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惜别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惜别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惜别读后感10篇

  《惜别》是一本由止庵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惜别》读后感(一):所谓生死之间

  “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 那也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最后时刻-- 然后他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

  就疗愈而言,我觉得文学甚至更胜于心理学心理学总归是逻辑分析说理的,而好的文学,她加入的是情感

  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一些作品等着你。比如说止庵的这本,阅读的体验让我屡次想起陈希米的《让死活下去》。

  父亲离去已经3年多了,这个数字我需要努力去算出来,不是为些这行字,还真没现成的。可是父亲还常常在我的念头里,当然只是延续,没有创新了,死亡还是做了点什么,最起码的,父亲真的是一位故人了,虽然在我心里,还一直为他在这世界上保留着一个位置

  妈妈身体情绪也不妙,我非常内疚更多无奈疾病悲恸无助郁闷愤怒在父亲死亡这件事实上碾过一遍后又指向母亲,我不能肯定我会做得更好。

  被泪水淹没的阅读,原来好多的记忆感觉情绪并不是没有,并不是过去了,被认出被看到被肯定,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虽然也觉得作者的旁证博引是多了点,但也许这就是止庵风格,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就如同小时候看红楼,哥哥妹妹们一诗词歌赋,我就往跳过,往下继续看了:)

  老格式,下面是摘抄:

  母亲说,我这点童心不能没有,不然我真成老妇人了,要不得了

  母亲晚年深娴这种“生活艺术”,尽管她的生活不能完全达到周氏(周作人: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于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所说的那么多无用的装点;她主要还是尽量使“日用必需的东西”变得“愈精炼愈好”,她总是希望多知道一点,多学会一点,从而活得好一点,活得有意思

  (Helen: 我想,这些细小的美好,在亲人回忆的分量中,一点都不比重大关头的担当与缺失来得轻。)

  母亲去世后,我的表姐和我谈到母亲对我的“无条件的支持”,我就想那是一种大地似的支持,沉默,然而切实。只是我一向把这当成生活的常态了。就想我们每天行走,站立,未必意识到脚下的大地-- 也许直到有一朝大地塌陷,我们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母亲写到,我每天浇浇弄弄我的花,看见满阳台绿意丛丛,夹着几朵开花的花,感到很满足。花木是我的无声的伴侣,我对它们充满了爱,我对它们尽心,它们也会给我回报。

  (Helen:我又想起我的父亲来了。)

  人的记忆其实根本不需要媒介,甚至不需要缘由;只要记忆着存在就行了。所谓遗物,与其说维系着记忆,不如说上面投注了记忆着的情感。如果情感逐渐淡薄乃至消亡,那么遗物也就就和寻常东西没什么区别了。

  母亲在信中说:他(止庵)被我的验血指标整个吓跨了,精神高度紧张,他本来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神经实在是脆弱得经不得一点事情,以后怎么得了

  母亲说,只要生活在上层,甚至不到下层,不管是哪国人都好。

  是否应该发生革命-- 即使名副其实-- 是一回事;作为个人,是否应该参与其中是另一回事。村上村树著《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说,世界不可能那么简单就翻个底朝天的,翻个底朝天的是自己。”这话用来描述革命最合适不过。

  母亲说:我的浪漫主义把自己害得那么惨。”

  如果不与时代搅在一起,母亲一生都会活得好好的;她根本没有心计,也没有力量应付这个时代。

  (Helen:again我又想起父亲。是不是这样的人才会让后人久久铭记?)

  不管怎样,我还是将母亲死之艰难,痛苦漫长理解为她的生的意志坚强,最后与死作殊死之战。

  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灾难-- 死 -- 与我们毫不相干。因为只要我们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们就不在。

  格林在《问题核心》中说,当我们对一个人说,你死了我就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真正的意思是:看到你这样痛苦,不幸,或者愁苦,我简直活不成了。只不过是这样的意思。人一死,我们的责任也就完了。我们对这件事也无能为力,我们的心也就安下来了。

  尽管冷峻甚至严酷,未必没有说中事实:然而人情或许就体现于对事实的拒绝,至少是延迟承认。

  我关于母亲还活着的种种想像,或者说母亲的这种不存在之后的存在,当然完全以我对她生前的记忆和理解为基础。在这里,她的态度思想感受,情感得以延续。正是这种延续,使之成为不存在之后的存在;然而所有的这些,仅仅是在延续,却无法真正有所发展,或者有所变化,死者不能与时俱进

  我总是一方面想,假如母亲活着,她会知道什么,另一方面又想,而且是确切地断然地想,母亲身后所有事情,她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怀念之情也就不由得转变为一种深深的悲悯了。

  理想不是对未来的设计,而是对过去的订正。然而过去了的,就不存在了。理想只是在我们头脑之中,永远不会实现。

  只要我的感受中总是掺杂着原本属于母亲的感受,只要我总是感受到她的不存在,她就存在。什么时候我不再站在母亲的立场去感受她身后的世界了,她才真正离开我。假如我对她曾经有过什么际遇,什么心情已经无所谓了,那她也就真的不存在了。

  实际上,当祖先遥远到超过后代的直接记忆-- 最多也就是两三代罢--之外,就完全抽象化,概念化了。孔门所以不复言哀,而改曰敬,极得人情真谛。正如张爱玲在《对照记》中说,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我爱他们。

  母亲患病后,又在日记里写:想着我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我的。

  生死之事,只有经历过了生死之隔,才能明白。隔得愈久,就愈明白。这种明白,也是生死之事的一部分

  亲人不在了,清明节就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忽略的一天了。

  (Helen:我想起清明那天那家冥币小店的店家说,你就在街边烧好了,不会有人说你的,果然。这是因为好多人心中都有一个或一些使他与清明发生关联的人吧。)

