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喧哗与骚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喧哗与骚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3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喧哗与骚动经典读后感10篇

  《喧哗与骚动》是一本由(美)威廉﹒福克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一):“喧哗与骚动”———福克纳所感知的细节

  常常无法静下心来,也就欣赏不到福克纳的天才大师之作的妙处。

  福克纳对细节的描写,对生活琐碎的感受,真是深入细微,看这一句“两颗泪珠顺着凹陷的脸颊往下流,在牺牲、克己和时光所造成的千百个反光的褶皱里进进出出。”这是老迪尔西在圣诞前听牧师布道时的描写,这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油画,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当然这种细微之处在第一部分最凸显,白痴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更加敏感,所以好多人都喜欢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比如这句“我已经一点也不觉得铁门冷了,不过我还能闻到耀眼的冷的气味。”

  我想福克纳为什么采用意识流的写法完成一部家族的衰落史记,而不是传统叙事的写法,也许就是因为他对细节、对心理有天才的感知能力

  按照传统方法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方面很多作家都可以出色的完成,福克纳肯定也能完成,但是我觉得不一定是最顶尖的水平,毕竟他前面的那些老前辈太bug了,像莎士比亚、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前辈讲起故事来那戏剧性、冲突性真的不是一般作家所能比的。

  所以福克纳不以故事为主,而以人为主。不去讲故事,只是去讲故事里的人。也就是不随着故事的进行去行文,而是以每个的心理去把所有故事胡乱讲一通。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天才级别的感知能力,完成了一部巨著。

  我常常觉得福克纳这个级别的伟大的作家,不是光勤奋就能到达的,他们是有天才的。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二):你能容纳多少恶

  我一直觉得,不能写出人性丑恶,并从它里面看出合理性的人,不配称之为作家,这些恶,不是指的懦弱胆小恐惧等等中性的状态,以及由于这些中性态而导致的恶的事故,比如说鲁迅踩烂了弟弟的风筝、阿丁说寻欢者不知所终,这些都不算,恶是实实在在的那种恶,就比如我刚看到的《喧哗与骚动》里头,杰生侵吞妹妹寄给女儿的抚养费、折磨病重的母亲、让想去看马戏团表演的小黑奴眼睁睁看着自己烧掉门票,这才是一个坏人,一个表面看上去和内心看上去都不善良的人的所作所为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恶,比如说恶言中伤、比如说背叛、比如说不守承诺的陷害,有的人经历,却难以面对,有的人看到,却执意要在脑海中擦除,更有的人,不断地思考,这些恶的根源,以及去除的方式,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哲学家或者作家,或者,就是一个世事洞明者,可以在生活中将自己保护得很好,并且还能交游广阔,若能不退缩的面对,这些都会是你人生境界提升上的垫脚石。

  所以我敬佩福克纳,在我看《喧哗与骚动》第三章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恶人的心理,了解了他的痛苦并对他更加厌恶,但是看到最后,我却敬佩于他的勤俭、他的理想,他的强大的生存能力。所有的人物印象,结尾来了一个反转,那个敏感高贵的昆汀,竟然只是一个因循守旧的懦弱者,他的自杀,那么自私和神经质,那个贪婪冷酷的杰生,竟然是一个背负家族振兴期望一心想顺潮流往前的生存强人,原来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有着更为深刻的“不善良”,而没一个恶人,都有着你所不知的心思细密的善良愿望。

  我不了解福克纳,一所大厦将倾,他写的毫不动情。我们看国内的《红楼梦》,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追忆往昔那美好日子,后面三分之一永远给我们一个悬念,但是貌似仍然是追忆,而在《喧哗与骚动》里头,却是一个个极尽细致的堕落描写,他在写的时候,也是满含着愤怒的吧?

