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到灯塔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到灯塔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到灯塔去经典读后感10篇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The hours

  首先不得不佩服Woolf的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写法,自由自在地描述一个人的想法倒也还好,但是她却可以跳跃在不同人的思维中,而且过渡与衔接都是那么自然。

  最爱的就是第一部分。很简单的一天,很简单的场景,却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很多看似毫无意义的地方,都被Woolf一眼看到深处、立马能看出它的意义以及日后的影响,而且事与事之间的连接都那么富有新意。为第三部分的很多地方都埋下了伏笔、前后呼应,很有感觉

  最不喜欢的就是第二部分。尽管我也同意那种事情就应该用一种客观的方式加以叙述,一定不要带主观情绪。但是长段的景致描写还是让我觉得很无聊,虽然我知道这些景致的选取都有它的意义,但是真的要很多的耐心才能看完它啊~

  其实这样的话题,一直是我很想要去述说的点。母亲不在了,然后父亲孩子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这种伤害对各自性格以及心情的影响。但写法其实很重要。琐事那么多,要选取哪些来写呢?又要以谁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关系,要怎样才能站在比较旁观的角度来写?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被面对,很困惑。遇到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对我急于叙述的渴望多少有点安慰

  所有人都需要一种方式的救赎,所有的关系都需要一种适当的纾解。最后他们去到了灯塔,所有人的意识流与心声也趋于平稳、充满希望和正能量。很遗憾,这样的希望与正能量并没有陪伴Woolf好好地走完她自己的一生。在口袋里放满了石头,然后走向河水的中部、决绝的态度和三毛当年一模一样

  不过还是要感谢她啊、很感谢她的这部作品,让我更了解我自己,也让我了解到文字的另一种可能、驾驭文字,也许我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Thank you, Woolf! May you always rest in peace.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摘 太碎了的意识流

  译本序

  就像诗人的文字一样,只要它是真诚地表达了某种被深深感觉到的内在的“真实”,就达到目的了。

  作业企图在《到灯塔去》这部书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第一,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这个前提之下,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第二,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第三,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失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

  第一部分 窗

  一种孩子气的信赖和崇敬,没有一个女人会对此漠然置之而不是欣然接受。

  人们的分歧已经够多了,他们为什么还要人为的制造分歧?

  他从来没有能力“报答别人的殷勤款待”他不得不让他的各种日用品的使用期限比别人的延长一倍。

  她孑然一身,大概很穷,当然没有多伊尔小姐的美貌或者魅力,但她通情达理,颇有见识,所以在他眼中,她比那位年轻的小姐更胜一筹

  如此有才华的人物,竟然会处于如此低下精神境界,实在令人吃惊——不过这句话太苛刻了——竟然如此依赖于人们的赞扬。

  糊墙纸的碎片在风中噼啪作响,你再也分辨不出那纸上印着玫瑰的花纹。

  大自然用来塑造您的那块黏土可实在罕见呀。

  从他避开去的目光,还有那一些他个人的乖僻行径,躲入一角不受侵犯的地方,好让自己在那儿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她心里明白:他被人激怒了,惹火了。

  如此令人吃惊地丝毫不顾别人的感情而去追求真实,如此任性、如此粗暴地扯下薄薄的文明的面纱,对她来说,是对于人类礼仪的可怕的蹂躏。因为,她迷惑地茫然凝视,她低头不语,好像让那请盆而下、有棱有角的冰雹,那湿透衣裙的污水,都溅到她身上而不加反抗。她没什么可说的。

  但他需要更多的东西。他需要同情。他需要保证,确信他处于生活的中心;确信他是人们所需要的人物。

  拉姆齐夫人觉得她几乎连一个自己能够加以辨认的躯壳也没留下,她的一切都慷慨大方地贡献给他,被消耗殆尽。那个自私男人,扑过去拼命吮吸、砍伐,要求得到她的同情。

  听够了她安慰的话语,像一个心满意足地入睡的孩子,他恢复了元气,获得了新生。

  注视的目光流露出一种狂热的陶醉,其分量相当于十来个年轻人的爱情。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

  这样一种狂喜的陶醉——除了陶醉还能用什么别的字眼来称呼它呢?

  这悠然神往的状态还在延续之时,你绝不会去扰乱它,正如你不会去遮断透过窗户横洒到地板上的一道阳光

  正因为孩子记性好,你的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切不可马虎大意,等到他们都去了睡了,你才能松口气。

  就像在一张X光照片上,透过血肉之躯的迷雾,看清了埋藏在深处的肋骨和腿骨,她看到了那个年轻人想要表现自己的渴望——那层薄薄的迷雾,就是掩盖在他想要插嘴说话的狂热之上的传统习俗。她就想:我为什么要帮助他从压抑痛苦解脱出来呢?

