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瓦戈医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瓦戈医生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瓦戈医生的读后感10篇

  《日瓦戈医生》是一本由[俄] 帕斯捷尔纳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元,页数:6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一):二十世纪伟大小说之一

  反复看过好几遍,感人至深,不能释手。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本人看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是真正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的译本有多个,但比较而言,还是白春仁、顾亚玲两位学者翻译的本子最优。很多年前,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过这个本子,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又重版这一个译本,可谓独具慧眼,让人不再有沧海遗珠之恨了。

  顺便说一句,人文社出版的此书的蓝英年译本也很不错。但只要一对比其中诗歌部分的翻译,还是可以看出一点高下之分。

  白春仁、顾亚玲的翻译十分优美,也近乎完美地转译出原作高贵忧郁的抒情气质,这样的翻译也可以给当代文学带来经典范本,成为当代汉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优秀的翻译家,应该表达一位普通读者最崇高的敬意。

  这本书是继托尔斯泰、普宁之后,俄罗斯文学最伟大的收获之一。也是可以给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并不总是那么有眼光的奖项增加光荣的一部作品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二):政治误读的反讽——再读《日瓦戈医生》

  201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授予美国摇滚乐歌手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决定震惊四座,一时间引发了众多评议,有人说这是向口头文学传统的伟大致敬,也有人说这是官方奖项对鲍勃·迪伦的一次成功收编。紧接着,便曝出了鲍勃·迪伦拒绝诺奖的新闻,随后是对这则新闻的辟谣。诺贝尔文学奖再一次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则政治事件,支持方与反对方均体现出对这一奖项背后所包含的政治立场的折射。翻看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年榜单,许多在列者可谓实至名归,加缪、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都是公认的伟大作家,然而这份名单也同样错过了一些不朽的名字,如托尔斯泰、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曾因政治原因,拒绝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然而萨特并非第一个拒绝该奖项的作家,早在1958年,俄国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便曾因政治原因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

  1958年10月23日,瑞典皇家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随后,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冷战的两大阵营将战火蔓延到了文学领域。一方将帕斯捷尔纳克奉为极权政治下呼唤自由的伟大作家,《日瓦戈医生》自然便成为了反抗极权政治的杰出作品;另一方默契地对作家进行了严厉的声讨,称其在政治和道德上堕落且背叛国家。作家于10月29日致电瑞典皇家学院:“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经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然而,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事件”的政治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所遭受的待遇与冷战双方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不谋而合,正是因为这部小说具有反抗极权政治、呼吁个人自由等特质,才使其在西方世界好评如潮;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由于作家在政治上的不忠诚,才创作出了迎合资本主义的“反动作品”。

  直到今天,帕斯捷尔纳克与他的《日瓦戈医生》仍然备受争议。一方面,作家与小说皆因荣获诺奖而名声大振;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眼中,也是因为诺奖及其背后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使得《日瓦戈医生》成为了一部过誉之作。不得不承认,《日瓦戈医生》的政治光环使得人们往往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对其进行评价,伴随冷战的降温与苏联的解体,《日瓦戈医生》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在中国,从80年代开始,《日瓦戈医生》逐渐成为了呼唤自由精神的代表作,帕斯捷尔纳克对主人公尤拉一生的深情书写,引发了许多人深切的共鸣。人们给予这部小说极高的赞美,甚至有人认为《日瓦戈医生》是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又一部“不朽的史诗”。然而,纵观诸多赞誉,大多数评论者无法将小说内容与这些赞誉很好地融合起来。人们热衷于谈论书中的一幕幕细节,前线的战事、主人公与拉拉的爱情、安季波夫的革命事业等等,可是当被追问这部小说的杰出之处时,评论者往往以一些空泛的词语搪塞过去,自由精神、社会良心、高贵灵魂……与此同时,一些评论者基于政治动机对这本书表现出的赞赏以及有意无意透露出的冷战式敌意,都深深影响着有关这本书的许多赞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往往让人对《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本身的文学成就产生怀疑。实际上,早在1947年,英国几位作家便曾建议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但瑞典皇家学院讨论数次却都未作出决定,直到《日瓦戈医生》在境外出版,瑞典皇家学院才最终将这一奖项颁发给俄国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显然,瑞典皇家学院并未完全认可这位诗人之前的诗歌创作,真正使他获得认可的,就是这部在苏联官方看来带有反动色彩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此后所引发的“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俨然成为了一场文学的冷战,而诸多伴随着政治话语的赞誉与贬损,都与小说内容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这部小说被赋予了太多政治色彩,喧嚣构成了其所受赞誉的绝大部分,一旦刨除这些,《日瓦戈医生》的文学价值又还剩几分,我们需要重新进行审视。

  如果将《日瓦戈医生》放置在俄国文学的传统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其身上许多一脉相承的特质。从体裁上来讲,《日瓦戈医生》属于俄国史诗型巨著的伟大传统中的一部分,《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生活命运》《红轮》等都是这一传统的杰出代表。从人物塑造上来说,《日瓦戈医生》中的主人公尤拉是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传统中的一位,《智慧痛苦》中的恰茨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罗亭》的主人公罗亭、《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等等都是这一伟大传统中的角色。不难看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与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兼具着这两种特质,因此人们经常拿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两者处理了许多相似的题材:多重恋情、战争场景、知识分子的命运。两者同样囊括了广阔的视野与深远的历史感,众多人物、事件被纳入广阔的空间与深远的时间所组成的时空体中,在其中流变起伏,引发了人们对俄国社会的深刻反思。两部小说都属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书写传统,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与法国最大的区别恰恰构成了这两部小说共有的突出特点。大体上讲,法国作家将文学当作艺术作品,一件经过精雕细琢产品,完成之后,作品本身脱离母体,成为一件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俄国作家则不然,他们将文学看作生活的一部分,是作家思想的外溢,每一成果都内含作家的责任,作家往往为社会而创作,他时刻准备自己的文学负责。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战争与和平》和《日瓦戈医生》才会彰显出其鲜明的特色。但是,仔细比较两部小说,我们便会很明显地看出,《日瓦戈医生》作为一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巨著之不足。

