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与黑》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与黑》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1: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与黑》的读后感10篇

  《红与黑》是一本由司汤达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5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读后感(一):撕裂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麻木

从于连身上能看到自己。这个偏激的少年,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带着对社会的警惕,对自身安全距离的敏感,到尝试去表现自己。他逐渐崭露头角,在贵族圈颇受宠爱,但他用蔑视权贵的高傲姿态来掩盖来自小村庄的那颗敏感偏激几近于病态的自尊

于连的形象是鲜明的,立体的,也是亲切的,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一个眉目干净,身板儿挺直的瘦小男孩儿周旋于虚伪的巴黎贵族社会,桀骜不训的力量仿佛要冲出他高冷的身体,直逼读者的心灵。正事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让德莱纳夫人对他刮目相看,无法自拔地爱上他,委身于他。这时他还是个为了你理不理我而傲娇的白净男孩儿。随后到了巴黎,周旋于与玛蒂尔德的感情循环中,他和她,一会儿骄傲一会儿自卑,谁先为爱妥协谁就输了,另一方瞬间就傲慢起来。循环好一段时间,看得读者哭笑不得。但正是作者这种详细突出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意识流小说的先端。加深了读者对男欢女爱之间博弈的共鸣。爱情,是经久不衰话题,经得起时间的审核,也是这部经典之作影响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这本书,好好去了解了1830年之前的法国历史,梳清了历史大事件,从书中窥视出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的激烈斗争,更能理解于连对拿破仑的崇拜感,他的斗志,他的自尊,以及他与玛蒂尔德之间爱情拉锯战的反复无常

我无法判别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谁对于连是真爱,毕竟于连的感情来得太澎湃太激烈太受时间阶段影响,反而让我无法站在他的角度看待两位女士的感情深刻程度。只能说德莱纳夫人的爱偏向于无私,像母亲孩子的宠爱;而玛蒂尔德的爱更像一个年轻女孩傲慢自私的爱,她也只是一个虚伪社会中的叛逆者,周围全是千篇一律令人恶心的贵族青年,她反道而行的性格让她讲目光聚焦于突然出现在她无聊世界中,那个像高岭之花的英雄少年。在她的爱中有着她对玛格丽特王后爱情故事的钦慕,所以在她和于连之间,她倾向于去扮演一个玛格丽特的形象,傲娇得令人生厌,但不乏真诚

整部小说看的荡气回肠,因为作者的心理描写简直太细腻与直观了,将平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放大放大再放大,但并不显的突兀,反而震撼人心。那种喷薄而出情感让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读者热泪盈眶,撕裂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麻木。

  《红与黑》读后感(二):红与黑 书评

    《红与黑》司汤达。提前声明,本人是因为喜欢世界名著而去读本书的,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故事,但是坚持读完了,并一贯的写了书评。其实还好啦,蛮好看的,值得一看。
    于连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能够自如且巧妙的利用自身的天赋,再加上能吃苦能忍耐的毅力,最终可以抱的美人归(并且是两个美人哦!)。结局是他死了,而和他相爱的妇人(别人的妇人)及孩子们也跟着死了。而爱他的姑娘(类似公主的角色)伤心欲绝,但也不了了之对了,姑娘似乎还生下了于连的儿子,结局并没有提及。总之读完之后,我想起一个朋友对此书的概述:就是一个少年和一个有夫之妇通奸的故事。
    好悲惨!!!

  《红与黑》读后感(三):极端的励志

相信最近很多读《红与黑》的读者,都是从人名的名义前来普及的。剧中提及到祁同伟是于连式的人物,甚是好奇,谁是于连,于连又与厅长大人有何联系。

没错,这位于连正是《红与黑》的主人公。书中写了于连的后半生,从年轻的落魄一直到为事业奋斗,最终走向命运的终极审判。

作者司汤达写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演化而成的。所谓的真实,源自布拉格的一桩情杀案。作者并未对故事有太多的修改,而是加入自己的阅历,社会的观察,同时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将作品修饰的更加圆。说几点感受吧:

1、当时法国相当混乱不堪,阶级分明,充斥着追名逐利,不给底层人民一丝反抗斗争的机会。贵族时刻保持贵族的气质,不容向下层人民低头,对自身荣誉尊严看得高于一切。

2、任何所谓的公平正义,都是相对的。即便是法律,也是统治阶级的武器,利益永恒不变的真理。

3、时势造英雄,特殊的时期才会孕育出特别的人。并不是有谋略,有勇气的人就会成为拿破仑,拿破仑只有一个。于连视拿破仑为自己的偶像,也幻想自己可以成为拿破仑一样的男人,当时处在的环境没给他这个机会,也不允许这种牛逼的人物存在。

4、很多人不喜欢于连这个人,认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过我也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谦虚,好学,隐忍,有脾气,有胆识,长得还帅。看不起贵族的高贵,划清界限。即便在生死抉择之际,不怕死,敢于面对,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同时还有一个为救他不惜变卖所有家当的好友傅凯,难道不是于连的成功么,患难见真情。话说这样的于连谁人不爱?!在联想我们的厅长大人祁同伟,同样拥有帅气的外表,优秀的成绩,缉毒时的不怕牺牲,相似的爱情观。于连的瑞那夫人,祁同伟的高小琴,一生的挚爱。他们也可悲的,社会的大环境,无限的抱负无法施展,遇到捷径怎能不屈服。玛蒂尔特三番五次对于连的内心摧残,用半夜登梯考验于连的勇气。梁璐逼祁同伟当众跪地求爱。现实的残酷不是说说的,比虚构更恐怖的是真实。现实的生活永远比缔造的幻想复杂得多。

5、最后说说为什么只给了四星,书不太连贯,甚至有些跳跃,看着看着摸不到头脑,当然跟翻译不无关系。书中涉及的历史宗教神学太烦了,严重影响阅读的快感。

  《红与黑》读后感(四):于连的圈里没朋友

于连似乎没有一个像样的朋友。富凯算一个,但在小说中的绝大多数时候并不在自己身边,也不会常常通信。遇到困难压抑状态下,他没有说诉的对象,一个减压阀。有的只是一再的『于连想』,『他对自己说』,『他差点说出声』,这当然是作者司汤达的人物设定,但另一方面这或许是年轻的于连踏上不归路的一个原因。
他的家人『粗俗』而『市侩』,得不到家人比如父亲兄弟安慰理解。这让他更显得孤独,而另一方面身体和性格上的特质又让他不能安于市井和木匠的生活。
他的经验太过不足,信息来源如此狭窄,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显得有点可笑。遇到环境、场合,他只能一再从这些片段的、个人经验的数据库检索对策。
他有相对良好的教育甚至气质,但没有面包或社会地位,而他看的卢梭和拿破仑有。加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不可能不感到一种痛苦,看到一种榜样或目标悬在天上,而日常的尘埃却笼罩着自己的生活。他寻找自己可能的上升通道。
按教科书式的上升、攀爬,毁掉了年轻人或者说一个人应有的本真,不论是爱情或事业,于连还没有机会真情实意追求,而是严格按照目标执行一个个计划、完成一个个步骤,仿佛行尸走肉。虽然这过程中他也会在上流社会的客厅里猛然一阵反感,还是摆脱不了那种诱惑
十九世纪的法国,十九世纪后大革命时代的法国。波旁王朝复辟,贵族和教士重新掌权,个中黑暗腐朽,于连刚刚错过自己可能飞黄腾达的拿破仑。
于连的圈里没朋友。

  《红与黑》读后感(五):无望的野心

似乎很久没有全身心投入一部小说了,初二第一次看时玛蒂尔德对着于连被砍下的头作最后一吻的景象给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对法国大革命有了常识性的了解后再看《红与黑》,尽管全程都尝试着用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分析,最后还是被带入了一种无可奈何痛苦。既没有得到红,也没有得到黑,这或许就是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的,偶然的戏剧因素,或许就是必然的社会结果。复辟下的法国,宗教和贵族的势力真是大得令人咋舌。 并没有想透结尾的"to the happy few"是什么意思,到最后似乎谁都没有得到"happiness",轰轰烈烈恋情在于连毁灭之后会走向何方呢?玛蒂尔德有着母亲的责任。不,德·雷纳尔夫人带着孩子一起殉情了,但是结局的后续发展已经无所谓了,玛蒂尔德无论选择生还是死,都已经无所谓了,只是按照她的热烈的性格,死或许不可避免。唉,可怜的女人,到最后居然失掉了那份爱,我真是看到司汤达满满的恶意,更加不能理解法国人的爱情观。

