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国元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国元年读后感10篇

2017-12-18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国元年读后感10篇

  《民国元年》是一本由颜浩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元年》读后感(一):意蕴与趣味兼具的历史还原

  辛亥百年之际,几乎人人谈民国。但众多相关图书或追溯思想根源、或还原革命真相、或追忆民国范儿,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着眼点,就是注目于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大人物。政权更迭、思想嬗变过程中主动或被迫发生改变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命运,却甚少获得关注。《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则深入坊巷民间,用翔实的史料、丰富的细节,呈现了民国元年那改元改历的历史时刻生命个体日常性的观望、困惑与改变,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庙堂之外更具生活气息的民国。

  从内容层面看,《民国元年》不同于以往革命史或政治史的居高临下,切入的视角是平实而宽广的日常生活层面,讨论的是男女、生活、娱乐之类极有人情味的话题作者尤其关注大时代下普通人的遭际命运,试图“回到那一个个曾经有血肉和呼吸的普通人中间,去体会他们的忧惧、喜悦悲伤”。于是,即便在最容易高屋建瓴的“家国”一章中,作者叙述的落脚点也在于改历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太后风光的葬礼背后民间对新政权的复杂态度等侧面。其他章节中诸如旗人身份改变后生计的艰难、都市男女对时新衣着与发式的追求、小脚与天足的尴尬共处、媒妁之言与婚姻自主的难以调和等等,细细读来,甚至能让人看到祖辈生活的影子。由此呈现出来的历史,就不再只是教科书上让人隔膜的文字,也不再是“见树不见林”、托古讽今的幻影,而更像老祖母夏夜摇着蒲扇的悠长回忆。一条民国历史沿承的脉络,就亲切易感、活色生香地在读者心目中清晰起来。

  从写法角度看,《民国元年》在史学视野之外,还着意引入了展现当时历史情景的文学材料,使得文本的历史叙述与一般史学著作相比较,更具感染力和现场感。作者恰切地运用了晚清数量可观的社会小说中的种种细节,来与史料互补互证,让论述变得丰富而饱满;同时还在行文时融入一定程度的文学笔法,把本来琐碎而枯燥的史料调配得极具可读性。“女子身上衣”一节,先来一个小说式的开篇:“已经快到中午了,尚仁里的张青凤姑娘才起床”,读下去你会误以为这是《海上花》或者哪部晚清小说中的情节。然而正当你渐入情境、看得过瘾时,故事戛然而止,作者跳出来澄清:“以上是笔者杜撰一小段民初小说的情节,并非纯粹的文字游戏,每一桥段皆有史实所本”。接下来,作者就对这“所本”的时人回忆、报刊报道、风俗志、服饰史等等,一一勾陈、梳理,来与之前的文学性叙述互为印证。再加上作者从大量第一手资料中挑选出来的、极具时代感的配图,一段由“南朝金粉、北地胭脂”们引领的“易服”过程,就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呈现出一副既条理清晰、又摇曳生姿的鲜活景象。

  更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民国元年》并不仅仅是一本“清末民初日常生活展示录”,作者对民国元年日常生活展示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深切关注和探究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思想眼光。“家国”这一章就充分揭示出,个体与社会、家与国其实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裹脚守贞关乎道统;断发易服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甚至可否随处大小便和在公园任意坐卧,也涉及对公共空间的认识。于是,《民国元年》对历史现场的还原,又包含着探寻诸如都市形态、舆论环境、公共意识等至今仍困惑着时人的现代命题的深层意蕴。作者将深层意蕴隐伏于对生活断面的展示之中,但恰恰因为有普遍、日常的生活情景做底子,才使得这种探寻未曾流于空洞的理论阐述;而由似曾相识带来的血脉牵系之感,则又让历史的警示意义变得更为触目惊心。所以,《民国元年》确实堪称意蕴与趣味兼具、深广度与鲜活度共存的民国气息探寻之作。

  载《南方都市报》

  《民国元年》读后感(二):老少配,怎么就是笑话?!

  在《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中的220个页码上,看到了唐绍仪和闺女唐包玥(这名儿?)同时婚嫁的细节,不禁莞尔。唐宝玥嫁的,可是“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翁婿两人,同在沪上虹口举行了新式婚礼,当时叫“文明”婚礼。(言外,莫非,所指……旧时洞房花烛、挑帘动手的不文明?)1913年5月25日,《妇女时报》10期上登出了翁婿同喜的照片,两张,都抿嘴儿乐着的,记者或有调侃意味?据唐家后人唐有淦先生回忆云:(晚年,看语气可知)“吴维翘,是唐绍仪在做总理后,她是南开的校花,跟他结婚。……在北京啊,在天津,南开在天津,不在北京。在天津。在天津照的像。这是听说的,是不是真的不敢说,是吴维翘逼着他,老家伙把胡子拔干净,我嫁给你了。这是一个笑话。这只能是一个笑话,对吴维翘来讲的话,她要嫁给唐绍仪的话也不在乎你有胡子。这是一个笑话,呵呵。”——老少配,自古梨花海棠狂睡,怎么就是笑话?!——熊希龄娶毛彦文不是笑话,鲁迅娶许广平不是笑话,杨振宁娶翁虹也不是笑话,毛泽东娶江青更不是笑话!

