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到灯塔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到灯塔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6 22:28: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到灯塔去读后感精选10篇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2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冗长昏暗中的自慰

人生是怎样的,很多时候在想,或许更确切一些,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活着总有一种执念,往往与现实背道而驰。人生不是完全明亮的,也不是完全黑暗的,更多时候生活是昏暗的,有依稀的光明,又有不散的雾霭,让人在迷茫中有希望,在希望中有迷茫。生命为何,仿佛一切就是一个谜团,在短暂中冗长,在冗长中短暂,而在这宗矛盾中,人总会有一种意念或是找到一种寄托,在精神上获取安慰,以弥补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无法修缮的缺陷。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讲述的便是平凡世界中庸常、真切的人生常态中相同而又不同的人们,在隐秘的内心深处有着各自清晰而又模糊的追寻。一切都以拉姆齐夫人的小儿子詹姆斯要到灯塔去展开,由于一直阴雨连绵,詹姆斯的这个愿望一直不能实现引出了多事惹人厌的塔斯莱,他一直以自己对气象的了解来打击天真孩子,拉姆齐先生也认为如此,这就是大人的理性与孩子单纯思维的冲突,当然事实也如此,到灯塔去这一简单的愿望,在很长一段时间未曾实现,这又何曾不意味着人生很多事,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实现,总是因为一些原因而遭遇搁浅,有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

拉姆齐夫人善良、温和、高贵、热心,拉姆齐先生醉心哲学,他们有八个儿女,全靠拉姆齐先生搞学术养活,而拉姆齐夫人这位精明能干气质出众的女人作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将这个家照顾的井井有条,她的内心希望自己的丈夫成功、孩子幸福,和认识的人和谐相处。但是正如书中所写:“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事与愿违在所难免孩子们与塔斯莱有了矛盾,但拉姆齐夫人向来善于解决这种问题,不仅获取了自卑的塔斯莱的信任,还使他深深地钦佩这位女性

莉丽在潜心她的画作,虽然她不是个好画家,也没有天分,但她却很用功,在拉姆齐家作画时与威廉·班克斯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他们保持着距离,绘画是纽带,也是鸿沟。拉姆齐夫人认为他们应该结婚,但莉丽依旧画着她的画,班克斯始终没有再向前一步。无论怎么画,莉丽成为不了画家,但是她内心潜在的追求促使她不断画,很久后,她依旧是普通人,没有获得名声,但一种隐形的动力促使她不停下来。莉丽作画就像一则人生寓言,不成功、不幸福、不如意,甚至不幸,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继续,很平常,很平凡,但这难道不伟大吗?

岁月流逝,世事变化,拉姆齐夫人的儿子安德鲁死于非命女儿普鲁难产而死。世事真是难料,拉姆齐夫人去世后,去灯塔这件事却有了转机,拉姆齐先生决定和他的朋友带着他的孩子到灯塔去,这个多年来在拉姆齐家族和他们的友人之间探讨的话题,詹姆斯迫切的愿望,拉姆齐夫人未完成的心愿终于要达成了。拉姆齐先生他们到了多年前他们有的人排斥的、有的人盼望的灯塔,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灯塔,在每个人心中的意义都不一样。

莉丽望着远处的灯塔,终于画出自己满意的画作。有的人改变了,有的人没变,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期许和信念。岁月终于在她的画笔下绘出了最美的图画。多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是自己在雕刻还是岁月在雕刻?

