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们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10篇

  《他们的世界》是一本由李银河 / 王小波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83图书,本书定价:4.50元,页数:199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一):你只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

  看完了王小波和李银河先生同著的《他们的世界》心中感慨万千 千言万语找不到一个合适语句去概括表达 只觉得胸中憋闷却无人能诉

  这本书是我出生前出版的 距今已有25年 25年前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能接受同性恋 觉得呢是反人类的 觉得他们恶心是异类是伤风败俗 25年后 在我个人看来 应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接受这种感情存在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人仗着自己是个脑残就大言不惭的在各类社交网络上对同性恋进行辱骂 他们觉得自己是正常人 同性恋是不正常的 其实不然 你并不是正常人 你只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 你只是这个异性恋为主要恋爱方式时代里的大多数 就因为你是大多数中的一分子 你就以为自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 你以为你是正义的化身 你以为你在拯救他们 其实不是 你是恶魔是撒旦 你在用力的把这些无辜的生命推向死亡的边缘!

  人言可畏 舆论的力量强到你无法想象 一个人一句话 这个事情就变了味道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闭上嘴巴 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点爱与宽容 你可以不理解不喜欢 但是你没权利去指责去唾弃任何人追求爱的权利 成年人之间的感情只要没有对谁造成伤害 呢都是可以理解可以存在的 你情我愿 只要能感到幸福快乐就好啊 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和你一样呢 很多人在唾弃同性恋的同时又没有想过他们对你造成影响了吗 对你造成困扰和伤害了吗 在没有对你造成任何影响的情况下 你有什么资格去指责谩骂同性恋

说来可笑 很多人知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很震惊 都在说你咋还看这书呢 你咋这么坏 你不会是同性恋吧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二):思维导图

  这本书是我在知乎上推荐看到的,当初只是为了寻找了解同性恋的科普书籍,找到了这本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内容取舍的非常好,用非常生动的调查对象语录丰富了整本书。

  书的开头就用了客观的态度要求大众以先认识了解同性恋这个群体为标准,然后再去进行自己的评判而不是借用于外界的道德因素以及常理对同性恋进行评判,这是非常不客观公正的。

  个人觉得书的分类和取舍做的非常好,用非常简单文字引用了许多西方学者的调查以及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从开始讲解什么是同性恋到同性恋成型的天生和后天的过程,之后深度讲解了同性恋间的细节角色问题,性行为问题,另外以一种比较性的方式对异性恋进行客观的比较和谈及一些道德问题如生育能力,最后以社会文化背景,讲诉了90年代中国同性恋者的窘境如结婚和司法惩罚等,书的最后用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尾让读者自我评判对同性恋合法性的看法。

  看完本书让我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如:什么是同性恋和同性恋行为?

  同性恋是一种或由于生理因素先天形成或因为后天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一种对同性恋的爱慕,这种爱慕除了对象为同性之外的其他方面均与异性恋者无差异,另外,学者表示古今中外同性恋都以一种社会的方式出现在人类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学重要组成部分。同性恋行为则有更广义的感概,通常指于同性发生肉体上的触摸使之得到生理上的快感。因此看来,同性性行为发生的概念是非常高的,人在早期发生的同性性行为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性取向的裁定,当然其他因素也有引导作用

  同性恋是如何形成的?

  学者从以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讲解了同性恋基本的形成原因。先天因素是指生理上的原因如激素在大脑中的比例,生物学家认为胎儿怀有更多磁性激素会使大脑更加女性化从而形成同性恋,还有学家认为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双胞胎兄弟是同性恋的比例非常高,然而,这些理论至今还未被准确的证书,只是被作为研究被采纳。

  后天因素可以从心理或者社会因素解释同性恋的形成。其中恋母情结和对父亲男性角色的缺乏在很多城都上成了诱因。另外,在青春期发生的如感情挫折不良经验或者由于体弱而被隔离与男性伙伴的群体里,造成同性恋的心理。

  自恋和自怜主义通常也是用来解释同性恋的原因,由于过度溺爱造成的自骄造成自恋心理,或者不好经历造成自怜的心理使得谁对他好就爱慕谁的心理。此外,由于自恋或者自恋主义,同性恋者都不愿意对自身之外的食物兴趣,如女性,因此寻找与自身相似的对象成了主体。

  另外原欲受阻也是非常重要的诱因,青春期男性通常有强烈的性欲望,主要发泄途径为 手淫和对异性的性行为。然后由于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原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异性性行为有限制,从而导致了第三种发泄方式,同性恋。

  从空白占据的理论来看,青春期男生多大已经对性角色有了相当的认同,然而对于性方式还是空白,所以根据先到先得的理论,第一次性经历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其成为终身的同性恋,假如第一次的性经验是通过同性得到的并获得了极高的快感,那么非常有可能固定下来。

  同性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被了解的?

