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30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精选10篇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是一本由宋涵著作,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一):生活的感悟

  首先,宋涵是一个独立女性,一个女权主义者,对于她关于女性独立的思考,我觉得目前在中国社会里面是必须的,毕竟中国的传统是男权主义,在当今世界逐步地推进男女平等的进程中,宋涵也是其中一员。她的文章不乏尖锐,当然也带着女性的温柔,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写作解救了我”,而我也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事情,它带给我们思考和智慧同时也让我们成长,而不是永远地愚昧下去,在不断地思考中改正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要重新看太阳,而不是只看钟表,这个暗喻表示我们的生活有很大部分已经远离了真实,与自然越来越间隔开来了,我们也似乎不了解自己了,对自己的身体不甚了解,何况心灵呢。就像我经常问自己朋友,说:“你今天问候过你的身体了吗?”

  只有时间不会说谎,我不喜欢个人都在罗罗嗦嗦地说个不停,而是喜欢默默地观看,同时也也赞同时间有排他性和不可逆性。当然我的观念更加偏激点,那就是时间不是花在这里就是那里,而我们不要强加给时间一个是否“值得”的意义标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可以激赏宋涵关于“女性”的个体身份觉醒的观念,同时也可以批判我们所不认可的观念。本来世界就是圆的,爱也是自由的,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得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等,因为两个人相爱并不是把两个人生硬地合为一个人,两个人在一起了,还是两个人,彼此要互相包容,所以宋涵说,恋爱是最好的修行。少了几分道德评判,多了几分理性思考,爱情也就显得落落大方,而不至于悲伤仇恨

  挺喜欢宋涵的文章的,带着自己的思考,谈论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所思的事情,这种生活也是我所向往的,而读一本书呢,能引发读者的思考,那便证明书中自有独到之处

  y江焕明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二):一个清醒又浓情的人,看完做笔记

  【第1部分:女人,认识你自己】

  1、一个男人可能理直气壮要求妻子牺牲自我、成为他背后的女人,却很难容忍心爱的女儿被人如此对待。假爱与真爱一目了然。(P8)

  2、每一个女儿的诞生,都给了一个男人重新审视性别平等的机会。这就是爸爸们的女性主义萌芽。从爱一个女儿开始,从希望她更少受到性别的偏见和束缚开始。从祝福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开始。(P10)

  3、如果青春指的是一段生理年龄上的时光,那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指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尝试、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敢于反叛的心态,我想我们很多人未必真的拥有青春。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的生活轨迹是“未大先衰”、“未老先衰”。(P12)

  4、青春是热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尝试、是不信邪,是在我们体内跳动的一颗小伙们,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它需要我们的呵护,然后可以一直燃到70岁。

  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而速朽的,只是伪青春。真的青春,是不朽的。与其缅怀它,不如保护好它,它可以在你身上存活得更久。(P14)

  5、女人能够成为“她自己”,必要条件就是“母亲”这个身份对她而言是个人选择,而不是必须承担的生理义务。(P17)

  6、如果说着世界上有什么物品,能使一个人鬼迷心窍心甘情愿赋予其最不切实际的光环,那就是女人的婚纱了。(P21)

  7、有人生了孩子之后说:“当生活失望,让孩子出场。”这句话吓了我一跳,但很有它的代表性:与其说是孩子需要父母,不如说是父母需要孩子。我判断一个父母有没有好的育儿观很简单:好的父母发自内心感谢孩子;坏的父母发自内心地索取和控制孩子。(P30)

  8、否认和掩饰女性的真实欲望,是另一种对女人的其实。这种长期其实的后果很可怕,比如很多女人竟然已经相信“男人的本性就比女人花心”这样的惊天谎言,导致女人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楚楚可怜的道德上的“受害者”角色。(P35)

  9、对女人整体具有深刻误解的男人,不可能真正爱上一个确切的真实的女人。(P44)

  10、在我们这儿,没人承认婚嫁是两个人的事。当两个人的爱情不仅带来小baby,还带来彩礼、房子、啃老、户口、计划生育、三姑六婆、父母养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爱情早就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公共事件了。谁都可以在你的“爱情”里掺一脚。(P46)

  11、陆琪这样的角色,很像旧社会里的婆婆,站在一间阴暗的房间里,热心热肺地笑着,恨不得把心肝都掏出来对你好,但又暗地里把你的精神一点点麻痹和凌迟。(P49)

  12、天才的世界看起来总是恣意妄为的。然而普通人身上,却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铅球,好似无论如何也挣脱不开各种沉重现实,最后本身也成为铅球的一部分。(P57)

  13、社会对男女期待不同,因此,对自己狠心还是慈悲,一念之间,千百年下来,便造就了两个性完全不对等的原始积累成果。(P58)

  14、一生当中,你会碰到许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要维持自尊诚实。(P61)

  15、你当然有选择。每个人都有。所有人永远都有选择权。(P62)

  16、许多自称“痴情”的人,求爱不得就会转为怨恨和愤怒。(P69)

  17、“坏女人”和“好女人”的一个区别是:“坏女人”明目张胆地对自己的欲望负责,好女人让别人对自己隐藏的欲望负责;对应的结果是:“坏女人”很少抱怨,“好女人”却常常成为怨妇。

  18、我确实是个女权主义者,但同时我也是一个男权主义者,简而言之,我是一个人权主义者。(P80)

  19、爱情关系中,最大的权力差别不是性别,而是谁更离不开谁这个简单的较量。(P82)

  20、相比起人类社会对女性在各自标准上(外貌、贞洁、生育、妇道……)的非人性苛求,男人更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他们更有活力,更少受到规则的束缚,但也更有破坏欲。(P84)

  【第2部分:当我们谈爱时】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深,并不难,情深却又不沉重不凝滞,才可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纯粹又通透的爱,而不是“无论如何我都要与你绑在一起、无论多么不开心也要在痛苦里与你同归于尽”的决绝与愚忠。(P93)

