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10篇

2018-01-01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10篇

  《探险途上的情书》是一本由徐仁修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一):带我去到那片林莽

  记忆中,初次对亚马逊丛林有较为详细的认识,要追溯到少年时代最爱的一部探险小说《哈尔罗杰历险记》,系列第一本即为《亚马逊探险》。在那本书中,亚马逊留给我的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印象——大可噬人的森蚺巨蟒,穿行水面的蛇怪蜥蜴,矫健的美洲豹,恐怖的食人鱼,可怕的行军蚁,神秘的食人族……对于一个生长于都市的少年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离奇莫测,那么令人神往。即使到了如今,这份向往仍然不减。所以当看到徐仁修的这本《探险途上的情书》时,对旅游类图书并不感冒的我也毫不犹豫地拿下一本,只为在书中一寻那份年少时的憧憬

  本书作者徐仁修是台湾著名旅行家和探险家,拿到书时,我特意看了下作者介绍,结果着实吓一跳。徐仁修居然是1946年生,只比我爸小2岁,绝对的老一辈。在我的印象里,荒野探险,应该是像哈儿罗杰这样的年轻小伙或是贝尔这样的生猛壮汉的舞台,可老徐(真是“老”徐)以将近古稀之年,居然还深入凶险莫测的蛮荒林莽,当真老当益壮。虽说他有一个团队支持,但这份勇气还是令人赞叹。要知道热带雨林里可不是可以雇人帮你抬轿子的旅游景点,何况他还要担纲拍摄工作,拍摄动物可是少不了长枪短炮的。书还未看,钦佩之情已经油然而生

  书名《探险途上的情书》,书中章节,也是仿照书信格式而成,有邮票邮戳,有落款签名,可谓别出心裁。加上一张张旅行途中拍摄的精彩照片,真可谓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连我这个向来不在乎图书装帧的读者,也忍不住夸赞几句。“情书”的收信人,名为“安琪儿”。安琪儿是谁?其实就是每一个读此书的读者,按照老徐的解释,每个读者都是他的“天使”。不得不说,这招还真高明,一下子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让人真的感觉这是一位远方好友,向你亲自叙述他的探险故事。而且这“情书”里,也少不了诗情画意清新文笔。看来我们的老徐真是“人老心不老”,还挺懂浪漫~

  翻开这一份份“书信”,仿佛随着作者一起来到了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的滔滔江面上,和他一起从玛瑙斯出发,溯流而上去探寻林莽深处的神奇。在他的镜头和笔尖双重呈现下,我们看到了各种奇异的生物:发荧光的叩头虫,皮肤透明如玻璃的树蛙,还有金刚鹦鹉、蓝闪蝶、树懒、凯门鳄、眼镜猴……令人目不暇给。书里也写了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部落的原住民,隐居丛林的当代“梭罗”,沿河小镇的热情居民,可爱而穷苦的孩子……让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野外风景集。老徐写人与自然关系,写人类活动对雨林生态的破坏,不忘反思现代人过于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予取予求的征服态度,更是令本书的内涵超出了一般的“游记”。

  只可惜书总要结束,信总会写完,探险的旅途也总嫌短暂,只留下依旧意犹未尽的我。是否有一天,我也能亲自踏上亚马逊的土地呢?谁知道呢,虽然林莽之中险象环生事实,但已经快70的老徐都能去,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呢?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二):写给这个世界的情书

  写给这个世界的情书《探险途上的情书》

  这一本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系列图书中的一本,这套书里面不乏图文并茂的精品。

  这一本的作者是台湾人,从小就喜欢自然,喜欢台湾的高山峡谷,台湾虽然不大,但是山却很高,在中国的整个东南地区,玉山山脉是最高的,所以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台湾西部住人,东部基本上都是山区,没有太开发。

  这是作者去巴西的亚马逊丛林中航行留下来的文字图片,为什么叫做情书呢?按照作者的说法那就是,“直到我年过半百顿悟这些人全是我的天使,全是应我殷勤相邀来参与我的人生戏剧的演出,是来成就我人生过得精彩的天使。”是啊,把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都当做天使,那么生命还多么美好啊!不仅我们遇到的都是天使,我们自己也是从天堂中堕落到人间的天使啊。所以这本书就叫做《探险途上的情书》就是写给你,写给我,写给这个世界的。

