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梅子青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梅子青时》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2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梅子青时》的读后感10篇

  《梅子青时》是一本由张哲 / 刘梅香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子青时》读后感(一):饶平如先生评《梅子青时》

  在晚上看书是我的习惯。《梅子青时:外婆的青春纪念册》交到我的手上时是清样,我有幸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用三个晚上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欲罢不能啊!

  书中的外婆可以说是和我同一个时代的人,求学时期也正值抗日战争的时代;虽然地区不同,遭遇各异,但艰危困苦的大环境是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当时我们在学校上课读书,随时都有日寇飞机前来轰炸的危险。每遇空袭警报发出“呜——”的长鸣声,正在上课的师生便匆忙地收起书本,跑出教室,各自奔向自己认为安全得地方去避难。事先我们学生也都学过一些逃避轰炸、保全性命的常识,例如:要躲藏在壕沟之类的有掩蔽的地方;卧倒在地上时,千万不能够俯卧而应该侧卧,否则,炸弹在地上爆炸时的剧烈震撼会使你的心脏受损;如遇敌机施放毒气弹,要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要用棉被等物叠放在桌子上,自己则藏身桌下,这样,万一房屋坍塌时,你还有逃生的机会……

  书中的故事,激起了我许多旧时的回忆和感慨:我能理解当时一个农村的女孩子的求学之路有多么艰难!我也知道学校中的生活是多么的清苦——甚至于吃一餐饱饭都不容易;太多太多和我相同的经历啊!

  至于书中提到的金校长、骆老师等人,我与他们虽未见过面,但看完此书后,我又感到似乎对他们很熟悉,很亲切,好像他们也教过我的书,也是我的校长和老师。奇怪吗?说起来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国难当头岁月里,那个时候的校长和老师,他们对“教育救国”的理念是一致的。他们那种坚韧不屈、刻苦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是完全相同的。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学校办好,也要把学生们教育成才。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抗日,就是在救国!

  1943年我在四川成都黄埔军校毕业时也准备了一本“留言簿”,请全队同学(约200人)签名、题词,称之为“临别赠言”,别的同学也都有“留言簿”。留言中都是些互相勉励、互相关怀的词语。青年人意气豪迈,热血沸腾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烈、期望温馨……可惜的是,我没有像外婆这么幸运地能把它保存至今,我的“青春纪念册”却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和我的青春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回家以后忽然想起:晾晒在外面院子里的衣裳还没有收取,这时急忙写信给陶爱凤代为办理。很快,回信来了,上面写的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已经穿上了!”

  又若干年之后,有时手头上有点紧,经济上周转不过来,便跑到陶家去对她双手一摊,说一声:“拿来!”困难便立时解决了。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是同胞,胜似同胞。这种亲密无间温暖真挚的友情,令人羡煞、妒煞……

  外婆是个好人,书中故事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好人。从前人说:“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必有好报”。这话并非迷信,而是天理之自然,事理之必然,人理之当然。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外婆个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生活历程的传记,而且也是一本描述人间师友精诚团结互助友爱的真情,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好书。

  饶平如 2015年7月16日

  《梅子青时》读后感(二):平淡而质朴

  从《平如美棠》开始起,一种风格蔚然而起。它们都是怀旧的,它们也都是有关青春的,它们还是平淡而温暖的。

  就像打开一张温暖粗粝的大手,纹理间藏着老茧,可是当它握住你的掌心时,是温暖而干燥的。《梅子青时》也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外婆的回忆录,它更是一个年代的回忆录,那个年代,你我都没有经历过,可是,在那个年代,也有着青春,也有着火烫的热情,有激情奋斗,有美好感情,更有物质匮乏的年代那种一点一滴的小幸福

  我们自有我们的青春,听外婆讲过去的故事,听外婆讲她的青春故事,虽然觉得温暖而理解,但是却无法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卧倒在炮弹身边,在与死神擦肩中求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毫无疑问的是,外婆的故事,因为年代的特殊,将日常细碎小事都蒙上了一层深刻的色彩。

  我的外婆在我脑海中印象不深,我十几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我家最后的一代小脚老太,走不快,拄着拐杖。如果我能像张哲一样的岁数时她还健在,我也很想听她讲讲过去的事情。未必精彩,但是绝对无法想象,只是一定不会像这本书一样顺畅,原因无他。外婆之所以能将回忆娓娓道来,多是湘师的底子,也是那么多年做教师积累下来的口才。有些年代故事的失传,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那个年代人们教育的断位。由此可知女孩子受教育多么的不容易而又多么的意义重大。刘梅香外婆也是努力抗争争取来的受教育权利。于是,她的故事,还是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小书装帧很淡雅,有种岁月的质感。一边是现在的时间,是外孙张哲叙述的现在,另一边是故过去的时间,是外婆的青春岁月。两条线同步推进,就是这本《梅子青时》。