  她知道有这么一套行为的准则,(也许是)它的第七条说,遇到这种情况,一位妇女,不论她的职业地位如何,她有义务去帮助对面那位青年男子,使他能够显示出那像肋骨和腿骨一般深藏不露的虚荣心,满足他要求表现自己的迫切欲望

  为什么他从来不能隐藏自己的感情?看到他泰然自若地坐在那儿喝汤,她不禁肃然起敬。如果他要喝汤,他就再要一盘,不管别人讥笑他或生他的气,他全都不在乎。

  她容光焕发——看上去并不年轻,但是光芒四射

  她就像一只兀鹰一般在上空翱翔盘旋,像一面旗帜那样在喜悦的气氛中迎风飘扬,她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甜蜜地、悄悄地、庄严地充满着喜悦。

  让他站在五十英尺之外,即使他没对你说话,甚至没看到你,但他的影响滲透弥漫,压倒一切,他把他的影响强加于你,叫你无从回避。

  拉姆齐先生想,为什么我在她眼前,她却凝视着大海。

  他的顾影自怜,他对同情的渴求,好似一股洪流在她的脚胖倾泻,形成了一潭潭的水洼,而她这个可怜的罪人,她的唯一行动,就是提起她的裙边,以免沾湿。

  她听到有种声音在说,她不能绘画,不能创作,似乎她被卷入了一个习惯的漩涡之中,在这漩涡中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某种经验就在心灵中形成了,记过她就重复地说一些话,而再也意识不到是谁首先说这些话的。

  她对拉姆齐夫人模糊的思念,似乎与这幢寂静的屋子、这一缕轻烟、这明媚的早晨的清新空气和谐一致。模糊而缥缈,它令人惊异地纯洁而动人。她希望没有人会打开窗户或者从屋里走出来,让她可以独自一个继续沉思。

  詹姆斯就会被迫一致盯着那张帆。因为,如果他疏忽了他的职责,那帆就会缩拢、晃动,船速就会减慢,于是拉姆齐先生就会厉声喝道:“注意!注意!”而老麦卡力斯特就会缓慢地在他的座位上转过身来瞅着他。

  但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波涛 被更深的海底漩涡所吞没

  她是如此沉默。他紧握拳头,决定把他的声音、他的面部表情、他富有表现力的姿势都收敛起来,这些年来,他曾随心所欲地利用这一切,来赢得人们的同情和赞扬。他要使她向他微笑。他要找一些简单的话题来和她谈谈。但是谈什么呢?因为,像他这样埋头工作,他已经忘记了人们通常所谈的话题。对,有一条小狗。他们有一条小狗。今天谁在照料那条小狗呀?他问道。

  她的弟弟最像一个公正不阿的神祇,她的父亲最善于死乞活赖地哀求。

  在他的头脑里,一直保留着这个那道直捅父亲心窝的象征。不过现在他年龄大了一些,他坐在那儿,心里怒火中烧而外表漠然不动地瞅着他的父亲,他要杀的不是他,不是那个在看书的老人,而是降临到他身上的某种邪恶的东西——也许他自己对此一无所知——那头展开黑色的翅膀突然猛扑过来的狰狞的怪鹰,它那冰凉而坚硬的鹰爪和利喙,一再向你袭来(他能够感觉到鹰喙在啄他裸露的腿部,在他的童年时代,它曾啄过这个部位),随后它就给走了,于是他又恢复原状,只是一个非常悲怆的老人,坐在那儿看书。他要杀的是那头怪鹰,他要用刀直捅他的心窝。不论他干什么事业——他望着灯塔和远处的海岸,觉得他可能干任何事情——不论他是商人、银行家、律师或者某个企业的首脑,他要和那怪物搏斗,他要追捕它、消灭它——他把它称之为横行霸道和专制主义——因为它迫使别人去干他们所不想干的事,并且剥夺他们申辩的权利。当他说“到灯塔去”的时候,他们中间谁又能说一声“但愿我不去”呢?去干这个!把那个给我拿来!那黑色的翅膀张开了,那坚硬的鹰嘴无情地撕裂它的猎物。过了一会儿,他又坐在那儿看书,并且它可能会抬起头来看望着你,显得十分通情达理。他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在那片荒原上,只有两对足迹——他自己的和他父亲的。只有他们俩互相了解。那么,为什么还有这种恐惧仇恨的感觉呢?他拨开了遮蔽他目光的往昔岁月的层层叶瓣,窥探那座树林的心脏地带,在那儿,光和影互相交错,扭曲了万物的形态,一会儿阳光令人目眩,一会儿阴影遮蔽了视线,他在其中慌乱地摸索,他要寻求一个形象,用一个具体的形态来把他的感情冷却下来,把它分散,使它转换方向。是否可以这样设想:他像一个软弱无能的孩子,坐在摇篮车里活着大人的膝盖上。看见一辆马车在无意之中碾碎了什么人的脚?假定起先他看见那只脚在草丛中,光鲜而完整;然后他看见那车轮碾过;随后他又看见那只脚鲜血淋漓,被压得粉碎。但是,那车轮可不是故意伤人。就这样,今天一大早,他父亲穿过走廊来敲门唤他们起床,叫他们到灯塔去,那车轮就碾过了他的脚,碾过了凯姆的脚,碾过了大家的脚。你只能坐在那儿眼巴巴得瞧着它。