  书的结尾,是疯子班吉那茫然的似乎亘古如此的空虚眼神,这一个眼神,是否就是福克纳愤怒的体现,他的解决之道,又在哪里呢?或者生活就是没有答案的吧,家族的兴衰规律,朝代的洪流走向,谁能摸得着呢?“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答案在哪里,重读《红楼梦》去。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三):喧哗与骚动

  凭着记忆写书评合不合格?

  其他不说,至少用在《喧哗与骚动》《追忆似水年华》乃至《尤利西斯》这类书上不过分。这种书本来就是记忆、意识流和强力的跳跃。如果我要写一篇书评,非得把那本书重新看一遍不可;那作者写这些回忆的天书,难道还要主人公一遍遍重活吗?

  好吧,我只是在为遗漏和模糊找理由。我要着急写完这个书评,干这项我并不喜欢也并不擅长的事情是为了什么,我已经不知道。所以我更不能为了它再去做什么。只让我急匆匆完成好了,凭借印象。

  喧哗与骚动,Sound and Fury,旧译声音疯狂。打开回忆之门,跳出来的除了声音就是疯狂了。那些柔情蜜意,都要细细寻找才能得到。天下但凡美好东西皆如此。一本书让你在某个时间空间想起来了,而且事隔很多年,多到想不起来,那这本书就赢了。赢了你的惶恐和浮躁,赢了你这些年碌碌无为或者飞黄腾达,赢了你所在世界的各种表象,透过内里直达心灵

  我一直愁这个周六要上什么书。我看着书架找啊找。找那个灵感和快感。那个费劲。后来我躺在床上,眯着眼睛,忽然想起来网上那个烂俗又不得不承认很打动人的一段话,大意是要是醒来发现还在高中同桌正笑话你睡过去那该多好。那该多好。窗帘露出一道缝,凉风吹进来,尽管现在白天长了但夜晚还是会来。那该多好。一到这时候我就总在回忆十年前的事情,比如十五六岁回忆五六岁的时候。那该多好。我回忆烦了,又没法控制,然后发誓向前看吧再也别回头了。有那么五六年,奇迹一样我真的再也没犯过这回忆病。那该多好。我觉得自己冷漠了,淡然地让人讨厌,所以我又后悔了。我没法再“那该多好”了。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四):喧哗与骚动 简单概括

  背景: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斯特了。全书通过康普生家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小说大量动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第一部分:班吉(凯蒂的小弟弟)

  班吉的部分从一九二八年四月七日班吉在外玩耍开始。班吉存在着先天性智力缺陷,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在这部分的描写中,看似混乱的穿插着班吉看因眼前事物而联想到的一些简短的记忆的画面,但实际上交代了班吉三十三岁生日那天的事情,他们兄妹几个的童年,毛莱舅舅的偷情,班吉的改名,老康普生先生的死,大姆娣(班吉兄妹的外婆)的死,昆丁(班吉的哥哥)的死,迪尔西的儿子威尔许、T.P.和孙子勒斯特服侍班吉的情况

  基于班吉的认知能力和叙述的主观性,读者并不能直接了解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班吉对人和周围事物的感知来窥探到事情的一角。班吉因为智商限制,所以他呈现出的世界更多是感官的世界,视觉、嗅觉、触觉等是他主要感知方式,有个很明显的表现是班吉的哭泣。智商有限的群体似乎总能表现出对事物很敏感的感触能力,例如年幼的孩子、预示不幸的黑猫。在班吉听到母亲为外婆去世而悲泣,在他被勒斯特欺负的时候,在他感到凯蒂姐姐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时候,他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舒服,这种单纯最原始的表达另类的体现了珍贵

  班吉的回忆里相当一部分描写的是死亡。但是对于死亡,班吉不像一般人那样感到悲痛等等。他所接受的信息是被削减的,是间接的。读者接收到的信息则是间接的间接,我们通过观察班吉观察到的其他人来在自己的脑海中完善事件的原貌,这是一种很新鲜的阅读体验。