  2、分手离婚都不一定是坏事,虽然它们破坏了我们的常规期望。但与窒息又紧仄的结合比起来,我认为每个人都更值得充盈又开阔的爱。(P95)

  3、人生苦短,虚度近30年后,我越来越发现,人与人的坦诚是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对心灵最好的治愈。两个身体的赤裸相见带来快感,而两个灵魂的赤裸相见则带来长久的精神高潮。(P99)

  4、这是一个荒谬又很常见的现象:一个人声称很爱另一个人并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但又并不知道他(她)的真实想法。(P101)

  5、人们一开始总是希望借助爱情来摆脱孤独,后来却发现,因为沟通和理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只能在吵吵闹闹和做爱的间隙中再次接受两个人的孤独。(P104)

  6、好姻缘不是上天的标配,不是一个人有才华、有决心、自食其力……而偏偏没有完美爱人就可以撒娇赌气仿佛受了多大委屈。(P110)

  7、我们可以和无关的人嬉闹调笑,却常常和心中最在意的那个人保持紧张距离。(P113)

  8、爱情,并不是一味甜腻可口的,它引诱出你内心潜伏的恐惧。恐惧,才是我们生命中的主题,它如影随形,像一个深井一直在你背后,幽暗地望着你。(P115)

  9、是啊,可复制的永远是最省事的。无论是人生还是爱情。(P121)

  10、“寻找爱情”于是成了天底下最大的一个幌子,用来遮盖来自原生家庭的匮乏与痛苦。他们对感情饥不择食,他们急于要承诺,急于要结果,急于把一段关系当成一个大苹果囫囵吞下去,放在肚子里,就安全了。(P126)

  11、不要逼迫自己去忘记一个忘不掉的人。有些人不能与你白头到老,但他(她)会以占据你记忆方式,成为你的一部分——而这,你是不能把自己的大脑格式化的。(P130)

  12、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自我”的纠结上耗费了远远大于其他人的精力和元气;他们和“自我”郑重其事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丝不苟研究这个虚渺的东西,有一种从一个牛角尖里挖掘出一个太平洋的气势和蛮劲。(P133)

  13、爱情不会让我们失去自我。爱情只会让我们发现我们以前不知道或不愿意去面对的另一个自我。(P136)

  14、两个不完美的人,由此拥抱,达成和解。有时候,这一刹那的和解,就足够两个人过个三五年了。(P140)

  15、一个寸草不生生命,很难去吸引另一个生命,发生共鸣。(P146)

  16、幸好爱情不是人人有份,幸好爱情更青睐那些能诱发他人向上和向善的人。许多人是为了让自己配得上一段更好的爱情,才对自己有更多要求。爱情是一根美妙的杠杆,让更多人成为更好更生动的人,不让世界一味在丑与恶、单调枯燥里沉沦。(P146)

  17、当全世界的钟表都坏了,你要重新看太阳。(P157)

  18、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经济上自给自足,一个人过得不错,没有生孩子的紧迫感,对情感质量的要求又高,要的是一段情投意合、共同成长的紧密关系,不迷信捆绑的一生一世,那么,还真的很难找出结婚理由。(P165)

  19、“是不是所有的新娘,在结婚那天都会如此的恐惧呢?”“不,只有那些脑子还能思考的新娘才感到恐惧。”(P166)

  【第3部分:无关风月】

  1、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但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P174)

  2、我们这个世界总有腐烂阴暗的角落。谁一出生下来就被分配到这样的角落,全凭偶然性。对于这样不幸的孩子,好像只有说一声:“愿上帝保佑他。”然而讽刺的是,上帝在最开始就抛弃了他。(P178)

  3、原来,柔软和吃饭一样重要。没有爱,没有柔软,我们在生理上会病痛,会残疾,会死亡。(P184)

  4、减少谎言的唯一办法就是宽容。如果一个人无论说什么,都不会遭到非议和攻击,他自然敢说真话。而在一个道德标准越高的环境中,谎言就越多。(P191)

  5、所有在都市地铁里的人,都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人,我们在这里争夺、憋屈、出神、窘迫生气、落魄、麻木……然而又抱着野心和希望:我们有一天可以摆脱这沉重的主流,成为一个飘逸的成功的人。(P198)

  6、对,我没说错,虚构的手段更有助于表达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因为真实就是复杂的、多变的、流动的、微妙的、多义的、难以把握的、有一切可能的、在向无数个维度不断生长的——只有小说才能呈现这样的复杂性。(P220)

  7、在现实中,我没有太多情绪的起伏。我既不多么快乐,也不多么悲伤。而在梦里,我的怕,我的痛,我的爱,我的愤怒,我的哀伤,就像蛰伏在湖里的大鱼,露出锋利闪亮的牙齿,跃出水面,翻起巨浪,必须让我看见。(P223)

  8、我描写爱与生活,但我不想成为任何一种爱和生活的狂热代言人。(P232)

  9、我们每个人都是善恶混合物,这两种力量在我们身上呈现出不同的质地,它们的比例也会随着境遇和刺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P246)

  10、哪怕在我义正词严地谴责哪些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时,我身上也带有猥琐、邪恶、阴暗、鄙俗等等东西。看到外在的恶是容易的,然而恶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包括自身的恶。(P247)

  11、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死亡在此岸与你沉默平行。(P249)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三):无关风月

  起先读这本书,只是被作者自序部分一个句子深深吸引:全世界的钟表都坏了,你需要重新看太阳。是啊,当日常的标准准则都失效,我们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依照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走一条全新的路,开拓自己的新天地也未尝不可。

