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的那一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的那一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的那一边经典读后感10篇

  《海的那一边》是一本由张未兹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一):值得一看的追梦故事

  ①这是一本好看的书

  首先,这是一本好读、好看的书。结构上,作者拟出18个相对独立的章节,每一个章节集中讲述一段经历清晰、简洁,避免了按时间顺序写作容易落入的记流水账的窠臼。内容上,把“学霸”出国、申请、学习上的种种顺利和挫折感悟及体会竟书写得这般精彩!作者SAT高分出国,在文理学院选择冷门的英文专业苦读,进而遭遇各色人等,进而GPA拿到全A,进而转向法律,进而收获斯坦福、哥大、芝大等顶级名校的offer,进而自驾穷游,进而选择斯坦福,走向人生阶段。没有矫饰和矫情,并不鸡血和狗血,满满的正能量字里行间透射出来。更出彩的是,作者有意无意间,不只将自己上进奋斗美好姿态记录下来,更以她为中心,辐射出一个留美“90后”学霸小圈子的生动群像。他们的故事在我这个同龄人看来,真的很励志,自愧弗如!语言上,也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作者对于文字的运用拿捏得当,描述日常生活时活泼有趣,提及文艺研究时又有学术味,叙述游记时则文采飞扬、尽情尽兴。作为同为学习文学的人,书中关于外国文学、哲学等学科内容的论述让我读得很过瘾,也很佩服。

  ②抵达梦想,回头皆是风景

  《海的那一边》确是一本讲述逐梦经历的纪念册。高一、高二时,作者只是朦胧地建立起关于考SAT、出国留美的目标;逐渐明晰自己的想法,与“地下党”们建立起坚定的“革命友情”。结果一鼓作气之下,SAT获得高分。而在自我纠结和“郑妈妈”、“林老师”的左右忽悠中,作者遇到了留洋路上的第一个挫折:与常春藤名校失之交臂

  然而,选择MC文理学院对作者来说,应该是没错的。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没有对此表示遗憾。相反,在MC的岁月已然成为其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静谧的小镇、如画的山水、安逸的生活、性格异趣的校友,风格多变的教授,当作者需要温暖与慰藉、启发和动力时,它们就在记忆的路上,熠熠生辉,越酿越醇。

  追逐梦想的历程中,肯定有苦有累,但也是有欢笑有快乐的。像作者张未兹和她的留美朋友们这样的“90后”,从某种程度上诠释新新人类的奋斗观念和奋斗方法追求梦想(事业梦、学术梦、财富梦……梦想也是多种多样)的艰辛并不影响其对于物质精神愉悦享受,即使生活再辛苦,总能找到放松发泄的途径,总要欢笑,总要蹦跳。所以,疯玩疯闹的大学生并不就是无脑的白痴,也许是一群揣满名校offer的学霸;自由放肆的冲动并不就是不肖,也许是新青年个性心理的诉求……

  我相信,倘是问作者:“一路下来,你辛苦吗?”她该是会回答:“辛苦”;倘是问作者:“这一路下来,你快乐吗?”她一定会回答:“快乐!”怎么能不快乐?不快乐,那鲜活灵动的记忆怎会像要跃出纸面一般,五光十色

  也许奋斗之路对于追梦者就是这样吧,当年欢笑当年泪雨,披荆斩棘义无反顾。待到柳暗花明之际,一回头,便发现满眼风情,美不胜收

  ③出国留美的参考书

  对于那些准备敲开“美国梦”大门的青少年学子,功利地读、急切地读,你也能在这书里找到想要的东西。作者详述了自己考SAT,拿高分,忙申请,选学校,择专业,交朋友,跟导师、备面试、报JD的种种经历,对于成就,并不骄傲;对于遗憾,也不避讳,把自己的经验悉数分享,我想很多地方对于现在及以后有出国梦的朋友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向那些凭借自己努力不停追寻梦想的“90后”致敬!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二):那么远 这么近

  “一本比留学指南、留学圣经更实用的读物!留学容易,毕业不易,GPA全a更不易!18个亲历故事,经验之谈,全方位了解美国大学学习和生活,真实,有趣,有用,励志!”这句推荐语便是我对这本《海的那一边》的最初认识,也许它就是一本留学的经历,一篇心灵鸡汤,一个90后的自画像,一切的一切仿佛对于我这个早已离开象牙塔,没有走出过国门的80后显得是那么的遥远