  你听!凯姆想。她默默地向詹姆斯表示:你终于受到表扬啦。因为她明白,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她知道,现在他夙愿已偿,他是如此高兴,他不会向她或者父亲或任何人瞧上一眼。他正襟危坐,一只手放在船拴上,看上去有点绷着脸,皱着眉头。他是如此心满意足,他不准备让任何人来分享他的喜悦。

  end

  好像看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看。餐桌上主人的心态写得真棒

  这书虽然难啃 但是有很多闪亮的地方

  拼命往内的挖掘意识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而你仍然可以画出那最后一笔

  许多作家对于文学史上的标签都是有抵触情绪的。比如,马拉美就很讨厌别人说他是象征主义诗人,马尔克斯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不过尽管如此,这些标签对于读者还是会产生很直接的影响。比如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因为“意识流”和“女权主义”这两个概念而对伍尔夫敬而远之

  在读完《到灯塔去》之后,我发现伍尔夫小说的特色是远非这两个标签所能概括的。真正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天然具有一种抵抗任何标签的能力。

  这本书的故事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完:拉姆齐夫妇和他们的八个孩子、两对宾客计划去岛上的灯塔游玩,但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成行。十几年后,这些人里面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婚姻不和,剩下的几个人再度重逢,最终登上了灯塔。这样的情节令许多读者望而生畏,昏昏入睡,但是伍尔夫通过细腻、丰富而准确的心理描写营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诗意世界,沉浸其中是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审美快感的。有评论家甚至指出:“在阅读了《到灯塔去》之后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

  有时候我觉得二十世纪的文学史上,许多看似先锋的写法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在我看来,文学的核心是“原创性”,而面对文学史上已经写出的浩如烟海的著作,谁还有信心能写出一部在情节上完全富有新意的故事?作为读者,“我”为什么还要去读一个已经被无数人讲过的故事?威廉•戈尔丁说:“除非你做的事是连自己都怀疑做不到或是你确信别人从未尝试过的事,否则写小说便毫无意义。写两本相似的书是毫不足取的。”想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种种先锋的写法很容易“主义”先行,让读者难以体会到作者的真诚。与传统写实小说相比,它实际上是一种更难的写法。而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伍尔夫将自己的童年回忆,对父母性格的记忆,自己的内心活动注入小说人物身上,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说成为一种“架空的”的形式之作。也就是说,我的看法比较保守,我相信真实的生命体验才是必备的文学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小说才没有与传统小说完全割裂开来。

  不过在阅读《到灯塔去》的过程中,我看到的不是文学流派,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意识到,内心独白的写法非常适合表现人类的孤独——孤独以及对孤独的抵抗是这部小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小说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充沛的心理活动,为一句话、一个画面、一丝动静忽而情绪高涨,忽而低落盘旋。然而他们实际说出口的却只有只言片语,而且往往词不达意。丈夫和妻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的对话全都如此,似乎大家为了避免伤害,都小心翼翼地躲在盔甲之后,所以传入耳中的只是一片嗡嗡之声,令人捉摸不透。对于这一残酷的真相,小说里有两处较为明显的披露。一处是在晚宴那一节:

  All of them bending themselves to listen thought,’Pray heaven that the inside of my mind may not be exposed.’(P77)

  他们所有人一面侧耳倾听,一面暗自思忖:“上帝保佑,可别让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P114)

  另一处借画家莉丽之口在内心思索并质问道:

  The urgency of the moment always missed its mark. Words fluttered sideways and struck the object inches too low. The one gave it up; then the idea sunk back again, the one became like most middle-aged people, cautious, furtive, with wrinkles between the eyes and a look of perpetual apprehension. For how could one express in words these emotions of the body? express that emptiness there?(P146)

  瞬间的紧迫感总是难以击中目标。言语一再跑偏,射在靶子以下好几英寸的地方。于是你就放弃;那未曾说出的念头又重新沉入内心深处。于是,你就像绝大多数中年人一样,谨小慎微,吞吞吐吐,两眼之间布满皱纹,同时带着一种大彻大悟的表情。一个人怎么能用言辞来表达身体的情感,表达那里的一片空虚呢?(P218)

  这些描写让我想起卡夫卡日记的一段话:“我写作不同于我讲话,我讲话不同于我思考,我思考又不同于我应当思考的方式,这样一直下去直到进入最深处的黑暗之中。”

  确实,如果我们以“心口如一”作为道德标准来衡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最后得到的只会是一片深不见底黑暗。这也是这部小说里的底色——

  ight,however,succeeds to night…For our penitence deserves a glimpse only;our toil respite only.(P105)

  可是,夜复一夜……因为我们的忏悔只能换来匆匆一瞥,我们的辛劳只能得到片刻的喘息。(P156)

  在小说里,表现孤独的另一个维度是“时间”。拉姆齐先生在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时说:“你脚下踢到的那颗石子,也会比莎士比亚活得更久。”拉姆齐夫人在宴会之夜不无感慨地想到在座的所有人也许都会在余生的回忆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当下这个夜晚。小说的第二部分更是用大量凄美的空镜头来描写无人的房屋在漫漫岁月之中的衰败与凋敝,在时光飞逝面前,人类的脆弱与渺小一览无遗。(这个纯粹抒情的段落虽然写得很美,但在我看来似乎有点过度了,其中主要人物命运的插入也显得有些生硬。)

  这种将“时间”维度贯穿于故事之中的写法造成了一种很好的间离效果,使读者短暂地跳出情节,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审视小说人物的存在,从而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荒凉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并没有因此陷入彻底的绝望之中。

  ome cleavage of the dark there must have been, some channel in the depths of obscurity through which light enough issued to twist her face grinning in the glass…(P107)

