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0: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10篇

  《這些人,那些事》是一本由吳念真著作,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240頁,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一):最美的风景,请留给回忆

  “只是……你们也还记得我吗?”

  序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独到热泪盈眶。也许是最近看了许多关于时光的电影和书,比如《不老骑士》、《茉莉花开》等。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看到岁月在人的脸上盘踞,刻下深一道,浅一道的皱纹。可是奇怪的是,人的衰老一方面让我泪流,另一方面却让我觉得岁月的尽头,是极其温情安静生命状态。也许抱着回忆,会原谅一生许多的事情。再悲伤的往事,在回忆中也会变成最美的风景。

  一个会说故事的人,就应该像吴念真先生。用轻描淡写或者是平述的方式说故事。也许真的像他所说:记得你们、记得那些事,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才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最动人的故事。台湾的美学大师蒋勋曾经说过:其实真正的平静可能是内在的所有哀伤喜悦经历过以后,出来的一个巨大的包容力量。所以才能将回忆里的惊涛骇浪,都化作文笔上的娓娓直抒。

  这本书中,出现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包括他的胞弟、像自己父亲一样的矿工们、自己曾经服役的战友。是多么伟大的力量,让他能够在写这些故事时,力气用到恰到好处,即使是泪流满面,但是生的希望依然存在,依然温暖。那些或悲伤、或温暖、或不愿提及的往事,当被一个老人写出来,残忍的细节被时光打磨,只剩下回忆里笑中带泪的曾经。

  不知道自己年老的时候,能不能像吴念真先生一样,将自己的体会与感动,与人分享。生命难得不留下遗憾,比如《遗照》中抱着妻子两个孩子的照片合照的父亲。真正使人动容的,正是这些遗憾。但这些遗憾很痛,一经触碰便会让人陷入往事。所以,比照念真先生的那些事,我们是否应该不仅仅止于感动?更应该行动呢?一直想做家族历史的记录工作,看了这一本书之后,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个温情,而非无情的人。

  最怕的是等到自己年老时,发现自己忽然失忆,找不到温暖自己的往事。最怕的是等到自己年老时,发现自己一生错过那么多。吴念真先生的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启示录,砥砺我们更好的生活。呼唤生命的真善美!

  “只是……我还记得谁呢?”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二):通俗是一种功力

  吴念真说,他的人生里有很多意外。我想,我和他的这本书相遇,也是个意外。

  去了博群三月的其中一个活动,叫做“吴念真:故事。人生”。我算是“慕名”前往的,但对他确实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一》里那个老实而压抑爸爸,而他的名字总是出现在与台湾电影相关的各种文章书籍里。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演员是他最不愿意担当的一种职业;原来李安用来拍《推手》的电影辅导金是他与一班人争取来的;原来他最擅长的是写字;原来他是《恋恋风尘》和《悲情城市》的编剧,而这是我一直想看而没看的两部电影。

  “吴念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这是一无所知的我在还没听完他的讲座时就得出的结论。从他穿着淡蓝色衬衫背着黑色双肩包就走上台那一刻开始,就基本上是自动波,主持人只是用来串场,好像没有也无所谓。他操着一口台式国语,不仅没有冷场,那一个个从他口中吐出的单字串在一起,还很吸引人。

  从活动回来后,有种意犹未尽感觉。找了《多桑》来看,然后想看看他是如何驾驭他最擅长的文字的,方才搜到了《这些人,那些事》这本书的存在。

  “吴念真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看完书后,得出的仍然是这个结论。

  不是有故事的人就愿意讲故事,而“愿意讲故事”和“会讲故事”更是差了好几个层次。看这本书前刚看完《四手联弹》,章诒和算是个身边充满了故事的人,也自称是“讲故事的人”,但明显她并非深谙此道,字里行间充满了主观色彩和怨妇气息,毁了那许多本来惊天动地的好故事。

  但吴念真不同。他的故事里没有名士大家,没有惊天动地;那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却个性鲜活,跃然纸上。不论是别人的故事,还是他自己的故事,他都从不会慷慨激昂,只是细腻温和,娓娓道来

