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坐天下很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坐天下很累》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1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坐天下很累》的读后感10篇

  《坐天下很累》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一):用人性解读皇帝

  《坐天下很累》,很明显是讲关于皇帝的书,皇帝自古以来就是高高在上带着一丝神秘色彩的人物,我们读到的知晓的皇帝大多数都是来自历史课本,长大些无非就是历史评书,之后就是来自电视剧,其实这几种渠道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地了解皇帝,历史课本带着冷冰冰的气息,每个人物都不过是一个单调的符号,同时年龄渐长后也会不由地产生疑问,难道教科书就是绝对的正确吗,写历史的人就是真正地客观与真实了吗?而评书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当不得真,证书自始至终是站在下层人民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它会不由自主地夸大平民地优点而放大上层的缺点,我们听到的评书有时带着群众一厢情愿的想象,而电视剧则更是一塌糊涂,已经彻底颠覆了所在历史上真实的印迹,以纯粹的捏造来改编每一个皇帝,让我们误以为当皇帝就是那个样子,风光无限,女人大把,自由自在

  刻板,想像,捏造,都不应该是我们所了解的皇帝,然而当你读到张宏杰笔下的皇帝时,你才不会不由地说,皇帝,其实真的不容易,他们《坐天下很累》

  中国几千年历史,当过皇帝的人固然是屈指可数,但若要一一道来却也不那么容易,作者选取了九个很有特点的皇帝,从他们的一生中让我们看到那些本来可以幸福平常的人,是如何被皇帝这个称号而大受其累的。

  以前我们只以为皇帝是天下最风光的人,因为没人能够束缚得了他,但是作者告诉我们,皇帝其实也是最累的职位,种种礼数让他不能过一种简单生活,同时因为权力的无限大而让他时刻不能放松警惕,皇帝若非在无限的精力,绝不是好忍受的职位。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到了人性,其实不论是皇帝也好,平民百姓也好,最打动人心的无非就是人性,只有从人的内心来解读的作品,才更容易让我们理解每一个人的遭遇,所以我们对于皇帝的残暴或者无能,也就有了一丝的唏嘘,历史为他们刻上了一道道冰冷的印迹,但是悲悯的作者却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伤口,当我们理解了那个制度理解了那制度下所压制的人性,也便理解了为什么一个个的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难以理解的行为。权力的无限大,童年的畸形生活,都只会让一个人的丑陋无限扩张。皇帝也不过是人,当他看到自己可以无限使用自己的权力时,我们就可以理解历史,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血腥的事件。

  九个皇帝九种滋味,王莽篡位或者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简单的印象,我们甚至读不到一丝一毫关于他真实的评价,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了解到真实的他,行为道德皆为模范的人,是如何被众人推上去又如何被众人颠覆下来的过程。朱元璋在评书中只有做皇帝前的丰功伟绩,而做了皇帝的他心理已趋变态,在书中,深刻解读了他的内心。残暴的隋炀帝却原来是一个有极强事业心的男人,崇祯,永历,嘉庆,洪秀全,光绪,这些人都在书中有了真实的人生,不再是历史书中一个个刻板的符号,因为自己对历史不是十分精通,所以不敢说,作者带给我们的这些皇帝就是最最真实的面貌,但是书中所透露出的浓浓的人文精神,却让我非常喜欢,这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有因才有果,我不喜欢那种只看结果不问原因的人生,再罪大恶极的人若是追溯起来,也必有他作恶的源头,这些看起来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清晰的痕迹的皇帝们,其实也不过是封建产物与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当我们带着人生的审视来阅读时,就会对他们多了一层理解。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二):窥探皇帝的隐秘世界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以百计的封建帝王,他们性格迥异,色彩纷呈,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隐秘故事。在中国当皇帝,权力与危险并存,他们处于权力的旋涡中央,我算计你,你算计我,所以说皇帝是个高危职业,几千年的历史证明,这种职业,平均寿命39岁、非正常死亡率44%、死亡方式多种多样,有被亲爹娘亲兄弟杀死的,有死于老婆孩子之手的,有被自己手下送走的,鲁迅说,他翻看中国历史就看到“吃人”二字,不仅吃老百姓,其实也吃皇帝。

