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短暂飞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短暂飞行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短暂飞行读后感10篇

  《短暂飞行》是一本由张向东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短暂飞行》读后感(一):短暂飞行,让灵魂在天上飞一会

  10月某一天,张向东辞职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媒体刷频。张向东是谁?这是我的第一反应,直到看到某一条,说他要去做自行车后,我对这哥们有了点兴趣。于是,开始认真读这些微信,关注他的微薄

  首先自我科普一下(哥们,请原谅我的无知),张向东,不认识不要紧,当年很火的3G门户知道吧,张向东就是3G门户创始人。

  “哇靠,这么牛x。当年上课还在3G上看NBA文字直播啊。”

  “那,张向东和张朝阳有什么关系的嘛?”

  “张向东,别名朝西。”

  “这和某部电影名字有点像……”

  好吧,扯远了。我们说回自行车,既然他是一个热爱自行车的人,他会做些什么与自行车相关的什么呢?自行车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外人看可能就是一部自行车,其实自行车分很多种类型,从车型上分就可以分为公路、山地、折叠、攀爬、软架,BMX,死飞等等,从车的玩法又可以分为自行车旅行、山地、公路的竞技、降速、休闲郊游、花式表演等等。另外,其他自行车运动相关的配件如运动摄像头、GPS地图、码表类的运动测量设备,又或者制作一个解决自行车旅行者旅行中各种问题的APP,另外,在国外很流行的有专业教练带队,后勤车保障的自行车高端旅行团,当然他也可以做各种自行车的车架和零配件的设计,自行车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没有统计过各类型人群的比例,但近几年自行车运动的快速发展却不争的事实

  他究竟会干什么?这对于一个7年骑龄的车友,是个很意思的问题。带着疑问和好奇,我开始浏览他微博,看能不能发现点蛛丝马迹,发现他今年出来一本书《短暂飞行》。

  本来在当当已经找到免费的在线阅读版本(互联网的免费思维),但翻开第一页看到这么一句话许下承诺不是一件聪明的事情,但完成承诺是。我被打动,立即在网上下单,买了本纸质书,这种书看纸质版才有质感。

  这本书我是在上下班的路上看完,先吐槽一下,书的图片稍多了一些,如果图片上能加点文字说明,那会更有意思

  另外,书里面有一段看得别扭,在离开城堡的时候,写道 “这一生,都再也看不见了。”感觉好像要生离死别一样

  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特别是一个热爱自行车旅行的人从文字里会找到很多共鸣,对自行车的热爱,骑行旅途当中的坚韧执着。也让我回忆曾经一个个的骑行片段,与自行车为伴、机械式枯燥地前行,在渺无人、烟野旷天低的318国道举步维艰,各种崩溃后达到的喜悦,困境中受人帮助那种感恩,爬坡登顶后高处远眺,以及那下坡疾驰的短暂飞行,到达终点的那种平静。不知不觉,自行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灵魂的延伸,这辈子都无法摆脱。

  学生时代,我以骑车中国十大经典路线为目标,读完《短暂飞行》之后,我觉得我的格局可以放宽点,骑行世界的五大洲,时间可以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我老退休以后,只有我还活着。

  期待张向东关于自行车的产品,一个有故事、有经历的人的创作,应该会很有趣。

  《短暂飞行》读后感(二):期待那辆不一样的bike

  对于坚持梦想人心怀敬畏,所以盲订了700bike。

  收到书的时候都忘了还有这回事,带着充满期待的心去看了书,

  但其实并不好看。

  好吧,其实看不出热爱,也看不出梦想!

  感觉只是当初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就有了一个目标,

  希望最终能慢慢的成就一个梦想。

  愿意相信这只是当初的小小随感,并不打算成书。

  也愿意相信,年轻时都会藏不住自己的狂妄,不屑于虚荣

  更愿意相信,只是理工科男生不太擅长驾驭文字而已。

  书是不好看的,但对车依然充满期待。

  如果它是心中的梦想,一定会是那么的不一样。

  一切不带任何目的在路上的人都一定能体会的那种感觉。

  加油!!!

  《短暂飞行》读后感(三):读后感

  本书的文字干脆利落,简洁准确。我喜欢

  作者很强调要找到自己的“踏频”,读过全书之后,我才明白:这种适合自己的“踏频”似乎帮助他回归到自然、本真的状态,能更纯粹和忠于直觉地感受到自己的内心。想起毛姆在评价俄罗斯文学作品时曾说,俄罗斯人好像还处于半自然状态之中,他们总能看到“物自体”。而那正是俄罗斯文学作品能深入人的灵魂、深深打动人的原因。我猜想,在漫长枯燥的骑行旅途中,在夜以继日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中,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找到自己“踏频”的作者,是不是也与自然发生了“共振”,看到“物自体”了呢?