  翻阅完全书,没有想象中像《小时代》一样的奢华,没有《绝望主妇》中的美国风情,它勾起了我最初对留学美国的映像,有点像那时的《哈弗女孩刘亦婷》,但又在新的时代下褪去了那层特殊的光环,仿佛是一部青春的奋斗曲,除开时间地点人物不同,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我们8090的写照,显得那么亲切那么现实,就像发生在你我的身边,显得那么的近。

  时代的发展总是爱给每一代人贴上一个标签,我们80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教育,新的机遇,曾经被誉为“小太阳”“垮掉的一代”却逐渐扛起社会家庭的大梁。90后出现比80后更加的个性与新潮,更多批判从80后那里转移到他们身上,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发其实每一代人都一样,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家庭而努力奋斗。

  张未兹,一个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北京女孩,一个独在异国求学的留美学子,当留学已不再新颖,她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求学美国不是目的,那只是人生的起点,海的那一边都在她的笔下跳跃起来,从高中地下党到GPA满分,从都教授到奇葩同学,从私人订制到“漂二代”。让我们全面的了解到一个普通的北京女孩在梦想的光辉下变得耀眼,在耀眼的留学光环下又重回朴实

  美国的教育不同于国内,无法去评判谁好谁坏,但前段时间六六的一篇网络博文仿佛给出了我们答案,其中有段说道她问到在异国的同学,那么苦那么难的选择出去有没有后悔过,如果她在国内获得的成就也许更大,她的朋友坚定的回答没有,因为她要的只是一个公平。“公平”这对追梦者是多么的重要,张未兹一个求学美国的北京女孩,褪去所有光环,在追梦的道路上她承受着文化的差异,却可以选择就业率低的英语系,因为她知道在追梦的路上,只要努力就能见到曙光。

  各色的同学,各色的老师成就了张未兹一段平凡而又不普通的求学经历,当读完此书,那些被时代所贴上的标签已经消失,美国的留学之梦看似遥远,可未兹的奋斗就如同你我的经历那么的亲近,只是我们从小被教育为了读书而读书,当发现自己的梦想之时,未免感慨青春已逝,年华不在何谈梦想。只有看到《老男孩》时留下眼泪回忆最初的梦想。可我相信如果未兹没有出国,那么她也会有自己新的梦想继续追寻,正如联想CEO杨元庆为此书所说的那句话一样“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迟。”

  留学不是目的,只是梦想的起航,我们常感慨他人的经历,觉得梦想已经远去,一切显得那么遥远,却不曾回头看看自己,重新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罗马大道,你会发现路就在脚下,梦想这么近!

  留学那么远,我们只能阅读体会;梦想这么近,我们必须出发去追寻!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三):天高地阔,彼岸花开

  关于出国留学,恕我孤陋寡闻,在拜读过此书之前,我印象中总认为要出国留学的无外乎两种人:要么是天分太好的,就当下国内大学不能令人满意的教育现状,不能出国留学实在给耽误了;要么是学习太差的,在国内又上不了大学,不出国留学镀镀金,以后想找个好工作困难的。

  作者是个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大背景下被熏陶出来,活得很现实的小女生,但至少她还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努力的对得起家里给她出的大笔留学费用。或许,她说过得最深刻的话大概就算是,“国内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差,飘族们能混出样儿来的,也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而美国,也早已不是当年的玉米地了。”(P.200)

  从决定留学的活动萌芽肇始,历经无头苍蝇似的四处给美国的大学投申请报名,最终远赴美国小镇上的文理学院,直至拿到了奖学金上了斯坦福JD戛然而止宿舍、餐厅、健身房、同学、室友、老师、考试、学习方式、社团活动、独自穷游美国,行至远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忆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同学老师亲人友伴,在作者的笔下再现我们的眼前。

