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与黑》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与黑》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与黑》的读后感10篇

  《红与黑》是一本由斯丹达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读后感(一):《红与黑》:幸福何处寻?

  文/吴情

  多数中国读者想必对《红与黑》一书不会陌生,这本翻译进中国百余年的经典,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红与黑》一书奠定文坛大家地位作者司汤达,有生之年其实并不得志。不过,司汤达表示,他的书将在1880年重印,1935年才会被理解,他为二十世纪而写作。胸有成竹语言背后,或许有落寞与不甘,但更多的是自信从容。司汤达,这位曾一度追随心中英雄拿破仑的人,在拿破仑称帝、对外扩张同时击碎其美梦的时候,以一部《红与黑》,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也或隐或显地表达了对青年人的教训。

  《红与黑》首先是一部政治小说,从副标题“一八三零年纪事”可见一斑。法国革命之后,法国社会陷入了巨大的动乱之中。共和党与保皇党轮番上台、共和党内部各派势力争权夺利,流血牺牲已寻常事,恐惧战栗人人自危。拿破仑神话覆灭后,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往何处去?在小城维里埃,锯木工场主之子于连·索莱尔,一位拿破仑的崇拜者,时常追问生存的意义。于连喜爱读书,聪颖机智,但不得父亲喜爱。维里埃市长德·莱纳先生急欲为家中三个儿子寻找家教,正好看中于连。于连将这视为拿破仑式成功的机遇,一口答应。在德·莱纳府,于连通过各种手段引诱德·莱纳夫人,使之成为自己的情妇,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可不料,私情很快暴露,于连不得已出走贝藏松神学院,在误入神学院内部的利益争斗中,意外碰鼻,经彼拉神甫推荐才得以进入德·拉莫尔侯爵府邸担当侯爵秘书一职。侯爵地位远高于市长,于连再起雄心壮志,得人指教后使富于幻想的玛蒂尔德·德·拉莫尔爱上自己,欲罢不能。侯爵无法,为维护家族荣誉,只得赠予于连大笔款项和封地、军衔。乍看来,于连似乎获得了世俗意义上所谓的成功。不过,于连似乎很少真正快乐过,因为每一次引诱,都提心吊胆。不久,德·莱纳夫人向侯爵告发了于连的行径,于连希冀的飞黄腾达之路顷刻间化为乌有

  让于连惴惴不安的,是引诱中的爱情。在这个层面上,《红与黑》可以被视为一部爱情小说。不过,这里的“爱情”掺杂了太多功利和算计的成分。于连深知女性易于堕入情网,遂利用自己的俊朗外表和不凡谈吐,先后向德·莱纳夫人、玛蒂尔德·德·拉莫尔小姐展开了进攻。早年生活在修道院的德·莱纳夫人,在结婚之后遇见于连方才知晓情为何物,在本我和超我、理智情感欲望与伦理的夹缝中艰难喘息,直至全身心的交付。飞蛾扑火,焚身也重生。相比德·莱纳夫人,耽于爱情幻想的玛蒂尔德·拉莫尔小姐实难攻克。于连得高人指点后,才最终以男性气质征服了她,同时满足了她的幻想。两份引诱当中,是否存在些许真情呢?于连在枪击德·莱纳夫人而被送入监狱后开始思考。或许有,或许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同德·莱纳夫人及其孩子在韦尔吉乡下相处时光,是他短暂一生不可多得愉悦时光。他放弃了拿破仑式的梦想,搁置了成为英雄人物的抱负,疏远了心机算计,离开了斗争利益。

  政治小说和爱情小说最终交汇在监狱中的于连身上。激情的革命浪漫主义不再,昂扬的人生斗志也不明显,有的只是对存在意义的反思。这一反思,不一定有明确的结果,但必须进行。曾几何时,于连或憧憬军官阶层的荣耀,或想象着教会势力的光鲜,志向在二者之间摇摆。曾几何时,于连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任由野心主宰善良本性,最终反过来被权力与欲望杀害。曾几何时,于连自以为看透了人生真相,认为只有荣华富贵,才能彰显个人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他没有看透“看透”这一行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取得让外界承认的成功,还是自己内心的完满和充实?于连似乎选择了前者。或许,对他来说,人生须由外界确认,不被羡慕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当他者可能从未羡慕甚至惋惜你时,你将如何自处?