  与托尔斯泰相比,帕斯捷尔纳克在小说的叙述方面做得并不那么出色,最明显的缺陷在于叙述手法的运用。《战争与和平》可以娴熟地游走于众多人物之间,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库图佐夫、索尼娅、鲍里斯等等,叙述者时而进入某一人物的内心世界,时而进行场景描写,时而在特定场合展开对话,读者可以看到许多人物的不同心态、不同观点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进而使得故事结构十分平衡,社会的众多风貌被托尔斯泰很好地镶嵌在小说之中。简而言之,托尔斯泰将不同人物放在相对平衡的位置,叙述者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各个节点上,这种高超的叙述手法使得小说文本与俄国社会现实达到了很大程度的衔接。然而,反观《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同样试图去描写一个动荡年代的俄国社会,但小说的叙述手法却过分单一,整部小说几乎是以尤拉一个人的视角展开,帕斯捷尔纳克企图通过尤拉的眼睛情感经历去辐射整个俄国社会。单纯从叙述上来讲,这便导致了小说结构的极端不平衡。虽然简单化的叙述并不一定导致小说的失败,例如司汤达的《红与黑》、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但是想要完成一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巨著,单一的叙述手法是明显不够的,因为在俄国,这类小说是作为社会思想而存在的,而非艺术品,特有的小说之责任要求复杂更多样的叙述手段。

  正是由于叙述手法的单一化,《日瓦戈医生》在很多方面的处理可算失败。整部小说经常闪现精妙的景物描写,可是却难以完成很好的情节叙述,在笔者看来,帕斯捷尔纳克是在用创作诗歌的方式写作这部小说,却并没有注意文体的自身特质。对比《战争与和平》中有关战争场景与人物之间爱情的描写,《日瓦戈医生》短板显著。在托尔斯泰笔下的战争中,安德烈既可以接触士兵、军官的千姿百态,也同样会对战争本身提出疑问——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战胜?反观《日瓦戈医生》中的尤拉,战争在他的眼中是一幕幕拼贴起来的画面,一个个事件,一堆杂乱的印象,其中的一切都很快出现又退场,只有医生本人的形象一直持续着,仿若真人在观看一个个木偶。有关爱情的处理更是如此,尤拉、冬妮娅、拉拉、帕沙的四角恋爱叙述,几乎成为了医生的独角戏,四人复杂的关系全部以尤拉的境遇发展着,他时而欢喜、时而激动、时而迷惘、时而痛苦,其他人全部迎合着尤拉不同状态的需要,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他的生活之中。帕沙完全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革命的牺牲品。在小说的叙述中,帕沙成为了一个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尴尬角色。冬妮娅的形象同样不够饱满,读者几乎可以忽略她的性格,只要记得她是尤拉的妻子,便完全不妨碍阅读。相对于这两个人物,拉拉是被描写得更为丰富的人物,虽然帕斯捷尔纳克已经尽量将其刻画得立体而多样,但是,一旦独立于医生尤拉,拉拉便很难展现自己的个性,她的大部分形象便是尤拉的恋人,两人相遇是幸福离别则是痛苦。我们如果对比《战争与和平》,则是另一番景象,娜塔莎的短暂情变完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索尼娅的善良与单纯令人印象深刻,海伦则将俄国上流社会的虚伪、狡诈、做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托尔斯泰惟妙惟肖地塑造着众多女性形象,使她们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非任何男人的附庸。

  与此同时,《日瓦戈医生》以局限的视角去勾勒如此庞大的历史画卷,在思想层面上显得单一与贫乏。通篇小说,读者永远只能感受到命运多舛的医生的痛苦与呻吟,却无法得知其他人的心路历程。在尤拉的关系谱系中,距离越远的人物越平面,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医生痛苦呻吟的背景音乐。作为一种自传式书写,《日瓦戈医生》的写法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这种书写与本书获得的赞誉极不相称。一方面,倘若我们要把《日瓦戈医生》当作一部继承《战争与和平》伟大传统的小说来看待,那么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便是失败的,作家无法像托尔斯泰那样充分展现俄国社会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用另一种标准来衡量这部小说,那么它所受到的这类赞誉便算不上贴切与恰当。说到底,《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极度自恋的小说,诗人将自己单一的思想投射在主人公尤拉的身上,这种独语体裁与诗人本身想要处理的社会内容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是小说在冷战双方引起如此迥异的反响的原因之一。对任何复杂的事件做过分简单化的阐释,都容易变成政治斗争的棋子。如同帕斯捷尔纳克自己指出的,宣传者们总是断章取义,从七百多页书中仅仅引用那么三页。很难想象,在这样嘈杂而喧嚣的狂热中,《日瓦戈医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被读者认真地阅读,而非从中找出三言两语作为自己政治信仰的又一份支持材料。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日瓦戈医生》中的政治关怀时,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些新的维度。小说的主人公尤拉一开始凭借其单纯的心性,对革命报以支持的态度,但是伴随着革命的到来,他本人开始被卷入了这场难以逃脱的政治漩涡之中,原本期待的新世界并没有来临,到来的却是一幕幕沉重苦难。在永无休止的政治避难中,医生的命运起起伏伏,他的生活、他的爱情最终都被这场浩劫埋葬。在这场政治动荡中,我们看到尤拉如蝼蚁般活着,他自己连同周围人的命运,苟延残喘挣扎在一个个无名的角落里,他与拉拉的爱情如同狂风中的蜡烛,在熄灭的边缘摇曳着。小说的末尾,医生无足轻重地死在去就职的路上,悄无声息,与他活着时一样,如同一只蝼蚁。尤拉的死亡是一次最彻底的反讽,是帕斯捷尔纳克对政治生活的嘲笑。诗人以主人公的死亡完成了对政治最彻底的反讽,也许只有逃离生命本身,才能完成其毕生的逃逸。然而,在文本外的世界,这部小说的命运却构成了第二次反讽,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尤拉用自己的一生在逃避政治,然而当小说完成之后,它又不得不被卷入冷战的政治斗争之中。一部政治的反讽之作,本身却构成了一场政治事件,小说的命运与文本构成了一种对政治的双重反讽,包括《日瓦戈医生》后来所受到的许多赞誉,都热情地参与到了这一反讽中来。