  《红与黑》读后感(六):相爱是何等幸福

读司汤达《红与黑》有感 于连真是高贵而纯洁的,尽管他野心勃勃,还学到了不少虚伪。但是,谁人能无视他身上的那一股英雄气概呢?不愧为拿破仑的信徒啊! 出身卑贱,但居然同时拥有非凡的天分和美丽的外表,在那一时代,真是一种灾难。 他的童年充满辱骂、鞭打和凌虐,且全部来自他的亲人,在亲情的方面,还有什么比他被判死刑以后,父亲的探望来得残忍?好在他这短暂的二十二年以来,从未对亲情抱有奢望。 也许死去的于连应该感谢天主赐予的美貌与才华,才会让毫无温情经验的他能得到德·莱纳夫人的爱恋。 于连的信仰向来是被批判的,因其根本不信仰,因其虚伪,他信仰的是拿破仑无疑。 于连的爱情向来也是被批判的,因他只是在征服。 他之要征服德·莱纳夫人,不过是因为他憎恨有钱人。是的,他憎恨有钱人,有权势的人,一句话,他憎恨贵族,同情平民,包括自己在内。这不得不说到他那敏感脆弱的自尊心了。他那博学广识的头脑,也没能让他看清,阶级在法国真是与生俱来,丝毫不是他的过错,也不是他那个时代的过错。贵族之轻蔑他,并非轻蔑他本人,而是轻蔑平民而已,假使他能看清这一点,他也不至于那样敏感和痛苦;假使他完全学会“世故”,一心沉浸在对财富和权势的追求之中,他也不会痛苦;假使他软弱,非有才华,不会思考,投靠上帝,他更不会痛苦……可他偏偏没有走其中一条路,他选择了思考,选择了敏感,选择了随时对贵族宣战,维护平民的尊严……故而他痛苦,一生痛苦,在获得德·莱纳夫人的感情的最初,他也是那样痛苦。他的全部专注都放在击败贵族,维护平民的一点上,都忘记享受生来从未经历过的人间温情了。但这决不是说我们的主人公坏心肠,冷酷,残忍,虚伪,欺骗他人的感情……非也!于连的爱,是爱美貌,爱温柔,但最重要的,是爱“看重”,爱的是他自生来就没有得到的东西,被人看重。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啊!他真的是个仆人呀!他的父母兄长是他为累赘无物,他的主人德·莱纳先生视他为家仆,谢朗神甫倒是爱他如子,但这是有条件的,假使他不背诵《圣经》,那还是什么也没有。他根本都不相信宗教,他爱的是拿破仑。他不知道宗教到底能带给他什么,但他不得不背诵《圣经》,否则谢朗神甫的关切就会立刻消失。总之,在德·莱纳夫人以前,他没有经历“天真烂漫”的时刻,他活得那么辛苦,一刻也不能放松戒备,时时感到会被人谋害……那是多么痛苦的一种煎熬啊! 于连的第一次爱情,真可谓是拯救了他,若非此次经历,他不会在接下来的神学院的痛苦生活中熬下去,更不会死得那么勇敢。德·莱纳夫人那毫无要求,那炽烈,那纯粹的爱情,让于连尝到了“甜蜜”的感觉。 他的第二次爱情就不那么可观了。马蒂尔德那么漂亮,那么高贵,但正因为高贵,他对马蒂尔德的仇恨自然远大于对德·莱纳夫人曾经的仇恨。更重要的是,马蒂尔德善变,但在日夜惊恐、害怕凌虐的漫长十数年童年里成长起来的于连,不可能真的痴心这种风云善变的情感,这种热烈的情感——他的人生已经够跌宕起伏了,既然在亲情和信仰中都找不到归宿,那就祈求爱情赐予他一点温情吧。于连自己也说,阻挡他与马蒂尔德的情感的,“是您的性格”。这姑娘,出身如此高贵,对古典英雄主义和史诗传奇怀有浪漫幻想,但不知是否一生坚持,很难说。她疯狂地爱上于连,可能有一些是因于连的才华,但更多的是因为于连对她的冷淡和轻蔑,大概给她无聊的上流社会日常生活增添了刺激,更遑论她随后在于连身上找到了她崇拜的英雄主义,那她可是真的爱上了。她还在幻想于连在未来的革命中充当英雄罗兰呢!而她自然是狭义英勇的罗兰夫人了! 可于连只会一时被此激情冲昏头脑,绝大多数时候,他需要的是可以展现自己软弱的地方,可以安抚自己不安的柔情,毕竟,他几乎是时时刻刻在与全社会作对啊!他需要片刻休息的时候,马蒂尔德不会想到要给,这个休息时刻,只有德·莱纳夫人会给他。 最后,马蒂尔德抱着恋人的头颅,不由我不钦佩,何等的英雄气魄。 而德·莱纳夫人抱着自己的儿子死去,我就只有羡慕和嫉妒了:人在红尘,相爱是何等幸福! 2017年5月23日