  小说结尾,于连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生命的代价。其中,有瓦勒诺先生的暗害,可也有于连选择“自杀”的成分:他拒绝上诉。于连之死,象征了后拿破仑时代英雄难再的困境,因而构成了被革命鼓动起来的一代青年人的悲哀。当残酷现实击碎了曾经抱有的美好幻想,当固化的社会阶层阻碍社会成员的上升和身份的流动,当身处的社会重衣冠先于重视个人,每一个人都将变成于连。于连是危险的,于连却也是英勇的,尽管其采取的手段不值得效仿。

  小说题为“红与黑”,显然将“红”与“黑”进行了对比。小说中,教士的袍子是黑色的,革命者的血液是红色的;于连攀附趋于没落的宗教势力,其保守的行为是“黑色的”,于连对革命的向往和对出人头地热情则是“红色的”;于连希冀出人头地、改善个人生存状况愿望是红色的,但他采用的种种手段则令人不齿,是“黑色的”。“红”与“黑”的对比,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黄宏小品中有句名言:人,眼睛是黑色的,心却是红的;可眼睛一红,心就变黑了。于连艳羡于他人的成功,最终不顾内心真实诉求搭上自己的性命。如果问一句,于连,你可曾幸福过?不知他会怎样作答。司汤达为小说题词“To The Happy Few”(献给幸福的少数人)。司汤达所谓幸福的少数人,可能就是指代那些知晓内心真实欲求的少数人。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红与黑》读后感(二):2014年第一本书

  由于是书香世家,家里有很多外国名著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书柜里。可我却对其敬而远之,曾经试图去读一两本,除了故事性很强的通话如安徒生、历险如鲁滨逊、科幻如凡尔纳、复仇如基督山之类的,其它都一概读不下去。至今我也不明白,十三四岁甚至八九岁的孩子如何能读的懂那么多的爱情故事,那么长的心理描写,那么深奥的斗争阴谋和市侩情节?我在大学里念书,有个老师在课上说,他七岁就读完了莎士比亚,我那个去~

  然而在经历了一些事情,经过恋爱的洗礼,经过办公室的斗争,经过一些些或大或小的世俗的事情之后,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从书柜的最高层,费力地取下十来年没动过的这本书--红与黑,译林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版本。这是我大伯的朋友送给他的,那时候我还小,没事儿故意装装样子翻着玩,大伯看见了笑着说:“这我看不懂,你能看懂?”我不服气,下决心要看下去,可也没看几页就丢到一边去了。而如今我大伯已经远去,这本书依旧是那个样子,只不过已经发黄,透着幽暗的书香。

  译者在开始有个译者序,写的很长,似乎把它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的架势,我不以为然。红楼在我心里是无人可企及的巅峰,这也太过盛赞了吧。于是这个序我就没再看下去,直接读原著了。

  2014.01.01.到2014.01.06.,一共六天的业余时间,读完了这本《红与黑》。废书长叹,泪水也不知怎么的溢满了眼眶。作为理科生的我,自以为是铁石心肠如今也融入了一汪柔情的虚无中。

  似乎在文学系有个名词,叫做影射,就是在读书时,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影到书中去,仿佛自己就是那主人公。我也是如此。然而后来,又发现,我也有我的德-莱纳夫人,也有我的玛蒂尔德,甚至也有我的德-费瓦克夫人。只不过,我的德-莱纳夫人将要和我结婚;我的玛蒂尔德早已心属他人;而德·费瓦克夫人早也烟消云散了罢。真是个奇妙的世界

