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辛亥革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辛亥革命读后感10篇

2017-12-18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辛亥革命读后感10篇

  《辛亥革命》是一本由王兴东 / 陈宝光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辛亥革命》读后感(一):《辛亥革命》:从小说看电影的五大败笔

  我也算一个历史发烧友了,口碑好点、炒作多点的历史剧和历史书一般都不放过,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到最近的《辛亥革命》,一个不拉。最近看了《辛亥革命》电影,感觉不过瘾,朋友推荐说编剧写的书比电影更好看,就找了《辛亥革命》电影的小说完整版来看。看过书之后,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朋友圈子里有个共识:中国电影,差就差在剧本。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说,中国电影圈里的好编剧、好剧本是凤毛翎角,比三条腿的蛤蟆多不了几个;我还要引申出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即使偶尔有了好编剧、好剧本,导演和投资方也不会去尊重,改剧本是家常便饭,甚至是必备流程,似乎不改一下剧本,显不出导演的水平有多高,最终剧本惨遭蹂躏,面目全非

  业界传言,一大导演陈某,早年拍出几部片子反响平平,一时有找不到片子拍的危险。此时,某投资人找来一个剧本给陈某拍。陈某看过之后,大放厥词,说剧本写得真TM烂,自己决定先改剧本,提高三个档次,然后开机拍摄,定能票房大卖,口碑绝佳。不料,投资人竟冷冰冰回了一句:想拍就拍,不拍就走。陈某此时正处于事业的低谷(这一点很重要,若非处于事业低谷,以陈某的个性必然不接拍,或者坚持改剧本),只好忍气吞声接下了这部片子,结果拍出了一部著名大片,斩获“金棕榈”等多项大奖,也成为陈某迄今最为成功的电影,也是陈某一直想超越永远无法超越的作品。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正面教材,告诉我们:给剧本以应有的尊重,是可以出好作品的,遇到好剧本更应尊重。

  《辛亥革命》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导演乱改剧本,硬生生将一部好电影拉低了几个档次。看过电影的朋友已经总结出了,这部电影支离破碎,故事不连贯、没有细节,不符合历史真实,个别之处不合逻辑、一味催泪,等等,这些我就不多说了,仅谈谈从小说来看电影发现的五大败笔,也就是改剧本改出的五大失误:

  败笔之一,黄兴成了预言帝,预言袁世凯要复辟。稍微懂点辛亥历史的人都知道,黄兴与汪精卫是主张让临时大总统位与袁世凯最力者,黄兴甚至给袁世凯写过信,称袁世凯为中国第一位华盛顿。书中也是这么写的,但电影中黄兴却成了反对袁世凯最力者。历史怎能随意篡改?一部历史正剧,就这样被搞成了戏说意淫剧,喜欢历史剧的朋友们伤不起啊!

  败笔之二,选举临时大总统的那场戏,孙中山在门口蹲着,三位候选人只有孙中山一人蹲在门口,这不是逼着里边的议员选举你自己么?导演是不是还可以在门口加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这样才更有效果?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场戏非常弱智,看书的时候才发现又是乱改的,书中是黄兴提出自己去南京劝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样更符合历史,也体现了黄兴功成不居、宁静持身(蔡锷语)的人格。

  败笔之三,袁世凯编了一段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杀的故事,就吓得隆裕太后退了位。单纯看电影,这场戏倒也没什么不好,但看了小说,我才大为震动:书中写清帝退位,一方面是袁世凯威胁,另一方面也是感受到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如退位诏书中所说的“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这虽然有场面话的嫌疑,却也是实情,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辛亥革命的主题——民主共和,乃是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与小说的情节比起来,电影中没有了民主共和精神的辛亥革命,只能算一段狗血剧情的古装戏罢了。

  败笔之四,阳夏保卫战明明是失败了,黄兴去南京说是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而黄兴在轮船上与徐宗汉对话时,又承认说是失败了,自相矛盾,看得我一头雾水。后来看书,发现是黄兴认为武昌不可守,与武昌革命者闹矛盾,主张撤退到南京,张振武等人主张坚守武昌,后来黄兴才失落离开。这才是历史真相,编剧没有因为塑造黄兴形象的需要而篡改历史,但最终在电影中还是被改了。

  败笔之五,多处精彩戏被删,一部好剧惨遭自宫。黄花岗起义时黄兴、黄一欧父子血战,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彭家珍舍身炸良弼震慑宗社党,最早秘密北上与袁世凯展开和谈的秘使朱芾皇,冯国璋与袁世凯的矛盾与斗争,袁世凯决心逼宫时与唐绍仪的精彩对话,也被删没了,可惜啊,这简直就是自宫,阉割了的东西还有个什么劲!