  全书分为3个部分:女人,认识你自己。当我们谈爱时。无关风月。每一篇文章看似独立,但又都在传达一个思想,女人可以活的更好,更精致。整本书虽没有确定的核心主题,但每一篇文章的观点都会另你耳目一新,给予你心灵上的震颤。从“女性”的个体身份,到与他人的情感联结,再到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一点小道理,一点小启示。一个研究爱的,清醒又浓情的作者,提倡让女人更独立,自由,幸福。

  喜欢那句话,生活不是只有向左或向右,还可以向前。 爱情也不会让我们失去自我,爱情只会让我们发现我们以前不知道或不愿意去面对的另一个自我。

  当你自卑的时候,当你为爱迷茫,当你停下脚步,不知该如何走下去。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四):年轻女性的成长读本

  这本书是我新年伊始看的第一本书。此书对于读者是很挑剔的,若不持有些女性主义思想或者没有民主平等之思想,读此书恐怕处处感到三观不合。书名看似心灵鸡汤,实则多为议论散文,立场鲜明,语气咄咄逼人,批判起来不留情面,无论是男是女,都能对照着自己的心灵,多少反思出些自己的丑陋来,我一点都不觉得看这书省时省力,看来作者也是读了不少书才写出来的。是好书,但需心平气和时看。这是一本20—30岁女性都应来看的有助于心灵成长的书,但是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只有还会思考的女人读得下去。

  但不知是作者平时涉猎范围所致还是为了博人眼球,她所论述观点的取材常常是流行文化——明星、电影、电视剧等等,不知是不是与这些文章发表的原媒体有关。既然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不引用一些流传时间更久的例子也好让我们学习学习?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五):全世界的钟表都坏了,你要重新看太阳

  我很喜欢做饭,因此很多女性朋友称呼我为“贤妻良母”,这些人我都不同程度地跟她们疏远了,除去某些特殊场合必须跟她们打交道,其他时间基本不会去理睬。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一再申明我不喜欢这个称呼,她们还是强制性地给我贴标签,这是一种不友好的表现;另一个是我觉得她们很悲哀,身为女人,自动认为做饭就是女人的天职,下班做个饭就是贤妻良母,这说明她们空受了多少年高等教育,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要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我不喜欢跟这种没有主见的人做朋友。

  我喜欢做饭,仅仅是因为我喜欢而已,不是刻意为谁做,不是因为身为人妻一定要做饭,仅仅是因为我只吃得惯自己烹制出来的味道而已。如果我不喜欢,我不会勉强自己下班之后满面灰尘烟火色地扮演厨娘。换句话说,我有充分的选择权,做饭,或者不做饭。

  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机会表达自己这个观点。看到宋涵这本《只有时间不会撒谎》的时候我激动得拍桌,她给出的那些鲜明却不偏激的女权主义观点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女人,认识你自己;当我们谈爱时;无关风月。三个部分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每一篇文章也都各自独立,没有特别鲜明的主题,我在读的时候甚至有点儿佩服这本书的编辑,到底是如何把这样一份千头万绪的书稿整合成一本书。

  后来,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不需要主题,“好看”就是主题。从“女性”个体身份,到与他人的情感联结,再到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宋涵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条理清晰,旗帜鲜明,把一个小女子对大世界的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她说,写作救了她,把她从抑郁和恐惧中拯救出来,我觉得她这本小书也能拯救很多人,把大家从纠结和苦闷中唤醒。

  女人可不可以不穿胸罩?女人的青春可以延长到几岁?安全套在爱情中的分量占多少?女人要不要迷恋婚纱?女人什么时候才适合生孩子?女人可不可以同时爱几个人?女人为什么“神经质”?女人如何正确对待“经济独立”?

  客观地讲,这些话题每一个单拿出来都够社会学家们长篇大论地写出洋洋洒洒上万字,其中夹杂了太多社会伦理方面的大道理。可是,如果真的由专家们罗列数字来分享,也许读者就会读不下去,因为枯燥乏味。宋涵的魅力在于把这些看似宏大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智慧分析出来,她不掉书袋,也不引经据典,她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活生生的例子,把这些纠缠女人大半生的话题分析得清楚透彻。

  宋涵坦言:“我是女权主义者,同时我也是男权主义者,简单说,我是人权主义者。”也许很多人已经跟社会妥协,已经向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低头,但是宋涵依旧坚持追求“公平”——也许绝对的公平永远难以实现,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追求的理由。这是我喜欢她的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虽然我不是个纯粹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但是我非常欣赏宋涵对待自己性别的态度,甚至不知不觉来援引她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职场打拼也好,为家庭奉献也好,享受一个人的自由也好,生儿育女做贡献也好,女人,应该唤醒自己的性别意识,认真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并为之努力。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未来的孩子负责——这些都应该建立在“我想要”的基础上,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一味考虑外人强加给我们的期许。

  回到文章开头我提到的“贤妻良母”话题上。很多女性朋友受了良好的教育、读了不少好书,并且在职场打拼多年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老公孩子,但是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贤妻良母”这四个字给女人的禁锢有多大。妻是老公的,母是孩子的,这个身份唯独没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我想她们还不至于歹毒到拿我做消遣而把这四个字强加于我,相反,她们很清楚我是一个特立独行惯了的人。她们之所以把爱做饭的我称之为“贤妻良母”,真的只是单纯地把洗衣做饭自动归结为女性品质。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事。若是一个男人喜欢做饭,人们会说他是“享受生活的美食家”,一个女人喜欢做饭就活该是操劳家务的老妈子?自动矮化、无意识地抬高男人,是很多女人脑髓深处的顽症。

  不禁联想到前几天跟另外一位女性朋友讨论过的写作的问题。她感慨:“男作者的话,长得帅一些,会耍酷卖萌,秀几张靓照,文字写得很烂照样可以招来大批女粉丝,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女作者,长得漂亮会被批评‘卖脸’,长得不漂亮就被批评‘又丑又犀利的女文青’,写得再好也得不到认同。哪里有公平。”