  这个年月去南极北极都可以组团了,去珠峰感觉都想是去某个国内景点,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去探险。不过去亚马逊却可以称得上是探险!关于去亚马逊的书还真的是第一次读到。关于热带雨林我也很少有了解,只知道里面充满了凶险,一般人是不敢轻易进入的,不过后来看到了雨林女孩,林妲宛妲的书,才知道中国的热带雨林不仅仅很美丽,还可以在里面生活,林妲宛妲的家就住在热带雨林里面。

  作者是以一个摄影师的身份参加这次探险之旅的,亚马逊的雨林和我们中国的雨林可大不相同,那才是真正的雨林。必须乘船才可以进入。作者乘坐的叫“裘伊斯姑娘号”,船很漂亮,虽然不大,但是却有三层甲板,所以看上去,整个船就都是甲板了。书里面有作者拍摄的好多好多照片,最多的是丛林中的各种动物,根本就叫不出名字来,只是感觉好奇怪,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在我们东北,有长达半年的漫长的冬天,半年中几乎看不到什么动物,植物的叶子也都落光了,感觉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单调了。最让我惊讶的是,那只底部几乎透明的蛙,能够看到它的肠胃,太神奇了,还有那群毛毛虫,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动物,要是不说,谁能想到那是一群毛毛虫呢!

  这么美丽这么神奇的雨林一点一点的就那么消失了,我们人类的保护对开发者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真正保护雨林的却是雨林中危险的动物,那首关于雨林的歌,真的很有趣,“今天 谁在保护亚马逊 他的大名叫疟蚊 如果不是这些小虫虫 森林早被人烧成灰烬……”说得有道理啊,我们侵犯大自然,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比如艾滋病,比如登革热等等。

  和大自然相处不是征服而是而应该互相尊重,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子孙,大自然中永远蕴藏着我们找不完的秘密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三):写给亲爱的徐仁修

  《写给亲爱的徐仁修》

  亲爱的老徐,展信悦。

  首先请允许我冒昧地在你的名字前加上“亲爱的”三个字,再原谅我在以下的“情书”中称你为“老徐”。

  很开心能看到如此让人怦然心动的旅途情书。若情书也分高低优劣,也可评判打分,那老徐你的情书真可谓是一篇典范佳作,无论是照片、文字,还是情节、感情都很漂亮,也很真诚。不谈文字,单单只看书的排版就令人爱不释手,清新的一塌糊涂

  如果真要吹毛求疵的话,我只能说你有几张图片里的文字实在是太小了,看着实在是费劲,但是也必无大碍,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从照片里我们都能感受到。还有,私心的说如果少一点令人看着就忍不住战栗的昆虫近景,多一点紫色的蓝色的河那就更棒了。

  你的书中文字甚是优美,故事性很强。让我几乎舍不得中途停下来去细细观看插图,仿佛真是远行的爱人细碎地讲解一路见闻,真挚的想让我也感受到一路的奇光异景,而且文字很是轻快,有几处描写确实让人忍俊不禁

  我大概用了几个小时时间完整本书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想着漫漫长路中你是否还有什么私藏留着耳语给哪个安琪儿听?

  虽然我向来不爱旅游,湖光山色与我无他。无论是瑰丽奇幻的异国情调,还是泼墨山水的中式情怀都不如我屋檐底下的一隅清闲。可是我还是愿意听,愿意看,愿意感受别人旅途上或惊险、或动情的点滴心得。

  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许你是替因为各种理由不能出走的安琪儿们踏遍万里路,再用笔墨菲林,让我们体验,让我们同样感动

  书页合上,我还记得那个大肚子小男孩眼神纯真至极。我没有余力改变他的生活现状,只有心里默默地祝福他。

  但是倘若我真是你的安琪儿,我定不会放你去这种残酷地方,因为不是所有的鳄鱼都那么胆小,所有的毒虫都那么仁慈。所以,我又怎么能成为那个推你、踢你、催你向前的安琪儿,纵然探险是你的梦,我也要使出浑身解数留下你,如若留不下你,你定不会在归航时听见我歌。

