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实验者》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实验者》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1 20: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实验者》经典观后感10篇

  《实验者》是一部由米歇尔·阿米瑞亚德执导,彼得·萨斯加德 / 薇诺娜·瑞德 / 爱德华多·巴莱里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实验者》观后感(一):实验者

  近似冷酷的观察、毫无感情的记录,人性懦弱与盲从,让人不止一次想起热血贲张的《浪潮》和匪夷所思的《服从》。有时我们无从解释人性中这些软弱、阴暗的部分,即便很多人之后会陷入自责和悔恨之中,但在当时,他们都是待宰的羔羊。

  所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原来在我们内心懦弱的DNA上留有密码,无数次的实验,没有强权的威慑和暴力的胁迫,为何只有那个电气工程师会say no?就如我们对被无比低劣骗术诈骗的受害者嗤之以鼻一样,我不知道实验最终是在追求些什么,这一切周而复始的争论、探讨、发现,最终都无法改变或许我们基因中隐藏的一些东西,就如在片中电梯里莫名跟着所有人站立的方向不自觉的调节一样,只是有时我们盲从做了琐碎无聊的举动,有时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创伤,一如将数百万犹太人送入毒气室的艾希曼。这种近乎“低能”的“愚笨”事件,往往通过现实的报导告知我们所言非虚,无论纳粹抑或文革的狂热,还是快餐店里对店员的凌辱,难道一切都只是偶然事件,他们不过是被上帝之手选中的不幸者?

  回到电影的本身,沉闷、枯燥、欠缺高潮与冲击,也没有纪录片的写实感,导演竭力想制造冷静客观的视角去描绘当时轰动一时的实验,却反倒剥削了人物应有的灵气、挣扎甚至疯狂, 薇诺娜·瑞德除了不断显示老去的红颜,连微笑都如此格格不入,或许电影里,所有演员都在展示自己是如何不“服从”导演。电击与惨叫令人如坐针毡,明日过后,或许我们依旧无法改变自身的弱点。

  或许太想把一切都变成近乎纪录片的真实,反而失去对人物立体的塑造,一切如此单薄,形同花瓶的云露娜赖得,躲藏在胡须面具后的彼得·萨斯加德,反高潮被压抑情感里,我们看不见他们真实的内心,或许在知晓人性黑暗之前,他们已经坚硬如石了。

  《实验者》观后感(二):对恶的服从,就是对善的背弃

  你参与了一项实验,掌握得有电击其他人的权力,而且电击量会越来越大。你会去电击吗?如果实验者告诉你,这种电击很安全,不会发生危险,那么即使对方已经痛苦不堪,连连求饶,希望你停止,你会继续进行实验吗?这是美国最新影片《实验者》所表述的内容,而此项实验真实地发生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非常有名的心理实验,这项实验引起轩然大波,围绕它的争议直到现在仍未平息。

  耶鲁大学募集了七百多名志愿者参与这项实验,令人遗憾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在这么多实验者中,只有一人坚决地中止了实验。他是个电气工程师,他说他非常清楚这种电压的电击,被电击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其他七百多人尽管有着犹豫,尽管不时地希望实验方停下来,但在实验方的不容商量的要求之下,还都将实验进行了下去。尽管他们的良心饱受折磨,尽管他们形体上也表现出挣扎,尽管他们中许多人眼里满是痛苦的泪水

  其实,作为一个电影观众,是站在上帝的角度,能够看清楚实验中的一切。他们的心情很是放松,最初是把此剧当作喜剧来看待。看着电影中实验电击之人的各种表情与动作,确实让观众颇为兴奋,并且乐不可支。并非因为观众残忍,而是观众知道被电击的实验者根本不存在,只是实验方的一个人

  隔壁房间放着痛苦哀求的录音。观众与实验方一样,都只是在观察着电击者的表现。而这,恰恰就是此项实验的目的。耶鲁大学的实验者们,即是想通过此实验来观察,看看有多少人会在制度的要求之下,因为执行命令而无视他人的痛苦,做出明显违反人性也违反本心的残忍之事。实验得出的数据恐怕颇为符合实验者的预设,当然也让旁观的观众感觉失望。数据公布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进而不断地受到质疑。

