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5 20: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精选10篇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本由[美] 刘易斯·托玛斯(Lewis,Thomas)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13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4.70元;精装7.20元,页数:19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一):讴歌生命的一部美丽的书——《细胞生命的礼赞》

  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得知这本书的了。

  这是一本泛黄的小书,仅仅130多页。不同于枯燥晦涩的专业课书本,这本小书更像是由一篇篇散文构成的。全书单独设置了29个章节名,从“细胞生命的礼赞”到“世界最大的膜”,内容庞杂,每个章节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

  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简介我就不再多言,大家可以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91817/ 由豆瓣读书提供的简介。

  读完这本书,花了我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140页左右)。这样的阅读速度不是很快,对于这种似科普性质的书。可是是因为译本的缘故,这本书的原汁原味无法真真体现,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

  关于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从很久以前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对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图腾崇拜。人们对于地球有繁多的赞美与爱戴,而作者认为,地球更像一个细胞。大气层是地球完美的细胞膜,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病毒等组成了地球的细胞器官能团,所有的一切以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胞体生活

  关于学术

  可能论文系统是整个西方学术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吧。因为论文知识库的建立,使得世界各地的科研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果与其他人一同分享,并且从他人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启发。科学工作的蓬勃发展,是源于所有人不懈的努力,才最终建立了目前伟大的科学体系。

  世界的进步得益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突飞猛进为此,一味的以实际应用而做研究似乎并不是那么可取。没有坚实的基础,任何应用都不能突破知识缺陷所造成的困境。

  关于生命

  书中说动物们通常都会在自己要死亡的时刻远离种群,单独地去一个同类们看不见的地方静候生命的结束。生的时候我们要活得精彩,死去的时候我们也要带着恬静。

  我们并不需要恐惧死亡,它只是生命历程中的固定环节,是DNA控制决定的。生活中,我们好像以为死亡一定是因为疾病而带来了,却忽视了这一个简单普通的原则————死亡是生物的基本属性。

  我们以另一种姿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以数目庞大的分子集团,构成了其他的物种生命。

  关于音乐

  作者喜欢音乐,尤其推崇巴赫。音乐是超脱于语言文字、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人类,众多的动物也喜欢音乐。那昆虫的节奏,鸟鸣中那长段的、上下起伏的节奏、鲸鱼之歌、蝗群变调的震动、猩猩的胸脯、白蚁的……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的音乐。

  关于语言

  语言是活的吗?我想是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DNA,组成方式,表现形式。它会吸收养分,改善自己。我们生来就能运用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动物的关键因素所在。

  关于我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读完一本书后都应该认识到这本书对自己有什么作用。我想,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鼓舞就是增加了我对做科研的兴趣,对未知的好奇。

  学习生物,有太多的乐趣,就不知道你能否冲出老师画出的那片天,自由翱翔在生物海洋里。细胞生命的礼赞,它适于我们所有人。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二):细胞“阴谋论”

  风靡全球的《阿凡达》最动人之处当属那个梦幻般的潘多拉星球,星球上的各种生物都可以通过“神经元”相互联结,心灵感应息息相通。所有的生灵与星球浑然一体,他们彼此相爱,彼此互相尊敬,以一颗感恩的心,和爱的能量在传递信息,不断进化着。我们戴着笨重的3D眼镜坐在钢铁森林的一座座电影院里,感动潸然泪下。却忘了反躬自省一下:其实我们的蓝色星球也是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细胞生命”,尽管它已经被我们毁坏的面目全非,难以辨认了。

  早在三十年前,托马斯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就不厌其烦地强调地球是一个生生不息、呼吸运动的“生命体”。而我们人类虽然无可奈何地被推上历史舞台,被动地担当“万物的主人”这样任重道远的角色,但别高兴地太早,自信到爆棚,或许我们仅仅是地球偶然选中的一名能量的搬运工而已,“地球总算找到干活的了。”而作为地球钦定的奴仆和其中的一群细胞,我们理所应当地应该谦卑、低头承认自己是自然不可分割、生死相依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托马斯坚持不懈地刺穿我们人类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揭穿我们把自身和其他生物划开界限的无奈和虚妄。去年,“蚁族”这一概念在中国流传开来,但据说被贴上“蚁族”标签的人们感觉尊严遭到了冒犯。在托马斯开来,从高空中俯视下去,黑压压的人群的确和蚁群非常相像。而且更让人难为情的是,蚁群职责明确的分工和各种各样的集体协作的确抢了人类自诩“独一无二”的风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停留在嫉妒受辱的状态对我们于事无补,我们不妨从蚂蚁身上得到一些有益于我们的启发。