  同异性恋一样,同性恋者对爱情也有非常高度的感知,很多海誓山盟也会出现在同性恋伴侣间。此外,同异性恋对比,同性恋伴侣在其他一些方面会有不同,比如对待性爱的看法,同性恋者都是抱着快乐的态度去追求,异性恋者相对于则多了一份生育能力带来的社会责任,因此同性恋者择偶对象标准着重于外面气质方面而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家庭,社会背景等方面的考量。在外,同性恋者通常没有异性恋者的霸占欲和嫉妒心,很多同性恋者将霸占看成是自私的行为,很多同性恋者同时和2人以上的伴侣交往而互相可以和睦相处。再有一个不同则是对长久的看法,同性恋者大体上长久度不高,那是因为缺乏法律机制的保护,很多异性恋由于婚姻孩子的原因,即使双方已经没有爱情,仍要维持生活,然而同性恋者没有这份礼物,通常没有爱情就直接分手

  大多数男同性恋者对角色都没有特意的固定性,调查上说80%以上的同性恋说明自己是互换角色。角色上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相满足表现,为了使对方愉快,我可以互换角色是很多同性恋者的想法

  同性恋者也可以和女性完成性关系,但是是非常具有强迫性质的,因为幻想对象经常会是男性,因此,对很多同性恋者来说,和女性发生性行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没有感觉而强迫性的完成一项任务。许多调查对象表白自己对女性并非憎恨或者厌恶,而是缺乏热情

  同性恋男性的注意穿着打扮,首先是由于他们时时处于与异性恋择偶过程中相似的阶段上,即使是异性恋者,在这个阶段也会比平时更注意打扮;其次是因为,袭夺同性交往极为表面,不可能或不愿意深入了解对方,有些人只打一两次交道就再也不会见面了。在无法了解内心个性品质的情况下,外表装束的作用就无形中突出来了。

  认为同性恋仅仅是对肛交、口交偏爱是不正确的。同性恋的本质,是把性对象固定在同性别的身体心灵上,而非将性目标固定在某个器官上。

  同性恋在现代环境生活上会遇到什么窘境?

  婚姻也是同性恋者非常窘迫的问题,照一般人的想法,与其如此煞费苦心制造离婚,还不如干脆不要结婚。其实不然。如前所述,同性恋者结婚有一个隐蔽的功能人们没想到过的,即取得离婚者身份,以便过无人打扰的单身生活。

  大多数同性恋者选择结婚首先是怕暴露出自己的真正性取向。不得不结婚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避免现实生活中的损失,结婚是为父母家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同性恋者的活动完全是为了性和感情方面的满足,不可能有其他目的(如生殖)。这种行为虽然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永远得到负面的评价,但却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由于受到轻视而苟得的自由。

  同性恋能恢复成异性恋吗?

  同性恋有没有治疗的决心是能否治好的关键事实上,所有下决心矫正的人都已见效,只可惜他接触的七百多名同性恋者当中,只有百分之十五想治,这百分之十五的人中以只有百分之十五能坚持治到底。按照目前国际医学界惯例,对那些自认为有病的同性恋者,就应当加以治疗;而对那些不认为自己有病、心理平衡的同性恋者则不必治疗,也并不认定为有病。

  最后以我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同性恋。

  首先由于同性恋的存在性,我们必须要肯定他的存在和其存在的意义,不仅在生物学上以及社会学的意义。同性恋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一个固有少数群体,应于类似于左撇子一样的同等,只不过处于道德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其有不良的看法,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不在被某些道德信条所控制,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理解这个社会和这个群体,同性恋者也会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制作了一组思维导图,从基本认知,深度了解和社会话题方面了解此本