  人说,老人是个宝啊。的确如此啊。一位老人就是一部活的历史,青葱的青春,久远的历史。我们都曾经年轻过,可是谁也未曾老过,当我们年老,回忆起青春的故事,那又是怎么样的一番滋味啊。

  :下班之前写好的书评,然后领导进来交代了点工作,人走之后我就直接关了电脑,毫不犹豫的,毁掉了一篇刚写完的书评稿子,这篇晚上再补的,除了第一个句子是之前写的还有点印象之外,全部重写了,好佩服自己,这是题外话。

  《梅子青时》读后感(三):重识外婆

  如果不是一场病症,记录逝去青春的纪念册将永远尘封在橱柜深处,没有人会想去翻阅了解,直到有一天,那些黑白照片中曾经鲜活的生命都已经归于尘土时,我们可能在整理旧物的空档看到,继而翻开,一页页都是陌生的年轻身影,陌生的留言祝愿,直到看到自己的至亲时才终于发出一句感慨,外婆(抑或妈妈)那时好年轻啊,还是小孩子的样子啊。许是还会点评一下各位的留言墨宝。这个字丑点难以辨认,那个写的潇洒俊逸,应是人如其名吧。时光留给我们的只是感慨和猜测,别无其他。

  幸而翻开了这本纪念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迥异的稚嫩的身影。我们听着外婆讲述那些成长记忆中的片段,伴随着湘湖师范的到来离去迁徙,一出出再平常不过的小故事在这个纷繁杂乱的时代轮番上演,亲族家里的是是非非,艰苦求学的欢声笑语,老师的博学至诚热情,结识了各色的同学,一生的挚友,甚至某一次的互生好感,寺庙中躲避炸弹的听天由命,逃避敌人围追堵截的艰险刺激,面对瘟疫时的人心惶惶。所有这一切外婆只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孙子抱怨太过简洁笼统,外婆的性情太过冷淡,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熠熠生辉过,成为了老人家记忆深处的珍藏,甚至好友在迷糊不清时还能哼唱起那时的歌谣。

  外婆毕业后的工作几经波折,经历了父母妹妹的先后离去,结识了自己的恋人结婚生子,她坚持着自己在湘湖师范学到的那些理念,也坚持着自己的生存准则,就像她的老师对她家乡人的评价那样:醇厚、质朴、忠诚、柔弱、固执、少远见。但那所战时校园和短短几年的动荡校园生活,所给予她的养料,让她在这个养料的培养下成长成为了一棵荫蔽的大树,继而荫蔽着后来人。就仿若巨大机器上的一个细小的齿轮,接收,运转,传送,接连不断

  那本青春的纪念册里,一个个曾经熟识的,了解的,知晓的人,在毕业那一刻四散而去各奔东西,再听到消息时已不知过了几冬春夏,再后来也只是在聚会联络中才听到一些只言片语,现而今留下的徒有一个个框着的名字,没被框住的不一定还在,但被框住的人肯定不在了。让人唏嘘: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外婆已经老矣,我们正青春着,如果可以的话,想多去听听外婆追忆那些似水流年。

  《梅子青时》读后感(四):梅香自醉人

  ●梅香自醉人

  本可能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安静地坐在阳光洒进的阳台上小憩,享受着儿孙满堂的热闹,听着窗外麻雀与汽车鸣笛的合奏,年逾九十还执念参加着退休教师聚会,被冷在一旁。然而这位可爱的老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向外孙娓娓道来自己的青春年少,一时间,老一辈的口述历史,呈现出宏观历史掩盖下的细碎波澜。

  梅香自醉人。

  要说这是一部外婆的青春纪念册,在我看来,更是湘湖师范那一代人的纪念册。一个特殊年代的老人,在抗日战争的年代中倔强而又顽强的生活着,有专属于自己的骄傲和任性,甚至于愿意珍藏一份七十年前的毕业留言纪念册至今,那段在湘湖师范求学的经历,必然是影响了她一辈子的。