  作为一部引发政治事件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与政治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然而,将《日瓦戈医生》看作一部政治小说,却是一种绝对的错误。诗人无意于替任何政治立场发声,伴随政治立场而来的所有赞誉都是对小说最不忠实的误读。帕斯捷尔纳克是在以一个诗人的语言书写遭到政治蹂躏的生活,他所有与政治相关的书写都是诗人式的,而非政治式的。诗人本身所践行的是作为一个诗人的消极自由,假若你问他支持哪一种政治观点,恐怕他只会回答你,让我写诗。

  作为托尔斯泰传统下的散文体小说,《日瓦戈医生》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如果我们将《日瓦戈医生》看作是一本诗体小说,其许多部分则无疑是异常出色的。小说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许多景色摹写散发着帕斯捷尔纳克杰出的诗性智慧,然而这些恐怕与其所受到的诸多赞誉并无太多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重新阅读这本书。

  [本文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12期]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三):革命的绝对真理之上还有人道的绝对真理

  最初知道《日瓦戈医生》,大约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除了听说这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还了解到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由于受到苏联赫鲁晓夫当局的压力,未能前去领奖。在铁幕笼罩的岁月里,他成了苏联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文化冷战的牺牲品。记得那时还有这样的说法:该书有攻击十月革命的内容,因此在苏联长期被禁。白驹过隙,岁月不居。苏联已不复存在,中国也进入了开放多元的年代,对十月革命从历史的、学术的多维角度进行研究和评价,也不再是禁区。而时间的巨手已经拂去了蒙在《日瓦戈医生》身上的尘埃,证明了它是一部伟大、深刻的作品。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推出新译《日瓦戈医生》之际,笔者认认真真读了一遍,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小说以外科医生日瓦戈在一战期间供职于沙俄军队,以及十月革命之后被迫应征红军游击队的遭遇为主线,以日瓦戈与妻子冬妮娅、情人拉拉及玛丽娜三位女人的情感纠葛为辅线,展现了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社会生活宏阔的画面,以细致动人的文笔刻划了日瓦戈在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的心路历程。

  日瓦戈医生是一个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而且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他目睹了有闲阶层的醉生梦死以及统治阶级的腐败,对于底层大众的贫困潦倒怀有深切的同情,因此,当推翻旧制度、试图建立一个公正合理新社会的十月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爆发之时,日瓦戈予以了热情洋溢的肯定,称赞它是“一次绝妙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出色地把发臭的旧脓包全切除了”。他明白革命的潮流不可阻挡,“我们会习惯新的秩序,就像习惯远处的森林和天上的白云一样。我们所到之处,这种秩序无处不在,不会再有别的秩序”。

  然而,日瓦戈又是一个人道主义思想深厚的人。当战争与革命造成民生的凋敝,呈现出暴力的血腥、扭曲人性的疯狂面目时,他的心灵陷入了巨大的困惑、痛苦乃至反感之中。日瓦戈认识的火车司机家看门人的儿子加利乌林成了一支沙俄部队的指挥官,但加利乌林的父亲、预备役列兵吉马泽金却在一次战斗中被炮弹炸碎脸部,惨不忍睹,气绝身亡;那位曾经儿戏般地打死满口革命词藻的政委金茨,把流血视为流水一样平淡无奇,在红军游击队里以野蛮冷酷出尽风头的帕雷赫,最终却精神失常,亲手砍死了自己的老婆和三个儿女;日瓦戈是被死亡要挟强拉入游击队的,其首领是日瓦戈的妻子冬尼娅家庄园看门人的儿子米库利齐恩,这个喋喋不休地大谈革命教条、让日瓦戈无法安眠的米库利齐恩,却是个毒瘾难戒的瘾君子;火车上,值勤的士兵只要认为谁不是革命阵营的人,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将他枪毙;在米库利齐恩的红军游击队里,因为被怀疑酿私酒,或者是投身革命但政见不同,十一名战士被无情地处决。这一桩桩、一件件残酷血腥、人性沦丧的恶行,使日瓦戈医生的心一次次地颤栗,让他对这场革命的正义性与终级目标产生了疑问,他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类文明的规律,到此寿终正寝。起作用的,是禽兽的规律。”