  《红与黑》读后感(七):小人物的悲哀

波诡云谲的政治风暴,在法兰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雷雷作势。拿破仑率领的铁蹄踏过大半片欧洲疆域,其英武的身姿,雷厉风行的铁血手腕触击着无数热血青年的不甘平庸的灵魂。那是贵族俯首称臣的时代,那是有志青年成就英雄梦的时代。当一代帝王的陨殁,贵族卷土重来,王政复辟的强压下,多少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热火好似就被突然冰冻住了般,就此浇灭,只剩下余烬还温热着。沉醉于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少年只能从书中窥见其的无限辉煌了,即使这样,也淹没不了少年的向往之心。木匠的儿子,这是与生俱来的身份,这是他极力想擦去的灰尘般的渺小。清秀的面庞,俊朗的身姿,第一眼相见便注定了往后的坎坷经历,或许是与丈夫那截然不同的善良的气质,于连就这样为瑞纳夫人所吸引。尽管十岁的差距,尽管身份地位的悬殊,瑞纳夫人就这样义无反顾得爱上了。而对于连来说,恋爱的欢愉起初只不过是对权贵的蔑视,对不可一世的瑞那先生的不屑嘲讽和报复。孩子的高烧不退,加重了瑞那夫人心中的内疚,使她开始对这段不忠的恋情开始了悔恨的审视,可最后于连的欲擒故纵又使瑞那夫人欲罢不能。满城的流言蜚语迫使于连远走他乡,神学院的修习让他再次感受到了身份等级的悲哀。拉穆尔府的金碧辉煌,高贵华丽向于连敞开了怀抱,秘书的小小职责又仿佛昭示着他不会安于现状。冷淡的神情,不屑的态度这一孤傲清冷的形象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收获了拉穆尔小姐的芳心。欲擒故纵的伎俩再次上演,两人就这样相爱了。身份地位的悬殊却痛击着拉穆尔小姐的神经,她对这样的恋情表示厌恶,转而之化为对于连的蔑视淡漠。这样一次次的反反复复折磨着于连,仿佛这次是真正的爱情降临,考验着这位木匠儿子的耐心。为了挽回这段本就不平等的恋情,于连转而向菲华格夫人求爱,那一封封誊抄的情书是他努力的不懈。最终这一战术奏效,拉穆尔小姐重又回到他的怀抱。向父亲的摊牌,最终赢来了于连身份的提高,那尊贵的姓氏使他的自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时,瑞那夫人的一封信打碎了这所获的美梦,少年意气的冲动愤怒,砰砰两枪宣泄了这一极度的不满,也埋下了少年最后被悲剧的种子。瑞那夫人和拉穆尔小姐的奔走也抵不过于连求死的心意。断头台上的于连回首其短暂的一生,是否有其不甘和遗憾呢?

