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精选10篇
《疯狂的程序员》是一本由绝影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一):感悟《疯狂的程序员》
该书经典语录摘抄如下:
1、你不会造车,但可以去卖车;你不会下蛋,但可以炒蛋炒饭卖。而且卖车的肯定比造车的更会卖车,炒蛋炒饭的肯定比母鸡更会炒蛋炒饭。
2、现在的社会就是,谁吸引了眼球,谁就吸引了Money。
3、人无非有两种方法提高自己,一是真的提高自己,二是打击别人提高自己。
6、程序员是值得尊敬的,程序员的双手是魔术师的双手。他们把枯燥无味的代码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软件。
7、兴趣能给你动力去做一件事,但最重要的却是热情,热情能给你动力去一直做这一件事。
8、你比他好一点,他不会承认你,会嫉妒你。要是你比他好很多,他才会承认你。所以你要做,就应该比别人做得好很多。
9、要学就学大家都不知道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做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
10、人要是做一件自己认为很大的事情又没人支持那真是很可怜的。
11、程序员泡妞的技术其实和写程序差不多。比如你拿到一个题目上手就去写,那多半要糟糕。也许就在还有几行代码就要完了的时候你忽然发现写不动了,这样写根本得不到结果;或者你突然发现走了冤枉路,用这个方法写了二三百行代码,但是C标准库里本来就已经给你提供这个函数,直接调用就完事。所以泡妞和写程序一样,要有计划,有设计,甚至要去写文档,画流程图。当然随着你自己的水平不一样,刚才那种方法是程序员的方法,如果你是BOSS了,你就可以直接端杯咖啡过去说:“小姐,可以请你喝一杯吗?”然后随便侃几句就要她的电话,一定要会说话,多讲话,记住美女永远喜欢开朗的人这正如她们比起QQ游戏的代码来说更喜欢QQ游戏本身。
12、程序员不管是做程序还是做事,都应该有这种习惯:一个问题要尽量在做之前就把所有的结果想出来,分别对每种结果进行分析,找到较好的应对措施再去做。这样,整个问题都尽量在你的控制中,不至于做出“Out of control” 的事情。一件事,如果你决定去做,就要尽量让它在你的控制中。
13、我在决定追你的时候就知道我一定会成功。因为我决定追你,我就会用心去追你。自己用心又有计划去做事,是很难失败的。
14、天下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有自己的老婆,但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事业。要有事业,一定要花比找老婆更多的时间和心血。
15、成果出来了你跟别人说,那是你的成功;成果没出来你就跟别人说,那是你狂想,反而被别人笑话。
16、对程序员来说,大部分是从解决问题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中来的,不是从这个CASE有多大,奖金有多少中来的。
17、写程序有时候很有意思。比如你搞数学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可能出来三,但程序就不一样,方法自由,很多时候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直接反应出这个程序员的性格和思想。
18、你要明白程序员想要的是什么?是肯定,钱是次要的。
19、艺术家和程序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作品宝贝爱得不得了,像自己的儿子似的,就算自己的儿子有一点瑕疵,但终归是自己的儿子,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意轻易去修改它。
20、以后自己写代码,就一定好好写,写规范,写好注释,给后人留点方便。
21、公司用你,就是希望你给公司创造价值。说技术啊知识啊都是给逼出来的。公司给你讲这些,其实就是在逼你。明明你根本不行,但是他说你行,于是你自信心极度膨胀,还真以为自己行。当然后果就是你必须拼命去学习,证明给别人看你行。结果,你有用了,公司的目的达到了。当然,你自己也得到 了提高。
22、程序员实际上就是一个幕后工作者。你程序写得好,客户用得很满意。
23、存在就是合理。
24、做产品不仅仅需要技术,尤其是做成功的产品,更不仅仅只需要技术。
25、若要不失望,就不要抱希望。
2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搞技术的莫名其妙有了优越感,越是有优越感,就越是不修边幅。
27、也许我付出比他们多三倍的努力,只能得到比他们多一倍的回报,但是如果我不付出这三倍的努力,连一倍的回报也没有。
28、眼光放长远一些,看到的东西就多一些,生活得也更有意义一些。
29、其实你要知道,什么是程序员,能为一两千块工资天天在公司加班加点回家还继续干到两三点甚至通宵的程序员,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挣多少钱。程序员,他们想的是什么?他们想的永远都是技术,哪怕我现在身上只有两毛钱,只要有志同道合的人跟我聊技术,我一样敢跟他从C++聊到ASM,从API聊到inline hook,从Ring3聊到Ring0。聊完了,今天晚上吃什么?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获取Kernel基址。
30、你找不到错误并不代表错误不存在,同样,你看不到技术比你牛的人并不代表世界上就没有技术比你牛的人。
31、你要明白程序员的心理,对他们来说,好多CASE根本不是给老板和用户做的,是给他们自己做的,别人怎么想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对得起自己。
32、存在即是合理。
33、男人嘛,你可以不在任何时候把你女朋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一定要在她最需要你的时候给她依靠。
34、说硬件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好比计算机的身体,软件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好比计算机的灵魂。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当然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去追求精神上的提升,有些还对肉体上的东西比较鄙视。可正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往往又说一套做一套,没钱的时候,当然要先去追求物质,没物质什么都是空话,有钱的时候更要去追求物质,因为有钱了,终于可以充实一下物质生活了。所以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一面说要提升灵魂,一面又在摒弃灵魂,最后堕落到实在不行了,终于有部分看破红尘,归依佛门吧,在虚无中给自己找一点安慰。
35、一件事,如果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又能为人们做出贡献,还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这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36、所以技术也是如此,现在你觉得自己菜,到明年你技术又会比今年有所提高,虽然你自己并不怎么感觉得到,但提高是实实在在的。不怕人没长进,就怕人没耐心,等不到明年就打退堂鼓。
37、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这么自以为是。BUG?BUG在哪里?我没看到BUG就是没有BUG。牛人?牛人在哪里啊?我没看到牛人我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技术?这技术有什么用?我没看到这技术的用途它就是没用。抱着这种思想,于是一天只想着我要做什么,根本就不考虑我应该做什么。久而久之,胆子越来越大,大话越来越牛,技术反而越来越粗糙。
38、关键字对程序员的刺激是相当大的。举个例子,“裸体”这个词对他们的吸引力就远远没有“裸机”这个词大。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找到了对付程序员的不二法门。你要想让他陪你逛衣服,就得说:“咱们去逛MB吧。MB,好像是MATLAB哦。”你要想让他陪你去看电影,就得说:“咱们去看电影吧,《防火墙》还是《黑客帝国》?”你要想让他陪你去吃饭,就得说:“咱们去吃饭吧,吃KFC还是MFC?”