  书中影印了许多当年外婆湘湖师范毕业时的留言册,以及黑白照片。原本关于那段记忆只是文字的苍白叙述,一下子变得立体。外婆回顾到这个校友,便马上有这位校友的留言,留的什么,字迹如何,都在帮助我在脑中建构这位人物更立体丰满的形象。这些留言,不过只字了了,却是穿越了岁月呈现在我们面前。那里面有年轻的他们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有一片赤忱的同学情谊,有壮志凌云的报复,更难得的是,这些留言都用毛笔写就,墨香沉醉,与我们现代人用打字传递的情感温度与厚度上早已不是一个级别。

  还有那些历史感浓重的黑白照片,这样的照片一直是我喜欢的。家里也有许多,都是父母那一辈年轻时的见证。没有一丝色彩点缀他们的脸庞,却觉得那时的人们眸子都特别亮,无需修饰却有着一种气韵。

  那是那一代人的涵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湘湖师范里的几位老师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这种印象来自于他们自身内在的涵养。

  抗战八年,七迁校址的湘湖师范,这件事本身即是伟大,当然这与校长金海观先生是分不开的。金先生是陶行知的学生,他继承发扬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亲身实践。

  想到金校长与刘梅香一起走的那段路,一路上用平等自然的语言一直在交流着,也不拘泥于什么话题,边走边看边聊罢了,却总有小知识在里头。当时,刘梅香是万万想不到校长能叫得出自己名字的。

  不免回想起自己在湖州师范求学的经历。

  我们大一写作课的老师是马明奎副教授。马老师长得讨喜,一看便是有福之人,脸盘圆圆的,笑起来更是亲切。马老师来上课总是衣着得体,一身西装衬衣,显得人精神,许是北方人的缘故,说起话来字正腔圆,从他嘴里跳脱出来的每一个音节似乎都沾染着那种精气神。他讲课时人总是站得笔直,笔直到什么程度呢?那是连手都放在裤缝两册的,却不呆板,若讲到些精彩之处,整个人似乎还拔高些,仿佛有人在往上拉着他似的。

  开学第一节课的时候,马老师便让我们每个人站起来自我介绍,别的可以随便说,但有一点,要说明你来自哪里。大学里,天南地北的学生多了,可每每一位同学讲到自己的家乡,马老师总能跟着说上几句:你这个地方我曾经到过的……你的家乡好啊,是个灵气的地方……你的家乡出产着什么我也是知道的……就这么聊着聊着,自我介绍延续了3节课。

  马老师的课件总是不固定的,一堂课上,也是他讲得少,让我们自由发表观点的时间多,他就坐在那儿听。当听到我们见解独到的观点时,总会眼睛一亮,然后飞快地在课件上打下那位学生的观点。有时话题有趣,引得全班一场大讨论,我们说得热烈,马老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最后每每有观点总结出来,被马老师搜罗宝贝似的收录进课件里。

  汉语言文学系还有一位顶有名的教授,我们总是背地里佩服他,当面却怕他。瘦高的个子,半白的头发总是有些倔强的翘着。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就该是我们刘方教授。

  刘方教授的课堂总是要求我们提问。他把学生提问看得特别重,如果是不经过思考的瞎提问,他会用非常严肃的态度告诉你要去思考,否则不如不问。这便是我们从他那学到的态度,思考与倾听,往往比举手一片却闹哄哄的课堂来得有深度的多。

  其实,再多的教学技巧,再先进的教学仪器,再巧妙设计的一个个看似“新颖”的教学环节,在我看来,都不如教师自身散发出来的气场。

  那可能是看似随意接上学生的一句话茬,可能是站在讲台上的一种姿态,可能是间接传递给这个班学生的一种对待学问的态度。

  当我们在大考来临前“磨刀霍霍”向学生,不如把这把“刀”准确地对准自己,修炼自我的内在其实比什么都要紧。

  ●经得一翻彻骨寒,方得梅花扑鼻香

  在当年战乱中,湘湖师范七迁校址,这是一种坚持,许是全体师生明白,教育是救国救民的武器,因此即使空袭夺走多人的性命,要靠胆大的学生一捧一捧将炸的血肉模糊清理掉,学生们也不曾散去逃命,在祠堂里,在寺庙里,在乡亲家里,没有黑板,没有教材,这课依旧上下去。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金海观先生在做了四十年的教育工作,最后却在“组织上服从,思想上不通”的心情中被派去专搞党务工作,再也没能在教育领域取得任何成就,以致在晚年,他都怀着深深的愧疚感,他自责自责再自责。直到临终前还在病床上呜咽失声,说自己一生庸碌,愧对教师。这亦是对教师这份职业刻骨的坚持。