  回忆里强烈的体现出班吉对姐姐凯蒂的依恋。他最喜欢的是姐姐身上像树一样的香气。每次在凯蒂做了些不洁的事情的时候,班吉会因为姐姐身上逐渐消失的“香气”而哭泣。在这里我认为“树一样的香气”象征了班吉所代表的、凯蒂逐渐失去的最初的纯真

  第二部分:昆丁(凯蒂的哥哥)

  昆丁的部分从一九一零年二月六日的一只表引起的父亲对他的教导的回忆开始。老康普生的“时间是征服不了的”思想感染着昆丁,他的叙述里常出现“父亲说”这样的字眼,从而显示了老康普生对昆丁产生的补课否认的消沉的影响。昆丁是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他的叙述是生动具体的,充满了抽象思考的画面感。对于很多事情会想很多、想很远,关于“时间”,关于“童贞”,关于“黑人”,关于“划船比赛”,关于“白人政治”的想法等等。

  昆丁是一个秉承传统的有礼貌和善良之心的人。在钟表店里,他没有找到“一只表是准的”,暗含着他认为的世界的脱序。在过去的回忆里,自己信任、呵护的妹妹轻易突破了道德的束缚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在自己的生活中,政治、人际的黑暗显示出社会道德的崩坏,我认为认真学习过高等教育的心性纯洁的人总是对社会有着一种美好的向往,而现实往往是黑白并存的,甚至是黑大于白的。人是社会的细小脉络,当社会都败坏的时候,人没有力量去抗衡,没有办法改变社会,至少可以让自己不去苟合可能是昆丁的一部分想法。

  文中给予“河边三个孩子钓鳟鱼”这一情节以具体的描写,那些对话可能是昆丁的心声的委婉表达。之后他遇见了买面包“外国人”,一个小女孩。文中昆丁总是认为小女孩的眼神“有种特别的温情”,总是“友好地看着我”,在不自觉中说了很多次“来吧”。也许昆丁看到小女孩时想到了自己的妹妹,激起他心中的久违的温情。但是最终被诬陷的结果让这丝丝温情化成了荒唐。

  如果说班吉的叙述特色是“看”,那么昆丁的叙述特色就是“想”。这部分的叙述里的一个特色是昆丁回忆中的大段的无标点语言,给我一种一大串话在眼前飘过却不留痕迹的连绵不绝的压迫感。在这部分里出现了以昆丁的视角描述了在第班吉的部分中出现的事情,但是,昆丁的记忆更加短暂,直接,主观,混乱,给人一种他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但又不想回忆起的感觉

  昆丁在自杀前有条不紊的安排了他想到的一切,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精神上的崩溃和混乱的现状。“钟表”象征着他的时间,生活的时间,自杀的时间,记忆的时间,也象征着纷繁杂乱的个体生活。他不停的想到“忍冬的香味”,这香味估计是他沉重却又仅有的和这个世间联系的象征,但是他保护不了妹妹的清白,渴求不到母亲的关爱,甚至连一个意大利小女孩的正直的淡薄的温情也求不来,最终只得承认“忍冬是所有的香味中最最悲哀的一种了”。

  第三部分:杰生(凯蒂的大弟弟)

  杰生的部分从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对小昆丁(凯蒂的女儿)延伸到女性的咒骂开始。在康普生家族里,似乎只有杰生的精神状态是最符合社会潮流的正常思维的。在开头和母亲纠缠的那段,显示了康普生太太对小昆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养育,而负责整个家庭的生活消费的重担都压在家里唯一男丁杰生的肩上,这样的家庭角色设定本该是应获得读者的同情的。

  但是,杰生对金钱过度贪婪,贪婪到忽视人情亲情的决绝让他树立了“无耻”的形象。他还想要维护自己的名声,于是他欺骗母亲,欺骗姐姐,欺骗小昆丁,榨干别人一丝一毫同情心与良心,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来渴求金钱。哪怕是自己的情妇,他也建立起了包含金钱色彩的情欲关系。似乎能让他真心关注一下的只有“棉花行情”。他不需要“脆弱的良心”。他闻到的丁香梗的香气似乎也带着“掩盖”的象征意味。