  那黑暗总会有些裂缝,在晦暗的深处,总会有足够的光线照进来,驱使她的脸庞在镜子中露出微笑……(P160)

  小说中的人物,正如千千万万个真实存在过的个体一样,有着自己抵抗孤独的方法。这一解决之道在拉姆齐夫人那里表现为:

  Always,Mrs Ramsay felt, one helped oneself out of solitude reluctantly by laying hold of some little odd or end,some sound,some sight.(P54)

  拉姆齐夫人经常觉得,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一些琐碎之物,一些声音,一些景象。(P78)

  莉丽的表达更进一步:

  One wanted…to be on a level with ordinary experience,to feel simply that’s a chair,that’s a table,and yet at the same time,It’s a miracle,it’s an ecstasy.(P164)

  你必须与日常经验处于同一水平,简简单单地感到这是一把椅子,那是一张桌子,与此同时,你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令人销魂的画面。

  这是一种从日常生活之中锻炼和提取宝石的能力,也是作者本人的美学主张,整部小说可以说都是这一主张的实践,比如有一处细节写道:

  Thus brought up suddenly into the light it seemed possessed of great size and depth,was like a world in which one could take one’s staff and climb up hills,she thought,and go down into valleys.(P79)

  这样突然映照在烛光之中,果盘似乎有了庞大的体积和深度,就像一个世界,她想,人们可以执起手杖,爬上山峰,走入谷底。(P117)

  在一个小小的果盘,伍尔夫看到了一个沟壑遍布的微型世界……我想许多悲观的作家能够坚持写作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正是由于意识到虚无,才要紧紧抓住眼前的一草一木,瓶瓶罐罐,一门心思地编织、串联、雕琢出一个文学王国。

  正因为如此,伍尔夫在小说里反复吟咏那首诗:

  We perished, each alone

  ut I beneath a rougher sea

  Was whelmed in deeper gulfs than he.(P137)

  我们各自灭亡,孤独地

  但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海浪

  被更深的深渊所吞没(P203)

  虽然我们终将孤独地死去,虽然在这之前我们会一次次地跌入深渊,但是自深深处,我们能得到一丝绝望的快乐。波德莱尔说:“下沉到深渊之底,是地狱还是天堂又有何妨?在陌生的深处,我们将获得重生。”

  也正因为如此,在多年以后,在莉丽的注视下,拉姆齐一家人最终登上了那座灯塔,而她也终于勇敢地举起画笔,画出了那幅萦绕在她心头的油画的最后一笔。小说的最后一句写道:

  I have had my own vision.(P170)

  我终于画出了我自己的幻景。(P256)

  是的,一切都在流逝,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一种颜色、一点声音,创造出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宣言,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告慰。正如惠特曼所言:

  “伟大的戏剧仍在上演,而你可以贡献一首诗。”

  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

  注:引文中的页码,英文后标注的是Oxford World’s Classics(2008)版,中文为上海译文版(2009)。其中的中文翻译在瞿世镜的译本上有所改动。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摘记

  056 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

  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

  061 那末,她不禁自问,如果每个人都是如此密不透风,你怎么会对别人有所了解呢?你只能像蜜蜂那样,被空气中捉摸不住、难以品味的甜蜜或剧烈的香气所吸引,经常出没于那圆丘形的蜂巢之间;你独自在世界各国空气的荒漠中徘徊,然后出没于那些发出嗡嗡声的骚动的蜂巢之中;而那些蜂巢,就是人们。

  075 我们的幻影,这个你们借以认识我们的外表,简直是幼稚可笑的。在这外表之下,是一片黑暗,它蔓延伸展,深不可测;但是,我们经常升浮到表面,正是通过那外表,你们看到了我们。

  078 拉姆齐夫人经常觉得,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

  她又看见了那灯光。她的审视带有某种讽刺的意味,因为,当一个人从沉睡中醒来,他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就改变了。

  083 因此,她回过头去瞧那城镇。那些灯火波动奔流,宛若被一阵微风稳稳地托起的一股银光闪烁的水珠。所有的贫穷和苦难,都化为那一片光芒,拉姆齐夫人想道。城镇、港口和船只的灯火,像一个悬浮在那儿的幻影般的网,标出了沉没在茫茫暮色之中的物体。

  088 说不清是什么道理,也许就在他们俩刚从地铁走出来或者在拉门铃的时候,某种使人们成为象征、成为代表的意识,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使他们在暮色之中伫立着,观看着,使他们成为婚姻的象征:丈夫和妻子。然后,过了一会儿,那个超越真实人物的象征性的轮廓又隐退了。

  088~089 当那类球被抛到高空,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它,却不见它的影踪,只见那颗星星和悬垂的树枝,在这片刻之间,他们还是有一种什么东西被粉碎了的感觉,一种空虚的感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在逐渐昏暗的暮色之中,他们看上去都显得单薄、飘渺,距离遥远。

  100 她感觉到: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一切都应经成了陈迹,她已超脱了这一切。当她给大家分汤的时候,哪儿好像有一股热腾腾的涡流——就在那儿——你可以卷进去,或者不卷进去,而她,是置身于这生活的漩涡之外的。