39、管理,是大棒加胡萝卜。一味抡大棒是行不通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被他们抡死了,要么把他们打跑了。所以,适当的大棒后面还是要有胡萝卜,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员工做了什么东西出来,首先要肯定他的成绩,然后再指出他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让人接受,也容易让人信服。
40、也许有一天,技术真正和商业利益分开了,中国的软件就有希望了,中国的程序员就有希望了。
41、说到写代码的风格,江湖上大底有两派。一派认为写代码就如同下象棋,写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成竹在胸,写的时候要正襟危坐,规规矩矩,总之一句话,代码就要写得规范,格式要比毕业论文还标准,措辞要比红头文件还严谨。而另一派认为代码就如同美女的裙子,既然是裙子,当然要越短越好,要不你还不如穿长袍。
42、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多去学,其实打打下手也无关紧要。怕的就是又不懂又死要面子不愿意多学习多向别人请教。到头来害了谁,还不是害了自己。别人东西没少,你自己却有很多东西没有得到。
43、我知道,也许我用十倍的努力只能比别人多出一倍的收入,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不用上这十倍的努力,我连一倍都多不出来。
44、其实,自己的成果就得到别人特别是用户的肯定,又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分享,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45、你接的东西,你做的东西,都不是给别人做的,是给你自己做的,自己做东西是要对得起自己。要么你不接,既然你告诉别人你要做你就必须得做。
46、古训曰:便宜莫贪。每个人都盼望着便宜能光顾到自己,就算没正儿八经地想多多少少也偷偷想过。但是这便宜真的来了,就要小心了。
47、我不服,也想抱怨,抱怨可以,但是抱怨有用吗?抱怨之后呢?难道就坐在那里等待下一次抱怨?你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把时间拿来多学点技术,好好提高自己,我告诉你,写程序和别 的工作不一样。有些工作需要人缘,有些工作需要关系,有些工作还需要美色,但是写程序,只需要你有技术。就像我一个朋友,他走到哪里都有饭吃,而且都吃得不错。他要是觉得不好了,随时可以炒了他老板的鱿鱼。因为他有资本,他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愁转不了正。
49、你不愿意归不愿意,不去也得去,去多久还不是公司说了算,领导们总认为自己的决定是高瞻远瞩,站在台上挥一挥手,下面的群众便立刻斗志昂扬——那是农民起义的事了。纵观历史上,农民起义为什么总失败,或者就算不失败到最后也是被地主阶级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历史书上说得很清楚了,是因为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 资本家当然自认为比地主阶级高级,事实上,资本家总是认为自己比谁都高级,地主阶级都能利用的事情,他们当然也不在话下。
50、技术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人们对他的看法而已。
51、一个设计最失败的就是缺少想象力。
52、做技术工作的,最忌讳就是心态不能平衡,一旦你心态不平衡,你就写不出什么程序,虽然你可以几个小时一直坐在电脑面前,而且要写什么怎么写你也很清楚,可是你就是下不了手。
53、你越是抱着什么目的去做一件事,这目的就越是不光顾你。
54、无论别人的观点如何,也许很幼稚,但听完别人的观点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可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懂,很多人喜欢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话,当场指正其中的错误,并且以在这种情况下指正别人来体现自己的水平,真是“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55、资本家啊,精于成本计算,难道就没想到十个劳动生产率为0的人,就算雇佣成本为1,也顶不上一个劳动生产率为1雇佣成本为10的人。因为按照前者,你那十个一块钱完全是打了水漂啊。
56、男人,最主要的是什么?一定要信守自己的承诺,如果你没把握做到,最好就不要去承诺,如果你没把握做到,最好就不要去承诺,至少你什么也不承诺,别人不会看不起你。
57、我们在修炼禅宗之前,山脉就是山脉,河流就是河流。我们在修炼禅宗的时候,山脉不再是山脉。等我们修炼完禅宗后,山脉又复为山脉,河流复为河流。这就像以前哲学里学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有进步。虽然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看起来很像,但是他们本质已经不同了。
58、对一个程序员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和锻炼的机会,而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程序员。
59、现在的社会,一个人说话,不怕他说得不好,就怕他说得没特点。