  第一部分-基本认知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三):被现实欺骗的我

  作为一位女性,我最早接触到的同性恋是来自于漫画书,那时是小学毕业后的暑假,在家避暑闲来无事,爸爸在去菜场回来的途中给我带回了在金秋书屋里租借的一套漫画。我对这家书屋的印象如此深刻,因为它让我走入二次元世界,由此一发不可收拾,临逢暑假末尾时,我几乎看完了里面所有的漫画书。日漫本就大多是给成人观看的,所以会存在一些“出格的”的内容,但当时单纯的我只专心于书中或美丽妖娆,或英俊帅气的人物,根本无心去分辨男女的问题。 直到大学毕业那年,我在草坪上闭目放空时,同学说了声:“快看。”我起身看到了一对相互依偎在一起的男生,当时一方正处于垂眸娇羞状,另一方正含笑看着对方戏谑着什么。这便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唯一的一对,直到现在也是。 近几年腐女盛行,耽美在网文圈中蔚为成风,现在网剧也多向此发展,基于以上,我仿佛产生了一种错觉,大概是因为现实中缺少这类人群,所以才产生大量相关的幻想题材吧。就像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的故事普通女性想要实现这一梦想的难度无易于登天揽月,所以影视中这类题材层出不穷,永远不知疲倦似的。 直到看到了这本王小波和李银河合著的书,才发现我是个被现实蒙蔽了的傻瓜,就像幼时阅读到的少儿版世界名著,其中所有儿童不宜的情节都被有意删减掉,再将其包装成华丽的符合时代思想主流的童话。可童话的存在几率无疑远低于走在大路上被砖块砸到的情况。而这本书就像砖块一样,忽地一下把我砸醒了。 “ 无论大中小城市,只要有一个足够大的人群,就会有同性恋的活动,据说有些繁荣县城里都有。”可惜他们由于社会现实及财力物力所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调查,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中国男同的现实情况。但仅是有限的研究就已经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隐匿的群体,并不容于我国传统道德中。即使腐文化在年轻一代中成为标新立异的潮流,它依然只在属于自己的角落秘密地生活。 这本书后也扭转了我的两个错误的观念。一是男同中大多数是不喜欢一方有偏向女性的特征的,他们更喜欢雄伟健壮的男性性特征。但在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中,几乎全部都会区别出“男女”。二是男同中将近一半只要自己下决心坚持治疗是可以转变性取向的,前提是他承认自己是有病的。但这又和弗洛伊德所谓的同性恋本是人类基本的性欲和趋向肛门快感的结果矛盾。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 书中讲到同性恋成因时,除了第一次性经验,社会各种诱惑,最多的是家庭中父母及教育母亲的强势,对母亲的依恋,父母的溺爱等都会或多或少的促使孩子的性观念的转变。这让我不免心惊胆颤,在社会中工作过几年后,我看到的有些家庭父母感情并不好,相守在一起多是生活所迫或是亲友压力他们的孩子会成为书中所说的那些案例吗?我想我应该是杞人忧天了,毕竟过去乡下家里难么糙的生活都能养儿育女。但作者也说到由于农村婚姻成本增加,年轻劳动力外出后受到城市男同群体的影响,可能比城市蔓延的更快,将来会否在集市出现男同社区或是已经出现,是个未知数。我承认我彻底迷茫了…… 不知中国还会有敢于突破的“专家”来写出这类振聋发聩的书吗?我可以容忍有些缺陷,但不想再被欺骗。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你对某事一无所知,它就会因此而不复存在吗?”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四):他们的世界—中国同性恋人群研究

  《他们的世界—中国同性恋人群研究》

  1,为何研究同性恋人群。

  同性恋现象是社会学家热衷研究的“亚文化”现象。

  怀特姆在对美国、危地马拉、巴西和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中曾得出下列重

  要结论:(1) 这些社会中都存在着同性恋现象;(2) 在这些社会中,同性恋者在人

  口中所站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3) 社会规范既不能阻碍也并不助长同性恋倾

  向;(4) 只要存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就回产生同性恋亚文化;(5) 虽然所在的社

  会不同,同性恋者在行为兴趣和职业选择上趋于一致;(6) 所有的社会都会产生相

  似的性关系连续体,从男同性恋到女同性恋,种类齐全。作者认为,同性恋不是由

  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产生出来的,而是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性行为的一种基

  本形式。(怀特姆,1983年)

  青春期开始之后的白人男性中,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行为,有百分之四的人终生只有同性性行为(绝对同性性行为者)。

  为了使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金西还创造了性关系连续体的理论。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实社会在一切方面都呈现为连续体。他的理论将绝对异性性行为者到绝对同性性行为者的中间过渡状态,概括为七个等级:

  0级--绝对异性性行为; 1级--偶有一两次同性性行为,而且绝没有异性性行为中那样的感受和心理反应; 2级--同性性行为稍多些,也能不明确地感受到其中的刺 激; 3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两种行为基本相等,一般两者都能接收和享用,无明显偏爱; 4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同性性行为多于异性性行为,但仍有很多的后者,还能模糊的 感受到后者的刺激; 5级--只是偶尔有异性性行为及其感受;6级--绝对同性性行为。

  金西的性倾向连续体,有助于人们改变同性恋与异性恋非黑即白的传统观念,用间色的思想使人们注意到两极间的各种过渡状态。

  目前有些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不看重事实本身,却致力于批判,发泄了心中的愤怒。这样作研究一定有很大快感,然而科学研究有别于手淫,其价值有实在的标准,不是快感,因此我们的研究坚决拒绝这样的诱惑。

  2,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

  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甚至认为两个男人间的性行为是神圣的。玛雅人还认为,成人之间的同性恋是天性使然,难以改变的,因而对同性恋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同性恋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古希腊文明中的情形。在古希腊,成年男子常常同已经度过青春期但尚未进入成熟期的少年发生热恋,尤其喜爱12岁到16岁之间的少年。在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这200年间,希腊人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之,当一个少年接受完传统的基本教育之后,即被置于一个年长男子的羽翼之下,这成人被称为「爱者(lover)」;少年被称为「被爱者(beloved)」。这个成年人通常三十出头,负责少年的道德与心智发展教育,以仁慈、理解、温暖及纯粹的爱对待少年,唯一目的是培养这少年道德上的完美。在战争中,他们并肩战斗,如果少年犯错,这成年人要替少年受罚。少年长大成人后,或者结婚,或者成为另一个少年的保护人,即「爱者」。在战场上,「同性之爱」也获得了赞赏。在不少战役中,斯巴达的军队都因为士兵们这种「同性之爱」而赢得了战争。柏拉图对此曾作过如下评述:「一小群彼此相爱的士兵,并肩作战,可以击溃一支庞大的军队。每个士兵都不愿被他的『爱人』看到自己脱离队伍或丢下武器,他们宁可战死也不愿受此耻辱……在这种情况下,最差劲的懦夫受到爱神的鼓舞,也会表现出男人天赋的勇敢。」著名的底比斯圣军,就是全部由一对对彼此相爱的士兵组成转战三十余年,立下辉煌战绩,最后才被马其顿帝国亚力山大大帝所击溃。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三百名圣军全部光荣战死或受到致命的创伤。(唐纳希尔,第41-44页)

  带有商业色彩的同性恋是19世纪卖淫现象的一个主要特征,特别是在英法两国。法国的男妓起步较早,在放弃了火烧女巫的陋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改为火烧同性恋者。但是到了1725年,人们的观念已改变很多。

  柏林一家刊物甚至宣称,在最高层有个同性恋集团,形成了第二政府,蒙蔽皇帝。于是,揭露这一集团就成为一种爱国行动了。出版商哈顿发表了攻击同性恋的文章,引起全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围攻。有人证明王子也卷入了同性恋阴谋集团,因此导致王子退位,朝野议论多年。

  近代我国称同性恋风气为「男风」,又称「南风」,「闽广两越尤盛」。男同性恋者互称契哥契弟,女同性恋者则结拜金兰。

  3,研究方法及样本

  根据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的统计,在美国,公开身份的男同性恋者当中,有百分之十接为亲密伴侣,同居多年,不再找伴,过着与异性恋伴侣相似的生活,这批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最少,感觉最为快乐;有百分之十八的人属于开放性伴侣,即虽然经常有固定伴侣,但不断寻找新伴侣,这些人生活不如第一种人快乐;还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属于「游荡的单身者」,他们性活动最为活跃,喜欢有许多性伴侣,而不是仅一个,这种人以性活动为其生活的重心,不断更换伴侣,他们精力最为充沛,最不后悔为同性恋者,性情友好,自信心强,社会及心理调适的成功程度仅次于第一类人;第四类人有许多伴侣,但是有心理和性方面的问题,不能成功地建立有感情的关系,这类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二;第五类是非性的同性恋者,他们在性生活上不活跃,伴侣很少,与人没有亲密关系,很少与人接触,这批人大多数年龄较大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六;此外还有百分之二十九的人不好归如任何一类中去。(凯查多利,第344页)