  毫无疑问,杰生是一个自私的人,自私到可悲的人。他在每个人的面前编织着花样百出的借口,喃喃低语的自我安慰是一种对自我的欺骗。他的叙述部分中,句子多以“我”作为主语,他总是在心里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揣测别人的行为、意图,自认为每个人都是错的。每个人都欠了他。

  杰生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他回忆的过去的那些事情相对更加完整、清晰,体现了正常成年人的思维。但是,他的这种冷静、成熟却更加体现出了他的冷漠无情。杰生管教小昆丁时没有一丝怜悯的残暴手段,对前来指责他“恶行”的凯蒂态度恶劣,恶人先告状,对姐姐的痛苦视若无睹,并且在伤口上撒盐,残忍、决绝,亲口把自己的姐姐逼入疯狂。他“永远也体会不到一个为娘的心头的滋味”,对凯蒂身上显出的“母亲”这种角色没有一丝同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康普生太太对自己孩子的关爱的不足。

  第四部分:作者叙述

  最后一部分的叙述从一九二八年四月八日康普生家仆人迪尔西的日常开始写起。作者对迪尔西的精细描绘体现出她身上的勤劳,坚韧,虽然言辞有些严厉,但是她对每个人都有人出自心底的温和的关爱。偏私乃是人之常情,但是她并没有偏爱自己的孩子,以一颗温和善良的心服侍自己的主人一家。在去教堂做礼拜的路上,沿途的人都和她热情的打招呼。在教堂里,迪尔西会为人们记忆中的蒜羊的受难与鲜血难过的安静哭泣。她的身上显现了一种平凡却又伟大的情怀。

  这一部分的描写没有什么回忆,顺延了前几个部分交代了剩下的故事的后续,例如小昆丁偷了杰生的钱后离家出走。在这个部分里,读者可以直接接触到作者对于一些人物的评价,班吉拥有“温柔的蓝眼睛”,康普生太太为了本《圣经》将迪尔西折腾来折腾去,杰生的脸“显得憔悴、乖戾、爱唠叨、狡桧却又相当愚钝”。

  最后一部分里的警长对待杰生报案的态度私以为可以当做作者对于这个腐败的大环境的一种态度,也许是因为“这座颓败的大房子”只剩下“有气无力的脉搏声”了。

  小说的附录中完整、明白的交代了所有的人和事情,就我个人的观点,我对带有历史色彩的小说并没有太大的感慨。那些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所有曾经存在的欢乐与痛苦,我相信,都有他们存在和消失的道理。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五):推荐首跟本书很配的歌

  get up and slumber--by thought industry

  http://goo.gl/xXqdpD

  o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2zDpCypPOQ

  不记得是真的很搭

  还是当时看的时候正好在听这首歌

  以至于后来一直觉得很搭了。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六):我只是看过这本书而已

  提笔之前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读完的《喧哗与骚动》。现在想来当初真是冒险。意识流的东西,我不是没读过,是不敢。高中三年,我积累下来那么多想要读的书,在这个我不怎么喜欢的学校图书馆被一一满足。《一个人的好天气》《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我也确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不断找书读。正当是少女的时候,大概是因为这些名著的美好,字字玑珠,从心而发的对文字美的向往。这一路下来,看的多了听得多了,开始怀疑自己的企图。不然为什么选在一个冷清的“十•一”读完了?