  要说这书写的不错,文字清新又不乏趣味,若是闲时读来消遣堪可玩味,更能给那些有志于赴美留学的莘莘学子们提供大量实用资讯。只是总觉得书里还差点什么,让人读完这本书也只是读完了;和喝汽水解渴一样,也只是喝过了。又有点像吃到掺了怪味豆的烤豆子,总有种不得劲的感觉

  从头至尾的又翻过了一遍该书,终于恍然大悟,不禁满头黑线(〃>皿<)话说,书是写的不错,但是、但是那两篇推荐序有没有必要吹得那么厉害啊!只是出国留学而已,并非是去参加国际红十字会,去非洲拯救饥饿儿童,去跨国拯救被贩卖的妇女,就算是那么去做了,作为个人的选择与行动,真的,也很不必拔高到整体90后,或者什么整个的中国教育的层次上去。

  就像第二位作序者写道的,“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求学日记,虽然故事琐碎,却是心灵世界成长经历的真实记录。”除此之外,或者我们还能借着一双没太世故的眼睛中窥看到,中美两国的社会那光鲜亮丽的表面下某些不太为人知的一角。仅此而已。

  怎么说呢,不知为啥作者写东西时多少会流露出一种,明明自己很得意自己的孩子,来客人时候别人一夸孩子自己却马上找各种理由借口来贬低自己的孩子,说是怕自己的孩子不经夸翘尾巴,实际上只是在那假惺惺的客套的感觉。就算作者自己可能真的是那么认为,但大概是生活背景有差的关系,令多数人读来未免就有种“此人不诚”的意味在里了。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狂热仇富的屌丝,但我总觉得,看完作者自述自家普通人的生活后,感觉有点不大好,……貌似也快要仇富了(。﹏。*)话说,作者的姥爷是个院士,爸爸大小也是个官,自家坐得上车,讲究得起品位,更关键的是出得起孩子留学生活的百来万。

  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了,全国下来有多少的出国留学需求,就算剔除了那些语音实在不过关怕到了国外就没法生存的,但是真正能够出得起国的才有多少?剩下的根本就是没钱给卡那儿了不是!像我家这种吃喝不愁的真老百姓双职工家庭,真要是想送个孩子出国留学的话,简直就是逼人卖房都不够还得倾家荡产的去借贷的形势啊喂。

  这种情况下,再看到作者的“自谦”实在让人感觉有点无语,如此的普通人生活,呵呵了,怕是大都数真正的普通的老百姓是想过也过不上的。所以喽,同学,你有些话不知该怎么说的时候,干脆就别说了,免得说了还不讨好,分分钟拉一票仇恨出来,不是更冤——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四):90后好玩啊

  开读之前看到袁岳写的序,袁岳这个光头居然给她写序?这个光头董事长两年前来我们学校做过讲座,我还去听了听,当时在推广他们零点咨询公司的黑苹果计划,大概就是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创业,提供创业相关的咨询和相关资源的接洽,具体的讲座内容已经忘记了,唯一留下的印象的是,这位一定是位业务繁忙的主,他讲座前刚从重庆还是哪里飞回北京,然后讲座完了还要去哪里哪里…袁董事长的序开头写的是:看书名以为又是一本鸡血书,结果出乎意料惊喜不断,作者未兹娓娓道来,这更像是一本90后的自画像。OMG,90后都开始写书了!而事实也确实如袁岳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日记书,是一本90后的自画像。

  90后,一个我很欣赏的群体。虽然,很多人说他们任性好吃懒做的片面评价,但我看到他们有自己的明确的兴趣爱好,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们果敢而可爱,他们有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认为有价值事情而付诸长期行动的执行力,即使所坚持的东西不被社会所理解甚至无法接纳,他们仍为止付出不懈的努力直至成功失败。这是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而张未兹就是这样一个90后,在这本描述她从休学准备SAT直到在美国读完大学本科,跨越4-5年生活、学习经历的书籍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位90后成长、发展自己的思路是如此的连贯。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她如何从高三开始独立的准备SAT和选择申请就读的学校,如何与美国大学里的教授周旋获得更多的交流和提升机会,如何与美国的同学、中国的留学生神人们、各路食神们和平而有原则的相处和相互帮助,更有她自己丰富、善于观察的内心戏份,文字读来也欢快。

  她写到菲利斯教授,只是简单原样一字不漏的广播了一下她的回答,就解决了她长久以来回答问题声音偏小的问题,不禁感慨,这真是以为伟大教师!如此富有魅力

  她写到戈德教授讲授中国历史时,其中一篇小论文“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巨头们不把胶东半岛的主权交还给中国”时,她的回答是标准的中学教科书答案“帝国主义欺负弱小的中国,不顾及弱国利益”,而教授给她两页的小论文写了四页的评语:我问的是为什么有那么个决定?你的回答中充满了感情抒发,有史料和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吗?原来中西方思考问题的思路竟如此的不同!