  可是会有人爱上这样的你,爱上这样的人,在落日余晖下手执一方锦帕送你出航,等你归来。愿你遇到这样一个人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四):心之所系,即吾归处

  人生中部分的感觉多是相对性与比较性,这就是大师们面对所有的感觉可以甘之若饴的原因,而各种感觉都可以丰富人生的经历,对人生有益。徐仁修如是说。我非常欣赏他的这种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感觉,不是选择性的接受,而是懂得感觉复杂性背后的奥义。大多数人选其甘,而避其苦,殊不知甘苦皆是人生之味。

  《探险途上的情书》是一本写于旅行途中的书,可以说是一些见闻的片段。当然,这种见闻并非通讯一般,而是包含着深沉的情感。他以一种倾诉的方式来写自己的所见,所历,以及所感……越过文字,这种形式本身就感动了我。我不是一个经常旅行的人,但却经常有在旅途中写信的冲动,有时候趴在旅途邮局的柜台上,很想给某个人写一封类似“情书”的东西,然而也不过是一刹那的念头。因为我害怕这种“落伍”的浪漫,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即便是那个收到信的人,也未见得真能理解我路途上的情愫,所以只好作罢(偶尔“冒险”寄一张明信片,结果却不知被邮局投递到哪里去了,终归成了笑谈)。然而,徐仁修却把这种情感写成了一本书,实在深获我心也。

  亚马逊河流域是神秘的,对我们而言是那样遥远,那样的不可莫测。国内的地方似乎都濡染着同一个股气息,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乃至是一些偏僻边陲之地,也不会有域外之地的惶恐感。但亚马逊河则不一样,它的气候,原始状况都是我们的意识都不曾深入过的。所以,徐仁修的亚马逊旅行,连文字都闪烁着一些原生的味道

  徐是一个认真的、执着的人。有几分旷达,有几分天真,也有几分可爱。他是一个能够随遇而安的人,他的心中没有畏惧。之所不畏惧,是因为所造之因。他说,我知道心怎样想,相就怎样现。在亚马逊河流域所谓的“鬼魂”聚居之死亡之域,他的心中是平静的。他没有损害这片雨林中任何之“物”,甚至不去干扰生物们,他只是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所以没有恐惧

  他喜欢旅行,但并非以猎奇为目的。他也赚取钱,但只要够用就行。人生的目的如果都是如此,那该多好。在世界各地,即便是最凶险的亚马逊河流域的淘金之处,也都有华人的踪影。然而,大多数人除了“发财”的目的,没有太多别的想法。像徐仁修一样,抱着一个单纯的目的的人是不多的。所以他感叹,那些死于淘金之地的人,以生命所换来的东西消失的很快,却没有太多存在的“痕迹”。这让我想到了大航海时代和大冒险时代的那些探险家们,他们也都冒着生命危险,同样抱着各种利益目的,但是他们沟通了这个世界。那是一个西方人以探险为时尚的时代,男人们到世界各地的“蛮荒”,把具有神秘气息的物品寄给自己的爱人和亲人,甚至把爱人的名字留给这个地方(以妻子之名命名发现的地方)……徐仁修的这本书,是不是有那么一股历史中的陈年味道呢?

  为什么要行走呢?不同的人都会给一个说法。游走,也许意味着我们的心无所归。但这本书不是的,他告诉我们,心之所系,即吾所归。

  此文刊载于2013年4月17日《江南时报》 B07版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五):“享受旅途上所有不经意的遭遇”

  还记得少年时候男同学悄悄传递字条的事,也记得恋爱时候男友送给我礼物时里面夹的小卡片,我把它们都理解成为情书,虽然经年之后的我早已忘了曾经细节,但是我却没有忘记它们曾经带给我的美好感觉,也没有忘记那些被美好感觉温暖的记忆。