60、很多时候,事情都无法想得很完美,反而是逼得你把它做得很完美。
61、以前我也面试过很多人,第一个问题我都问:你喜欢写程序吗?干这个工作和别的不一样,很大程度上在于你的兴趣。你对技术感兴趣,你才会抛开奖金、工资这类东西,你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和时间去钻研它、解决它,你才不会在工作和工资上感到不平衡,这样你才会很快进步起来。
62、有时候,技术到了高级阶段,就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一种思想。
63、很多人看到别人有漂亮的女朋友就觉得心里不平衡,想这么一个人,哪里都比不上我,居然能追到这么好的MM。你这样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这么好的MM摆在你面前,你有拿行动去追过她吗?想得再好,理论再先进,都不如一点点的实际行动。
64、因为我不和你下棋,就没人和你下了。如果我不输,你也不会赢。市场就是这样,总要有人输才会有人赢。赢的人就大抵都和你一样,很早就学了棋,什么布局招法规则头头是道。可输的人原因却各异。所以,成功的经验,只需要跟一个人学就行了,失败的经验,却需要从千千万万的人身上去找。
65、总之,能用自己熟悉的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且性能也差不到哪里去的算法就是好算法。
66、练武功就和写程序一样,不在乎你修炼了几十年还是几百年,也不在乎你少林武当峨眉拜了多少门派,关键是你有没有把一门武艺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学武艺,最忌讳总想着去追求大而全,你要明白,其实只需要“打狗棍法”这么一招,就足够你掌舵丐帮,受用终生。
67、我没有把握一定把它完成得非常漂亮。但是我会尽力去做,和你们一样去认真解决里面的每一个问题。到最后,即使我做得没你们想象中的好,但是我也问心无愧了,因为我已经尽力去做了。
68、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
69、写程序就两种:要么纯粹就是爱好,不计任何回报,就像我们刚学写程序那样;要么就是给自己写程序,为自己挣钱,就像我们现在一样。
70、你以为写程序只需要百倍的信心加上拼命就可以了?平时根本没有踏踏实实去学习,没扎实的根底,再怎么拼命也是白搭。
71、“疯狂的程序员”绝对不是靠狂妄和拼命的程序员,而是能够踏实,持续努力的程序员。等你真正做到了这两点,技术上去了,在写程序这个领域,能够限制你的只有你的想象力,到那个时候,你才算个“疯狂的程序员”,这种程序员,是能令竞争对手无比恐惧的。
72、在市场上,要么你就做第一个,要么你就做最好的一个。
73、我告诉她。在很多时候,看起来我的确忽视了她,但我心里一直把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在一起你几年了,我和她都知道她也并不是个完美的人,我总是很明确地指出她的不足,她的缺点,因为我爱她,我要对她负责,我应该让她不断地变得完美。这些批评她的话让她听了,肯定会不舒服。可是别人不一样,她的那些朋友,只是普通朋友而已,他们并不需要为她负什么责任,不需要担心她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事业,不需要关心她的工作有没有前途。所以他们可以总是说她喜欢听的话,总是迁就她的缺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总不能哄她开心的原因吧。她跟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所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会做一些很开心很值得回味的事情。可是这又和我不一样,我和她,要面对的是每一天的生活,有时是单调而乏味的每一天。这和我们俩一个道理,以前我们在一起工作时,空余时间不是一起吃烧烤就是陪你喝酒。现在呢?我们总是用有限的在一起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和心得。
我又告诉她,也许我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是因为你有了,所以你不觉得这有多么宝贵,等到有一天你失去这些的时候,也许你会后悔。
74、把妹子要算机会成本,要用迭代法,先约会吃饭,简单表白,看形势如何,如果形势好,再迭代约会,更加深入地表白,要是形势不好,立马撤退,停止迭代,这样一直迭代到最后。
75、明明最后都是要Clean All的程序,为什么还要去Rebuild一次? 这样做,让我知道我可以创建它们。我可以把这一行行枯燥无味的代码变得丰富多彩的软件。程序员是值得尊敬的,程序员的双手是魔术般的双手。
深夜终于写完了这篇书中所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段落,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是在图灵的网站上,我看是一本小说,又和本专业有关,于是就开读了。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像心灵鸡汤,不过读到最后,就越能产生内心的共鸣。是啊,谁不想陪自己喜欢的女孩到处溜达,陪她逛街,陪她看日出日落,但我们知道,还要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写代码就和做数学题一样,实行的是达尔文的用进废退的进化原则,你越是加强练习,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其实做任何事情不是如此呢?