  在文革时期,所有学校都停课了,学生们都在家闲散着,刘梅香看着孩子们读不了书很是心痛,便叫了学生来,说:“所有学校都停课来了,我给你们上课吧。只要有一个学生来听,我就给你们上。”记录这件事的学生是连晓,巧的是,他正是我高中时期的校长,原来竟是刘梅香老师的学生,这奇妙的缘分让我读到此处,不免生出些许亲切感和归属感。

  只要有一个学生来听,我就给你们上。这是刘梅香对教书的坚持。

  总要经得一翻彻骨寒,方得梅花扑鼻香。我想这无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都受用终身的一句话,尤其是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我们。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梅过留香。

  这本“外婆”的青春纪念册翻罢,余味甚浓。

  《梅子青时》读后感(五):评论 梅子青时

  布面精装的一本小册子,素雅的装帧,清新的书名,读起来出乎意料地有意思,很奇妙的一次阅读体会。

  读完后,一个个人名活跃于眼前,讲述人梅香外婆,记录撰文者外孙,还有外婆毕业同学录中各异的字体、留言、署名,以及署名背后,梅香外婆记忆中的同学们。

  我们习惯于历史书本中的大历史,听多了由时间、战役、兴亡更替组成的历史,因此,像这样的口述个人历史成为另一种视野,一种丰富历史的骨血,窥见历史长河中被洗去的、看似无价值的那一部分的存在,着实让我们的神经跃动起来。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意义。

  梅香外婆实在是普通,没有什么载入史册的贡献,如果没有外孙的有心,她的前尘往事也将与大部分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悄无声息地湮没。

  在饥寒交迫时候出生,在病困交加时候成长,在战火纷飞时候求学,在物质极不丰富时候教书育人、生儿育女,在时代变换中送走一些人,想念一些人,忘记一些人,然后,慢慢变老。

  求学过的人一定不陌生学校、老师、同学,不过,可能很少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战争来临,也不放弃读书。迁往云南的西南联大是历史的产物,多少熠熠光辉的人物牵连起培育国家未来栋梁的使命,使得知识不断,人才不竭。

  梅香外婆也经历过这样一段时光。湘湖师范,就是她的“西南联大”。她也有那些肩负学校使命的校长、有风骨的老师、友爱的同学。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让人与人之间如此单纯而亲近。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有缘相聚于湘湖师范,为着共同的目标而读书。同学之谊好似兄弟姐妹,校长老师则是最尊敬的人。

  我们无法理解,随时有被炸弹袭击的危险,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那是一个连活下来都不容易的时代,完成学业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还有很多,那时候习以为常的事,我们无法理解。那是因为,我们从国家和平、物质丰富的年代成长起来,梅香外婆所经历的一切,我们也只是当作一个遥远的故事,听听而已。在与不在,波澜不惊。

  所以,我对记录这段历史的这位外孙投以极大的致意。这种敏锐的自觉,是人文性的,大浪淘沙般的,让人会心的,发扬个人性的闪烁光芒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这种共鸣,让人暖暖内含光,触动我们心底的柔软。

  人美在独一无二。梅香外婆的梅子青了脆,熟了甜,流溢着满满的香气。我们有幸参与进这样一段时光,回忆自此又重新有了温度。

  《梅子青时》读后感(六):有幸做个赏花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回苏州家里和母亲闲聊,她总爱说起青春往事,和父亲初遇时少女怀春又遮遮掩掩的片段,与青梅竹马的好朋友曾经亲密无间如今杳无音讯的不可言说,往返于山西部队和苏州之间的周折及当时军民鱼水情的难得,等等。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根本不是腹笥丰赡之人,她的言说,碎片而寡淡,可是,当我自己经历了一些人事之后,便多少品出个中况味,倒不是因为这些是如此亲近之人的讲述,而是再平凡的人、再平凡的事,那些人性相通之处,总是会拨动心弦。就如最近读朋友的新作《梅子青时》一般。

  我是在平遥回杭州的飞机上读完的,落地时已深更半夜,本来想在机场大巴上迷迷糊糊地休息会,脑海里却全是年轻的刘香梅和同学们在浙南山区的影子。这种感觉很奇妙,其实作者的外婆早已年过九旬,而穿插的回忆像看电影,那些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片段,不如说是看到了自己。“毕业纪念册上,苏梁舟不但写了赠言,还画了一幅画,一只蓝色的水鸟站在溪中。几十页的册子除了这幅画,还有另一幅,画面上一株红色的花,没有署名,只有两个题字:鲜花。花,就是华。鲜花就是仙华。鲜花总要枯萎的,只有回忆却一直鲜艳。”多么像我们自己,也是在那样的年龄,干着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情,写毕业纪念册,字里行间总要言必有意,向往着地久天长。这种气息几乎贯穿全篇,尤其是点缀其间的老照片和当时的手写留言,那十足的认真劲儿,与一度觉得自己青春年少的“傻”又是何其相似,然而,那意气风发、头角峥嵘的日子,不都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吗?

