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的邀请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哲学的邀请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2 20: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的邀请的读后感10篇

  《哲学的邀请》是一本由[西]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0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0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一):又一本灰常优秀的哲学入门书

  又一本灰常优秀的哲学入门书,作者是西班牙最有名的哲学家,理论功底深厚,知识广博,见识丰富,最难得的是作者没有多少文人相轻的门户之见,对于其他当代哲学家的观点援引亲切自然信手拈来,评价客观公正,甚少主观偏见。

  关于本书内容,死亡、真理、自由、正义这个几个方面的论述十分推荐。高手著书,文字精炼易懂,没有掉书袋卖弄专业词汇,谈的虽然是玄乎的话题,但是却没有丝毫故弄玄虚,一切观点都是娓娓道来,亲切自然。相信作者作为一名哲学教师是相当成功的,学生定有如沐春风之感。

  当然像很多哲学入门书一样,本书作者也没有构建一套全新的哲学体系,甚至也没针对某一终极问题提出十分独到的观点,但是对于初学哲学者好好梳理哲学知识体系还是极有裨益的。

  :译者的翻译算是哲学书里比较通俗易懂接近信达雅的了,可见译者也有一定的理论功底。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二):《哲学的邀请》书摘笔记

  ★为什么需要哲学

  哲学不是无所不知者向全然无知者的启示,而是互相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对话。

  哲学提高全社会精神气质文化素养,提升个人思维能力人生境界

  ★理解分为三个层次,科学介于一、二层,哲学介于二三层:

  1、信息事物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以及所发生的事件的原初机制

  2、知识:即反思所收到的信息,根据其意义上的重要性划分等级,并寻找总体原则将其整合。

  3、智慧:把知识与人生选择和我们能够选择的价值观联系起来,确立如何根据我们已知的东西更好地生活

  ★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哲学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当中,科学将现实 表象拆分成种种不可见、波形、粒子、可量化的理论因子和抽象元素。哲学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放方案,而是提供各种回答,哲学是传授方法,一条进行思考道路,看待问题和论证问题的方式

  科学进步的目的是改善我们队现实的整体认知,而哲学探索的目的则是为了帮助改变投身这一任务的个体的世界观并扩大其眼界。

  ★死亡

  不是所有会死亡的都是有死的,只有那些确定自己会死亡的才是有死的。

  宗教的一个意义在于赋予死亡意义。

  ★知识真理

  理性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东西,也不是我的学习或者经验结果,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智力程序。

  理性的使命之一是界定分布在现实之中的不同真理之域,我们的生命包含了各种截然不同的形式的现实。

  理性论证的过程:论据、数据、疑问、证明、反证、各种刁钻的问题、反驳等等。

  有些信徒的认知方式不是通过演绎归纳发现真理,而是从直接的启示或显灵方式来发现。

  康德认为,我们所谓的知识,是现实提供的一切,与我们的感性形式和知性范畴的结合物。

  我们认识的东西是真实的,但我们认知只能达到肝官能所允许的限度。

  相对主义认为主观条件总是会被强加到任何普遍客观性的意图上。

  塔尔斯基的真理观:唯有时间才能为认识论保留一个评判真理的最终和绝对的标准。

  ★自我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并不仅仅是运用理性的能力,而是包括怀疑、犯错误梦想、知觉的能力,以及所发生的一切精神活动

  语言赋予我的内心世界以形式,通过语音,我能假定且必须假定其他人的内心世界的存在—语言在不同的内心世界之间起着揭示性的桥梁纽带作用

  语言是公共的,将主观的东西客体化并与他人分享。

  希奥“我是人,凡是人所具有的东西我都有”

  上帝赋予人类通过创造自身的方式来自己完成神的作品的可能性。

  ★社会

  我们之所以想要某些好处,只是因为我们发现他人也想要它们。

  政治意味着不同利益的碰撞,意味着 朝向一种永远脆弱和谐的试探,意味着为旧的问题找到部分的解决方案,而这又会不可避免地制造出新的。同样棘手的问题。

  弗洛伊德:人类的痛苦有三个来源:大自然的绝对威严、我们身体的有朽性,以及我们处理家庭国家中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手段的不足。

  歌德:知道自己被爱,要比知道自己强大更为强大。

  ★美

  默多克:“艺术家既不能表现也不能颂扬好的东西,他们只能表现和颂扬邪恶的、新奇的和极端的东西;而真理则往往是平淡、朴素和有限的。艺术是诡辩术,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不过是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模仿,其虚假的“真实性“是美德的狡猾的敌人

  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发展了我们对真实事物可能性的理解,并提供了现实事物的代替方案。

  席勒:审美教育,决定性补充了公民的道德和智力修养,使得他们能够自由地位自己做决定。不仅作为理性的拥有者,而是作为同样高尚的肉体感官的拥有者。艺术当然不能告诉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它能告诉我们做什么,那就沦为了道德的塑造性或叙述性的分支。而是有力地激荡,升华我们,使我们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席勒: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阿兰“美既不让人喜欢,也不让人讨厌,而是让人为之驻足”在我们心中产生激荡的,是那些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的东西,那些让我们揪心、紧紧抓牢我们的东西,也就是真实的、令人晕眩的、猛烈的景象。这些景象如果不是凭借艺术形式,平时显得平淡无奇,是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的。

  阿多诺“强调艺术的批判性中所蕴含的救赎功能,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分裂、人格丧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现实,只有通过艺术这个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艺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所异化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时间

  与他人的对话,只不过是为同自己的对话(也就是思考)创造契机。

  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担忧会破坏我们实实在在生活于其中的现在。

  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阅读已经被写好的过去,更是要参与到书写未来的过程中。

  ★生命的意义

  康德认为,正直的人为了保卫自己的正直而又不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唯一方式,就是接受一个道德上的创世者,即一个上帝的存在。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善良意志,它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此世生活中得到十分悲惨的回报,确保一个幸福的来世意义。

  一个正直而明智的人所求的是活得更好,而不是逃避必死的本性。他之所以做好事,正是因为他清楚世界上永远存在着恶,因此才要从必然性中捍卫他认为更加值得追求的宝贵的东西,尽管它们往往是脆弱的。他之所以按照道德行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奖赏和报酬,而是为了使自己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自己的人性更加充分,更加自由。总而言之,他之所以活着,不是为了死亡,也不是为了永生,而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让生命大道完满的境界

  人知道自己是死的,正是这种命运激发了他思考。他对死亡之必然性的第一反应是焦虑感。是一种焦虑的绝望感,绝望首先会导致一切对有可能加速死亡到来的恐惧贫穷、敌意、疾病)伴随尽可能累计貌似能够保护自己免于死亡的事物的贪婪财富/安全/社会地位/名望)以及对那些与争夺这些利益和强迫他拿出这些利益与其共享的人们的仇恨

  当一个人克服了恐惧感,他就会发现,与他终有一死同样确定的是现在他活着这一事实。从快乐出发,我们努力将生命从死亡不详的重压下解脱出来。正由于世界本身没有内在意义,因此,人们才应赋予各种各样互相不同的意义。胜利是意义深远的,失败微不足道的,因为死去的是个人,意义留给了我们,留给了整个人类同胞。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三):来自地球上最古老学问的邀请,向一切想不明白但仍在苦思冥想的人致敬

  乐队二手玫瑰有首歌唱道:“大哥你玩摇滚,玩它有啥用啊?”这歌词和问题,从哲学角度来说,反应了我们这些生存机器对一切行为功利性目的的锲而不舍的追求。那么哲学有啥用?那天跟一个公司马上要上市、只比我大一岁、读了不少西方哲学名著而且每个月都请复旦的哲学教授来上一天课的朋友吃饭,他说,西方研究哲学的名人,很多都是吃穿不愁的:叔本华出身巨富之家,终生不问柴米价;康德也是衣食无忧,一辈子从不需要奔波,衣食住行极有规律,邻居用他的出门散步时间来校准钟表;维特根斯坦是富豪子弟;克尔凯郭尔也不例外。我顿悟:原来我喜欢哲学,是因为可以用它来装自己是个土豪!