小说的主人公为了写代码熬通宵,我和他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是要参加一场编程比赛,赛前晚上写代码写到深夜,第二天还得早起做早操,上课,郁闷的是一天还不困。其实那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一朋友给我讲回溯算法讲到绝望,但我还是不开窍,N皇后问题做了无数次,但换个类型我就懵逼了,但我还是要谢谢他,要是没有他,我不会体验到夜晚刷OJ可以刷到忘了睡觉是什么感觉;当然还要一个女生给我每晚发她在各个校园拍的风景图片,说是缓解我编程的压力,而另外一个女孩在网易云音乐里找了一个轻音乐的歌单,说要是程序写不下去了就听这些歌,放松一下,最后还有个男生大晚上的不睡觉一起陪我刷OJ,哈哈~~~ 有你们在陪伴在我奋斗的路上,我真的很感动。
编程不光让我认识了一些牛人,还有就是对我的做人做事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不再浮夸的表现自己,也不再高调的展示自己的水平,做任何事应该让行动走在言语的前面,因为我知道还有许多比我更牛的人在默默的学习。对于每一个遇见的bug,我都会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每一次内心的触动,我都会记在脑海里。
生命不息,AC不止!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二):偏爱程序员
书是借了好几天了,今天才有时间看,是不是该感谢小庆的金工实习让我有机会静静地认真地读这本书?
作者的文采并不是特别好,但故事真实而感人。绝影描绘了他的大学生活,从对编程一无所知到感兴趣到废寝忘食地学习,还有在公司实习的酸甜苦辣。他的向上,他的坚韧,他的顽强生命力都让人感动。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其中有关编程的细节很不懂,尽管如此,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绝影。
原来在轻轻松松地写几个程序,大把大把地拿钱之前,需要经历如此痛苦的阶段。周围人的不理解,编的程序完全没用处,卡壳的憋闷,还有没日没夜看书练习的压抑……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只看到别人外表光鲜的一面。
很佩服绝影,他的专业是通信工程,异常地巧合,居然和我一样。其实专业并不代表了一切,只要有追求有热情又肯花功夫费心血,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就像绝影。
回顾自己,开学以来一直在抱怨课业的繁重,时间的仓促,生活的忙碌。然而和别的专业比比——就像莹所说的——我们是最最轻松的了。很多人不光要学我们的课程,还有自己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在忙什么?
绝影在大一时就找到了目标和兴趣,或者可以说将来工作的方向。那么我呢?有什么是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有足以克服一切困难的激情,能够在将来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心理学,语言,还是文学?不管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多积累一点,就像绝影那样?
写这些的时候,眼前老是浮现绝影在那个不是时分便捷的年代艰难地买书,独自苦思冥想。我能想象他碰到难题时的无可奈何,绞尽脑汁却没有进展的绝望压抑,一点一点地把书啃下来,怎么想都不会是愉快的事。换作我,可以做到吗?
想到越欠越多的模电,开学以来就没动过的心理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外语,还有虎头蛇尾的锻炼……该学学绝影的“啃”。
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了,结尾不是很像结尾,倒像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
有时候不大赞同绝影的生活方式——拼命工作,熬夜,透支,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我不希望他在事业成功之后落了一生的病痛,然后后悔当初的不顾后果。但要承认,绝影用淡淡的文字讲述了作为程序员的那么多经历,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做人。
特别钦佩他对工作的负责,哪怕做完就要辞职,还是要把在公司的最后一个case认认真真地做完;只要是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做好,哪怕每天用极短的几分钟吃泡面,哪怕天天要熬夜。欣赏他努力向上的精神,偶尔会为他宁愿独自苦苦思索也不愿问Boss Liu的死要面子轻轻一笑。
走社会上的路,真是辛苦,还好他有对技术最最纯粹的追求。
祝绝影一路走好,也祝我的将来不是梦。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三):Never give up!
花了一周时间,每天晚上看一点。
终于看完了,有一些话想说。
先说一下我为什么给四星,我为什么给四星呢?
1.如果给Bossj定位为工程师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带着新手光环的作者,如果给BossJ定位为作者的话,那么他又是一个带着一定成功光环的工程师;
2.这部书在CSDN获得了一定的热潮;
3.这本书还是影响了很多位读者的;
4.他不同于网络小说,却达到了网络小说的效果。
5.主人公的形象是积极正面的,本书完美的诠释了一个程序员的职业操守。
以上每一点都给这本书加了一星的评价,最后到了五星,但是还有一个扣分项,就是这本书鸡肋的成分还是占着大部分的。
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然后评价一下咱们的主人公同学吧,先不管BossJ是怎么样的一个程序员,但从他的大学生活写照,其实是不足以影射出来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影子的,大学生的写照是从绝影的那些室友中完美影射出来,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中,绝影就是烘托出来了那么一个“独爱莲之”的寄托。全书在构造这样一个积极上进勤奋刻苦的主人公时,时不时还有一些像邹总,像成董,像大叔这样似是而非,时好时坏的角色,来给剧情造成一系列波澜,你说这是一本传记类小说吧,但很显然他不是只去用大肆笔墨渲染绝影一个人的,这本书的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都被BossJ毫不掩饰的刻画描绘了出来,甚至他不用担心云云看到书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