最早接触这本书是偶然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有一句说,哪个男孩会读了《到灯塔去》会真正感动,便记下了,买来很快读完,这篇读后所感却想难产儿一样。读这本书虽说是内容上觉得有些艰涩,过程上却颇有感怀,就像是走人生路一样、短暂却长、繁琐平常却细腻真实,零星的喜悦平淡悲伤,简单的希冀。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阅读笔记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1927年出版。在译序介绍的作品特点被吸收之前,我就先被小说的叙事方式击倒了。小说的前六个自然段说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节:拉姆齐夫人说明天要是天晴,就能去灯塔。
第二节:拉姆齐夫人的儿子,六岁的詹姆斯,听到这个消息陷入了狂喜:
“当他的母亲对他讲话时,他正怀着极大的喜悦修饰一幅冰箱图片。连它也染上了喜悦的色彩。窗外车声辚辚,刈草机在草坪上滚过,白杨树在风中沙沙作响,叶瓣儿在下雨之前变得苍白黯淡,白嘴鸦在空中鸣啼,扫帚触及地板,衣裾发出窸窣声——这一切在他心目中都是如此绚丽多彩,清晰可辨,可以说他已经掌握了一种个人的密码,一门属于他自己的神秘语言……”
第三节:拉姆齐先生说明天绝不会天晴。
第四节:詹姆斯听到这话,简直想要用尖刀刺进父亲的胸膛:
“拉姆齐先生一出场,就在他的孩子心中激起如此极端的情绪,现在他站在那儿,像刀子一样瘦削,像刀刃一般单薄,带着一种讽刺挖苦的表情咧着嘴笑;他不仅对儿子的失望感到满意,对妻子的烦恼也加以嘲弄(詹姆斯觉得她在各方面都比他强一万倍),而且对自己的精确判断暗自得意。他说的是事实,永远是事实。他不会弄虚作假;他从不歪曲事实;他也从来不会把一句刺耳的话说得婉转一点,去敷衍讨好任何人,更不用说他的孩子们,他们是他的亲骨肉,必须从小就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事实是不会让步的,要走向那传说中的世界,在那儿,我们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我们脆弱的孤舟淹没在茫茫黑暗之中……”
第五节:拉姆齐夫人说也许会天晴的,并且思考要给灯塔上的看守人送去些什么:
“要是她能在今晚把它织完,要是他们明天真的能到灯塔去,那袜子就带去送给灯塔看守人的小男孩,他的髋关节患了结核病;她还要把一大堆旧杂志和一些烟草一起送去,真的,只要她能找到什么搁着没用反而使房间不整洁的东西,她就拿去送给那些可怜的人,他们一定烦闷极了,除了擦拭灯罩,修剪灯芯,整理他们那块园地聊以自娱外,整天就坐在那儿,没事可做……”
第六节:查尔斯塔士来说明天绝不会天晴。这一说法引起了拉姆齐夫人对他的厌恶:
是的,他老是说些不中听的话,拉姆齐夫人想道,这个人真讨厌,他又在重复拉姆齐先生说过的话,那会使詹姆斯更加失望;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又不愿让孩子们嘲笑他……”
小说中有超过十个人物,视角在人物之间不断转换。每当读者的眼神与其中一个人物重合,就有一连串的想法纷至沓来,这些思维的片段中又充满了回忆、细节、情感、比喻、观点。读者简直要被像海浪一样涌来的充满矛盾的画面淹没。
这就是意识流小说。不是由一个叙事者,把故事整理好,说给读者听,而是把读者直接引入人物的大脑,现场观看心灵小剧场里发生的一切。小说差不多可以认为是从人物思维的忠实转录。作为一部虚构作品,作者当然有取舍和选择,但是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作者的目的不再是用描写刻画人物,或者讲述故事情节发展,而是尽可能不露痕迹地记录人的思维与情绪。人的思考过程就是作者描写的对象。
小说的前五分之一让我非常困惑,完全跟不上节奏,时不时要停下来判断眼前的这句话是对话,心理描写,回忆,还是人物的想象。但是逐渐的,小说的主题从纷乱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我觉得我有可能看懂这本书了。
拉姆齐先生是一位学者,哲学家。他的工作在于用思维穿过迷雾,抵达人烟未至的荒原。他勤奋刻苦,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精力与生命有限,他已经是中年人了,还有能力百尺高头更进一步吗?他的悲剧,在于他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所以他需要工作之外的世界给予他救赎。