  开玩笑了。不过我知道的很多爱哲学的人都很成功(复星集团的郭广昌是学哲学的,李瑞环写过一本《学哲学,用哲学》的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提倡“内圣外王”,自己认为跟其他任何能力一样,脑子也是越用越灵,把哲学当成一种思维训练,哲学书可以说最难一目十行,肯定需要反复思考,因此我看哲学有着非常世俗和功利的目的。

  这本《哲学的邀请》与《人类学的邀请》(之前有推荐过)同属北大出版社出的《x学的邀请》系列,作者Fernando

  avater是个西班牙哲学教授,教授当然要通读学科内各种相关书籍,虽然作者好像对东方哲学与思想涉猎不多,但看得出作者真的读了好多书,而且理解的都不错;证明就是这本原名为《人生的追问》的书,它总结了对人生常见的12个哲学问题的西方先哲们的智慧和自己的思考。此书据说是一本给中学生的哲学入门书,即使引经据典仍然能做到浅显易懂,行文流畅;翻译林经纬是北大本科学西班牙语后又转修哲学研究生硕士的,因此翻译很准确,中文容易理解,强烈推荐希望了解哲学、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探寻人生意义的读者阅读。

  书中提到很多哲学史上名人的言论,每章后都对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有高度概括的注解,很有知识性。每一部分都可以单独阅读,其中一些章节,如语言(第四章)、美学(第9章)和结语非常精彩。每一章都提出一些问题,基本上是对全章内容的回顾,如果不读这个章节,有些问题极难回答,如:在梦和对不朽的希冀之间存在着联系吗?为了正确使用理性,单是有理性就够了吗?是否可能存在没有政治的民主?过去和未来是不是可以同样被包括在现在中?

  全书共10章,加上引言和结语,总共覆盖了人类最重要的12个大问题,这些问题是:

  1、哲学是什么?有什么用?

  哲学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一切思考和疑问的学问可以说都是哲学。西方的博士学位Ph.D,里面的Ph就是Philosophy的缩写,一切博士都是哲学博士。从词根上来说,philo是爱的意思,sophy是智慧的意思,因此philosophy即爱智慧之意。哲学即是追求智慧、思考问题、探索人生意义的学问。遗憾的是,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远远地落后于科学了,科学家霍金甚至说过:“哲学死了!”

  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也就是那些从不权衡对重大问题的现有回答、也不尝试亲自回答它们的人的人生,是根本不值得过的。

  2、人人都会死;死亡教给我们什么?死亡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能转移的、随时可能降临的(“没有人年轻的不能死,也没有人老的不能再多活一天”,“我们死亡不是因为我们生病,而是因为我们活着”),是一种彻底的否定。死亡真正教会了我们思考,哲学是在为死亡做准备。

  对生与死这个大问题,其实中国的传统智慧回答的非常精彩,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与本文中大意相近。

  对于死亡的自身特点,我们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与他共存:当我们在时,死是不再的;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已经不在了……我们在出生之前从未因不存在而痛苦。

  如果死亡就是不存在,那么我们至少战胜过它一次,那就是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卢克莱修本人在其哲理诗篇中谈论过永恒之死,那种从未有过也永远不会有的永久性的死亡。不错,我们是有死的,但我们已经逃离了永恒之死。

  3、我们能知道什么?

  这个有关人类知识的大问题,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全书竭力解答、也给出了非常杰出答案关键问题。本章对康德的这本名著和其他大哲学家的思考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理性是具有普遍性和否定性的,是通过反复批判、对话(哲学即是对话)、争论得出真理的方法。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有优点,但不能取代理性;通过启示、为少数人垄断的宗教(这个不适用于佛教吧?)更不可取。

  4、我是谁?我是什么?

  我思故我在的真正意思是我只能确定在思考着的“我”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又是什么呢?是各种知觉的综合,是身体,还是(虚妄的)自我意识(这个问题佛教也给出了了不起的答案)?是灵魂?作者通过灯丝与光亮的精彩比喻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如何才能确定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一个,其他人都是虚幻的呢?了不起的维特根斯坦说,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

  5、我们何以为人?(第四章)

  只要清醒,我们天天都要用到语言,哪怕不与人交流、不记录任何东西,我们也在用语言思维。“语言是我属于我的种群的证明,是人类的真正遗传密码。”这个观点与Thomas

  Lewis在《细胞生命的礼赞》里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语言非常相近(也让学语言出身的我欣喜若狂,洋洋自得)。人是社会性动物,强于动物的地方在于智慧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可能性(至少我们自己这么认为;会有比人类更高智慧的生物象逗猴一样在捉弄、折腾人类吗?)。人是寻求与赋予一切意义的生物。语言这种符号的存在方便了人类沟通意义与社会化。

  语言是共有的这一事实,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最根本、最特殊的特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我们知道自己有死)。

  由于有语言的存在,我们人类就不再仅仅居住在一个生物环境中,而是居住在一个具有独立的、有意义的现实(即便有死它们不能切实存在)的世界中。

  6、宇宙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宇宙有某种秩序或意图吗?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宇宙有结局吗?在这些问题上,哲学可能远远落后于科学(天文学)了,不过即使发展到今天,科学也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大爆炸”“宇宙坍塌论”等等都只是猜想。有意思的“人择原理”。因果关系适用于宇宙中的所有吗?

  这一章和讲时间的第10章放一起比较合适,我以为,作者故意把时间安排在最后,应该是为了与第一章死亡呼应,形成一个循环。关于宇宙这个问题,其实跟中国古人提出的天与人的关系比较类似。我自己不着边际、没有任何根据的瞎想是,宇宙是无穷尽的,一个套着一个,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周边的每一个尘埃里都有自己的宇宙,这些大大小小的宇宙无时无刻不在诞生和灭亡;因为时空都是相对的,每个宇宙里都有生命,都在上演着类似于我们的生命的奇迹。

  7、社会中的我们,行为有什么自由?

  自由意味着可能性,说我们热爱自由,其实跟讨厌已知、定论、墨守成规的“叛逆性”分不开的。“谈论自由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因论,而是将之扩充与深化。”“人非其所是,是其所非。”但自由是有代价的,“求主不叫我遇见试探(不要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因果律决定了,自由意味着责任。

  8、什么是自然?

  本章探讨的是自然(本性)与人类的文化、习惯、技术及机器等的关系。“某事物的本性,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它得以存在以及作用于其他所有存在者的方式。”“人身上最自然的一点是:人从来就不是完全自然的。”“大自然在各种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偏好。”(这个观点我不能同意,我认为生命的绝对价值就是生命本身。)“评价是人类一项突出的义务,也是人类任何一种文化的基础。自然的原则是不偏不倚,文化的原则是区分和价值。”“要这样行事,使得你的行为能够与人类在地球上的真实生命的延续相共存。”机器是最人性的,因为机器是人设计出来的。

  9、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

  人是群居性动物,都是社会性、环境性的人。没有他人,就没有我们。从这一点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危险在于,我们的社会是理性的但不是合理的。群体的可怕:“充当那些大型的集体性对抗的主角的,一般都不是一些生性好斗的个人,而是由纪律严明、善于服从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他们深信,自己的共同利益取决于同某些“怪异”的对手作斗争,并将他们消灭掉。他们不是由于“反社会”的原因而好斗,而是由于社会性太强了:他们有着强烈的热情要表现得“正常”,要尽可能地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似,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自己的“身份”,随时准备消灭与他们不同的人、外乡人、具有不一样的信仰和习惯的人,以及他们认为威胁到了他们整个群体的合法或僭越的利益的所有人。不,恶狼并不太多,存在的那些恶狼也并不是对人类和谐的最大威胁,真正的危险通常来自于发了疯的羊群。”乌托邦的破产。“正义是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对人的尊严的自发和互相的尊重,并且不顾任何风险地捍卫它。”人的尊严、人权。

  对民族主义有精彩的论述:“20世纪最大的病痛——对民族主义的典型的执著,将每个人对于乡土的必然“从属”关系变得神圣化,并将其变成一种致命的骄傲。从根本上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面目可憎的占有欲的心态,不仅想在家里和物品上贴上主人的标签,而且还想占有土地和风景。“我们这里是这样的”这句蠢话,以及对自己的“根”的神化(就仿佛我们人类是植物似的),阻碍了人类的真正需要,即我们根据人类尊严应该对他人怀有的善意和友好。对干那些有思考能力的人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都是漂泊不定的犹太族,我们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要去往哪里(我们是要去陌生人哪里吗?)。在这个共同的世界上(这才是我们唯一真正的“祖国”)短暂停留之际,我们所有人都应相互友好。当代犹太作家斯坦纳说得好:“树木有根,男人和女人则有腿。人们凭着双腿,穿越了铁丝网围成的愚蠢的壁垒——国境线,人们凭着双腿,以客人的身份造访人类的其他地区并在那里安居。在许多传说中,在古希腊神话和其他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根本的人物——尤其是在《圣经》中曾多次出现

  ——一个站在门口的外乡人,一个旅行之后在黄昏时分敲门的造访者。在这些故事中,这位造访者经常是一个隐蔽的神灵,一个考验我们友善的神的使者。如果我们想要生存,我们就要把这些造访者当做真正的人——我们正应该成为真正的人。”

  10、什么是美?(第9章)

  有艺术需求与追求的人,都绕不过“美”这个大问题。快乐与美有什么关系?美是无条件的、普遍的吗?都说真、善、美,美与功用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美的事物和好的事物,以及令人愉悦的事物一道,承担了使有朽的人类多一份生、少一份事物的使命。”美的唯一性与它独一无二的“创造者”。美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与众不同、推陈出新。美与游戏的关系。“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艺术家同真实的美游戏,并将美本身变成不断有所发现的宝贵的首要现实,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自由。艺术的游戏把我们变成自身世界的主人。”“美就是对幸福的许诺。”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章里提到了前几天我刚刚看到的柏拉图《理想国》的对艺术进行审查的片段与观点。作者结合历史上多位思想家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到位的反驳。柏拉图害怕艺术,正是因为艺术有力量。“快乐和痛苦一道,是培养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工具。谁掌握了快乐的机制,谁就同时控制了公民教育的至少大部分内容。”

  11、什么是时间?