  即使是像《茄子》那样惨烈的故事,被吴念真说起来,好像也自有一份温柔在其中。这样的书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情绪从来不会太激烈,眼泪也只是慢慢地流。

  在《遗书》里,弟弟说:“我不像你,笔随便写一写,话随便讲一讲就有钱进来。”会讲故事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不仅像弟弟说的那样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本,更是一种难以被掩盖的人格魅力

  吴念真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写东西讲话都很真诚,不会用什么很深的词,更不会拽文。就是那么通俗的,淡淡的,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感动起不平凡的人。

  “故事。人生”的讲座上,主持人很为他长久不活跃在电影圈感到惋惜。他说:“我从来不认为电影是创作的唯一。”他说做广告做电视到现在做舞台剧,都是创作的形式,以前台湾的舞台剧因为太深喜欢拽文没人看,别人找到他,他建议做些通俗的东西吸引更广泛的观众。

  他说“通俗是一种功力。”后来,他跌进了自己挖的坑,开始了那看不到尽头的《人间条件》系列。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三):我们是听故事的人

  不要说我们都明白

  几经周转才购到手。快递公司把书送到办公室的时候,很多阿姨大叔们都在。然后他们开始告诉我,哈利波特最近有多红,那个谁谁的书卖得多好,繁体字对他们来说看起来是多累一事件等等等。我不知道我到了他们一样的年龄的时候是否还会看书。

  我也不知道以后还需要经历些什么。是不是经历了很多以后,就什么都明白,或者无所谓明不明白。

  泉州最近的天气起伏不定,有时候降得厉害。窝在被子里看书其实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总觉得不应该是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合上末页,很多想法开始回到自己身上,想起过去和现在一起过的很多人。家人或者朋友

  想起十几年前中学的语文老师在作文里给的评论说,你总是把文章的感情过多的拘束在亲情之中。这样的评论让我一直疑惑,这样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不当之处?

  年龄一如岁月不断攀长的时候,结婚,生女,双亲渐老,兄弟各自为家,家人的慨念在心里占有的地方没有减少,却也不断地增长着。

  我想对于很多人一定也都是这样。一如老三。

  老三到底在年幼的时候闯了多少祸,估计他现在自己也说不清楚,至少对于当时那些邻家小朋友们来说,老三绝对是唬得住他们的一号人物。为此,老三没少吃老爹的棍子。在老三努力成长的那几年里,对老爹更多的应该是恐惧和怨恨。

  老三读大学的时候曾跟我说起,以后还是不能跟父母住在一起,那样问题总是太多,这里没有谁对不对的问题。他说知道老人家多么希望他回家,却又怕他回家。他说他不像我,我是所有人眼中好儿子的典型。

  后来老三毕业后真没回家,在省会那边找了工作,独自生活。父母又开始担心他一个人过得不好,照顾不了自己,开始四处找关系,希望把他调回来。老三却总是不大配合,说起调动或回来重找工作的事情,总是心不在焉。父母后来也就放弃了。

  有一次老三回来,跟母亲说,怎么才多久没见,我爸怎么一下老了那么多。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后来老三几乎每个月都会动车回来一次,三天两头打电话,说是想看看我女儿或听听她声音,但我知道这其间更多还是父母的因素。

  有一回在老三空间看到写老爹的文章,老三说,老爹现在是不是会很骄傲,因为他有三个大学生儿子,而且他们都开始要成才。

  老二没有老三那样的个性十足。学习工作的事情总会先征求大家意见,然后才去做。很多东西也都按部就搬。典型的古意人。捡到钱都会交给警察叔叔的那一类。

  如果说我和老三的感情更像父子,总是在很多方面需要照顾到他。那么和老二才是那种绝对的手足情深

  从小,我们几乎吃一碗饭,喝一杯水,我要做什么,他也总是跟着做什么。甚至是上厕所,我们也总会约好一起去。

  但在我心里总是觉得亏欠老二很多。小学那时候,有个很铁的哥们,有一回他和老二吵架,甚至要开始动手。然后我紧紧拉住老二,嘴里一直不高兴地跟老二说,算了算了,不要吵。我不知道当老二心里有多怨恨我,至少他一回家开始告状,然后很多天都不跟我讲话。