  《惜别》读后感(二):“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一)如果“热爱生活”可算人生追求的话,书中的逝者——一个普通人——却也已经比现实中很多人都做得好太多了,所以,即便同归于“普通”,人生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吧,但又因同归于“尽”而消弭了这微弱差异,终归到底,怎样去活着,是个人自己的事儿。

  (二)长久以来我们讳言“死”,但如把“死”看透想透,站在“死”的立场去看看“生”,也许就会选择如何去“生”了。大家都讨厌剧透,可人生这部剧却是天然剧透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孔门的人正因为看懂了“死”,才那么积极入世地强调“生”。

  (三)“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确是一句抚慰人心的话,但这只是回头去看时的一厢情愿吧。如果往前看,顺着时间,以死为终,所有的相遇相聚,或长或短,不过是终点之前的相伴罢了。时间流逝,相遇便是踏踏实实的不可逆的死亡的一部分,所以要惜别,要惜遇惜聚,如果有色彩,就狠狠地去看,如果有温暖,就紧紧地去取。这些都比“彼岸”“窄门”“来生”要实在。

  (四)书中有大篇幅对逝者——作者母亲——日记的摘录,我是无关的读者,只好浏览,对逝者的所遇所思所喜所苦,又隔膜了一重,但诚能想见作者在摘录时精神上的苦累。诚如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他人”确没有“悲”的义务的呀。那自己的父母家人呢?这人世间最暖的相遇,自己有没有狠狠地去珍惜呢?

  (五)对我自己而言,这本书确让我对自己的生命重又掂量审视,思想有不小波动,也重回家庭价值

  《惜别》读后感(三):活在母亲的废墟上

  一、确认死

  “母亲死在2010年11月22日3点44分。11-22-3-44。像一首素朴极了的曲子,飘逝而去。”

  止庵在他母亲的骨灰里,发现了她曾经骨折时植入、现在已经被烧焦的一块人工骨头,“没有比这更能确认母亲的死了”。而后面对葬礼时,止庵却指出,在葬礼上告别(告别成为一种仪式)时,实际上所告别的那个对象已经走了。“世上什么事情都没有结论,惟独死亡是结论。然而死亡本身也许还需要一个结论。”我想,这也许就是葬礼(或者头七、二七、三七之类的仪式)存在的意义,即是给予生者,也是给予死者的一个结论,关于死亡的结论。换句话说,就是确认一个人的死亡。

  然而,这种确认又相当残忍,因为它使得人们不得不直面死亡这个结果。“死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而世界依然存在。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生是存在,死是不存在。”

  从死者的角度来看,死真的只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死与不死,死期的提起与推后,所导致人生内容的减少与增多,所有后果,最终完全由这个人自己来承担,犹云‘活该’是也”。但从死产生的时间界限来看,可用伊壁鸠鲁的话“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来说明生者的处境。“生死之间,与其说是界限,不如说是隔绝。”

  因此,止庵让我真正了解到一个词——即永远——的含义。“永远,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如今想来,未免讲得太轻易了。母亲去世了,我才体会到,永远是无底的深渊,有始无终。这个词实际上只有否定意义:当我们说永远如何,只是一种愿望,说永远不能,才是真的。直截了当地说,除了死亡,什么也不能以此形容。”

  二、秩序

  书的第一章,止庵一直讲述死的含义,以及死、死者、生者之间的似有似无却挥之不去的关系,然后才写第二章“曾经的存在”。从某个角度来说,正因为有了“死就是不存在”的结果,才有了止庵回头看那“曾经的存在”的原因和念头。写曾经的存在之前,仿佛在犹豫要不要回头,回了头是否有勇气睁眼。

  于是,止庵开始(主要凭借母亲的日记以及自己的记忆)跟着母亲一起回到过去。这就引出一个词语:记忆坐标(或者情感坐标、契机)。我也认同他“回忆的契机比起回忆本身,要更脆弱,更微妙,更难以把握”的说法,什么时候我们会想起一个人,比想起这个人本身更重要

  华超市是止庵的母亲晚年去的次数最多、也是与她的生活关系最大的一个地方。她还有那里的积分卡,每年都能换一点东西。她一生中自己去的最后一个地方是沃尔玛。超市是她最常去的一个地方,买菜、买甜品之类。而止庵在母亲死后重新来到这些情感地标时,惊愕地发现它们已经陆续不复存在,甚至“先于母亲的不存在而不存在了”。我们常常说物是人非,可实际上总是人非物也非了。人和世界遭遇这样的双重变迁,不知是戏谑还是自然法则。

  我曾经在讲座上听梁文道说,他以前在香港上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去购物超市观察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很多老人会超乎寻常地在超市里呆很长时间,最后却买了少量的且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譬如一挂面、一袋洗衣粉。那是因为老年人对这个社会有着某种强烈依赖关系,他们通过在超市里接触更多的人群,好显示自己生存的价值。在消费时代,消费是让人与社会产生关联的主要实践方式

  当然,止庵的母亲不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对生活强烈的爱使得她每天把逛超市当成乐趣,逛完超市还常常去某家小店享受咖啡时光。病情严重的时候,她还在日记里这样写过:“我想再办一个老年证。其实我也不能做公交车,也没机会去公园,为什么要办呢?这也是我的愿望,如能再去公园走走,或坐轮椅回忆一下过去我去过的公园的情景,可能是空想吧。”如此卑微要求,也是想延续与这个社会和世界的关系吧。后来,止庵在母亲的通讯薄里看到她记下了很多朋友的联系方式,“仿佛在用心维系着某种生活方式”。只是,随着老人的去世,她的生活网络也跟着消失了。