  她写到美国穷开心的凯西同学,自己穷得叮当叮当还要去做志愿者,每天穷乐呵,然后又写到“漂二代”露露的融入不了当地也回不来北京的“悲惨人生”的时候,我会想,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投胎需谨慎啊,亲!

  她还写道,她如何努力的准备SAT、如何每个星期阅读N多材料和完成小论文,如何在最后选择大学,上研究生院时搜集信息和如何根据自己的状况做出最优的选择…

  90后,我敬重你们是一条条有意思、善于观察的汉子。还有,估计家里不差钱这个张未兹是有想法、行动派的90后,而且,估计还未婚呢。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五):追梦的90后

  刚听说《海的那一边》这本书时,我很不以为然,认为此书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热血泛滥之作。然而,当我花费了整整一天,将其一口气读完后,才发现自己先前的臆断,是错得多么的离谱。这本书是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以文字作为载体,讲述自身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外留学之路。这本书不仅仅充满让人激昂的正能量,也有着作者对世事的辨析与思考。虽为一位“资深学霸”所作,阅读中却丝毫不见学霸与普通人乃至学渣的隔阂。正如袁岳先生所作的序言所道,本书是“一副90后女孩的自画像,一副真性情用心思的自画像”。

  这本有着蓝色封皮的小书书不过三百来页,却包含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十八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乃至一群个性鲜明人物形象,从高中时期的“地下党”,到斯坦福的“圈子”,时空的变换,身边人群的变化,带给作者的不仅是自我的成长,也有对梦想更加坚定的坚持。

  作为独生一代,90后从来都倍受关注,而社会上对90后的评论却始终以负面居多。作者以她独特的视角,尝试去描绘出我们90后这种“新人类”的点点滴滴。虽然只是从留学海外这一方面去解读,但仅仅从这一方面的去了解90后,也能看到90后身上不凡的闪光点。书中描写的人物,也就是“我”的同学们,都是90后生人。然而,无论是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力力们,还是家境窘迫漂二代楠楠们,亦或是淡定从容、举重若轻的奇葩派冬冬、典典们,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属于90后这一代人的特质。那就是心中有梦就去追。因为有梦,尽管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地下党”们仍然苦读SAT;因为有梦,“漂二代”楠楠尽管住过车库,睡过学校机房,没有父母可以依靠,但是依然靠着一颗进取心坚强的活着;因为有梦,“奇葩”冬冬,超超和典典们能在不动声色中给人以向上的磁力,给人以包容的魅力。

  说完了90后,还得说一说教授。作者笔下的教授,都生动形象、个性鲜明,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可思议的行事作风,令人捧腹之余受益匪浅。“都教授”菲利斯是让作者下定决心选择英语系的“罪魁祸首”。作者就读的MC,在网站中对英语系教授的评价毁大于誉。然而菲利斯教授则是“鲜花缭绕,得到了惊爆的高分”乃至于“唯一的负面评价,则是‘他的课没有挑战性’”。在他的课堂上,“他不会因为有谁语惊四座就大加赞赏,也不会因为有人沉默寡言,就低看一等”。菲利斯教授高超的教学水平和独特人格魅力,使他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那完美的“都教授”。在本书的六至八章中,作者依次描绘了对自己无微不至关照的写作课教授萨维诺,想象力天马行空的美女教授科恩,严厉而宽容,认真严谨的中国近代史教授戈德。从这些教授身上,作者不仅仅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思考的方式,清晰了学习的真谛:“学习,就是把自己的脑袋灌满,然后把脑袋清空;就是在河流里寻找金子,然后把金子打造成首饰,最后丢掉首饰,只留下方法和逻辑”。