  《坐天下很累》一书中介绍了王莽、杨广、朱元璋、正德、崇祯后人、永历、嘉庆、洪秀全、光绪等九位皇帝,其中有开国皇帝、继承的皇帝、有篡位的假皇帝、傀儡皇帝,有汉朝、隋朝、明朝、清朝,作者对皇帝这一特殊的职业研究有自己的视角和不同一般的见解,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讲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让我们体验到了一个皇帝在拥有无上权利的同时,也忍受着许多痛苦无奈

  记得很早以前读历史,总为光绪皇帝积极、开明、坚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为他遭受的悲惨的命运而叹惜,一再惋惜,如果他能排除异己亲政,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呢,说不定会有大清历史又可能重写。在本书中,作者从光绪童年着笔,详细概述了他成长的一生,一针见血指出,在那个畸形的成长环境中,他的许多心理特征还停留在儿童时期,他缺乏自信而又偏执的性格,那场著名的变法以及那场著名的海战已经注定了失败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会历史的产物,他是压迫阶级的总代表,也是残酷战争的产物。皇帝是人不是神,不是天子,而是父母所生,不是龙种,而是平常的人。但总有许多御用文人为他们粉饰,为他们歌功颂德,称他们是紫微星下凡,是龙的化身。但在作者笔下,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是一个有血有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也如唐德刚所说的,他们并非是天生圣哲,和我们读者一样,都是渺小的脊椎动物

  历史不是枯燥乏味的事件,也不是呆板生硬的文字,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细节组成的。作者用事实说话,适当地加一些生活的佐料,还皇帝真实的有血有肉有骨头的本来面目。不仅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而且令人深受启发。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三):内容尚可,重复出书不厚道。

  平心而论,这书写足(不是凑足)35万字,作者史学功底扎实,语言通俗,提炼能力强,没有那么差。但是不能给好评。

  坐天下很累》跟作者另一本书《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基本是同一本,换了名字和出版社再出一遍,不申明内容的联系,无疑属于骗钱。而且不是第一次,作者的《饥饿的盛世》和《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也一样,换个名字和少许内容,换个出版社。

  有人肯定要说,没必要这么较真,书读完有收获不就得了?问题是,书品如人品,这是一本史书,虽然是通俗化的简化的,但如果是纯赚钱为目的,会不会只选有吸引眼球效果的史料增加销量,甚至直接胡扯一通?读者大部分不是历史专业,史学功底照作者差得远,无从知道,被误导了怎么办?比方对我来说,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我哪天把书里看的这点东西拿出来,在师妹们面前显摆一下,结果资料是错的,被笑话了,这损失岂不大了?要知道,专业人士骗人,效果可比外行骗人要好得多。

  不能光说别人。反思自己,得到一个启示,读书不能偷懒。所谓偷懒,这里不是指读的数量,甚至不是指阅读质量,而是,有些时候不能图简单好玩,读些看着容易有趣又貌似有料的书,想要有收获,该啃硬骨头还得啃。

  《明朝那些事儿》真正开创了一种写作和阅读的形式,严谨治史的专家用风趣好读的语言写就普通老百姓爱看的正史,同时获取叫好声和叫座的商业利益。这非常了不起。以投资人的角度看,这是最佳投资标的。但是,省去了与枯燥资料打交道的时间和精力,就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还是馒头,但已经有了别人的唾液。

  七八月间,花了一个多月,非常痛苦的看完了普拉特的《太平天国之秋》,再看今天这本《坐天下》,里面也有洪秀全一章,二者一比,后者“我是畅销书,我就是为了畅销”的面目就暴露出来了。而前者,看过之后,当真能像眼前放映一场真实的历史,远比故事有趣的历史,至今回味无穷

  偷懒是读不好书的,但是畅销书的作者很可能是值得投资的。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四):中国式的坐天下

  天下、江湖是比较独特的两个字,真要给出明确的定义是件不简单的事情。江湖的故事太多了,就不说了,今天说说天下,我百度了一下天下,具体解释为:天下是东亚民族对世界的专有概念。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和空间的限制,不过,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天下之概念,伴随一定的秩序原理,为某个地域、民众、国家的世界观。就算对世界观不明确的地域民众,他们之“天下”的概念亦会根据一定的秩序成立着。我们将要说的天下应该是“普天之下”。

  围绕天下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面以争天下、打天下最为残酷,因为只有两种状态:0和1,非1则0。正因此便形成了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角逐。凡是获胜者将赢得天下,便赢得一切。而失败者则注定失去一切。因此凡是准备拥有天下者便不择手段,则用最极端的手段来追求这至高无尚的权力。当拥有了天下之后,拥有者便想如何一直拥有、守住这天下。几千年中国历史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争夺天下,一件事是守住天下。