  要知道,复杂、繁乱、匆忙的现代文明世界多么容易让人迷失

  书中最让我喜爱的一段话是上个世纪周游过全世界的潘德明说的:“余此行,乃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可真是豪言壮语。这种对旅行的说法真浪漫——李白式的激情喷涌。

  而潘德明也毫不食言,说到做到,以徒步、骑行的方式周游了四十多个国家。这种情怀行动力,让人不得不钦佩。作者说,“对比起用一场旅行来忘记失恋痛苦,或是逃避工作压力,或是给自己阅历涂抹点色彩人们,潘德明让我敬仰。”深以为然。

  与现在很多书一样,书中的思考也往往是片段式的,一个章节思考一个部分。我也只能片段式地写下我的所感所想。

  关于枯燥。

  “枯燥正是旅途最迷人的部分”

  “慢慢地,你开始享受那样的时光,你学习与自己相处,学会回答那些没有回答的问题。”

  而我最喜欢这一句:“你在山里骑,山里千姿百态的树就是你的;你在海边骑,海那变幻无穷的蓝就是你的。”——似乎,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富翁,拥有我想拥有的。

  关于死亡。

  能死得其所最好,但是,“死亡从不预约,不论你在哪里,在城市或是山里;也不管你在做什么,上班或是骑车。”

  既然如此,那就享受生命过程吧。我最喜欢这一段“......大西洋一片望不到头的蓝围绕过来,太阳高照,天远海阔......我吸一口气,放开刹车,一路猛踩,如从山顶疾飞下来的大鸟,贴着山崖,左拐右转,山岩栏杆在身边急速后退。前方深邃的蓝色那样吸引人,真想纵身而入,从此踏浪不顾而去。”——爱死了这种自由自在

  关于天气

  “晴天是好天气,雨天就不是吗?”

  “所有的天气,都是旅途中不可预料的一部分,都是应该接受的风景的一部分。”

  关于幻想

  在澳洲。“醒来的时候,雨不知道停了多久,雨后的山林翠绿欲滴,半道彩虹就在山涧下。童话里那些长翅膀的小仙女,会说话的小松鼠,最应该在这样的场景里现身了。”

  ——那小仙女一定是活泼的、天真可爱的。

  在南美,“时近傍晚,雾气升腾,树林很快融入其中,林海成了雾海,再远一些,山谷的雾和山上的云混沌一体……林中传来几声鸟叫,鸟儿大概是饿了,在试探雨中是不是真的要停,好出来觅食。鸟鸣在树林回响,山中越发显得幽静。这当儿,若是林中走出来一个山怪,或湖里冒出来一个水神,只需唤一下我的名字,微微冲我招一招手,我一定弃车尾随而去,从此遁世不出。”

  ——如此魔幻,有那样的神怪来唤我,我也会跟它走!

  关于善意。

  法国乡村夫妇那篇看得好感动。那真是旅途中最美好的事。

  关于渺小。

  “美国《国家地理》曾估算过,地球上在已知时间内,大概有1500亿人生活过。”而“作为1500亿分之一,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关于旅行。

  “最完美的旅行,不应该仅是人生的点缀,它帮助一个人成熟心智、广阔视野、壮美人生。”

  《短暂飞行》读后感(四):桑格格:向飞行者致敬

  原载: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nandu.com/epaper/C/html/2014-08/10/content_3293627.htm

  在七月某一个特别炎热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泡了一杯茶,摊开日常阅读的大部头,看了几页就昏昏欲睡突然感到有点悲伤———我的日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除了喝茶看书,没有别的内容,甚至也不想写。我决定对自己好一点,也就是说看一本不需要那么费劲的书吧,在一堆待看的书中,我拣出了张向东这本看上去“书相”干净的《短暂飞行》。书的开篇的一句话给了我好感:“许下承诺不是一件聪明的事。但完成承诺是。”然后紧接着,张向东在序言中还有一句话击中了我:“经常从熟知中的一切抽身而出,去面对未知事物,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头脑借此保持敏锐,幽默滋长。”我捧着书,有点发蒙,好像这句话就是回答我为什么日子变成了这样。

  书中开始出现风景照片,有的是纯风景,有的有拍摄者的影子,以及拍摄者的自行车。所有的照片都没有解说,就是那么一张突然出现的风景。照片的色泽并不艳丽,哑光但是细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灰蓝。这种色调抓人,充满感情却又克制,好像还有些舒服寂寞。有一张让我看了很久:林间小路,两旁遒劲蜿蜒的树干几乎遮住了全部天空,光线朦胧,像是在水底,一辆自行车静默地靠在路旁。这样的路,不像是在真实空间里,而是在梦里。我感受到了这位骑行者看见这条路时的那种惊讶,旋即又沉默,然后独自穿越这梦一样的场景,很久一言不发,因为无人分享所以刻骨铭心。正是因为这样的景色太多,无人分享的时候太多,才有这本书么?我开始觉得作者可能是一个细腻而内敛的人。

  张向东说起自己和自行车的缘分。说起小时候,家贫,一辆自行车在家中的意义;说起和父亲在雪地里推着自行车,雪泥塞住自行车的挡泥板,推一会儿,就要找根树枝去捅捅泥;说起,虽然父母总是争吵,但是每次回家看见父亲的自行车停在屋檐下,心里那种踏实。行文平实,有画面感,在流动。这和很多雄心勃勃的写作者不一样,没有奇巧的企图,就是说话,没有强调自己的记忆有多么重要也没有因为急躁而遗落下细节。这种说话般的文字能让人放下戒备,让描述缓缓淌进读者心里。因为是写骑行的书,当然要写自己的装备:他的第一辆车,1885年特别版的意大利bianchi、科技含量高的美国车trek、惹眼的“死飞”……他承认自己为之深深着迷,但是马上又承认:我的着迷是浅薄的。

