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底三万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30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精选10篇

  《地底三万尺》是一本由朱少麟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一):纠结的结尾

  我喜欢看悬疑小说

  虽然,我知道其实它不是一本悬疑小说。

  一个人一个故事段落。

  等到所有人物出场落幕,所有情节也就水落石出

  我以为我看懂了的,可是结尾捣乱了我所有的思绪

  辛先生跟阿钟,纪兰谁喜欢谁,仿佛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纪兰牺牲了自己,为两位哥哥揽下所有的过错入狱。

  那场事故中,一个帅哥被毁了容,就是后来河城的帽人。

  辛先生后来成了河城的主管.........于是河城里面静悄悄的上演了一场安静故事,里面还有君侠,南希,秃鹰......

  但是结尾却说辛先生在上任途中被劫杀了,那么那一场河城的故事到底怎么回事情呢?

  跟很多人一样,我最喜欢读的是那段航手兰之歌。

  『这个世界的一切,包括你在内,要不就是垃圾,要不就是渐渐变成垃圾中,垃圾本身就是历史。』

  也让我感到震撼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二):摘录

  1。赏花者才需要美景当前,而栽花人渴望的是裸土、是潜质,就好像这样一块寂寞大地

  2。那些从不做白日梦的人才是活得有如在梦中。

  3。我一次也没为自己辩解。何需多费唇舌呢?善恶是互相牵扯不清的,没有人真正罪恶,也没有人完全无辜,世界就像个大矿坑人人互相挖掘,所得仅止是碎屑,如何界定是非?在我心中,惟一真实标准只有美。

  4。也许有人以为,我是河城的垃圾清洁工,会这样说的人,既不明白我的深度也不懂垃圾的内涵。

  5。那不是一双普通眼睛,像是可以透视障碍,直接看进去最逼真的心灵。那是我知道最接近永恒东西,人会老,万物会变垃圾,整个地球最后会消耗到只剩下焦土,但那样一双眼睛里的光亮却不可能消失,顶多变成沉船里的珍珠,岩层中的钻石,世界的废墟映照进去,折射出来,又成了一片虹彩。

  6。光阴是一条地下污水道,你只能顺着它往前漂,一路上搀进来许多种味道,你就被浸得面目全非, 在这边只有增加没有减少,世界从千万个方向朝你冲过来渗进你,谁也躲不了, 没有脏不脏的问题,如果你知道你的源头,只是人家的一个马桶,或一个排水口,你遭受很多次碰撞,你弄得全身都是伤,还是不停往前漂,你以为总有一天你到得了什么地方,你以为尽头会有光,实话告诉你吧,那边是一个更大的垃圾处理场。

  7。航手兰是奇怪的植物,花苞刚开始绽放,就跌落河里,离枝以后它的花期才算真正开始,厚厚的花瓣外覆蜡质,浮在水面上永不沉没,它的花蕊有黏性,风带来什么它就沾上什么,就这样一路招惹别人的种子,一起旅行去天涯海角,去开花,去结果