  止庵最痛惜的,是他与母亲共同维系的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母亲晚年和止庵一直坚持着一个习惯,每天晚饭后一起看一部电影。看DVD这事前后持续了将近十年,直到她病情严重不能坚持下去为止。对电影,她也不挑剔,什么都看。她总是说:“看哪个都成,反正都得看。”仿佛有一种雄心,要看遍所有好的电影。止庵最喜欢小津安二郎,他觉得“等我们活到一定的年龄,慢慢就活到小津的电影里了”。母子俩看电影时,从不聊天,看完后再谈论几句,互相陪伴又各自独立。

  母亲去世后,有一次止庵找到一张曾经与母亲看过的DVD,睹物思人的感受十分强烈,这便是共同记忆维系的某种秩序解体后的结果。后来看奥斯卡典礼(他母亲生前非常喜欢看),到纪念当年逝去的电影人环节时,止庵也同样几乎无法承受。当然,他没有忘记母亲对电影的热爱:看到获奖的电影,他会想,这些母亲大概都会喜欢的。

  三、世俗

  止庵写道,他最容易想起母亲的,是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常生活的氛围。这种由极其普通琐碎之事情营造出来的氛围,“简单,平凡,然而强烈,持久”。“我关于母亲的回忆,也是这样。都很具体,很普通,也很琐碎,充满了各种细节,为我所感知——是那种脱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感知;回忆起来,却又微不足道,往往连件事都算不上。是以总有一种虚幻之感,觉得难以把握,稍纵即逝。”

  像华润超市这种普通之极的场所,是止庵回忆起来与母亲关系最密切的地方。“有一次去奥特莱斯,彼此走散了,但母亲很快就找到我,她说推理小说读得多了,稍加分析就知道我会去哪儿了。”她喜欢读书,甚至到了饥饿的程度。她看到止庵家里的2万多册藏书,觉得自己有很多书没看过,是那么高兴和充满期待。在她的一个本子里,记载着她读过的书单,其中她生病后从2008年2月到2009年10月读了174本书,其中多数是推理小说。她一生中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劳伦斯·布洛克的《衣柜里的贼》。母亲去世后,止庵曾打算把它读完,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他引用了《孔颖达疏》里的话:“谓其书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润泽存在焉,故不忍读也。”

  止庵坦言:“现在母亲不在了,我买书时的感觉,真像古人所说人琴俱亡似的。”

  除了读书,止庵的母亲还有很多爱好和乐趣。譬如集邮,种花,看烟花,养金鱼;圣诞节她都要精心布置一棵圣诞树,“冬天外面万物萧索,屋里有棵装饰的圣诞树,人的心情将不一样”;每天仍然像要出门做客似的一套一套的衣服换着,一次提高她的心情。她有一个完整美好的生活世界,她在里面乐此不疲。

  当病痛无情来临时,她通过这些日常的世俗来抵抗残忍的死亡,尽可能让自己少沾上死亡的阴影。老人养成的生活秩序塑造了她生活的价值,因此止庵感叹:“正因为母亲生活质量很高,她的死特别令我惋惜。”他对母亲的回忆,也是对她的死亡的一种反抗,“因为死亡的目的正在于使一个人消失”。

  四、废墟

  止庵在书的开头提到他早已不在的父亲:“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然后他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那远处的回眸,不禁让我想起俄耳甫斯,以及本雅明说的“背对未来的新天使”。仿佛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走过的路在坍塌。或者说废墟在某一瞬间完成重建,但那一瞬间又离开坍塌。但止庵却说得更加决绝:“我有如生活在母亲的废墟上,或者说,我就是她的废墟。”

  止庵的母亲晚年才买了一套房子,从止庵家里搬出来住。这房子成了容纳她记忆的场所,也成了止庵回忆母亲的基础。母亲走后,止庵把家里的东西又搬回自己的家。搬空后的屋子,因为物件和记忆的双重掏空,已经不再是家,而只是一件屋子而已了。

  母亲去世后,止庵在她的屋里发现冰箱冷冻柜里还存着一包粽子,那是她生前最喜欢吃的事物之一。“这里我又一次感到,主人已经不存在了,而秩序依然存在。有如步入一座空城,只觉得井然,森然。而更触动我的,却是这秩序的不完整处——册子里偶尔出现的空格,空页,仿佛是被遏止的期待,被断绝的希望,被强行留下的空白。”

  搬家的时候,止庵提在手里纸袋中掉出一个瓷杯,摔在地上破碎了。那是母亲经常使用的杯子,他本想留作纪念的,没想到还是没留住。当下他想:“无非就是这样,故者所留下的一切都将破坏,破坏,最终归于虚无。”

  母亲留下来很多盆花,有的都渐渐枯萎了。对花和养花都是外行的止庵,开始慢慢学习相关的知识。“说来使我真正开始关注这些花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死了,或快要死了,而它们仍然活着,而且竟然开花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生意,触动了我。”

  花的盛开也点出了更大的不忍。“所谓人世沧桑,自然长久。而这些花既是活着的遗物,又是容易丧失的遗物,是现在的存在。它们好像透露了母亲——尽管她已不存在——生命的一点信息,尤其是长叶开花的时候。它们是曾经存在的生命所留下的生命。而我继续养护它们,又仿佛是在维持着什么,虽然那东西已经没有了。”

  关于遗物,止庵认为,“与其说维系着记忆,不如说上面投注了记忆者的情感。如果情感逐渐淡薄乃至消亡,那么遗物也就与寻常东西没有什么区别了”。我突然在想,一个人要是死了,整个世界都是他(她)的遗物。

  五、文本

  “北京在今年2000年要办六十件大事,第三十一件就是在我们院里开办一个邮电所。”止庵的母亲日记里的这句话特别让人触动,何谓大事?不过就是有了一个邮电所可以让她不用走很远便可以寄信而已。