这一点,就是很多位写小说的作家所做不到的。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四):我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
这本书记得很早就看过了,今天在豆瓣上写书评的时候突然想起,就把他标记一下。
大学四年与研究生两年注定与计算机有缘。
大一刚来的时候,第一次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好像是打字什么的。很清楚地记得,我连中英文输入法切换都不会。去学校的网吧,同学都把歌下载好了放在电脑桌面上了,而我却不会把它放到自己的手机里。高中毕业之前除了初中上了两个计算机的课(就是大家凑在一起玩游戏),从来没有摸过电脑,从来没去过网吧。高中毕业了,表妹帮忙申请的qq号,那个时候,才有过几次和同学去网吧查资料、聊天qq的网吧经历。
大一那会儿,看到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太菜,发了狠,去图书馆借了office的书,去网吧练习。期末的时候,计算机基础终于没有挂掉。
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对计算机的兴趣了,自己玩PS,3Dmax,绘声绘影。寒假在家没事,找了一本c++的书看,天书。
但在下学期,即使我寒假在家里看的一点点c++也成了优势。平时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回来问问我。期末考试考得也还行。其实那个时候,我只是在沾沾自喜,什么也没学到,现在也是。
大二上,沉寂了一学期,下学期的时候去华科辅修了计算机的双学位,学得还是挺起劲的。从大二下到大三下,整整三个学期的周末节假日,换来了一个华科的计算机辅修证,和对计算机整体的一点点认识。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大家都在挣扎着考研的事,考哪里,考什么专业。我也在纠结,考计算机还是考生物信息,或者退一步保本校的生物信息。后来,准备了几个星期的计算机考研后就放弃了-自己的动摇加上家人的不是很支持,后来就找到了现在的老板,短信上聊了一会儿,就答应收了我。
因为之前自己学了很久的Linux,所以刚来来实验室的时候,还挺顺手的。后来自己有点坑了。
再后来,跟着师兄学习服务器管理,看着php,学着写网站。只有两年的研究生生涯,我想多学点计算机相关的东西,不管以后有用没用。
回想起来,一路走来挺不容易的,看起来好像是自己的规划好了的路,其实很多时候是无奈和情节。以后,我也很可能去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大学四年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也没有像书中的主角那样疯狂地写程序,但还是在坚持。希望所有喜欢计算机的人都能坚持着,成为一个NB的人!
感谢一路上陪伴着走过的人!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五):疯狂的看完了,不过......
虽然下定决心跨专业到计科去读研,但是终究还有很多“很虚”的道理不懂,最近恶补了一些专业知识后,开始在暴风雨来临前做最充实的休息。
从拿到这本书到看完没有超过24h,(在我还在正常上课的情况下,这期间,还看完了另外一本看了一半的很幼稚的启蒙书)。可以说我看这本书的热情和激情都是很大的。只是,我不明白。
我真的不明白。在我看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压抑。既然绝影的技术可以独挡一面,为什么还为曾经做的一个对资本家的承诺耿耿于怀,甚至背弃了对女朋友的承诺,对自己的承诺?我大学读的虽然是信息专业,和作者一样,c++,汇编和vhdl都是学过的。我也编程。我也通宵写程序,通宵调程序。我也曾享受build之后0 error的喜悦。也曾为hello world或者一个led的正常闪烁而心中溢满幸福。也曾有做完一个project,测试成功,将代码粘到Word中几十页的充实感。之所以会想到跨专业学习计算机。对程序是不会没有感情的。只是,难道程序员只是程序员吗?是的,程序员可以升级为系统分析师,升级为系统架构师,但是,一个程序员的一生只是如此了吗?
不管是程序员也好,教师也好,总经理也好,任何人,都是作为一个真实的自然人,社会人存在的。他有权利去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社会观,价值观,政治权利和人文修养。然而,书中的绝影是盲目的。他自恃程序员为自己唯一的身份。不是公民,不是燕儿的男友,不是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是80后年轻人。而仅仅作为一个程序员而存在。这样的人生是很有的遗憾的啊。
具体的来说,比如,绝影作为一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去各地旅行一定是他曾经的愿望吧。到08年,绝影毕业4年了吧,加上大学的4年,8年技术上的提升并没有为他带来最实质的享受。他并没有很多休假和旅行。也许现在,绝影是成功的,凭着这本书的稿费可以终身旅行了。但是这不是作者作为一个程序员所获得的。这所依靠的是他曾经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当然,还有机遇。不是每个程序员都能写一本流畅的自传的,并不是每本自传都会有这样好的结果。即使现在有个程序员比作者的文学功底还要好,比作者的经历更容易引起共鸣,在这个程序员的小说泛滥的年代,也是很难获得这样的成功的吧。
对于燕儿,网上的评论很多。我看到了一条说绝影是燕儿最好的归宿,blabla......这个也许是对的。一个在除了学习以外没有任何成就却不能依靠自己的学习找到工作的女生不管找到什么样的男友都是值得的吧。一个女生大学期间没有学过很多业余的技术,没有太多人会去责怪她。但是,最基本的,可以自己凭借自己的人脉,自己的耐心,自己的努力,哪怕是努力化妆也好,哪怕是跑腿做销售,站着做前台也好,总要自己能为自己找一份工作吧。沦落到需要男友为自己介绍甚至包括一点要挟与请求的味道,沦落到整日需要找朋友陪自己使得自己开心,这样的女生舍不足惜。至于绝影,他简直不需要一个女友,从乡间拉来一个淳朴的姑娘就够了。为他做饭,为他洗衣服,为他打扫房间,最后带着羡慕,钦佩,崇拜的眼神望着他,就够了。如果能再淳朴的不考虑房子车子衣服首饰化妆品,不考虑生活质量和精神交流,简直就是perfect 女友了。是吧,绝影?