  甚至现在想那些曾经被彼时的我所接受和理解的、少了几分奢华浪漫却不失美好的情书,心里还有暖流涌动。和我记忆中的情书一样,《探险途中的情书》也葆有了美好和温暖,不过它又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意义上表达男女情爱的书信记录,它是探险家在探险过程中以写情书的方式报道自己的探险经历的,这些情书这些包含深情的字字句句都使写给他的读者,在信中,他亲切地称呼他的读者为安琪儿,因为天使的英语叫做Angel,音译成中文就是安琪儿,也就是说,他视他的阅读者为天使。

  我知道写作者更多的时候,他们所考虑的仅是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本书的作者却不是这样的,他非常在意自己与阅读者之间的关系,他获得了构筑这个关系和维系这种关系健康存在的要义,因而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你不会有丝毫的距离感或陌生感,因为他不是在告诉读者他经历了什么,他是在邀约我们与他一起经历那许多!

  在写作的最初就与阅读者间发生感情的交流,这是写作的最佳境界吗?

  我无从回答,但是我却知道听从了作者一声声“亲爱的安琪儿、亲爱的安琪儿”的呼唤,我仿佛也置身于神秘的亚马孙河,也置身于那些至今还保持了原始生态或早已被现代文明洗礼的小村小镇,仿佛也真实地站在那热带雨林土地上无可选择地辗转于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和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暑热之中,那种感觉令人非常振奋。

  于是亚马孙河惊天动地的暴雨,漆黑夜色中闪电以及探照灯下呈现的蟒蛇湖林泽边一对对反射着棕红色的蟒蛇冷冷的眼神,鬼城魅境中奇遇的老妇人和孩子那瘦消而纯净的笑脸,精通了高明而复杂的防御战术的刺客毛虫……都活生生地走进了我的视线。另外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面对未可知和不确定的淡然豁达和随遇而安,并被他“享受旅途上所有不经意的遭遇”的理念所感染。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六):来自亚马逊的情书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希望这辈子能去的地方”的单子上,添上了亚马逊三个字。写上这三个字,心里是期待与迟疑、不安各占一半,因为,这三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旖旎的带着点魔幻风格的热带雨林风光,珍稀而奇异的物种,热情火辣的巴西女郎,更有河盗、食人族,还有看着令人心酸的贫困的孩子。

  俗话说:“闯一辈子山,有认不得的树,下一辈子海,有认不得的鱼。”就算是博闻广见如徐仁修先生,亚马逊之旅也是充满了奇幻色彩。我非常理解徐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儿全倒给读者的欲望,那确实是一次既有惊险又有惊喜的旅行,你能想像游船航行在森林的顶端吗?你见过比某些蝴蝶还漂亮的飞蛾吗?见过透明的能看见内脏的玻璃蛙吗?见过为抵御外敌,组成方阵的毛虫吗?鸟一样大的飞蛾、太空船似的蜂巢、如卡通角色般看起来很萌的大眼蛇、叩头虫居然能像萤火虫一样发光、模仿成树叶的螽斯?经历被凶猛的大蚊子追杀,深入连动物的影子都不见的寂静之地,为了降温(近摄氏50度),徐先生与他的好友还时不时地跳进水里。在网上曾看到这么一句话,说是人这辈子应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亚马逊这个地方,我觉得可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因为要准备不只是心理,最好还得学习一下野外生存技巧和动、植学知识。

  徐先生以写情书的方式向读者们讲述了他的亚马逊之旅,亲切而又温文尔雅的语气让人几乎忘记了探险途中的劳累与惊险。不仅如此,书中徐先生的美文中,还穿插了一帧帧精美的图片,真难以想像,徐先生将近七十的年龄,在莽莽的原始森林中,完成了这样的连壮年人都有些吃力的任务。每一篇“情书”的抬头,徐先生总是以安琪尔称呼,意思是每一位读者都是他的天使,可是,徐先生又何尝不是一位天使?他不仅仅是读者的天使,还是一位环保天使。早在1995年,他便发起成立了荒野保护协会,多年来,他四处奔走,前往世界各处旅行,出书、演讲、开展览,在这本书里,他特辟了一个章节,写下了与原住民歌手马卡的偶遇,并购下了马卡的一张专辑,其中有一首歌名为《疟蚊》,歌词记在书中,大意是:“今天,谁在保护亚马逊?他的大名叫疟蚊,如果不是这些小虫,森林早被人烧成灰烬……。”徐先生的旅行不只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发现几个不为人知的物种而冒险,他呼吁人们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苦心已全在他的文字与图片里。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七):亚马逊生物记