  还有一次是发生了流血事件。小时候住外婆家,家里大人都不在,我和老二在门口玩,然后把老二推到小水沟里,他脑袋撞在石头上,流了很多血,然后我边哭边拿着钱跑去村小店买创口贴。

  奔跑的路上,我一直用手打自己的脑袋,嘴巴里一直啐啐念,老天保佑老二没事,老天保佑老二没事,我以后一定好好待他,我以后一定好好待他……等我回来以后,大人们已经回家,并送老二去了诊所。

  这件事情一直让我心里愧疚,甚至到今天。

  后来我跟老二睡觉的时候,总会半夜醒来,看看他。看他是不是又踢被子了,看他是不是又流了很多汗。

  我在上了高中以后,写过一次老二,我写道:如果有一个人让我坚定活下去的信念,那个人首先是老二。

  闽南话里说,一世父母,三世兄弟。我想大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些人有些故事相随我们一辈子,有些人有些故事擦身而逝。

  我没有从吴念真讲的故事里找到太多大道理,但或者因为方言习俗的原因,这样的一本书让我深感亲切。虽然合末页之后,还是憋屈得慌。

  只是不知道那些各自相忘的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四):生猛的真情

  说实话看《第一辑--心底最挂念的人》时觉得这小故事平淡,如果硬要说出点味道什么来,那应该就是白开水里放了点盐,平淡还带着苦涩,但说来奇怪,你也不会讨厌地放弃他。

  不得不承认,看到《琵琶鼠》我恶心了下,“而当那些人走过几步之后才知道事情大条了,因为那孩子接着说:“爸爸睡到虫都爬到身上了还叫不起来!”

  打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生理再一次恶心了下,不过没有昨天初次见到这句话时那么恶心与反胃,前面的用词还是 大条,可接下来那孩子的话,真的很天真很恶心,这场景那反胃应该能媲美《门徒》里吴彦祖看到张静初死去多日的那一幕。

  后来看多了就习惯了,原来老吴喜欢在盐水里放点生猛猛料,比如琵琶鼠,再比如茄子。

  还有好多其他的,虽然么这么生猛了,但重口依然,不仅仅是言语,猝不及防结局,还有,沉甸甸的真情义,比如,爱、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寂寞、仪式、遗照,等等等等。

  想想也是,所谓父母兄弟情,又有多少能是惊天地泣鬼神,或者鸟惊心花溅泪的呢?最平淡最真诚质朴的情义还是在平淡真诚质朴中慢慢流淌地好,有些东西就像白开水天生是人类必需生命之水,加点颜色固然好,但其意义却从生命之水退居为beverage,呵呵还会腻。

  之以喜欢这些小故事,除了前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小故事里写满了尊重,不仅是对妓女的,更是对人性的。

  可以尝试,《爱》和《八点档》对比连读,配上《秘密》和《遗照》,再佐以《邂逅》、《长梦》和《仪式》,高贵低贱一目了然,世间真情义终于还是战胜了所谓的体面与高贵,在真实生活中演技终究是不足恃的。

  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想我终于有勇气再去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话说,当年我就是嫌它太生猛没勇气读下去。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五):那些人

  《这些人,那些事》是我看一个故事后,强烈的想去看这本书。一个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遇见自己的前女友,俩人都已结婚生子。但司机没有勇气与她讲一句话。女友上车开始打电话,打给朋友,老公,孩子,同事在电话中讲诉着自己的故事,车子到站,女友说“我已经告诉你我所有的状况......家庭、工作、孩子。告诉你现在的心情......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而你连一声招呼都不肯跟我打。"

  就为了这个故事,我超想这本书。但烦琐事情匆忙尽然忘记了这件事情。昨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在他电子阅读器里看到了这本书,才想起来尽然有这样一本好书我尽忘记了看。