  质疑者针对的是其实验的程序,最大的问题即是向参与实验的人做了隐瞒,没有事先告知让其痛苦的对面实验者,其实并不存在。虽然在每次实验做完之后,实验方皆会向参与实验的人说明真相,大多数人亦给予了谅解,但在电影之中,仍有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是啊,让别人来观看自己在逼迫之下的残忍,换谁都会愤怒。不过主持实验的米尔格拉姆博士,尽管谋得了哈佛大学的教职,但却因实验的争议太大,而未获终身教席,只得去了纽约城市大学做了系主任,一生中还做过很多心理实验,但仍郁郁不得志而早逝。此片就是关于他的传记片。

  其实,大家都已明白,此项实验所探究的,就是人类的服从心理。表面上看,这种心理并无大碍,服从亦是人性的一个趋向,在一个社会之内也得有此一项。但像电影中所展现出的那种超高比例服从,面对残忍却依然执行命令的服从,却不得不让人深思。米尔格拉姆博士做此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在十几二十年前,所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事件,就与这样的服从心理密切相关。那就是发生于纳粹德国的大屠杀,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而执行这让人发指极其残忍命令的,就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德国人。

  为何向来理性的德国人,却能做出如此兽性的事来?这确实引起了战后人们思索,德国的浩劫,不仅是制度层面上的原因造成的,同时也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因素,甚至与普通人的心理也有着极大的关系。耶鲁大学的此项实验,也是众多反思的一部分。巧合的是,与时同时,大屠杀的刽子手艾希曼落网,并在耶路撒冷受审。这个如机器一般执行着杀人命令的艾希曼,无可避免地与这个实验联系到了一起。

  艾希曼案件曾经轰动一时,这个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人,在个人道德方面却并非一个邪恶之人。他并不憎恨犹太人,他也并非屠杀犹太人的决策者。他喜欢古典音乐,有着良好的品味。他有着一个堪称标准的家庭,他爱他的太太爱他的孩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经过他的手,将数百万的犹太人源源不断地送进了毒气室,送进了焚尸炉。没有一丝的犹豫,也没有一点的同情。直到他坐在审判席上,他仍无忏悔之意,认为自己只是服从着来自纳粹党的命令,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著名的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为此写下了两篇文章,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这个概念与这场审判,永远地留存于历史之中。但阿伦特却并不同意米尔格拉姆博士的此项实验,她虽然认为艾希曼之流的罪恶并非个人之恶,但他们也得承担着责任。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思考,放弃了自己的价值判断,甚至其行为也有违于自己的良知,这是一种平庸之恶,这种恶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危害远远大于真正的邪恶。而实验本身却以人性的普遍缺陷也即服从的天性,将这种恶一带而过,从而让艾希曼之流得以逃脱。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服从的心理,确实要对大屠杀负起责任,这种深藏于许多人内心的服从心态,正是极权主义得以存在的基础。阿伦特从哲学的角度予以剖析这种平庸之恶,米尔格拉姆则从心理实验的角度,证实了这种平庸之恶的存在。服从并无大错,但当我们所有的人面对着强权,既无独立的思考,也无反抗之心时,则就会纵容着罪恶的滋生与疯长,就会让平庸之恶演变成滔天大恶。

  米尔格拉姆尽管活得并不长,却做了很多类似的心理实验,更加深入地探究着人类的社会心理。电影中都有体现,很多的实验其实现在已成常识,但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他批评了一位教授的实验,认为他未有深究这个实验后面的原因。但这个实验本身,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六人个共同参与一项实验,其实五个人都属于实验方,只有一人是自愿的参与者,而他却并不知道。当前面五个人故意说出错误答案之时,这个自愿者虽然对于问题都有自己良好的判断,却放弃了自己的答案,而选择了与其他五人保持一致。