  话题聊成这样颇有几分伤感意味,在这个时候看到宋涵的《只有时间不会撒谎》真算是带来满满正能量。喜欢宋涵说的那句:“全世界的钟表都坏了,你要重新看太阳。”与其被已有的牢笼困住,不如动手做些什么,也许是从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薪资待遇开始,也许是从为自己争取更广阔的的职业空间开始,也许是从摆脱家务的负累、腾出更多时间充实自己开始……总之,为自己的女性性别多一些鼓励和掌声,忽略最常见的标准,冲破那些原本就不存在的墙,为女人找到更好的出路。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六):【雨枫试读】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当全世界的钟表都坏了,你要重新看太阳。

  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女人,认识你自己;当我们谈爱时;无关风月。这是一本非常散的书,是一本针对女性读者的书,是一本让我掩卷沉思的书。在我看来五星也不足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我不知道一个和我一样的80后,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让我由衷的敬佩。

  第一部分讲了诸如胸罩,安全套,婚纱,神经质,以及做父母等所有女性面临的问题。当我们回家时摘掉束缚,我们总沉醉于婚纱的没,我们似乎心理总是不够强大,有那么点神经质,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自己,不要给自己设限。在第二部分,宋涵讲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爱情传奇,但却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剖析,得出独特的见解。在“无关风月”篇,作者通过爱丽丝.门罗的故事,引出“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总能找到时间”。作者也提到了一些心理学的实验等,讲的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也提到了对死亡的见解。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传奇故事之后》,先是列出了3个传奇故事,然后着重讲了徐朝清和刘国江的6000多级天梯的爱情传奇。天梯成名之后,自是有许多人慕名前往,而我也同样很好奇这样的爱情。但是宋涵说:“爱情在任何地方都能开花,并不是穷人的爱情就更天然纯粹一些。让这段天梯爱情特别美好的,是他们的勇气和坚持,而不是贫穷和与世隔绝的环境,相反,他们自己也一定希望过得更富足一些,能早些和亲人说上话。”我们不需要仰望别人的传奇,我们可以为爱情做的更多一些。

  作者说自己是人权主意者,既是女权主义者,亦是男权主义者。她没有告诉我们强硬的道理,但是从一篇篇文章中引导我们思考。这本书里有一些文章是之前就看到过了的,作者在自序也有说,书中一些文章,是给媒体写得专栏。但是在编辑的作用下,变成了一本书,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

  当我在看这本书时,有着深深的震撼,但奈何文笔拙劣,无法表达出心中所想。“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别自欺欺人,只有时间不会说谎。”

  推荐大家,特别是女性朋友读一读,一定会有很多启示,对人生或多或少会有帮助。我也准备多读几遍,我相信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七):【雨枫试读】你能选择的比你想象的多

  认识自我有多重要?

  可能就像一个西红柿,你得首先知道它是西红柿这么个本体,然后你才能够把它拿去糖拌、炒蛋、烧汤、雕花各种为所欲为。自我就是这种原生态的东西,就是能够延伸你无限可能的那个黑墨点。有它,你才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所以这本书的开篇序幕就是:认识自我。而对于女性主义者的作者来说,宋涵从女性关注焦点顺势而为是自然而然的。

  整本书分为三个大部分:认识自我、当我们谈爱情时、无关风月。大致可以这么理解,第一,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我们应该认识自我个体化。

  第二,身处社会环境并由情感交集的人类关系,我们应该了解两性关系的平衡线。

  第三,做到了前两点就可以超越了,不偏执也不一味固执了,可以推翻以前的轮调,重新划出新的可以纳入理智或者感性的另一轮调,或者想一些更为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事,你可以自由,又或是再次被深沉思想给纠结。

  而这三阶段,无疑是一条秩序井然的流水线,除了规整地走下去,换个顺序就可能致人癫狂与混乱。但是,以上三点又是一个反复循坏的死局,就像提出疑问,找到真相,得出结果,又再次提出疑问那样,世界没有尽头,时间更是永恒无垠。即便如此,我也更喜欢无关风月这个部分。那种挖掘比现实生活更高大上的虚无思索,让人清醒,纠结,风中凌乱,脑细胞活跃,亢奋以及悲愁着。一个充满无穷探索欲的鲜活生命力体现也就是这个样子吧!这是后话。

  先来说说女人的天性。我们都很知道的一点对男人来说女人就是“不好伺候”的典型,就是情绪深、小脾气多、善撒娇、柔弱、流泪等在男性身上不容易表露的那面性子,可不容易表露不代表在男性身上就没有。看看那些小小孩,个个情绪深、小脾气多、爱撒娇、柔弱、对流泪更是喜大普奔的事,长大之后人才屏蔽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用的心情。男孩顶天立地,是个骑士,他必须只手撑天,小性子极具懦弱的,就被社会淘汰。女孩吧可以心地似水,像个公主,她可以静若处子,等候梦中情人,然后幸福一世。如果男人依然保留小性子那么他将在这个社会极可能一事无成,而女人刚好相反,她的小性子专门为男人保留,因为她们相信,男人愿意为她的小性子负责。进化论里的代谢保守原理就说,如果一些东西不能产生生存和繁殖的竞争优势,就会形成多余的能量浪费,就会被废弃。男性女性之差也在这点,他们各自找到适合生存的法则,然后去实现目的。男女性格差很大程度应该与环境压力有关。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就代表刚性,女人就代表柔性,然后从出生之日起,从分出性别的那天起大人们对待小孩就有了男孩女孩之别。我们自小常听到的话就是“男孩子要坚强,怎么能动不动就哭”“女孩子要矜持,怎么能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男孩是要调皮些,女孩是要安静点”“还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诸如此类把男女性情划清界限的言语。不知不觉中,我们对男人的看法就是可以呵护女人的庇护所,他们保护女人天经地义,因为女人天生就更柔软易碎。依附,变成女人最好最快捷可以抵达幸福的通道。