于连,这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渴望拿破仑时代的建功立业,靠自己的灼灼功绩来赢得尊贵的身份地位,可一方面又夤缘攀附权贵,心里暗暗地想通过捷径来达到这一目的。木匠的儿子,对他而言,这是低劣的身份,他耻于与同样卑劣身份的人为伍,在瑞那先生府,当他以为自己将与仆人同桌进食时,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在神学院,他瞧不起那些同样出身卑微的人。可却与此同时,他却同样不屑于权贵人士的虚情假意,对此他又抱以了轻蔑漠视的态度。先与瑞那夫人的相爱,再与拉穆尔小姐的结合,这些最初带给于连的是对权贵征服的巨大的虚荣心。而在生死之际,他却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他那慷慨激昂的说辞也表明了他对权贵专制的痛恨。审判他的皆为贵族阶级,而无一人是平民阶级,这样的安排似乎他早已在心中为自己判了死刑。或许这样矛盾的一个人,只是平民阶级微弱挣扎而导致悲剧的产物吧。

  《红与黑》读后感(八):野心

第一次读,不喜欢于连,老实说我也不喜欢德 · 雷纳尔夫人,倒是对德 · 拉莫尔小姐挺感兴趣的。不过感觉德 · 拉莫尔小姐爱上的并不是于连,她爱的是她自己的虚荣心,因为爱于连可以让她避免落去与上流社会的女子一样的平庸,中途她抛弃于连就可以看出她骨子里的高傲,后来再次投入于连的怀抱不过是因为这可以让她自己对自己满意。于连一开始对德 · 雷纳尔夫人和德 · 拉莫尔小姐表现出来的爱都是为了战胜自己卑贱的地位,满足自己的野心。一直在想着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能够打压贵族,如何满足自己的野心,总觉得于连内心太过于黑暗了,不喜欢他。但是有时又会感动于别人对他的慈爱,这可能只能怪罪于他的拥有的才华与他的地位不相称,野心又太过大,以至于一直都在心怀不轨吧。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是用自己的才华奋斗自己的前程。是时代的错吗?是堕落还是借口?德 · 雷纳尔夫人很好,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嫁给了一个“很一般”的丈夫,似乎这个不令人满意的丈夫使得她的出轨多了些让人理解的成分,少了些指责。她对情人的爱和道德一直在折磨着她。