  时间的不可把握性。时间决定了因果律。时间带来变化:“只有在时间中才会出现根本不同的东西,也就是真正的变化。”逻辑真理与数学真理是非时间性的。“我们通常说,时间分三类:过去,现在,将来,这并不准确。说得更准确些,三种时间是: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这三种现在,以一定的方式存在于灵魂中,而在灵魂之外我看不到它们的存在。过去的事情于现在是记忆,现在的事情于现在是直觉,将来的事情于现在是等待。”时间与空间的比较:“空间中的运动和时间的流动,有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只能对应于一个物体,而时间的每一瞬间则可以同时对应于所有的物体。”“时间性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都存在着kairos的开放的可能性,存在着与常规和可预见的东西相决裂的未来时刻,以在宇宙中开启自觉生活的全新图景。”时间测量的社会性。人与时间。“时间让我们人类最惊愕的一点是,它作为一种永远从我们身边逃离而不能被抓住的东西,却在某种程度上永远是完整无缺的,而我们则不可避免地会被它的漩涡所吞噬。究竟时间是逃犯,还是身处时间之中的我们是逃犯?”“我是否就是我的时间?”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所谓的“存在”,即现实存在的人,正是由转瞬即逝的“时间”构成的。”时间与生死。“把我们同时间和有死性决定性地捆绑在一起的,是我们的身体。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隐藏着时间的毒汁,一点一滴地将我们腐蚀掉。作为“有死的时间”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应于其器官的演变过程,这是生理上一个必然的要求。作为一种物质“产品”,我们的基因上都刻着我们的有效期。”“人在他的两次永生中,己经活着和死去许多次了。”

  有没有可能,作为不可逆维度的时间,只是一个我们人类智慧不能理解的互相交合、永远走不到头而又不重复的魔比斯环?

  12、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结语)

  这是全书结语,也是全书精华所在,作者的真正意图。他先从嘲笑哲学家的传统以及对这个传统的分析开始,提出了自己认为正确(我也认为正确的)哲学态度与方法,最后过渡到人生意义的探讨。“决定每件事物意义的,都是其背后的意图。”

  我自己的回答是,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自己活的更好,把更多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帮助更多的生命活的更好,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接近结尾处,教授用几段概括了他对人生意义哲理的理解,非常精彩,全文摘录如下:

  人知道自己是有死的,正是这种命运激发了他思考的使命。他对死亡之必然性的第一个反应(只要他不否认死亡,不在某种关于来世的幻想中寻求逃避),是一种焦虑的绝望感,理由正如上一段中康德所解释的那样。绝望会导致他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呢?毫无疑问,首先是对一切有可能加速死亡到来的事物的恐惧(贫穷、敌意、疾病等等)。同时则会伴随着尽可能多地积累貌似能够保护自己免于死亡的事物的贪婪(财富、安全、社会地位、名望等等),以及对那些与他争夺这些利益和强迫他拿出这些利益与其共享的人们的仇恨:一个害怕虚无的人,必然会需要一切。恐惧、贪婪和仇恨,是生活在绝望之中的人的典型特征。自然,这些情感并不能将任何人从他必死的命运中拯救出来,相反,还会使他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对死亡的不安,甚至就连在他最快乐的时候也不例外。

  当一个人克服了恐惧感,他就会发现,与他终有一死同样确定的是现在他活着这一事实。如果死亡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以任何一种方式存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将死亡打败过一次,而且是决定性地打败过一次。怎么打败的?通过出生。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永远的死亡,因为我们已经活着了,而且仍然活着。我们活着,这是光荣地得到确证的,不会因为死亡的确定性就被抹杀或宣布无效。因此,我们有权利追问,正如《圣经》中所问的:“死亡啊,你的胜利在哪里?”有一天,死亡会阻止我们继续活下去,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现在活着,也不能否认我们已经活过。死亡能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爱情和我们的事业化为灰烬,但却不能否定我们的生命是真实存在的。既然当下的生命已经战胜了死亡的漫漫长夜,为什么未来的死亡对生命还如此重要呢?为什么我们并不身处其中的死亡,要比我们身处其中的生命对我们更有影响力呢?每个人都有理由同诗人洛特雷阿蒙+一齐说:“除了出生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其他恩惠。一个公正的心灵会发现它已经是完整的。”

  当一个人证实了自己在生命中的存在时,他就会变得异常激动。对于这种激动的确证,我们可以称之为快乐。快乐在死亡和绝望面前肯定了生命,承担起生命。快乐并不庆祝生命中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有时候是残酷的,而是庆祝生命本身,因为生命就意味着没有死去,因为生命不是“不”而是“是”,因为相对于虚无来说,生命就是全部。但是快乐并不等于纯粹的迷狂,而是一种活动,它要走得更远:它要同给我们带来恐惧、贪婪和仇恨的对死亡的绝望不安作斗争。快乐永远不可能完全战胜绝望(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着绝望和快乐),但是它也永远不会向绝望投降。从快乐出发,我们努力将生命从死亡不祥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绝望只认识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虚无,而快乐则寻找支撑,并将其积极的同情心扩展到我们的同类——终有一死但却仍在活着的人。社会是由千万个同舟共济者构成的纽带,它将每一个自知终有一死的人联系起来、共同确证生命的存在。

  如果死亡是遗忘,那么社会就是纪念,如果死亡是最终的平等化,那么社会就是各种差异的开端:如果死亡是寂静和缺乏意义,那么社会的轴心就是将一切赋予意义的语言,如果死亡是完全的虚弱,那么社会就是寻找力量和能量;如果死亡是无知无觉,那么社会就是创造和增强各种感觉,就是各种感觉的充盈.如果死亡是最终的孤独,那么社会就是为不幸营建情感伴侣和团结互助.如果死亡是静止不动,那么社会就是对旅行和速度的奖励,没有什么能够使它们停止.如果死亡是同一件事物的重复,那么社会就是新事物的创造,以及永远像爱新事物一样去爱生命中的旧事物,爱和我们一样的新人,爱有死者桀骜不驯的子孙后代;从死亡的畸形的腐烂败坏中将培育出美来,这是一个死亡和复活反复交替的游戏,是意义的巨大转变。每个社会都是将有死者变得不朽的机器,使他们明白虽然人终有一死,但却不再听从它那让人感到毁灭性的绝望的教导。当然,人类的所有社会事业,也都带有绝望所导致的恐惧、贪婪和仇恨的标记。但是具有创造力的不是绝望,而是快乐。伦理学唯一的教导,就是要求人们记住这一点。正因如此,斯宾诺莎才把正直的人称为“快乐”的人。这是一个多么有见地的看法啊!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四):哲学的恐怖:虚无——一个怀疑主义者的告白

  我曾经住在一个铁皮屋里

  封闭,窒息,令人无法呼吸

  很长一段时间

  我都住在这个铁皮屋里

  半死不活,苟延残喘

  直到我在梦中碰到了你

  苏菲,你的名字叫苏菲

  你说:看看外面那个世界吧,那个真实而美丽的世界

  我于是努力拆开了铁皮屋的第一块铁板

  一束光射进来

  碎裂在我因激动而颤栗的身体上

  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第一次我如此欣喜若狂

  我开始不停的拆我的铁皮屋

  脆冽的“咣当”声每一次都敲击着我越来越激动的灵魂

  我期盼,颤栗,等待

  等待那个我走在真实的坚硬大地上的情形

  直到最后一块铁皮被拆掉

  我怀顾四周

  一股不知名的寒冷侵入肌骨

  我看了看脚下

  那却是一片混沌的深渊

  没有坚实的大地,没有璀璨的阳光

  没有世界,没有...

  不!并不是一无所有!

  还有虚无!只有虚无...