  这是一种从众的心理,不愿跟从良知的指引,坚持自己的看法。从其本质上看,其实这也是一种服从心理。他面对着权威选择了服从,在这里,大众的行为及社会的舆论,充当了权威的角色。之所以如此,在于对于自己缺少自信,同时恐惧着如不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很多极权的社会中,不就是如此吗?不是不存在着反对者,而是在强大的大众压力之下,异见者为了自身安全,只能选择收声或者从众。因此,万马齐喑的社会也就来临了。

  我曾在看完此部影片之后,用一句话评论了影片:“人性其实无法深究,也经不起任何的试探:黑暗无边,让人失望。”人类的心理,犹如深藏于海水之下的冰山。然而正是如此,我们才需要去正视,才需要去思考。人性之黑暗,是人性中兽性的一面,也许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但人毕竟不是野兽,人类文明的过程,正是唤醒人性并放弃兽性的过程。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能让我们见识到人类中的黑暗,也能让我们心生怵惕。

  《实验者》观后感(三):人类不了解人类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实验者》很沉闷;作为著名的1961年耶鲁大学权利服从电击实验事件回顾以及米尔格拉姆教授研究人性的纪录片,《实验者》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

  通过实验来证明人性,这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来看都是一种相当大胆和新颖的方式,因为我们习惯了把实验看作是科学研究的工具,而心理学总是介于传统科学定义的边缘。人类了解世界也许远比了解自己多得多,所以我们永远在重复着历史,一次又一次犯着同样的错误,作出同样的选择,正如米尔格拉姆教授自己说的,理解了人性的原理不意味着你可以改变它,他也要受到自身人性的局限而在相应的情境下产生相对的感觉和情绪。人,说到底,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情感的动物。

  在他实验的前面,已经有了《乌合之众》的精彩论述,有了希特勒的灭绝种族大屠杀、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等重大事件做历史证明;但是人们仍然不愿意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数据结果,直白地宣布人性的懦弱和邪恶。这个实验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监狱狱警和犯人角色扮演的实验,还有电影《朗读者》,它们都在反复地印证着同样的事实,我们人类的确是如此的不堪。

  片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那就是米尔格拉姆教授对实验对象做回访的时候,有个女人说他的老公知道了这个实验内容,坚信自己如果参加绝不可能按下电击按钮。对我而言,这就是人性的关键所在,当我们处于事外时,会倾向于用理性去判断事物,而当我们亲身体会的情况下,便陷入了感情驱使的泥沼:恐惧、虚荣贪婪…… 而最终出乎意料地表现出我们自己所不齿的一面。我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很大程度上来说,人只是受到本能和情感支配的动物。康德所宣扬的绝对的善恐怕永远也不属于人类,而属于神明,或者某个星球的外星人。

  《实验者》观后感(四):短评字数限制

  虽然顺从实验早知道了,而且提到的实验大多在小时候就被我观察到了,但思考这个现象对理解二战和日常生活还是有帮助的。

  可惜根据电影里的描述,实验设计的确有问题:当learner在求救要求停止时,learner并没有被释放,给了teacher一个自己也无法离开的暗示(这是重点)。自然会对teacher 造成精神困扰。刻意制造的isolation也是被实验者会持续电击learner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在一个健康的现代生活中,这类环境(或者心理)上的孤立是比较少见的。电影的不诚实之处在于它刻意模糊了这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曾改过实验细节,比如按住learner的手臂使其接受点击。整个实验设计的确是有诱导倾向的。

  电影里这个男主对于实验的脑补能力也是挺强的,怪不得早期心理学甚至于今日的一直被嘲讽:试验结果过多地被实验设计者的期望所影响。(我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句子捋通顺了。)

  喜欢放一张旧照作布景,和主角在布景前静静说台词的表现方法

  喜欢对于汉娜阿伦特的reference;

  看到Piaget简直想笑,因为正好是教育心理学上周的课程;

  听到那句“I choose you, everyday I choose you.”,好想回复一句“You didn't, you lying son of a bitch.” 明明99%是出于习惯、方便、沉没成本以及其他;