  看了《辛亥革命》的书,我才理解了为什么编剧王兴东要痛批导演张黎乱改剧本了。一个好剧本改成这副模样,编剧换做是你,你受得了吗?

  《辛亥革命》读后感(二):向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致敬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同名历史小说《辛亥革命》,是一部向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等民主共和的革命先行者致敬的献礼之作。该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的惨烈,对辛亥革命成功后复杂的政治形势,对孙中山的伟大人格和政治智慧的精彩描述,就像一幅幅电影画面萦绕在读者脑海深处。此外,作者对诸如孙中山为何在回国后急于选举总统,孙中山的领导地位问题,以及革命党人将革命成果拱手让与袁世凯究竟是智慧还是软弱妥协等许多有争议的历史事件给了回答。此外,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党人大公无私、舍身取义的伟大精神,特别是那句“不自由,毋宁死”,对于生活信仰危机之下的国人,具有励志意义

  该书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前言部分的秋瑾就义,篇幅虽然很短,但却展示了辛亥革命前的基本背景。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维新变法,慈禧等保守派的镇压导致变法失败,但面对八国联军侵华,国内或维新,或革命呼声日渐高涨的事实,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政,废除科举后,各地兴起了创办新式学堂以及出国留学的热潮。孙中山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彼时,清政府对内专制腐朽,对外处处挨打,而民主革命与技术革命则是全世界的潮流,因此,无论官办还是民办,无论公派还是自费,他们的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告别封建专制,走向共和。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吹响了革命思想的号角,1905年的同盟会在日本的成立,完成了组织上的准备,而徐锡麟的英勇就义、秋瑾的从容赴义,不但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力,而且,激烈了无数的革命者。

  第一章是对黄花岗起义的浓墨重彩。黄花岗起义是一次军事上失败,政治上成功的义举。虽然,在思想上、组织上,革命条件都已经具备,但当时,革命党人一没有钱,二没有枪,经费主要靠华侨募捐,武装组织主要是进步青年和策反的新军。黄花岗起义的计划败露后,黄兴面对的是提前起义还是尽快撤退的艰难选择。陈炯明明确反对起义,因为这是以卵击石,但是,如果行动取消,对今后的筹款,对革命党人的精神打击比起义失败更加严重。因此,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继秋瑾之后,用自己的鲜血为革命铺路。从军事角度看,陈炯明反对起义是对的,但他拒绝参加起义,也验证了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军阀。人们常用以卵击石来形容不知轻重,但是,无论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黄兴,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为之牺牲的林觉民、喻培伦、方声洞,他们的舍生取义是伟大的,没有他们的“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就没有“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第二章的武昌首义还原了这一非常重要但多少有点偶然因素的历史过程。武昌首义的偶然因素一个接一个。先是保路运动的爆发,让革命党人扑捉到战机,因为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调走了驻在武昌中的部分新军,武昌城内相对空虚。因此,革命党人部署了在武昌举行起义的行动。但是,就在黄兴等人前往武昌的路上,孙武在配置炸弹时发生爆炸,行动暴露并引起警觉。武昌首义成功后,中外震惊,但黄兴等人仍在路上,对武昌城内的蒋翊武、吴兆麟等人来说,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鸭梨山大”,因此,黎元洪“被”推上总统宝座。如果对当时这一偶然因素或者意外情况缺乏了解的话,就很难理解革命党人为什么让黎元洪当总统。