  我想了想铁皮屋

  竟再也想不起他的样子

  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

  也不愿意再回去...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五):课后题们

  第一章 对死亡终将到来的恐惧等意识,使我们真正成为人。 死亡是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死去,同时要不断承受亲故的死亡。而我自己的死亡,是独一无二的,它正在真实地发生在“我”身上。 意识到我自己地不可思考的死亡起,个人开始学会了思考,理解到学习、重复他人地思想与拥有自己地思想地区别所在。我们对人性产生了自觉意识。“正是对死亡的意识,使生命变成一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严肃和值得深思的事情。也正因为有死亡的意识,生命才变得神秘和令人敬畏,变成一种我们应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思索的宝贵的奇迹”。 从苏格拉底流传下来的死亡三段论开始,死亡不仅仅是逻辑上确证的,在经验上也是普遍的,与个体命运紧密相连的。死亡可以说是必然性的一个范例。 动物、植物的死亡与人类之有死性不是在同一意义上而言的。前两者理解不到自己与死亡之间的个体联系(??动物)。野兽预知危险,为疾病、衰老哀伤,但是无法理解自己死亡的必然性。总而言之,只有那些确定自己会死亡的才是有死的。 死亡是绝对个人化的、不可转移的,没有人能够代替别人去死。 从出生起,我们就不得不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无论是否年老、健康,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因此,我们发现每个人距离死亡其实一样遥远。生存与死亡之间没有中间状态。 我们的祖先在发现沉睡之人与死去之间的相似之处,做梦时我们紧闭双眼、心神游走,或许在死者身上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从来不与死亡共存,因此对死亡没有必要感到害怕。但其实可怕的是我们对死亡的自觉意识,以及对他人死亡的感知,令我们无法完全安宁下来。 卢克莱修支持伊壁鸠鲁的观点,认为我们在出生前从未因不存在而痛苦,那么为我们已经不在时间的岁月忧虑不安不合情理。 以利希腾贝格为出发点的反对意见认为,当我不存在的时候,不存在一个渴望中的我,而现在的我知道什么是或者,也事先产生了失去我所拥有的这一恐惧感。过去的镜子不能对称地反映未来的伤害。 关于死亡没有任何肯定性可以思考。死亡的否定性让我们痛苦,甚至当我们轻松对待时也是因为其否定性:死亡可以省去生命中的痛苦。 死亡的作用在于引发我们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试图理解生命的选择。 第二章 生命中先于其他一切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回答生命向我提出的那些问题。我如何才能知道那些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我认为有所知的东西:别人的告诉、我对知识的学习、亲身经历。第一种知识,不是很谨慎,别人也有可能出错,或者欺骗我等等;第二种知识,相对可靠但并非绝对可靠;第三种知识也不完全是知识的可靠来源,比如人的错觉。 理性:在将我自认为知道的东西作为正确的东西接受下来之前寻找和斟酌论据的做法。 理性方法的目的就是发现真理。“真理”和“理性”具有同样普遍性的含义,对于我自己和我的人类同类都构成同样有效的目标。理性的使命之一就是,界定分布在现实之中的不同的真理之域(知识性的、宗教性的、诗性的等等)。我们所希冀的真实性种类因真理之域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运用理性的工具来检验我们所谓的知识,迈向新的真理。但是对于人们对于理性本身则持不同态度,他们之中有怀疑主义者、相对主义者、蔑视理性者。 怀疑主义者的论点一:怀疑人类拥有获得真正知识的能力,没有真正安全可靠的知识。 反驳一:怀疑主义者至少会认为自己对知识持怀疑主义的信念安全可靠,即如果“我们不认识真理”是真的,那么至少我们已经认识到一个真理。 论点二:不怀疑真理本身,而怀疑人们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加以区分。 反驳二:怀疑主义者对这一点的论据必须运用论辩的理性,而他们认为理性思考没有任何意义。 论点三:我们所认识的每一个具体信念都可能是错误的。 反驳三:如果不存在正确的可能性,那么也就不存在错误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有可能会正确。 康德对认知问题的理解:我们所谓的“知识”,是现实所提供的一切,与我们的感性形式和我们的知性范畴的结合物。我们不认识物自身,而只能认识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受并经由知性整理之后所呈现的那个样子。我们不能认识纯粹的现实,而只能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东西。 相对主义的论点:我的主观条件总是会被强加到任何普遍客观性的意图之上。有多少种文化、性别、社会阶层、利益,甚至个性,就有多少种真理。 反驳一:符合客观理性的普遍真理不存在这一点本身就是一个符合理性的普遍和客观的真理 反驳二:主观条件的分量会随着具体情况下我们所考虑的“真理之域”的不同而有很大不同,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比较的客观视角。波普认为不存在任何可以发现最终真理的普遍标准。 蔑视理性者:真理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与人类认知的构建没有丝毫关系。绝对真理通过非理性的直觉来揭示。真理的揭示由先知来完成。 反驳:这样的真理不能接受任何考验。真理是理性思考的果实。理性的方法是开放的、全体人类共有的、被使用的。 理性论证的过程——疑问、证明、反证、反驳等都是社会性的,它符合了我们在与他人辩论时一问一答的程序,这是理性的起源。理性论证只能通过交流和与他人的碰撞来学会:所有的理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对话。 理性具有深远的政治含义。对话只意味者平等个体之间的对话。哲学的传统与民主的政治体制一道诞生在古希腊,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公开自由的交谈。 12、民主建立在这样的预设之上:没有人天生就是统治别人的,也没有人天生就是服从别人的,所有人都生而具有思考的能力,因此都具有处理我们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事务的政治权利。但是,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是相互平等的、都具有同等的价值。那些有更好的论据支持自己、能更好地在辩论中经受住各种反驳的意见,才是更有价值的意见。 13、仅有理性是不够的,有理性只意味着能够将理性论证运用到具体事物上,做到具有合理性同样必不可少。具有合理性,意味着能将别人同样是通过理性方式表达的主观意见的分量,吸收到自己的理性体系中。 第三章 笛卡尔的假设:所有我们认为真实的一切都可能只是一场梦。在梦中我们有时梦见自己入睡,有时梦见自己醒来。——我们自己欺骗自己。也许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恶的精灵,魔鬼手里的一颗棋子而已,它使我们看到、触摸到闻到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我们被故意欺骗。 根据笛卡尔的假设,至少有一点我是确定无疑的,我必须首先存在,才有可能做梦、怀疑、被骗。“我是,故我在”,这一命题必然是真的,我思故我在。我思不仅指运用理性的能力,也包括怀疑等所发生的一切精神活动。 对笛卡尔来说,“我”就是某种能思考的东西,一个精神事件。一个人格化的主体。 对笛卡尔的质疑:难道不能以无人称方式谈“思考”或“存在”吗?为什么思考和存在者不是一系列瞬间片段?为什么要将维系思维存在的主体称为“我”。我看见树木、产生感觉、推理计算,但是不曾感觉到一种可以称之为“我”的东西。 休谟:我无法脱离知觉而把握自己,我在感知印象之后,也会感觉到一种绵延不断、稳定的、可以称之为“我”的物质。 作者:也许“我”是语言定位器,就像“这里”或“现在”等词语一样。由于存在思维和感觉,因此存在着这里和现在。 我不仅具有意识,这是任何一种动物都具有的。我还具有自我意识,即关于我的意识的意识,这是一种将我感到有意识的事物客观化,并将其置于一个序列之中的能力。例:《奥德赛》尤利西斯对自己说:要冷静!我的心! 我的“我”不止有精神世界构成,同时伴随着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中的我的外在化,外在于所感知的事物的领域:我的身体。所以,伴随时间和空间,无论是否遗忘,我整个的意识历程里都是属于我的;无论是否遭受变化,我的身体也始终是我的。 从外部来看,我的身体的边界实际上是我们的细胞组织,被我们的皮肤所覆盖。我的“身体”永远伴随着我。 笛卡尔认为灵魂是一种精神,身体是一种机器,精神支配着灵魂。一些大众观点认为,我们在我们身体之内,受困其中。 也有一些人认为,不是我们拥有我们的身体,我们就是我们的身体。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身体的形式。 现代神经生物学几乎一致认为,思维由神经系统产生,神经系统控制中心在大脑。灵魂或精神是指身体运行过程的效果。 唯我论者:这个世界上只存在自己的“我”,因为对所有的其他人我们只能认识他们的行为和表象。 维特根斯坦:语言共享了意义的世界。在不同的内心世界搭建起桥梁。 第四章 所有的语言都是公共的,用来共享主观意识,那么它鸠必然能为所有与我相类似的、具有智力的存在者所理解。语言是我属于我的种群的证明,是人类真正的遗传密码。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描述了人所具有的突出特征:改造自然的技术上的能力、语言和理性思维的能力、预见危险并防范的能力、正确地运用才智的能力、复杂的人性。 皮科《论人的尊严》中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具有独特尊严,不是因为我们先天条件优越,而恰恰因为我们存在缺陷。上帝赋予人类通过创造自身来完成神的作品的可能性。人类拥有神性。 动物与人类存在相似之处,甚至亲缘关系,人们通过肯定或否定的类比表达对相似性的认识,但同时也表达人类害怕与动物混淆的恐惧。 传统上将人类视为生命体中最富有智慧的种类。哲学家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来界定理性。动物运用智慧获取自身需求,只为本能服务,人类则运用智慧发现新的需要。动物总是在重复,而人类则是不断试探。一般灵长类动物社会组织方式是一夫一妻,或者形成一夫多妻的集团,而只有人类能使一夫一妻制与群体生活共存,并与不同群体合作分工。人类是唯一能够与所交往者——即使所交往者很久不在身边——保持重要关系的物种。人类与动物最重要的一点差别是语言的存在。 动物依附同类、依附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求,不存在中性的事物,要么有利于生存,要么不利。