  蚂蚁有一个独特的地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三两只蚂蚁聚在一起貌似茫无头绪,衔起一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同类的加入,思维开始了,它们开始有意识地合作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一个数量庞大、密密麻麻的一群远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单独的智慧生物,每一只蚂蚁只是它的一个单细胞。同样的道理,蜂群、大海中动作整齐划一的鱼群也是这样一个个群体生物。那么,拥有60亿数量级的人类呢?

  我们是所有生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蚂蚁、蜜蜂更相互依赖,联系更紧密,然而我们却不经常能感受到人类自身的群体性智慧。在托马斯看来,鼓励的科学家们各自探寻着自然的真理,片片断断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贡献入人类知识库,使得人类的知识获得了一种个体无法企及的集体的、共同的力量,这就是人类群体智慧的最佳体现。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给不能立竿见影的基础研究创造出合适的气候,建造一个适合酿蜜的蜂巢。在人类的一切群体活动中,政府都应该只扮演这样一个保守型的角色,而不是处处横加干涉。我们看到,生物学理论在这里和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殊途同归

  当然,以上是从宏观意义上来说的。如果把人体置于显微镜下聚焦,则人类的独立个体地位也将岌岌可危。和我们的想象相反,人们身体形形色色的细胞、组织都像是暂居在我们身体里的个体生物。我们可能只不过是一个“细胞群组合”而已,不是我们占有、支配着它们,而是一些我们还未弄懂的DNA、细菌在我们身上开拓殖民地。想到这里,我们不仅会感到看恐怖科幻片那样脊背发凉的恐怖,更会感觉到人类“万物灵长”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但是想到我们不过是从一个无核的细胞千山万水地进化而来,那么我们所谓的尊严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戴的高帽而已。

  一旦承认了人体只是各种细菌的流动客栈,我们对于自身疾病将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细菌导致的疾病只是外来细菌和体内细菌争夺地盘的战争,我们只是个不幸的旁观者。而我们如临大敌,用消毒剂、塑料布严防死守的外部细菌其实并不是造成我们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之所以生病只是因为体内细胞阵脚大乱的过激反应——“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但是也不要小看人体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细胞们大部分时候的防御性反应是有免疫作用的,即便刚开始时阵脚凌乱,慢慢地也能够自发地调整过来,成功保卫机体。所以生病之后最好的办法是等待身体自行地调节恢复,而不是立刻跑去看医生,打抗生素,扰乱身体的自我恢复进程。作为医生的托马斯大公无私地托底了医生行业的不宣之密:医生和家属们很少看医生、吃药、做体检,而这并非是“鞋匠的孩子没鞋穿”。

  在书的副标题里,托马斯戏称自己是个"生物学观察员"(a biology watcher)。除了数个篇章阐述他的“细胞观念”以外。他的一些异想天开睿智幽默随笔和我闲来无事时的胡思乱想不谋而合。比如,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动物的尸体?濒死的鸟儿为什么没有飞着飞着一头栽下来?动物似乎都有这样的本能:独自死去,背着人死去。世界上每天有数万人悄无声息地死去,为什么我们还能够保守住死亡这个讳莫如深的大秘密?为什么还要把死亡看作一场避之不及的灾难?谈到死亡,托马斯纠正了大多数人的一种自我安慰的观念:我们死亡,只因为我们生病,假如没有这些疾病,我们就能无限期的活下去。但是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死亡时不可避免的。我们之所以执迷于或者,千方百计地延缓大限之期,是因为“活着这一长期的习惯使我们不愿死亡”。