  今天放假本来想睡个懒觉,早晨却醒的出奇的早,想看俩章这本书再睡,结果看的渐渐入迷,也没有了睡意。

  一个个真诚动人的故事让我深思很久,也许这就是岁月赠送给吴念真最好的礼物——经历。《这些人,那些事》中记录了许多故事,有吴念真自己的,有他亲人朋友的,还有些不知道是谁的故事。也许只有历经岁月的磨练一路走下来的人才有这么精彩的故事可讲。

  我把那个故事发给我爸看,我说是不是很感人,我爸说还行。我说你们这个年纪,都麻木了,我爸说也许吧。

  我觉得事儿,其实都是人做的,有人的故事总是好看的,有人的故事都是鲜活有感情的。我记得书里的老鼠子、弟弟、美好、阿华老莫等等那些善良的人,还记得他讲的那个喜欢演戏的阿懿。看到这些人的故事同时,会不会让你想起你身边那些人的那些事。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在担心故事讲完。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我还是哭了,久久的陷入深思中,好像吴念真的故事还有很多,他还没有讲完。活着就会和人打交道,不同的人总是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谢谢吴先生让我看到这些人的故事。我觉得他的故事平实不华丽,但这就是人生。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六):叹息的温柔

  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这几天生活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自己连社交的勇气都没有了,遂决定窝在家的角落里抱着电脑好好看书。我觉得我一定是运气好才在这个低谷时期遇见了这本书,若是换了描写其他的文章,说不定没法让我对着电脑微笑,但它可以。或许最近的运气都用来遇见这本书了。

  第一次遇见吴念真先生(我总喜欢称他为吴老师)的文章是在“经典短篇阅读小组”里面,有人节选上了一篇《重逢》。讲的是曾经相爱的一对,男人为了省去奋斗时间而出轨,最后分别的这样两个人,在经历多年之后重逢的故事。本以为是一篇普通的情仇往事,一文末了,我却沉默了。

  从那篇文章开始,我就发现吴老师的文锋平淡而不平乏,在故事结尾总有让人沉默到睁不开眼睛的能力。你永远不会想到在什么地方会有怎样令人感动的情节,或是在本该美好的地方有多么丑恶的事实被揭露——而他在描写的时候,总不会以嫌恶地口气说,总是以悲悯理解的口气述说着,让人也跟着去体谅世界上的不美好。我相信大家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生活给予我们太多苦难。正是伤痛让我们去学着忍耐,学着体谅。

  里面的文章最令我触动的是《门外青山》,我那么喜欢它以至于每次提到或推荐吴老师的文章及作品时必会加上一句“最触动我的是《门外青山》,有机会请去读一下”《门外青山》这篇文章主体是描述了一个在外工作的男孩因为机械意外被砍断了右手的三根手指,从此只能回家赋闲。而之前跟他情愫暗生的女孩在与他失去联系几个月后一步一步找到了家里,他在陪了她一天、送她下山之后,在山路上的树上上吊了。文到这里就结束了,触动我的反而是吴老师的补记。他说,假如当时有人对那个孩子说,门外青山依旧,或许悲剧不会那么注定。

  我的语言如此平乏,无法描述我读到它时眼泪是如何盈满了眼眶。如果说这篇文章连生存的勇气都给我了,或许也不全是夸张。这段时间我一个人走了一些地方,海边、林中、高楼。每个地方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官刺激,有些时候负面情绪不免会强烈地覆盖上来让人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但我总在最后一刻想起这篇文章,想起门外郁郁葱葱的青山。没人来告诉我,那么就让我自己走入那片山林中。自己努力,在树叶筛下来的光影里汲取生活的勇气——不论怎样,青山都是依旧的。

  吴老师的每篇,读下去总能令人懂得些什么,更多的是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意会的感情。他的文字像一汪柔腻的水,缓缓地流过心头,或许不能治愈那些伤痛,但一定能让人感受到温柔。微笑的,或叹息的,或悲伤的温柔。

  读这本书时,我总喜欢在音乐播放器里打开“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这首歌,歌手温柔而不单调的声音,融在平静而祥和的旋律里,仿佛丛林里悠扬的天籁,让人在山林中发现郁郁葱葱的树木……甚至微小的、却坚强开放的花朵。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七):讲故事的人