  她主要是与远在国外的女儿通信,既向她讲述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法。遥远的距离给通信提供了必要,因为如果生活在一起了,还怎么写信呢?每隔几天,她都要去寄信,那已经成了习惯。不写的话,仿佛会憋出病来。而止庵的母亲又是如此认真与执着,不仅仅是当成一个任务,而是一个静下心来与女儿对话,与自己对话。

  信里主要提及的,“都是日常琐事,平淡无奇,但也真切的很,结实的很”。书里呈现出来的,还是止庵母亲的日记为主。单独的一段,或成片的摘抄,止庵对这些日记的处理,原文呈现比自己评价多。她的性格,她的生活经历,她的苦痛,她的希望,她的爱与不舍,全都通过日记里的文字生动地表现出来。

  止庵在书里提到,他这本书不想写成母亲的传记,而主要想写他与母亲的关系。所以他没有把过多的笔墨放在母亲一生的经历上,而是零零星星的让她的日记实现自我表达。日记和信,都成了很关键的文本,它们既是止庵追忆母亲的事实依据,又不自觉地像镜子一样照出母亲真实的模样。母亲在日记里的回忆,也不自觉地从止庵的追忆中独立出来,且日记内容越琐碎普通,独立得越彻底,越清晰。

  六、在死

  患病后的一个母亲节,止庵问母亲想要什么礼物,她说要健康,那是她最需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她还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求生的想法还是其他。她一生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今天是我最难受的一天。”而后,由于失语,她再无法说出内心的想法。面对痛苦与死亡的失语,是多么真实的隐喻。正如止庵提到,“作家端木蕻良临终前几小时,向妇人钟耀群要笔和纸,写下了‘支持不了’四个字”。

  “母亲的罹患癌症,好像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突然宣布不许你活了。”

  “母亲患病以后,就在不断地退让,退让,终于退无可退,甚至欲以活着本身为立足之地,亦不可得了。”

  越靠近死亡,越是无法避免。如何逼近那一刻,是开始也是结束。或许是为了减轻死亡那一刻的重量,止庵提到了“在死”一说。这来源于伊壁鸠鲁的“只要我们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们就不在”和云格尔的“生就是趋于死的存在”。

  广义上,生是趋于死的存在,生就是在死的过程。但细分一下,在死与生又有所不同。止庵认为,在死应该从意识到自己正在死去算起,当然这意识常常来自另外的知情人而非自己。而在死一说,也“削弱了死的那种断然的残酷性”,即是给予死一个倒计时,一个可以面对的过程。

  但是,意识到正在死去这一概念,也许不局限于对病情的知晓,只要某一刻意识到死这件事,那就成了所谓的在死者吧。不知是死亡使得成了在死者,还是在死者提供了死亡。但似乎两者又总是同时存在。不过,在死者只能提供在死的信息,无法提供死的信息,或者说,生者提供不了死来临的信息,在死者提供了死来临的信息,却提供不了死的信息。

  七、有限不死性

  书里还附录了止庵在母亲死后做过的与母亲相关的梦境内容,梦本身已是另外一种存在,母亲出现在梦里自然又是另外的另外一种存在了。

  梦里有生活的反面,平时不大声说话的母亲说话变得大声;梦里有未遂之愿的达成,从未去成美国的母亲,到美国领事馆领签证;梦里有难以言说的荒诞,母亲自己参加自己的葬礼;梦里有真实的凝视,母亲看着止庵掰柠檬(像小津安二郎的《晚春》);梦里有做梦人的感情表达,止庵对母亲说,您不知道我心里有多苦啊……

  对于梦境,止庵并非从做梦人的角度,而是以梦中人的角度,且通过与回忆相比较,以凸显出梦中人(死者)的主动。“记忆和梦之于生者,都是不受控制的,甚至可以说有种强制性,而这在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除此之外,梦还有更具体、更持久两个特点,它给梦中人(死者),同时也是给做梦人(生者)提供了一个独立于生活的同样真实的空间。我们常说故去的人会托梦给生者,也许故去的人出现在梦中比梦境的内容更为重要,也不知道故去的人要闯进梦里,会不会其实比登天还难。

  对弗洛伊德提出的“有限不死性”,止庵觉得换种说法就是“不存在之后的存在”,并且根植于回忆和做梦两个方向。“也就是说,不是生者回到过去与死者相会,而是死者的形象、态度、思想、感觉、感受、感情等,超越了死亡的界线,在现在的背景下呈现于生者的头脑之中。”

  当然,生者也同样拥有主动性——那便是由“假如”开启的另一重世界的显现。“假如”在时间上有着两个向度,一是对死者生前遭遇的侥幸般的弥补,譬如早一点检查身体,早一点手术之类;二是对死者的死的否定,想象死者在“假如”之下现在和将来的模样。“假如”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牵挂,以及让死者回到现实的奢望。然而,这奢望终究落空,因为“假如”所开启的是和现实格格不入的一个空间,死者假如活着,也只是活在那“假如”之中。

  八、困境

  止庵的母亲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一直在良善的谎言中等待(虽然到后来信心逐渐丧失)恢复身体。止庵没有勇气把真相说出来,他害怕和与母亲共同面对临近的死亡。“有些事情,共同面对较之分别面对,需要更大的勇气。我真的很难在我们两人之间扮演一个更坚强者。”

  “常听人说可以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或者 反之的话,这都是活人之间的事,孔子所谓仁可以解决;生死之间的痛苦他人无法分担,所以老子要说天地不仁、天道无亲。”

  止庵提到终生未婚的小津安二郎,独自忍受着癌痛的煎熬时,曾对人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如果早知道这样的话,就娶一个老婆了。”也许,小津知道自己的企图不过是徒劳,也只能是半开玩笑地说说而已。