  不管漂得多远,我跟你保证,那边也是一样,春去秋来人们梦想海角天涯,再不可爱的人也不时会感染爱情,通常不致命,只是会犯一些痴狂,然后不停地受一点伤。

  8。垃圾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一般垃圾,可以自然分解的就掩埋,不肯幻灭的就用焚化炉处理,再不行的就露天堆置,这种分类法不是我发明的,你要问我,我会告诉你没道理,因为基本上你没有办法真正消灭垃圾,基本上又没有真正的垃圾,惟一有资格当垃圾的就是人,人很难分类——一定要分类的话,我会说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般垃圾,只是你自己不会承认而已,你只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你很努力,你妈的谁不努力?你努力在掩盖,让自己看起来还不算失败事实上可有可无,这就是一般垃圾的特色,你吃不了半点苦,你定期发奋图强却连自己肚皮的脂肪也对付不了,我不是说你你别紧张,我在说的是垃圾,垃圾我看太多了,我快被你们这些垃圾压垮了,你欺善怕恶别怪我说出来,你欲盖弥彰,你其实很心虚,你怕痛怕死也怕老,你只茵人爱你,我可以再说下去吗?好。你自以为是,没有人知道你说谎成性到大师境界,你一得意就忘形,你满脑子幻想,但是你什么都撇得很清,你贪小便宜又浪费,你尤其爱护虚名,你开着电视睡觉,你的宠物却死于孤单,你的每个朋友都对不起过你,你翻脸比翻书还快,你还擅长搬弄是非,你骨子里对谁也瞧不起,我可以一口气说完吗?好。你下流。你自私。你无知。你死要面子。你比小贝比还依赖。你犯贱。你是摸鱼高手。你一身媚骨。你不顾别人死活。你私底下很没格调。你爱吹牛。你自命清高。你每次出卖别人都是迫不得已必要时连你老妈也能脱手。你有一肚子狗屁苦衷。你双重性格。你贪婪。你很会搞神秘。你连酒后吐真言都在骗人。你意志薄弱。你跟很多人拒绝往来。你懒惰。你专耍可爱。你心胸狭窄。你一天到晚在后悔。你信箱邮件满满放着不管。你还是个偷窥狂。你疑神疑鬼。你常说错话。你自卑不得了。你为小事抓狂。你没担当。你作弊。你平庸。你装模作样。你虚伪到炉火纯青。你见不得人好。你发过的誓全都食言。你偷偷跟踪心上人。你胡涂。你却又记恨。你幸灾乐祸。你崇拜偶像。你怨天尤人。你不负责任。你很怕跟不上流行。你赖床。你拜金。你胆小如鼠。你对你的爸妈非常抱歉。你抓不到别人说话的笑点。你爱听谣言。你放鸽子让人傻等。你投机。你自大。你怀才不遇。你学会很多俏皮话。你这个负心的人。你故作愁姿态。你失心疯。你一副屌样。你狠。你其实害羞到不行。你变态。你买彩券只中过小奖。你善嫉。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口是心非。你逃避。你装孝维。你衰神附体。你卑鄙。你对自己真的很失望。你只懂歌词不懂诗。你写过匿名黑函。你没良心。你自以为很浪拢你真的有够爱你自己这个王八蛋。

  9。一切垃圾都是人的衍生物,因为人太迂回,太不直接,太无法面对,你如果像我一样住在垃圾场,就会知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垃圾都是多余的包装。你自己就是一大盒圣诞礼物,外头过上漂亮得不得了的包装;拆开包装,是坚硬外壳;褪去外壳,是柔软衬护;剥下衬护,是浮夸修饰;揭掉修饰,是琐碎点缀;抹掉点缀,是怯生生的,一个无法曝光的,你。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三):写给草木人

  终于把这本纠结不已的书读完,算是给你的交代。读完的时候,我并没有大大松一口气,而是觉得,这迷雾,越来越浓重,并且再也没有一行行字来暗示我,读下去,读下去,读到结局,就会天光大亮,真相大白

  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觉得特别困难,云里雾里,无法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向,读起来十分吃力。后来渐渐明朗,原来在这座叫河城的城里,居住着一群身份特殊,命运扭曲的人群,他们的身上,个个有故事。其实细细想来,谁的人生不是一本故事书?你是自己书里的主角,而那些配角,全部陪你演这场人生大戏。你就不要在乎,自己在别人的书里,也只是配角。

  读到最后,读完最后一个字,我发现错了,错了,有什么地方不对,我没读懂。是小说晦涩我没懂?还是作者故意留白要人猜想?总之,对于我这个看故事想要一个开头绕了一圈到结尾成一个圆的读者来说,我更想要一个明了的结局。

  不知道辛先生究竟是死是活,也许他的死活意义不大;不知道君侠最后如何了,有没有回到监狱;不知道纪兰的命运有没有改观,遇到那么一个真心实意的伴侣;不知道那飞机上坐着写情书的人是不是阿钟;也不知道那两个挖掘土地的人最终挖到了什么东西;不知道河城关闭后,帽人去了哪里。不知道结局。

  作为一个故事来说,这个故事并不讨我喜欢。但是真心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妙不可言。作者选用多角度多立场,从而有多个视角,来观摩同一件事物。就像是手术室里的无影灯,终究要把一个物体从各个角度在没有暗影的困扰下,看个透透彻彻。以往所见多是两个视角,并且同步进行。而《地底三万尺》是多个视角,反复行进。