对里边的政治阴谋真的没看懂~

  《红与黑》读后感(九):情感需求的相互满足 ——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之我观

纵观《红与黑》全书,于连与两个富家女人的情感纠葛似乎构成了全书的故事主线。分别被作者称作“心灵的爱情”与“头脑的爱情”的两种感情观,各自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缘由。德雷纳尔夫人纯洁,善良,爱情对她而言就是简单的爱上;德拉莫尔小姐聪慧且特立独行,对于连的爱夹杂了太多个人性格与价值观与处世观的因素,因而她的爱并不纯粹。我十分欣赏并艳羡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之间的感情,尽管于连在一开始并不是出于“爱情”去接近女主人公,但这段爱却是悲剧主人公在人生终点真正在意并珍惜的唯一一段感情,也是这本小说中悲剧的阴霾中难得的能够映人心灵的永恒阳光。于是我试着通过细读文本为这段美好感情的出现与发展找到最原始也是最纯粹的缘由,概括来说就是两个人的各自不同的情感需求与空白分别在对方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满足和填补。
首先论述德雷纳尔夫人如何满足于连的精神情感需求。
于连的母亲早逝,而作为其仅有的亲人——父亲和两个亲哥哥不仅从未给予他一点关爱,还时常以言语与暴力对于连的存在进行侮辱。“从童年的时候起,他的极端沉思的神情和苍白的脸色,就使他的父亲认为他活不长,即使勉强活下来,也要成为家里的一个累赘。家里人谁都鄙视他,因此他恨他的哥哥们和他的父亲。星期日在广场上玩耍,他总是挨打。”
童年作为一个人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与自我意识的最重要的时期,是需要被父母呵护与关爱的。心理学普遍认为,父母(尤其是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然而不幸的于连则恰恰相反,母亲的空白不仅没有被填补,父亲及哥哥的否定与打骂也让他更加心生对这个世界的怀疑与憎恨,他只能也只敢想到自己。甚至对于最好的最关爱他的朋友富凯,他都并未全部交付真心。
德雷纳尔夫人的出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于连这个内心深处的缺口。回顾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第一次相见——“一个温柔的嗓音说:“您上这来干什么,我的孩子?”于连连忙转过身去,德雷纳尔夫人充满魅力的眼光深深地打动他,使他忘掉了部分的胆怯。很快地他对她的美丽感到了惊讶,把一切都忘了,甚至忘掉了他来的目的。”温柔的嗓音,充满魅力的眼光以及最重要的一句“您上这来干什么,我的孩子”使于连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关爱,确切的说是被母性光辉笼罩周身的感觉。德雷纳尔夫人在抚育三个孩子的人生经验,再加上其本来温柔善良敏感的性格,让他在于连的眼中看来是如此的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对于于连这样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她的美丽使他放下了戒备,甚至忘掉胆怯,这也为下文中于连真正的把自己的心袒露在德雷纳尔夫人的面前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我们更能发现,于连在和德雷纳尔夫人待在一起时,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孩童般纯粹的快乐。“于连这一方面呢,自从住到乡下来,过的是一个真正的孩子生活,像他的学生们一样兴高采烈地追捕蝴蝶。他过去要对自己经常进行克制,要耍许多非常狡猾的手腕,如今他单独一个人,远远离开男人们的注视,而且出于本能对德雷纳尔夫人一点也不害怕,因此他沉湎在生活的快乐之中;在他这个年纪,而且是世界上那些最美丽的大山中间,这种快乐是那么强烈。” “出于本能”这四个字用的很妙,于连的内心深处不信任任何人,并且很是善于伪装自己,然而在德雷纳尔夫人面前,他可以放下一切顾虑,一切为了达到自己的计划与目的而做出的压制自己天性的决定。在德雷纳尔先生准备换全家的床垫时,于连首先想到的便是像德雷纳尔夫人求救,请求她去自己的卧房帮忙拿出自己装着拿破仑肖像的纸板盒。德雷纳夫人不仅是可以让他卸下伪装回归纯真的圣母,更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不经意间对于连的关心与爱护,温柔敏感的气质与随时随地散发出的母性光辉,美丽的面庞与优美的身段,以及肯不顾一切帮助于连的勇敢,都满足了于连对一个完美女性的所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在德雷纳尔夫人这里,于连第一次感到了放松,第一次摘下面具,放下了他去独闯社会的所有顾虑与伪装,就像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到了我故乡,他像一个在母亲面前了无顾惮索取关爱的男孩,肆意感受着温暖与人世间最珍贵最美好的爱。而在德拉莫尔小姐面前,他仍是那个习惯通过伪装来达到目的的于连。
接下来论述于连又是如何能填补德雷纳尔夫人的情感空白的。
在本书中,作者这样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德雷纳尔夫人胆子极小;这个外人,由于他担任的职务,将要经常不断地出现在她和她的孩子们之间,她想到这一点,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她已经习惯于她的儿子们睡在她的卧房里。早上她看见他们的小床搬到指定给家庭教师住的套房里,流了许多眼泪……女性的敏感在德雷纳尔夫人身上发张盗了过分的程度。她给自己想象出了一个极其令人厌恶的人,这个人相貌粗鲁,头发蓬乱,仅仅因为懂拉丁文,就被雇来训斥她的孩子们;为了这种野蛮的语言,说不定她的儿子们还会挨鞭子抽呢。”女性的特质在德雷纳尔夫人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遇到于连之前,儿子便是她的生活的全部重心,因而夫人在一开始对家庭教师的即将出现是怀有显而易见的反感与敌意的。然而,当她看到她所想象的家庭教师实际上是于连这样一个“年轻农民,面色是这样白,眼睛是这么温柔,以至于头脑有点富于浪漫色彩的德雷纳尔夫人首先想到,这可能是一个乔装改扮的女孩子,来求市长先生帮什么忙。”并且“她完全被于连好看的面色,又黑又大的眼睛,还有漂亮的头发迷惑住了。”“对德雷纳尔夫人这个性格温柔的人来说,她的担心和眼前的事实之间的悬殊成了一件大事,”可以说,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第一次见面给德雷纳尔夫人留下了极为积极而美好的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坏经常决定着两个人交往的进程与结果。因而在之后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德雷纳尔夫人这一方面对于连的信任,而信任是爱产生的前提与基础。这段初次相遇德雷纳尔夫人心中对于连的意料之外的好感为以后两人之间“心灵的爱情”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客观基础与感性条件。
其次,与于连缺乏母爱相适应的,是德雷纳尔夫人那种天生的母性光辉,她有力量并且十分沉浸于像关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的关爱于连使她带来的享受与快乐中。“在她那些强烈的愿望中,有一个是想看见于连脱下他那身阴沉的黑衣服,哪怕是只脱下一天也好。她怕会冒犯他,所以一直没有把这个愿望告诉他。她施展出就她这样一个天真朴实的女人说来确实是令人钦佩的手腕,先说服德穆瓦罗先生,然后又说服专区区长德莫吉隆先生,选派于连参加仪仗队,使得另外五六个年轻人落了选。”在动用各种手段竭力使于连参加国王巡礼的仪仗队时,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德雷纳尔夫人心中一种母性的期盼,一种因于连而成就出的骄傲感与自豪感。我会很自然而然地因这件事情而联想到现实中的一些望子成龙的母亲,当自己的儿子在人群中成为耀眼的明星时,她们是以怎样的一种充满怜爱与自豪的眼神望向她们,嘴角上扬,正如德雷纳尔夫人一样,望向仪仗队中出尽风头的于连,如此骄傲。
还有重要的一点促成了德雷纳尔夫人对于连的真爱,是德雷纳尔夫人干涸已久的内心。从没体会过爱情滋润的她就像一个初恋的少女一样疯狂且无所畏惧,于连那美丽年轻的面庞,任性大胆的行为,就像久旱的甘雨汩汩注入德雷纳尔夫人的内心。她是个浪漫却软弱的女人,书中作者对她最多的描写就是她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忧伤哭泣。天性的柔软注定了,在于连抓住德雷纳尔夫人手的那一刹那,她就不能避免的走入了爱的漩涡。男人的世界是世界,女人的世界,更多时候,是男人。
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你的需要是正他的渴望,你的能力正好满足他内心深处自知或不自知的欲望。就像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all requirements are perfectly met.