“她看上去生气蓬勃、充满活力,好像她体内蕴藏的全部能量正在被融化为力量,它在燃烧、在发光(虽然她安详地坐着、重新拿起了她的袜子),而那个缺乏生命力的不幸的男性,投身到这股甘美肥沃的生命的泉水和雾珠中去,就像一只光秃秃的黄铜的鸟嘴,拼命地吮吸。”
这段话定义了拉姆齐先生与拉姆齐夫人之间的关系。相较之下,拉姆齐夫人的感受是这样的:
“如此夸耀她自己追随左右、关心爱护的能力,拉姆齐夫人觉得她几乎连一个自己能够加以辨认的躯壳也没留下。”
弗吉尼亚伍尔芙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她写作《到灯塔去》的动机之一。伍尔芙的父母曾经多次带着童年的弗吉尼亚和她的兄弟姐妹去康威尔的海边小镇St Ives度假,那里有一个海湾,海湾外有一座灯塔。就像书中的詹姆斯一样,弗吉尼亚的弟弟也有一次,因为天气原因没有去成灯塔。在海边的岁月是弗吉尼亚伍尔芙最美好的童年岁月,也成了她以父母为模版进行创作的舞台。
小说中的拉姆齐夫妇经常在小岛的别墅里招待客人。故事发生的这个傍晚,有一位叫莉丽的女画家住在别墅里,在海边的窗前试图用画笔描绘下眼前的景象。然而画画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瞧了一眼。她没法给他指出,她究竟想要表现什么,要是她手里不是捏着一支画笔,甚至连她自己也看不清楚。她重新摆出原先在绘画时的姿势,眯着视力模糊的双眼,带着恍惚的神态,把她作为一个女性所有的感觉压抑下去,集中精神关注某种更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莉丽是一位很不寻常的女士。她希望追求画家的事业而不愿结婚。拉姆齐夫人用她的美启发了莉丽,但是她的家庭生活让莉丽很是困惑。在很大的篇幅中,读者可以通过莉丽的眼睛观察拉姆齐夫人与他人的互动:
“莉丽想,她是多么幼稚、多么可笑:她坐在那儿,蕴藏在她体内的所有的美,又像花朵一般开放了,而她却在谈论什么菜皮。她具有某种惊人的气质。她是所向披靡、不可抗拒的。莉丽觉得,拉姆齐夫人最后总是能够随心所欲。现在她已经圆满成功了——保罗和敏泰大概已经订婚;班克斯先生正在这儿用膳。她对他们施展一种魔力,只要她心中盼望,最后总能如愿以偿。”
小说的第一部分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讲了一个漫长的下午,数位人物的状况。然而进入第二章,时光流逝的速度忽然变得非常快。大战爆发了,拉姆齐夫人孩子中的两个去世了,卡迈克尔先生的诗歌获得了巨大的名气。更重要的是,空屋衰败了。
随后的第三部分,重新回到了第一部分的节奏,讲述大战结束后,一家人重新回到小屋,拉姆齐先生坚持去一次灯塔的情节。这一部分的人物比较少,叙事是通过莉丽和拉姆齐家两个年纪最小的孩子——詹姆斯和凯姆——的视角展开的。
莉丽在这里几乎充当了叙事者的角色,她的回忆揭示了一部分人物的命运:拉姆齐夫人撮合的保罗和敏泰过得很不怎么样。她为自己保持单身的选择高兴
失去了母亲的詹姆斯和凯姆对父亲的暴政很不满意。但是当他们在风平浪静的海面达到灯塔的时候,还是发生了些什么。对于詹姆斯来说:
“这些年来隔海相望的灯塔,原来就是这般模样;它不过是光秃秃的岩礁上的一座荒凉的孤塔罢了。但是它使他感到心满意足。它证实了他对于自己性格的某种模糊的感觉。”
而凯姆则无意识地想起了第一部分中母亲哄他们睡觉的情景:
“因此,当她瞌睡地望着那个岛屿之时,她觉得所有那些小径、平台和卧室都隐没消失了,只剩下一只淡蓝色的香炉,它有节奏地在她的头脑里来回摆动。它是一个悬在空中的花园;它是一个山谷,其中到处是小鸟、鲜花、羚羊……她睡着了。”
与此同时,在海湾的这一侧,莉丽看到他们的小船抵达灯塔,也与回忆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和解:
“她好像忽然想起了在那边的什么东西,敏捷地转向她的画布。它就在眼前——她的那幅画。是的,包括所有那些碧绿湛蓝的色彩,纵横交错的线条,以及企图表现某种意念的内涵。她想:它会挂在阁楼上;它会毁坏湮灭。然而,她扪心自问:这又有什么关系?她重新提起了画笔。她望望窗前的石阶,空无人影;她看看眼前的画布,一片模糊。带着一种突如其来的强烈冲动,好像在一刹那间她看清了眼前的景象,她在画布的中央添上了一笔。画好啦;大功告成啦。是的,她极度疲劳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想道: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景。”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我的声音,我的爱