  《民国元年》读后感(三):民国并不是照片中的黑白灰 ——《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书评

  民国,一个风云变幻、新旧交融的时代。既有张爱玲笔下缠绵悲凄的爱情,也有名记黄远生笔下波荡诡谲的政治黑幕。我们所接触到的民国,笼罩在贫穷、落后、东亚病夫的愁云惨雾中。而实际上,它是一幅立体、多面、彩色的图景,并不是照片中呈现的黑白灰。

  颜浩的《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一书,就呈现了这样一幅多彩的图景:以小人物的视角透视大时代。点不能反映面,但点和点的交叉层叠却能编织一个平面。本书中众多小人物穿插其中,作者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小人物的言行举止中编织大时代。

  开民智和民族存亡是民国知识分子最关心的两个议题。这也是颜浩着力描述的两大议题。

  本书分五大部分:家国、社会、男女、衣履、娱乐。粗浅可归类为民族存亡和开民智两大类:家国和社会两章主要讲述民族存亡的议题;男女、衣履、娱乐可归类为开民智的议题。当然,这只是粗浅地划分,贯穿全书的是民族存亡和开民智的复杂交织。几乎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都往往会与时代风云扯上关系

  剪辫、易服、小脚的兴废等各类风俗的变迁,都笼罩在家国叙事的范畴内。

  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史料与文学的无缝对接,这些出现在史料或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细节都能信手拈来,可见其对于这些材料的熟练程度。而作者的神奇之处在于,将自我构造的小说情节内置于一本学术类书籍中——或者在阅读趣味上这不能划分为一本学术书,但在史料和叙事的范畴内它又无疑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书,但是这种自我构造的小说情节是基于历史、以史料为证的。这又不得不提到一本严肃的学术书籍的特点——处处都是引证。

  但是作者就有这样一种功力,能将严肃的学术书籍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时代场景,犹如画卷一般在我们面前一一展开,不会浓墨重彩也不会寡淡失色,恰到好处地徐徐扒开民国市井生活的层层图景。

  以“衣履”一章中的“女子身上衣”一节为例。该节一开头就出现了妓女张青凤用恩客邱大少送的雪花膏抹脸的场景。信息点:妓女+雪花膏+恩客。民国时期风流才子很受追捧,这也连带着携妓出游成为一种新风尚,但凡有点身家的男人们在外面有一两个相好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而其中提到的雪花膏,在作者的描述里,雪花膏上印着的是穿着长白裙、露着胸脯媚笑的洋人女子。这又点明了西方文明对东方的影响。接着又开始说起青凤姑娘的装束,以往只要穿一件竹布衫、下束镶花边的裤子就很时兴了,但今年由于小皇帝退位,上海不归大清朝管了,原先的那一身装束就有点不伦不类了,现今的流行趋势是领子越做越高、袖子越来越短、衣服颜色花式越来越素淡。但是青凤一直觉得女学生的打扮是最好看的,上穿天蓝色袄子,下系黑裙子,脚上是白袜子,朴素却极美。

  作者用自己杜撰的妓女青凤的故事三言两语就道出了清末民初的风尚——穿衣打扮、男性趣味。在该节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妓女主导的民国时尚——这一群体相对其他妇女而言是最自由、最易参与公共社交的。于是,形成了一种良家女模仿妓女穿衣打扮的风尚。作者对于女性穿衣打扮的变化不仅引用了诸如《近数十年来中国各大都会男女装饰之异同》这样的史料,还引用了《海上花列传》、《怨女》、《金锁记》、《更衣记》等小说,也引用了《海上竹枝词》这类诗词,行文间十分流畅,毫无为论点而缀补的痕迹。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重要原因——自然顺畅,不为论而论。

  除了史料、文学的无缝对接,作者的思路也很连贯,不单单只是史料和文学作品的堆砌,这些文字都是有灵魂的。该节中,作者提到“将女子身上衣与亡国之兆联系在一起,这般论调似是而非,不仅有‘事后追认’的嫌疑,而且显然是‘女人祸水观’的老调重弹”,这句话无情地揭开了旧社会加诸于女性身上的沉重枷锁。正是这种材料与论点的结合使得全文松紧有序,不至于大篇材料垒积所引起的模糊感,也不至于全论点所带来的枯燥无味。偶尔论点内置于材料中,让人眼前一亮,很有画龙点睛之感。

  实在要吹毛求疵找出这本书的一点缺点,大概就是章节划分得不够明确,有重合的地方。比如“坤角登台满院芳”和“游公园”两节就有重合,两节里都提到了上海鼎鼎有名的张园等数次,且作者将“坤角登台满院芳”一节归入到男女一章中,实际上完全可以将这一节归入到“娱乐”。不过原本历史的东西就是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交织演进,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关系,这样指责作者似乎有点为过而过,而这也正是我所讨厌的做法。