  117 这样突然地映照在烛光之中,那只果盘似乎有着巨大的体积和深度,就像是一个世界,她想,你可以在其中遨游,拿着你的手杖爬上山峰,走下谷底。

  128 在一些事物之中,有某种前后一贯的稳定性;她的意思是指某种不会改变的东西,它面对着(她瞅了一眼玻璃窗上反光的涟漪)那流动的、飞逝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像红宝石一般闪闪发光。……她想,那种永恒持久的东西,就是由这种宁静的瞬间构成的。

  137 走到门槛上,她逗留了片刻,回首向餐厅望了一眼,当她还在注目凝视之时,刚才的景象正在渐渐消失;当她移动身躯、挽住敏泰的手臂离开餐厅之际,它改变了,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他回过头去瞥了最后一眼,知道刚才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154 有时,一只手举了起来,好像要抓住或挡开什么东西;或者有人在梦中呻吟;或者有人在高声大笑,好像在与虚无共同欣赏一个笑话。

  158 就这样,优美和寂静统治着一切,它们俩共同构成了优美本身的形态——一个生命从中分离出来的形态——像一个黄昏的水池一般寂寞、遥远。……——但几乎没有扰乱那安静、冷漠、纯洁完整的气氛,似乎它所提出的问题几乎不需要回答:我们依然留存。……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它在那空虚的房间里,把鸟儿飘落的悲啼、轮船高亢的汽笛、田野里单调低沉的响声、犬的吠叫和人的呼喊,都编织到它自己体内,并且把它们悄悄地折拢,包裹在屋子四周。

  160 造物突然赐予他们一个答案(他们说不出这是什么),才使他们在寒霜中得到一丝温暖,在沙漠里得到一点安慰。但是,历尽沧桑的麦克奈布太太,却依旧继续喝酒聊天。

  165 白昼的寂静与光明和夜晚的混沌与骚动同样奇异。

  192 一切在想象中似乎很简单的事情,在实践中马上变得复杂起来;当浪涛从悬崖峭壁顶端形态匀称地滚滚而来时,对于在浪涛中游泳的人们说来,他们却被深深的漩涡和泛沫的浪峰所分割。

  196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全部问题所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随着岁月的流逝免不了会向你逼近过来的问题。那个关于人生意义的伟大启示,从来没有出现。也许这伟大的启示永远也不会到来。

  210 她走了进去,站在一个高大而非常阴暗、非常肃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视。从一个遥远的世界,传来了喧嚷的声音。几艘轮船化为缕缕轻烟,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223 所有这一切,都曾经是死亡的坟场的一部分。但是,往往有某种东西——它可能是一个脸庞,一个声音,一个报童喊着:《旗帜报》,《新闻报》——猛然闪过,刹住了她的幻想,惊醒了她,使她努力集中注意,结果这个幻想就必须不断地加以重新塑造。

  235 她逗留了片刻,注视着闪耀着阳光的长玻璃窗,和屋顶上羽毛一般的蓝烟,她想,这是事物有时候特有的一重状态:它们变得虚无飘渺了。

  238 就像一个旅行者,即使他是在半睡半醒状态中从火车的窗口望出去,他知道他现在一定要看一眼,因为,他永远不会再看到那个城镇,那辆驴车,或那个在田里干活的女人了。

  240 他们喜欢另一种类型的美——深暗的肤色,活泼的性格。

  241 她到那儿去是出于她的本能,就像燕子南归和洋蓟向阳一样。

  《到灯塔去》读后感(五):难以编织的琐碎思绪

  两年前,在《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课程上到一半的时候,这本书和萨特的什么作品一起被临时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爱》和《玩偶之家》。于是这本装帧很漂亮的小书就一直作为装饰品立在书架上。

  今天我突然决定尝试挖掘它的更多价值,就跳过看起来一本正经十分恼人的译本序读上几十页。故事的情节果然十分简单,对只读了部分的我来说甚至没有。文字在出场的众多记不清名字的人物的头脑间跳来跳去,牵出他们许多许多各式各样的念头来。我向来无力理清这些繁琐的东西,就像解不出参数太多的方程,或者是打扫到最后的时候弄不明白剩下的细碎物品。我对类似情形又爱又恨,因为众多杂乱的麻烦东西里可能会有惊喜。本书就是这样,我可以期待在书中邂逅什么,比如一段优美的描述、一个引起共鸣的念头、甚至是万一成功理清了这些之后得出的简洁道理,这种在杂物箱子里翻宝贝的探索令人陶醉。

  于是,尽管我自知看不懂这书,却还是愿意凑个热闹。

  《到灯塔去》读后感(六):女权主义作家的世界观

  弗吉尼亚·伍尔芙,或者还是顺口称作“伍尔芙夫人”吧,是我意识流小说阅读计划的一部分。我先前听说过一个阅读方法: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后,再去挖掘他所青睐的作者,列出名单去读这些作者的作品。沿这条脉络读下去,不仅能加深认识,还能感受到作者间的相互联系,我觉得此方法可行性很高。