  第三章的阳夏保卫战,验证了黎元洪那句“黄克强,果然名不虚传。”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的惨烈,但是,从军事实力上看,南方革命党人和袁世凯的北洋军阀仍不在一个层次上。北洋军阀经营数十年,而且有满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支持,而革命党人虽然有民主共和这一批判的武器,但在武器的批判上却非常微弱。阳夏保卫战的惨烈和失败,形成了革命党、北洋、满清三足鼎立的形势。孙中山正是利用这一形势,通过自己的政治智慧结束了专制,并建立共和。从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直到阳夏保卫战,现场指挥,冲锋陷阵的主要是黄兴,孙中山一直都不在场。这既是黄兴“无公便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主要原因,也是时人乃至后人对孙中山领导地位质疑的直接证据。

  读完《辛亥革命》便不难发现,有此疑问的人,要么是对历史的一知半解,要么是对历史的有意割裂。孙中山虽未直接参加起义,但是,他首先是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没有他的三民主义,没有他多年来的多方奔走宣传,革命队伍从哪里来?革命的经费从哪里来?黄花岗起义之际,孙中山在海外积极筹措革命经费。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同列强据理力争,并争取到列强保持中立的承诺和行动。如果没有列强的中立,武昌起义即使成功,也不可能成燎原之势。阳夏保卫战失败后,黄兴已经和袁世凯签署了“只要袁世凯逼帝退位成功,南方革命党推举袁为大总统”的协议,但孙中山回国后,要求在四天内,选举临时大总统,当时很多人将这一举动理解为孙中山争权,但读完《辛亥革命》,不难发现这是孙中山的政治智慧,因为只有选出临时大总统,才能给袁世凯施加压力,这等于借助北洋系的力量,结束封建专制,完成革命第一阶段的使命。

  20世纪,中国的革命,始终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交织在一起。辛亥革命后,单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的势力,根本不是北洋军阀、满清、西方列强联合起来的对手,因此,只能分化瓦解,先易后难,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教科书中对孙中山软弱和妥协的批判,确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孙中山不懂“枪杠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为何要建立黄埔军校?该书第四章《建立共和》正是通过对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双方的实力对比,道出了革命党人的无奈,也烘托了孙中山的伟人风采。尾声中,孙中山的三件事让他的“国父”形象,跃然纸上。一是践行了对袁世凯“甲日退满,乙日拥公”的承诺,主动去职;二是否决了孙眉担任广东都督的提案;三是关爱秋瑾等烈士的子女。

  今天,虽然民主、自由在体制和现实中尚存在种种缺陷,但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民主自由已经深入人心。当人们沐浴在民主和自由的阳光之下的,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才有现实的意义,但是,民主自由从来都不是“天赋人权”的,而是那些对民主自由有着深刻体味的先行者用鲜血和智慧一步步换来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同一个年份里纪念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我们应该在尊重历史,缅怀前人的前提下,踏着前人的足迹继续前进。

  《辛亥革命》读后感(三):了解一段历史

  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无数前赴后继的精英。读这本书之前,对清末明初知之甚少,提起辛亥革命只记得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促成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也只知道凤毛麟角,提起这段历史,有些词就会不请自来,比如: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丧权辱国等等,所以内心自然而然就很抵触这段历史,感觉自己有点像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本书叙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以秋瑾被铺就义始末为序,主要叙述了广州起义、武昌首义、阳夏保卫战和中华民国成立、末代皇帝宣布退位的历史过程,以清朝末代皇帝退位为本书的休止符,在附录之后历史人物介绍里,提到二次革命等内容,未展开叙述。通过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解读辛亥革命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同盟会经过长期发展,在海外有比较广泛的华侨基础,并且日益渗透到清军内部,甚至一些清政府汉族官员对同盟会提倡的民族主义纲领内心也持赞同态度;海外华侨捐钱捐物,甚至捐出了房产,对于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功不可没;很多留学海外的青年才俊和富家子弟,为了民族理想为了恢复中华,毅然投身到改天换地的革命中来,即使明知道难免一死,依然义无反顾地舍生取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精神感天动地;虽然广州起义被事先察觉而严加防范的清军残酷镇压了,同时也造成清军为在广州严加防控、致使武昌防守兵力空虚,使革命军在武昌取得突破口;武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起义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其独立军政府的成立得到全国十余个省份的热烈响应,各地纷纷宣布脱离清廷,成立独立军政府,造成了浩大的革命声势;孙中山积极在海外进行外交斡旋,促成外国列强严守中立,拒绝出兵帮助清廷镇压革命军,切断了清廷外援;被清廷打入冷宫的袁世凯,唯恐天下不乱,利用革命军的声势施压清廷给他更多的权益,故意拖延战机,见清廷死而不救;孙中山利用袁世凯的野心,迫使袁世凯威逼并达成皇帝下旨退位,终结了满清王朝。书中客观记叙了很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孙中山自不待言,主要人物有黄兴、黎元洪、袁世凯、北洋三杰、奕劻等,对黎元洪的描写尤其生动:先是被革命军挟持作为武昌独立军政府大元帅,看到革命军成气候了,就表现出一幅民族大义模样,后惧怕袁世凯的军队打来,脚踩西瓜皮玩失踪开溜。各派别人物们都力图让其他派别人物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相互利用;自己也难免成为对手眼中的棋子,被加以利用,历史就是这样,让历史人物们粉墨登场,让历史舞台精彩纷呈。从书中所讲辛亥革命过程来看,没有发动劳苦大众的行动,只是通过革命军的屡败屡战,终于赢得了武昌首义的成功,其中有历史的必然,也有历史滴宿命。