  书中列举了朱元璋、正德帝、崇祯帝、隋炀帝、光绪帝等皇帝,剖析了他们在位期间的种种怪异行为,他们确实做得很累,他们辛苦的维护着来之不易的天下。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他们的诸多行为,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原先我们有失偏颇的认识。里面与传统描述相差大的是王莽、隋炀帝以及光绪帝,前两位一个被写成莫权篡位、一个被描写成荒淫无道,而光绪被写成一个备受压抑个人能力的皇帝,但是史实上并不是如此,王莽穷困起身,慢慢靠自己的品行得到大家认可登上了高权职位,一直想把自己塑造为周公一样的人物,但是在大家一片赞扬声中,飘飘然当上了皇帝,位置到达了顶峰,所以事业上一定要干出更好的成绩,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出台,结果事与愿违,一下子支持自己的人又变换成反对者,始料未及。而隋炀帝更是雄心勃勃,一系列的工程可以说对后世受益不少,可是当时太多工程项目一时间让人民疲于奔命,最终又因为自己征战朝鲜,导致自己被推翻。

  这里看到是打天下难,而坐天下更难。这些皇帝都兢兢业业做事情,一直想千秋伟业,可是结果未必如此。一则,极致的权力必然导致极致的冲动,无限的权力必然导致无限的欲望;二则,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性格缺陷,在自己到达权力顶峰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政策和行为,正因为这些极端导致帝国和人民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甚至是苦难;三则,储君时间的长短也对后期自己行为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那个时代领导人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对帝国有很大的影响,而领导人的个人素质又取决于他受的教育。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坐天下不管有多累多苦,所有的天下人还是乐此不疲的去争做皇帝。一切源于这普天之下的权力,它就像那枚魔戒一样,在召唤大家。因为:你可以不断的设计和改变制度,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你更好的统治这个天下,只是更好的保证自己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最好的制度就是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天下唯你独尊,唯你发号施令,天下之人莫敢不从。你的意志可以毫无折扣的强加给天下之人。这就是中国封建集权专制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原因。在那个时代,在这一人治天下的过程中,百姓的日子能否好过完全取决于皇帝本人,如果他能够自律、勤勉,能够在扩大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考虑一下百姓,那这个王朝将会良好的运转下去。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五):荆棘王座

  作者张宏杰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读历史,还原黑暗中行走的皇帝的人味,挖掘出令人深思的力量。他们所有人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给个人争到了那把椅子。可是在这场权力者的游戏,有的人是揉碎了人性的黑暗,化作嗜血的杀戮之气;有的人是堕落灵魂抢得“魔戒”成为权力的奴隶,走向奴役之路;有的人是拥有生病的权力,被反噬掉生命。《坐天下很累》没有编造的猎奇,没有枯燥的学究,而是释放了隐匿着的真相,行文间有一种真实的可近,是一本读着很有趣味的书。

  对于被抹黑的隋炀帝杨广,作者说到,中国历史是神/鬼的历史,根本没有人的历史。当然可笑的,是人在写历史。大多被阉割的“不求真”历史,只是为了宣传的需要,把前朝妖魔化,把自己天使化,从而证明自己存在的是光明政权。成功者可以任意编自己的故事,而失败者只能只有闭上嘴,听他讲你的故事,还不准你否认,当然死去的皇帝们,恐怕也没机会了。政治抹黑是一种常用的统治手段。所以有时候,真相是不可知的,而且永远不可知,凡是知道真相的人,都死了。有的干净证据,是由不干净的产生。所以当我们在接受这些东西时,需要求真较劲的思考,像作者那样,寻找那些被失落与遗漏的细节。

  从帝王家吃饭摆谱的形式主义,到宣扬三纲精神与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些都是披着正统外衣的一种普世规则,也是绝大数皇帝喜欢做的事。而且回望朝代的更替,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本质其实是喜欢着强者的,当适者生存变成王者生存的约定,自然好多事也都难逃帝制的影子。而皇帝们为了享用权力的光荣或者卸下加冕的沉重,行为也渐渐走向低端。