  但是,天性怎么也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后天养成后再向人描述天性的样子怎么也会少了分维稳力度。我相信有时是我们自己的麻痹,一直听着你该怎样怎样,外面世界也告诉我,我就该这样这样,于是造成大家都一个样的结果。差异就在一群人和一群人之间成型。一个阵营对峙一个阵营,一个个个体的差异就直接被淹没,被忽视。

  宋涵探讨的是女性需要发现独立自我,女性应该懂得从营地里的无名士兵跳脱出来,成为自己王国里的将军。从一开始吧,主导女性的方向就错了,认为男人是万能的,外面世界是男人担起的,女人只管家长里短,或者貌美如花。可是有多少女人是享受的,自豪的,也有不少是怨尤的。比如《救救“怨妇”》一篇,宋涵指名道姓地就截取出女性的“牺牲”自我为家庭付出的行为之后的抱怨,是伪善的暴露。这说明自我意识永远是一个潜在的存在,也许它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但它会压住一个人的内心,在某一时刻,爆发出来。没有谁会不想得到自己真正希望的东西。而从一开始,就最好知道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是些什么!

  女性主义的提倡的自我独立也是为了能够更自由地行驶自主权益,在这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在《做母亲是一场自我承担的孤独之旅》中:选择不生,有时候是女人的一种自救。

  女性有着特殊的生育权,但有时候会在一些类似推动社会发展的状态下被除却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控制,虽然生命的根本含义就是生存和繁殖,但不免暗藏一种裹挟的盲目遵从。这时候自我意识就特别重要,做母亲也需要一种自我意识。因为生育权背后,是一堆任重道远的远比男性要来得更直接更深刻的沉沉责任,你要做好能独自承担的准备,这世事难料,这是真实现实。所以,认识自我,其实就是认识真相,然后保护自己,再去成全自我。

  选择不生这样的轮调,我觉得是一种意识的注入,宋涵是想告诉女性朋友,女人的人生可以有更多选择,而幸福的途径,是有多向的衍生可能的。

  让女性认清真相的一点当然还是在男人那儿,有多少女人是在男人那儿得不到之后才恍然大悟,靠男人不如靠自己。我想说,这只算是成长的一面,所有人都离不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脚踏实地生活的领悟,别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爱人,朋友,一切可以给你带来某种影响的人,只要自我诉求在寄托到别人身上之后,得不到可观回馈,自个儿去寻求,去获取,就变得情理之中,虽然这看上去是逼迫不已,但实际回报上,是非常理想非常值得人称谓的。如此一看,爱情与男人女人的关系,更主要的应该在一条容人互相成长的道路上,爱情不是哪个性别的专利,而是人和人之间相互投入、索取、付出、寻求反馈、自省、抽离不断变化不断流离的一种人际交集。不过,它在一个人的身体内部里产生的化学反应更强烈,它对一个人的心灵震撼也就更强烈。痛苦会更深厚,快乐也会更浓郁。这才是爱情的奇特之处。

  两性关系处理当然不局限在男女朋友之间,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当我谈论爱情时”还是加深着沟通、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等适应用于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特点。宋涵没有提及男人女人各方处置爱情不同形态的心理症状,她是道明了爱情中的各种心理状态。比如《古老的敌意》远距离的爱,是为了保留最初的也是极具脆弱的完美。《用来逃命的爱情》里是为了摆脱当下处境的窘迫,爱和婚姻是一个出口。《幸好爱情不是人人有份》也体现了爱情的激励性质。总之爱情的形态千万种,关键是在爱情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种清醒态度。那是一个平等的遵循内心的身段,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最令我感到激动的反倒不在前两部分的各种解答与各种客观的眼界上,而是最后的那部分。宋涵谈了人对掌控时间的本领取决于达到意图的强烈意愿,谈了童年阴影对人生的禁锢,谈了爱的强大又柔软的力量,谈了这世界的孤独和拥挤,谈了童话的美和天才缺失的那一面,也谈了人性的吊诡与晦暗,还谈刘瑜到小说还有梦,而最后一篇《务虚笔记四则》则是宋涵探索的一个内部世界,那里有生命和死亡,有远比爱和生活还要复杂难解的存在。最后一部分都是在谈除开男人女人爱情之外,另一份更广阔的天空。就像一片广袤的天地,世界很精彩,人间很丰富,你能看着别人那么的故事,你还有好多未知的梦在等待,你的心空白着一个角落,能由着你画着圈圈道道,而你的飞翔是如此自由,你能选择的人生意义,比你想象的多。

  而《答案在风中飘荡》里那一句:“最终的答案是一个永远到不了的地方”。就一句话,就定下了整本书的意义。如作者宋涵自己所说:“就像攀岩时,一个又一个的‘暂时答案’是我们手握脚踏的支点,支撑我们去看更高远的或者紧紧是更独特的风景。”这是在推翻之前的论据,也是在建立新论据出现的下条轨道。

  没有什么答案能变成永恒定律,就像没人是真理的化身。下一个十字路口,我们会出现在何方?我们的生活会改变成何种形式?只有时间会带领我们,而我们所需要的答案,是出现在前路的供我们脚踏实地走过这路程的一段阶石,也是为了寻找下一段路程答案的延伸支点。我们永远会寻找那个为人生定下完美愿景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但它永远神秘,永远流浪。而只有时间的强势进程,才是永恒不变的生命真相。是的,这才是只有时间不会撒谎的真实面貌。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八):温和的女性主义