  日瓦戈医生的可贵之处,是身处动荡的社会,面对复杂的现实,始终独立思考,决不随大流,赶风头,做人云亦云的庸俗势利之徒。当意识到这场革命崇尚恐怖、过分沉溺暴力和强权时,他直言不讳:“我曾经非常倾向革命,可现在我认为,靠强迫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对于当时苏维埃的不少政策措施打出“改造生活”的旗号,日瓦戈异常反感,认为这不是时代的进步,而是历史的倒退,为此他对一位红军军官坦诚相告:“每次听到说‘改造生活’,我简直忍无可忍,内心绝望极了。生活从来不是一堆物质的东西。生活本身可以说在不停地更新自己,修正自己,永远在自我改造。它比你我的那些愚蠢理论要高明一百倍。”日瓦戈坚信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美好的社会,是为了保障人的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而不是用貌似崇高的口号、用强制的手段去摧残生命、压制人性。就这一点而言,本书对革命的反思,与雨果在《九三年》中提出的“在革命的绝对真理之上,存在着人道的绝对真理”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深邃;也是这部经典名著历久弥新、超越时空、发人深思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波澜起伏、深沉激越的交响曲,那么,书中描写的主人公与拉拉的爱情故事,就是这部交响曲中“如歌的行板”之抒情乐章。同样的真诚善良、富有人道情怀,是拉拉与日瓦戈医生之所以能走到一起、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础。在二月革命的风潮中,拉拉母亲缝纫店里的女工们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母亲难免抱怨,拉拉却劝她:“她们谁也不恨你,相反,现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为了保护弱者、保障妇女和儿童的权利,真的,你要相信我,别再摇头了。”拉拉不仅容貌美丽迷人,而且心灵放射出善良真挚的光辉。她学生时代遭遇过的一段不幸,更是让她对纯真美好的情感充满了期待。作家以质朴而抒情的笔触,将拉拉与日瓦戈医生从初遇、重逢,到战乱中的被迫分手、九死一生后的再度相遇、短暂的依依相守,乃至最后的生离死别,写得一波三折、真挚哀婉、荡气回肠。这是动乱的年代中,两颗渴望宁静美好的生活、渴望与天地长相厮受的心的交融,所鸣奏出的灵魂的强音,而非游离于小说主题之外的闲笔,更非“戏不够,情来凑”的俗套。正是这非同反响的爱情乐章,才使整部小说成为结构完整、节奏分明、诗意盎然、内涵丰富的完美整体。

  原籍俄国的英国现代著名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曾经这样评价:“帕斯捷尔纳克拥有一种超过他所有同代作家的天赋,那就是他能将他所创造的世界中每个人物身上的鲜活的品质和生命的律动生动地传达给读者。没有哪位艺术家比他更生动地诠释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家理论,即认为艺术家是可与大自然本身相匹敌的创造者。”《日瓦戈医生》可以毫无愧色地为之印证。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四):生活从来不是需要去加工的材料

  1987年2月,我在五角场新华书店买到了《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在1986年6月召开的第八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还提出要及早在苏联国内出版;中文本当年年底就有了。我读的是漓江出版社那套影响很大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中的版本,力冈、冀刚根据早年巴黎俄文本翻译的。我还记得,为译本写前言的薛君智曾来复旦讲座,在二教的一个小教室里,听的人不多。

  201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新出《日瓦戈医生》,是白春仁、顾亚铃旧译(1987年出版过)的修订本。我又重新读了一遍。当年读这本书时二十岁,能体会多少东西?那个年代一下子涌进来那么多新奇的、异样的、感受千差万别甚至于互相打架的文学、艺术、思想,令人应接不暇不说,年轻的心灵过于迫切,急匆匆地从甲到乙到丙到丁,一路风景扑面,一路呼啸而过。过后细想,不能说只是一个时代的兴奋,兴奋过后两手空空,实际的收获还是有,而且不能说少,但体会得不够深切,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融会化合,却是显然的。也许青春就是这样?二十五年后再读《日瓦戈医生》,注意力不由自主地放在了一个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东西上:生活。

  “人来到世上是要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日瓦戈对拉拉谈到变革的混乱,谈到有些人喜爱变革的混乱局面,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无休无止地准备——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平庸。“生活本身,生活现象,生活的恩赐,都十分诱人却又非同小可。既然如此,干吗要用幼稚杜撰出来的蹩脚喜剧,去冒充生活呢?就像让契诃夫笔下天真无邪的人们出逃美洲这种荒唐的事儿。”

  在他们杜撰出来的剧本里,生活只存在于未来,当下不仅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做牺牲,而且更要改造从过去绵延到现在的生活。日瓦戈本来赞同“革命”,认为“革命”是一次漂亮的“外科手术”,但在亲历为了“崇高生活的理想”而血流成河的现实之后,而且看到这样的现实还将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之时,他不能自抑地向游击队长激烈抗辩道:“每当我听到改造生活,我就失去自制力而陷入绝望。”“改造生活!能讲出这种话的人们,即使很有生活阅历,也是从来没有认识生活,没有感觉到它的精神,它的灵魂。对他们来说,生活只是一团粗糙的、没有经过他们雕琢而变得精细的材料,这材料正需要他们去加工。但是生活从来不是什么材料,不是什么物质。我可以告诉您,生活是个不断自我更新、总在自我加工的因素,它从来都是自己改造自己。它本身就比我的您的那些蹩脚的理论,要高超得多。”

  今天来读这段话,一个有生活实感经验的人,反省的应该不仅仅是已经“告别”了的“革命”、“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还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的切身的时代。不断地有新的各种各样的理论、观念、潮流“应运而生”,它们已经损害而且还会继续损害生活,多少人的生活就是被这些貌似正经的名堂淹没了。甚至就是词语,也很容易就被变成了伤害生活的最简便的武器。“现在在俄罗斯是否存在现实呢?我认为现实被人们吓破了胆,躲了起来。”模仿日瓦戈的这个句式,也许可以说:现在我们是否还有自己的生活呢?生活也许就被那些名堂吓破了胆,躲了起来。但我更想说,生活也许根本不屑于那些五花八门的名堂,抽身而去了。让那些热衷于理论、潮流、观念、词语的人“高于生活”地在半空中自以为是吧。