  “德·莱纳夫人是找出理由来做她的心让她做的事,而这个上流社会的女孩子,只有在有充分的理由向她证明他的心应该被感动,她才让她的心受感动。”--司汤达

  两种不同的心态,乍一看似乎很类似,仔细一想却不得不感叹司汤达洞察人心深刻。若仔细寻找,估计人人都能够在身边找到印证吧。

  这时,我又读了一下译者序,此时的印象完全和开始时大相迥异了。译者是花了一份不小的精力和功夫的,序言也写得深刻有理,绝对是值得一读的。

  《红与黑》读后感(三):论武功,红与黑应该算达摩棍法

  武侠小说中最常见的武功有两种,一种是剑法,一种是内功。剑法灵巧多变,舞动如行云流水。内功深邃广博,深沉如浩瀚江水。少林寺一直是武侠小说中武功顶级的门派所在,少林寺武功以练习时间长,武功能到达的层次高著称。少林寺的主要武器是棍法,其沉稳大气的特质结合了剑法和内功的优点。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就多有少林寺武功的感觉,他们从一招一式的古典主义发展而来。一笔一画一句一段皆以复印现实中人物行为为准则,其描述词尽量客观,所述场景也贴近现实,即使描写人物内心也极尽客观冷静。这种小说的感觉就像棍法,庄严如十八铜人,招式清晰明了,气势如虹,势大力沉。它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勾勒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现状,民俗民情,甚至当时人们思维方式,衣着习惯等。

  《红与黑》就是少林武功中的达摩棍法。少林寺有七十二种绝技,常人往往只能学会其中三五种,司汤达一生完整作品也只有《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两本,可见少林武功精通之难。

  《红与黑》内容主体是一个普通少年奋发向上改变自己命运格局的故事。十九世纪初的法国经历过大革命冲击,拿破仑帝国,以及波旁复辟。拿破仑是全民偶像(除了贵族阶层),教廷机构权威犹在,普通民众出人头地的途径是从军或者教士。

  农民出身的少年于连从小就渴望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他先是通过给教士做陪读以望进入教士阶层谋一份好营生。接着机缘巧合来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期间虽然也有同伴相邀投身做个小资产阶级,但藏不住的野心激发他想以此为跳台更进一步。期间获得市长夫人青睐爱慕,随后也有利用市长夫人崭露头角。市长夫人的爱来得纯粹清净,他也一度爱上市长夫人,但其中也更多有以市长夫人为跳台向上的野心。

  随着事情败露,他并没有选择市长夫人,而是设计了最好的一种方式,来到教士阶层。通过教士学院学习,隐藏自己个性服务好几个关键人物,又以这些人物为跳板成功成为侯爵文书。又通过侯爵达到公爵义子地位,以其优秀品质游走各贵族之间,甚至吸引了侯爵女儿

  侯爵女儿性格精灵多变,个性强硬,两人之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折磨,谁也不肯被谁降服,与其说两人是内心的爱,或更是互相的占有欲。于连更多的是通过征服侯爵女儿来达到更高高度,在双方占有的战斗中于连更借助一个军官的谋略,像征服城市一样来打征服侯爵女儿的战斗,最终赢得侯爵女儿。

  故事最后却因为各中原因安排至军中上尉,从而有希望通过军旅达到高峰,可以说于连的一生都是在渴望向上的路上。只是最后却因为市长夫人的愚蠢毁了他的前途,他也因为内心冲动或者说顺从原始的内心送了性命,也许他只是在最后这个选择野心还是内心时,选择了内心而已。

  《红与黑》本质上是一个人在奋斗向上时,在自己的本心和向上的野心中选择什么的故事。于连多次在野心和本心之间摇摆,最终他顺从了本心,获得了安心,赢得了爱情,也失去了生命。

  全书如实的记录了十九世纪初法国的社会风貌,各阶层人物形象。它在描写资产阶级会议,贵族聚会,国王巡游,军队行径,贵族日常社交往来,宗教内幕等都极尽详实,尤其写贵族女士心态更是贴近现实。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也因其太过如实的笔法,让全书显得笨重,实用。如古典建筑,它扎实可靠,必然能在文学史上流传很久,但其可读性或许并没有轻快的小说那么好。