  刚看完宋涵的《只有时间不会撒谎》,深得我心。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受到启发、打开思维,想好好为它写篇评论,却发现难以下笔,确实为评论性文章写评论是挺为难的。本书包罗万象,谈胸罩谈避孕谈两性关系,谈死亡谈生命谈灵魂修行,谈工作谈家庭谈经济独立,谈她不喜欢的韩寒陆琪和她喜欢的刘瑜......归根结底,她要探讨了与“女人”有关的各个维度的问题,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女性读物。有一些话题是老生常谈,但也不会流于俗套,而更多的是你从来没有花时间去思考的问题,或者习以为常却无动于衷的小事,还有一些论述足以颠覆你的观点,各个话题之间看似丰富庞杂是没有联系的思维“碎片”,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只有一个主题一以贯之——现代女性如何生活得更自由、独立、幸福。

  长久以来,女性的典范就是“贤妻良母”,妻为夫,母为儿,独独缺失了“自己”的部分。近现代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但在很多问题上我们还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不敢说不,不能说不。在沙特阿拉伯这个女性地位最低下的国家,女人甚至不被允许开车,被认为有伤风化。所幸我们生在正常的国家,女人和男人一样开车、受教育、工作,在各个领域也都有女性领导者的身影,但从比例上说就少得可怜了,而且如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说的“男性总是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他们自身, 而习惯性地将女性的成功则归功于其他外部因素”,加上生理结构赋予的养儿育女的使命也决定了女人比男人多一个角色,多一份苦痛,多一重难,男女平等这件事,至少在“做自己”这方面还是难以实现。

  好像“男女平等”这个词从一位女人的口中被说出来,她就很容易被冠以“女权主义”的称号。这个词是舶来品,法国1789年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人权”的含义只是男人的权利。直到国际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女权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延伸,核心思想始终是追求两性平等,追求女性公民权和政治权。后来流传到中国,这个词好像扭曲了,发展成一个畸形的怪胎,激进、强硬、歇斯底里、自我矛盾,总之是一个不太友好的标签。

  与它相比,有一个相近但更温和的词,叫做“女性主义”。这是我在知乎“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有什么区别?”问题下面找到的解释——女权主义是政治概念,女性主义是哲学概念。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是同一个英语单词(feminism)两种译法,源起相同,然而使用时有所侧重。女权主义主要指争取男女社会平等地位,而女性主义则侧重打破性别霸权,打破男性中心主义。而且,女权主义一般不涉及到性,女性主义则很侧重性。女性主义用法上更加平和,也更加学术。换言之,女权主义算是宏大叙事(关于国家、历史),而女性主义算是微观叙事(关于个体)。性别平等,二者缺一不可。而我们往往意识到权利平等的重要,却依旧难以摆脱一些自觉或不自觉的性别偏见。

  有一句很重要的——“女权主义算是宏大叙事(关于国家、历史),而女性主义算是微观叙事(关于个体)”。实话说,我想大部分的女人并没有真的怀抱改变世界的英雄梦想,并没有那么多女人真的致力于在某个领域踩着万千男同胞的肩膀爬上顶端,企图越过半边天的界限占据整个天空,真的没有,至少于我而言,没有。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小生活能过得有声有色,内心的小地盘不会被占据。有温和婉约的一面,会认真做家务、学烹饪、教育儿女,尽好分内的职责,但这不应是生活的全部。工作让我经济独立,阅读让我保持思考,写作让我有表达的自由,我还要花时间在运动、美容、玩乐、交友、修身养性等等很多的事情上,这同样也是我的权利,是属于我“自己”的事情。但我也深知,这对一个女人尤其是有家庭的女人来说,实属不易。

  于是,如何生活得更自由、独立、幸福, 是每个女人要终其一生去探索的命题。

  最后,分享书中我的一些摘抄,每一句都是心头好。我稍作了分类,原书并非这样的结构,再次将这本书推荐给你们。

  【婚姻与爱情】

  ♣.女人和男人在婚姻中唯一的区别就是女人要生孩子。因为生孩子带来事业的暂时停顿,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女人的职业发展和收入会受到影响,这确确实实是女人为家庭的牺牲。但这不是最大的牺牲,如果仅仅是生孩子,很多女人在产假过后,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完全可以恢复生育之前的职业发展水平,更多的牺牲是在一系列大家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生活细节中。

  ♣.借用连岳先生的话,“爱与婚姻都不能让女性减去独立,让男性减去智慧,不能减去你们自己看重的价值,不能减去自己独特的生存乐趣”。当然,这样的爱需要真正的力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

  ♣.爱情给了我们做艺术家的机会:你邀请一个人进入你的世界,你借给他/她你的眼和心,你愿意让他/她看到一切你认为认为美好无比的事物。而那本来是孤独的、瞬间会消融的、从没有人知道的美好,因为爱情的分享,成为永恒,成为你和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割断的联结——无论你和他/她是否白头偕老、是否结婚生子。可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世界,你没有发现也没有创造,连对爱情的态度也是建立在众人的态度之上,那么这爱情比水中的月亮还虚幻,比白蚁侵占的木屋还要脆弱。如果一份爱情没有激发你一点想象力,而是任你在消费主义浪潮中和他人的口水里随波逐流, 我甚至要怀疑你是否真的遇到了爱情。

  ♣.一段亲密关系的基础是“分享”,彼此能分享的越多,这段关系的质量就越高。而现实常常是,两个没有什么“分享”交集的人,在一起营造爱情的方法便是拼命说服打压对方,把对方拉入自己的阵营和意识系统里。有爱情之名,却无法得到理解,无法分享许多重要的认知与体验,才是最悲伤的爱情。

  ♣.在漫长的婚姻历史中,人们都是为了生育和财产而结婚。将浪漫的爱情纳人婚姻的必要元素,在英美也是近一百年才开始的潮流。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主要依赖两个条件:个人主义和经济的发达。一个人只有摆脱家族和贫穷的控制,才有可能在结婚时,任性地只选爱情。如此看来,为爱结婚,是个人主义的胜利,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我们身在好时代的福利。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因爱结婚的条件更为苛刻,并不代表回报就高。相反,可能让人更失望。