  之前读马尔克斯,对意识流十分感兴趣,于是就挖掘出伍尔芙、福克纳、乔伊斯三位代表性作者,决定系统的阅读一下。

  《到灯塔去》的故事其实不复杂,但由于意识流写作手法,使得阅读时必须把各个角色的视角拼凑在一起,才能理清小说主线。这样就间接提升了本书的阅读门槛。这本小说的时间线,主要分成两部分(中间有一个交待时间流逝的过渡章节):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拉姆齐一家和朋友们在海边度假别墅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大战之后,十年光阴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故地重游回到别墅的境况。

  值得强调的是,这两个部分所描绘的都是一天时间内的故事。也就是说伍尔芙用复杂的意识流手法,把两天内的生活写成了一部二百多字的小说,在有限时间内,加入大量的回忆和倒叙,把故事塑造得极有厚度。

  小说定名为《到灯塔去》,但其实直到故事最后,一家人才真正登上那座灯塔。在故事中,小儿子詹姆斯很想去海边的灯塔看一看,却因为天气原因没去成。而等到他真正登上这座灯塔时,他已从小孩子成长为青年,身边的多个至亲也在十年岁月里,因疾病、战争相继去世。除令人感喟岁月无情之外,这里的“灯塔”也多了一层哲学意味,代表着人对理想的追寻(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追寻理想是件不需理由的事,是人类反叛世界虚无本质时,对最优道路的选择。

  故事中的人物,其实就展现了理想面对现实时的不同形态。比如:拉齐姆先生在小说中是位哲学教授,但由于家庭生活和个人天分的原因,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本辈子的成就都可能只局限在教书育人,而提不出什么开创性思想。他的选择是:接受现实,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再比如:大儿子安德鲁,他是个数字天分极高的年轻人,理想是到剑桥大学求学,成为数学家。但他却因为战争被应征入伍,最终殒命于炮弹下。

  着重要讲的,是暂住在拉齐姆别墅的莉丽。她是个蹩脚画家,同样也是个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在当今的中国,我们尚且用“大龄剩女”这样有负面色彩的词给这类女性贴标签,足可以猜测到一百年前世俗社会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态度。伍尔芙夫人,对这一角色的刻画,无疑带有一丝女权主义色彩。许多当时的先进观念,在这个角色身上得到具体展现。她对绘画理想的坚持,对大男子主义的反感,以及面对婚姻徘徊不定的态度。使这个角色读起来很有趣,富有立体感。

  伍尔芙夫人的这本《到灯塔去》风格很独特,意识流写法使小说从不同人物视角展开,相互叠加后,又继续延伸。人物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件事物,补足其他角色“看不到”的部分,进而把整个故事拼凑完整。小说人物就像真实的人一样,在头脑里迸出零零散散的念头。而读者的任务,就是从中捡取“有价值的信息”把故事拼凑完整。这种华丽且不失文学性的写法,我个人真的非常喜欢。

  如果你对意识流小说感兴趣,喜欢有哲思的故事,或者喜欢有女权色彩的文学作品。那么我想,伍尔芙的这本小说,你不应该错过。

  《到灯塔去》读后感(七):《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

  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

  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

  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

  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

  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

  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

  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

  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

  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

  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

  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

  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

  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

  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

  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

  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

  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

  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

  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

  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

  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

  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

  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

  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

  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

  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

  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

  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

  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

  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

  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

  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

  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

  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

  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

  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

  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

  ......

  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

  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

  推荐阅读:

  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到灯塔去》读后感(八):到灯塔去,去哪里

  窗外树枝凋零,云在动,是货真价实的冬天。

  读《到灯塔去》却让人很难感到四季的变迁。它最开始讲的甚至算不上是一个故事,简直是琐碎的生活本身。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客人们在岛屿上的别墅里度假,小儿子拉姆想要去海那边的灯塔去,拉姆齐夫人答应他第二天去,拉姆齐先生说坏天气不适合出行,于是行程取消了。第一部分就这样结束了。

  读者甚至连这样简单的情节也会遗忘,因为它们就像几根电线杆,零星地散落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当你在其间行走的时候,早已被花的繁复、草的丛杂所吸引。作家大量的笔墨描写拉姆齐夫妇和几个客人相互间的交流,以及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于是,拉姆齐先生兀自朗诵诗句的威严和任性,拉姆齐夫人慈母般的温情,孩子们尚未展开的人生得以一一浮现。除此之外,在一次散步或者一顿晚餐的时间里,我们看到客人中的一位拉姆齐先生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位热爱画画的独身姑娘,一对相爱的年轻人以及一位踌躇满志又出身潦倒的男青年,在他们近乎碎碎念的心理交战中,每个人都显得不安、骄傲,在时间的洪流中无可奈何。作家的眼睛像是显微镜,看见了每一颗尘埃的跌宕起伏。

  紧接着第二部分,作家的视野并未离开这栋别墅,尽管这里已经空无一人。她不厌其烦地描写岁月是如何悄悄侵入房屋的各个角落,又摧枯拉朽般留下伤痕。描写这栋失去往日繁华,仿佛很快将坠入尘土中的房子,像是在电影屏幕上匆匆打出“二十年后”的字样,无情地逼着时光前行。在大段的景物描写中,伍尔夫淡淡地写出拉姆齐一家的际遇起伏:一些孩子没有等到他们的好时光,谁谁谁在战争中死去,谁谁谁死于难产,拉姆齐夫人也去世了,也许是重病。作家像是静默千年的山河,冷看一代代鲜活的生命在转瞬间萎去。