  绝妙的该是结尾的手法,一个故事连接一个故事,试图在表白一个人一个人的最终结局,可惜我没看懂。这一个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在一个连环套里,像我们小时候说的儿歌一般,山里有座面,庙里有个缸,缸里有个盆,盆里有个碗,碗里有个勺,勺里有个花生豆,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读完这个故事,总是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遗憾,似乎人物不该这样设定,故事远远还没完,作者你不该草草收尾,留下这么多问号。

  这本书是作者40岁所作,感觉到作者内心稚嫩鲜活的一面。越是稚嫩鲜活,越是渴望温暖阳光,越是有悖于河城的阴霾灰暗。

  不管怎么说,开卷有益,还是惊叹这本小说的结构布局。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四):阿钟的辛先生的君侠的孤独

  偶像崇拜这种东西有时候总会产生很多连带效应。比如想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的偶像,阿信先生,推荐这本书。

  于是这本买了几年却被搁置多年的书,因为朋友再次相送,我索性读完了。说“在什么时候读什么样的书是要看缘分的”这句话真的很在理。放在几年前来看这书,我未必会了解书中男主人公的想法,现在,一方面已度过了狂热的那阵日子,一方面内心有了沉淀,那么,让我来讲讲迷住我的那三人。

  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第一个出现的自然是辛先生,阿钟与他并列出现。阿钟在小辛的生命中扮演着引导的角色,他一步一步让懵懂的小辛慢慢发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和对阿钟的感情

  第一步:诱因

  小辛为了校刊排版随意写下一首诗:

  “想要做一个暴君

  命令才子写出诗集

  绝对不许包含星辰、潮汐

  鸟的歌唱

  和你”(p307)

  于是,

  “不知道哪个同学,将这首诗抄了下来,放大贴上学校的公告栏。这原本是无伤大雅之事,可是在整幅张贴上,作者名称被刻意移植成了阿钟,而诗末的'你'字旁,却添上我的人头漫画。平心而论,画得还真像。

  阿钟先是一笑置之,等到第二幅更恶谑的张贴出现时,他也不免动怒了。这次直接粘在我们的宿舍门口,除了小诗与漫画之外,又加饰了两颗火红的心心相映图案。阿钟闻讯后,前去亲手揭下了张贴。

  '没事。'阿钟边将张贴拦腰撕裂,边这样平静地说。

  确实没事,但阿钟辞去了编辑职务。'我对文艺真的没什么兴趣。'他这样说明,又再三向我保证,可恶的小诗事件绝不干扰我俩的兄弟友谊言犹在耳,他望见我时的神情,从此却像是一首被翻译过的诗。

  连他说起话来也变得特别晦涩朦胧,需要朝隐喻的方向去解读。”(p308)

  第二步:逼问和试探

  “'不会吧,我觉得你比较让人意外。'阿钟在我身旁的草地上坐下来,偏头看我操作摄影机,正好一枚特别巨大的紫色花火在空中炸开,轰,落焰缤纷成帘,'了不起,没看过像你这么沉得住气的人。'

  '什么意思呢?'

  '没什么意思,我觉得啊,我们都不太像自己。'

  '前言不搭后语,我们的阿钟大师又要开示了吗?'我挖苦道。

  '好啊,我开示,你看今晚的烟火,今天、昨天、每一天,总有一天都会变成往事,对吗?你觉得你有很多回忆,其实呢,你有没有想过,事实是反过来的?我们做的每件事、每个决定,不知不觉中,都是为了成全别人的记忆?'

  '你才真了不起,语焉不详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哈,说得也是,小辛啊,答应我,等个十年,或是二十年也好,到时候你再偶尔回忆一下,你们兄妹把我当成了什么?'”(309)

  “琴音铮鏦打动我心,不论是当时,还是后来的现在,我都无法进一步触探,在那灿烂花火的夜空下,三个人的心里各自想着什么?只确定有点感觉梗在胸怀,些微可怕、些微酸楚,如果要以言语描述,该说那是接近于某种彻底的孤独。”(p309-310)

  第三步:小辛的自我解读

  “'我哥他呀,是一个什么都不肯露出来,什么都藏得好好的人。'

  不过是我们的日常对话,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却变得特别意味深长、后劲无穷?不由得让人承认,记忆真像一把刀,削去多余的枝节,隐藏的讯息于是在多年后渐渐发威,越琢磨,就越觉得它尖锐。”(p314)