  ♣.人生苦短,虚度近30年后,我越来越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是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对心灵最好的治愈。能够随心所欲地描述内心感受,并能得到呼应,是活着本身带来的最纯净又最丰富的回馈。两个身体的赤裸相见带来快感,而两个灵魂的赤裸相见则带来隽永的精神高潮。

  【生育与避孕】

  ♣.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源于生理结构,生育的天职已经让母亲无暇他顾,现代已经有了节育措施,避孕药具已经司空见惯,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也是经历抗争的结果。节育权后来仍是20世纪女权运动的核心诉求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女人能够成为“她自己”,必要条件就是“母亲”这个身份对她而言是个人选择,而不是必须承担的生理义务。

  ♣.“无论“母亲”这个角色多么可爱,被迫不断地成为母亲,对女人的影响都是深刻而绵长的。显而易见,每一次怀孕和哺乳都会让女人行动不便,每次持续615个月不等;如果加上哺乳期过后对多个孩子的照顾、幼儿教育以及各种家务劳动,那么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结果是:第一,女人不得不依赖男人以求生存;第二, 女人能用于创造性事务的时间微乎其微,哪怕她们其中有些人渴望像男人那样去学习、去研究火星、去创建公司、去写诗歌和小说,但,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一切。”

  ♣.国内的关军写了一本《无后为大》,从生命、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角度阐述丁克的理由。这算是国内第一本真诚讨论“不生”的书。撇开大环境,对于许多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生育代价和个人追求起了严重冲突,正如《时代》封面主题的副标题所说:“如果想要这一切就不能要孩子”。“这一切”指的是:时间,自由,职业,兴趣,健身,娱乐等等一切个人在乎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没法忍受做“只生不养”的父母:生,谁不会,可对生命复杂性的敬畏,加剧了他们“一定要做好父母”的偏执,这样一来,冲突就几乎不可调和了:人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毕竟都是有限的。

  ♣.生孩子是繁衍本能,不生孩子是依靠本能之外的反思,所以不生的理由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很难被外人驳倒。

  【时间管理】

  ♣.永远不要听人们口头上的清单;不要以为他们一直念叨的,就是对他们最重要的。因为,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时间的重要属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当你你选择了做A,就势必不能选择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或一个身份对一个人特别重要,那么他一定会在时间的有限疆域里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地盘,死死捍卫,不容松动,在这个地盘之外,再去规划别的。

  ♣.所有对时间的失控,都只是―种表面的别扭和错位,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个人内心坚固地同他花掉的时间;他本人就是他的时间。

  ♣.史铁生说,此岸必须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我们通过选择残缺的此岸来维护一个完满的彼岸。听起来很诡异,可我们每天都在见证和实践这样的选择——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有拖延症,宁可活得庸碌无为,也要想方设法阻碍自己抵达梦想。

  ♣.“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j我20岁时就开始 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 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爱丽丝·门罗)爱丽丝·门罗带大了4个孩子,也写了很牛的小说;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他们是谁,什么对他们重要。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世间的角色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自我】

  ♣.如今,“不要在爱情中失去自我”已经是一句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话,每个人都能轻易地说出口,仿佛是可以写入爱情圣经的真理,我却渐渐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关于“自我”,我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想说的。首先,当我们说这句话时,我们都默认我们是有“自我”的。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很多人并没有自我,谈何“失去”。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要到什么,如何过一种满足的生活;他们过得稀里糊涂,却突然在爱情里要捍卫自我,这多少透出些荒谬的喜剧感。

  ♣.在25岁之前,口口声声强调的“自我”,多是一种偶然的先入为主,一种惯性的强大势力——就像一只刚孵化的小鸭子第一眼看到母鸡,就笃定地相信自己是一只小鸡一样。太年轻的“自我”,虽然热血沸腾、血气方刚,却往往是一种错觉。

  【读书】

  ♣.人和书的相遇,最好的状态也是: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

  许多独自摸索、看得到一点零星的曙光却又不自信而徘徊许久的问题,恰好因为和它的相遇,而撞开了一片豁然开朗的天地来。这样的缘分,不得不感叹世界的奇妙,阅读的奇妙。或许在我遇到这些问题之前,我只会对它路遇而不斜视,但是,“时机”让它变成一个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大帅哥,让我深深着迷。这也是为什么我很难推荐书给别人看,因为我是在用谈恋爱的方式看书,我不相信一个男人或一本书能吸引所有人。

  【韩寒】

  ♣.韩寒有自由和博爱,却独独缺了平等,这让他的“民主斗士”称号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平等是什么?平等就是萨特对波伏娃的契约,当萨特可以拥有有多个情人的时候,波伏娃也可以。平等就是罗素不断地偷情、离婚、再结婚,但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女权运动,呼吁女人抛弃旧道德、勇敢离开不幸的婚姻、追求独立与幸福。平等就是当—个男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或肉体时,也明白女人和他是同样的人, 有同样的欲望和权利。

  ♣.韩寒有才华,长得不错,所以有人在微博上问:女人是愿意和别的女人共享韩寒,还是独占一个平庸的男人。韩寒自己大约也有这种优越感,才会心安理得地推行不平等条约。独裁者也都是有优越感的,他们享受特权,同时坚信大众在自己庇护下才会更幸福——既然人的智商、能力、资源是生而生而有差距的,为他人做主简直就是最有效率的分配方案。如果一个人的优越感超越了基本的平等意识,一旦拥有权利,就必定视民主为多余。独裁为何需要不断被反抗?因为它就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其他】

  ♣.如果青春指的是一段生理年龄上的时光,那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指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尝试、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敢于反叛的心态,我想我们很多人未必真的拥有青春。

  青春是热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尝试,是不信邪,是在我们体内跳动的一颗小火苗,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它需要我们的呵护,然后可以一直燃到70岁。