而人类则能够在生物学意义上摆脱自身束缚客观看待具有独特性质的对象。 我们无法想象身为一只蝙蝠的感觉,因为我们没有它的感觉系统、生存环境,我们对它们而言意味着障碍,它们则是某些居住在我们世界的个体。我们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由一切现有的、曾经有过而现已消失的和现在尚未有的全部组成的世界。 动物的语言总是指向某种生物学目的,人类的语言是抽象的,不是质料上的具体对象。 人类具有表达的意图,而其他灵长类动物则没有。儿童总是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语言之中。 卡西尔:人类是符号动物。波德莱尔:我们居住在一个符号的丛林当中。 符号是用来表达观念、情绪、欲望和社会形式的信号。语言和数字是符号最明显的例子。人类通过特定的符合指涉或表达某种东西,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一种符号,指示物理上的事实,表明精神的、思维的、想象的、由意义构成的事实。神话、宗教、科学、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不同的符号系统。 第五章 人类需要知道他居住在一个世界当中。世界属于我同时我也属于他。 世界具有不同的层次,最低层——家庭、朋友圈、工作和娱乐场所。再次——社会和文化环境,最后就是地球。 古代关于宇宙的解释以神话的形式进行。神话中的神灵祖先,同样反映了各种观念,具有启发性。最初的哲学家,正是将这些神话观念换成思维上对自然的另一种表述,即采用非人格化的元素来解释现实。 哲学观念对神话观念的优势:首先,哲学观念对存在事物提出了个人的观念。其次,哲学观念通常诉诸物质上、而不是神人同形同性论的元素,或是采取去人格化的形式。第三,哲学具有更强的客观性或现实性。第四,哲学命题总是在通过感觉感知的表象,和支撑这些表象的现实之间,进行根本的区分。最后,神话我们只能无条件地完全认同,哲学观念则生来就是让人争论的。 哲学家提出的宇宙三大基本问题:(1)什么是宇宙?(2)宇宙具有某种秩序或意图吗?(3)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宇宙的两层含义:第一层,宇宙是一切都排列有序的总体,有别于各个部分;第二层,宇宙是我们给所有事物累积起来的不确定集合所起的一个名字。根据第一层概念,如果存在着部分,怎么可能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总体,以使得各个组成部分都能以某种方式各就其位呢?根据第二层概念,我们看到我们所认识的所有事物都是由部分构成的,而它们自身也是更大事物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接受所有物体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同样应该接受所有物体都有一个外部。如果存在一个没有外部的东西,我们如何能说它是有限的呢?如果它不是有限的,我们又凭什么说它是一个物体呢? 在哲学中,唯物主义的立场基本上包括两个互为补充的原则:首先,不存在一个大写的宇宙,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小世界和物体,它们不吭能放在一个统一的概念下思考;其次,我们感知到所有物体或事物都是由部分构成的,并且迟早都要分解成各个部分。 “秩序”的概念,总是与一种统一许多不同的元素并在其间建立关系的意图相连,无论这种统一性是内在于事物自身,还是来自我们的思维方式。它总是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相连。 在宇宙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可以观察到的合规则性,宇宙秩序的客观性,正是通过我们在其中认识到的一切事物之因果决定论的有效性展现出来的。但是,在宇宙的更广大区域,可能以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的方式运行,而在我们看来纯粹是一片混沌。 布兰登`卡特“人择原理”:宇宙应该是按照这样的法则和组织方式构成,使得永远都不会缺乏一个观察者的存在。 作者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有可能的,因为事实上存在,但认为这样一个事实的出现不可避免,这种说法未免太自高自大。 我们习惯根据定义认为,原因必须不同于结果,并先于结果。现在问题是,我们所理解的宇宙恰好是现实中存在一切事物的哦那个和。如果第一原因现实存在,它应该属于宇宙的组成部分。如果继续追问,第一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它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又如何起作用? 存在“某物”而不是“虚无”,因为我们可以假设宇宙一直存在着,没有开端,它是一种永恒的生灭。而我们并不认识某种存在着“虚无”的情况。 上帝的永恒性和宇宙的永恒性和无限性一样令我们茫然无措。 宇宙的“秩序”完全有可能来自于观察者的智慧,而不是来自创造者的智慧。我们的经验可以证明手表是钟表匠造出来的,但是却没有经验证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如何起源。利希滕贝格认为,首先应当问问世界是不是被创造的。万事万物的设计中蕴藏的智慧远远超过人类设计的智慧。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原始爆炸中开始扩张的,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情形,它不是发生在某个空间点,也不是某个社科,二是从这一独特情形中有了空间的扩张和时间的流逝。 这个理论的难点在于,如果要有最初爆炸,就必须要有在其中爆炸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又从哪里来?如果它一直存在,又为何恰好在这个时候爆炸。 第六章 人类居住在这个世界上,世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舞台。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做出各种行为。 纯粹在我身上发生的事与我无意中做的事存在差别。“行为”包含我做事的意愿,是自愿的举动。“我决定去做某事”是思考的结果,“做某事”是行动。自愿有时候也包含违背自己意志的举动,比如抛货来平衡船只。“想要举起手臂”与“举起手臂”区别在于前者包含我也完全可以不去运动它的意愿。 一切如果我不想让它发生就不会发生的事情,都是我的“行为”,这种我们去做或不做某事的可能性,这种对某个取决于我的行为说“是”或者说“不”的可能性,我们就称之为“自由”。 决定论认为,如果我确知现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如何被安排的,并且彻底地了解它们的物理定律,我就可以分毫不差地描述一分钟或一百年以后世界上将会发生的事。 自由问题不是在物理学因果性的领域中提出来的,而是在人类行为的领域中提出来的,涉及意志、动机、预见等难把握的变量。纯粹科学上的决定论不等同于自由,比如电子的运动轨迹是不可预测的。 “自由“的三个含义:作为按照自己的欲望和计划行事的自主支配性的自由;欲求我所欲求的而不仅仅是做或努力去做我想去做的事的自由;欲求我们实际上并不欲求的,以及不欲求我们实际所欲求的事物的自由。 自由的第三层含义,涉及欲求的边界问题。叔本华否认第三层含义的存在,认为人类不同程度上基本都是由意志构成的。这些欲求无穷无尽,无法平息。我不可能选择我的意志,也不可能修改它。 与之相反,萨特发展了一套激进的自由主义哲学,即“存在主义”,人的首要条件是其存在的事实,人需要不断地发展自身,更新自身,而没有被任何不变的本质或性格预先规定。历史背景、阶级、生理心理等条件也丝毫不能改变自由的状态。 “人非其所是,是其所非”——我们就是指我们永无止境地更新自我、超越我们本来边界地能力,就是否定我们之前所是的东西的能力。 自由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完全可以接受其中一个含义,而拒绝其他含义。但是无论那层含义,承认我们是自由的,也就承认了我们能够指挥一连串行为的意图来安排活动。 承认我们的自由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负责人,甚至意味着有时候要为我们试图去做的事情,或者我们行为的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负责任。 一些理论认为,我的行为的积极成果只是我自己的,而我的过错可以找到很多人共同承担。但是实际上只有自己能够对过错负主要责任。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必须在既不愿意又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已经命中注定的行动。——使我们要负责任的,不是我们计划去做的事,也不是我们实际上做的事,而是对我们做过的事的反思。 莎士比亚《麦克白》,麦克白既欲求暗杀邓肯王,又不想因自己的暗杀行动为那些要找他算账、以他的行为为榜样的人负责人。——主体有行动的自由但是没有脱身的自由。 《薄伽梵歌》——作为战士,职责就是行动,智慧就在于不执著,不为情绪左右。 第七章 人类是符号动物,符号是习俗性的,因此人类是一种习俗性动物,一种能够与其他同类一道建立、学习和履行各种意义协定的生物。 自然:所有事物的功能和属性的集合,事物发生的方式;亚里士多德规定,所谓自然的事物,就是指那些以自身为原则和目的的事物,也就是说,那些自然地就是其自身的事物(区别人类技艺或艺术的产物)。后者的含义疑难在于,难以判断人类合成的自然界原有的物质是自然还是人造,如人工造林。 自然先天固有,文化通过学习得来。事实上在我们身上,任何一个自然特征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人类最基本和内在的是自然的,而在它们之上,则逐渐沉淀起教养、社会性和人为的产物。 习惯是人的第二自然,当一个行为是惯常的或者被习惯的,我们就说它是自然的。 我们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价值,因为我们无论如何都可以根据存在的每一种元素的存在方式指出自然地好或坏的事物。对于每一件事物来说,好的东西就是能够使得它按照原有的样式继续存在的东西,坏的东西就是阻碍或者破坏其原有存在方式的东西。 我们难以用自然的标准来评价人类社会,因为要确定人类就其自然社会的应然状态,抛出人类身上的文化标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况且难以肯定文化本身是否就是适合人类的自然的发展。 人造的东西优于自然的东西,它的用处恰恰在于能够保护我们免受自然的伤害。 从自然的事件中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道德教训。建议顺应自然行事的人只是选取了自然的一些方面而抛弃了其他方面。 正如我们所观察,大自然在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偏好,它的主要原则是不偏不倚,文化的主要原则则是区分和价值。谈及我们对自然的义务时我们其实想说我们认为某些现实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能够采取什么评价标准来作为判断义务的基础?