  《红与黑》读后感(十):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

    先来简单叙述一下小说的剧情吧。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小儿子,因会背诵圣经和懂拉丁语,被虚荣的市长请回家当他小孩的家庭教师,接着于连和市长夫人有了感情的发展,之后被揭发,于连被迫辞职去了贝桑松的神学院进修,后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上了在巴黎,德-拉莫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因出色的表现被侯爵重用。期间也和侯爵女人产生了感情,也有了孩子,此时市长夫人的一封信使于连回到韦里安的教堂,想一枪结束市长夫人的性命,哪料枪伤只是轻微伤了市长夫人,自己也因此进入监狱。
      对于主人公于连,我认为他的确是一个高洁的、在大事上有思想见解的人。他鄙视贵族中、教会中那些虚伪恶心的人们,他觉得和他们一起呆上一秒他都会窒息。从一开始他只是被生活推着前进当上了家庭教师,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那么美丽的女人,他是彻底被这一种美丽本身所吸引,所以不顾世俗的道德和市长夫人 好上了。至于他爱上莫拉蒂尔,也可能只是觉得她本身是足够美丽的一位女皇,但后面我发现,他想得到的是政府这种骄傲本身,因为莫拉蒂尔在和他的一次相好之后就不再理他了,于连倍感无语,这是失败和屈辱的表现,所以他便采取计谋从新让这个女人有足够的勇气不顾世俗的道德自降一级与于连相爱。直至最后于连本可以不死,但他却没有想活下去的愿望,尽管他只有22岁,我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不想活下去?当时的他只想享受和登-勒那尔夫人在一起的快乐。出生于社会底层的他有那么多次机会飞黄腾达,他却因自己心里那一点小小的虚荣心而摧毁了,这时社会环境对他的戕害。
     小说不仅塑造了于连、拉莫蒂尔小姐、登-勒那尔夫人三个形象,他也间接的描述了这个社会的一些病态。放映了19世纪初法国的社会风气和面貌。其次小说中提及的贵族和教会文化可以去了解一下。
   最后引用一句作者司汤达本人在书中对于连的评价就是“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好教士,成不了一个干练的行政官员。像这样容易激动的心灵顶多适于产生艺术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