  最后,托马斯并不总是埋首显微镜一窥细胞世界的奥妙,也偶尔抬起头来去仰望太空中不计其数的生命“细胞”。如果我们成功地和外星生物联系上了,那么我们究竟能说什么呢?——它远在我们成百上千公里之外。什么样的信息在数百年后仍不会让我们觉得啼笑皆非呢?他的答案是音乐,巴赫的音乐。托马斯在书中好几处以备极推祟的激情提到巴赫,不能不让人认为,这决不会仅仅出于他对音乐的爱好。托马斯的思想有着巴赫般的复杂性。在托马斯的头脑里,混响着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全管弦交响乐。他兴趣的广泛,学识的渊博,胸怀的博大,比之音乐,那只能是巴赫的协奏曲。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三):傲慢的人类

  这本书是很多可爱小短篇的结集

  很多文章轻松有趣

  比如在“作为生物的社会”一篇中

  作者写道

  每年一大群医学家都要在大西洋城举行年会

  从适当的高度向下看

  这就像个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

  他们同样是离子式的振动

  碰上一些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

  才略停一停 碰碰触角 交换一点信息

  在最强制性的社会行为中

  人类确实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

  但如果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同人类事务有点联系

  那在很多生物学家眼中看来 是不可接受的

  他们认为 昆虫的行为是非人性 非世俗的

  如果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

  那就是违反科学

  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

  蚂蚁实在是太像人了

  它们培植真菌 喂养蚜虫做家畜

  把军队投入战争 动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 捕捉奴隶

  织巢蚁使用童工 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来回窜动

  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 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它们什么都干

  就差看电视了

  ————————————————————————

  看到“看电视”这一句

  我一下子笑了出来

  因为我突然脑补出来一只蚂蚁

  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的画面

  ————————————————————————

  而在“对于外激素的恐惧”一篇里

  说到昆虫会分泌一些传递信号的外激素

  也是篇很可爱的小文章

  “家中,今天下午四时” 雌蛾说

  她释放出一点点蚕蛾醇 这种东西

  只要一个分子就能使方圆数英里之内所有雄蛾身上的茸毛颤动

  使他莫名其妙热情地顶风而来

  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只是被一阵化学引诱剂的烟雾所俘虏

  他很可能忽然觉得天气变得如此晴好 气候是这样的令人精神振奋

  他舒展翅膀 轻快地迎风而来

  在路上 顺着一缕蚕蛾醇飞行时

  他注意到有其他雄蛾朝同一个方向飞行

  都那么兴冲冲的 你追我赶 好象只是来参加飞行比赛一样

  然后 当他飞抵目的地时

  他可能认为那是最偶然不过的事 是极大的运气

  “老天保佑,看这里是什么呀!”

  他在那里发现了一只美貌的雌蛾

  ——————————————————————

  很可爱吧

  突然想起来之前是在《冷浪漫》里看到的

  说人类也分泌外激素——荷尔蒙

  荷尔蒙对异性的吸引力已经得到证实

  人的鼻孔附近长着一个很小的约2毫米的“犁鼻器”

  它的特点是只接受鼻子闻不到的性气味

  现在科学家正在逐渐发现犁鼻器的存在和意义

  当人受到异性荷尔蒙的刺激时

  犁鼻器可将荷尔蒙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调节人类的性行为

  ————————————————————

  人类其实就是裸猿

  不管怎么穿衣打扮 怎么思想

  仍然脱离不了动物的本质

  可有时人类把自己看得过高

  认为自己是万物灵长和主宰

  认为自己拥有高于其他一切存在物的品质和权力

  作者用戏谑的口气嘲讽了这种人类沙文主义

  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有时表现出的自大一面

  大概就是作者的本意吧

  《细胞生命的礼赞》读后感(四):当“沙文主义”对撞“被礼赞的细胞”

  中学阶段浅析的时政、经济和民主历史都会归纳在同一本《思想政治》中,于是大部分中国人在青少年三观形成的阶段就有了对”列克星敦第一枪“、”独立日宣言“和”玻利瓦尔“等词组的初步印象。由此,当书本翻到浓浓沙文主义情怀的历史案例那几页,总会蹦出三两个隔着雾也能看清花的少年,他们借着稚气、僵红着焦急的脸蛋儿踊跃举手抢答,恨不得一句顶百句地表达对这些极左盲从的唾弃。一件有意思的事是,这些少年们好像本杰明巴顿,越长大,越沉默。