  不喜欢电影中段被害妄想的调调;

  不喜欢后半段几次对于家庭矛盾的提及,家庭矛盾这种东西太流于中产价值观,拉低层次。

  喜欢抽离、冷静的电影语言,其他电影这么做的时候,往往会把抽离搞成了妄想和轻浮;

  喜欢男主死亡的那块儿,以及他喃喃自语“the agentic personality”

  最喜欢的台词"human nature, can be studied but not escaped"。

  男主演也太特么装逼了,想照他脸上给三拳让他把脖子挺直了。下次拍记录式电影能不能选个没有呕像包袱的啊。

  《实验者》观后感(五):房间里的大象

  一、房间里的大象

  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著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

  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去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

  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

  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

  最让他不能忍的是,自己一整年都在为阿希忙编辑的事,好不容易书出版了,阿希好歹也该在扉页上表示一下吧?结果人家阿希只在前言里面简单写了一句“感谢”。米尔格拉姆窝了一肚子火,在写给阿希的信里(这封信最终并没有寄出去,这一肚子火也始终没消掉)为阿希的书设计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封面:

  ------------------------

  反从众的独立性

  作者:所罗门•阿希

  尽管还有:

  .米尔格拉姆

  -----------------------------

  (S你简直是太傲娇了。)

  大概正是出于这一用意,电影里面只要是和阿希有关的场景,都使用了黑白布景和彩色人物结合的手法,个人觉得用这种风格表现米尔格拉姆与阿希的关系还挺搭。导演作为莎剧死忠粉,在营造舞台剧效果方面也是得心应手,师生夫妻四人组的下午茶谈话片段不失严肃又稍带俏皮,黑白背景配合米尔格拉姆的自说自话,很容易把观众带回青年时代的回忆,同时不忘黑一下普林斯顿的官僚主义。

  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

  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

  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

  四、传记煎饼,记录薄脆,科普酱

  点题《实验者》,电影在拍摄实验过程时有意使用各种手段避免长段落单一记录被试举动,将主要篇幅放在主试的细微心理变化以及主试、被试之间的情绪交替互动上。比如在实验结束后的主试提问阶段,利用实验室环境里有大量平面镜这一先天优势,让摄影机处在被试身后的位置,面向靠墙坐着的主试。主试左边是一面大的玻璃镜。被试坐在主试对面的椅子上,镜像呈现在玻璃镜中。这一中景镜头相比于常用的双人对切中景镜头来说更加简洁,又比一般的双人中景更容易表现人物面部及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在拍摄实验过程时也有意把主试和被试放入同一画框,主体位置的被试充满内疚、焦虑的表情和正后方背景里端坐在桌前的主试的扑克脸形成鲜明对比,比较有表现力。

  导演莎剧死忠粉的又一个证据是:主角又时不时地对着镜头唠嗑了。虽然这种打破第四道墙的手法早已经不算新奇,而且最近几年好像有格外流行的趋势,但不得不承认用在传记片上还是很讨巧的。对于不了解米尔格拉姆的观众来说,这些独白对于解释人物经历和剧情的前因后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及总结升华立意来说不失为一条捷径。在威廉•夏特纳主演CBS根据实验改编的电影《第十级》的拍摄现场的段落,戏中戏和人物独白两种手法的综合使用使主人公有机会跳脱出来面对观众进行自我审视,这一处理方式莎剧也早已出现过了,导演应该只能算是继承了躯壳吧。

  作为一部主人公是心理学家的人物传记片,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电影里出现的实验有很多,有些是直接搬出当时的实验视频,有些是剧组演员情景再现。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这些:

  1、 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

  2、 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

  3、 丢信实验

  4、 六度分隔理论

  5、 电梯从众

  6、 仰望天空从众

  7、 “熟悉的陌生人”

  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是不是。

  五、服从毕竟是人性

  在为老师阿希《反从众的独立性》做编辑工作时,米尔格拉姆受到普林斯顿的冷遇,工作不顺,占用了大量写论文的时间,这样巨大的压力让他一度无法忍受。他曾写了一封辞职信,准备放在阿希的邮箱里,但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