  如果你看多了剑法,不如也试试这达摩棍法吧。

  《红与黑》读后感(四):浅谈于连和他的两段爱情

  对于红与黑,对于于连这个人物,一开始被灌入的思想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向上爬,这样一个在当今社会很常见的形象,但是看完了书,我对这样的形象产生了怀疑。于连确实利用了市长夫人的爱来获取利益,可以说这份爱就是于连一步一步算计来的,甚至于包括他要走的时候,他又重新燃起了市长夫人的爱。每一句话带有深意目的,他也从这份爱中得到很多,这无可否认。但于连却付出了心。包括对马蒂尔德小姐的心(他曾疯狂的迷恋她)。他的这些种种算计在很多人眼里是不计代价过上层社会人的生活,但在我看来,他对马蒂尔德小姐的算计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爱上自己。那段于连的疯狂,他每天活着就是为了激起马蒂尔德的内心波澜,甚至于想到自杀,对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他是不顾一切向上爬呢?或者换句话说,于连冷酷的还不够,利用一切环境一切人为己用的信念还不够。如果他一心想谋求地位,那么可以帮助他的人太多了,奉行利益交换,他的那些上流社会的“朋友”,哪个不能帮他说上一句话,可他没有,他放不下的始终是骄傲。若是一位不惜一切的人,那他必定可以放下他微不足道的面子,为了金钱,为了权势,利用一个个跳板跳到高处时再回头讥讽那些曾侮辱他的人,但于连没有!所以这个人,他是饱满的,有修养内涵的,有想天争的意志的,更重要的是,他是有人性的。他的人性更可以体现在他对阿莫尔先生的感激和愧疚,他无法直面自己竟对于恩人做了让他女儿怀孕这样残忍之事。他对神甫是感激的,他把信最后寄给了神甫。还有他对朋友的友谊等等…于连,他成功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他的情和人性。

  对于马蒂尔德这个人物,我认为她对于连的爱是在经历无数的最后产生的。也是一个可怜人。开始她对于连所谓的爱也只是因为于连与众不同,或是有她所需要的激情、勇敢。例如第一次见面让于连爬上梯子进入房间,这就是一个考验。看起来这个女人喜怒不懂反复无常,其实她的行为准则就是让自己是贵族是高人一等的自尊心得到满足。那么这个过程中,即可以证明她确实高人一等就是于连的爱。所以一旦得到了,一旦听到或感到于连还爱她并且爱的疯狂,她就弃之如草芥。可以说,因为她的聪明她的身世,所以她高傲的扭曲。而且马蒂尔德对于连的爱还有一种成分在,就是可以证明她的胆大、与众不同、甚至于让她可以满足她的英雄主义或得到大众的注目。这种倾向在她救于连出监狱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她花大笔金钱,经常变动的疯狂但不实用的计划,似乎只再走一种形式。她不怕大众知道她是索莱尔夫人,因为她曾羡慕当年那一段保存了情夫头颅的伟大的爱。甚至可以说,她希望成为那样的人。直到经历无数她再也放不下这个人,怀了孩子,反抗父亲想和于连在一起,可当她终于爱上于连的时候,一切似乎都要变好的时候,发现了于连真正的爱人不是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她的结局也只有像她希望的那样,亲自埋葬情人的头颅…

  对于市长夫人,是一个很可怜的女人。她没有嫁给爱情,甚至说在她结婚的时候和婚后这么多年,她都没有体会到爱情的快乐,直到于连的出现。她把自己全部的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给了于连。但是由于她的涵养她认识到自己错了,她想全部断掉这份爱情,可当她再次见到于连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做不到,她的爱太浓烈,以至于于连离开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想死在于连的怀里。最后写完那封信,她想被于连杀死并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直到文章的最后,她终于去了。三个时间点,三次关于死亡的想法,升华了这个女人的爱。

  关于这本书,可以说太真实了,就是一面镜子,照映出的是人心。从于连的角度看世界,从于连的角度看贵族,他对每一位的分析判断,他对马蒂尔德行为的推测考虑和每一次行动的全方位准备,司汤达如此细致的刻画和描写,无出其右者!全书每一次勾心斗角,每一句带考量的话,都是这世界真是的部分。世界远没有那么美好,贵族的骄傲和对穷人的蔑视,是谁也抹不掉的事实。司汤达呈现出的世界,需要细细品味,于连的思考需要学习。这只是我第一遍读,总觉得想不到那么深刻,期待以后再翻起来这本书,有和现在不一样的思考。