至于程序媛的问题,大家也经常讨论。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女生写程序,既糟蹋了女生,也糟蹋了程序”。前半句我很同意,真的,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男生和女生不一样。我有一个同学,男生,连续十几天通宵做项目。虽然中间也回宿舍睡过几个晚上,都是极少的。并且,白天还需要正常上课.。并且,那个项目并没有那么的急,特别是最后的时候,只是改改小bug做做改进写写文档就可以了,他仍然毫无倦意的通宵了。除了诧异和惊讶,还能怎么样呢?这是不能随人为改变的。我最开始通宵的时候,第二天虽然能够正常学习工作,但是全身不舒服。第三天就倒下了。多次通宵,就跑医院了。即使不通宵,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球发热,毛孔冒油,皮肤暗黄,整个人都像是死刑犯似的。某一个暑假,我一多半个月在面对电脑,一台或者两台同时,面对程序,文档和娱乐。结果双眼各升了50°,并且刚开学的那几天,打死不想面对那闪烁的绚丽的屏幕了。回来看那句话,对于后半句“也糟蹋了程序”,我是疑惑的。这个是不需要我去解释的。很多优秀的程序媛用她们elegant的codes 优雅的推翻了这句片面的,具有歧视性的话。
不管怎样,无论作者笔下的绝影是如何的疯狂,如何的技术至上主义,如何的不拘生活水平,如何的单恋程序。我依然决议做一个程序媛。我有激情有热情,我也会疯狂,但是贪图安逸的我,最好可以过得好一点。同时bless 天下所有的程序员们。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六):疯狂的程序员
“本来破解就是个细致工作,那时候技术又不发达,调试器还得用SoftICE,面对那个黑洞洞的窗口,还得记一大堆命令。好在有本《加密与解密》,本来看其实也没看什么,就这时候查查SoftICE的命令,权当工具书来看。哪像现在有Ollydbg,还可以边听mp3边调试,什么反汇编代码,直接一个复制粘贴到记事本中然后慢慢分析。不过话又说回来,正因为技术不发达,那时候软件也大多不加壳,就是加也基本都是些菜壳,哪像现在什么ASProtect,Armadillo,Themida还带虚拟机保护,不过就是个1.3L的VVT-i发动机,还给加个悍马的壳子,发动机价格3万,壳10万。”
“绝影和他们不一样,他不会出什么题,干脆就出些跟技术本身相关的题,他说他懂Platform SDK,就问他取窗口标题用什么函数,要是这个问题都答不出来,再简单一点,GetWindowText函数有什么作用,要是连这都不知道,那就直接让他走人。”
“破解本身不需要对这软件研究得有多透彻,只要知道他是哪个exe在负责输入序列号就行了,还是从MessageBox下手,思路不难,麻烦的就是这SoftICE。现在随便问一个搞破解的或者搞逆向工程的,谁不知道SoftICE?SoftICE牛不牛?当然牛。正因为太牛了,所以似乎专门给牛人用,或者只能给牛人用,因为操作实在太复杂了。IceDump这些插件绝影没装,就算装了他也不会用。你想从念大二第一次用SoftICE到现在,才学到勉强能用它调试东西的成都,你说要是再加个IceDump那还不知道得学到哪年哪月。”
”,国外软件特别是成熟的大型商业软件在反逆向工程上一直都做得很菜这是公认了的。这跟国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内,随便一个“无敌剪贴板”之类的芝麻大点的软件都壳加了一层又一层,加了壳又压缩,压缩了又加壳,什么Anti-Debug,Anti-DAsm,虚拟机,花指令,密码学加密算法凡是能沾边的能用上的都用上,用不上的创造条件也要用上。比起他们,那X-posure的序列号算法确实算得上有失水准,字符有效性的判断都很简单,要么是0-9的数字,要么是“-”,关键的算法又全部写在一个函数中,找到这个函数基本上等于大功告成。
说起来也容易,但真的找到还是费了他不少心血。SoftICE用起来实在太复杂,现在搞破解的前辈教育晚辈一般都说:“SoftICE用过吗?我们那几年,只有SoftICE用,你那OllyDBG又如何?毕竟是三环调试器,你用着是方便,可是毕竟是三环啊,对付你的办法多得很,什么检测调试寄存器,什么Hook调试API,什么浮点指令漏洞,哪像我们那时候SoftICE基本横扫天下。所以啊,工具多了,人就懒了,要学真技术,还是要在Kernel上多下点工夫啊。“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七):贴近生活,朴实无华(摘抄)
这是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当时确实给了自己很大感触,不得不说对于我这个理科生的人生理想留下了一些影响。
这本书没有天花乱坠的技术,却有朴实无华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着的情感和故事,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取自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人或事。除此以外,书中很多段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中一些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人们心中普遍的书呆子印象。
以下摘抄自原文,皆为我认为很有道理值得再看的段落,共勉之。
----------------------------------------------------------------摘抄------------------------------------
想起BOSS Liu热衷于中国象棋,而绝影自己更喜欢国际象棋,这两种棋本身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最大的两点区别是:中国象棋中老王永远都只在自己的城中,运筹于帷幄,国际象棋残局中,老王反而是战斗的主力;中国象棋中兵永远是兵,从你一生下来就是兵,等你拱到对方的底线,你就失去了你所有的价值,国际象棋中,只要兵能够成功冲到对方底线,甚至就可以变成后,正是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