  是啊,如果仅仅是迷恋那些炫目的装备,任何一样运动都只能是浅薄的。除非,你真正爱上这样事物,因此而真正爱上这个世界。这事物是你为自己找到的打开世界的方式——— 对了,我不爱旅行,可能就是因为我的打开方式不对。我的旅行太封闭了,也太舒适了:旅行工具将我运载到某地,然后预期中的人和景色很快就扑面而来。也有猛然将我打动的景色,比如新疆的大雪山,站在那样陡然升起的极高山面前,我是屏住呼吸的。但是我却羞于记录和描写,我潜意识里知道自己仅仅是个浮光掠影的游客,我没有付出什么就看到了这一切。这样容易的观看将我心目中很多神圣的地方,瞬间变为平常。我为我肤浅的观看而羞愧,我只能把这一切放在心里,不表达,或者无法充分表达,让我失去了旅行的兴趣。对景色的感受如何,真的不是景色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到达那里,付出了什么。

  张向东记录着骑行中的各种艰辛:迷路、风雨、缺乏供给。其中一次最极端的经历,是体力达到极限的时候,还是找不到休息的地方。他没有文学描述,但我也能感到:“要是再也找不到住处,我真的要躺倒在路边了。”一对法国夫妇,救了他。他说:“女主人为我拿来了一大长条黑面包,一碟奶酪,我狼吞虎咽,连吃带喝了好大一会儿,才看到屋子里那么多人。”这样的细节,不经历过,是很难想象出来的。他终于睡去,居然会被自己的手吵醒,因为过度疲倦,握车把的虎口位置不断颤抖。所以,有时候好的文字,真的不是文采,就是真实的经历。第二天一早,他对这家人深深鞠了一躬,戴上头盔,骑上车,一个小拐弯,就出了小镇,再也看不到他们了。对于救命恩人,他没有语言,没有更激烈的表达。但是他特意另起一段,再说了一次:这一生,都再也看不到了。这种“看不到”是放在“一生”中的,再多说也不如这句重了。让人动容。

  一路上还写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公路尽头“海明威”、青海湖边上的好汉“余西海”……他都是白描的写法,看见什么感受到什么,直接下笔。说起余西海这个人的体力之大,实在没有什么可消耗体能的,就从楼上往下跳,二楼跳下去没事,就从三楼跳。结果,腿给摔断了。一个活生生的活宝,硬汉醉汉好汉的形象,在当地无所不能的人物。但是因为这样,把骑行的爱好变成了可经营的事业,最后张向东追问:他是生活的胜利者么?他坦言不知道。这样的反思,直白坦诚,最后也指向了自己。他不像是一个在社会上打拼的商界人士,他像是一个……刚刚上路的学生。其实这并不是一本所谓的励志书,也没有通过运动灌输什么“精神”,他只是走走停停,说点心里想的事情。“没有人认识你,即使和你最密切的人,也都远在几千、几万公里之外。没有了身份,摆脱了联系,忘掉了工作,就连你的名字都和你没有了关系,你什么都不是,你就是一个在骑车的人。”看到这里,我深深叹气,这是我多么想达到的境界啊。但是,我只是在原地叹气。我告诉他,我喜欢你记录事物的文字,请继续写。他却告诉我,其实他不相信表达是有效的,他害怕自己的“测量”改变了“粒子的质量”。

  这个骑车的,他的内敛、吃苦和谦和,潜藏在文字下面,慢慢散发出来,没有一处明显骄傲过。当他说到“枯燥才是旅途中最迷人的组成部分”时,再一次引起了我的共鸣。说来可笑,我爱看大部头,啃那些哲学文论,恰恰迷恋的就是文字中的枯燥;或者,我不想出行,只愿意呆在家里反刍走过的风景,像是只吃一个白面饼,不添加任何别的食物,慢慢咀嚼那实在的面食,分辨酶在分解中微妙的甜。这是调味带不来的感受。也像是喝茶,喝到最后,不再贪那高扬的香味,要的是充沛的气韵。这可能是我对于自己的第一步反思:强迫自己不再索取,充分感受已拥有的东西。但是,一味的静止,也会让反思失去节奏,茶连续泡,最终也没有了张力。张向东在书的扉页为我题辞正是:骑车与品茗也有很多共通相似处。

  看完这本书的第二天,我特地早起,在日出前,去跑步,“生命在于静止”可能是错的。好久不运动,没有跑多久,我就觉得肺叶要命地扯动,上气不接下气,几乎要放弃。这时候,我想起《短暂飞行》的最后说到的“踏频”———如何完成漫长的旅程,不是体能,不是毅力,是找到自己的踏频,调好自己心跳呼吸匹配的状态,多大的坡,都可以骑上顶;多远的路,都可以跑到头。我慢慢试着调整,气息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直跑到太阳完全出来,身心舒畅。我打算第二天继续跑,虽然这只是在小区里跑步,和骑行五大洲相比,微不足道。但这就是改变。