  这不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也不是一本关于如何在亚马逊河探险的书,而是一本关于生物的书,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动植物们,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主角。作者带着我们这些没有机会亲历雨林的人,领略亚马逊风情,认识这些亚马逊的“主人”们。

  这本书很漂亮,从装帧到书名,就像情书一般的美好。然而最最美的,还是书中那些记录着亚马逊点点滴滴的照片,从梦幻般的自然生态到稀奇古怪的动物植物,这般那般的美,甚至让我忘记了这里的隐藏着的重重危险。

  可惜书中的文字并不像照片那般精致,读来甚至让我有点失望,没有什么深度和宽度,只是简单的流水账一般的记录。作者说这是他写给读者的情书,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他写给那些亚马逊“主人”的情书。 所以,与其说这是本旅行书,倒不如说这是介绍热带雨林动植物的读物。

  作者在书中不断地呼唤着“亲爱的安琪儿啊”或是“我的安琪儿”,却总让我有种鸡皮疙瘩都竖起来的感觉,这样的亲昵的称呼,让习惯于置身事外的读者并不舒服,至少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我选择读你写的文字,看你的拍摄的照片,但并不需要这样的“套近乎”。因为比起这,我更想看到的是更加有趣的文字和经历。

  说到探险,我更喜欢《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这样的文字,那才真的算得上是探险。作者这样的豪华之旅,在我看来并不比一般的旅行厉害多少,甚至比很多普通的旅程更“奢侈”, 只为两个人服务专业的团队,向导,翻译,船长、船员、猎人……还有各种装备,应有尽有。这样的专业,是普通的旅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多的或许是羡慕,而不是内心的向往。

  不过亚马逊真的太美了,它的美是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从河流到森林,从珍稀的动植物到危险的食人鱼,从友善的土著人到可怕的食人族……他们都在这里共同生存,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呢!我喜欢这样的简单纯粹,这样美丽与危机共存,在这片与世隔绝的静谧之林里有着绚丽而夺目的美。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八):用情书记录的探险

  年轻时我们会写情书,现在年纪长了,情书反而不再常见。情书,是我们美好时光的记录,而本书就是用一种写情书的方式来记录了去探险的点点滴滴。人在年长后更多的人生基尼与智慧,更能写出动人心弦的情书。打开这本书,就让我们跟随着著名的生态摄影师、荒野作家、探险家徐仁修,一起去亚马孙河上探索。

  作者在玛瑙斯河上,跟随者裘伊斯姑娘号开始了他半个月长对亚马孙河的探险,在船上作者有很多的旅途时间,于是他就用写倾诉的方式来报道这次探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画:黄昏时分亚马孙河上,夕阳被云彩遮挡,给白云留下点点金光,映着大海荡漾着余温的波浪。宽阔的河面一边可见土地树木,一边有着遥远驶离的船只。很有意境的画,而书中也有好些类似明信片形式的空白页,邮票上面有着作者和作者走过地方的美丽风景、港口风情。行驶的路上作者一路领略自然风光,宽阔的大河,不免的也让人思古幽情。对历史、对自然,对宇宙,甚至于对生命都沉吟难已。旅途的劳累后,热带雨林呈现在眼前,那是怎么难以形容的奇幻壮丽的风景。行驶在森林顶上,钓到食人鱼,火红的叩头虫,传说中的死亡之域。都在作者的描写中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更有作者不畏危险辛苦拍到的照片都可以在书中看见,红嘴巨嘴鸟,二十厘米的天蛾。翠绿的大眼蛇,翠绿的树蛇。腹部透明的草黄色树蛙,巴掌大小浑身刚毛的食鸟蛛,松鼠猴,雄三趾树懒……都是热带雨林中的产物,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旅行中的收获是伴随着是身体的疲劳。旅途中睡眠少,体力消耗大,日夜温差大。闷热的热带雨林中会让人身体倦怠、四肢无力,作者更是喉咙发炎。热带的太阳会炙人成伤。这些都人疲惫不堪。在越偏远越蛮荒的地方,人们对于鬼魂就越恐惧。在旅行途中不仅仅有来自的自然环境恶劣的困难:雨林、沼泽 、大水,更有森林动物的进攻:子弹蚁、毒蛇、野蜂。而子弹蚁更成为卡达山族猎人向导最怕的动物。不过最可怕的还是人:河盗、游击队、食人族在那样偏远的地方都有可能遇见。