  二,形成原因

  1, 理论描述

  同卵双胞胎并不是都是两人同性恋,有时只有一人是同性恋者。胎儿期的激素水平可能是原因之一,对成年人打激素不会改变其性向,只会增强其性欲强度。男同性恋者体内的睾丸酮水平相对异性恋者较少,同时精液中精虫数较少,女性同性恋者睾丸酮水平较高。但也有可能是同性恋心理使得其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不过激素研究结果各家也不一致。

  后天说:

  精神分析学派在同性恋成因问题上作过大量研究,其核心论点是所谓「异性恐怖」说

  拜伯在1962对同性恋者实验组与异性恋者控制组家庭关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母亲的显著特点,是与他们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在许多实例中,儿子是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儿子通常代替丈夫,成了她们爱的目标。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异性恋者和百分之七十的同性恋者的母亲属于亲密关切型。

  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父亲怀有敌意、超然、排斥态度的人数要比异性恋者多。这些同性恋者都有疏远而可恨的父亲,吸引人的母亲,往往是母亲统治父亲,不尊重父亲。同性恋者的父母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异性产生兴趣,除非是对她自己。这些与父亲关系疏远或只有一个遭到公开仇视的父亲的男孩,没有男性形象可供认同,他们在童年时对男性爱(父爱)的需求受到了致命的挫折。

  对于男同性恋者的恋母情结与产生同性恋倾向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人们作过多种解释:(1) 男同性恋者的父亲未能为其子提供适当的性别角色榜样,因此其子的男性自我认定就不完全;(2) 亲密关切型的母亲不适当地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反对男孩中常见的粗鲁莽撞行为,而鼓励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3) 青春期及其后,同性恋者会试图寻找一个具有他在父亲身上没有见到的「男性力量」的人作了伴侣。或者,如果父亲很可怕的话,同性恋者可能会觉得可怕的东西很性感,即强壮的男人很性感。(拉里亚,第142页)

  行为学派:

  同性恋后天形成说中的另一大流派是行为学派。按照这一学派的学习理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如果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恋情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导,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这种论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在于,它认为不是疏远的父亲造就了同性恋子女,而是有同性恋倾向的子女使父亲疏远了他们。贝尔发现,童年期的性别认同错误,是同性恋的成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在对男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对比研究中,他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男同性恋者小时候玩过娃娃,而异性恋者中玩过娃娃的只占百分之四十七;有百分之四十七的同性恋者穿过女孩衣服,而异性恋者中的这个比例为0;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喜欢女性玩伴;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被人视为女气;同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同性作游戏,而异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与异性作游戏。(凯查多利,第352页)对童年期性别认同与后来同性恋取向这二者的联系的解释是:男孩如果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女孩,长大以后就会喜欢男情人,因为他已经认同于女孩。混在女孩群里的男孩受到男性伙伴和父亲的反对,因此渴望男性的感情。

  伊万斯在1969年以美国西海岸自由同性恋俱乐部的43名男同性恋者为对象进行了3个调查,并设置了异性恋对照组。他发现,同性恋组的特点是儿时体弱,不够灵活,不愿从事体育竞赛,母亲过度保护,苛求细节,把儿子抚养得没有男子气概,感情上又独占自己的宝贝儿子,鼓励他完全从属自己,不允许儿子与异性交往。

  西麦里等人以22至65岁的同性恋者为对象,研究了乱伦经历对形成同性恋倾向的影响。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无乱伦经历者;第二组为有在核心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第三组为有人扩大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研究发现,同性恋者中有乱伦经历的比例很大。其中男性多为同性乱伦(夫与子,兄弟之间);女性多为异性乱伦(父与女,兄妹之间)。研究对象对核心家庭中的乱伦经历和异性乱伦经历多持否定态度;对同性乱伦和扩大家庭中的乱伦则多持肯定态度。

  心理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这两大流派各自形成了对同性恋倾向的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前者运用规范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疗「病人」;后者则采用抑制同性倾向的电击疗法或呕吐疗法强行校正性取向。

  然而同性恋能否被正真“治愈”至今未知,大多”被治愈者”是被干预并欺骗自己为异性恋。

  第二节、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

  根据一种权威的说法,「大约有一半的同性恋男子和四分之三的异性恋男子表现出典型的男性的认同感、兴趣和对象。」(凯查多利,第332页)换言之,男同性恋者当中至少有一半人完全认同男性,另一半男性特征不特别突出(不够典型),其中还有少数认同女性。这一基本估计和我们的观察结果大致相符。显而易见,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与认同女性的男同性恋者相比,这一特殊性取向的形成原因必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这一章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分为从小认同男性与认同女性两大类加以论述。