  在阿希拒绝在新书扉页上给他一个更具学术价值的名分时,他写了一封讽刺信,表示了自己强烈的不满,但最终也没有寄出去。

  在哈佛任教时,他从朋友手中购得一辆炫酷的白色捷豹,嘴里说着满不在乎院方会对他这个大学助理教授开捷豹有什么看法,但最终还是在评职称之前匆匆卖掉。

  CBS要把他的实验拍成电视电影,付了5000美元作为顾问费。米尔格拉姆认为这部电影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老掉牙影像,根本没有抓住实验骨子里的戏剧性,但是制作方并没有采纳他的修改意见。他感到愤怒,回到家中仍然情绪激动——这时的米尔格拉姆和他的服从实验里的被试似乎没有区别,他沮丧地抱怨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事实上,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就是他的生命。他的实验阐明了特殊环境下个体行为的变化,当他自己处于特殊环境中时,他自己的行为也成为他实验结果的最好注脚。在这个意义上,他早已不是纯粹的“实验者”,现实生活使他必须从单向玻璃后面走出来,成为被观察的对象。这位研究权威服从的实验者也会服从权威,同样地,他也喜欢成为课堂、实验室和研究院里无可争议的权威,他享受这种感觉。电影毫不避讳地表现了这一点,在米尔格拉姆的内心深处,估计早把自己的职业和他本人合而为一了。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人家研究的就是人性。

  六、看见提线的木偶

  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去。”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

  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去。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必修专题。我们可以说这个实验非常冷酷,根本不应该进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复杂的欺骗到底可以得出多少真相,但是实验结果就摆在那里,真实地摆在那里,并且被不断地重复着。其撼动人心的意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最后,电影不忘给观众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米尔格拉姆对着镜头缓缓诉说:这些实验结果,以及所谓的“代理状态”,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木偶,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看得见上方的牵线,我们意识到这些线的存在,并且有能力去抵抗。

  但愿如此。

  -------------------------正文结束,以下纯吐槽----------------------------

  心理学家有多么艰辛你们造么!你们造么!

  我有一个搞心理的同事,在自己家里吃着麦片,吃得好好的心脏病突发,死!掉!啦!

  我整天熬夜赶paper,经常服用致幻剂,51岁就因为心脏病死!掉!啦!本来可以再战30年paper的啊!学术界多大的损失啊!

  不管说什么,不管做什么,大家都以为你又在拿人做实验哪!你一定是在逗我们哪!人大总统肯尼迪遇刺对吧,多么悲伤的故事对吧,你一脸严肃告诉班里学生,结果怎么说人都不信哪!收音机都拿出来了,新闻都播出来了,多么有诚意啊,结果这帮熊孩子非说是你串通好的哪!说白了,大家都觉得你这个搞心理的就是个大!骗!砸!

  筹经费拉赞助多困难你们造么!我是搞学术哒不是卖安利哒!我好哥们津巴多搞一个监狱实验居然拉到美国海军官方赞助,这么粗壮的大腿你借我抱一抱啦!

  不说了,心脏病好像又犯了,去找速效救心丸了……

  《实验者》观后感(六):既谈人性,也是人生

  在看电影之前,已对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耳熟能详,本以为是个类似《死亡实验》一般的加工剧情片,未曾想一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一台一模一样的电击发生器,之后连主试的同伙都和当年实验中的那位长得如出一辙,我明白了这是一部纪实风格的电影。而当导演用超级还原的笔触在前半个小时讲完了服从实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这其实是一部传记电影。《实验者》,重要的不是实验,而是人。