  长长的旅途中,能够看着日落在水面上沉落显示不一样的风景,水域的颜色不断变幻,血红、深红、赭红、灰紫……深长丰绕的河流,浩瀚神秘的鱼鳞,在深入大自然的生活中结晶出更多可以给现代人启示的智慧。旅行途上,船来船往,旅人熙熙融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各自创作自己的人生剧本。虽然早知世间一切均是无常,但依旧心境如苏轼那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长的情书是作者对安琪儿的述说,也是他精彩人生的分享。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九):带着倾诉去旅行

  带着倾诉去旅行

  评《探险途上的情书》

  有句话说的好: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完徐仁修老师的《探险途上的情书》后再来感受这句话,我们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在神秘的亚马逊丛林中,徐仁修老师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这位历经各种探险传奇的老人,冒着放弃自己生命的危险踏入神秘的丛林,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在这座地球最大的江与最广的热带雨林中画下人生之旅的终点。在这本《探险途上的情书》书中,他把旅途探险中的路途见闻、丛林奇遇、所思所想的内容写入旅行日记,配上一张张我认为精彩绝伦或者徐仁修老师认为值得纪念的图片,汇集成20封信送给他的“情人”安琪儿:关注他的、爱他的亲人朋友、读者观众。

  徐仁修老师是一位长期与自然亲密接触,并在自然中探险和追问中获得各种传奇和独特感悟的人,他展现了人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一面。《探险途上的情书》像是一本他感恩的书,他感谢所有他经历的大自然,还有他身边的人,包括那些通过文字认识他的读者,都是他的安琪儿;《探险途上的情书》也是徐仁修老师的又一次人生宣言,他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阐释自然之美、丛林之奥妙,并藉此告诫人类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不正也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个措施么。在他的探险途中,他一直信守他的承诺,坚持他的记录,并通过一封封信通告他的探险他的发现以及他的感想,在如今书信已经几乎成为记忆的今天,这不是对于他的安琪儿最好的表达么!

  对于亚马逊我知之甚少,只知道这个丛林里充满了神秘,参天大树,珍稀物种,地球上还尚未被人类大规模破坏保留一点自然色彩的地方。徐仁修老师用笔记录了他的发现和感悟,用相片记录了亚马逊丛林中珍贵的影像,对于自然的向往,让我们对那个神秘的地方多了一些了解,让我和每一个普通的读者一样都对亚马逊丛林充满了期待。当旅途结束之时,我们和徐仁修老师一起完成了他的探险之旅,有点刺激,有点后怕,当然还有很多旅途上累积下来的各种感受。只是我不知道,当探险者完成了他的发现以后,后面跟着是环境主义者对于大自然的保护,还是经济主义者以发展名义进行的开发!

  2013-4-18

  《探险途上的情书》读后感(十):这不是书评

  我不是个有读书爱好的人,从小开始最喜欢的书无非是带有插图的国家地理或者类似的旅行杂志,无它,就是因为那些招人喜爱的图片。

  这本书是在出差海盐是看到的,恰好自己最近琢磨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没明确,不过大概有几样估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工作、读书、旅行。

  言归正传,这本书大概花了2个半钟头,作者以情书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道来,书中又不少珍贵的插图,读起来很流畅,中间作者的感受也会令自己若有所悟,恰如自己前两天所看到的工厂时一闪而过的想法有点类似,人类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又丢失了什么,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碧绿的森林,亦或是心里的自由自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