  《民国元年》读后感(四):南方称之为“鸟食”

  民国元年四月,刚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顾维钧,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旅程后回到中国,受邀出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这位嘉定出生的”海龟“第一次来到北京,一切在他眼中都是奇异而新鲜的。人们说着声调轻柔的官话,躬身曲膝的打招呼方式很特别,饭食则多由杂粮、面粉和小米做成——南方称之为“鸟食”……颜浩的这本《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中几处引用了《顾维钧回忆录》中的文字,顾的日记洋洋数卷,早就在书肆中看到了。很是稀罕。但一是卷帙浩繁,没法腾出整段时间静读,二是还没有找到一个机缘了解这位民国奇人。从“袖子长的把手遮起来,许多人还蓄有老长的指甲,表示学究的斯文”的细节看,顾维钧的日记,一定是好看的。过去的士绅把指甲留起来,确实是显示其身份的象征。现在的一类闲人,已无勇气把满手的指甲都精致、无聊地蓄留起来,所以,就残存个小指的长甲,虚空中划些苍白的圆圈,慰藉下脑力瘀滞的恐慌了。

  《民国元年》读后感(五):巨变之际芸芸众生(转)

  巨变之际芸芸众生

  2012/09/21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刘祥惠

  虽然市面上的民国史读物连篇累牍、纷至沓来,颜浩的《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作为“后来者”却仍然让人眼前一亮。这部著作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作者抓住“民国元年”这个历史关节点,采用大量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将考察的视野深入到了历史巨变之际的社会日常生活,从而有效地避开了众多相关著作惯用的政治史、革命史,或者转移到权谋史、霸术史的叙事套路,开辟了民国史认知的新境界

  首先是考察层面的深入。虽然大量历史著作总习惯于关注大人物、大事件、大变化,但实际上,历史大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态,反而更能深刻、细微而实在地体现历史前进的步伐。不过,也许因为与历史大事件联系的薄弱、隐晦以及查找资料、选择叙事聚焦点的难度,对于历史环境中大众生活常态的考察,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或回避。《民国元年》则正是着眼于时代大变局的个体遭际与命运、社会转型期的日常生活状态,致力于从细微却更具社会覆盖面和历史普遍性的层面,来展示时代剧变真相。作者选择了“家国”观念和“社会”形态变迁的日常生活表现,以及“男女”、“衣履”和“娱乐”这样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生活侧面,理顺凌乱而庞杂、琐碎的历史信息,来揭示“民国元年”这一改变历史的特殊年份,社会生活步伐的缓慢、迂回、迟疑与总体上坚韧的前行,阐述历史大格局的巨变对于芸芸众生复杂而微妙的影响,并从中传达一种和平时代的人们回眸历史时对于生逢乱世、为人艰难的深沉感慨。

  其次是研究思路的创新。《民国元年》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将“历史”与“文学”两方面的相关资料熔为一炉。这种“文史互证”的研究路径,由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发扬光大,比纯粹采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显然鲜活而多变化,文学材料在体察世态人心方面也独具优势。而且,晚清动荡时局中的文学创作分外活跃,大量怀抱“经世”梦想的知识分子,都使用文学的手段来“补正史之阙”,这也为《民国元年》采用文学资料展开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基于这种学术文化把握和文学与历史兼修的知识积累,作者既广泛搜求各种历史资料,又充分发掘当时小说中对于历史生活现场的精彩描绘,对二者精心选择和组织,使之恰当地相互呼应和补充,从而叙述出一个个既趣味横生而又意味深长的百姓故事。例如,“男女”一章中,无论是描述“结婚雅尚半文明”、“休夫与弃妻”的民俗,还是展现“女子参政”、“坤角登台”的时尚,叙述中都显示出历史文献和小说描述同时使用、相得益彰的特征。“衣履”部分的“女子身上衣”一节,更是既采用大量的历史文献,又引用了不少近代小说及张爱玲作品来进行印证。就现有的民国史研究著作来看,采用文史互证思路的研究,《民国元年》似乎尚属首例。

  再次是原始资料掌握的丰富性。在这类研究中,视野突破和思路创新最重要的基础,在于对历史文献本身的丰富掌握与深刻、准确的认识。《民国元年》的资料搜集、甄别和整理颇见功力,作者从当时的文学作品到书报文献再到民国老画报与老照片的图片资料,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搜集到了大量为其他同类著作所未有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因为这众多原始材料的存在,《民国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新鲜感和历史情境的真切性,就显得格外充分,可谓学术眼光与文章趣味兼美。原始材料琳琅满目、独特见解也时时可见,历史生活的内在真相,就在作者有条不紊、既深入又浅出的讲述与阐发中,得到了精彩的呈现。

  《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颜浩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民国元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