  我们的调查发现,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大多是有自恋主义(narcissism)的人。自恋主义的形成原因,即有因父母溺爱引起的自骄,又有因父母过去冷漠引起的自怜,但是所有原因中最为重要的,在我们看来是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挫折。

  作者认为是成长过程中的溺爱或是挫折造成自恋主义从而导致同性恋,然而我认为,同性恋人正是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喜欢同性而又十分了解自己,从而才对自己感到满意,或者有自恋情结,这并不是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同卵双胞胎生长环境相似,然而一个是同性恋,另一个不是就是这种理论的反例。而关于第一次性经历的理论,我认为正是因为儿童时期性观念不成熟,且社会上出现的大多是异性恋者,他们才会有时有追求异性的行为,实际是一种模仿行为,而当所谓的“诱导性”的同性行为出现时,其实是他们找到自己正确性取向的时刻。很多男孩儿童时期一起手淫,但不是这样的孩子都是同性恋,反而这样做的大多是异性恋。

  他作了这样的解释:「多数人愿意找年轻的,可也有些人喜欢找年岁大的,因为他们的父亲对他们不好,想找个父亲。」 在我们回收的问卷中,对于「你与父母感情如何」这一问题,选择「更喜欢母亲」的人数多于选择「更喜欢父亲」的人数;在「父母对你感情如何」一问中,回答,「母亲更喜欢我」的人数也大大超过「父亲更喜欢我」的人数。

  而事实上我认为,大多数的男孩,无论是否是同性恋,都对母亲的感情好于父亲,而女孩对父亲的感情好于母亲。我认为此书中对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导致同性恋的推理过程是很荒谬的。且书中认为同性恋分为选择性的和被迫性的同性恋,我认为也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且作者认为的单性环境早就同性恋,我认为单行环境只会早就同性恋行为,而不会造就同性恋。然而似乎真的有一些同性恋觉得自己真的是对异性有过感觉的,因为欲望被抑制或受挫从而转向同性恋?

  三, 感情生活

  文化层次高的更注重感情生活,层次低的只关心性生活较多。

  同性恋爱与异性恋爱的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固定的同性恋对子总不能长久。已知长不过三五年,短不过一两次会面。正如金西曾经指出的那样:「男性同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非常少。本来,如果没有社会习俗与法律禁令在不断强化和延续婚姻的话,异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也会比现在实际存在的少得多,或持续得短很多。

  一位同性恋者对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这一现象作出如下解释:「两个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不信你看画男性肖像画得最漂亮的,准是同性恋男人,因为一个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所以,两个男同性恋者只会在有共同利益时,才长期住在一起,不是利益关系的话不会长期住一起。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象男人,所以不能长久。」这段分析颇似影片《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的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者其中的辛酸,真不能为外人所知。

  同性恋情感特点:1,感情活动比性活动比重小

  2, 感情持续交往时间短

  3, 情感中嫉妒心理处于劣势,很多人同时有多个感情伴侣。

  四,性生活

  传统观念认为,性爱应是以生殖为目的的,而仅仅为了娱乐而进行性爱是一种堕落。

  五,婚姻生活

  90年代的同性恋者甚至把“结婚,离婚,因同性恋鸡奸罪入狱”当作人生中必经的三道关。

  而同妻人群对丈夫同性恋事情败露后态度温和,多是因为自己对同性恋甚至不了解,认为这并不是感情的事,只是玩玩而已。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五):他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看过几遍黄金时代后,我下载了电子版的《他们的世界》。

  我很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前提是我知道他们和所谓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区别,这个我之前就知道。

  本来以为小波的作品行文都会很有趣,可这是一篇十分严肃的纪实文学(姑且这么认为吧)。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室友都说我有gay的倾向,哈哈。

  小波试图通过本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都是男人,除了性取向,没有不同。有些同性恋者,为了抵抗家庭的压力,不得不维持世俗的双性恋的,这点想来都很心酸,两个本来不相爱的人迫于世俗走到了一起。我有一个同性恋的好朋友,他很乐观,事业有成但一直没有成婚,家里再三逼迫他也当没事(心里肯定不好受)。他是双性恋,但并不爱那些女的。