  书中摘选了桑塔格的儿子追忆母亲的《死海搏击》的一段话,其中几句是:“不管你多么关心一个人,你都无法总好像是他们已经处于弥留之际那样去照顾他们……这又得回到克尔凯郭尔的话上:理解生活得回顾,过生活要前瞻。问题在于,到那时,通常都为时已晚。

  在我看来,止庵指出了世人在面对死亡时最大的两个困境。一个是个人只能独自面对死亡,他人始终是他者;另一个便是我们无法用对待一个濒死者感情去对待其他人。我们除了要面临死亡,还要面临“为时已晚”,无论哪一点,都让人痛苦难耐。

  《惜别》读后感(四):我们只有以死为代价,才能发现人,热爱人。

  “满足,遗憾,快乐,痛苦,这些感觉仿佛很坚实,又仿佛很脆弱——它们太依附于生了,它们无法超越死。如果人的一生无可避免地要归结为一个“死”字,那么此前所经历或未经历的一切,可能都在这种概括、这种定义里成为细微末节,无关紧要,乃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26日,收到朋友微信消息,是一个坏消息,是朋友的弟弟用她手机发过来告知她的朋友们,姐姐在去泰国游玩期间意外溺水身亡。收到消息的一瞬间,翻看了一下日历,今天不是愚人节吧,即使是愚人节,也不会开这么大的玩笑。

  无法接受。打电话给一个共同的朋友,我们都只有这个感受。为了确定此事,朋友打电话去泰国,查了她住的酒店,甚至还向警察局证实。“真的走了。”朋友说,“只能活在记忆里了”。“嗯”。

  朋友大学毕业就去了美国,从生物专业转了设计,非常辛苦的到了美国,毕业后,工作也不错,正在申请绿卡。

  去年,去上海出差,碰巧她也从美国到上海出差,和我们共同的朋友在上海聚了一晚,喝酒、吃烧烤。一切都很好。年初,她到墨西哥旅行,朋友圈晒了张照片,“2015,我们会更好”。谁料到,3月的泰国之行,竟然是人生旅行的终点。

  得知这个消息已经几天,仍然无法接受。这么鲜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说没就没了,就好像从来都不曾活过。再次提醒我思考生与死的意义。碰巧看到止庵的《惜别》,看到开头讲他父亲那段就已经控制不住哭出来。读到这句 “生就是向死的过程,不过有人走得短些,有人走得长些罢了。既为生者,无一不死。死是生所注定的。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希望自己能积极的面对。

  《惜别》读后感(五):你该死

  是不是该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又不想说的那么的明显

  逝者已逝,还望节哀

  其实作者的母亲算是万幸的,没经历过太多磨难

  从小出生于富贵人家,也算是从小到老享尽清福了吧

  死亡是人人所恐惧的,死者是一切所悲悯的

  好好活着不是挺好的么,现在的人为何有那么多喜欢寻死腻活的呢

  你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你死了,希望跟着玩完

  这个世界有什么值得你不如意的

  人生在世的确就只是小命一条

  你死了,的确

  一切都跟着完结了

  你死了,的确

  这个世界都停止了运转

  不用考虑太多因果关系

  如果真的活不下去,也好,那就死了吧

  死是很重的一个字眼,可笑的是

  现在的人总是将死字看的太轻

  不能承受的那么轻

  我觉得现在的人都该死,该死啊

  《惜别》读后感(六):父亲的通讯簿 (黄丽娟)

  最近读作家止庵的新作《惜别》,这是他书写亲情离别、叩问生死的沉静之作。全书没有浓重的笔墨,只有淡淡的叙述,将一个母亲的生前往事娓娓道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当作者清点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小小的通讯簿。“母亲在上面记着亲戚、朋友、她的单位和小区各种服务设施的联系方式,笔迹工整;只是后来补写的几条稍显凌乱,那时她已经病重了。”“这通讯簿如今我还在用着。记下这些内容的那个人,仿佛在用心维系着某种生活秩序,她热爱这生活,也享受这生活;然而却被从中排斥出去,这一切已经与她彻底无关了。”读到这一段细节时,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我的抽屉里也珍藏着这样一本通讯簿,是我的父亲生前留下的。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本子,黑色的硬塑料封面,上面有象形文字图案。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父亲的名字。里面呢,就像止庵的母亲那样记满了亲戚、朋友的电话。唯一不同的是,父亲还用这个小本子兼做账本。看着那一长串密密麻麻的数字,我仿若看到了父亲忙碌辛劳的小半生,心头情不自禁地涌起阵阵酸楚。

  有一阵,我带了几个学生,一时忙不过来,便让父亲过来负责买菜做饭。我猜这本通讯簿就是那时候开始用的。因为,父亲是按月份记载的,起始月份是九月。再看九月份的账单,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真是事无巨细,小到一节电池、一个塑料袋都有记载。一开始我就跟父亲说,吃的用的喜欢的尽管买,也用不着记账,钱不够了跟我们说。可父亲执拗地要记账,并说当家是一门学问,得学会计划消费、理性消费。在父亲的精打细算下,我们每个月给他的菜金都会有节余。有时,我跟他开玩笑:“节余的钱就当是你的小费了。”父亲听了总是很生气:“啥小费?让我贪亲闺女的钱?不让人笑话死了?”见他吹胡子瞪眼睛的,我连忙收起玩笑,一本正经地说:“感谢老黄同志一针见血的批评,以后保证听党的话。”“哈哈哈!”父亲这才爽朗地笑了。

  虽然父亲已离开了四年,但这笑声依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父亲上过学,文化程度是初中,这在他们那个年代算是有文化的人。看他在通讯簿上的字,有的一笔一画,有的龙飞凤舞。从书写的笔迹中,大致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父亲的心情,要么是认真严肃的,要么是心花怒放的。我没料到,通讯簿上的头条居然是我们夫妇俩的手机号码。可想而知,我们在他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