  永远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热衷于钻研人心,挑战人们敏感的神经,致力于破除似是而非的假象,不遗余力地揭开掩蔽在隐匿真相上的重重屏障,他们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人们叫他们疯狂的科学家。他们承受着质疑和压力,对抗着圣母小清新,还要照顾人们不想直面人性阴暗面的玻璃心,着实辛苦。然而,真理和科学之所以震撼人心,恰恰在于对习惯、常识和各种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挑战,一如房间里的大象,沉默并不会让它消失,而提醒它的存在一定会遭人非议,所以多数人噤若寒蝉,但总有些人勇于坚守使命,一如这些可敬的学者。

  米尔格拉姆的同胞及同行,另一位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说过:“每一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都生活在社会的激流之中,他们醉心于研究每个人是如何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改变的,而他们本身也最为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影响和改变,这使得他们的人生对普通人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对人类行为的关注,使得他们本人的行为看起来尤为浓墨重彩、特立独行。”《实验者》是对这段话的最好阐释。

  《实验者》观后感(七):每个人都是被实验者,每一天都是在实验中

  看完影片突然给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找到了答案,你为什么到了某个年龄就要结婚?为什么结了婚就要生孩子?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为什么要听老师的话?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其实这些统统就像是电梯上那个见到别人面朝墙而自己也转向过去的实验者一样,和那个线条实验者附和大众,回答错误答案一样。很多人明明不想结婚,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是要遵从大众在某个年龄去选择结婚呢?尤其在中国你已经很少听到”我是因为爱他才选择跟他结婚的“这种言论了,更多的是“大家都结婚了,所以我也就结了吧“;”这个相亲对象感觉还不错,所以就结了吧“;”老大不小了也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等等,所以什么是到了合适的年龄了?什么是应该结婚了?甚至为什么是男人和女人结婚?又甚至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呢?以此类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很多大事亦或小事都是仅仅因为要服从这个社会规则而已,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实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被实验者,而这就是影片中重点讨论的人性中的服从性,无论是服从大众亦或权威。细细思量这其实不算复杂的实验,其结论却如此震撼与恐怖,这不仅仅止于心理学,实已直达哲学范畴。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改变,改变。实验中的数据其实是65%的人选择了服从,并没有到达99%,这说明这服从性并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基因带来的天性,而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有自己完全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正如影片最后那句话,而且我认为那句话就是整部影片的精髓所在:“你可以说我们都是木偶,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意识的木偶,我们既然意识到自己是受控制,那么或许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斯坦利.米格拉姆,对,独立思考能力是我们走向自己和自由的第一步。所以这部电影不是只给你灌输鸡汤而没有方法论的无营养快餐,而是能让你真正可以从了解到深知到最后付诸行动的完整的一套理论加方法论。至于你会不会自己深入思考加付诸实践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选择做木偶或是自我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其实我还挺佩服看完了这部电影还能从专业角度去评鉴的人的,因为我完全被电影内容吸引了,因为我不是学心理的,以前都这个实验一无所知,而通过这部电影的讲述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实验,知道了这个结论,而这些对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什么镜头,什么打光,什么剧本,什么剪接,什么摄影,WHAT!??在这么伟大的实验面前who care???难道你看完不是应该想想怎样能在现实生活中不做提线木偶,不做杀人机器,不做代理程序,找到真正的自己吗?

  好吧,讲到电影,我觉得能将纪录片似的传记同传统电影结合的如此微妙与讨好也算是另辟蹊径了,这给影片带来了更大的可观赏性,虽然依然有人吵着枯燥无聊,但是它本身就是论文实验题材+个人传记的电影,你可以拍的更生动你去拍啊!你怎么不上天呢!

  OK。bye。上天的你们。

  《实验者》观后感(八):实验者

  这部片与其去关注电影,不如去关注电影背后的故事。包含隐喻的表现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电影像是科学实验的的日记,用尽量平稳,克制的语言。但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的、却没有人愿承认的人性。

  从电击实验、到仰望天空和邮件试验。

  电影里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怕什么,你就想成为什么。

  从这句话里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电击实验。

  服从亦是人类的一部分,服从于权利、权威、金钱等等。甚至可以说它创造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而最有效的服从或许是服从于你自己的恐惧。可以理解因为畏惧、无知而服从,但人不能因为服从抹杀自身的良知。因为当服从成为一种可以抛弃自身良知和责任的习惯,造成的后果是血腥、暴力的。

  因为恐惧,多数人站在“恐惧”这边以保护自己。因为这样他就可以让自己处于强者的地位。从被害者变成施暴者或是旁观者。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上才有如此多的屠杀。

  能理解恐惧,但并不原谅服从。

  但扪心自问当面对重演的历史时,我又真的能够有勇气反抗吗?