  《红与黑》读后感(五):高尚心灵是否能够脱离现世成功独立存在。

  典型的古典小说,冗长细腻的铺垫,只为了结尾最后的升华。红与黑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高尚心灵是否能够脱离现世成功独立存在。这部小说塑造的主角是一个真正的信徒,真正的贵族,冲上高傲、纯洁、正直的精神生活。但社会现实却没有这类人的容身空间,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于连不得不卷入红尘的污浊,在浮华中自卑,在野心中堕落。于连赖以改变自身的优势尽是虚无,美貌、性格、拉丁文和神学,这使他注定了只能称为贵族的玩物,这也给了他去玩弄贵族女人的资本。借由女人,他几乎实现了自己的梦。但最终,他心灵的致命缺陷击倒了他。他真实,真实的无法抑制自己的爱,真实的信仰了自己的信念,他无法逃出真实自我的桎梏。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下,他发现对现实妥协自己的信念会死,而他最终选择了向自己的信念妥协,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希望站着死去,为自己理想中的“贵族”殉道。他的一生短暂、虚无、荒谬,一事无成,但他一心利用宗教混入贵族社会,却最终不幸理解了神和高贵心灵的真正意义,在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一个“虔敬的贵族”。贵族男女之间的爱情游戏充满了虚荣与利益,虚荣与利益挤占了爱的空间,这样的环境给了于连性格上无比的魅力。马蒂尔德和德雷纳尔夫人都爱上了他,这一方向的爱情或说这一社会环境把他带入贵族阶层。而于连却真的陷入了爱情的漩涡,被爱情冲昏头脑,爱得不能自拔,甚至抛弃了自己的野心,这一方向的爱情或说这一性格事实最终毁灭了他。

  《红与黑》读后感(六):To the happy few

  于连是幸福的吗,我想至少最后走的时候是的,他终于放下了执着的将他引向毁灭的追求,学会了欣赏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您的性格中有一种至少是我说不清楚的东西,这使您若不发际就受迫害;您没有中间道路。”神甫的这一段话就像对于连性格和命运的隐喻,并最终得到了印证。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社会底层,一个狂热的拿破仑的崇拜者,生就一副可爱的面孔、聪明的头脑和高尚的灵魂,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注定走上矛盾的一生。一方面,其对于成功,即出人头地走进上流社会,异常的执着和努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客厅里的人的虚伪和无聊极端的鄙视和厌倦。得益于他出众的气质和才华,不断受到大人物的青睐,一步步的离目标越来越近,而这给他带来巨大优势的自由而纯洁的思想,则在这成功之路上时刻折磨着他,悲剧是注定的,这之前的每走一步只会使得最后跌的越重。这矛盾的一点在贵族阶级身上同样存在,他们一方面在大革命的余悸中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却又对这个有着自由思想、蔑视他们的小伙子欣赏有加……

  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更像是一个人的初恋,自然、单纯、美好,天使一般的德莱纳夫人违背对天主的敬畏,给于连的是无私而崇高的爱,然而和所有的青年一样,那个年纪他们放不下的是事业与成功,尤其是于连那样骄傲的人。

  而他和玛蒂尔德的爱情,也更像两个孤独的灵魂擦出的一把火,来的猛,燃的也快。“一位英国旅行者说,他和一只老虎亲密相处,他养大了他,爱抚它,然而桌子上总是放着一把上了膛的手枪”,这就是于连和玛蒂尔德之间的爱情法则。玛蒂尔德每年都为那个浪漫而死的博尼法斯德拉莫尔戴孝,她欣赏于连的也正是上流社会所缺乏这种精神的激情与勇气,以及为了这些而付出代价的崇高与悲壮,因此于连越是蔑视和疏远她,她愈崇拜…(抖M?),这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爱。而幸运的是,在最后拯救于连的努力中,以及于连的死,让她最终如愿以偿,对于这位小姐,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

  而于连呢?“我本以为她用那封给德拉莫尔的信永远的毁掉了我的幸福,可从那以后不到半个月,我不再想当时孜孜以求的东西了……两三千利弗尔的年金,平静的生活在韦尔吉那样的山区里……我当时是幸福的……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他终于找回了他的幸福。