  想起平时,父亲不善言辞,甚至都很少听到他直呼我们的名字。每每跟我们说话,总是“喂”字开头。先生起初不了解父亲的脾性,很反感他的“喂”。我劝慰他,父亲是个内敛之人,即便胸有万壑争流,也会不动声色地抑之于一马平川中。

  父亲没来我家之前,总跟母亲闹别扭,毫不夸张地说,两人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有时,我都懒得去劝架了。但是,自从父亲来我家帮忙后,便很少跟母亲吵了。或许,距离产生美。父亲开始惦念起母亲的种种好来。当然,他是不会跟我们说的,但是我能从他的实际行动中体会得到。每个周末,父亲总要买上一些母亲喜欢的吃食带回去。而在家两天,父亲也不闲着,总是抢着帮母亲干这干那。有几回,父亲还偷偷上街给母亲买了几件新衣服。母亲喜滋滋地跟我说:“没想到这倔老头还真是变了呢。唉,只是过着过着咱们都老了!”我也感慨万分,是啊,有什么能敌得过时间呢?“好好珍惜吧,幸福的老太太。” 我对母亲说。

  如今,父亲不在了。而现在这个时空里,就只剩下我的“父亲曾经存在”的念头了。止庵在书中说:“我素不相信什么特异功能,但假若有那样一副眼光,能在这空虚之中看见母亲过去留下的身影,就好了。”我也好想有那样一副眼光,能一直看得见父亲的过去与未来。

  我用护手霜将父亲的通讯簿擦了又擦,直到黑色的封面泛起一层油亮亮的光。看着它,我又想起父亲——过去他坐在沙发上,查看通讯簿,拨电话叫人送水来;晚上他也坐在那儿静静地看电视。

  注:原文刊于《教师博览(原创版)》2015.4,《作文与阅读》2015.5。

  《惜别》读后感(七):不说再见

  “我终将彻底接受母亲已死这一事实”

  (原题:不说再见)

  文/里斯本

  梦是生活的海市蜃楼。久别的人能重逢,要走的人能暂留,就怕醒,而梦醒偏偏都发生在做梦人欲求更多的瞬间。梦空间巨大,任人的创造力随性发挥,只要你日有所思。然而白日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或想要实现的情境,梦中却也未必能理所当然地实现,梦不全然是醒的补集。在止庵所著《惜别》一书中,有长达24页的附录,编入了作者的母亲去世后,作者记下的与母亲同在的梦境。其中有一个梦境的文字记录只有一句话:“夜里梦见开始写关于母亲的书了。”(275页)读到此处,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白日做梦的感觉。读《惜别》这本非常特别的书,犹如旁观别人做梦,而造梦人提笔记下了做梦这件事,被我看到,真是像连环套一般奇妙。梦最终要醒,现实无情,时间正大步流星奔向未来,依依惜别的人,自梦醒之时起,宣告不再相见。从全书中情深意切的文字看来,作者止庵并不全然想从思念母亲的梦中醒来,但却早已做好了醒的准备。白纸黑字,作为将醒未醒的呢喃,也作为大梦长存的见证。

  追忆母亲有很多种方式,持久、深入、全面的追忆也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情感深厚细腻,也因为存有遗憾愧疚,追忆变得极为多元立体。起初是送走母亲,在母亲病故的时候,借助适应生死两分的过程,讨论死对生的剥夺;随即是回忆母亲,在母亲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时,复读甚至研究母亲的日记和书信,从极多细微的角度重新了解母亲,复原母子关系的全貌,确认生存、生活的价值;之后是逐渐变得沉重的回忆,从母亲的癌症复发开始,以母亲日记和书信中谈及自己、亲人和环境的文字为标尺,伴随母亲一起再经历一次与死的对抗,结清生死相抵过程中的遗憾与满足;最后是追思母亲,在母亲离开人世之后,印刻母亲生活的痕迹,挽留母亲气息和精神的存在,把死逐渐收纳到生当中,依凭母亲对子女的情感影响,弥合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断面。这样细致绵长的追忆方式,邀我们来边读边见证,其实是一件残酷的事情。然而,我们也因此有幸看到了一家人、一对母子的生活细节,为一位老人的音容笑貌、才识情趣而沉醉。