  朋友在自己的文章里说“外婆的口述时常过于简略。她是一个不够精致的女人,永远大事化小,一笔带过。你看《巨流河》回忆战胜,重庆万众欢腾,如在目前。我试图让外婆讲出那一天她所见的盛况,然而她始终说,没有印象,忘掉了,记不起来了。”似有遗珠之憾,我倒真觉得《梅子青时》的珍贵在于那些人情相通之处,当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等历史阶段让外婆们的青春更为曲折,更有了一分患难与共的味道,这是不言自明的。若要说真觉得可惜的是外婆与外公的相遇与结合,原本以为会是主线,却扑了空,成了全篇的点缀,实在没有满足八卦读者的好奇心。不过,想必关于这一点,作者也是无能为力吧,就像他要追问与外婆曾经有一点可能的那一位“最后是为啥结束?”外婆只回了句“他不好喽!你问他去。”其中的可爱之态与设防之心,跃然纸上。

  最后外婆与另两位老友现实中的相聚,成了最令我动容的点,其实到今时今日,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外公外婆给名字画框框成了每年必做的事情,框框越画越多,昔日的人却越见越少。陶爱凤老奶奶已经卧榻许久,不识亲人,但几十年后两位昔日老友来到病房时,她的眼睛里忽然有了神采:“梅香当然晓得的呀。我天天都在这里想,我想你们就快要来看我了”,读到这里时,心底被触动,眼眶湿润,在那样的年代里,挥手便成歧路、一去就是终身的事,估计也是常态,而他们的友谊,却敌过了岁月。

  书里也不乏让我大跌眼镜的地方,尤其是湘湖师范在那个年代里的一些教育理念、几位教师的作派等,真有领风气之先,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如果不是外婆亲述,也许真的以为是小说,是电影。他们当时就公开自由恋爱,学校不但不会干涉,还会给予鼓励。而那位做了四十年教育工作最后却在“组织上服从,思想上不通”的心情中被派去专搞党务工作的金海观校长,始终怀着坐靡公帑的愧疚感。这些虽然都只是“外婆的故事”里的点滴浪花,却让我们领略到了历史长河里清澈的、闪光的部分,我没问过张哲当时起笔的动念里有没有这样的考虑,但这无疑是此书非常有价值的地方,因为哪怕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的观念与作派,与当时依然迥若霄壤。

  《梅子青时》读后感(七):梅子黄时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故事的传递通常由我爸完成,饭桌上的故事会是老生常谈。我家过去在山东,曾经在村里风光一时,有屋有地有两个长工,一个姓马,一个姓冯。老马活好最笨,老冯相反更善于交际。当家的老太爷在城里做买卖,老太奶管家管长工管两个儿媳妇儿。

  大儿媳笨,人却老实。二儿媳嘴巧,有时偷懒老太奶也不点破,两个儿子都是好庄稼汉子,却都没有出去挣钱的能耐。这让老太爷十分恼火,每次过年回家,总免不了在饭桌上瞪他们几眼,叹几回气,抽几口老烟袋,喝几口闷酒。

  我爷爷是家里的老幺,是上过学的,最得宠却也不娇养。不管是暑天三伏还是寒冬腊月,天刚一蒙亮,老马就会在窗前扣窗,叫小少爷出来扫院子。

  我爷爷反抗过,被老太奶教育过几回后,练出了闭眼扫地的绝学。

  扫完院子,饭也做好了,吃几口饼喝一碗粥上学堂,之乎者也,孔子曰几回之后,纠集一班孩子玩点乡间游戏。

  美丽的童年随着日军侵华结束,爷爷为了躲避日本兵只身一人逃到了大连,认识了我奶奶,结婚生子。

  其实至今我都不知道这些就着花生米与大连干啤的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总满足了我对我的根的一点点遐想与希冀。

  我想人们不能探知未来,就会对过去的事有所好奇吧,家庭历史的传承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应该是重要的一部分。