  变态的皇帝。对于朱元璋们而言,“幸存之际就是权力在握之际。”。作为一个小农思想的老头,那份童年的不幸,让他知道只有把权力死死的抓在手里,才能活下来。陷入迫害综合征的折磨,他把那些臆想的敌人,都处死在王座下面,于是一座活死人墓垫高了他的王座。很多皇帝也因为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附庸其权力,成为疯子与精神病者,让王座下堆着累累白骨。皇帝的后代们也要为他们的鲜血,而付出代价。

  少年皇帝。在本质上,人类心理仍处于童年状态——个无法跳越的阶段。正德皇帝,光绪帝,永历皇帝,隋炀帝杨广。他们都只是一个孩子。当皇帝,既是他们最大的造化,也是最大的不幸。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权力的角力,为着突破自己所处的困局把整个世界当成敌人,为了争取稀薄的支持,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权力是摧毁一切梦想的匕首。光绪帝越是想证明自己行,越不行,自己的也变得暴躁无用。他不适合做皇帝,而不是没有时机。隋炀帝前半生的得志用尽了好运气,于是后半生的逆境,让他无法适应,奇才终究是毁了他。其他的皇帝,本来就无意权力,一生都在逃避权力的囚牢。坐在这王座上的孩子,逐渐的被浊化了。

  野皇帝。新朝王莽,太平天国洪秀全。都拥有一个梦想,神爱世人。他们选择神化自己,伪造和突出自己的天命。当利用民意来推翻不受约束的最高权力,而为了获得最高权力。以这样充满悖论的方式,是不会成功的。而且他们走得都太急了,只是得到了个人的胜利,就放弃了真正的胜利。而且我们能发现,民意有时候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如果有了实用主义的色彩。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摇摆不定,既能捧你上位,也能无情的捧杀。

  这世上很少人能懂皇帝,因为他们不曾坐在这个孤独的座位上。我想,张宏杰老师,读懂了他们。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六):白话的故事,史话的人生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两句话仿佛已经成为皇帝的代名词,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在我们看来,皇帝的权力极大,要做的事虽多,但也简单,手下那么多,一条命令下去,可以让人生,可以使人死,还可以令人半死不活,甚至生不如死。在我们的眼中,皇权已经被无限放大,大到只要一句话便能决定一切,皇上就代表着上天。然而,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我们关心的是皇权、皇位以及政绩,很少有人会问皇帝累不累。面对另类帝王,我们或嘲笑以作谈资,在喝酒吃饭时用以闲聊;或唏嘘不已,感叹世事无常,人心不古;或以此为契机,揭竿而起,皇帝轮流坐。无限放大的皇权,和无限缩小的压力形成了强烈对比,慢慢将皇城围成了一个圈,围成了一个禁城。要么城里的人想守城,要么城里的人想出城,而城外的人一直想进城。

  提到中国历史,最多的便是时间长,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所谓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在其位谋其事的皇帝,也许只是无字碑头镌满字,功败任凭后人说。这后人可以是他的后代,也可以是当朝或后朝的史官,还可以是当今的人们,而皇帝自己却很少说自己的功绩,即使有,也是一种总结性的论述,说着朝廷的事,撇开私人的情感。

  《坐天下很累》在作者的笔下,历史变得可亲可近,嬉笑怒骂自成一体,且有明显为历史翻案的痕迹。在作者眼里,帝王是人,而不是天子,他没有将处在高位的人神话,反而把他们拉下神坛,赋予人性。在作者心中,他们所处高位正是累的原因。书中写到九个帝王,王莽被逼上皇位,杨广被后世唾弃,朱元璋因开国疑心,正德被地位压垮,永历被帝业胁迫,嘉庆企图中兴而最终无奈,洪秀全的心不在焉,光绪帝的两难之境。这些帝王或是开国之君,或者继承之君,或是起义称帝,或者无奈地被推上帝位,但作为帝王,他们大多是不成功的。

  作者把历史故事白话了,然后告诉了我们一个个史话的帝王人生,还原了一幅幅帝王起居图。但有时的刻意翻案,让我觉得不适从。书中一方面说《资治通鉴》故意贬低杨广,另一方面又用《资治通鉴》中的话证明杨广的功绩,个人觉得不是很恰当。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七):走下神坛的帝王