我的声音,我的爱
——写给弗吉尼亚•伍尔夫
收割后的庄稼散发着破败的气息,这气息之上伪装了一层生机勃勃的味道,天空湛蓝得像初生婴儿的眼睛,她猜测伦纳德大概就是透过如此湛蓝的瞳孔看到第一缕光,或是他母亲的微笑(掺杂汗水和眼泪)。当她见到他时,秋天还未到来,蓝色的秋天凋落成片片血肉,金黄火红的色彩与战争流血不谋而合。她会想象这是一片海,海上斑驳的浪花形如星星点点的伤口。人,可能会毁于瞬间巨大的能量,然而大多数时候,逐渐的衰败缓慢且永恒的吞噬着心。
阳光转换角度,她的影子随之移动,由长变短,光波似水浮动在阴影周围,她伸出手,看着影子边缘微妙的融合,好像液体流动,好像……
一瞬间,她以为鲨鱼游过,随即明白那巨大的暗影来自天上,鱼鳍压迫着她脆弱的神经。恐惧潮水般淹没世界,伦纳德在哪儿?天哪!
沉寂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
我与伍尔夫女士初次见面是在《时时刻刻》的位面里,那时我妈妈正领着我过桥,一辆满载士兵的暗绿色卡车驶过桥面,玻璃碎了,车子像个受伤的蚂蚱,但是难以掩饰喜悦之情,我一直奇怪它有什么可高兴的。车上那么多小伙子都在像我招手,我的大哥哥们,我也一样,怀揣着并不理解的喜悦。在我母亲瘦弱的手臂之中,我向他们挥手,很多年后,我还记得其中一个男孩儿只剩下一只手臂却依然挥舞的样子,他是我见过的最英俊的男孩儿。
弗吉尼亚的头发飘散开来,犹如塞壬的歌声飘向远方,她肿胀的脸庞依然美丽,生命苍老却盘桓不散,她的眼睛望向我的瞳孔,那里似乎有爱,有绝望,有无法融合的天堂地狱,还有我母亲的尖叫声。
那一年,乔伊斯先生也去世了。
伍尔夫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阅读经验之一,在那些狂乱的时代里她从未被人遗忘。语言文字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文学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感官体验?伍尔夫用文字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人类所有的感觉,她描绘意识流转的形象,为灵魂的舞蹈谱曲,于是,文学被赋予了音乐与绘画的表现力,艺术才是真实。
任何艺术形式都具有局限性,因为客观存在是无限的,艺术始终在探究如何使这种无限呈现出人类可以理解的形态。所以刘易斯才会说写作不是为了被理解,写作是为了理解。弗吉尼亚显然在通过文字理解这个世界,她周遭的一切四分五裂,却没有非黑即白的判断标准。然后,另一种真实侵入了她的灵魂,在她眼前遮上了一块幕布,幕布上的投影展现着外部的真实,幕布后面嘈杂的声响也在叫嚣着真实,她看到冰山中沸腾的火焰,看到死亡在世间谱写乐章,当生命中的人撕扯她的灵魂,咆哮出无尽的悲哀时,她陷入了另一种真实。
精神崩溃。
外表的美丽很重要,她一直相信这点,斯特雷奇帅气的让人难以置信,而且,与他在一起她可以逃开她并不理解的性*欲。杰瑞森湿热粘滑的舌头伸进她嘴里时,她曾想到过死亡的肮脏,就像蛆虫,死亡在不停蠕动着。她下*体的欲望之火从此消失殆尽,因为本该在黑暗里的疯狂被置于日光之下。
斯特雷奇喜欢男人,友情披着爱情的皮。
凡妮莎拥有一种诱惑力,像灯塔吸引詹姆斯那样吸引着她。混乱可怕的童年时她便将自己的爱慕通过文字宣泄出来。欲望与爱情永久的隔离使得精神与爱情交织在一起。一旦想起凡妮莎爱着一个男人她就会感到一种疼痛感,只是她不知道哪儿疼,她嚎叫着,有的人没法不嚎。她充分施展演戏的天赋去勾引贝莱夫,说着她根本不明白的台词。
可是伦纳德,她的伦纳德,她本可以飞去珀尔塞福涅的宫殿终日欢歌,如果伦纳德放开手中的线……
残破的家具像野草伸出废墟,她自己的房间漂洋过海,死亡的阴影终会逼近。
弗吉尼亚敏感的本性使得她是一个天生的诗人,我猜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因为她的爱情都献给了文字。弗吉尼亚自己也说过她在天堂里别无所求,只要看看书就好。阅读﹑文字,写就的文字是冻结的声音,而阅读使之复活。她创造的世界维度太多,愚人无法从中穿行。
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细节明显都带有意识流小说的特征,意识流太笼统了,根本无法概括伍尔夫写作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她的比喻﹑隐喻﹑象征﹑结构无不影响了后世作家,她对文字艺术的开发是根本而彻底的,作为一个诗人,她最大程度的写出了类似小说的文学作品,福斯特先生对于弗吉尼亚的论断可以肤浅的说明读伍尔夫时我们读到了什么。
如果说艺术流淌自生命,那么天才们总要付出代价。
有什么东西断裂了,伦纳德心想。当时他并不知道那是弗吉尼亚与这世界唯一联系断裂了。
我无法在与它抗争了,我知道我正毁灭你的生活。
于是,我决定去远方,航行到外海,看看世界的另一面。
石头的重量让她气喘吁吁,燥热从心底蔓生出来,枝杈禁锢住大脑,她急需寒冷,战争又一次席卷大地。即便她如此细致的在流失的岁月里找寻过往,却也发现回忆不过是一种毁灭。战争无耻的呻吟传进她的耳朵,混蛋!她跨进河流,被石块拖进水里,眼前充斥着意识爆裂的火花,她先是忘记感觉,而后又忘记意识。
但她始终记得伦纳德,永远。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如此简单,如此心动

