部荡气回肠的作品,非常了不起!”赵嘉作为曾经从事过高山救援,并直接参与“5﹒12”汶川地震的救援者,相信他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从搜救的专业领域为出发点阐述的。由于美国开展户外运动的时间已经很长,所以美国救援体系的形成也相对较早。与此同时,《山中最后一季》的故事结构,也是由搜救这条大主线贯穿始终的。

  近些年,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户外搜救也逐渐热起来。不过,我国的户外搜救尚未形成体系,搜救缺乏科学性,因此也造成过不必要的损失。2010年12月10,18名复旦大学在黄山的非常规路线登山时迷路,大批警力参与了搜救。由于参与搜救的民警对当地的地形路线并不熟悉,再加上连夜在下雨的山中展开搜索,导致一名24岁的警察在这一过程中不幸坠崖牺牲。现在回想,如果采取科学的搜救方法,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山中最后一季》里介绍了一种当今世界搜救领域较为先进的搜救方法——麦森共识。1976年,美国空军中校麦森 (Robert Mattson)提出优先区域搜索的全新方法。他的创新见解在春季号的《搜救杂志》(Search and Rescue Magazine)发表,后来又称“麦森法”或“麦森共识”,主要灵感来自于美国海军行动评估小组的库普曼(B.O. Koopman)。库普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出一整套数学方法,可在汪洋大海中定位敌军舰艇,成效卓越。许多人认为,库普曼和他的小组成员是美军在大西洋战胜德军的主要功臣。“麦森共识”一直是专业人员最喜欢的搜救策略。麦森认为,执行搜救任务时,首先要将所有认识失踪者或当地地形的人集合起来,因为他们才是“知道最多、最有经验的人”。搜救负责人尽可能征询有关失踪者和地形的信息之后,将搜救范围划分成大小适中的区块,然后采取匿名投票,由搜救者们替每一个区块打分,分数越高的区域表示搜救者们认为失踪者越可能在该区域出现,越低则越不可能。麦森指出:投票最好是匿名,因为这样一来就算平常很少发言的人,也不会因为怕被别人抢走麦克风而保持沉默。在麦森共识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和科学,这将大大提高失踪者被发现的几率,也能有效保障搜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山中最后一季》带给我的是静静的思考,关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关于该如何对待自然的思考。阅读这本书如同观看一部纪录片,而思考这本书就像在与智者畅谈,它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

  《山中最后一季》读后感(八):心向往之

  试问一个人是否会为了消解山外世事的纷扰而选择就此消失于山野?书末的解答看似模糊的,但其实书名中“最后一季”已包含对这种可能性的暗指。

  快意山水间历来包含避世之味:现世的自我在伟大的自然力前被吞噬,永不复返,却在亘古的寂灭中瞥见真正的意义。

  对于蓝迪这位以山为“家”的传奇巡山人,这看起来好似一种相当完美的结局,充满命定般的神秘感——像是提醒我们:“世上有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

  这种类似宗教般的奇妙感受,恰映照出”现代人“在感受上的缺失:不再相信自己,只是在周遭事物中寻找已有的价值判断,失去自由。

  而在此山是反现代的。感受山林间传来的气息,体会季节更迭的哀伤,万物合一的愉悦,是愈疗,更有不可言说的灵性。

  而后抛开中产阶级式的娱乐观,学会敬畏,不管入世还是出世,在心中守住一座山,便是守住了自己。纵使名利、情欲、责难无法摆脱,也不过只是对真实的试探。

  死亡则成为一种召唤,就算山川也不能永恒,你我何尝不该在自然中深刻体验生命与情感,然后隐匿自己的足迹,只让接近我们的人听见我们的声音。

  不是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