  ♣.一生当中,你会碰到许多浑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要维持自尊与诚实。浑蛋总会有,在某些阶段和时刻,个人的力量也许微小,不足以与之抗衡,但个人可以游离之外,不被恶棍影响,不让他们剥夺我们内心最可贵的诚实,也绝不让他们将自卑与粗鄙植入我们的心灵——如果你这样做了,无论如何,你都上了他们的当,因为你被他们控制,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那些高谈阔论的男人们,只是满嘴空洞的言辞,对着他们并不了解的,也和他们无太大关系的人与物进行非常主观的臆想与评论。比如,在我们的国度里,最常听到的就是对国家政治人物的前途分析,仿佛人人都是御用军师与。这样浮夸的讨论相比,那些女人们的自动沉默与游离之外反而显得更为理性。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甚至想与时代保持一份疏离,但来自他人的共鸣让我知道,这—份诚实的思考确实有另外的价值。”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九):知性女人《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知性女人《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作者在前言中所言不虚,作者说的这些文章并没有一个核心主题,跨度很大,从女性到他人,再到世界。的确很散,其实前面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女人这个主题的,只是后面收录的几篇文章,有点漫无边际。

  虽然文章写什么的都有,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写得不错。写什么并不重要,写得好不好就很重要了。女作家写小说的比较多,写散文的也不少,比例李娟比如三毛,但是写这种知性散文的就比较少了。

  作家无论写小说还是写散文都擅长讲故事,写感受,像作者这样喜欢逻辑,喜欢分析,喜欢寻根究底,这就有点接近男人们的地盘了,不过这个时代,还有什么领域是女人的禁区吗?

  作者宋涵,长得漂亮,文章也写得漂亮,从文章中能够透露出那种女人的自信,略微有点女权,是啊,那个女人要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也都会觉得男人有什么了不起啊,是吧。

  书中大量的内容其实还是在写男人和女人,在写婚姻和爱情,在论述亲密关系的时候,宋涵说“最亲密”总是意味着“买一送一”的规则:你享有了这个人最好的,同时,也要面对他(她)最坏的。是啊,我们总是想要对方身上好的东西,却总是想让对方把坏的一面改掉,那可能吗?梦露说:“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是啊,爱情的确是在玩火,当心引火烧身,爱情的火焰燃起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温暖,可是当你越来越靠近,你就会发现,火焰不仅带来温度,还会烧伤你的心灵。不过也许是这个世界太冷了的缘故吧,男人和女人都是那明知故犯,投火的飞蛾。呵呵,后面的比喻不是宋涵写的,那版权可属于我。

  宋涵也没少读书,从李子勋啊,刘瑜啊,桑德尔啊,史铁生啊,最佩服的是竟然特别喜欢读《神话的力量》。怪不得那么知性,人的文章其实是由她阅读的书塑造而成的啊。读了什么书,就变成了什么人。看看宋涵喜欢的书,就知道她擅长的绝不会是小说和散文,写出的一定是这种知性的文章。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读后感(十):清醒地与自己较劲

  拿到这本小书《只有时间不会撒谎》是在一个讲座上。坐我旁边的老师也饶有兴致地拿起来翻,同时问,这是本什么类型的书?

  我语塞,书名不那么起眼,不知道如何归类,但这不会妨碍我看完时仍产生的那些强烈共鸣。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你被触动了什么,那一定是因为你心中本来就有类似的东西,而阅读只是一种唤醒,从而形成共鸣。对此,宋涵只是淡淡地在自序里写,不知道这些文字会流向何方,会遇到谁。但是很高兴与你相遇。

  阅读是一种化学效应,不同的元素相遇,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同样一杯水,铁丢进去没任何变化,而遇到钠,就是一场烟火,然后形成新的物质。

  对我来说,这本书让我共鸣的地方在于,在日常生活的轨道中,我们能否跳出那些习以为常,重新思考为什么?我很喜欢这句话:“当全世界的钟表都坏了,你要重新看太阳。”

  我曾与人交流过类似的问题,被无情地嘲笑是自寻烦恼。但我始终觉得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认同,那些被认为正常的应该的观点和行为才真正对自己有意义,让自己忙于其中时才会不觉得乏味,让自己保持清醒而不像个蝼蚁。所以长大后才深刻领会那些传世的经典句子是多么深刻而言简意赅。就好像当你兴致勃勃学习了一轮时间管理法则,尝试用不明觉厉的四象限给自己划个表格时,才顿悟老祖宗早用“轻重缓急”这四个字琢磨透彻了。

  这不是一本满足功利需求的书,不媚俗也不那么实用。它不能告诉你怎么赚钱,应该也不是解决情感困惑,也没多少励志。它只是一份诚实的思考和追问,是一个对自己生活对自己大脑有要求有想法的人的思考记录。在分享心得的同时,也提醒了你自己也想想看,为什么会这样?它让人停下来换个角度,不要那样轻易地被卷入世俗意义上的观念与要求。而这,不正是我们现在缺失的吗?

  还有一部分跳不过的是性别。它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质。不同于刺眼的女权行动,它是温和、清醒而坚定的。从胸罩、婚纱到神经质,作者在用理性和旁观的视角反思,看得越清楚,就少一些不由自主,避免深陷其中的自寻烦恼。这绝对不是陆琪式的自我催眠,而是真正从女性自我成长出发,平等地与男性并立,提出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所以,作为女性,避不开的是情感,但也需要无关风月的自省。我们要做的是诚实地认识并接纳自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这不是泛泛而谈的口号,作者在向我们展示她的思考心路。

  独立思考不是男性世界的专属,也不是只有对那些宏大主题的历史、政治做剖析反思才是高尚而值得尊敬的。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太多知识,太多向外征服的欲望,唯独智慧不见增长,而我们也还没有学会如何向内认识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