  《辛亥革命》读后感(四):《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电影同名小说完整版

  我认为一本历史小说,首先要尊重历史,在史实的基础上做一些合理的虚构和艺术化处理,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不误导读者。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很多人对历史产生兴趣都是通过《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甚至很多人一直把历史小说当作历史书看待。但令人失望的是,很多历史小说,为了剧情需要,对史实虚构过多,严重影响了历史性和真实性,即便如姚雪垠、二月河等历史小说名家的作品,这方面也没有做到最好。

  但这本《辛亥革命》在真实与虚构、历史性与艺术性之间,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尊重客观历史,对历史事件的发展严格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讲述,对历史人物的形象也没有一味拔高,读来感觉很可信、很真实。艺术性和戏剧化方面也做得很好,情节很紧凑,人物很丰满,读起来快感十足,一点都不累,可以说是了解辛亥革命的最佳读本了。

  《辛亥革命》读后感(五):百年之后忆辛亥

  百年之后忆辛亥

  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打落了亚洲第一顶皇冠,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二百六十七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民国,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崭新的一页。辛亥革命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居功至伟;2011年是辛亥百年,市面上各种书籍纷纷面市,从各个角度来追忆辛亥革命,也是中国人民重新站在时代的发展高度上,对辛亥革命的一次再反思。然而声音多了,必显得嘈杂;这本《辛亥革命》删繁就简,以广州起义、武昌首义、阳夏保卫和建立共和为主要框架,搭建了辛亥革命的主体框架,也用一种简洁的方式展示了辛亥革命的梗概,也让我们得以用一种清晰的脉络追忆百年辛亥。

  历史上凡朝代更迭,必有众多政治运动、社会事件乃至军事战争行为,这些事件、行为的结果,将左右国家、民族发展的方向。封建王朝几千年陈规陋习,以致帝国腐朽不堪,内忧外患更使积重难返;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便开始寻求救国之道,志士仁人更为社稷、民族的未来争相奔走。封建王朝的灭亡实属必然,而辛亥革命的成功却有偶然成分。广州起义,十战十败,最后一战的72烈士,竟成黄花岗上的绝唱;清王朝顾此失彼,武昌城的一枪竟成为辛亥革命成功的开始,从此以后共和的力量便迅速铺开了去;南方各省纷纷独立,并联合起来组建政府,创建共和。后虽遭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等阻扰,然历史车轮滚滚,那些自不量力的当车螳臂最终也成为了历史的碎片。

  给我们最大感动的,应该是革命者奉献共和和宁死不屈的精神了。“革命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世上再神圣不过的事情。得之则生,不得则亡。”在追求新社会、新生活的革命中,胸怀着共和的理想,革命者的志气和骨气令我们肃然起敬;有多少人抛家舍业,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还有多少人举全家之力,为革命奉献。一旦革命者抱定了“不自由,毋宁死”的信念,即使清政府再多的威逼利诱也无济于事,在民族大义面前,革命者淡然生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起义的仓促、革命者的草莽并没有掩盖革命的光辉,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为共和国的成就铺就了道路。

  孙文、黄兴、宋教仁、廖仲恺……《辛亥革命》引领我们百年之后忆辛亥。掩卷而思,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辛亥革命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