  这是一本改变我的书,我向张行者致敬。

  《短暂飞行》读后感(五):一次纸上聚会 ——《短暂飞行》的背后故事

  (作者自述的有关《短暂飞行》背后的故事)

  原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8268d0102uwgv.html

  人生最重要的路段,大多要靠一个人走过,但总有一些人和你的相聚时刻,突然闪烁出夺目的光芒,照耀生活。也许那是才华的互相激发,也许是生命勃发的光彩。而《短暂飞行》于我,于这些朋友,就是这样的意义。

  所以,请给我一个机会,记述这一次纸上相聚。

  关于《短暂飞行》,平常读者,大概只会留意作者的图文,然而,这一本书,是星光闪烁的聚会,而我,本来是最暗淡的那一颗,却被众星如明月环绕。

  封面设计

  书稿刚成,给几个朋友看,熊亮、江渊看了,说喜欢。刚好,出版社美编出了一个简单的草图,也就顺便给他们看了,江渊沉吟一下,问:要不还是我们来帮你做吧?

  以熊亮最初水墨勾出一个“无穷大”,又如魔比斯环的主图,人形也写意,再画出如灵魂脱壳的“短暂飞行”四个字,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封底图换过,本来想更大胆抽象,后还是选择了保守。

  封面选择彩色,还是黑白?都喜欢的时候,这就是个难题。选择黑白,是因为梦都是黑白的吧。

  图片编辑

  图片选择,我完全无能。

  12年前,开始学拍照。裤兜里总装着一台GRV,那是一台小型自动相机,定焦,成像很好,特别是晚上的自然光线下。那时候,差不多每两三天,闫实就和我在一起,走路、吃饭、出差,我们讨论的总是摄影,他极偶尔才会说到技术,其他时间总是在说“真正打动眼睛的东西”。闫实在艺术史,特别是视觉艺术上了解深入,他就是我的老师,有时候在国外博物馆看到喜欢又不懂的作品,都不顾时差去咨询他。

  然而,我大概只有那2年尝试认真拍照,也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在拍照方面,自己天赋平平,多看就好了。骑行这些年,主要是用带的LEICA D-LUX3小数码相机,都是随手拍拍,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和线索。闫实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当我们开电话会议讨论照片——与风端、刘刚一起,多么商务啊——决定用5章的篇幅,与文字的9章平行处理照片的时候,他用我的这几千张照片编辑出了图片部分。说真的,换一种使用方式,我自己都觉得我照片还是有可取之初的。

  这大概200张照片,没有加任何说明文字,闫实说:我们要相信读者会慢慢读懂,在哪里拍的、是什么——这些都无关紧要,图片是给眼睛看的。当然,这样的方式要赶跑一些读者了——那不正好?

  版式设计

  我只希望这本书有一些记号一样的细节,就像你喜欢、喜欢的一把椅子,在黑暗中摩挲都可以感受到的一些细节。5月假期,我们一起在郊区度假时,给了罗冰第一稿版式的“假书”,回到北京第一天,她说借着当天车限行没去办公室工作,在家一口气读完,发很长的短信给我说,她有多么喜欢,并且要重新设计这本书的版式,Cedric在那么多工作的压力之下,挤出时间,一次给出了四个方案,我不得不说,那四个方案每一个都是多么好啊,但我现在不可以给大家看,因为本书的出版人刘刚和Momo果断决定,不要浪费灵感,

  最后选择的方案,是不那么自行车的一种。Cedric本来就非常非常喜欢自行车——我后来送他两辆ABICI自行车表示感谢,他为选择什么颜色苦恼,做梦都发狂,醒来还画了图给我,见下——但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本谈论自行车的书,自行车是载体,所以,在章节页和页码标注上,有抽象的自行车符号展示,但(!)不是那么简单地使用符号,只有对生活细节敏感的人,才会注意到:左手页的页码,那是车轮胎的痕迹,黑色浓厚的几个点,就代表了章节次;右手页是页码,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车轮是转动的呀。这些设计有多么温暖和感人。

  设计稿出来发风端看,他自己做数字出版,但对纸书极其挑剔。一收到邮件,他就打电话来表示生气:多少好作家的书,被敷衍了事,你就写这么一本,都是什么高手在帮你心血倾注地帮忙?!