  除此之外,这本书堪称一本留美“圣经”。正如推荐语中写到,“留学容易,毕业不易,GPA全a更不易!18个亲历故事,经验之谈,全方位了解美国大学学习和生活,真实,有趣,有用,励志”。作者并不空谈留学申请经验,也不讲述留学生活体验,而是通过十八个章节的故事叙述,展现了她留学和升学过程。作者以真实的笔触叙述SAT考完之后申请学校的艰难,申请法学院时期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体验的招生秀场,在诸多大学面试中的得与失,分析各个大学的利与弊以及自己内心的选择。在书的结尾部分,当作者最终选择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作为读者也不禁为她的收获而欢呼鼓舞。正如杨元庆先生所作的推荐语所说:“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走多远,但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算迟”。

  《海的那一边》讲述的故事虽然是90后“学霸”留学的故事,但是所有年龄层次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自己关于学习、思考和梦想的感悟。借用一句豆瓣上的书评“留学那么远,我们只能阅读体会;梦想那么近,我们必须出发去追寻!”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六):谁说学霸的人生你永远不懂

  静默在桌上的这本蔚蓝色小书,叫做《海的那一边》。翻开书,勒口上、内文图片里却找不到一张作者照片,只有作者简介里几段不着边际的个人描述,几个标签在脑海中飘来飘去:张未兹,北京女孩,90后,学霸。继续寻找关于这本书内容的蛛丝马迹,封底大V评语上说这是一幅90后女孩的自画像,一本有趣、有味、有料的不一样的小东邪西游记,一段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的故事。依旧对该书内容一头雾水。说来说去,正如读过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人生,即便是大V的评价,也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体会。

  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与大家一样,感到确实很有意思。先是前所未有地置身于一群中外老小学霸之中,观学霸群像,畅游学霸世界,其乐无穷;再则有幸倾听到学霸讲述的一段真实求学经历,对于神秘的学霸党又多了几分认识: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的平凡,然而却又那么的不一样——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更多不是学霸们的天赋过人,而是他们彰显出的种种优秀品质: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知错则改,虚心踏实等等。学霸绝非一天炼成,未兹同学的留美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这些点点滴滴的校园小故事,有趣、有料、有味,连缀成作者独一无二、鼓舞人心的成长轨迹,读起来没有中美时差,也没有学霸与普通学生甚至众学渣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有人说,学霸的人生你永远不懂。读完这本书,我敢说你不会再说这句话了。

  书中最有趣、有味的当属校园中的各色人物,无论是明星教授、美女老师、专业课教授,还是富二代室友、穷二代、漂二代同学、各种奇葩学霸,在作者的笔下都生动形象、个性鲜明,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可思议的行事作风,令人捧腹之余受益匪浅。菲利斯是让作者下定决心选择就业率低的英语系的“罪魁祸首”。在负面评价明显多于正面评价的MC,唯有英语系教授菲利斯,好评如云,人气爆棚。菲利斯发卷很小,修不出任何发型,自曝“10岁的时候,我的头发从整齐的大波浪变成了细碎的小卷,丑得惊人……我开始怀疑我从欧洲移民来美国的父母的血统中,没准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偷偷走遍了小镇上的黑人理发店。经常帮黑人把羊毛卷拉直的师傅们在我的金发上涂了多种独家药水,烧疼了头皮,却没有效果。” 菲利斯的课堂气氛轻松、目标清晰。他从不强迫学生回答问题,问了冷场的问题,他就有节奏地手拍桌子,以“我来讲吧”来解除紧张;他不会因为谁语惊四座就大加赞扬,也不会因为谁沉默寡言就低看一等;他没有死板教条的综合考核标准,因为他了解每个学生都各有长短;他教导有方,从不直接指责学生,比如“我”发言小声,他声音洪亮,向全班复述,几乎一字不差,经过这一次广播,“我”就改掉了这个毛病。菲利斯身上最让人敬佩的不只是高明的教学,更是那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逍遥作派。 这在中国甚至美国教师中,都是罕有的。