而标准都是文化的而非单纯自然的。 作者将评价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用来发现某些或全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第二类主要研究自然事物对我们人类的用途;第三类主要是以自然之美为基础的审美标准。 根据第一类标准,一起让自然的东西都是纯粹的,就其自身都不比任何其他事物更有价值。只可能存在一种相对的例外,就是尊重生命的义务。根据第二类标准,自然界任何对人类而言不可或缺的、有利的、一旦消失就无可替代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即我们要努力找到一条可持续性的道路。第三种标准是指注视自然界某些形式让我们感到愉悦、为之驻足的审美情感。 第八章 作为人类而言,我们是社会传染的产物,如果没有其他人存在,我们就不成其为我们,但是与他人在一起往往又会让我们感到很别扭。我们对共同生活寄予太多希望,同时这种强烈需要又让我们感到恼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不会像幼年时期那样有人准备服从我们的意志。 我们的人性首先通过目光传递,充满含义的延伸使我们摆脱自然的无意义的状态,赋予我们人性上的意义。 现当代哲学和文学充满了对生活在社会中给我们带来的沉重包袱的抱怨。现代社会中对个人行为的政府控制和社会控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个人越来越受到严密的监视,并被迫服从某种共同的规范,人口稠密,人际关系显得更加冷漠。而离开社会性,我们就不可能发展我们如此在意的独立性本身。理性和独立的个人是社会在历史长河中进化的产物。 “他人即地狱”,揭示了一种我们在自鸣得意的不成熟时期喜欢将自己想象成无所不能的自由主义迷梦。如果我们将交流理解成为他人能够自发地、完全明白相近地理解我们自认为想要表达的内容,那么确实可以说存在“交流障碍”。如果撇开责任,谈论自由是无意义的。 个人只有在他人中间才能得到确证。要认识我们自己,我们需要首先被我们的同类所认识。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主人与奴隶”的思辨性神话讲述了从自然到文化的过渡。最初的存在者的生命意识在这个世界上就“如同水之于水中”,没有作为独立于意识单独存在的世界,也没有作为完全独立的意志而存在的意识。当意识变成自我意识,并开始评价自己对周围欲望的独立性,世界立即变成一种“他者”,来抵制或反对他的各种欲望。自我意识开始越来越根据自己欲求的独立确证,来评价、选择、分级,它渴望自己能被其他的自我意识当做唯一的来承认。为获得承认,双方就展开斗争。人们之间因利益展开争斗,或者相互团结。 研究知识论的哲学不希望知识终结,研究宇宙论的哲学也不希望取消宇宙,但是政治哲学则似乎认为,只有当政治被完全取消,它才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哲学家一直将政治作为让人讨厌的冲突来对待,希望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共同生活带来的所有对抗、争执和困境。即找到一种允许我们在没有政治的条件下生活的方案。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哲学离不开民主。公民的法律和政治计划来自公民之间独立自主的辩论,人们抛开教条独立思考,承认他人的理性并与之辩论,就有了哲学。 乌托邦:一个封闭的、无处可逃的政治环境,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所谓良性的专制,对每个人的生活进行统一规范安排,废除私有财产,每个人无条件服从公共利益,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废除竞争。 各种形式乌托邦的积极方面是,它们对现实社会提出了一整套修正和替代方案,修改了那种将一切现存的事实视为不可避免的保守地看待问题的方式,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出了以消除贪婪和对私人经济利益无止境的追求为基础的社会和谐。 消极后果:封闭的权威主义,将开放的人类理想变成统一规范,认为仅凭理性计算就可决定所有人的最好生活方式,自发性和创新性消失,触及人们隐私的命令主义等。 解决矛盾,引导共同生活的两条思维路径:一是社会契约,不同的个人共同提出他们的法律、等级、权力分配,组织集体方面的东西有助于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维持群体生存延续。共同决定与所有人相关地事情并定期修改规则,政府定期管理社会运行障碍。——左派政治观点。二是将政治权力仅限于建立一个最灵活、最有韧性的框架,尽可能少地进行干涉。在寻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并激励共同生活。政治权力尽可能少的介入私人间的理性计算。——右派政治观点。作者认为,几乎所有现代社会有效运转,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运用了这两个标准。 现代社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理想都是完全可以共存的。如公共自由与公民安全。 正义:分配(个人需求)与再分配(惩恶扬善)、捍卫人的尊严、互相尊重。人的尊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而人权或人的根本权利也就是人的尊严最详尽的宣告。 人的尊严:每个人神圣不可侵犯、承认每个人都有权自主选择判断、同情他人。 对民族主义的典型执着,从根本上不多是一种占有欲的心态。而我们根据人类尊严应该对他人怀有善意和友好。最糟糕的莫过于一个人面临爱的缺失的威胁。 人类最典型的表现方式只有在社会背景中才能够被理解。笑是一种情感之间的传递,美离开了分享也无法被理解。 第九章 塑造人类社会性的两个基本工具——快乐和痛苦。 除了纯粹生理上的愉悦,快乐也包括一切我们能够明确赞同的东西。令人快乐的东西不仅是让人舒服的、有用的,也包括“好”的东西。 美所产生的快乐,是最少动物性的,理性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感官的满足。美所带来的感觉也不同于道德感。 “好”的东西之所以征服我们,是因为我们的理性承认只有当每个人做应该做的事并将他人当做真正平等的同类加以承认,人类生活才值得一过。 对美的热情,似乎并不对应任何感官或理性的具体需要。康德认为这是一种“不涉及利害关系的利益(快感)”。 康德区分了自由美/纯粹美和依存美。纯粹美或自由美对应于鲜花、贝壳、游戏等等;依存美是指那些目的可以被认识、功用可以被界定的事物的美。 美的事物、好的事物以及令人愉悦的事物,共同共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生命体验更加丰富,更加富有想象力。 桑塔亚纳认为,审美价值尽管要与人类其他重要价值的某些方面区分,但却不可能完全剥离。它们并非不涉及利益,价值总是展现对生活某个积极方面充满热情的利益(兴趣),而且开发并扩展利益的可能领域。审美价值拓宽生活狭隘的有限性,并尽可能缩小死亡的压迫性领地。 柏拉图在美本身与艺术家所追求的具体的美的事物之间进行了区分。后者由于是不真实的,甚至对政治秩序来说是危险的,因此被柏拉图认为没有必要存在。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们并不是理想的教育者,他们之中最危险的是那些致力于描写人的情感、激情和命运的人。艺术家尤其喜欢让大众沉迷表象,而不是欣赏和促进其背后理性的真实。只有哲学家们,才是真正的教育者,才会致力于完成这个任务。诗人或剧作家为取悦受众,乐意将主题集中与坏人的生平,因为坏人各种各样,好人则千篇一律。如此,伦理便让位于审美,总是令人乏味,而审美在道德上则总是可疑的。艺术就是诡辩术。柏拉图反对过于个人化的艺术,但是大众化的艺术没有反对。 席勒将艺术同游戏联系起来,小孩在游戏中得到愉快的训练,真正的游戏开始于构建一个符号世界,这个世界发展出一套活动体系,这些活动各自有相应的规范和戒律,这个世界既模范日常生活,也舍弃不必要的限制。艺术家同真实的美游戏,并将美本身变为不断有所发现的宝贵的首要现实,同时塑造我们的自由。 席勒认为,艺术的游戏把我们变成自身世界的主人,揭示了超越自然、法律限制的社会命运和个人命运。 艺术家之所以成为创造者,是因为艺术作品不是关于现存事物的可能性或已经实现的性质,而是来源于完成它的艺术家的独特个性。艺术家不是第一个发现或得到某种东西的人,而是以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创造某种东西的唯一的人。 在艺术中可以称为美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与愉悦的情感和装饰上的美感几乎没有关联。 现代艺术的发展,使我们体验扭曲、躁动、畸形,以一种不至于太廉价、太简单和太容易接近的方式来呈现美。 “美就是对幸福的许诺”。要维持这个许诺中包含的对和谐的追求,我们就不得不自始至终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中的假、恶、丑打交道。 第十章 如果不通过时间序列,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表达。没有什么比时间更让人熟悉。 思考时间就必须专注于它,将它作为一个固定的对象。而时间不可能固定下来。过去的时刻和未来的时刻似乎更易把握因为当下是即刻消失的。 建立时间的仪式和间隔不只是为了满足纯粹理论上的好奇心,也是为了满足准确地界定社会活动地需要,以及协调需要合作的任务。 测量时间的方式,是建立某种必不可少的社会共识的必要习俗和规范。否则以合作和交流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的运转就是不可能的。 除了集体需要规定的社会时间,以及对应的测量方式之外,应该还存在着一种不依赖人类规范的自然时间,比如天体运行周期。 过去和未来,只具有虚拟的现实性。生活只发生在现在。但是也可以认为,现在同时也是一个时间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过去和未来都是真实的,能对这个区域产生一定的效果。过去有我们已经无法改变的已知的东西,未来有现在尚且无法改变的未知的东西。 命运决定论认为,未来发生的所有事情一直以来就被严格地决定好了。就像过去的一切也早已注定。命运是一切事物自古就有的天然倾向。 我们对时间的思考几乎总是空间性的,非空间的想象总是困难,比如河流、箭等等。 空间中的运动与时间的流动区别在于,空间每一个点都只能对应一个物体,而时间的每一瞬间可以同时对应所有物体;空间中会出现不同的东西,只有在时间中才会出现根本不同的东西,创造精神只有在事件中才能变得真正成熟,它永远存在着开放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即现实存在的人,正是由转瞬即逝的时间构成的。 人由时间构成,便意味着人面临死亡,一刻不停地滑向死亡。同时间和有死性捆绑在一起的,是我们的身体。身体的本性无时无刻不置于死亡的威胁下。 人类对死亡怀有恐惧,以至于不得不造出这样的观念——没有身体的人=灵魂。 诞生和死亡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不断重复,每一个阶段的死亡都为下一阶段开辟道路。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六):“没用的哲学”?