  依稀记得那个“十•一”不冷不热的天气,静静的校园,静静的宿舍。那时的我脑袋里还是那个单纯又幽怨的样子。把书翻开,决定看下去,决定不管多难读都把它读下去,作为这个“十•一”的收获。

  然后,就像幽闭的精灵一般麻木地一页页往下翻,阴郁的天气似乎增加的悲伤的气氛。全书的阴郁在那几天扩散开来,那时的我以为是没得选择,死死守着自己的狭隘与偏执。班吉明,昆丁,杰生,一一登场叙述。以年代进行叙述的小说在此之前我是没读过的。我对于时间的健忘与生俱来,这也许是因为从小就习惯用事件来记录时间,记日记便是如此。

  翻看目录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果断读了序。这才知道故事的整个脉络。班吉明的部分,时间错乱的厉害,读的稀里糊涂。

  坚持着,进入昆丁部分。昆丁部分没具体时空错乱的感觉,但是,总在有意无意暗示过去。

  昆丁的心里,模糊又深刻的意识,孱弱又固执,无力改变,无奈结束,静静如一条断流的河。我想他真的是天生的残缺,虚弱的体质,虚弱的精神,可悲的骄傲,没有哪一样不是从那没落的贵族家庭继承。可是昆丁的心让我觉得难过。他爱着妹妹凯蒂,虽然方法不合适。他去跟父亲说,爸爸啊,我犯了错...这样的行为没有用,却是他觉得自己能做的了。凯蒂出嫁那一天,他摸着凯蒂的额头说:“凯蒂,你病了,我去取消婚礼。”凯蒂转而请求他照顾好弟弟班吉明。 杰生只顾着在外面应酬,想着自己的即将到手的银行职员的工作。父母正筹备着婚礼。那个时候的凯蒂怀着孕,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昆丁不放心凯蒂,逼着她,讲出了事实。然后,怒火中烧的昆丁带着自己根本不会用也未必用得起来的枪去找那个人决斗。他抱着必胜的决心展开了堂吉诃德式的行为。后来凯蒂出现,救了他,然后,出嫁。那一天晚上,悲伤恼怒至极的昆丁带着什么都不知道的班吉明喝得大醉。之后,全家卖掉班吉明的牧场送他去哈佛上学,其中发生种种事,最后昆丁自杀。

  记得最清楚的是昆丁决定自杀的前天,叙述清早校园内熟悉的场景。故意磕坏父亲临上学时送他的怀表,清理被磕坏的玻璃渣子,之后又将怀表送修。昆丁描述过怀表一分一秒走动的声音,不带感情,现在想起来,哪里是不带感情?在昆丁的意识里,所有的东西都自顾自地变化着,还是向着他不怎么喜欢的方式,他无力的只能干看。怀表同样代表家族的没落,磕坏它是潜意识里想要阻止这种趋势,进行变革;送修,是因为自己生于这样的环境,永远都脱离不了。自杀,是觉得自己无力承受这一切。昆丁是无力,这种无力源于他的家族基因并没有遗传给他变革的勇气与力量。他,只是个可悲的畸形儿。

  杰生部分。贪婪的商人总是会说,这一次我可是亏本了呢。说起来,杰生虽然讨人厌但是他的部分却是最为通畅详尽的。这个贪婪的小孩长大了也成了个贪婪的杂货店店员。他的生命力比昆丁顽强多了,果然这个世界上还是吝啬鬼命硬一点。家族衰败后,杰生撑起全家,做的每一件事却都是为自己聚财。收养小昆丁对康普生太太来说只是履行义务(其实她根本什么也没做),杰生一开始是为了面子,之后,是为了凯蒂寄来的赡养费。

  在老康普生的墓前,凯蒂冒险去找杰生,要求见自己的女儿小昆丁一面被狡猾的杰生讹诈。小昆丁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残忍得可以。冷漠自私的康普生太太下令不允许亲生女儿凯蒂接近小昆丁,自己对小昆丁缺乏照顾;杰生竭尽全力私吞凯蒂寄给小昆丁寄过来的赡养费,并在母亲面前一副什么亏都吃了的样子。老黑仆迪尔西才是全局中唯一真正关心小昆丁的,可悲的是旧贵族的骄傲。