  作者止庵忆母的素材是日记和书信。在一个家庭里,日记和书信甚至便条都是最普通的文字记录,看似没什么特别的信息,但在人与人交流极尽简化的当代,字纸已经变得十分宝贵,何况作者母亲和作者本人的日记都非常连续,一日一日的记录连接起来能形成非常完整的氛围,足以还原母亲的生活,这在《惜别》的第二部分《曾经存在》中呈现得淋漓尽致。从母亲的日记和书信中可以看出,巨蟹座的老太太心思细腻,对待亲人非常温柔,凡事都会先替他人考虑,事后也会思考自己的不足。母亲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重视并不完全是性格使然,她自幼经历的生活和教育以及此后几十年的洗礼也影响巨大。刚读本书不久时,读者可能会觉得,书中动辄大段摘抄母亲日记和书信,写得却只是普通的坐公交车、逛商场、搬家装修、拾掇花草等琐事,有多大意义呢?其实,这些段落并不是简单的摘抄转录,作者通过对母亲日记的“文献研究”,重新构建复原了母亲在世时的生活状态,把她与亲友、家园、物件、喜好乃至看过的书、电影等艺术作品的关系统统归位,这是多么庄重浩大的追思仪式!母亲逛华润超市纵然不如逛华盛顿更值得纪念,但平凡的文字更显出工具般的力量,连接了日常与思想,留下了特定时刻的痕迹,更成为离去的人曾经存在的证明,亦是留给后人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第三部分《在死者》是全书读来最为煎熬的部分,这一段回放了作者和母亲共同经历生死之交的过程,可谓完整版的生离死别。从母亲刚刚出现癌症复发的症状开始,母子二人都意识到死正在降临,母亲开始成为“在死者”,不可逆转的“在死”自此吞噬了“生”。然而,人往往是在这样的生死斗争白热化阶段,才意识到生之可贵、脆弱和复杂。向死而生,人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反抗”,母亲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创造奇迹”,然而残酷的现实不可逆,“我得了痼疾”(180页)。漫长的“在死”是由一点点地向死夺回生的时光而构成的,哪怕只是徒劳,这段不服气的时光也会显得密度很大,比健康时的每一天都厚重几倍。作者在回忆中自责没能更早发现母亲的病情,错过了提早医治的时机,以至于无法治愈,使“在死”变得不可抗拒;因为没能提早帮助母亲实现种种愿望,使“在死”状态的生活幸福感被大大削弱。大概所有逝者的亲友,都有过同样的自责,都一样无法释怀。作者写道:“随着母亲去世愈来愈久,在我的印象里,她最后的病与死的一应细节渐渐淡薄了,而此前与健康的她一起相处的各种情景却时时清晰地浮现出来。”于是,书中大段摘抄了母亲确诊后写下的日记,直到她无法再动笔时为止。这些日记片段与前章不同,无论写就诊取药、待客、整理物品、回忆往事,“在死”之事都挥之不去,即便不在文字中提到,也好像浅浅地印在纸背。母亲把一生的遗憾和眷恋都写在了死之上,对小家庭、大时代都作出了最后的交代。不能补偿母亲受到的亏欠,不能分担母亲曾经面临的抉择之难,成为作者无以言说的痛苦。

  “我们只有在生之外或生之后,才可以把生安排得理想一点。”(247页)不理想的生活是因为匆忙,不理想的死亡是因为更匆忙。死后的无奈,不一定比在世时的无奈更令人心寒。作者一直希望陪母亲出门旅行,去日本,去母亲幼年游历过的英美,直到母亲去世之后终于梦见出游成行。与现实相比,还是梦厉害;但是与梦相比,还是现实更宝贵。这样一本用全身心去告别亲人的记录,并不是简单地在呼唤人们珍惜眼前人,它更像一本说明书,教人在面对生死的各个环节都做足力所能及的事情。书中提及弗洛伊德的“有限不死性”,即让人活在他人的回忆中。人们抗拒遗忘,将死者曾触碰的物品保存下来,将他的音容笑貌妥善存放在记忆中,在梦中完成他的愿望甚至拓展他的人生,但是“一切具体的都终将变为抽象的”,“我终将彻底接受母亲已死这一事实”(263页)。挽留都将以放手作为结束,告别都将以转身收场。珍惜曾经存在,坦然接受死对生的覆盖,是每个人都将抵达的终点。母亲写道:“想着我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我的。”(302页)惜别,不说再见,相亲相爱的人们永不会分开。

  (20140914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网址:http://paper.nandu.com/nis/201409/14/269609.html)

  《惜别》读后感(八):用一种轻松的方式热爱生命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我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坐在人来人往的彩超检查室外面,看着人群中不断有穿着病号服的人走来走去,还有一些人坐在座位上唉声叹气,不知道在等着什么样的结果。我看了看这个场景,感觉我应该承受不来两三个小时的等待,于是就拿出我的书开始看。

  之前对这本书并没有什么了解,但是一看竟然是写生死的书。于是在医院的等待当中,那些生死的感受就一点点放大,到最后我都不记得我怎么看着看着就进入检查室,就进入到医生的诊疗过程当中。

  好在当时的诊断并没有什么大碍,年轻力壮的我很快又恢复了健康的身体。不过在那之后的连续一个星期,我每天晚上都要看一会儿这本书才睡,好像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书中首先令人触动的就是一些关乎生死的观点。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很琐碎和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这样的大事。所以在读到这样的话题的时候也是忍不住郑重的。生是大事,死亡却是生的延续,是生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然而,不论做什么样的准备,在死亡来历的那一刻,我们都是软弱的。可能对我一个没怎么经历过这种大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认识仍然是很浅显的,但我已经在用我的理解力尽力去做。

  另外让人感动的就是老人的生活姿态。我记得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在古代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很有文化的,男子终日都要钻研诗书礼仪,女子也要通晓琴棋书画,所以古人总是在写文章和诗词,一不小心就写成一本书,后世的有心人再帮他们整理出来。想必老人的生活也是那样,她年幼的时候,家庭环境应该很好,接受了很多时髦的教育,所以她到老的时候竟然还是一个赶得上潮流的影迷、书迷,这实在是令人感叹。除此之外,她还始终坚持写日记、写信,还写书法,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平淡却深刻。

  于是我也在想,如果我到老年的时候,也能够像他的母亲那样,始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应该也就无所畏惧了吧。真的也想成为那种“活得质量很高”的人。

  然而,我们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任务,要工作,要恋爱,要旅行。但是恐怕每个阶段都有让人心思开阔的事情吧,我还是应该珍惜现在。

  很多关于他的母亲的生活细节让人觉得很舒服,他的母亲有非常好的写信和写日记的习惯,并且这些内容也都被引用到书中,虽然内容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都是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但这也是这本书当中最精华的一些部分。尤其是读到母亲与姐姐之间的通信时,我当下就决定今后也和妈妈用这种方法建立起交流。我到北京之后,总是梦到家里的人,应该是因为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离乡背井的人吧。初出大学,我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有很大的不足,所以常常有委屈,也常常有情绪。然而经历一些人和事之后,我也明白,好多爱的付出是不值得的,甚至是对自己有害的,那么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爱都给真正爱我们的人。