如果只读简介,这个故事未免不够吸引人。拉姆齐一家和几个密友在海边度假,由于天气原因,没能去灯塔。故事大部分写了一天里发生的事情,然后就跳跃到十年后。

第一部分中的拉姆齐夫人,无论是对小说里的其他人,还是小说外的我,都是最迷人的。这位50岁的女士,作为八个孩子的母亲,哲学教授的妻子,她是如此的普通和善良。把孩子照顾好,真诚对待客人,尊重她的丈夫。这个太太简直无可挑剔,而在她理性的背后,却也有一颗少女的情怀,

她一边读,一边把书一页一页翻过去,她摇晃着身躯,忽左忽右地曲折前进,从一行诗跳到另外一行,就好像从一根树枝攀到另外一根…….

如果故事是描写一个幸福家庭的话,那么它可能是一本童话小说。而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其实有各种的牺牲,拉姆齐教授一心希望在哲学上更进一步,

他要寻找悬崖峭壁,他要站在那儿,凝视着暴风雪,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目光力图穿透那茫茫的黑暗,他要站着死去,他将永远达不到…….

他是一个对于哲学充满热忱的教授,他享受在哲学世界里的孤独,而他的自傲却让他自私地把俗世的生活抛给了妻子。拉姆齐夫人无疑是最有奉献精神的一位,她一生献给了家庭、孩子、丈夫。但她是魅力不止她对别人的关爱,还有内心的沉思。她会在安静的时候思考人生,努力在琐碎中寻找自己的生活意义。她爱着每一个孩子,担心他们的成长,50英镑的维修费用,客人的照顾不周,丈夫的不理解,她怀疑自己的生活除了这些琐碎外什么都没有,她拥有的好像都不属于她,但孩子的笑声、丈夫的话语,又能在这些旋涡中把她拉出来,然后使她在生活的琐碎中获得了满足。

书中第一部分结尾,晚上夫妻两人在房间看书,两人分别看着不同的书,妻子因为书中内容吟诵起来,丈夫因为书中感人的情节默默落泪,最后两人相互对视,放下内心的感动又谈论起了生活日常。我想这就是婚姻了吧,即使是两个独一无二的灵魂,也会因为某种关系,而放下自我,彼此靠近。

在这个晚上之后,故事就跳跃到十年后,生活给予他们巨大的变化,拉姆齐夫人死了,拉姆齐教授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去灯塔,他们准备上岸,然后故事结束。整个故事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莉丽小姐。作为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她对于拉姆齐夫人的感情宛如母女一般,既有爱慕又有埋怨。但在故事最后,她反复地在海边呐喊着夫人的名字时,我的泪落下。

可以感觉到作者在进行生命意义的哲学探讨。拉姆齐夫人一心都在家庭里,在各种琐碎中感受喜悦与烦恼;拉姆齐教孤独自私地沉浸在自己的哲学世界里,而世俗外的家庭是他的补给;没人知道拉姆齐教授为什么坚持去看灯塔,而他是那么固执、克制。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妻子孩子相处,但大家又那么地爱他,尊重他。“像他那么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观赏景色,如果他瞧上一眼,他只会叹气说,可伶,渺小的世界。”这样的父亲无疑是那时代的一个父权代表,他是家庭里的权威,信仰,即使拉姆齐夫人曾经感叹“为什么他在思想的领域中如此勇敢,而在生活的领域中如此懦弱?”但这里并不妨碍他的尊严。莉丽小姐坚持单身生活,追求一种独立的人格。她不能认同拉姆齐夫人的生活方式,而内心中有深深对她充满眷恋。作为一个女性,在拉姆齐夫人身上我感受到一位母亲的温暖,一个忠诚的陪伴。也许以现今的女权观念来看,这位夫人是一位牺牲者。她放弃了灵魂的独立,努力去满足周遭所有人的满意。但她总能在琐碎中找到平衡,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创作上,这一个女性角色,让我看到了曙光。我相信作者在创造这个角色的时候,是带着爱与怜悯的。