  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只是一本薄薄的故事书,但读者不可贪婪,要克制地翻看。

  他的自序里有这样一句话,归纳的是他讲故事前后的心态,也是我认同的感受——“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前半句意思是,你若没当过兵、见到炸断的四肢,没做过穷人、感受饥饿的绞痛,没出生入死、甚至没像模像样地醉生梦死过……那人生多可惜。后半句意思是,感谢你的敌人和绊脚石,让现在的你丰盈和坚强。

  全书五辑。第一辑是“心底最挂念的人”——吴念真的妈妈,在孩子婚礼的前一天杀猪公,并行跪拜一百次的大礼,只为在最绝望时跟众神许的心愿得以实现;爸爸那么爱小孩,但只会不动声色甚至粗鲁地表达,在奖励孩子一支小小的钢笔后,竟偷偷把心思记在日记里。

  《遗书》是吴念真特别收录的近年唯一的小说创作,也是最打动我的一篇故事。说的是“我”和胞弟弟,天地之别的命运,若即若离的亲情,似是而非的爱恨,慢慢地过,浅浅地说,深深的痛。看过的人,都似有切肤之伤。文章的最后,弟弟不堪生活的重压自杀,留下的遗书写着,“大哥,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讲故事的人,总是这么容易翻出人心的伤疤,轻轻一撕扯,就裂了,露出鲜红的新伤,滴滴答答渗着疼痛的血。

  第二辑是“日夜惦记的地方”,在他儿时成长、之后消失在了行政区域中的故乡,那里有为了给孩子吃顿好些的肉,而卖身给卖肉人的妈;有儿时践踏满山蟾蜍,而日后被山崩一般报复了人生的阿赖。这些故事的画面感都强烈而震撼,读起来很过瘾,仿佛能和作者一起回到小时候山路的斜坡和田野旁的桥。

  《老山高丽足五两》是最重口味的一篇,从标题的两种解读方式就可看点端倪。不剧透了,除非你觉得水泡软的鸡眼和角质很好吃,我才会告诉你他们还治好了人的绝症。

  第三辑“博真情的朋友们”,记的都是他当兵时的故事,真情许多都是拿命换,拿一辈子赌的。《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就是惨烈的一篇,

  第四辑“一封情书的重量”,强烈推荐出租车上的《重逢》,二夫侍一妻的《美满》,让人啼笑皆非的《长梦》,剧情反转到让人心跳,就像蹦极那一刻,明明人快到生死关头,最有力的一击却在跟前戛然而止,苦笑着被强行停在人生的某个节点,以一种奇怪的姿态。

  到第五辑“这些人,那些事”,真实地呈现了一些行将就木的老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们都是作者生命中的散客,或可爱,或寂寞,或刻薄。

  就这样,四十来个故事,讲述了作者人生的高低潮,生死劫,悲喜事。他的文字多叙述,少评论,不去渲染其中辛酸与苦楚,浅浅勾勒,映衬出一种淡然。大多讲故事的人,讲得最生动的,往往是自己在时代中经历的故事,有感悟、有结局、知道如何掌握命运的节奏,或趁机自嘲一把。所以这本书也是作者经历的台湾一个时代的影子,当中对普通人、战乱、爱情的透视都让人久久回味。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有时,当男人附上了些许女人的细腻纠结,他的性感便立体了起来,吴念真就是这样一个阴柔相济,不紧不慢的人。不止是写书写剧本,他参演《一一》时,刻画的那个中年男人形象,也浑身透着一副娓娓温温的模样,如未关紧的水龙头,边淌边滴,蓄了一地,又湿了一间房。观者只是默默看着这样一个中年男人,一个丈夫,一个儿女双全的爸爸,如何压抑和疏通他中年危机的种种问题,最后,通通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好像重口味的食材,需清淡烹制,它的味觉能量方能抑制不住地真实喷薄,快意舌尖。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八):释怀之后