  梅子青时恰好就是一本家庭史,更通过家庭的故事折射出了整个国家的兴衰起伏。可能不是每一个后辈都有耐心听家里的长辈讲过去的故事,也不是每一位长辈都有这么跌宕的故事。

  所以梅子青时这本书看起来如此的可贵,它的可贵正是现在很多出版物所缺少的,真实。靠段子和巧合攒起来的故事不会让人拍案叫绝,只有真实的故事才会让人沉浸其中。

  这本书无论从装订还是排版都看出了作者的满满诚意,可能这本书不是给我们外人品评的,而是给老人家的纪念,它不单单是一本出版物,他是一个老人,一个家庭的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是感情的浓缩,是灵魂。

  所以外人如何评说这个故事的任何细枝末节都没有意义,这个故事就是这个样子,一个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

  《梅子青时》读后感(八):风过留声,雁过留痕,梅过留香

  《梅子青时》,封面上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作为外婆的刘梅香,一个是作为外孙的张哲。在书的最后一个章节里,张哲在反思自己与外婆的关系时,才恍然发现,自己性格里的许多因素,竟然与外婆的行事风格和价值判断不谋而合。这种不谋而合,应该是一种已经持续很久的客观存在,但我们或许从来都不会去考虑,和一位老人家会有怎样的共通之处。

  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在我们初有记忆的时候,外婆已经“老了”。她们鬓发花白、走路蹒跚,我们甚至错觉,她们一直都是个“老太太”。直到当年的照片、留言册或者书信在老屋里被翻出,我们才会恍然“她们也是曾经年轻过的呀!”《梅子青时》,与书本身的内容,有两层关联。一层是“梅”字,代表了口述者外婆刘梅香;一层是“青”字,从时间维度带我们往前回溯到外婆的年轻时代。

  书中影印了许多当年外婆湘湖师范毕业时的留言册。这些留言,穿过岁月干净利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尽管大部分留言只是寥寥几句,但我们还是能轻松揣摩出当时当地的情境、他们年轻时代的惶惑、彼此间赤诚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最令人难言的,是他们“焦虑的未来”成了我们课本中的“既定的历史”。一方面是不可预知的万种可能,一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已然发生;不过匆匆几十载,不胜唏嘘叹息间。留言用毛笔写就,跟我们习惯的打印字完全不同,几乎每个人的字都融了自己的性格进去,美极了。留言的主人们,大都已离人世,若不是有此机缘,他们的名字大概也都会被逐渐遗忘吧。

  有一个数据说,如果不经记录的话,一个人存在的痕迹,会在他死后200年内完全消失。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期待着名传千古,但能留下一些“我来过,我存在过”的证据,也是好事一桩。正统教科书中的历史太关注大局了,那些经由个体记载的曾经,往往有着更动人的力量。几年前,文洁若老师在祖屋里偶然发现二姐文树新当年的日记,托付陈黎跟我编辑出版成《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也就是这样,一段尘封的往事、一段被遗忘的恋情、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突破尘封的浓雾,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些日记有的写在本子上、有的写在信纸上、还有些写在奇怪莫名的书页上,七十年岁月自带的庄严力量,让我们对这些“遗产”肃然起敬。她写“月色很好,不知你窗前的月,是否也像我窗前的月一样皎洁”,你甚至都能想象当时穿着棉袍子的她,如何推开木窗棂,对月思人。所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想象力会让生命永恒鲜活。

  《梅子青时》中还有些外婆及同学当年的照片,这样的照片或许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吧,但除了自己的亲人,别的人你大概都无法辨认。我外婆家的墙上,有一个镜框,里面有早逝的外公的单照、有一家人的全家福。全家福照片里,瘦瘦的外婆抱着我妈,我妈那时候只有一岁。如果没有这张照片,我永远无法想象,我妈一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张哲偶然看到这本“青春纪念册”的时候,他的心情我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这跟我看到《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原稿时的心情一样,有一种浓浓的敬意,也有一种岁月沧桑转瞬空的惶惑。文洁若老师那个装日记的盒子里,也有些老照片,花纹边、黑白色,已然泛黄。照片里面,阳光很好,女孩子们穿着旗袍,烫卷了头发,嫣然笑着,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她们是谁,去了哪里,现在是不是还活着。

  《梅子青时》文本分为两个部分,穿插推进。一部分是张哲描述的成书过程以及当下外婆的状态;另一部分则是外婆口述的“当年”。外婆的口述,主要围绕“青春纪念册”展开,读书时的辗转、战争带来的个人灾难,以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远去的情愫与思绪。《梅子青时》,外婆的口述部分,会很容易让人想到六十岁才开始学习识字的姜淑梅奶奶。对比《梅子青时》与《穷时候,乱时候》,我们会发现,书面语系外的方言,在某些细节的雕琢方面,往往会是点睛之笔。而两位老人,在谈起“生命的逝去”这个不可规避的主题的时候,都有着岁月、时间、经历赋予的“举重若轻”。这是一种很奇怪的阅读体会,我们看不到到激昂的情绪、痛苦的悲愤、对不公的感叹;两位老人在说起当年死去的亲人、同窗、乡邻的时候,像是在说“与己无关”的某某某,或许这就是生死见惯后的对生命的坦然吧。