  “哲学”这个词简直就是日常谈话中的灾难,胆敢提出就要冒着被别人当成迂夫子或装逼犯的风险。我们有把哲学史当哲学读的,也有把哲学当哲学家名言录的,还有觉得哲学是总科学,最多应该是“哲学能卖钱/把妹/升职吗泥这个卢瑟!”

  我是认真的抱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的,它也让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是不接地气,反而扎进生活最深的泥土里。哲学关怀生活中诸多人们深为所苦的问题,比如孤独,焦虑,自由,认可,人的异化。哲学敦促我们思考,不要成为现代社会技术和资本的工具。哲学教我们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哲学是一种过程之学,在如今以功利和目的为导向的社会,展现了慢的美感。哲学告诉去实践自己的生命和存在——“哲学能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改变世界。”

  难得此书内容不肤浅,语言却很浅显。逻辑清晰,行文流畅有散文美。就此叩开哲学的门未必,但至少让我站到了台阶上。

  因为科学,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科学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君,好像只能给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回答,甚至让问题更加繁难,可以说科学让世界变简单,哲学让世界变复杂。

  那接触哲学岂不是自讨苦吃?

  科学是一种知识或者说信息。哲学不是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想,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哲学质疑澄清基本概念,回答并不取消问题,而是培育问题,让我们问的更好。哲学是爱智慧,把知识与人生选择和我们能够选择的价值观联系起来,确立如何根据已知更好的生活。

  科学可以利用以往的解答,而哲学则意味着个人必须经过全部独立思考的历程。所以,哲学不是前人总结好的知识,而是一条思考的道路。叫我们去分辨伪答案,批评那些我们实际一无所知却认为自己有所知的东西。哲学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以非说教的方式让我们自觉到思考是获得自由的方式。

  比如,我们从小被告知某某某学说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个“伪答案”。

  死亡是我们为自己确立的无可挽回的命运,并且随时可能降临,并不因你的年轻和健康改变。

  惭愧的是可能我还太年轻了,即使我怎么努力思考也很难体会到那种对于有限的恐怖。只有在考虑到活着是从宇宙的永恒之无当中索取那么一小段有,才会觉得渴望了解这一小段有。

  理性唯一的要求是被使用,故而,理性是一种工具。对于这个我们自己打造的工具,我们要承认它是有用的,同时也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能认识纯粹的现实,但是可以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东西。绝对的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可以在运用的同时锻炼这个工具。

  “我思故我在。”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能怀疑我存在,所以我是存在的。可是我又是什么呢?自我意识,是一种将我感到的事物客观化,并将其置于一个序列中的能力,由于这个序列的连续性,我才特别的感到自己置身其中。我和我的身体不是饮料和罐子的关系,而是光线和灯泡的关系。通过语言,我们认可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存在的,并与他人共享世界的意义。

  作者解释说人类理性区别于动物在其不仅是为达到某种稳定和确定目的而寻找最好的手段,同时也用来达到新的不确定目的。我仍倾向于把人类理性看作动物理性的复杂版,包括语言和符号的形成,我认为都是由动物的简单交流方式进化而来,并没有质的飞越。符号是一种表达观念情绪的信号,由社会约定而成,符号是人类知识在语言上一代代的积累。至如今,一个个政治宗教文化的符号系统已然进化了一个个生态圈。

  同样是解释世界哲学超越神话的地方在它给人留了争论的空间。

  我们认为具有一种宇宙秩序,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的事物符合因果决定论。那么宇宙的存在是相对于观察者吗?因为我观察所以宇宙存在吗?或者根据弱人择理论,在一个无限宇宙中,只有在空间-时间有序的一定区域里,才存在智慧生命发展的必然条件。故在这个区域里,我们观察到那些满足我们生存的秩序的宇宙不应该惊讶?

  自由,为或不为某事的权利。自由并不是无原因。行为的自由,欲求的自由,以及欲求不欲求(或相反)的自由。叔本华认为从根本上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欲求本身,萨特则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休谟认为自由是一个非物理的而是社会的概念,自由同时意味着责任,那些苦于思考的人宁愿将自由交给一位领袖或者制度机器。“所有人都有责任”就是没有人要负责。所有外部因素都没法免去“有意”实施这个行为者的责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负责呢?既然自由是天性。

  任何一个关于人的自然特征都会受文化的影响。当一个行为是惯常的,我们就说它是自然的。自然并为叫我们干什么,建议我们“遵从自然”的人只是选择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技术和我们的贪婪欲望互相推动,使得人进入了日益盲目的处境。可是技术带来的处境,究竟是出于我们与自然斗争的动物性?还是资本主义的唯物质主义? 为什么?走向哪里?还要干什么?

  政治是人们因利益在联合或对抗中试探着达到妥协的产物,这个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政治哲学家们就想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乌托邦,但结果常是集权。怎么来协调社会呢?左派从人之间的契约构成的公共框架出发,认为需要组织某种集体,它囊括了人们的共同利益(有个人间冲突而无个人与集体冲突),干涉个人以维护群体存续。右派则认为,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最灵活最有韧性的框架,人和人在互相碰撞中逐渐产生最大的共同利益,政治权利介入太多只会扰乱这个过程。人的尊严,就是人被作为人而不是手段来对待,民族主义为人们贴上了标签,将人们对乡土的必然“从属”神圣化,这是一种致命的占有欲,遮蔽了对人的基本尊严的尊重。当代的唯物质主义不仅让人互相将对方认为是资本的工具,甚至他们自己也麻木了对人和人之间情谊的需要。

  为什么柏拉图要驱逐诗人呢?美的一种定义是让人产生愉悦的东西,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会让人沉迷于表象,而不去理解这些表象后的真实——就像现代人们批评大众传媒的泛滥是人们精神的垃圾食品一样。但其后的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有许多通过展现“丑”来激起人们对生活对理解。当然,美也不是道德训谕,人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个性和自由。美的事物,承担了让有朽的人类拓宽狭隘的生命,少一份死亡的使命。

  我们通过事物事物的变化来定义和测量时间——难道不是时间改变了事物而是相反?钟表的出现让我们生存在精密的叫人窒息的时间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激发了人们许多对高维度的想像。如果时间对我们的影响是单方面的,那么不就像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时间就是我们的存在吗。人们为了逃脱自己的有限而发明了不朽的灵魂。

  意义是指做某事的意图,则生命的意义必然指向生命之外的无机宇宙,无机宇宙的意义又要指向宇宙之外,世界之外是什么呢?宗教说,有上帝。如果我们不承认上帝,那么要求生命有意义就是荒诞的?其实我们追问意义有更切肤的原因,那些遵从内心道德法则的人一样要接受贫困,疾病和死亡,如果没有许诺的来世幸福又为何要坚持?正是因为人是必死的,惧怕虚无的人贪婪的累积财富和地位来获得安全感,而死亡的恐惧始终不会消散。一个追求内心道德准则的人不是为了逃避必死,而是在在必然性中捍卫他认为更加值得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确认自己的存在时就会快乐,我们存在,并且存在过,不会因为终有一死而抹杀。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七):一张长期有效的邀请函或哲学普及读本的典范