  第三部分,拉姆齐先生回来了,带着几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和几位昔日的客人。拉姆齐一家终于要到灯塔去了,拉姆齐先生坐在小船的中央,小儿子在船头掌舵,女儿静静地观察这一切。在多年之后,他们终于启航了,不说是为了纪念谁,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甜蜜,他们还是出发了。七十一岁的拉姆齐先生对老渔夫说,他们不久就会脱离尘世,但是他们的子女还会看到一些新奇的事务。小儿子看到荒凉的灯塔,想,这些年来隔海相望的灯塔,原来只是这番模样。而那位在别墅里遥望他们的画画的姑娘,却像是被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她对于拉姆齐夫人难以抑制的怀念终于得以安放。

  读完这本情节寡淡的书,让人很难意识到竟然已经读完了。所谓的意识流,就是在这无数琐碎的念头里,竟然有生活的真相吧。

  《到灯塔去》读后感(九):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及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

  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伍尔夫曾在日记中写到,这部作品将是相当短的,将写出父亲的全部性格,还有母亲的性格,还有圣艾夫斯群岛还有童年,以及她通常写入书中的一切东西,生与死,等等。

  《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象征和隐喻的小说,通过人物的主观性来描述,不带有任何作者的主观色彩。翟世镜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这部作品自始至终是从主观自省的角度来表达的。伍尔夫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自我感觉和沉思遐想,巧妙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经历,勾勒人物的面貌。她对人物的观察细致入微,甚至能够捕捉意识流之中的一刹那间的情绪波动和思想转折,把它如实的记录下来,从而把每个人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心理状态描摹的淋漓尽致。

  《到灯塔去》分为三部分,情节也极为简单。各个标题分别带有不同的含义,所象征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第一部的标题窗是一个沟通内外的框架,它象征拉姆齐夫人的心灵之窗。夫人凭借她敏锐的感觉,由内向外直观的洞察人们的思想情绪,各种人物和事件,由内向外投射到夫人的意识屏幕上来。

  第二部的标题是岁月流逝,象征时间寂静和死亡取得了暂时性的主宰地位。夫人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成了转瞬之间就会消失的彩虹。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灯塔,象征拉姆齐夫人的内在光芒。夫人在世时,经常意识到,那远远的,稳定的光,就是她的光。

  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

  本书的第一部分为窗,为整个故事做好了铺垫,非常巧妙完整的介绍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意识流小说家善于使用主观的思想来介绍人物内心的性格秘密,发掘出人物最真实隐藏最深的一面。第一部分通过所介绍的故事的场景分为两个框架,窗内的人注视着的景象与窗外人的一举一动,而窗外的人也同样以窗内为基调描绘着一幅可爱的画作,简单的描绘就会使读者对他们个性和心理变化印象深刻。意识流并不强调于人物外在的特征,反而专注于人物性格和心理上的微妙变化,这同样也是意识流小说具有强烈带动性的特点之一。伍尔夫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人物个性的巧妙特征,同样也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得主体的各方面的观念,感受他们的思想精神世界。

  岁月流逝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十年的时间看似很长,却也是在恍惚中悄然逝去。在这段时间里,战争让他们失去了亲人,并且在第一部分中出现的那个真是,善良并且乐于助人的拉姆齐夫人也离他们而去,使得看似并没有什么变化的整个家族全改变了。正如莉丽所说的,你我他。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存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她同样也体会到,在一片混乱之中,存在着一定的形态,这永恒的岁月流逝,被铸成了固定的东西。在这一部中,充斥着更多的是恐惧,混乱与死亡,并且拉姆齐夫人的成功也是有限度的。但可爱的是,伍尔夫利用本部结尾处使相同的人物重复了在窗这一部中相同的动作,他们重新开始找寻十年前的愿望,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又重新浮现出来,正如作者所说的“拉姆齐夫人。立即迸发出一阵能量的甘霖,一股喷泉般的水珠,她生气蓬勃,充满着生命力,好像她体内蕴藏的全部能量正在被熔化为力量,在燃烧,在发光。”这部表现出了拉姆齐夫人像灯塔塔尖闪闪发亮的不灭灯光般的高尚人格。是爱包罗了万物,对抗了恐惧,战胜了死亡。

  第三部分为灯塔,主要是以对拉姆齐夫人的回忆为主,更加的注重了感情和内心活动的描写。通过一家人重返之前的旅行日程,完成之前的约定。拉姆齐先生登上灯塔,莉丽完成了油画,他们在另一条线路上完成了拉姆齐夫人的愿望,同样,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她,纪念她不朽的灵魂与发光的品格。

  作者企图在到《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第一,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这个前提之下,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第二,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第三,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作者企图在《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

  有人这样评价伍尔夫,她那印象主义的细腻笔触,惊人洗炼的描写,在《到灯塔去》这部热情洋溢的小说中,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海洋与黑夜浑然一体,时间围绕着一个中心流逝。晶莹的海水,以其涛声和安康,赋予日常生活,岩石结构,布满水洼,流沙和海风的世界以节奏。创造了友善,微妙而又敏感的气氛,表现了永恒的乐趣。