  我想影片揭示的是人性,我们的世界并没有道德沦丧。当遇到威胁时保护自己是正常的,并不是弱点。但我们要理性的思考是否要服从于恐惧,有时恐惧、服从、逃避也许可以让你的肉体得以保存,但有时勇敢的反抗却让你的精神永存。

  而在我看来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第一个是因为他们是“大多数人”,而世界的前进往往是少数人先意识到的。

  《实验者》观后感(九):《实验者》:把学术著作搬上荧幕,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你可以说我们都是木偶,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意识的木偶,我们既然意识到自己是受控制,那么或许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斯坦利.米格拉姆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如果静下心来看的话,一点也不会枯燥。人们总说电影比不上书,但影像有影像的魅力,更生动形象的呈现,通过声音、图像、剪辑,甚至氛围,去突出一件事物,这是影像特有的优势,文字是没有的。这部电影如果以书的形式呈现,应该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是电影抓住了这部著作的精髓,将它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它,了解到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格拉姆(彼得.萨斯加德 饰)的服从性实验和他的理论——人性有非常严重的从众性。人的意识往往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无形之中作出与自我意愿相悖的决定。而这个理论,在形象化的举动面前,更清晰显著地暴露出其隐含的可怕威力,令观众不寒而栗。影像独特的优势可见一斑。

  起因是受到二战集中营惨无人道的杀戮启发,米格拉姆教授想探究人为什么会集体作出这样的举动,这些人大多不是恶人,恰恰相反,他们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人,家人、邻居、街角的鞋匠等等,有些温柔善良,有些热忱助人。实验分为两人一组,一人是管教者,另一人是认知者,管教者须对认知者的每一次错误回答施以惩罚——电击,且电压逐次升高,不许中途停止实验。在这过程中,管教者和认知者中间隔着一堵墙,因此管教者只能听到认知者的惨叫而看不到实际情况。事实上,认知者并没有真的被电击,那些惨叫声都是事先录好的。这也是这项实验在日后倍受诟病的原因。实验结果,60%以上的管教者施以的电击都一路飙升到了450伏特,远远超过人类承受极限。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过犹疑和挣扎,但最终都服从实验组织者的命令,没有中途终止实验。

  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从来没人敢做这样的实验,这结果触目惊心,这方法也触犯禁忌。但事实证明这些管教者除了因被欺骗而满怀愤怒,心理上未因电击他人留下阴影。而后出现的三个从众实验,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电梯从众和仰望天空从众,当年的集中营集体屠杀背后的原因逐渐清晰,也令人不寒而栗。

  从众是人类的本性,我想大概是因为,从猿猴到人类,一直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如果是老虎,也许不会如此。从众性随处可见,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小到日常的一个细微举动,大到集中营屠杀这种世界性的恶性事件。如同你已经看出来了,从众性并不是一味坏的,它只是一种普通的本性。事实上没有一样事物是绝对的坏,只是在某些机缘下,它内部深藏的恶劣影响会成倍地爆发出来。为何会有集中营事件?为何居住在集中营周围的德国人、全世界各地的很多人,明明知道这种反人道的行为存在,却不去阻止?也许软弱和良善的缺失已不是主要原因,从众性才是主导因素。当一群人望着天空,你为什么会停下来一起仰望,甚至拍照传朋友圈里?当电梯里其他人都是背靠出口站立,面向出口站立的你为什么会转身?或者,这样问,难道与众人相悖给你带来的不适感就这么重要么?答案是,是的。这种不适感在很多情况下令我们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追随大众,因为这会令我们感到安全。群居动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感。即使人类拥有了智能,登上了食物链最顶端,主宰地球,可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动物呵。