  读过很多以普及推广哲学为目的而写的书——至少这些书确实这么宣称了——但大多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失于浅薄。

  而《哲学的邀请》却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应有的角度和层次,从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经验和想法切入,真正做到了很多读物标榜吹嘘却做不到的深入浅出。

  有些类似读物,虽然也是借着人生之名讲哲学,但是其本质却只是再编辑过的哲学史。将人生问题分解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范畴的问题,然后将前人的思想观点总结后倾倒给读者,不给读者指出理解认识问题的角度,埋没了思考的余地。最后读者们只能带走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形成一个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后悻悻而去。

  (在读完一本糟糕的哲学史后,那些珍贵的思想往往只能在我们的脑海停留很短的时间,我们记住的通常是那些个哲学家的名字。而事实上阅读哲学史的目的本应恰恰相反:是为让我们记住人类历史上的某些人曾经提出过的精妙思想,并通过扬弃,走的比他们更远。如海德格尔所言:“一首诗的伟大正在于:它能够掩盖诗人这个人和诗人的名字”。至于这个哲人是谁,他的人品如何等等,是次要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认识,是因为我认为有时先贤那如雷贯耳的名字恰恰是一种枷锁和累赘,会束缚后来的人的视界。)

  对于思考哲学的目的,维特根斯坦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说:“哲学研究给你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词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而这种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这种词句的),那么,它有什么用处?”

  (顺带一提,有时候像这样的哲学家的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对一个初识哲学的人来说比这个哲学家的具体的哲学观点更能带来启发——我不能解释确切的原因,但大概是通过激起一种对哲学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读本书时,作者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就像一位老者在你的对面和你畅谈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思想观点——而非像学究一样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其他哲学家的结论也只是作为值得参考的建议被一带而过。他的话语,让读者觉得,哲学应该是,也可以是紧贴着生活的。当他讲完一个主题时,还会停下来问问你的看法。阅读体验之神清气爽有如在哲学家小道上逍遥信步。

  (说到这里我想到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哲学普及读物中的注解部分。一本好的哲学普及读物里,那些大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见解大都只出现在注解里面——就像立在路旁而非路中间的里程碑。)

  在合上这本书以后,对哲学的印象,应该是一条路——如同封面上所印的那条路一样,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

  路,作为哲学的喻体其实也是老生常谈的了。但是在我所读过的关于哲学的所有比喻中,海德格尔的最合我心:“思想乃是一条无可回避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想成为拯救之路,也并不带来任何新的智慧。这条道路充其量乃是一条田间小路(Feldweg),一条穿过田野的道路,它不光是谈论一种放弃,而且已经放弃了,即放弃了对一种约束性的学说和一种有效的文化成就或精神行为的要求。”

  哲学是这样的一条路,而这本书,就可以成为最初的路标。尚未走过这条路的人,顺着指引,或许可以发现方向;已经走上这条路的人,顺着指引,或许可以找回初心。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八):关于人生意义的三本书(三段)

  哲学的邀请中的最后一章

  《人类简史》中的最后一篇

  《叩响命运的门》的第一部分

  先记录一下,后面看是不是可以集合起来看看

  哲学的邀请中的最后一章

  《人类简史》中的最后一篇

  《叩响命运的门》的第一部分

  先记录一下,后面看是不是可以集合起来看看

  哲学的邀请中的最后一章

  《人类简史》中的最后一篇

  《叩响命运的门》的第一部分

  先记录一下,后面看是不是可以集合起来看看

  哲学的邀请中的最后一章

  《人类简史》中的最后一篇

  《叩响命运的门》的第一部分

  先记录一下,后面看是不是可以集合起来看看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九):读书笔记:人生追问

  -------------------------------------------

  序:哲学是什么?为什么学哲学?

  -------------------------------------------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一种与信息和博学完全相反的东西。

  科学vs哲学

  1. 信息:事实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以及所发生的事件的原初机制。

  2. 知识:反思所收到的信息,根据其意义上的重要性划分等级,寻找总体原则并将其整合起来。

  3. 智慧:把知识与人生选择和我们能够选择的价值观联系起来,确立如何根据我们已知的东西更好的生活。

  科学介于信息和知识之间;哲学则介于知识和智慧之间。

  相同点:

  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忽地啊由现实产生的问题。科学源于哲学。

  不同点:

  1)WHAT&HOW v.s. WHY: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作的。哲学则试图回答事物对我而言有什么意义。

  2)客观 v.s. 主体:科学在谈论主题时必须采取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保持这样一种意识: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题,人类必须是它的主角。

  3)分割 v.s. 关联:科学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

  .......

  4)解决方案vs各种回答:科学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哲学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而且这些回答并不能因此就终结问题。

  5)直接利用vs重新亲历: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重新亲自推算其解答过程;但当一个人想要进行哲学思考时,他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他必须重新亲历哲学先辈们已经走过的路。

  6)改善整体认知vs扩展个体认知:科学进步的目的是改善我们队显示的整体认知;而哲学探索的目的则是为了帮助改变投身于哲学思考的个体的世界观并扩大其眼界。

  7)可替代vs需亲历:一个人可以为了他人而进行科学研究;但却不能为了他人进行哲学思考。

  8)变简单vs变复杂:科学发现使得以后的科学家的工作变得简单;哲学家的贡献却使得其后致力于思考的人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尽管同时更加丰富)。

  【为什么学哲学?】

  能够得到满意解答的问题,是科学所要处理的问题;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以一种永远不能尽如人意的方式回答它们,则是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质疑并澄清我们每个人日用不疑的及其普通的概念。

  哲学是不能被教导的,能被教导的知识如何去进行哲学思考;因为哲学并不是传播一种由他人总结出来的知识,而是一种方法。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一种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也就是那些从来不权衡自己对重大问题的现有回答、也从不尝试亲自回答它们的人生,是根本不值得过的。

  -------------------------------------------

  一、死亡

  -------------------------------------------

  哲学所要讨论的是生命,是活着意味着什么,是如何生活得更好。

  拉罗什福科公爵:死亡和太阳一样,都不能面对面地注视。

  斯宾罗莎: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意识到自己的死亡】

  意识到我自己将会死去,难道不正是死亡本身的一部分吗?

  正是从那一刻起(意识到死亡),我开始学会了思考——理解了学习或重复他人的思想,与拥有真正是属于自己的思想之间的区别所在。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终将一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

  个体对于死亡的确定性使我们变得人性化,变成真正的人——有死的人。希腊人用同一个词来表达「人」和「有朽者」。

  因为有死,才构成了生命。

  【死亡让生命变得重要】

  正是死亡的确定性,使得生命——我们唯一的不可重复的生命——变得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生命的全部任务和使命,都是在死亡面前的种种抵抗形式,尽管我们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对死亡的意识,使生命变成一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严肃和值得深思的事情。如果死亡压根不存在,那么我们一生中就能看到无限多的东西,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观看去体验,但我们却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因为几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可思考的。

  死亡是一件必然的、绝对个人化的、不可转移的事情。

  知道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件可怕的事,与知道这件可怕的事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多么的不同!

  死亡不仅是确定无疑的,还永远都是随时可能降临的。

  没有人年轻得不能死,也没有人年老得不能再活一天。

  我们死亡,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我们活着。

  我们每个人离死亡的距离总是一样远。

  所有宗教的意义就是为死亡赋予意义。

  愉快的梦境衍生出天堂的概念,噩梦则是地狱的预兆。

  【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死亡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与它共存:当我们在时,死是不在的;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已经不在了。

  永恒之死:从未有过也永远不会有的永久性的死亡。

  我们从来不会经历「死」的状态,可怕的是对死亡的自觉意识。

  为那些我们已经不在人世间的将来岁月感到不安和忧虑,与为那些我们尚未来到人世间的过去的岁月感到不安和忧虑一样怪异。我们在出生之前从未因不存在而痛苦,为何要害怕死亡之后的不存在呢?

  但是,现在我已曾活过,我知道什么是活着,也能够遇见跟随死亡而失去的东西。所以,死亡如今就成了困扰我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已经事先产生了失去我所拥有的这一恐惧感。

  【死亡强行将我们变成思想者】

  死亡是我们思考,强行将我们变成思想者,变成一种沉思的存在者。

  死亡就其自身而言,是一种纯粹的否定,是生命的背面,它总是通过种种方式投射到生命本身,就像照片的底片总是要去被制成正片。

  死亡引发我们思考,但思考的却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

  二、知识

  -------------------------------------------

  to be continued...

  《哲学的邀请》读后感(十):让人醍醐灌顶的书

  它很接地气地解答了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我看来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看得头晕脑胀的,眼睛都快瞎了,但是还是云里雾里的,这本书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的书为什么那么难懂,因为它们根本没有把你领进门!!而是直接向你兜售哲学知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