  Cedric是瑞士人,我喜欢欧洲设计师的风格:从来不把聪明劲使劲凑到你眼前来要你赞赏,那些灵感都是细节动人,用色都是内敛含蓄。总之我喜欢到去掉我的文图,都要爱这书了。

  Cedric的主要工作不是设计书,只是他和罗冰夫妇太爱书了,遇到喜欢的书,就愿意花心思去做这费力又不赚钱的事,做得又好,经常有出版社为了重点书去找他们,《乔布斯传》就是他们的设计——那只是他们工作中微不足道的成绩之一。

  数字版

  数字版会有惊喜,留意书的封底折页就已经知道了,但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风端操刀的数字版,会让人惊讶。

  可以预告的是,在数字版里,万能青年旅店乐队会弹奏一些音乐,那是他们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感受,他们用吉他、小号、贝司、鼓来表达。

  只是我无法预告的是,它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发布,总之,大家耐心等待就好了。

  《短暂飞行》有一个瑕疵,让我心痛,心痛到不忍心说出来,很快下一版会改正,但现在,作为一个作者,我已经认为自己得到了最大的厚爱。这些才华灼灼的人们,因为这一本书而相聚,我感激生命,因为这样的遇见。而你的阅读,也是因此而发生的延续。

  《短暂飞行》读后感(六):不囿于短暂,不停止飞行

  实话说,第一章莫名其妙的题记让人有一点泄气。读完第一章,却也没有看出那个没有上下文就蹦出来的“聪明”,有什么道理。散漫的行文在完成骑行承诺、承诺缘起和还剩最后一站三个时间点之间来回摆渡,好像有时候赶一件工作到深夜,做完了就势兴奋地回顾起来,迷迷糊糊却又倒肠倒肚地写下的几句平白又老套的感念。顺着作者的思路,如果读一本书也可当作一个承诺与履行的过程,那么坚持读完《短暂飞行》应该算得上“聪明”。正像一次需要耐心的长途骑行一样,书中的惊喜往往出现在未得预料的部分。

  钱锺书先生谈林纾的翻译时,提到译作所能起的“媒”的作用,认为好的译作应是引导读者直接去读原作 。同理,旅行文学可以记录路途中的迷人风景、意外邂逅、自我挑战、人生思考,但最重要的在于引人上路。然而,出发并不是为了参加一场按图索骥的定向游戏,我们从别人的讲述里借来、装进自己行囊的,应该是一些感受世界和感受内心的方式,以及对旅行本身的认识,好在别人彼时去过的彼地经历自己的风景和故事。作者用了很多的铺垫告诉我们自己在骑行途中悟出的“道”:晴时雨时,对于那个时刻的自己都是特别的、值得期待的;死亡于怕或不怕的你都是自然的,不如泰然对待自己的生命;在路上,遇见的也许不都是善意,但相较于自己难以理解的战争、道德缺失、不公等等善的对立面来说,诸如雨天里路过的人家捧上的一杯热咖啡、南非小镇上孩子们的再次告别中氤氲的善意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这些感受也是一段旅程过后你能够最先回想起的,这就够了;在旅途的枯燥中,可以渐渐学会自处、调节好身心的平衡、磨砺自己钝化的感受力…然而字里行间更清晰的是,当一个人面对自然,感官的触角全部张开的时候,用以描绘所见所感的语言最为质朴动人。如环青海湖的最后一天,由雨到晴,“好像车后系了根长绳,扯着天幕,慢慢把满天的乌云扯开了去,蓝天碧涛,是落幕的定格。”再如在海边听“海浪一潮一潮,像一个神秘巨人的一呼一吸,我就走在他的枕边,脚步都变得小心翼翼。”还有平时难得被注意到的海的那么些层次和变化的颜色,平时总是被人们无暇顾及而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终于在朝圣一般漫长的骑行过程中把城市人惯于贴在自己身上的眼光吸引了去,让人暂时摆脱除重力外的其它负担,如作者所说,来亲历更大的世界以及未得关照的内心。对于这个世界操着不同语言的陌生人,狼狈中的骑手在当地人眼里追梦人的形象,大概要远比流浪汉高大,于是沟通障碍并不能算作什么好借口。结尾处,作者借潘德明的例子来说“最完美的旅行,不应该仅是人生的点缀,它帮助一个人成熟心胸、广阔视野、壮美人生”。也许这样的“行万里路”才能与“读万卷书”的收获相提并论吧。

  书中大段关于骑行的回顾穿插着作者从不同的书、电影或是历史中截取来的那些或真实或虚构的呼应,如骑行中的自处与《夜航西飞》,旅途中穿越般的幻梦与博尔赫斯式的小镇,初学自行车的少年与二十年后的骑手,对于爱顺藤摸瓜的读者来说,又顺便发现多道指向目的地的传送门。这样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要打开一个向往的地方,通过一地的人与书写获得的了解,其实远非旅游指南用需实时更新的信息能够捕捉到的。同时,书中形象鲜明的人物又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由作者的本地“向导”海明威先生、余西海、Tino Hama教授联想到林文月《京都一年》中爱好古典文学艺术的餐馆老板娘秋道太太,由户外活动中让人难以接受的意外联想到刘克襄的《十五颗小行星》中用一篇文章怀念的那些的“成为珠峰一部分”的人,由作者从旅途生发出的对一心人的钦佩联想到电影《编舟记》中编字典投入到呆萌的马缔光也。从书或影像中熟悉的这些形象鲜明的人,也仿佛真的曾在自己的生活中邂逅。

  有时候,顺着作者的讲述读下去,竟不再计较他的思路“飞”来“飞”去。比如第七章幻想,从痴人的执着梦到与现实难分彼此的虚构再到与有形寄托相对应的生命的虚无,虽然并未跳脱话题,但内容上并无过渡,好像一段骑行结束,在空白处略作休整,再开始下一段,最后由无数次这样路上和回顾、遐想中的“短暂飞行”按主题汇总,就有了《短暂飞行》。