  “不用等十年,从高中那一夜的烟火灿烂开始,这个问题就像是条绳索似的时时束缚着我,逼迫我吐实,我又常常思索,阿钟说出这句话的背后的用意是什么?接着我不免揣想,别人又把我们当成了什么?”(p315)

  第四步:触犯禁忌

  “月光下我们衣衫凌乱,三副肉体交缠,分不清抱的是谁,又吻着谁,一边是他的坚硬的勃起,一边是她的滑的爱液,有人正在扯脱我的裤子,另一双灵巧的手随即掩上,攫住我最激动的部位,才一挥臂想为自己解围,某个更善解人意的舌尖却舔上我的乳头,远远的浪潮音迭声催情,只觉得浑身满涨就要撑裂,爆发的那一瞬来得太混乱,到底谁进入了谁,我也不太十分确定。”(p317)

  第五步:生病和好

  “阿钟陌生地瞧瞧四周,又定睛看着我,似乎很困难地思考许久才开口说:'快闷疯了,小辛啊,还以为你打算一辈子不肯跟我讲话了。'

  '什么傻话,你想太多了,躺下来睡一会儿吧。'

  他还是不愿躺下,在床上吃力地转个身,他将枕头移开,裸露出床头,床头是一排木质的小栅栏,和我的床一式一样,在阿钟的示意下,我见到栅栏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刀痕,横刻得整整齐齐,若不细看,还真让人以为是原有的花纹。阿钟说:'要不要数数看啊?每划一刀,就是我们又过了不说话的一天。'”(p327)

  “而我坐在一旁看了他整晚,一股希望的火苗在心中熊熊燃烧,若是能如此将他永久保持在床上,免受外头那些堕落男人的污损,该有多么美好?

  无法移除这个念头,索性我对未来作了长远的想象,在长远的未来里,阿钟始终卧床不起,我将不离不弃,随伺病榻为他解忧消愁,像个天使般为他擦洗梳理。”(p328)

  最后一步:摊牌

  “太刺耳了,我起身就要离开,阿钟却急切地扯住我的衣襟,'让我一次说完,你就认真听一次好不好?我不想再做你们的挡箭牌了。'

  '谁拿你做挡箭牌?'我诧异地问道。

  '就你们两个啊,你靠我躲小兰,小兰靠我缠住你。'

  '行了,这些我更更不想听。'

  '你们两个都靠我逃避问题,听我说,小辛,我真的以为我办得到,我试过了,本来以为我和你还可能有点未来,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努力,我知道你也很受罪,可是小辛我败了,小兰她一定要梗在中间,我分不开你们两个——你们这两个——'”(p330)

  自此,阿钟与小辛迷航。

  接着出场的君侠是我最喜爱的角色,一个实际上十分缺爱心思细腻的天才罪犯。他的没有性格,看起来却比任何人都有性格;他的没有表情,在我认为却附加了他内心深处一切的原始欲望。什么手术刀之狼,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变态,反而孤独地快要死掉。

  辛先生选择了他,是因为阿钟。纪兰和他在一起是为了忘记情伤。小时候,车站的姐姐们不带他走,他在人的包里塞进一根头发,心想其实你已经带我离开这里了。长大后,面对纪兰,交给她他的银行户头,一张手帕,手帕上嵌满他的丝丝头发,纪兰说: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他说:我已经和你一起走了。

  辛先生孤独,但与君侠的孤独比起来,就相差有三万尺那么长。

  君侠喜欢辛先生,因为是他赋予了自己些微的自由,他对辛先生的喜欢,是流浪狗终于被主人收养的喜欢,是出于偿还。辛先生喜欢君侠吗?当君侠冷漠地对他说别闹的时候,他真的停手了;他与君侠并肩行走,转弯时用肘臂恰到好处地带他;他让君侠坐在他办公室陪他一个下午,哪怕两个人都不讲话。看得出来,他非常想去喜欢君侠。他希望君侠能够代替阿钟,去弥补过往的伤痛。

  但君侠注定无法被培养成第二个阿钟。辛先生是孤独的,君侠也是。两个人的孤独叠加一起,不会抵消,只会加剧。所以他们又有了分离:

  “君侠想。他忽然有个感觉,不再想见到辛先生了。

  不是因为讨厌,是太怀念,没有人能够理解君侠曾经有多么崇拜辛先生,同时也依赖他,依赖到只愿永远跟随在他身旁。如今诊所里这道胆怯的黑影子,和辛先生还是同一个人,却又是这个人,亲自夺走了他的偶像。