  这样一种生长环境下小昆丁的出逃是必然的,于是杰生被戏弄也成了必然。当他怒气冲冲去追小昆丁的时候,我渐渐感觉到故事的终结。就像夕阳西下般慢慢落幕的一切。杰生最后是回来了,接着奉养母亲,班吉明被送走,凯蒂下落不明。

  故事就这样慢慢落下帷幕。

  那个下午,合上书沉默了好久。内心的悲伤犹如笼罩在山谷里的乌云。失望,越来越浓重的失望感,冷漠感,无力感,对整个世界的恐惧感环绕着。此后半个月,我都没有再拿起任何一本书来看。

  我之前说,读完这一本,意识流我算是读过了,即便是以后说起来,也不会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代价有点大。

  此后陆陆续续我翻看过书评,简介之类零零散散,始终没能冲掉这本书在我心里灰色的阴影。书写的没有希望是不可能被传诵的,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看出书中积极的部分。没错,勒斯特,迪尔西是积极的因素,很遗憾我感受没那么明显。

  大概我就是那种即使是在最欢乐的时间里也能体会出悲伤气氛的人吧。

  后记:去查过时间了,距离读完那本书已经有接近两年了。两年前我不敢动笔,不能动笔,两年后也是一样。今天终于憋出来是因为昨天晚上意外事件心绪不宁,睡意全无,听着耳机了传来的《I don’t feel it any more》忽然想起来这部小说。想起来这世界上的事情就如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我想我对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强的眷恋的,不然也不会纠结。现在忽然感叹起来,还好是上了大学才来读的这本书。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七):福克纳——有意思的作家

  我是阅读《喧哗与骚动》而初识他的文字,如果不小心,在阅读中就会觉得情节跳动,人物杂乱。你需要精心、认真的阅读,带着一种穿越感来阅读福克纳,才会发现他的文笔极具传奇色彩,标新立异,创造了一种风格,一个个场景在没有标注时间的段落中,不断上演。用接近现场对话和心理活动的表现手法,将人变得丰满起来。为进一步了解福克纳,我阅读了他的传记。他是一个乡村成长起来的作家,身材不高,留着两撇小胡子,抽着烟斗,很绅士。他向往拥有土地。当他小有名气的时候,那是1936年,凭借名声而受雇于好莱坞,当时月薪已达1000美元,也算高新了。他为家庭支付偿还债务,并购置房产、汽车,并且是双份儿的,一个给老婆,一个给情人麦塔。

  当《押沙龙》出版后,在美国评论界感到难以卒读,无法给以褒奖。但欧洲大众,尤以法国文学巨匠们,却对福克纳很敬畏,觉得自己的良知被触动。认为他的写作具有颠覆性并包罗万象,他与自然写实主义分裂,深入到潜意识中间,成为一种“福克纳”的存在,从此,他在欧洲有了知音。

  一直以来,为长年在案头默默耕耘思索付出辛劳而需要补偿,他投资于农场、大量花钱、购买奢侈品、购买土地(有地主情结)。他在美国的土地庄园,是花秋府邸;还有一处森林。福克纳习惯了奢侈生活,仆人、汽车、舒适的家,广阔的地产都在他名下。然而,这些财富让其情感承受了极大压力——疯狂的酗酒。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八):简评

  意识流行云流水,思维的跳跃表达在文字上,乍看令人费解,但实则是最贴近我们思维和意识的表达方式。乍然浮现的往事,荒谬的联想,爆发式的悲喜,从内心自内而外地观察一个人,让白痴更痴,疯子更疯,恶人更恶。看书时几欲拍案而起,写人怎么可以写的如此入木三分。

  这本书可堪是“小说写作技法大全”,打乱时间线,意识流,限知视角和全能视角的转化,和神话的暗合,读来却毫无炫技之感,每一笔都在为中心服务。最近似乎越来越喜欢看这种“支离破碎”的书,类似《白夜行》,作者把故事肢解,抛给你,读出多少是各人的造化和缘分,当发现前后细节重合时会心一笑的瞬间,满足感max。