  有一段短暂的岁月,日瓦戈一家避居于西伯利亚一个荒僻的农舍,辛苦劳作之余,还能沉浸于诗和小说的阅读。在此期间,日瓦戈写了一些札记。这些札记是我所喜欢的篇章。这个时期的日瓦戈,终于可以摆脱平庸的高调,回到寂静无语的自然和默默无闻的劳动之中,享受难得的平静。其中有这样一段:“在俄罗斯全部气质中,我现在最喜爱普希金和契诃夫的稚气,他们那种腼腆的天真;喜欢他们不为人类最终目的和自己的心灵得救这类高调而忧心忡忡。这一切他们本人是很明白的,可他们哪里会如此不谦虚地说出来呢?他们既顾不上这个,这也不是他们该干的事。”这两位作家,“终生把自己美好的才赋用于现实的细事上,在现实细事的交替中不知不觉度完了一生。他们的一生也是与任何人无关的个人的一生。而今,这人生变成为公众的大事,它好像从树上摘下的八成熟的苹果,逐渐充实美味和价值,在继承中独自达到成熟”。

  帕斯捷尔纳克喜欢普希金和契诃夫,他借日瓦戈表明了喜欢的重点所在。在帕斯捷尔纳克看来,几乎所有的俄国作家都对读者说教,契诃夫却是个例外。“终生把自己美好的才赋用于现实的细事上,在现实细事的交替中不知不觉度完了一生。”这,不是伟大的人物容易做到的,也不是平凡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容易做到的。

  《日瓦戈医生》1958年首先在意大利出版,同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以赛亚·伯林当时即指出“铁幕两边出于政治宣传目的对该书粗俗而又可耻的滥用”,使人忽略了这部杰作的文学品质,它的主题“与大多数人的生活(人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密切相关”。1995年,伯林再谈此书,特别赞叹书中的爱情描写无与伦比。伯林做了广泛的对比:“爱情是多数小说的主题。尽管如此,伟大的法国小说家们所提到的爱情经常指的是痴迷,一种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短暂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相互戏弄。在俄罗斯文学中,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那里,爱情是一种浪漫激情的迸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爱情是苦涩的,并交织着宗教的以及各种其他心理的情绪;在屠格涅夫那里,是对黯然结束的充满失落与痛苦的昔日爱情凄婉的描述。在英国文学中,在奥斯汀、狄更斯、乔治·艾略特、萨克雷、亨利·詹姆斯、哈代、D. H. 劳伦斯那里,甚至在艾米莉·勃朗特那里,有的是满足了的或是没有满足的追求、渴望与期待,有的是不幸爱情的悲伤,有的是占有欲引来的嫉妒,有的是上帝之爱、自然之爱、财产之爱、家庭之爱、可爱的同伴之爱、信仰之爱,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魅力之爱。然而那种充满激情、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的,把世间万物都抛诸脑后的两情相悦的爱情已经难得寻觅了,我几乎只是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而不是在《战争与和平》或其他名著)那里,接着便只是在这部《日瓦戈医生》中,才找到了这样的爱情。正如那些曾经真正经历过爱情的人们所熟知的那样,这部小说反映的是一段真正的爱情经历;自莎翁以来还从未有人把爱情表达得如此充分、生动、细腻和恰到好处。”

  伯林毫无保留的赞誉之词,并没有完全说明白日瓦戈和拉拉之间是什么样的爱情。小说中有三段谈论爱情的话,出现在下卷的不同章节中,与这里谈的生活有关。

  一段是,日瓦戈对拉拉说:“我想,倘若你没有这么多苦难,没有这么多抱憾,我是不会这么热烈地爱你的。我不喜欢正确的、从未摔倒、不曾失足的人。他们的道德是僵化的,价值不大。他们面前没有展现生活的美。”拉拉回应说:“我讲的就是这个生活美。我觉得要想看到生活的美好所在,必须有纯真的想象力,有天真的感受。而我恰恰被剥夺了这个。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透过别人庸俗的眼光看待生活,也许我本来会形成自己的生活观。”但拉拉从开始的泥淖中一步一步走了出来,她自身就内生着一股强韧的向上的力,在幅度宽大的人生经验中切身体会生活的美,这样才和日瓦戈走到了一起。

  此前有一段是:“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不只是心灵的一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俩与其余世界之间的鸿沟,两人都同样地不喜欢当代人身上非有不可的那些典型特征,不喜欢当代人那种机械性的兴奋、大喊大叫的激昂,还有那种致命的平庸。”这些“非有不可”的典型特征,正是损害生活的东西,当然也更是损害生活中的爱情的东西。

  全书快要结束的时候,在“完结”这一章,还有一段话,叙述日瓦戈去世之时,拉拉回想这场爱恋,“是何等的海阔天空”:“他俩相爱,不是由于难解难分,不是像有人胡写的那样‘为欲火熬煎’。他们相爱,是因为周围的一切希望如此,这里有他们脚下的大地,他们头上的天空、云朵和树木。他俩的爱情得到周围人们的喜欢,那程度恐怕胜过了他们自己对爱情的欣喜。为他们的爱情感到喜悦的,还有街上的陌生人,无限伸展的远方,他们定居和幽会的房间。” 他们感受的爱情,同置身其中的大自然、同整个世界息息相关,融于也属于整个宇宙。大自然、世界、宇宙,不只是生活的场所,它们就是生活赖以发生和展开的根源;甚至不妨把它们就看作生生不息的生活本身。人试图凌驾于它们之上,把它们当作粗糙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不过是可怜的杜撰,以高调形式表现出来的致命平庸。

  2012年5月8日 张新颖

  II来自《上海书评》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五):我们不谈日瓦戈医生

  不自由,毋宁死。

  说得好!