  辛先生也在黑暗中看着他,心里明白,这男孩从此不再相同,永远不再是那个卑屈懦弱的小跟班。他现在见到君侠别回了头,随着推车消失在夜色里,两人的最后这一眼互望,竟有点分道扬镳的感伤。”(p275)

  自此,阿钟的孤独、辛先生的孤独、和君侠的孤独,永远地脱离了迷航的轨道,飞往更深更远更孤独的星际。

  朱少麟简直是擅用朦胧派写法的高高手,你说不出辛先生和阿钟、君侠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但好就好在这点说不出口的暧昧,就像她自己在书中说的一句“你要爱他,但不能爱得太多”,她能够写出来的信息不多,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那些没有写出来的信息才是真正需要读者去理解的。

  书中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孤独,帽人的、秃鹰的、访客的、纪兰的、赫奕的、三百磅医生的、南晞的、阿钟的、辛先生的、君侠的.....

  全都被埋在地底三万尺下,等着我们去领取我们的。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五):角度很重要

  故事被安排在了一个特定的城市,人们听到这个城市脑袋里面冒出来的就是差评,人差,环境差,政府差,以至于任何和这个城市相关的人事物都附带打上了不及格的标签

  帽人:

  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一他的视角很客观的环顾了整个城市的大状。他的生活状况很好的诠释了“当你已经平摆在地面上,你就不可能再跌倒”,他还继续发挥,在收垃圾的工作里找到了新意义,扮演起探员的角色---人总是很迂回,而垃圾却很直接。他的人生哲学说出来可能很血腥,把人像垃圾一样进行分类,而自以为是的人类把简单的人类包装加工,最后连自己都认不得

  辛小姐:

  人物,辛先生的妹妹,人生主旋律就是爱与被爱,给她一点浪漫,她会全心投入的和你一起演出一场爱情电影。愿意相信,愿意给予,而这样的给予就少了点什么,给她买单的是她的哥哥。从她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画面都蒙上了粉色

  君侠:

  缺少母爱的孤独少年。感情的缺陷让他倾向于感情的探索,尽管是残酷的手段在他看来是必要的经历。在遇到辛先生以后,对辛先生有崇拜和怜惜,也有一种同类相惜的感觉,难以避免的是他最后对辛先生的失望

  辛先生:

  矛盾人物。。。。

  换个角度,整个小说的基调完全不同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六):因为有我们,所以有河城

  朱少麟只出过三本书,本本评价都很高,并不是很多很多人知道朱少麟。这是我读这本书之前对作者所有的认识。偶然一次刷豆瓣,看到《伤心咖啡店之歌》,简介让我很感兴趣。上网搜了很多次,发现买不到。后来,我只买到了《燕子》。今年,即使是再版,所幸也凑齐了《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地底三万尺》。

  但我读朱少麟的第一本书,是《地底三万尺》。

  刚开始看就带着极大的兴趣,直到把第一小节读完,才感觉有点凌乱。以辛先生为自述的开头叙述方式跳跃性很强,他说着一件事情,可能马上在下一秒又换成了另一件事情,反正就这样开头了,然后“河城”这个地方自然而然就被带出来了。

  整本书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看完。

  第一次看结局的时候完全崩溃,或许是心不够静,我没有看懂。一直纠结着为什么辛先生已经被推下悬崖还能有前面所有的故事。第二天早上又爬起来看第二次,早上看书比起第一次看多了份心平气和。第二次,好像懂了。说好像,是因为我不敢断言是不是真看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合上书,浮现在面前最清晰的形象是我一路看下来最不顺眼的辛先生。

  帽人在我的印象里是武侠小说里少林寺扫地僧的存在,他说的话总是严肃认真,看起来很好笑也不得不让人正视。至于纪兰,坦言说,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个女孩子的思维和生活状态,可是她蹲在那颗怪树面前的那一幕,很美。君侠是最反复颠覆我对他形象定义的一个存在,从帽人的叙述里,得知他很帅,是没毕业但有医术的人,在纪兰的叙述里,又以为他也是其他利用纪兰的人一样的存在,结尾处却又再次推翻了这个印象,因为他所以纪兰能离开。直到第三章,我才完全见到一个真正的君侠。