周总的意思,这个CASE由绝影来牵头基本上算定下来,或许是上次DAP设计的失误,周总还是对绝影或多或少有些顾虑,所以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说全权由他来负责。不过对绝影来说这也足够了,在他看来,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亲眼看着别人把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你要明白,为什么T台上的模特虽然能够吸引众多的闪光灯和眼球,但是设计师总是最后出场,而且总是被这些美女模特们簇拥着出场。这就像修房子,虽然里面的一砖一瓦不知道凝结了多少工人的心血,但他们永远体会不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幸福和成就感,因为在他们眼中,只能看到一块砖或一片瓦,只有设计师,在他眼中看到的是整栋雄伟的大厦。
可现在的资本家呀,啥事都只想向钱看齐,就像现在流行的说法,撞伤不如撞死,好多司机一见撞了人,干脆又把车倒回去撞死算了,最后结果呢?本来撞伤了人,属交通意外,承担民事责任就行了,现在搞成了故意伤害,还得追求刑事责任还附带民事赔偿。而资本家呢?自以为自己聪明,放弃后续维护以小博大赚了大头,结果坏了自己名声,本来人家还有个一两千万的大CASE,正考虑你上个CASE还做得不错,要不要把这个也给你算了,反正大家合作过,再合作起来也比较方面。可是到最后,才这么一点小小的问题你就不去给人家维护了,这下可好,到手的大CASE又飞了。
一听到Bug Yang的抱怨,绝影也忍不住了,他厉声说:“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就算我不能理解你,但是你们又能理解我吗?你没听说过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你知道吗?为什么很多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人只是极少数?不是因为成功有多困难,其实成功简单得很,只要你一开始就有计划,并且一直做下去。关键是如何面对成功才是最要命的,你失败了,起码还有人同情你,你成功了,连得到同情的机会都没有。你技术菜,起码还有人能帮助你,你技术好了,连个帮助你的人都没有。你什么东西不会做,最多挨几句骂交给我,我要是不会做呢?我不会做也得做,想尽办法也得做出来,我还想找人骂我一顿然后忙我做了呢,但是行吗?你总想着要做大CASE,要去北京,我还不想去呢!你去了,你不用负责,你可以很开心地写着代码,周总和我会安排你写什么,会让你写你能写的。可是难度大的怎么办呢?难度大的还是由我来。我一直跟你说,你没有什么不好了。现在公司的环境比以前好得多,也有这么多人,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请教。可是你为什么还总是不能满足呢?
女人啊,不仅不懂男人,有时候连女人都不懂。男人在男人面前,始终都是强者,谈的都是征服宇宙的事情,就算不强,也要把自己伪装成强者,就算征服不了宇宙,至少也要征服世界。很多事情,很多话,特别是心里话,都是不能跟男人说的,于是只好找女性朋友来倾诉。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为什么大禹治水是成功的,是值得歌颂的,因为他摈弃了堵塞的方法,改成了疏导。
听的时候BOSS Liu一直不动声色,这是他值得称道的地方。无论别人的观点如何,也许很幼稚,但听完别人的观点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可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懂,很多人喜欢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话,当场指正其中的错误,并且以在这种情况下指正别人来体现自己的水平,真是“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绝影摆摆手:“是啊,可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创业总要有人去尝试。要是不出去试一下,一年之后,你还会对我说:我们有的只有技术。鲁迅不是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不怕死的吗?去吃螃蟹,你不一定会成功,也许还会死,但是不去吃,你一定不成功。想比之下,我还更喜欢谭嗣同的一句话: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绝影一边做,一边想想以前在公司搞设计。想一想就觉得程序员这个职业确实很有意思。你既可以作为一个软件设计师,像统帅千军的的大元帅一样运筹于帷幄中,沙场秋点兵,指挥你的程序员们完成一个个战役,享受那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般的征服感。也可以像常山赵子龙一样,以一敌百,横扫千军,凭借自己的技术和想像力来攻克破解啊,协议分析啊这些技术难题,享受那种入万军如入无人之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般的个人英雄感。正所谓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啊、。
这就是写程序的艺术。程序不是一个人写的,也是一个人写的;写程序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也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总之,你是一位将才,能够在其中找到你的位置,找到乐趣,你是一位无名小卒,也能在其中找到你的位置,找到乐趣。写好程序,需要的只是你的想像力。
“ 因为我不和你下,就没人和你下了。如果我不输,你也不会赢。市场啊,就是这样,总要有人输才会有人赢。赢的人就大低都和你一样,很早就学了棋,什么布局啊招法啊规则啊头头是道。可输的人原因却各易。所以,成功的经验,只需要跟一个人学就行了,失败的经验,却需要从千千万万的人身上去找。”