  《红与黑》读后感(七):人性而已

  本书无非两条线,爱情与事业。

  一、 先说爱情,两条支线,瑞那夫人与玛特儿小姐。

  这三人之间的纠葛根本不能用爱来形容,无非是征服欲和虚荣心在作祟。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女人的性格完全相反,换句话说,一个是温顺的羊羔,一个是狂妄的狮子。于是故事开始了。

  我相信于连第一次遇见瑞那夫人的样子是真实的纯真的,但此后他却把这美好的爱情变成了一场他自己的”征服之战“,为的只是证明自己有拿破仑之勇,简直无聊之极。若是在这里于连遇到的是玛特儿小姐而不是瑞那夫人,想来必定是妖怪遇到悟空,纵然满腹狼子野心也无用武之地了,书自然也写不下去了。正是因为瑞那夫人的温顺心软,才成就了于连初次战役的旗开得胜。他并不爱她,爱一个人是会为对方着想,以对方的喜怒为自己喜怒的,于连做了什么?他占有之后漠不关心她的悲伤与快乐甚至是对她视而不见,他不顾会将瑞那夫人置于险境的危险,贸然在离开贝尚松之际再次风流。

  就连于连最后的牢狱生涯对瑞那夫人的种种,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一种感恩和释然,之所以平心静气的面对瑞那夫人,更多的是把她当成了可以托福的老朋友。他从未爱过她。

  再说玛特尔小姐,她简直就是进化后的女版于连。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大俗话中的贱。

  玛特尔小姐在于连一系列的不理不睬后疯狂的”爱“上了他,再证明了“我敢于恋爱一个社会地位离我那样遥远的人,已算是伟大和勇敢了”之后,又据他以千里之外。在于连以鱼死网破的状态,势要杀了她的豪情壮志下,又英雄式情怀逆袭与他再续前缘,于连的真诚标表白又让她觉得廉价,毫不留恋的丢掉了这个玩具。在元帅夫人的刺激下,玩具占有欲让她又再一次跪倒在于连脚下。真可笑,就连于连的最后一段路,她的心里仍然充斥着如何在群众的眼中显得配得上她的高贵姓氏,她报之以她梦寐以求的英雄主义的落葬仪式。

  而于连也好不到哪去,于连在人家追求他的时候,虚荣心爆棚“她却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丈夫”,便热烈起来。等到人家对他不理不睬,他又来劲了一副要死要活的失恋痴情汉形象。利用元帅夫人成功放倒玛特尔小姐之后,“看呀!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脚下了!”

  他从未爱过她,她亦从未爱过他。

  他的爱情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是人性,是共性。

  二、再说于连的追梦之路

  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在理想上拿破仑式的崇高情怀与现实中人性对金钱名利的渴求中,不断的斗争。

  其实,这没什么好赘述的,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吗,心里有一个梦,一个功成名就自命清高的梦,但谁也逃不出人性的自私、贪欲。人就是在纠结中活着,若是说什么时候能大彻大悟放下一切,便是进入了真正与世俗的花花绿绿隔绝的时候吧,比如死亡。

  当然这本书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百态,但何尝不也是现代社会的众生。人性而已。

  《红与黑》读后感(八):一个人能超越出身吗

  一个人要超越出身,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部书可以说是于连的奋斗史。木匠出身,他已经用天赋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精于神学,晦涩的拉丁文和过目不忘的本领,并以时不时炫耀这些技能为荣。可惜这些只能作为他晋身的敲门砖,却无法搭建他向上攀登的阶梯。以草根出身的拿破仑为精神偶像,于连的野心显而易见,却藏于心底无法宣之于口,因为他不得不倚靠反对拿破仑的贵族作进身之阶,这之于他是矛盾的,也是痛苦的,形于外就是对王孙公子们的高冷,敏感易怒,动辄感到受到冒犯,自傲又自卑。书中有个情节,于连只因人家蔑视目光便要与之决斗,后来发现对方是假冒贵族也并不善罢甘休,这就看出其气度格局还是太小,这一点在他对情人的态度中也处处体现。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自己有多少珠宝华服,也从不炫耀自己读过多少书,因为她没有自卑感。于连,恰恰就是才华横溢却充满了自卑感,看到他出丑,读者不免可笑可叹,又有感同身受之慨。