  《到灯塔去》读后感(五):意识的汪洋与现实的深潭

几十页看过去了,隐隐约约还在等伍尔夫开完头,等着开始点什么,发生点什么……直到一大家子及宾朋都在餐桌边坐下来了,晚餐开始了——这时已经过去八十来页了——围桌而坐的人们,将各自如影随形的心理活动从相对分散的空间——不出拉姆齐夫妇海边别墅及别墅四周散步可达的范围——带到了餐桌,如果将人的心理活动想象成气团,那么餐桌上空骤然聚积的心理气团简直是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直到这时了,我才彻底回过神来,这就是《到灯塔去》的风格!往最简单里说,就是通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书写,精细呈现人物绵绵继起的心理活动中的万般起伏、流转、变化……以此来推动情节,并完成小说的叙述。不知不觉间其实已经喜欢上了这种匪夷所思的风格,一再觉得它妙不可言,甚至时有叹为观止之感。可经由小说中人物一念未褪一念已起、纷至沓来无穷生灭的心理活动,以及人之心理活动之于表面情态的大相径庭,有时又会生出可怕感来。一个默不做声静坐静立或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人,心里可能正在翻江倒海,可能已经下潜或者升腾到一个不可知的或深邃或浩渺的领域;又可能正在极尽犀利、刻薄地分解你的一举一动。如果他/她还具有洞幽烛微之力,比如莉丽,甚至詹姆斯,更是能将你话语或神情背后的蛛丝马迹,做作啦、虚伪啦、空虚啦、拉大旗作虎皮啦……剥除殆尽,还你苍白、空洞、虚弱、可怜……的本来面目。习惯了心理活动的遁迹潜形,至少是甘为辅佐。换言之,习惯了事件迭连心理辅之的作品,当心理活动被置于主位,当它们被纤毫毕现地密集曝露时,领略或言领教之,真还得有点心理承受力。其实拉姆齐夫人有段心理活动说的就是这个:“对每个人来说,总是存在着这种无限丰富的内心感觉;人人都是如此,……我们的幻影,这个你们借以认识我们的外表,简直是幼稚可笑的。在这外表之下,是一片黑暗,它蔓延伸展,深不可测;但是,我们经常升浮到表面,正是通过那外表,你们看到了我们。”莉丽有一段心理活动,可谓异曲同工:“如果每个人都是如此密不透风,你怎么会对别人有所了解呢?你只能像蜜蜂那样,被空气中捉摸不住、难以品味的甜蜜或剧烈的香气所吸引,经常出没于那圆丘形的蜂巢之间;你独自在世界各国空气的荒漠中徘徊,然后出没于那些发出嗡嗡声的骚动的蜂巢之中;而那些蜂巢,就是人们。”
在被伍尔夫引领着坠入一个又一个人物情绪与心绪的汹涌海洋中时,我突然意识到:地球上比空气和水还多的其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它们如果发声,声音之巨,会震聋所有生灵;如果现形,地球将无法承载;如果形声皆具,最初那一刹那,地球就会毁灭。人不过是生活在各种假相中。这个被从无数角度论证出来的结论,放在这个层面来看更加是。不过也幸好是。如果我们能视能闻别人对我们的心理活动,可能一分钟也活不下去。
《到灯塔去》的故事非常简单:在形而上学领域卓有成效的拉姆齐先生和妻子及八个子女,加上夫妇邀请的一众宾朋,在他们的海边别墅度假。有一天,拉姆齐夫人答应六岁的小儿子詹姆斯,如果第二天天晴,就带他去灯塔——那是他最强烈的渴望。但拉姆齐先生和他的仰慕者塔斯莱认为次日天气不会好,去不了灯塔,詹姆斯对此非常生气。随后的十年中,拉姆齐夫人去世,八个孩子中的一子在一战中阵亡,一女亡于难产。战争结束后,拉姆齐先生带领其余六个孩子和新老宾朋,重新回到海边别墅,并带领詹姆斯和一个女儿出海,到了灯塔。
这个简单的故事又被分成了三个自带标题的独立部分:第一部分《窗》,讲述的便是那个九月中旬的某一天从黄昏到深夜发生的事情,不,准确说是这个时段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一部分纷纷登场:拉姆齐夫妇,孩子们,以及拉姆齐夫妇邀请来的宾朋:塔斯莱、植物学家鳏夫班克斯、老处女画家莉丽、诗人卡迈克尔,还有后来被拉姆齐夫人撮合成了一对儿的保罗和敏泰。故事从拉姆齐夫人答应小儿子詹姆斯明天去灯塔开始,到晚餐后拉姆齐夫妇回到卧室,各自阅读以及片言只语的对话结束。从傍晚到夜深,短短的时间,没有发生任何了不起的事情,伍尔夫却写了121页。
“对,你说的对。明天会下雨的。我们去不成了。”拉姆齐夫人对丈夫说。在第二天去灯塔这件事情的争论上,她失败了。但她觉得她又胜利了,因为她知道这会儿丈夫如同以往一样,希望听到她能对他说她爱他,但她没有说。而且她从来没有说过。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部分之所以以“窗”命名,不是因为拉姆齐和塔斯莱一再在窗前断言明天晴不了,不可能到灯塔去,惹恼了詹姆斯。而是坐在窗口的拉姆齐夫人和詹姆斯——这个极具象征性的画面被反复提及、议及。画家莉丽长久注视着它,思绪万千,想将之入画。想了整整十年。拉姆齐先生更是从这一画面中汲取力量,将之视为奋力进取学术高峰的精神源泉。