  但是,死也未必能换回自由。每次看狄龙的《神州第一刀》(《一刀倾城》)时都会非常难受,谭嗣同对救他脱险的人说:“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时代昏暗得太久了,中国未有为变法而流血者,若有,从我始。”其欲以血唤醒沦亡而不自知的国人,然而事实告诉我们理想与现实、期望与回报的差距有一光年那么长。

  还有“五四”。

  我常常设想在将近一百年前的京城市霭里,在高远碧蓝的天空下。

  九重城阙微茫外,一气风云吐纳间。

  无数带着各种南方北方、男人女人、平舌卷舌的口音的年轻人,圆睁着双眼,脸上一律是坚硬的朴质与忧患。他们高喊着的听起来好像是“吾死!吾死!”。。。五四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自由,不知道他们到现在是否会认为他们的理想与期望实现了。

  为人出入的门紧锁着,为狗进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说:“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如果从洞那里爬出爬入得多了、久了、习惯了,会不会慢慢忘记这是个洞,忘记了门,忘记了那个声音,而觉得这样很自由。。。

  不谈大的环境,看看所处的相对小的环境、群体、族群。

  你自由吗?

  第一时间内恐怕没人会说自己是不自由的。

  但再想想,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真的自由。

  不过要回答这些,就必须引出下面的问题了——为自由下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

  因此,这个问题必须暂先搁置下来,最后再解决。

  说到了这部巨著——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它在文学史与电影史上的不朽地位以及其人其书被苏联封杀六十年的传奇历史在此就不展开说了。整个书讲的是个人的主体性精神自由与社会、政治、权力之间的永恒冲突。

  其中有一段,日瓦戈遇到被流放改造的故人,很耐人寻味。

  那个人不停地说自己在接受改造,觉得政府帮助自己意识到自身的很多错误变得更加完善。日瓦戈则认为他所处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虚伪与谎言的社会,言不由衷是其基本表现。而日瓦戈相信,人们之所以在社会政权的命令下不停地检讨和谴责自己,一方面是出于恐惧,另一方面是出于一种不可收拾的病态心理。人们之所以自觉地言不由衷,是因为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当这种情况出现后,处于不自由状态的人们就会将这种不自由状态美好化。因此,听着这个人的不停唠叨,日瓦戈很难受,觉得就像是听一匹马在叙述自己是如何被驯服的。

  这是不是很象那个为狗出入的洞呢。

  提到马。

  庄子在《马蹄》篇中写:“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又在《秋水》篇中写:“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前者写主体自由与外在各种力量的对抗张力,而后者更已经涉及到了自由的真义。

  自由的第一层意义在于“无待”。也是出于庄子。最低层的意思也是指不要被物质利益功名权力的欲望和限制所羁绊,丧失自己的原则和本色,尤其不要被这些东西所威胁和压制。反观行行业业的芸芸众生,不是所有,是大多数,由于追求职位与薪金的一点变化、担忧在领导上级心中的好恶、维持周围的一团和气、服从“集体的价值取向”等等而忍气吞声几十年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渐渐磨平棱角、失去本色、随波逐流、满于现状,在事实上已经不能再独立思考。

  哈维尔提出“后全权主义”这一概念,指的是东欧解体苏联剧变后的九十年代之后的国际政治权力新变之面貌。与全权主义时代相比,其最重要的变化特点在于意识形态的假面化、装饰化与表演化。政府提出的意识观念及虚幻承诺和现实之间的巨大断裂,使得当权者和民众同时丧失了信任感而陷入虚无主义。政府在原全权时代流行的社会动员活动依然保存,但已是仪式化例行公事的走过场,大家维持最低限度的互相配合。

  哈维尔举过一个经典案例,一个水果摊老板在他的苹果、洋葱、胡萝卜之间悬挂了一条横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问他为何要挂的时候,这和他的蔬果摊有何联系?老板回答说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挂,但这是领导和上面的要求,是大家都遵守的规则,是虽然滑稽但不能不例行的公事,大家心照不宣地明白这是一种互相配合,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而这后果已不与原全权时代的信仰及道德承诺相关(尽管往往是欺骗与诱导的效果),而是与经济利益相关。

  横幅的词语与它的真实含义“我是一个顺民所以我应该不会有麻烦”之间的微妙联系,只有生活在后全权主义社会中的人才心知肚明。意识形态已纯粹成为一种表演,但不挂可能面临的是罚款、无人光顾或找茬封店之类的现实麻烦。我们发现,我们依然在被意识形态以另一种方式牢牢控制着思想、思考与自由,它诉诸于我们的生活利益当然主要是经济利益与实用主义。因此人们处在更无所不在且更具羞辱性的权力压制中。

  因此,后全权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谎言与虚伪的社会,它比日瓦戈医生所看到的更甚。“个人不需要相信这些东西,但他们必须表现得好像他们相信,或者至少得沉默地忍受。于是,个人巩固了这个制度,实现了这个制度,创造了这个制度,是这个制度。”

  诚然,“一旦真理和暴力混合,那么真理就会从公共生活中消失,因为拥有权力等于拥有真理;而规则最严肃与最滑稽之处就在于它是可以随时更改的,特别是被规则的创立者修改,因为他们最需要规则。所以全社会弥漫着不相信,官方的真理一旦发布出来,就被普遍地看作官方的谎言,但是又必须这样说和配合地听。”但是,大家因此开始觉得一切都无所谓,而这正是后全权主义政府所期待的某种结果,因为这样在客观上维护了极权统治。“社会秩序既能够通过信也可以通过不信而得到维持”。

  问题似乎变得严重,不能“无待”,在小环境和大环境里就都有可能面对真正自由的丧失。

  自由的第二层意义在于儒家理论提出的“居仁由义”和“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它的意思是:出屋子要走门,为什么走时不走路呢。“由”就是一个人要走的正确的路。加一个定语,就是自己的正确的路。也就是坚持自己清醒的思考、批评、原则与立场。

  第三层意义在于它的反向之否定。马尔库塞在讲消费主义病时说:“个人自发地不断重复某种强加的需要,不能证明意志的自由,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人想自由地由着自己性子去吃喝玩乐或放纵宣泄或铺张各种情绪其实太简单了,这恰恰不能证明人的意志自由。因此,真正的自由在于——可以自由地不去做什么。

  现在可以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了,我们是自由的吗?