  认识吴念真,要归功于微信。某一天,忘了是哪个公众号的推送,读到一篇美文,知道了台湾有个作家叫吴念真。虽然我已经忘记那篇文章讲的故事,但一看到吴老师的名字我就开始想象,他一定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果不其然,在台湾现代作家里,我偏爱的是三毛的旅行和林清玄的禅意,唯独这个吴念真的出现,让我发现原来平凡的故事也可以说得如此娓娓动人。那种感觉,就像一根芊芊玉指在不经意间拨动了我的心弦,说不出的满是触动。

  坐在嘈杂的地铁里合上《这些人那些事》,总觉得意犹未尽,一边想着去看看吴老师拍的电影,一边回忆在自己的人生岁月里是否也有被忽略的快乐和悲伤。有个叫《重逢》的短篇我至少读了三遍,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故事讲的是一个破产离婚的中年男人,为了生计开出租车为生,原本是想邂逅偶尔回国探亲的前妻和孩子,哪想竟搭上了昔日抛弃的爱人。人生如戏,当发妻坐在车里对着电话那头谈笑风生,他却如坐针毡,无所适从。当她要下车时,他还在纠结是否打个招呼或是打个折,她却平静地先说话了:“我都已经告诉你我所有近况,告诉你我现在的心情,告诉你我对一些人的思念……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连一声hello都不肯跟我说?” 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本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却因为一方的羁绊让一方的坦然孤掌难鸣,结局自然是悲伤的,换来的是一方对一方的或嘲笑或无奈。佛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也许,这样的重逢在释怀之后,应该来得更自然些,更平淡些。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充满禅意的故事。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是啊,别人都已经放下了,只有我们自己还念念不忘,于亲情、于爱情、于友情,对工作、对生活,总有些事情让我们忧心忡忡,无法释怀。但这些忧虑和烦恼很大部分并非源自内,而是发自外。如若不能释怀,也许固步自封,也许杞人忧天,甚至如某些诗人般患上忧郁症,落得个二尺白绫的下场,那才这是TMD悲剧。

  康德说过,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却不易,这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急不得。想想,当你耿耿于怀时,别人或许早已淡忘,对一件事的固执,并不是你在意别人,而是你太在乎自己。所以啊,咱还真别把自己当个人物,地球没了谁不是照样溜溜转。凡夫俗子就应该有个坦荡荡的样子,想得释然,做得自然,结果当然,我们也就活得坦然了。

  犹记得小时候,每次在我背上行囊远走他乡时,没读过多少书的父亲总是念叨一句老话:“孩子,出门在外,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的,为了那片天空,释怀吧。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九):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只是在日复一日如川剧“变脸”般不停转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演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这是吴念真《这些人 那些事》序言中的一段。

  早晨起来,一个人看书专业书到下午两点多。窗外一直下着潺潺小雨,突然想起了《一一》以及电影里深邃的男人NJ。从大学看了这部电影,一直感觉主演的吴念真跟自己某些的相似。如是跑到书店买了他的《这些人 那些事》,回家看了一会业书以后还是忍不住撕开这本书的包装读起来,合起书才发现外面早已万家灯火。好多年没有像今天一样安静一口气看完一本书,读完以后有已经好久没有写点东西的冲动。

  读书就像交友讲究的是气质相投,吴念真的文字平淡而历练,感情温暖而湿润,像一个朋友一样娓娓道来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所经历的温暖人心的人和事。就像一部电影,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小情节和小人物积累起来,这些一直都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在他脑海中一遍遍在回放。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回忆,有自己的电影片段。不管你是这部电影的主角,还是配角,还是看客,把这些人物和情节串联起来,就是形成了一个貌似叫做人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你不会在出租车上跟司机聊起,也不会在你的忙碌的工作中提到,最多会在几个朋友深夜的聊天你会谈到,会在等红绿灯不到安静的一刹那在你脑海中闪过,或许会有莫名的伤感和留念,或许会有无言的幸福和悲伤,或许还会有一丝感动。

  想起《一一》中的一句台词“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所以,人也要这样。” 不知道这句是导演杨德昌还是吴念真想跟我们讲的,我想能够讲这句话的人是幸福的,心是温暖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的那些云那些树,在我们忙于奔波于生活的时候,是否停下来温存一下你曾经路过的那些美丽的风景?那是你所拥有的财富;是否珍惜你现在遇到的美丽的风景?这些会在你心底一直陪伴着你走漫漫长路。感谢吴念真,在阴冷潮湿的雨季给我带来感动,给我让我想起了我的云和树。