  小波用他的研究数据写了一篇男人看了会流泪,女人看了会心碎的文章。

  愿他安息。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六):good

  早就想讀這本書,如今終於讀完了。即便是一個社會學的調查報告,也能感受到王小波的小說中的文筆,樸實直接。王小波和李銀河的調查和調查的出發點讓我感受到很多,比方說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學術上的獲得有,即便這不是心理學的著作,但是讓我更加瞭解了同性戀,在變態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中的籠統概述並不能讓我真正的瞭解什麽是同性戀,他到底是怎麼回事。而這本書從同性戀的社會調查,心理調查等方面讓我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但也有遺憾就是這本書是90年代的書,一邊看一遍懷疑是不是適用於現在。畢竟90年代開始后社會經濟和文化以及社會道德環境的變化是巨大的。要做講座要找幾本現在的書看看,這本書就算入門吧。懷念小波。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七):这是一本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的书

  这是一本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的书

  看完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后,就想起了王小波和李银河的这本书。新浪爱问真是一个漂亮网站,连这本书的pdf电子书都有。

  此书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如同论文一般,条理清晰,结构明确。对于没有社会学基础的我来说,了解了这个亚文化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庆幸虽然书的副标题是《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但同时也对世界上的同性情况作了介绍。

  趣味性在于那些评论性的文字,偶尔会体现出王小波的风格,尤其是187页 第四节《J的外地之行》,有几处看的要笑抽掉了。

  再说感想。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这么一群人。书中说最佳估计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的人为同性恋,而发生同性恋行为的人远远高出于此。书中介绍的那名叫做金西的学者提出一种性关系联系体的理论,把人的性取向分为7级。仔细想想,似乎是有道理的。性取向这种主观的东西,为什么非要非黑即白呢?

  也同样是看了书才知道,原来同性之间也可以存在爱情。书中所说的那些东西,其实和男女之间的情况也差不错。更多的感慨来自于这个圈子中的社会交往,或许男女之间也有类似的交往,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过而已。

  可惜书是20年前的,书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不知道现在这个亚文化是不是还是同样。看有人说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内容和这本书差不多,可惜自己也懒得再读那本。

  缺点还是有的,就是样本量太少,不知道如果王小波未死,20年后的今天会不会有多了些关于男男或者男女或者女女之间关系的书呢? 或许这样就不是李银河一个人在写了罢。

  同性恋或者是想要了解同性恋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圈子”,哪怕是20年前的“圈子”。

  18禁不禁。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八):他们的世界

  上大学开始接触王小波的一些东西,但都是零零散散地看,第一本完整看的则是现在手边的《他们的世界》。这本书不大,十开,封面以银灰为主色,极其简单。书虽小,主题却很大很重: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这个调查报告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在经过长期问卷调查后于1993年发表的。即使距离他们写这个调查报告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但在今天,同性恋仍然是没有取得合法地位、不入流的,甚至有人谈之变色。试想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俩研究这个课题的勇气。

  虽然社会上很多人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对他们视而不见,但“他们的世界”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报告中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分析,分先天和后天,后天起主要作用。比如恋母情节;母亲把儿子当女儿养,给他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女孩子的玩具。但我认为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同性恋最初因为从时髦、“入流”而进入这个世界。

  我最关心的是同性恋产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婚姻生活。我坚信,如果抛开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每个同性恋者都是不愿意结婚的。但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生活在中国,面临的婚姻压力有多么强大。所以他们会结婚,不得不结婚!当然,他们会拖延,能拖多久拖多久。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能不结婚,最主要的是怕身份的暴露,不管在外面再怎么玩再怎么疯,也不想身份暴露给父母和亲人。

  在八九十年代,有人概况同性恋者的“三道关”是:结婚、离婚、入狱。我相信有很多同性恋者结婚就是为了离婚。一个大龄未婚男子和一个离过婚的男子,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大龄未婚男子,身边会有众多的人猜测为什么不结婚,然后会有众多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对象。然而不会有人急迫地帮一个离婚男子介绍对象。

  其实在同性恋的婚姻中,最不幸的不是男同性恋者,而是他的妻子。很多同性恋者在婚后都瞒着妻子仍然保持其婚前同性恋身份。虽然我也明白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面临的强大婚姻压力,但我仍然认为这种行为是极其自私以及不道德的。凭什么让他的妻子成为替罪羔羊?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现在同性恋阵容的扩大颇感无奈,但我觉得王小波又给了我希望。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男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一个男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像男人,所以不能长久。”

  《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这其中是何等辛酸。

  前段时间网上颇为流行“好男人都有男朋友了” 这句话。这其中又有多少无赖与不解?昨天看到那一段话后,我发短信给朋友调侃她,我说:“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王小波都分析过了,男同性恋喜欢的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但是朋友回复我:“毛主席教导我们,盲目乐观是激进的做法。天知道,时代变了,真男人又是怎么想的?关键是真男人的比例没有王小波来告诉我们!”