第二部分《岁月流逝》,以十五六页的篇幅让岁月流逝掉十年。这一部分的开头是别墅中的人们准备睡觉,结尾是人们在睡梦中,随后莉丽从梦中惊醒。仔细些,会发现开头出现的班克斯、安德鲁、普鲁、莉丽、卡迈克尔,在末尾仍然出现的只有卡迈克尔和莉丽。这一头一尾其实间隔了十年。普鲁和安德鲁已经不在人世;班克斯十年后也没有回到别墅。如果读得够仔细,注意到《窗》中拉姆齐夫人在詹姆斯腿上量着给看灯塔人的儿子织的袜子的长短时,所操心的别墅的未来:在冬天,只有一个老妈子看屋,屋子肯定会淅淅沥沥地漏水;到了一定的时候,屋子会破旧不堪;秋来暑往,年复一年,屋里的家具会日益破旧,草席会褪色,墙纸的碎片会在风中噼啪作响,纸上的玫瑰花纹将难以辨别……如果注意到这些,便不会在第二部分面对一下子空无一人,迅疾破败的别墅时,感到那样的突兀。这一部分完全抒情散文的写法,只间或在括号之内极简洁地交待了拉姆齐夫人的突然逝世、普鲁的难产而亡、安德鲁在法国战场的阵亡、卡迈克尔出乎意料的成功——出版了一本诗集。
第三部分《灯塔》,则是十年后重回别墅及到灯塔去。去灯塔是一条线,莉丽是一条线,仍然以心理活动推进情节。作画的莉丽和航行途中的拉姆齐、詹姆斯及凯姆的心理活动交错呈现。最后,拉姆齐先生他们登上了灯塔,莉丽也终于画出了萦回心头多年的幻景。
拉姆齐夫人出场时,已年届五十,头发灰白,面容憔悴,但在所有人眼里,她都是美人,包括有意回避她的卡迈克尔先生。夫人的美貌常常令拉姆齐先生陷入震惊,甚至悲伤——因为那美貌中带有的内在的严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距离;塔斯莱先生认为拉姆齐夫人是他生平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物;“大自然用来塑造您的那种黏土可实在罕见呀。” 班克斯先生对夫人说。其实稍具客观态度便可猜到,这样的赞美与其说是针对拉姆齐夫人的外表,不如说是拉姆齐夫人的魅力搅混了男人们的判断力。“她看上去多么苍老、多么疲乏,莉丽想道,而且多么淡漠疏远。” 具有独立精神的女画家莉丽的观察似乎更接近事实。但同样是莉丽,她认为拉姆齐夫人是那种需要用五十双眼睛来观望的女人,五十双还不够。莉丽曾长时间陷入拜不拜倒在拉姆齐夫人脚下的内心自我挣扎中。拉姆齐夫人对所有人都爱护备至,是丈夫、孩子心灵中的指路灯塔;她总是出自本能地渴望帮助、宽慰别人;她习惯将所有异性置于她的卵翼之下;她操心朋友中单身男女的婚姻;她从不回避困难、敷衍塞责;她对贫富、贵贱悬殊深感不安,对穷人心怀歉疚地施舍。还像社会问题调查者一样入户调查,访贫问苦。她对孩子们宽严相济、言传身教。孩子们讨厌瘦骨嶙峋、咬文嚼字、擅唱反调的塔斯莱,在背后刻薄讥笑他、挖苦他。拉姆齐夫人听到,严厉训斥,并对于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对他人评头品足、争论不休,感到生气和不 解。“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人们的分歧已经够多了,为什么还要人为地制造分歧?”她邀请塔斯莱一起散步,一路亲切交谈,令受贯冷待的塔斯莱大感宽怀,消除了自卑,恢复了自信。她当然疲累,只有当她独自一人,退缩到那个她称之为“楔形的黑暗的内核”—— “自我”——中休息时,才会感到自由、平和、安宁,才能将自我的各个部分聚合在一起。她常常盯着灯塔的光柱看,那稳定的、长长的光柱,就是她的光柱。灯塔的光总是让大海汹涌的波涛披上银装,拉姆齐夫人同样,她能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将生活中的瞬间铸成某种永恒的东西。她说:“生命在这儿静止不动了。”卡迈克尔对夫人的热情的不响应,令拉姆奇夫人失望之余,也反思自己助人为乐背后的虚荣心,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多么美中不足,多么卑鄙,多么自私自利。”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块吸饱了人类各种各样感情的海绵罢了”。其实犹如灯塔短暂令大海披上银装一样,拉姆齐夫人对他人人生的照亮,那怕短暂,其光亮已永存他们心间。小儿子詹姆斯十年后和父亲同去灯塔,航行途中和凯姆在内心坚守一个伟大的誓约,就是抵抗暴君,宁死不屈。却对母亲满是深切怀念。他认为母亲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是她是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莉丽更是,十年后再访没有了拉姆齐夫人的故地,靠着理智,她才没有纵身跳进内心毁灭的湍流。她一遍又一遍在心底呼唤“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先生恐怕更是,71岁了,扛着被子女仇视、痛恨的千斤重担,率他们前往灯塔,实现夫人未实现的愿望,一定不止是凯姆所想的“为了满足他个人悼念死者的心愿而举行的朝圣仪式”。夫人的不再,对他来说,是精神大厦的灭顶之灾。可是生活要继续,无人再像夫人那般慷慨地给予他种种情感所需。他必须改变,从笨拙地学习生活开始。