  《短暂飞行》读后感(七):读书笔记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there is wisdom in turning as often as possible from the familiar to the unfamiliar: it keeps the mind nimble, it kill prejustice, and it fosters humor.经常从熟知中抽身而出,面对未知,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头脑得以保持敏锐,偏见泯灭,幽默滋长。

  有关旅行骑车的书及电影:毛姆,寻欢作乐 少年学车的故事。 夜航西飞,女飞行员帕瑞尔.马卡姆。 偷自行车的人。 崔健 假行僧。 北京有九百万辆自行车。遭遇 博尔赫斯。旅行者与魔发师。

  余此行,乃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

  潘德明

  民国骑行第一人。

  是谁来自山川胡海,却困于昼夜,厨房和爱。--万年青年旅店

  事无两样人心别

  《短暂飞行》读后感(八):遇见

  第一次知道张向东是在优米网里面,看到蛮高大和帅气的一个企业家,在一堆其貌不扬的企业家里显得那么具有高帅富气质。但是一开口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给人感觉不像李明远那么距离遥远,还是蛮接地气的。

  他的采访内容当 时我已经忘记地差不多了,但是记得比较清楚的是他推荐过一本书:《失控》。可惜的是这个至少有3年了吧,我还是没把这本书看完,也许是定力不够,也许是阅历尚浅。但是所幸的是看过的章节里,我都能看懂,虽然懂得过程不是那么轻松,但是隐约感觉到了那本书的牛掰之处,从此这本书也成为了我各种碰到觉得可能懂得大佬们之间互相试探的暗号,一般能说出看过这本书,然后对方哦的一声的人,我就知道要小心说话,且这个人应该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和见解我能够吸取的了。

  说回来吧,虽然那个时候他的采访内容我忘记得差不多了,那么记不住很可能的原因是也许那个时候我不懂,也许真的没有那么精彩,比如像当年看到王兴的采访之后我至今也能记忆深刻,且从此对于美团网各种前途的深信不疑。好吧,我太容易跑题了。但是介绍过这么一本书的人我相信他是有思考的,所以也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一下,当知道他要出书的时候我当时就直接预约了,因为总觉得内容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也是猎奇吧,很想去看看这样一个内心丰富有自己思维方式的人在这几年会有怎样的变化。

  今天是七夕节,正好没人约,也不好约别人,也正好趁机好好深刻一下跟自己相处的感觉。正好最近也很浮躁,看到自己的书好多都是翻了一半或者一些,没有一本看完的,所以想有意识去锻炼和克制自己一本书一本书去看完,这样既能静心也能让自己通过一本书看完的过程进入这本书的系统,然后有深度的思考,包括在这个点刚看完来写书评,虽然我知道这个书评更多是记录给自己看,但是这样的行为都是我希望去克制和锻炼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我知道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困扰了我多年的反复和坚持不下去。但至少我在尝试啊。

  今天去游泳回来之后大概8点了,很装逼地在客厅用茶具泡了淡淡的绿茶,用的白色的瓷杯子,然后拿着这本书从头看到了尾,虽然过程中还有想去看手机的冲动,也会有看到里面推荐的电影和书去查且在豆瓣上标注的打断,但是这是我最近有意识地逼自己去完整看完一本书,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的第一次。

  说回书的内容,都是短篇,内容90%不算枯燥且接地气,没有过多演绎的成分,能跟着作者的文字去喜爱想象经过的山和海,看到的周边的花草,遇到过的可爱或者讨厌的人。有画面感和牵引感,也能跟上作者在不同环境下引发的感慨和思考的深度。更多的感同身受。

  说说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点吧。克制自己没去重新翻书,在脑海里去回想,所以内容肯定会不那么忠实原著啦。

  1、生命是枯燥和单调以及重复的。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从对这个跟社会的新奇到发现这个社会和所谓的生活的重复和枯燥,因为发现这些之后有懊恼,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分道扬镳,有人去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真正这辈子想要的是什么,重新发现了这些枯燥下自己真正的意义,且去理解和欣赏之前所谓的枯燥和无聊。有人在懊恼的时候破罐子破摔,去接受这种碌碌无为和重复。我现在处于懊恼的过程中,未来会成为什么样,走上那条路,我不确定,但是我仿佛看到了未来有光的样子。

  2、死亡也就那么一回事吧。小时候会恐惧死亡,想到有一天突然就没有自己了,自己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无知觉的肉体要经历火葬,每一个这样的想象都会把我拉进无边的未知恐惧里,但现在这些年少了很多这种所谓的恐惧,不知道是麻木了还是真的已经没有意识到但是确实内心有了一些改变。作者在里面提到了对于死亡,听过一个哲人的一句话:死不是死者的不幸,恰恰是生者的不幸。我只会对亲人的痛苦略有担心。死亡是另外的存在方式,就像黑暗中的飞行,在另外一个更高层的宇宙空间,可以默默注视今天的世界。作者说:这或许更适合我喃?这样被描述之后我也想说:也许这样更加适合我喃。