  答案是不待言的。

  自由,从“我”做起。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六):时代复分

  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斯蒂芬的是啊发生暗示撒啊沙发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七):感情伟大,却不是单身狗的重点

  大概名著总是大段乏味的铺陈,大段细致入微的展示,许多不用读的字杵在那儿只为为读者营造一个更加真实具体的世界。叶圣陶说文字要比语言干净,以我现今的认知水平,读不懂很多名著里面的言外之意。跳过就跳过吧,能读懂读到的东西,总是令人心满意足的。《日瓦戈医生》是使我产生这种心情的第一本书。要翻许多页,才能看到一个福至心灵的句子,就会想到,是啊,就是这样!为了这种满足感,我才去读这本书,才“忍受”这些在我看来是必须的枯燥无聊的句子。因为我丝毫不关心日瓦戈医生是从乌拉尔山脉逃难到莫斯科,还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城为了躲人而去向另一个不知名的小城。我不在乎他经历过什么艰难的事,我不在乎他见过什么人,我也不在乎他眼前的俄罗斯美景有多么令人陶醉,更不想了解他有多么爱他心爱的女人。总的说来,我对他的生活,一切生活,都,不感兴趣。

  可是他是一个值得喜欢的人。我喜欢他,他是一个正派的思考者。他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认真对待生活。他的道德高尚,为人友善,头脑聪明,不害人,不害己,责任感很强,工作能力也很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在时代和群体面前,人是弱小的,对于上面的决策,渺小的个体是毫无办法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走出自己的路。唯一的期盼是时代不挡道,能让自己走到自己想走的路上。说人被命运左右,所谓命运就是你周围的环境和人。故人,朝夕相处的人,未来的人,熟人,敌人,陌生人。甚至还有你自己。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永远也无法知道,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活中,哪一件事就轻而易举的随意改变了你的命运,支配了你的生活,决定了你的未来。

  战争环境是这种极端命运的集大成者。宁为太平犬,不做战时人。日瓦戈医生想家家不得,想爱爱不得,生活着不得生活,思考着难得思考,渴望自由却不得自由。可是我读出了他的认真。不怨天尤人,依然认真过日子,不混不颓。会因一些小琐碎而高兴,认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搜集时刻的幸福。认真的人不必刻意,随处可得。虽然时局艰难,生活破碎。这样想来,何惧未来?我相信,日瓦戈医生虽然想过未来,但绝不是以我这样的角度和态度去思考的。

  读到下册中部,才算入了书味。幼时生活平静安稳,青年时代读书升学娶妻生子,单纯生活被静静打破,直到没有选择,直到生活脱轨超出控制,他已然只能随着时代给予他的命运亦步亦趋,随波逐流。然而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和思考,他依然认真的生活,做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书未读完,摘录两段:

  =========================================================================

  “他一生都在做事,忙碌不停:张罗家里的事,给人看病,思考,研究,也写作。可如果能停止活动,不追求什么,不想什么,把这种劳动暂时托付给大自然,在大自然仁慈神奇的缔造美的一双手里,自己不妨变成一种东西,一个构想,一项创作,如果那样该多好呀!”

  不喜欢摘抄,越发觉得摘抄无意义。摘抄很多余,那些字句。我更喜欢在这之前他对拉拉的思念,在这之后对于他和拉拉感情的描述。最令人感动的人性之处是冬妮娅对日瓦戈医生的爱,和她对这种没有回报的爱的义无反顾和理解仁慈、我爱的冬妮娅,她有爱和温柔。但是,如果人能成为没有思考的艺术品,那该多么轻松!

  “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真诚。它是超出日常生活的未被利用的力量,对它来说,一切依旧,因为在任何时代它总是瑟缩着,战栗着,向往着身旁同样孤独的、同样赤裸裸的真诚。我和你活像世界开初无以蔽体的头两个人亚当和夏娃;我俩今天在世界之末同样地无以蔽体,无家可归。在他们两人到我们两人之间,千万年里世上创造出的无法计数的伟大奇迹,只留下了最后一点回忆,那就是我和你,正是为了纪念这些消失的伟大奇迹,我们俩才呼吸、热恋、哭泣,并且相互搀扶,相互偎依。”

  =====================================================

  终于读完了。看到了日瓦戈医生离开拉拉之后的痛苦,和痛苦之后的继续生活。行尸走肉般的日子,依然要过。好好地认真过。他太思念,太理性,太冷静,太善良。以致绝望,所以死去。对于拥有过爱情的人生来说,丢失它,最难过。作为一个人,你只能选择自己的思考,所以你什么都选择不了。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八):关于我的 《日瓦戈医生》

  断断续续了一个月总算读完了这本书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云和对情节的迷茫使我对此书是否值得诺奖感到疑问.那时吸引我的仅仅是作者所描绘的当时俄国美景. 然后以拉拉为前期线索展开情节 个人感觉到了拉拉 戈尔东 日瓦戈 加利乌林 四个人相聚时 故事才出现了真正的转折 作者当时也进行了文字暗示 。