  如果说于连向上爬的过程是暗线,那么他的两段爱情无疑是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述的明线。天真懵懂时,瑞那夫人是最初的爱,于连虽然生涩,也上演了一场攻防战。第一次牵手,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述得动人心弦,极尽暧昧。牵手,对于两性之间的意义,某程度上是苦大的,是对于亲密关系的确认,甚于同床。林夕《一丝不挂》最后一句“无奈你我牵过手,无绳索”遗憾之深,溢于言表。而牵手过后,于连酣睡,而瑞那夫人却不能成眠,对男人,攻克了一座城,是胜利的结局,对女人,开启了一扇窗,是探索确认的开始。什么是爱情?千古难题。我一直认为需要有精神上的共鸣,然而在此,只看于连与瑞那夫人两性间的张力,虽然他们的对话不在同一频道上,但只要相见、相处,就是快乐的。这两人的关系,有吸引,又有偷情的快感,间中不忘穿插于连的野心,他一直是以一个心机boy的形象出现的,于连这混杂着感动、征服、占有、报复和不平衡心理的感情,一旦如愿,反而心陷彷徨,他并不满足。爱情一文,拉丁语是amor,死亡之意,起于爱慕,终于死亡。因为“存在第二个天主,比真正的天主更可畏更有权,那就是教皇”,作者真相了。世俗的权力,正是假于神学的幌子。于是在一场背叛、欺骗、揭穿、崩溃的大戏之后,于连离开了。

  于连的第二段感情,显然更多的是套路。作者曾写到,男女之间不吝为一场战争,谁更爱对方谁就更占上风,这在于连与玛蒂尔特的感情关系中更为明显。玛蒂尔特冷漠以对反而让于连欲罢不能,但她又只爱于连的高傲,一旦对方露出爱意,即弃若敝履。于连不得不运用俄国人的计策方最终抱得美人归。相比于前面一段尚有些许纯爱的关系,作者绝不掩装于连诸如“一定要弄到手”之类的卑劣心理,以及他一边汲汲营营向上爬、一边鄙视贵族的婊子立牌坊心态。结尾高潮,于连眼见娇妻稚子在抱,田庄官爵加身,即刻可摇身变为人上人,作者偏在临门一脚时给予狠狠一击,从九十九层阶梯将之踹下直接变作阶下囚,真是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

  玛蒂尔特四处奔走营救,对比于连的淡定等死,显得可悲可笑。而于连似乎又找到最初的感动,最爱的女人,良心发现,返璞归真,所以自我放逐认罪赴死。一则源于其内心一直自矜,自视甚高,不愿委曲于一向鄙视的贵族求全,二则是看透了社会的本质,阶级固化,既得利益者设置重重障碍,想如拿破仑般改变命运实在太难,天时地利风云际会缺一不可,而他始终欠奉,只有不再挣扎认命,只有死亡,才能得到心灵的救赎与平静。

  我看的是商务印书馆罗新璋译文的版本,雅致有趣,把传统欧洲文学中行文自带的反讽语气表现得很好,颇有古韵。

  《红与黑》读后感(九):什么是幸福

  举斯丹达尔的红与黑再现了法国波旁王超复辟前后的真实历史氛围,作者通过对于连·索莱尔的浮沉升降、兴衰荣辱的命运的描写,即一个孱若腼腆的平民青年只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为了实现自己那巨大的野心,不仅要显示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还要采用不光彩的手段例如虚伪、作假、和违心之举,然而就当他爬到一定位置,以为就此飞黄腾达了的时候,他却仍不放弃自己的尊严,给自己一个幸福的交待。他的成功以同两个女人的恋情为标志,也是在恋情中走向死亡的,和德.莱纳夫人的恋情始于诱惑,至于德.莱纳夫人的征服;而和德.拉莫尔的爱情始于拉莫尔的主动争取,至于于连的消极排拒,一个是心灵的爱情,一个是头脑的爱情,最终心灵战胜头脑。而斯丹达尔更倾向于心灵的呼唤与融合,而不仅限于肉体的接触。本书写的是献给幸福的少数人,那么什么是幸福呢?他不是有钱有势的市长主教侯爵之流,不是收容所里的乞丐,不是受到父亲欺凌、市长轻视、侯爵指使的于连,而是入狱后大彻大悟的于连,他不是一个爱钱的人,他是没有政治经验的人,他死的时候才23,当然他有翻盘的可能,但那不是他自己真正的心灵呼唤他。所以斯丹达尔说:“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者严重的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表象”。你幸福吗?