  还要感谢东方,回家前给我留下了泡面和火腿肠,还有老妈的辣椒扁豆,让我吃着香香的泡面,读完这本温暖的书。

  《這些人,那些事》读后感(十):长的是人生

  在青番茄借了两次《这些人 那些事》,可是都被告知书籍未返库。在阅读欲望膨胀到极限时,去卓越一键下单,第二天上午也就是今天书就到了。正好是宿舍鲜有人在的周六,吃完午饭回到宿舍躺在被窝里看书。深秋的午后,太阳软绵绵的躲在厚实的云层后面,单薄的被子已经给不了温暖。躲在被窝里读了一个多小时,觉得放在外面拿书的胳膊实在是冻得不行,只好下去换上厚睡衣继续看。

  相信看过杨德昌电影《一一》的人很多,那是一部略显冗长的电影,却刻画出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孤独。但是知道吴念真的人应该不多,至少对于大陆读者来说,他是陌生的。这本《这些人 那些事》其实就是他的作品。随书附赠的别册里面写道:吴念真,原名吴文钦,因为初恋女友叫阿真,于是改名吴念真,意为“不要再惦念阿真”。多么性情的一个男人啊,这种刻在名字里的遗忘确实最深的怀念。

  从舒国治开始,经过张大春,骆以军师徒,再到朱天文朱天心姐妹,我一直以为台湾作家都是像他们一样写着文白间杂的散文,字里行间却散发着五千年的书香和清爽,我以为台湾作家都是像她们一样,是眷村长大的孩子,带着外省人的回忆反复咀嚼这被大陆抛弃的苦涩。但是吴念真告诉我不是的。吴念真的文字简单,平实,你找不到一个你不认识的汉字,却会惊异于那些普通的汉字组成的句子居然也可以这么耐人寻味。他不猎奇,每个故事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可每个人的故事都让人唏嘘不已。到底是经历过怎样的人生,才能在这么多悲伤,离奇,欢喜面前仍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吴念真不像朱天文姐妹那样从北一女,建国中学毕业,然后去台大,他家里兄弟姊妹五个,父亲也仅仅是个矿工,母亲在家照顾子女,生活不可谓不拮据。他16岁以前,家里七口人都睡在一张床上。他初中毕业只身来到台北,十五六岁的年纪开始去做学徒,换了五六份工作,终于攒够钱供自己上补校(也即高中学历),后来辗转读完大学,那么多辛酸,却在五十多岁的今天写的那么平淡,没有骄傲,亦不带自怜。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经历的人,笔下描绘出的台湾底层人民才那么真实,那么可爱。因为这字字背后都有深情。

  我也不知道我能够再怎么评论这本书,不是每一个故事我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时间不够,没有那样的心境。这不是一本应该一次性读完的书,我虽然也知道,但是我还是无法克制。因为我知道这是需要一生去阅读的书,那书里的其实也是人生。

  有些人的人生可能是几千字的故事;有些人的人生或许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像张爱玲是“爱过,写过,活过”;有些人的人生却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摞传记。这之间的差别可能是这个人影响了多少人,也可能是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这些人 那些事》每篇故事都没那么长,寥寥数语,却总是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那娓娓道来的故事就像徐徐展开的一幅画,画出了他或者她的人生。

  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写的是台北的某个中产阶级之家的三十年生活变迁,虽然你也会感慨到底两岸人民这些年其实过得都不容易。但正因为廖信忠是个78年出生的人,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到台湾变革的全貌,也没有底层打拼的经历,所以他笔下的台湾人都像是纸人、符号,因为更多时候他都是在描写那些新闻人物,政治人物。而吴念真,如果说是苦难赋予他对生活敏锐的触角,那么他真的没有辜负这些苦难,因为它们成了他生命的底色,虽然暗淡,却不失厚重。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也都各个鲜活,却也都伤痕累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