  抛开技法谈主题,其实略茫然。看完《百年孤独》之后再看这本,家族名字的轮回已比较易解。但可能因为作者不断转换角度的原因,康普生家族的没落显得不那么连贯,因而对比布恩迪亚家族没有那么强的落空感。

  想补一补美国当时南北方的知识。越来越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所以目前它于我而言还只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九):在喧哗与骚动里旧地重游

  如果没有对大师跪舔的态度和敬畏之心,跳开了译序或是忽略批注,我想你会明白什么叫“书中阵亡”。在读完一周之后,再来回味这本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之作,有种雾霾散去阴沉依旧、残梦初醒枕边水凉之感,遗忘了细节人物却愈发凸现,作品的艺术之美始上心头。

  “意识流”是这本小说主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有个片段:在超级碗的明星秀时,一脸严肃、全副武装的比利对着星条旗默默流泪,观众还来不及感同身受去制造感动,结果镜头闪进的却是比利此时和拉拉队性感美女的一脑春梦。如果不了解意识流,可以尝试着借用这个片段快速入门。

  从一个傻子的意识流开始的第一章,时序错乱、没有逻辑、甚至连续几页都没有一个标点符号(译者太牛了),但对于一个白痴来讲,这却是最棒的意识逻辑,简直是逼真现实性和悲观穿透力的神来之笔,也为后续其他人物的真实呈现做好了有力铺垫。至于后续出场的其它人物,在多角度叙述方法的描述下,也都形象饱满,各具特色,通篇看似错综复杂但衔接却是天衣无缝。

  读书和阅人一样,也会有很多的似曾相识。在阅读这本《喧哗与骚动》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起几年前翻看过的《旧地重游》,康普生家和布莱兹赫德庄园、昆丁和塞巴斯蒂安、凯蒂和茱莉亚、哈佛和牛津、基督与天主、甚至差不多的故事年代,还有福克纳和伊夫林•沃以及他们各自的意识流。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十):一本书一次摘抄——《喧哗与骚动》

  1 班吉:父亲走到门口,又看着我们。接着黑暗又回来了,他站在门口,变成了一个黑影,接着门口也变黑了。凯蒂搂住了我,我能听见大伙儿的出气声,能听见黑夜的声音,还有那种我闻的出气味来的东西的声音。这时候,我能看见窗户了,树枝在那儿沙沙地响。接着黑暗又跟每天晚上一样,像一团团滑溜、明亮的东西那样退了开去。这时候凯蒂说我已经睡着了。

  2 这只表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我现在把它交给了你;你靠了它,很容易掌握证明所有人类经验都是谬误的reducto absurdum(归谬法),这些人类的所有经验对你祖父或曾祖父不见得有用,对你个人也未必有用。我把表给你,不是要你记住时间,而是让你可以偶尔忘掉时间,不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时间上面。因为时间反正是征服不了的,甚至根本没有人跟时间较量过。这个战场不过向人显示了自己的愚蠢与失望,而胜利,也仅仅是哲人与傻子的一种幻想而已。

  3 昆丁:女人从来就不是童贞的。纯洁是一种否定状态因而是违反自然的。

  4 因为女人是那么娇弱那么神秘。父亲说。两次月圆之间恰好有一次周期性的污染物排泄保持平衡。月亮说圆圆的黄黄的她的大腿臀部就像是收获季节丰满的月亮。淌出来淌出来老是这样不过。黄黄的。像走路时翻上来的脚掌。接着知道有个男人便把这一切神秘与焦虑隐藏了起来。她们心里是那样外表上却装得像小鸟依人般地等待人们去抚摸。腐败的液体就像淹过后漂了起来的东西又像发白的橡皮里面气体却没充满显得软疲疲的把忍冬花的香味和别的东西混同起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