  伍尔夫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包满了人物之间关系与性格。把主观的内在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相融合,层层细致的分析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通过意象和各种所结合到的比喻来达到的比喻来达到所暗示的效果,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来突出自己眼中所观察到的世界和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与其说是伍尔夫用《到灯塔去》来让我们体验意识世界中的美妙与美好,不如说是她用自己的文体语言带领我们进入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回忆的流动,意识的改变使得现在,过去,将来各个人物情节穿插在一起,让我们去探索那三个伍尔夫早已得到答案的问题。

  “伯格森把人们常识所公认的时间观念称为空间时间,把它看作各个时刻依次延伸的,表现宽度法数量概念。他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他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他认为,我们越是进去意识的深处,空间时间的概念就越不适用。伯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写书时可以像是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或者把几分钟时间扩展到把好几页篇幅,或者把一段较长的时间加以压缩,或者把眼前所看到,所回忆,所想象的现正,过去,将来的各种情景交织在,穿插,汇集起来,彼此交错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取得一种特殊的戏剧化效果。”

  书中经典

  他说的事实,永远是事实。他不会弄虚作假,他从不歪曲事实,他也从来不会把一句刺耳的话说的婉转一点,去敷衍讨好任何人,更不用说他的孩子们,他们是他的亲骨肉,必须从小就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事实是不会让步的,要走向那传说中的世界,在那儿,我们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我们脆弱的孤舟淹没在茫茫黑暗之中,一个人所需要的是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

  如此惊人的吃惊地丝毫不顾别人的感情而去追求真实,如此任性如此粗暴的扯下薄薄的文明的面纱,对她来说,是对于人类礼仪的可怕的蹂躏。

  文明的进展是否取决于伟大的人物?现在的普通人的命运,是否要比古埃及法老时代人们的命运好一点?他有思忖,普通人的命运,是否就是我们借以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准呢?也许并非如此,或许最伟大美好的文明,有赖于一个奴隶阶级的存在。

  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这黑暗的洪荒中幸存,无穷的黑暗从钥匙孔和缝隙中溜进去,蹑手蹑脚地绕过百叶窗,钻进了卧室,吞没了水壶和脸盆,吞噬了红色,黄色的大利花,淹没了五斗橱轮廓分明的边缘与结实的形体。不仅各种家具都形态模糊,混淆不清,几乎没有一个人的躯体或心灵置身于黑暗之外,可以让你来区分,这就是她或那就是她。

  巨浪落在海滩上单调的响声,在她的心中,多半是一种有规律的,镇定的节拍,好像是在她和孩子们坐在一块儿的时候,令人安心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古老的催眠曲中的词句,那是大自然在喃喃低语,我在保护你,我在支持你,但是,有时候,特别是当她的心思从她的手中正在干着的活儿稍微转移开去,突然出乎意料地,那浪潮声的含义就不那么仁慈了,它好像是一阵骇人的隆隆鼓声,敲响了生命的节拍,使人想起这个海岛被冲毁了,被巨浪卷走吞没了,并且好像在警告她,她匆匆忙忙干了这样又干那样,可是岁月在悄悄的流逝,一切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彩虹罢了,那原来被别的声音所湮灭,所掩盖的浪潮声,现在突然像雷声一般在她的耳际轰鸣,使她在一阵恐惧的冲动中抬起头来。

  《到灯塔去》读后感(十):Always the love,always the hours

  看完《到灯塔去》,回过头又把在豆瓣对电影《时时刻刻》的评价从原来的四星改成了五星。因为我自认为,我更懂伍尔夫了。妮可基德曼把伍尔夫演的太好,内心的绝望和表现出来轻薄的忧郁,让我更爱伍尔夫。从《狗镇》到《时时刻刻》,妮可基德曼真的是个会给人惊喜的演员。显然,这是题外话。

  《时时刻刻》以伍尔夫为主线,讲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不同女性对女权主义的诠释。遗憾的是,那些时代的女权主义无处宣泄,导致了向死而生的处境,死是为了维护内心无人理解的自由。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更多女性跳出来大谈女权主义,我却闻到了利已的意味。女权主义不是对洗碗做饭生儿育女的反抗,首先你要学会物质与精神的独立。

  《到灯塔去》,在失恋初期看完这部小说。精神涣散加上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简直把我的脑袋折磨的半死不活。读完,觉得自己力量强大,觉得伍尔夫的脑洞太大。爱书之人大可体验一下这种痛并快乐的过程。

  书里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拉姆齐夫人和莉丽的婚姻观念。拉姆齐夫人认为: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而莉丽认为:她喜欢独身;她喜欢保持本色;她生来就是要做老处女。想到拉姆齐夫人带着丝毫不动摇的冷静态度,硬要自作主张把她完全无法理解的命运强加于她,她几乎要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这样的情景似乎一直沿袭至今,年龄是最大的死穴,不是对于未婚人而言,而是对于旁观者而言。没办法,从众似的舆论只能让大龄女青年在一尘不变的社会价值观里逆风而行。大家应该去看看《龙虾》,这部电影真是好好的讽刺了一把所谓的迎合与将就。

  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