所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有人有点钱了,就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嫌打工仔穷了,嫌农民工脏了,你大不了就一个煤老板或者做房地产的地主么?挖煤要靠谁?盖房子要靠谁?还不是要靠广大农民工。煤挖出来卖给谁?房子修好了卖给谁?最终还是不要卖给广大人们群众,广大打工仔,广大农民工兄弟。你要晓得,和你一样的煤老板是永远不愁煤的,和你一样搞房地产的地主是永远不缺房子的。这么一想,你才晓得,其实广大农民工,广大打工仔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得尊敬他们,得供着他们。
所以写程序也是一个道理,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会点 C+++晓得啥是继承啥是封装了,就牛 B 得不得了,就有资格把那些还在问:“C语言的指针是什么意思。”的所谓“菜鸟”们鄙视到十八层地狱了。程序写出来给谁用?难道你还能拿他当饭吃当烟抽,还不是得拿给你称之为“菜鸟”的广大人们群众。或者是你有了研究成果,拿出来跟谁分享?技术低了,其他牛人们不屑一顾,你要记住,比你牛的牛人们永远不缺你那点技术,技术高了,你又研究不出来。你还不是得跟“菜鸟”们分享啊,“菜鸟”们对你的成果津津乐道,对你万分追捧,满足你那一点点虚荣心,才是你不断进步的动力。所以,牛人啊,从某种意义上说,“菜鸟”才是你们的衣食父母,“菜鸟”是拿来尊敬的,不是拿来“鄙视”的。
完。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八):做个疯狂的程序员
很快就看完了这本书,作为一个伪编程爱好者,自己对以下这段原文是有比较大的体会的:
“Bug Yang也是,本来我还有很多话想跟他说,电话里说不清楚,只怕以后也没机会说了。我一直想对他说,他错了,他以为写程序只需要百倍的信心加上拼命就可以了,平时根本没有踏踏实实去学习,没扎实的根底,再怎么拼命也是白搭。你什么武功也不会,哪怕你再能拼命,挨我一招降龙十八掌还是死路一条。”
他跟我说了好多次,要做真正‘疯狂的程序员’。问题是他把我们的意思理解错了,‘疯狂的程序员’绝对不是靠狂妄和拼命的程序员,而是能够踏实,持续努力的程序员。等你真正做到了这两点,技术上去了,在写程序这个领域,能够限制你的只有你的想像力,到那个时候,你才算个‘疯狂的程序员’,这种程序员阿,是能令竞争对手无比恐惧的。
一直只是停留在我看懂了,读了多少书,在定理和设计上yy,理论层面构建了多少的体系,却没有真正的去编程实现,读了此书,让我觉得,眼高手低的悲剧之处。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九):我们是程序员,我们是青年,本应疯狂
我读书的喜好是读一部分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去继续读后面的内容。但是这本书自己是一口气读完的,花费两天的时间(当然,熬夜了)。
其中,开头部分由于读的太随意,之后又重读开头部分内容。
以下境遇感受颇深的:
- 大学教育。(另一种形式的监狱)大学生真的不能指望大学教师能教会你什么,有爱好的自己学。
- 关于爱情。绝影的爱情是失败的,与燕儿分手后,绝影还有什么?分手那部分写的很唐突,却很残酷。绝影没有在书中描述自己心里忐忑、绝望的心理过程。可是,在种种矛盾与燕儿展开的时候,那种感觉已经有了,有时候,我真想跳过这部分,不忍去解读这份残酷。
- 是艺术家。程序员、软件工程师、开发人员等等称呼,不爱听的就是“码农”,从事智力活动的民工。但是,优秀的程序员是艺术家,执著做着许多事情,却不被别人理解其价值。我一直以为:执著某些事物,远比僵尸般活着好。
结尾:绝影说:Never give up!仓促的结尾,让人意犹未尽。这是一部没有写完的小说,这世界有着无数的“程序员”,续写着继续“疯狂”的故事。很荣幸,在“疯狂”的路上,还有同路人。
不是程序员,不是疯狂的程序员,不是从紊乱的大学里走出来的疯狂程序员,是很难体会到这部小说中那种心酸、残忍却又不折不扣勇于面对的味道。
最后,想说的是:现在的绝影境遇又是如何?
《疯狂的程序员》读后感(十):这里是生活
来谈谈绝影的《疯狂的程序员》,其实这是一本职场小说,不过不是在职场的勾心斗角,如何上位,只是一个普通的成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真真实实,平平淡淡,却是真实的生活。因为小说的世界会有巧合,会有希望,但是生活中,可能有的只是无奈。绝影努力奋斗着,夜以继日的码着程序,为了兴趣,为了工作,从小影变成了影头,影工,影经理;小公司里面甚至可能就绝影一个人在写着程序,一个人日夜加班。
绝影的女朋友燕儿质问着绝影:你没日没夜的加班,从来不陪我,你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公司,但是你的工资却只有三千,刘厂长干的活少,每天朝九晚五,平时也就做些微不足道的事,但是人家工资却只比你低了三百。人家悠悠闲闲,你拼死拼活,你觉得公司对的起你吗?
绝影说:我这么拼却只多了三百,但是如果我不努力,就没有这三百。就为了成为公司的技术经理,成为别人口里的影头,多出这三百块钱的工资,我就必须不停地努力,想要比别人强,就要付出远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即使回报微乎其微,但这就是全部拼搏付出的回报。
世界就是这么的真实,想要强,就要付出,即使回报远远不如你的付出,但,想要比别人高出一点点,那付出的修罗之路,便是你自己选择的。
小说快进尾声的时候,绝影开始和好友一起创业,原以为是个圆满的结局,毕竟看着绝影一直努力下来,心里面总会想着会有应得的成功。但是,生活总不是这么美好,绝影失败了。小说的末尾,失败中的绝影扬起了头,给好友打了个电话,四个字“永不言弃”。
生活总会给人当头一棒,告诉人们这是真实,不是幻梦。关键是,明知道走下去不一定是大团圆,反而是更加悲惨的挫折和失败,那么,一再倒下的我们,是否能再次站起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