  “我”的同学朋友中,有从相见恨晚到形同陌路的富二代任性女艾琳,有虔诚、慈悲、达观却穷到只有休学的穷家女凯西,也有高中就留学美国、住在地下室、学校机房,一直过着漂泊困窘日子的漂二代楠楠,以及处变不惊、淡定从容的冬冬们,深谋远虑、决胜千里的超超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典典们。作者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霸,在她身上却看不到我自高人一等的傲慢,她有一颗包容之心,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缺点,并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友面宽,朋友们风格迥异,各自精彩。未兹谦逊友善、平易可亲的性格让人真心想与她在校园里来一次漫无目的的“转圈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与室友艾琳的友情破裂,从中可以隐约看到青春少女间的微妙情感:渴望结交挚友的热切,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时本能的拒绝,失去一个朋友后挥之不去的后悔莫及。最终,“我” 与艾琳的友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我”在日后反思,对艾琳既有喜欢,也有讨厌,然而终究是不懂她,正如她不懂“我”。由此可见作者在这段残缺友谊中实实在在的成长。

  书中五到十二章,作者细数了结识过的各式奇葩老师和同学,精心巧妙的叙事剪裁,鲜明立体的人物塑造,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使得这些层出不穷的奇葩事件、奇葩人物一个比一个不可思议,既拍案惊奇又真实可信,看得人直呼过瘾。这些故事散发着年轻飞扬的神采和生活特有的温度,我相信促使作者用尽心思去讲述的这些故事背后,必然蕴藏着对奇葩、大神们发自内心的爱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不仅有趣、有味,还非常有料,它是一本源于真实体验、渗透人情味、富有客观评价的留美指南。它并不仅仅提供成功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有效方法,因为作者深知那些没有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泛滥于市的留学攻略,还不如坦坦诚诚地跟你聊一聊自己失败的申请经历;与其告诉你如何在美国大学以全A的GPA成绩考入斯坦福法学院,还不如告诉你那些对她影响最多的教授都是怎样影响她的:菲利斯把书读薄、把书读厚的文学阅读方法,科恩自娱自乐的臆想症解读法是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历史教授戈德怎样教会“我”历史研究应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与其列出一条条考学的注意事项,还不如真实地告诉你芝大、哥大的招生秀场、法学院面试经过,客观分析各大学的利与弊,且当我们已经在前文里陪伴作者经历了四年的MC本科学习,了解了作者SAT高分却在申请学校关口挫败以后,作者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各大名牌大学的offer如雪花般飞来的那一刻,作为读者也真心为作者终于实至名归而振奋鼓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兹现如今在阳光明媚的斯坦福,攻读法学硕士。将来也许会成为一名以写小说为副业的律师。未兹的留美经历,确如联想ceo杨元庆的评语一样: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算迟。

  再看手中这本《海的那一边》,北京女孩、90后、学霸这几个词已消失不见,只依稀看见一个背着行囊、独自上路的马尾头女孩模样,我知道她喜欢文学,热衷思考,交游广泛,不是一个埋头读书的书呆子,会生活会享受会感恩,会发现一切的美和珍贵。我最初为了寻找作者而翻开这本书,现在感谢没有错过这段不一样的成长之旅,感谢至少有点儿懂得了这个可爱的女孩子。最后,我必须向未兹致歉,我的解读难免背离了她的初衷,难免自以为是地定义了她(相信她与大多数人一样不喜欢“学霸”这个高冷标签),不过就如她所说“一部作品,是否能流传,还真得靠众说纷纭的解读来支撑”。

  但愿我的解读,能够成为这本书的一个支撑。同时祝愿未兹在新一阶段的求学路途上也能尽情享受!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七):又一种了解美国的途径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完,就被侄女拿走了。好吧,本来也是想看看之后指导侄女和我女儿的。这样也好,她先看吧。

  我在侄女看的空隙,翻看了几眼,发现这个小姑娘很睿智的。不到坚强倔强,很有智慧。加上国内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知识面都比美国同级学生广。比如一个分数,美国可以学上七年,而中国只学三年。美国知识是分散的,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一点国内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孩子在出国留学,还是高中毕业之后出去比较有优势。