  朱少麟最喜欢用“大男孩”来形容君侠。帅气阳光,迷恋手术刀,即使坐过牢也不能抹杀他那种由本身散发出来的气质,天生的别人夺不走的,忧伤而从未放弃过生活的热烈的气质。就算把他所有的犯罪摆在你面前,你也禁不住原谅他。朱少麟一直想塑造的君侠就是这样的形象,他的美好近乎一种空白状态。可是最终我被这个大男孩所感动,是因为他发现辛先生并不是他所想象所想依赖的辛先生的那一刻。那句话,看到人无法抑制住心里的嚎啕。

  【不是因为讨厌,是太怀念,没有人能够理解君侠曾经有多么崇拜辛先生,同时也依赖他,依赖到只愿永远跟随在他身旁。如今诊所里这道胆怯的黑影子,和辛先生还是同一个人,却又是这个人,亲自夺走了他的偶像。】

  辛先生在文章开头还是个对生活有很多憧憬和规划的人。但转眼在帽人的一小步一小步的推理和描述中他就开始变了。然后你知道,有个人,和你在书里刚认识到的那个形象好像有点不一样。没有具体说是什么让辛先生一步步不自觉地走向“地底”。却又似乎能够理解。我想我一直看他不顺眼,正是因为这种理解。

  举个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例子,就是上面所述的君侠对他的这种期盼。被别人期盼是件正常人都渴望的事情,这一点辛先生在一次和君侠的谈话中也说过。可是我们忘了,被期盼也是最受折磨的一件事情。我们为这种期盼而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可怕的。当君侠对辛先生失望的同时,也是辛先生潜意识里对自己失望的同时。比起别人对自己的失望,自己对自己的失望更加可怖。

  最后一章是辛先生的自述。他的生活让人感觉也曾经活力过,他有着和所有少年一样的向往一样的心事一样的自私。他和我们在很多地方,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意识到并且恐惧这些他意识到的东西,所以在河城,最后他控制不住,渐渐失去自我,却让我们有渐渐找到自我的错觉。我们是丑陋的,一旦承认,意味着释放和毫无预警的沉沦。

  但是最后,我们都知道。

  河城存在,这些人也存在。因为世界就是河城,我们就是这些人。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七):飞过混乱世界的逻辑

  在“五月天阿信书单”里,朱少麟这个名字和白先勇、张大春、余华、村上春树、山本文绪、陈文茜等并驾齐驱,是“五学”(樱总你要闹哪样……)研习者无法避开的一环。虽然朱少麟在大陆知名度并不算太高,其作品在上世纪末于台湾走红,可要引进到大陆,也得是2005年她写出《地底三万尺》后,同一年里三部曲一起在大陆正式出版。

  今儿,我们就来谈谈这本《地底三万尺》。

  这本小说里,最炫目的是朱少麟的多线程叙事结构——以极具象征意味的破产者收容所“河城”为舞台,由帽人、辛纪兰、君侠、辛先生四人之口,分别叙说了四幕属于他们的故事。在他们不同的视角中,各自的身份发生错位,空间感不断拉大,对位感越来越强。且作者把四幕故事的时间顺序颠倒过来,让我们从一个没头没尾的小篇章中开始,从那个拜辛先生所赐而来到河城的帽人开始(但由始至终他和辛先生两人对他们的羁绊毫不知情),从他收集到的一张天马行空的信纸开始,而一步一步地接近谜底。在小说第一部《垃圾》中,我们从帽人口中得知河城的背景,以及在城破前夕辛先生为了让一位名叫君侠的年轻人出城,不惜做出心如蛇蝎、丧心病狂的行为,但辛先生为什么会如此,以及其他数不清的迷,我们浑然不知;第二部《航手兰之歌》中,辛先生妹妹辛纪兰讲述了自己沦落到河城的前因后果,以及在河城中两段境况相似但结果和本质大行径庭的感情戏,但辛小姐究竟犯了什么错,还要留待后文揭晓;第三部《那只鹰曾经来过》是君侠的回忆录,包括他学生时代时获得“手术刀之狼”美誉并锒铛入狱的经历,以及他进入河城后见证辛先生在一次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坠机事件后忽然性情大变的全过程;第四部《宁静的星舰飞航》由辛先生做结,时间回到了辛先生的少年时期,并定格在当年来河城赴任的那一刻——让人诧异的是,这一章的辛先生是一个和此前所有人物口中都截然不同的形象,他曾经是那样的年轻有活力,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脑子里装满了星途大海的幻想。可因为自己的妹妹纪兰,以及另一位在此前纪兰的睡梦中偶尔会出现的名字阿钟一起,他们三人类似电影《戏梦巴黎》(The Dreamers)中发生的事儿,命运开始失控,最终由此驱动帽人、君侠,一起进入这个舞台。哦对了,还有一位在每一幕中都若影若现的诗人秃鹰呢。故事的结尾,作者设计了一段和小说开头一模一样的剧情,可是却开启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尽管作者近乎固执地玩起了解密游戏,和读者玩起了叙事迷宫,幸好,洋货有盖·里奇《两杆大烟枪》、昆汀《低俗小说》,国产有宁浩的石头与赛车,甚至是不作不死的《Lost》,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对普及多线叙事、网状叙事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总之,读《地底三万尺》是一次奇妙的阅读体验,在朱少麟精巧的叙事中飞行,每一次都好像要撞上了,可顺着作者的指引,最终抵达到目的地。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不会太过注意到作者的技巧,甚至丝毫不觉得作者有炫技之嫌,或许是因为朱少麟在搭建的建构框架之外,语言也太过独树一帜,来自女性作家的敏感度所营造出来的气场也足以把人镇住。