  故事随后便以日瓦戈的不断辗转 流离为线索. 后面还有一段由于自己的情绪比较乱已经概述不下去了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以下 这些整篇小说中带有那些冗长复杂又拗口的名字的人物其实都是有始有终的 有时突然的出现后又突然的消失 但终究还会出现 或是出来帮助日瓦戈一行人 或是通过日瓦戈与他人的交代中透露出此人的结果 比如作品中的三次葬礼穿插十分巧妙 因为葬礼时所有与逝者有关的人物都会出现 作者也正是借助此点将人物联系起来 。

  再就是写日瓦戈多次流离时的过程 从一开始乘坐优待车厢到后来栖身到了铁皮车厢里 乘坐雪橇和骑马 以至最后徒步狼狈而行 。

  而对于日瓦戈与冬妮娅和拉拉的爱情 作者的描写实在是令人设身处境 不由地为止感动 他与拉拉的多次分别错过和遇见是上天注定的 他们俩是天生的一对 但我们也不必为止太难过 虽然两人分别也好共同也罢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 但两人拥有过属于他们的生活 在尤里亚京 在瓦雷吉诺虽然艰苦虽然短暂充满着迷茫和未知 但是他们两人都很幸福 感受了本就属于他们的生活 而冬妮娅 日瓦戈的确也很爱她 她被逐出国境的那封信表露了她所有的情感 她更像是日瓦戈生活中的妻子 而拉拉则是梦中他所幻想的 和他性格和对革命看法相投的完美情人 。

  而日瓦戈的弟弟感觉更是日瓦戈的一个倒影 和他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却对日瓦戈关爱有加 不断地在他绝望的时刻出现 如同日瓦戈自己在莫斯科的街道上看到的那个影子一样 他弟弟永远都是在暗处

  对于情节 可以说是十分扣人心弦的 情节十分流畅 但也很考验你的耐心 作品中总会出现大篇幅的宗教内容 和本人感到不足的则是作品的结尾 感觉医生的死有些突然却再合适不过 毕竟生活又要重新好了起来 而日瓦戈却倒下了 但在日瓦戈死后 二战期间本人觉得应当对其子女再进行更多的描写 毕竟他有五个孩子.

  总之 这是一本难以多得的精华小说 淋漓精致的描写出了俄国革命的另一面 描写出了下层人民精神和肉体上的苦难和战争带来的不幸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在冷战铁幕下凭借屹然而起的这一长篇作品获得诺奖我想这在合适不过 。

  (点评有些混乱 并且有很多遗漏之处希望大家指出 这是我第一遍的阅读感受 想再重头来过 但读着和平年代美丽的景色和一个个稚嫩天真的面孔 而心里却满满的都是战争时的萧瑟和狼狈 的感受实在是过于悲伤)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九):日瓦戈诗作

  喧嚷已静 我踏上台前

  倚着舞台的边门 我谛听

  等待着我的未来际遇的回声

  阒静如遥远的声音

  暗夜使我成为它的标靶

  千百副望远镜同时瞄准

  亚伯天父 假使应允

  请免除我沉重的苦杯

  然而我珍重固执的意念

  甘愿承担这个角色。

  但此刻,另一出戏正在搬演

  请免除我这一回的角色吧

  然而剧的情节已排定

  最终的结局亦无可逃避

  我孤独伫立 伪善者皆为主宰

  活着过一生,究竟不是儿戏

  ――《哈姆雷特》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十):纵使血流成河,也不收热吻缠绵!

  在这一厚沓到处洋溢着“直率、高贵和深刻”的自我宣言面前,哪怕输入一个逗号也是战战兢兢。

  刚读完,热炒。只是读感,不是妄评。

  这是部关于苦难的史诗,苦行和抒情同在;也是首关于不屈的牧歌,明亮与阴影暧昧;在炮火的号声与缠绵的笛音里,洗礼初心、吞落寒冰、吐出檄文,字字如泣、如刀,如俄罗斯平原的凛冽与浩瀚,从青年到中年、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从别人眼中的灵魂到爱人远离的那一程,就像电影里的那段定格:风吹进来,撩起了窗纱,孤屋独人,医生在沉默地流泪、回忆、抗争。

  时光似轮,碾过看得到、走得进的这片浩瀚空间,也碾破驱使着头颅高昂的那块浩瀚心间。凛冽吹来,一身凛然,一路前行,却体无完肤。没有死亡,因为过去的已过去,死亡是种过去。

  除了日瓦戈跟各色人物的交集而展开的互动外,书中还有不少哲学思辨和景物描写,嘴上形而上、脚下接地气。半多世纪前的名字、风情消亡殆尽,然而,思想的火花还在跳跃、蔓延、直至今时,如鸡精般泼洒在时下的一盆盆汤里,但不是用散养鸡熬的,不自由的鸡汤归结到底是种“贱汤”。跑题了。跑火车了。

  有个名人有句原话忘了,大意是陶渊明式的:“年少时不愿做人家杆梢头嗡嗡作响盘旋的蜻蜓,多年过去,愿意低头伏腰捡那几颗米粒”;有个画面一直有些印象,大概是唐吉可德式的:荒芜破败的枯竭岸边,一棵曾经依依河畔的老残柳把残存的枝桠伸进空中。不屈势必血流成河,驯良方得热吻缠绵,《日瓦戈医生》都兼顾到了——美人留香、作品留世,它不是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神剧,也不是悲伤逆流成河的小时代(实在想不出拿什么来比较,只好用这两个品种来拉低这部著作的档次)。

  想高大上的千万别读这书,因为会越读越卑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