  而美国宽进严出的大学教育,还是比我国有优势的。这一点到大学随便转一转就知道了。我们自己也清楚,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状态很差,往往抱着不挂科就好的心情得过且过。寒假去妈妈家时看完这本书再来评价吧。对于想送孩子留学的家长来说,这本书很实用的。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八):亲身经历写就的实用留美指南

  90后和80后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他们直接、大胆、敢想、敢干。想留学,于是打定主意,选定目标,一步跨出国门,到美国上大学;想写书,说写就写,自身经历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这本《海的那一边》讲的就是这样一个90后女孩留学美国的事。

  没有翻开书的时候,我曾经猜想过书的内容,会不会很文艺,很飘渺,因为书的题目实在是引人遐思。可翻开之后,便知道自己犯了经验主义和外貌协会的错误。这哪里是什么文艺留学经?俨然就是一本“真人秀”似的实用留美指南呢!

  全书分为十八章,每章都可以看作是独立的故事。作者从自己高一时在书店发现《SAT阅读精讲》开始说起,用两章内容讲述了自己准备留学,选择学校,参加考试和申请入学等留学前期的整个经过。

  虽然作为一个80后,我早已错过了本科留学的年纪,但听这个女孩前前后后讲着自己和留学有关的事情,我好像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亲历着”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留学生活。这种阅读体验其实主要得益于作者的语言风格。既不故作深沉,也不委婉曲折,大而化之,想的是什么,写出来的就是什么。

  之后的部分,便是讲述来到了美国的学校之后,是怎样的住宿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条件、课程设置、专业选择等等,等等。真可谓是事无巨细,无所不包。凡事和留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假如想了解有关吃的问题,可以看看《餐桌上的困惑》;想知道美国的大学是怎样上课的、学些什么、怎么选课、怎么做作业、怎么考试可以看《都教授》、《私人定制》、《血色浪漫》和《历史炼狱》这四个部分。作者把自己选过的几门课程原原本本记录了下来,教授的性格、授课风格、在学术上的个人喜好,以及自己如何应对这门课程,甚至每一个想法和感悟都写了出来。读完这四章,学业中的酸甜苦辣,可谓感同身受,就仿佛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留学。如果是想考MC的同学,那么恭喜你了,学姐的“MC留学秘笈”赶紧拿去!

  再接下来便是和室友和朋友们的故事。留学是学习,也是生活,在作者的身边,她都遇到了怎样的同学、朋友,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看看《室友》、《凯西》、《漂二代》和《奇葩》便会知晓。

  其实,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大学四年都是一晃而过,很快便面临新的选择。是就业还是继续学习在国内似乎是个两难选择,不过,在美国,这个问题变成了选择哪所大学继续读研。张未兹也同样为此费尽心思。关于这部分内容,便是后边几章的重点,也对很多想要申请学校的朋友具有非常实际的参考价值。

  在书的最后,这个聪明、灵活,善于审时度势,又明确自身优点的女孩最终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的法学院,完成了从北京女孩到美国名校研究生的飞越。故事在这里结束,而新的生活又即将展开,猜想一下,或许三年之后,我们又可以看到张未兹的另一本新作也说不定呢。

  对于这样一本书,我其实想说的是,如果从文学角度来看,它还不能称之为一部合格的作品,虽然它有人物、有故事,作者也曾写过很多英文的作品评论与小说,但它与真正的文学作品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样的素材,换个角度和写法,或许便会十分精彩和耐人寻味,只看作者如何剪裁、取舍、重构。所以,书后的分类将其定义为文学,其实并不准确。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不失为一本好的留学指南、实录。它记录了一个中国女孩几年间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不仅为她个人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也可以帮助到其他想要去美国留学的朋友们。而且,这样的讲述方式与语言也十分贴近90后的生活,适合喜欢轻松阅读的朋友们翻阅。至于有没有励志作用,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因为这本书并非是激励人去留学,作者本人也没有这样的意图。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去美国留学的人,你不妨先看一看,因为它写的是当下最真实的留学生活;如果你从没有去美国留学,也可以来看一看,因为读过之后,就像你真的也曾经去过一样,不会再对海外留学生活一无所知;如果你正在美国留学,那么,你完全可以不用看了,因为这写得就是你自己的生活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