拉姆齐先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头脑卓越的他25岁时,就在一本小书里对哲学作出过“肯定无疑的贡献”,后来却只能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扩展或重复。但他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想要继续攀登思想的更高峰。如果以字母论,他认为自己身处整个英国几乎无人曾经达到的Q,但他希望能达到R。他要向这个目标发起进军!虽然他知道“脚下踢到的那颗石子,也会比莎士比亚活得久,”可他相信即使微弱的思想的光茫,也会汇入更大的光茫。因此他要竭尽全力,历尽艰险地攀登。一方面他心怀救民于蒙昧的神圣使命感,另一方面却总是从生活琐事中寻求安慰。他总是需要同情、温暖、安慰、关怀、爱,首先需要肯定他的天才,确保他处于生活的中心。拉姆齐夫人虽然对丈夫充满敬仰,不允许那怕是刹那间露头的自己比丈夫优越的感觉。但他没完没了的公开索取,令她十分不安和不快。失去了夫人的拉姆齐先生,习性未改,却再难如愿。“他的顾影自怜,他对同情的渴求,好似一股洪流在她的脚旁倾泻,形成了一潭潭的水洼,而她这个可怜的罪人,她的唯一行动,就是提起她的裙边,以免沾湿。她紧握画笔,默然伫立。”从莉丽面对拉姆齐先生索取同情所持态度的这段描写中,也可以领略伍尔夫描形画像的诸般精妙。
小儿子詹姆斯不仅痛恨父亲,还认定他是一个失败者。父亲的自命不凡、得意洋洋、过人才华、个人主义、精确性……都令詹姆斯痛恨,尤其是父亲情绪激动时颤抖的鼻音,简直令他痛恨到了极点。他最无法忍受父亲明目张胆地从母亲那儿索取同情和安慰,每回母亲毫无保留给予父亲足够的同情后,都累得精疲力竭。有明显恋母倾向的詹姆斯是八个孩子中最敏感的一个,自然也是父亲专制、强权的最深受害者。打小他就幻想能用什么尖锐的东西刺穿父亲的心窝。在他的头脑中,一直保留着这个象征。十年以后,在和父亲前往灯塔的船上,他心头一再升起这个象征性的念头。不过那时他已经明白,他要杀的并不是父亲这个人,而是降临到父亲身上的某种邪恶东西——像“狰狞的怪鹰”的横行霸道和专制主义。但詹姆斯越来越感到只有他和父亲互相了解,只有他们有着共同的认识。我想那是对拉姆齐夫人深刻的爱。最终,船到灯塔,拉姆齐称赞儿子“干得好!”凯姆心想,你梦寐以求的东西——父亲的表扬——终于得到了,你宿愿已偿,可以心满意足了吧?因为她在船上不仅数次想要违背和詹姆斯抵抗父亲的誓约,还隐隐萌动起对父亲的同情与理解,甚至爱慕之情。至此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
莉丽十年后重游故地,支起画架,想完成那幅十年前未完成的画作:屋子、篱笆、树木、坐在窗口的拉姆齐夫人和詹姆斯……望着眼前的景物,那个永远盘桓在她心灵苍穹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黑沉沉地笼罩住了她。我那漫长的不知所措这会儿也一下子消散开去,泪意上涌。岁月流逝中,这是个谁都逃避不了的问题。莉丽发现关于生命意义的伟大启示从未出现过,但她有了某种释然,认为日常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奇迹和光辉,即拉姆齐夫人带给每一个人的,恰可成为这个意义的代替品。
如果说拉姆齐夫妇的原形是伍尔夫的父母,那么莉丽的原形,则应该是伍尔夫本人。莉丽也是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虽然她长得不好看,并且一再被强调生着一对“中国式的小眼珠儿”。第一部分里莉丽33岁,拉姆齐夫人想撮合她和班克斯。十年以后她依然独身,想起班克斯来,虽然他的友谊令她珍惜,她也承认自己爱他。但她感到庆幸,“真是千钧一发,她总算侥幸逃脱了爱情的罗网。”十年前,她曾想过要不要向拉姆齐夫人那样的生活——丈夫、一群孩子、房子、篱笆、花园、宾朋……——缴械投降?但她更相信爱情的不可能:“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一个人和所心爱的对象,如同水倾入壶中一样,不可分离地结成一体呢?躯体能达到这样的结合吗?精巧微妙地纠结在大脑的错综复杂的通道中的思想,能够这样结合一致吗?或者,人的心灵能够如此结合吗?”十年以后,拉姆奇先生试图向她索取同情,令她气恼,“为什么老是旧调重弹?为什么总是要企图激起她并不具备的某种感情?这里面包含着一种亵渎。她的感情早已干涸、枯萎、消耗殆尽。”莉丽在第三部分中占据着相当大的篇幅——仍然以心理活动的形式。拒绝给予拉姆齐先生同情,虽然令她短暂感到若有所失,但她很快沉浸在十年间一直萦回心头的那幅作品,那幅她将坐在窗口的拉姆齐夫人与詹姆斯画成了一个紫色三角形的画作的重新创作中。“一支画笔,是这个处处是斗争、毁灭和骚乱的世界上唯一可以信赖的东西”。她要将流动不居的生活转化为凝练的图像。她想,如果问在躺椅上打盹的卡迈克尔老先生,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一定会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流逝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长存。
(请勿转载)
挑错:卡迈克尔眼睛的颜色和莉丽的年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406558/discussion/5804799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