  3、里面有一段,作者举例说了电影:观鸟大年,还举例了他在南非骑行碰到的一本当地人自己做的一本图册,就是关于那个两洋交汇地的特色的鱼类的介绍等,说了一句话:我总是喜欢这些奇奇怪怪的,不切实际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单独的世界。这句话听到说不出的想跟他握手,想起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和最近看到的一个小电影《精神分裂症》。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基于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方式和审美观的存在,这样的东西被认为是对的,是正常的。但是谁又说过这个世界的对与错是少数服从多数喃?哪些被普罗大众不认同和不理解的现象和想法以及人都该归为神经病吗?也许只是他们的视角不一样,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能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们的视角,看到的是不同于我们所谓的正常人平时看到的东西,具备宽容的理解力和包容性的人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在正常的世界里遵循规则去生存,也能去理解和包容哪些别人看不到的视角,可惜这样的视角能分享的人太少。

  4、里面有引用一本书《夜航西飞》里面的句子:“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逼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加入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小动物你就是在逃避你自己吗,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什么字母表,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这段话读起来有点畅快淋漓,也心里暗暗下决心下次夜读一口气的就是这本书了,因为通过节选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这本书作者的思考深度和方式以及大概这个作者的经历和阅历,那么这本书应该不会差会对我口味吧。关于所谓的孤独,怎样跟孤独相处,我觉得我应该未来的几年之后更加有发言权,暂且不表。

  5、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聪明又焦虑,直到生命的虚无,却还要找到一个地方安放这个身体和灵魂。

  6、他们(指信奉基督教的人)是有信仰的人,身在尘世,相信上帝,他们真幸运。我也好羡慕,我也期待未来有一天我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从内心去相信,这样在孤独迷茫的时候总能找到一点寄托,不会显得那么无依无靠。

  7、作者提到自己的工作和职业,说了:很早知道自己最应该选择的职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解决最本质的问题,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我很幸运。这句话是他自己的表述,但在我看来有那么一点点有味道,虽然所谓的IT在我这里一向感觉可望不可及,且无论如何跟一个文科生没什么关系,但是里面互联网,所谓的IT,如果用另一种角度来解读,回归本质:信息的交流的技术。这样的东西感觉很有吸引力。对于信息的交流和从交流中得到的好处和感悟以及发现新的东西,这种感觉很吸引我。但是想法归想法,也许是我的误解也不一定,但是至少好像给了我一个找到自己喜欢的和有成就感方向的一个东西,信息的不断交流,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去促进,都仿佛听起来有那么有一点点味道。我也不该给自己贴标签,有什么不敢尝试和又有什么能阻碍自己的喃?大话先放在这里吧,受够了那么多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苦,能怎样还是看我自己是否能够去做一系列的闭环的行动来支撑,而这个行动无疑会是曲折,重复和枯燥无聊的。

  7、作者在很多篇短文里都有描述那么一种感觉,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解读有误。很多相遇都是缘分和机遇,不用去强求留住与否,也不用去刻意安排遇到,只要去享受过程中的相遇,无论时间长短,然后去接受即使短暂的相遇那么神奇和那么合拍,也会稍纵即逝的遗憾和无奈。也许去刻意强求得留住或者重逢,反而会失去回味的意犹未尽,也可能在更多的了解之后被对方人性的缺点和不如意把之前一瞬间遇到的可爱,魅力,美丽都掩盖成了普通的相遇。

  尊重一切相遇,享受深思过相遇的几率如此渺小,却仍旧遇见了的神奇,接受残缺的有些不再会重复的惊喜和惊奇。

  就像如果去深究,我在3-4年前会无意间看到这样一个名字,且无意间记住这样一个人,然后在3-4年之后去在一个七夕节的晚上看完这个人写的这本书,再写下这样长篇的废话,这个几率得小到让人惊叹。但是这就是遇见。

  《短暂飞行》读后感(九):懂得进退

  “进退”这词是我中午在读《短暂飞行》时突然想到的,所谓“进退”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那条通道。一本书是否能抵达一个读者的内心,一个读者是否能抵达一个作者的灵魂,彼此的进退构成了读很多书时的二者关系。

  我先稍微偏离谈一下最近同时在读的唐诺。梁文道评价唐诺,是一个无限逼近尽头的人。也难怪唐诺的新书叫做《尽头》,读过唐诺的大散文和那些大句子,想必没有什么活着的人敢站出来说,“我比你更有资格谈‘尽头’”了。

  诸如唐诺这类作家,是不在乎“进退”的。他们不需要与读者建立任何联系,他写下文字的意义只是在记录自己那千丝万缕、缜密浑厚的思想轨迹。自顾自地思考,自顾自地书写。在无限逼近尽头的过程中,唐诺的著作就像一个密度极大,从远处甚至近处看都异常完美的球体,离地三尺,悬在空中,重若千钧。

  但只要你足够耐心和安静,一直顺着这个球体追索,你会发现它是由一条条思线所凝结的;只要你足够安静和耐心,这些思线会带你抵达球体的最中心,抵达一个作家灵魂的内核,这可能就是路金波所说的“金线”。