  那些众人仰望并无奇特的天空的镜头,那些电梯中面向出口站立的人缓缓转身,面带尴尬和不适的镜头,甚至观看这一过程不断发笑的观众的镜头,都令观者惊心。电影的色调是冷峻而严肃的,仿佛一本活动的著作,米格拉姆教授时而游离于事件之外对着观众缓缓诉说,又让人恍惚有哈佛公开课的感觉。这解说让影像的表达更加清晰,算是文字的另一种形式吧。米格拉姆教授与阿希教授会面,四人坐下来谈论,背景是灰色的画有城市景观的幕布。这种类似话剧的形式增强了电影的严肃性,而其中的粗糙和荒诞意味某一程度上也嘲讽了对米格拉姆服从性实验加以诟病的众多学者。阿希教授是这些学者的代表,代表了他们的自大和权威。这里有一段渊源,米格拉姆教授早前是阿希教授的助手,被阿希教授压榨,受到权威的学院派蔑视,学院派的官僚主义使米格拉姆教授不得不放弃了很多选择,后又因服从性实验受到更多干扰。所谓医者不自医,米格拉姆教授从未反抗过这些不公,他正是用自己的实际举动印证了他的从众性理论。

  所以我们要从众吗?人的本性很难改变,而个体的能力更是微乎其微,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从众与否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涉及个人幸福和社会正义的事情上,比如择业、择偶,比如遵守行业道德、战争中的大屠杀这样的大事,从众有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很多人抱怨没有自由,然而自由是需要人去争取的,独立思考是第一步,如果不愿意承担独立思考作出的决定带来的风险和苦难,谈何自由?

  《实验者》观后感(十):Experimenter

  1、Stanley Milgram: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生命倒着看才能被理解,但是都得向后活。

  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好像都想给你留下印象。

  3、Stanley Milgram:我在这,仍然试着给他留下好印象。人类的天性可以研究,但是永远无法摆脱。尤其是你自己的天性。

  4、Stanley Milgram:Not all my ideas are brilliant.并不是说我所有的设计都很好。

  5、Carnap is an odd name.

  6、加奶还是加糖?

  Cream?Sugar?

  7、但是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How do these things happened?How are they institutionalized?怎么会成惯例?

  8、Stanley Milgram:实验结果表明,人们没有能力去抗拒权威。但是人们不喜欢这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有缺陷的。a kind of flaw in social thinking.

  9、Kafkaesque's quality.卡夫卡式。

  10、Stanley Milgram:人类本性不是邪恶的,也不是好斗的,而是具有一定服从性的。

  11、蒙恬说,人类具有双重性,我们活在悖论中。

  你憎恨什么,你就是什么。We cannot rid ourselves of what we condemn.

  12、你有没有突然觉得自己是个透明人?

  Yes and no.一半一半吧。

  13、He tortures people with electric shocks.

  14、但是现在,人们经常看不到全局,只看到一部分的现实。劳动力是分配好的,人们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没有上面的指令我们就无法工作。and we can't act without some kind of direction from on high.

  我把这叫做代理状态。the agentic state.

  个人服从权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可以把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分开。

  人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进入代理状态。

  而你一旦进入了状态,就很难出来了。But once you assume the role,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go back.

  15、Piaget.皮亚杰。在翻译《Piaget》我读到一段关于儿童发展的一句话。儿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是,当一个孩子能够分辨现实和幻想的时候。When the growing child is able to recognize a gap between what exists and what might exist.

  这让我想到,你选择了和谁结婚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妻子:但是婚姻不是幻想。)

  是,是,不是。我选择了你,我每天都会选择你。

  16、Sing:Who can explain it?

  Who can tell you why?

  Fools give you reasons.愚蠢的人给你起因。

  Wise men never try.明智的人从不尝试。

  17、我的服从电影在西点军校的第一节课上放映。every incoming lesson

  18、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