  基于这本小说,五月天阿信写下了《乱世浮生》这首歌(曲是怪兽的):

  “乱世浮生,这是你给的活着的评语。轻蔑的笑说尽了你的神气。”

  在《乱世浮生》的尾端,有明显的海浪声采样。阿信很喜欢海,入伍前的作品《人生海海》就以沧海一粟来形容面对未知人生的感受:“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汐,有什么了不起”。这听起来像大学生口号式的自我催眠,情绪上来说《乱世浮生》和《人生海海》也有着一脉相承的励志。但如果就这么想,或许有点太简单了。

  《地底三万尺》除了叙事上的精巧设计,同时也是一部充满了地心引力的小说。如朱少麟自己所说:“我不请求你阅读,我所请求的是,与我一起向下挖掘。”从第一页的阅读开始,读者随着小说一起坠落,不断地往越来越深的地底坠落。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包括以旁观者身份出现的秃鹰,不管是因为什么来到河城这个舞台,他们都展示了一样的脸谱: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悲喜——是的,谈不上悲,更谈不上喜。地底三万尺之下,并非你所想象的漆黑一片,有时候会不时闪过刺目的光芒。包括那个平行世界的结局,究竟辛先生在河城赴任的时候,沿途遭遇的两个小混混,是友好地向他打了个招呼呢,还是径直杀人越货,把他扔下悬崖呢?这本书前面所叙述的所有,是辛先生在高速坠落中的凭空想象呢,还是辛先生在河城世界末日的那天脑海中所产生的意识:我不如在上任的那条被不良少年扔下悬崖呢!不管读者愿意相信哪个答案,这都是一个绝望得没有边际的故事——不对,既然没有边际,那根本没有“绝”一说了。

  对此,阿信在歌里这么写:

  “经过了谁和谁相遇,又谁和谁的分离,最后把自己交给了命运;命运像失控的马戏,小丑开始哭泣,大象猴子跑进城里。”

  看过《地底三万尺》的五迷,对阿信的这一句,自然不免会心一笑。小说里,辛先生、纪兰、阿钟一起转动命运齿轮,让帽人、君侠、秃鹰在河城相遇,可他们又无法左右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这才有了所谓的“失控的马戏”。成功学里总说: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啊!可在朱少麟的世界里,这是狗屁咧!向死而生不就是我们的命运吗?你能改写悲剧的诞生吗?

  阿信不会不懂这一点。但比辛先生更丧心病狂的是,对太宰治生命美学心有戚戚的他,却始终扮演着追梦的偶像,这等行为让人发指。如在《乱世浮生》里,他还是要硬把歌曲往男欢女爱中靠拢,MV中让怪兽在101追逐林依晨,还要卖弄小心眼地设计了“电梯”和“消防梯”两条路径。实际上,在《地底三万尺》里,人是没有出口的。

  可是,明知道这一点,陈信宏还写出了“漂浮吧,飞过混乱世界的逻辑”这样的歌词。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