  《红与黑》读后感(十):我读红与黑

  红与黑, 既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上面是本书作者想让大家懂得的道理,但这是一半内容,另一半接文后。 下面谈正事,正式介绍本书。 演员: 与其说教派人士、政府官员的虚伪,不如说每个人都巧妙地、虚伪地活着。他们可以把几个小时的谈话弄得一文不值却又彬彬有礼,他们最擅长演戏,他们全都是演技派。 幸福的少数人: 幸福的少数人,德·莱纳夫人是幸福的,她在有了三个孩子之后终于找到了爱情的真谛,那是激情,那种渴望,以及随时害怕被抛弃,失去被爱的风险折磨着她柔弱敏感的心。他爱于连胜过爱他的儿子,胜过爱她自己,她不能容忍没有于连的世界,不求同生、但求共死。 还有爱情中幸福过的主人公,玛蒂尔德。 人性的丑恶: 有心计的、恶毒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和中国古代人,而且是西方人和西方历史上所有时代的人。一个虔诚的老农妇死了母牛,却怪罪于不信神的人,于是一位哲学家就只能在一周后发现自己鱼塘里的鱼肚子全都朝了天,死因是被人下了石灰烧死了。 幸运的索莱尔: 主人公一步步的往上爬,他很幸运,和所有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幸运,甚至比他们还要幸运。不过,于连也是有底气的,他精通拉丁文,熟背《圣经》,他学习能力很强,记忆力超强,最重要的是,他很聪明,他会随机应变。 不幸的于连: 出身卑微和过于显露、迅速的才华和晋升速度永远是树敌的最有用的手段。 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他太孤独了。 他不该强烈的爱慕上德·拉莫尔小姐,那不是他所能承受得起的。 英雄所向: 拿破仑是他前生(入狱前)一半所向,因为他曾梦想当一名军官,另一半梦是神甫,符合他内心性格的高贵。他也时常羡慕上流社会那精致到惊人惊讶的衣着和打点,但那不是信仰。 内心读写: 他的内心还是纯洁的,像所有质朴的人们一样,他讨厌人性的丑陋面,但他有他自己的性格,他有自己内心小小的骄傲。他不一样,他在临死前会意识到自己的虚伪,不同于那些面目可憎的人,我想,他们“至死不渝”。 不一样的画面: 相比其中暗含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种种政治斗争与政治现象,我更喜欢其间在乱世中涌动的爱情,遮遮掩掩却又轰轰烈烈。 欣赏玛蒂尔德那勇敢的爱,义无反顾,爱情果真会让人不顾一切!欣赏德·莱纳那刻入心房的爱,成熟真挚,爱情真的会让人心力交瘁! 尾篇与结局: 只有这样的结局才是符合作者内心本真所追求的幸福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能有一个结尾。 好了,接上面的感慨: 四五十岁的人(作者)经历了风雨,基本能跳出来看人生,于是大发善心给你安利一本书,告诉你什么才是幸福,还在目录下面加一句话:“TO THE HAPPY FEW”,告诉你看透的就那么几个,看透了你就幸福了。

  当然本书内容怎么可能不给你指明那条路呢,所以于连悟出来的那条路,就是留给读者去走的,这便是另一半意思。 但,如果你和于连一个年龄,你要如何才能去懂得?没人会给你待在监狱等待死亡降临的机会,路还是要走的,不到和作者写这本书时的相同年龄,你就根本体会不到他的真正内涵。况且,如果真有经历与悟性,你真懂了,凭着你血气方刚、满腔的热血和抱负,你未必会走上那条于连倘若重生会去走的路,你怎么可能甘心于那平凡的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