  把角度放大来看,国家建立了长久的保健制度,以提供社区、义务教育范围内几乎每个公民健全的医疗系统,这是一项生来具有的“殊荣”。再把角度亿进制收缩,细胞分子本体有一套保持平衡的机制(homeostasis),在该机制下,细胞中任何参与机体生长代谢的化学反应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工着。作者刘易斯托马斯就是这样一个把宏观与微观有趣结合的科学家。他涉猎整个生物学界,关注自古至今的学说观念,与时下机动的社会关联,果不其然是本尊口中的那位“生物学观察员”。与其说他是科学家,不如确切地强调他是一名政治家、生物医学工作者甚至语言学初探小生(参见“活的语言”一章)。全文并非一气呵成,倒更像是一部论文集在偶然的时机出现在专栏中。托马斯在某次炎症讨论会上提出对“细菌”的认知,言简意赅的几句独特见解竟被主办方录音整理发布《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连写六篇后,托马斯欣然命笔该专栏独家作者。相信每个对生物学有些基本轮廓鉴别力的人来说,《细胞生物学的礼赞》无疑是一本令人振臂高呼的巨作。

  地球是一个有机体,栖息之上的昆虫群、鱼群、鸟群、人类都是一个个生命体系,包括空气、水分和岩石等非生物因素也笼统划分在一个个生态系统中。讽刺的是,纵观人类科学认知史,低等生物的地位仍停留在“共同祖先”概念里,人们会去探究某种蓝藻细菌在浅水处吸收光能的分子动力学(所以生命出现于海洋这一学说不应备受认可),也会去寻找固氮微生物与根瘤的关系,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研究更高级的生物群体。部分由科学家带领的大众持严格的“沙文主义”科研精神,将目光最后集中在高等生物。诚然,其线粒体动力学告诉我们,高等生物细胞器是古生菌融合的产物,但这些大众仍然执着地以高等生物为最高据点。这不得不说我为什么力荐这本书,托马斯从死亡(细菌与内外毒素)、信号传导(蚁群、蜂群日复一日地劳作)、群居意识等多角度出发,每到一处都证明了人与其他生物的同一性比特殊性更为重要。

  “沙文主义”科研精神背后的自负源于恐外,这里的小动作比牙买加海湾的生态系统还复杂。人类抵制外星生命的想法,呼吁民众树立正确的观念,可文明前进难道不应该靠着这些假说和疑问正步走么?借着“沙文主义”人类呼吁保护地球、开创绿色家园,这些旗帜背后“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地践踏、掠夺大自然难道不是一种掩耳盗铃之势?这些看似文字游戏的字里行间,我似乎领略到了一种无法全身心理解的哲人达观(不明觉厉)。托马斯的观点认为,人类不能过度干预顺其自然的理念,即使极致到变态的“沙文主义”,也无法预言可笑的结局。

  归集到书名中“礼赞”一词,这是整本书令人直呼过瘾的高潮点。书里大段核心内容赞颂生命坚韧、万物生机,庆幸存在人与自然的共惠互利,感恩机体平衡与调节。令人感动的是,托马斯借故谈到了语言学和音乐(早年在医学院读书的他是一名诗人)。日耳曼、希腊语等多年的演变正如生命体长久的历史,它们恰如其分地被比喻为“社会达尔文进化论”,让读者着实体会到生命之河中语言和有机体的统一。和语言一样,音乐的律动也是生命体激活的方式之一。托马斯多次提及到巴赫的音乐,这不得不令读者脑海里随着字体的滚动跳抖着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全管弦交响乐。科学家的思想与艺术碰撞是我最期待感受的一幕。试想一下,当针锋相对的观点与铿锵有力的奏鸣曲相碰,抑或被舒缓柔情的二部创意曲席卷,是不是这种锋芒毕露毫不退让的观念也能变得娇俏而温柔了呢?愿每位正在或即将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人能多培养一些简单的文艺兴趣,给那些看似枯燥的科研增光添彩,画上一笔诙谐而轻松的音符。

  此文仅为笔者一刷拙见,期待再读后能将托马斯的内心世界走得更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