  回归正题,不妨先看一些反面案例。在市面上充斥着许多嘶吼着“如果你不读这本书你就完蛋了”的,一定要无限逼近读者的书。什么“XXX必做之事”、什么“XXX必读之书”亦或是什么“XXX引领你懂得XXX”。烂俗的标题,烂俗的书。我不屑于分析这些作者的心理和受众群体。

  除此以外,还有一帮很会讨好读者的写手,他们并不能被称为作家。他们知道如何讨读者开心,知道什么样的文字和故事,最能让不谙世事却又渴望成熟的少男少女们轻狂地追随。一本书全都是零碎的故事,每篇文章甩几个段子,抖几个包袱,耍几次小聪明,最后假模假式地来一段心灵鸡汤。哄开心最好哄的一群人,然后开心地数码洋。美其名曰,粉丝经济。

  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并不存在,读书对与每个人来说都是私人定制的灵魂工程。如果每个人的灵魂都跟随意本小红册子挥舞,那何其恐怖。

  适合的书比比皆是。它会跟你的行为、经历、思考高度重合,没错,“高度重合”并不夸张。作者会跟你在同一条路上走,不同的是他可能比你走的慢一点,但早一点、远一点。他会在你愿意留意的地方,更多驻足,在你愿意记录的地方,更多思考。

  可能《转山》是旅行文学的优质典范,谈骑行文学离不开他。作者谢旺霖就像一个坦诚到让你都羞赧的透明人。他愿意把自己的脑壳切开,展现给你一个活生生的、跳动着的、脆弱的灵魂。如果灵魂的具象是大脑的话,灵魂的走向——大脑的沟壑——都毫不掩饰地让你看得一清二楚。当一个作者愿意把自己剖开,血淋淋地站在读者面前时,读者除了感动,还有一帮人吓晕了。

  《短暂飞行》不那么“可怕”,它就是这么一本进退刚刚好的书。

  如果你喜欢旅行,那作者张向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伴侣。如果你是个骑行爱好者,那《短暂飞行》封面上的正无穷(疑似自行车)的标志,跟会让你直起鸡皮疙瘩。好吧,我承认,它完美重合了我的好恶。有时候我们在书店里找寻作者,其实更多的是找寻一个相似的价值观,一个志同道合的灵魂。

  我曾经在第一次骑行时,看到对面骑来两个装备完善,车子牛逼的骑友,当时我穿着军绿色的棉袄,戴着灰色的绒布帽子,骑着一辆巨沉无比的铁车正奔向妙峰山。如果不是走这条路,不会有人认为我是个“骑行”的。

  我跟他们目光相遇,其中一位大哥向我挥挥手,说“加油!”。突然之间,我就被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友好所感动,第一次产生了一种被认同感。他们并不在乎你穿的是不是防风保暖轻盈的骑行服,也不在意你骑的是捷安特美利达还是崔克大行,他们只看到你是一个正在骑行的人,跟他们一样。

  这些经历在张向东的游历里,有更远的延伸。其中有一段他遇到几个在镇子上乱窜的黑人小孩,他写到,

  “过马路的时候,他像只毫无戒备的小鹿靠近我,把小黑手塞进我手掌,让我牵着他过马路。显然是老大的那个,指着高高挂着的那辆车说,等他长大了,就买来骑。等到我和他们一一击掌告别,骑出去不到五分钟,他们又从另一条小路窜出来,只是要和我再说一次再见。就算为了遇到这些事情,也值得骑很远的路了。”

  就算为了遇到这样的文字,也值得读很多的书了。张向东不会去跟你掰扯什么道理,也不会把文字当颜料,在你的思维力乱涂乱画。他对进退的把握刚刚好,在你略觉得审美疲劳时,他便开始与你分享旅行的心得。在你还没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对“道理”产生厌烦之前,他已经翻身上车,带你走向下一个目的地。

  旅行、文字和孤独带来的哲思,就像他说的,不一定要给予,分享也就足够。

  《短暂飞行》读后感(十):短暂飞行

  原本在7点半准备看期待已久700bike发布会,却不料推迟了,等待的时间里读完了参加700bike众筹送的《短暂飞行》,作者就是张向东本人,于是思维也跟着短暂飞行了一会儿。

  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定义或者实践这样的生活方式,至少我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像他一样“终将回去山川湖海”——冒着大雨环法,不顾危险抵达好望角看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在澳大利亚的荒野和海岸线驰骋,寻找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雅典人书店,这些几乎满足了文青们对于小清新生活的所有想像。

  这年头最吃香的营销就是贩卖情怀,偏偏很多人包括我还就吃这套:不知道车什么样,多少钱,什么时候发布,于是抱着好奇就心甘情愿跳进“陷阱”——好在这是辆城市自行车,不用着急担心买了车却无法环游世界。

  发布会内容干瘪显得非常冷场,总算结束了,计算机出身的张向东并不擅言辞,好在车似乎还行,质量和价格都能接受。

  暂且就先当做一个开始新生活的契机吧,不再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试着从喜欢一件事物开始,逐渐爱上整个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短暂飞行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