  此书从普通人的观点来写帝王。一般的史书写法,不是把这帝王写成圣明无比,就是昏庸不堪。而恰恰忘了帝王也是人,既不可能十恶不赫,也不可能高瞻远瞩。

  而帝王这一职业,由于其高危、高压的特点容易产生职业病。这些职业病的通常病症一是习得性无助,常见于幼君强臣的权力结构。二是强迫症,孤芳自赏。常见于开国朝代。

  此书的一大观点是,中国是最醉心于皇帝模式的国家。“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这一思想几千年来引得内战不断。即使到了今天,不受约束的权力还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要消除这种局面,普选是最不坏的制度了。希望不要再有“枪杆子中出政权”的事件了。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八):《坐天下很累》高处不胜寒的皇权论

  历史是个好东西。通过历史的追述,我们可以博古论尽;通过历史的回味,我们可以旁征博引;通过历史的审视,我们可以收获不一样的为人处世之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很是关注那些历史话题。所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也成为了我平时。

  市面上的历史书籍有很多。在如此茫茫书海中,我们如何才能选择一本适合阅读和借鉴的好的历史书册呢?个人以为一本好的历史类作品必须不仅遵循客观历史事实,同样也需要内容生动丰富,还应该做到通俗易懂,开启深入探讨的话题之旅。一本《坐天下很累》是我近期读到的相当有触动和想法的历史丛书。

  人人都知道皇权外表下那熠熠发光的魅力无穷,可又有谁人都能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其背后的那份无奈和问题呢?在这本《坐天下很累》书中,我们便可以收获到一个非常全面的有关于中国式权利的九种滋味讲演。很是叹服于作者对于皇权的那份洞察入微剖析”不受约束的巨大权利,表面是福,其实是祸。“总体而言,这本书的一大精彩之处便是以极其生动典型,又略带风趣的论调,列举某些突出的典型皇帝,谈论皇权,谈论背景,谈论欲望,谈论政治观念等等,一同带领着书外的读者感知那来自于高处不胜寒的皇权论品评。皇权让人充满了欲望。然而,皇权又注定那样地令人难以掌控。高高在上的皇帝,引人注目的皇权带动着的是一批批有苦衷的皇帝生涯。看似光鲜的皇位,其实更多的烫手的山芋。皇帝不好当,管理天下很累人。也难怪乎作者可以如此洋洋洒洒地谈古论今话中国式权利的各种滋味所在了。

  对于这本书,阅读之前其实早就知道有不少知名人士的推荐。读完之后,我更是思考了不少有关于权利的话题引申。本书最初的序言很是生动集中地展现了探讨书中内容的核心。皇帝是不幸。不幸在何处?夺取皇位和保护皇位的重担让每一个身为皇帝的人不堪重负。尽管皇位光鲜,一旦坐上皇位却又时刻前怕狼后怕虎。曾记得有一句古语:“做人难,难于上青天。”引申到此中的皇帝老儿,那则更是“做皇帝难,难于成为幸福的人。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难觅自由身。”随后,我们可以跟随着作者的笔墨,一睹众多的典型皇帝记录。注入从现今模范到乱臣贼子的王莽,被大业压垮的杨广,心理咨询记录朱元璋,不愿做皇帝的正德,权末代的悲惨命运之人崇祯后人,生为猎物的永历,从伟大到尴尬的嘉庆,心不在焉的洪秀全以及被“帝国教育”败坏之人的光绪。不可否认,这本历史书册写得相当地有深度。我们一同观摩那一幅幅皇帝过往的历史画卷同时,我们其实更是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今日中国式的权利话题。权利很诱人,但是掌控权利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掌握得好,那就辉煌腾达,一展事业宏图;掌握得不好,那就是一败涂地,成为灾祸。

  《坐天下很累》道不尽的人生哲理和权利话题。耐人寻味,感受颇深!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九):有一种人生叫“皇帝”

  有一个很黄很暴力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什么是小康?就是白天有的吃,晚上有的日;什么叫大康?就是白天挑着吃,晚上挑着日;什么叫富裕?就是白天想吃啥吃啥,晚上想日谁日谁。

  这样说格调不高,很三俗,但我的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人,有了势力,成了气候,甚至当了皇帝,我们的文化有什么办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以有道伐无道”?“从道不从君”?“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乘桴浮于海”?……

  吴思讲“血酬定律”,就是告诉你,中国这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政治模式,是不可能产生“圣王”的,孔孟那一套,历史地看,要承认是失败的。吴思讲“潜规则”,就是告诉你,儒家那一套仁义礼智信的价值体系,是无效的,中国社会实际上在运行的其实是另外一套社会秩序。

  我的偶像柴静在本书作者张宏杰写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的跋文里,标题是:“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并引用了斯宾诺莎的一句话,“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从五四以来,我们赞美西方文明,责难中国传统,惋惜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多灾多难。但我们真的对古代中国有多少了解和认识呢?我们对西方文明到底又能说真的理解了多少呢?