  父母就是这样的人,至少我的父母是这样。每次我跟朋友说起我的父母如何关心照顾我,如何给我的学习帮助,如何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他们都羡慕地说我真是太幸福,有这样模范的父母。长大之后,虽然自己的想法逐渐独立,逐渐想摆脱他们的笼罩,但我心里明白,我们之间有一种暗的联系是始终连接在一起的,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有所阻隔。

  但我觉得这本书失败就失败在行文上面了。行文上面几乎是没有什么章法的,看起来非常乱。最多的全部都是“曾经在某某的书中看到说什么”,或者是“母亲曾经在日记里说什么”,倒是母亲的日记都很质朴感人。我觉得还不如直接将母亲的日记按照年份整理出来,然后稍微做一些批注和解释就可以了。作者的行文结构实在是看不懂,看起来很不舒服。后来看的时候,几乎是只看老人的日记,看到引号才去看,别的内容干脆直接跳过了。尤其是那些古文的引用,实在觉得多余。

  在看一个梦的记录的时候,看到用自己的语气说,他并不是想写一本传记,而是想写一本母亲和他之间的关系。如此看来,好像并没有达到作者想要的效果。

  关于作者不断引经据典,我有一种解释方法。作者可能是希望在这本作品当中,同时兼具情感性和思想性这两种特性。但是我觉得他在具体的处理过程当中处理得并不算好,有时候上一段还在写对母亲的情感如此真挚,下一段就变成一种冷漠的口吻述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会显得有些冷漠和不近人情,甚至情感也有一种被泼了冷水的感觉。其实我能够体会这种想法,希望自己的思想时刻是有深度的,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在处理上可能更难。

  其实,如果有机会送长辈一本书的话,我真希望送给他们这本,希望他们珍惜自己可能比起我们来相对有些短暂的生命。

  而对于生死这样的宏大的命题,我希望自己能够用一种淡然的方式面对,一切都是生活。

  :

  另外还发现两处疑似错别字的地方,希望作者或编辑看到之后能够有所解释或改正。

  《惜别》读后感(九):书信和日记是一个支点

  看到许多评论中,对过多摘录母亲的日记和书信,颇有诟病,认为削弱了思想价值云云。

  其实,我倒是很喜欢这些段落记录的平凡生活。

  我觉得止庵写下这些,未必是为寄情或发表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已。

  母亲的记录和倾诉,大多关于生活,确实没有太深刻的意义。晚年嘛,多是安宁寂静,并不惊天动地。

  但是,从这些平静谈论具体生活细节的文字中,我看到一个老人对待生活的方式——热爱、平静、思索,并且不无郑重。这方式最终传达的是一种平和稳实的定力,是人的精神在凡俗生活中,一个坚定的支点。

  母亲通过日记和书信,将这种能量和支撑传递给家人。如今,再通过她的儿子传递给这本书的读者们。

  作为一个追求智性的人,这是多么可贵的收获。

  尤其当这些能量来自于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你不能不感叹这多么难得。

  我的外公外婆今年只有七十岁,可是我与他们共同生活,不过勉强维持生理的舒适。在精神上则完全孤立。他们无法给予我内心力量的补益,我若反哺给他们也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无力理解,也并不认为有此种需要。

  现实里,我几乎碰不到有精神生活的人。这很遗憾。

  我记得我在一位博友的生活散文下留言:纵使我们终其一生都何其平凡,但内心的能量会陪伴我们优雅地度过绵长的岁月。

  这位母亲正是如此优雅,优雅地画上了人生的句点。

  我深心欣赏,心怀敬意。

  我向往这样一种内心充实笃定的晚年。

  看完本书,随即接下去读了《皮囊》。在《皮囊》的序言中,有一句话:“文学没那么重要,比起皮囊,比起心,文学是轻的。”此言深得我心。同样,对于本书的文本评价,我认为,文学也是轻的,文学的深刻性是轻的——深刻的思考,远没有文本所承载的鲜活的“人”重要,远没有“人”所投射出的意念的力度重要。

  这一点认识,是基于对“人本”的尊重。显然,这份尊重是作者止庵看重并极力维护的,却被一些读者忽略了。这当然不是说,一些读者是不高尚的,只是他们的阅读目的和需要,或许与作者的表达目的,存在不重合的部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着,容易激发我的倾慕之心的人,必然是会把心灵交付给表达和书写的人吧。

  我向往有人陪我一起,静静观望生活的潮起潮落,分享或分担着,我的欢乐抑或忧伤……

  像这位老人生前所享有的那样。

  感谢作者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把生命付诸记载和倾诉的灵魂,她的平凡和高贵。

  感谢她提醒了我,我对生活所持有的期望。

  《惜别》读后感(十):我们的人生与我们的离别!

  读止庵的这本《惜别》,是在父亲去年岁末辞世后的今年夏末。书中止庵忆母亲,点点滴滴,都能引起内心的共鸣。父亲辞世前半月,将他珍藏一生的戏曲书籍都给了一位从事戏曲研究的朋友,夏末这位朋友来京时候特意让我陪着一起去他的墓地,这也是我时隔近一年后再去。墓前从立着一排排石碑,更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仿佛生活中父亲存在的印迹越来越少,心中真的五味杂陈。

  父亲生前多次提起彩屏手机,因为觉得他手里有手机用,觉得他可能学不会,于是就没有认真地给他换一个。这样的事情,现在想来还有很多,但也是永远未能实现的了。

  我敬仰的希阿荣博堪布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无始无涯的轮回中,这一世亲人的相聚犹如空气中飞舞的尘埃偶尔相触。转眼就是分离。其后各自循业流转,相见无期。多少恨多少纠结,终归于两两相忘。不如宽容相待,珍惜尊重吧”。给所有父母还健在的朋友,愿我们与父母不再留下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惜别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