  每一片段的个人史,都应该成为民族史记的一部分。所以,尽管《梅子青时》只截取了外婆的部分回忆,但“亲历者”的身份,已经创造了一个不被遗忘的机会。趁来得及,不如你也回家问问外婆、奶奶年轻时候的事情,替他们写下来,留一些存在过的证据。

  《梅子青时》读后感(九):【中华网】每一个能走到21世纪的“80、90后”老人都是传奇

  题记

  行道树用脚,往下守着道路,却用脸,朝上接住整个城市的落尘。

  如果这些树还长果子,他们的果子要不就被风刮落、在马路上被车轮碾过,要不就在扫街人的咒骂声中被拨进垃圾桶。谁,会停下脚步来问他们是什么树?

  ----《行道树》by龙应台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贴切地将那些年迈的长者比作路边的行道树——那些无论是沐浴阳光、在尘土里飞扬还是洒落阴凉,都不会被我们注意到的行道树。正因此,当90多岁的饶平如老爷爷绘出自己与爱妻的生平画册《平如美棠》时,我们才开始惊呼那一代人无法复制的爱情;当六十岁认字、七十岁写书的传奇奶奶姜淑梅带来她的《穷时候、乱时候》时,我们又仿佛第一次见识了那代人的执着与毅力;而当我期盼着还能有更多见证过风雨的老人能将自己的经历付诸笔端时,80后作家张哲出现了,他以无意中发现的旧物为契机,经过数月不懈地努力,终于挖出了“90后”外婆刘梅香的大半生,并整理出《梅子青时》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此刻,当同为80后的我拜读着这本外婆的青春纪念册时,不仅是在读一个人的遭遇、一个家庭几个好友的悲欢、一所学校的掌故和一方水土的风物,更是在读一曲祖孙情深,还有那些很久前便已藏在心中、此时又浮出水面的怅惋。

  在外婆的口述中,让我难忘的是她那二十世纪初青山绿水、衣食无忧的家乡,是儿时放牛的童年,是无法男女平等的村中祠堂,更是她及她的同学们读书时的执着与倔强。时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电视上以历史讲述者的标准模式讲述历史时,外婆却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普通百姓的抗战。那是飞机来了却无处躲避,只好趴在地上祈祷,却眼睁睁地看着它飞向你的家乡和亲人;那是日本鬼子在强暴了你的乡邻之后继续去搜山,你被追得东躲西藏,最终只得带着年幼的妹妹蹲在山洞的水坑中一动不敢动;是辗转逃难,背井离乡,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在身边死去;是敌人炸了你的学校,那些昨天还一起上课的同学今天就被炸死,甚至尸骨无存,而他们的追悼会竟只能等到全校师生逃难至下一个落脚处的几个月后才能召开。

  抗战8年,学校7迁校址,战争年代的迁徙不似候鸟北飞,它意味着条件艰苦的暂居、意味着食不果腹、意味着数百里地的步行逃难、它还意味着轰炸和生命危险。然而,身处战争的外婆与同学老师们一起选择了坚强,他们靠着精诚团结互相帮助,最终迎来了胜利的一天。读书,即是一群普通中国青年的抗战。

  而当我们把历史书向前翻页,不难发现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就是一部苦难史,它由每个含在期间的生命的挣扎与痛苦所组成。在《梅子青时》的写作过程中,外婆曾问作者张哲为什么要写她的故事,在外婆看来她实在太普通了,而当作者张哲回答“因为你是我外婆”时,我却有另一个答案:走过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经历了一场场运动,熬过了饥荒,度过了贫寒,每一个能走到21世纪的“80、90后”都是英雄,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是传奇,是他们让历史不再只是宏大的事实、冰冷的数字和少数几个风云人物的游戏,是他们让历史有了血肉、有了色彩与温度,是他们构成了真正的历史。

  曾经,我也很想将爷爷的故事记录下来,爷爷1941年因家贫参军,从八路军、新四军到抗美援朝,再到后来一生随部队修路架桥,走遍了半个中国,直至离休。然而我却再也无法得知他的故事,只能从父亲也知之不详的口述中捕捉鳞爪----爷爷死于1989年的夏秋,那时六岁。我羡慕张哲,他不仅成功记录了外婆的回忆,更通过数月的聆听更多地了解了外婆,拉近了与外婆之间的距离。