  今天很多人的人生想象力,也就是想象一下上面这个荤段子的“富裕阶段”吧。网上连篇累牍讨论房价、工资收入,剩男、剩女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或许很少有人有机会或者去想过,进入了后“富裕”时代的个人,生活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这本书就是写中国曾经进入后“富裕”生活层面的那些人的生活的,而这种人的人生,就是——“皇帝”!这或许对于那些正做着中产阶级梦的朋友们,会是一种有益的视角吧。

  我不想去简单做一个什么道德评判,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哪怕他就是一生想当“皇帝”,或者没有“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实的什么社会精英,但在选择之前,或许你并不完全清楚需要付出和承担的是什么样的代价。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要想人前显贵,你必人后受罪”。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一部血泪史,皇帝也不例外!问题是,值得吗?划算吗?有意思吗?理智吗?有其他的选择吗?

  偶像在采访李娜时用了崔健的一首歌,歌词如下:

  胸口还会疼痛,象童年的委屈,你说的那头愤怒的野兽就靠吞吃这个为生,不管是屈从,还是与它作战,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状态,只要不再供它驱使,不再喂养它——它会失去基础,在自身的重力下坍塌粉碎。

  而你,你将自由,会再次感到让人心悸的渴望,十万人的球场将空空荡荡,只有你的脚在硬地上落下和呼吸的声音,那一球击出,拉出整个天空的弧线时,你会如你所愿,忘掉自己。

  我想说的是,有时候,人也会被自己的梦想奴役,尤其是没有经过反思的时候。

  《坐天下很累》读后感(十):皇帝亦是普通人

  中国的传统历史著作大概可分为两种,要么是意在惩恶扬善的正史,要么是试图寻趣猎奇的野史。然而,它们往往把本该属于“人”的历史写成了“神”和“鬼”的历史。作为今人,我们除了寻古探幽、搜证史料,更应回归到“人”的层面,更应从人本主义出发、思考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去观照历史。张宏杰的这部《坐天下很累》正是一次极好的范例。

  “坐天下”者,皇帝也。《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旧时代的统治者,是整个中华帝国的中心人物。他们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享受着亿万子民贡献的劳动成果。恣意妄为、穷奢极欲的帝王生活无疑是旧时代所有中国男人的白日梦,可有谁曾想过“坐天下很累”?

  张宏杰却这样说了,只因他对帝王亦有抱着一颗悲悯之心,他将皇帝作为一种“职业”去考量,把他们当作普通人去认知。帝王生涯,其实正如康熙皇帝在遗诏里所说的:“朕至此时,方悟为君者,乃甚大牺牲矣。”这个平均寿命最短、健康状态最差、非正常死亡比率高、甚至出现了很多人格和心理异常的群体,从来没有得到过我们发自人性的关怀。在公众的印象里,英年早逝的皇帝大概都是荒淫无度,残暴嗜血的皇帝大概都是天生变态,昏庸无能的皇帝大概都是智障儿童,事实却并非如此。产生这些偏见的原因在于,我们看待皇帝时首先就剔除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权利,我们极少从“人”的角度去阐释皇帝的形象。

  但在这部书里,我读到了被权力吞噬的王莽、被理想压垮的杨广、有过童年创伤的朱元璋、不被理解的朱厚照、零落异乡的朱由榔、平庸而尴尬的顒琰、“心不在焉”的洪秀全、压抑不堪的载湉……这些被历史定论的帝王,在张宏杰对复杂人性的努力描摹下、在张宏杰充满抒情色彩的文字中,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有了感动我的另一面。他们作为普通人,在岗位上兴奋、努力、快乐、成功,犹豫、苦恼、挣扎、失败,一如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样的历史,诚然能让我们觉得亲近、觉得真实,而这样一部著作,也绝非单单是写死去的历史,更是在写活着的人性。张宏杰在后记里说他有更大的“野心”,希望能从了解祖先的角度认识自己,从反思历史的角度思考今天。我想,虽然张宏杰是学经济出身,但能够持有这样一种历史立场,已不枉为一位真正的有责任感的历史学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