  我一直强调我不排斥不反对同性恋,但有时又会愤愤不平,为什么有这么多男人要成为我们的情敌?不过换个角度想,如果轻易就被一个男人抢去的男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我们又何必把他当宝呢?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九):欲望

  同性恋行为和异性恋行为都只是一种性欲望驱动产生的人类行为活动,而性欲望说白了也算是一种类似于生存欲望的存在,就像你会有吃饭这一活动一样,哪里有什么道德不道德,正确不正确的说法。当然也不排除那些确实一生都没有性欲望的人,那有欲望跟没欲望两者之间有哪个是应该被指责的吗? 试想在“社会”“团体”“家族”这些概念形成之前,每个人都是独立为人的,他们就像现在大部分人会以“家”为单位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以前那些独立个体就是以个人为单位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这样每个人身上就不背负类似于“传宗接代”这样的责任,不背负责任和亲情。这样就好理解现在为什么会有拒绝同性恋了。在中国大部分拒绝同性恋的人(比如那些有传宗接代思想的),我想可能是他们的见识和思想外延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接受这件事情,然后那些羞于承认或者说恐同分子大概就是把生而为人这件事看做是可耻的事,他们连作为人最基本会有的欲望都否定了。(就算你是个真从来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有性欲望的人,那你又能指责那些有欲望的人什么呢?到底有欲望和无欲望之间,哪一种是应该被指责的?指责的标准是什么?

  他们的世界里,记载了很多同性恋形成的外在因素,我想这些外在因素只是将人本身就有的性欲望引向了性对象两者关系中具体的一方,而这一方当然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那些所谓的先天因素也可以说是一种跟“异性恋”之间的性欲望没什么两样的欲望。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十):看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校园卡发下后借阅的第一批书里就有它。拿回来一开口气几个小时读完,一是因为作者生动的描述了这个社群的生存状态,二是因为研究女同要以之为参照。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他正视中国大陆上这样一个既存的却又长久被主流世界遮蔽的群体,他们的自我认同、婚姻观、交友方式、生活职业状况等等都得以展现。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惊异和悲情同时在思想中挣扎。惊讶与他们快速的分分合合,以及为冲动而不顾及其他的行动。一个人的情感和倾向可以改变让他放下所有关于伦理、关于安全等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没有也很少有固定的交往对象,为了保护自己的隐匿性甘愿承受一些所谓的“小损失”。即便是周游各个城市的Gay群落的J也可以在那个世界里经历到一反常规的历险,然而,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也是真切认识了自己的一群人,然而,他们有是隐蔽的,无法在公众面前正视自己的主体性,不可出柜,只是在游移之间寻找同伴的安慰。他们之间又是难于产生持久的爱恋的,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就会打破某些情感坚定的人精心构筑的爱情堡垒,所以他们为失恋而痛苦,可与此同时,他们又很快将自己的情感转嫁到下一个对象。

  所谓悲情,则是对于他们隐瞒家人、隐蔽与社会的一种无奈。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情境中,他们尽管可以通过发达的网络组成自己的社交群体,并且在每个城市有着固定的交友场所,然而面对着缺乏安全性的社交空间,个体的只能如浮萍般不停的寻找,某个角落的停驻也不是终身的栖身之所。而悲情的另外一个层面则在于,已建立家庭的他们在异性恋婚姻的框架中所经受的心理煎熬以及对无辜妻子的冷漠和隐瞒。传统家庭观念束缚了他们追求自己生活的自由,同时也造成了无数家庭的悲剧。他们的妻子是可悲的,他们自己也是可怜的。社会该如何正视这一问题,让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一个途径。然而,用李银河的话说,这条路还很漫长。而既有的家庭空间中,还有多少悲情故事正在不断上演,这是社会无法回避的事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