  我也感谢张哲,因为他不仅记录下了自己的外婆,还记录下了外婆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同时代的更多的人,在他的记录中,潘仙华的克制、金竹的热烈、田淑仙的吝啬、戴昭珠的慷慨,一个个跃然纸上,让我更好地理解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当然,也更加好奇。因此,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去关心家中长辈,让他们不再只是行道树,挖掘出更多的故事,写出更多的《梅子青时》。

  ---------------

  原创文字,书评版权为中华网所有

  http://culture.china.com/wemedia/original/11173211/20151110/20725842.html

  谢绝转载,抱歉

  《梅子青时》读后感(十):她们的故事

  8月底回家一趟,姥姥说等国庆节再回去的时候,让我陪姥爷去看一个人,我叫做三姑姥的。

  十一放假,事情接连不断。与姥姥商定4号去。期间姥爷还闹别扭说不去,又细细劝说他,趁现在天气还好有我陪着,去了就了了个心事,不然还等过年天冷了吗。起初三姑姥也说不放心姥爷过去,我说我和他一起去啊,放心吧。

  这才成行。

  那天天气很好,到了以后我们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就看到她和儿女出来接我们。在我记忆中并没有这个老人的任何信息,但是她晓得我。到家聊天的时候,他儿子也说那时候我一点点大,天天跟在姥爷身边,荡悠荡悠地。

  三姑姥说起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我也未曾听姥姥他们讲过。她说当时家里盖房子,姥姥过去帮忙;有时候谁晚上是自己睡就过去作伴……我听着,竟从来不知姥姥也曾与姨姥姥们之外的人有这样的情谊。我说,这就是现在所说的“闺蜜”了呀!

  那天姥爷也说了很多话,说起很多他们那一辈的人何去何从,我竟觉得他眼睛里也是莹莹的。于我来说,很多事情是十分新鲜的。许多人印象中竟不曾听过。我问三姑姥,离开家以后有没有再回去看看。老人顿一顿,说没再回去了。不回去了,有爹有娘那才是家,没了爹和娘回去也没什么可看的了。说得我竟忍不住湿了眼眶。

  中午说要去外面吃,姥爷一再拦下。后来在家里吃,家常菜,粥,和买来的好吃的包子。如今出门做客,我也喜欢这样家常的氛围,亲切随和。

  午饭后小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八十余岁的人,竟不知下次何时再见。三姑姥说,哪天方便了,让你舅舅送你姥姥来住几天。

  我私心里很想促成,只是姥姥腿脚一直不便,如今年纪渐长,身体更是大不如前,连出门都不敢让的。

  回家后我跟妈说,这个三姑姥我虽然没见过,但是看着亲切,很像从前的七老姥姥。妈妈说,她就是七老姥姥的女儿啊!我不禁恍然。

  也跟姥姥讲了她的情况,把拍的相片给她看,让姥姥和她讲了电话。说来也是奇怪,姥姥耳背已经很是严重了,也不爱讲电话,但是每每帮她拨电话,她就仿佛瞬间恢复了听力似的。

  那天之后,一直想记下这一段。十一回来上网,才得知竟有幸获得了《梅子青时》这本书。很快就收到了快递,但是也放了些日子,今天凌晨才读完。看到最后梅香和桃子和庭芬的白发重聚,竟想到了那天。

  读的时候,看梅香的同学录,那样的字,那样的文,那样的人,那样的年代才能有。总觉得今人少了些信仰,而那个年代的青年,总是心怀向往而充满活力的。

  是梅香的人生经历,讲给外孙听、外孙整理成书,在阅读的时候,竟成了故事,让人想快点看到结局;又不仅是故事,让人想慢些读,去多了解一些年月里的旧人事。翻到最后的时候,竟有些怅然,不知不觉,就这么结束了。又觉得,这样结束得好。年纪大了以后,总有一些心愿还未实现,也总有一些人想要再见,梅香见了,也是了了一些心愿。而余下的光阴,满满的是外孙以及读者的祝福,希望她老人家健健康康硬硬朗朗得,到茶寿,到白寿,到更长久的寿……

  家里有老人,就要好好珍惜他们在的时光。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听他们讲讲从前的故事,就好像陪他们走了一段人生路。

  能记录下来的,就成了这样一本素淡的书,就像梅香的人,始终坚持着为人师表的风骨。即便不能记录下来,也有一些是停留在记忆里的,将来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一代一代也会有传承的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