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喵星上的福尔摩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的读后感10篇

2018-01-01 20:0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的读后感10篇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是一本由张雨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插图版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一):和猫对视十秒钟

  有人说,如果和猫对视十秒钟,会有一种恋爱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真试过。我没有这种勇气试,我害怕会把猫惹着急了,猫会对着我脸上抓一下,就破相了。我虽然也很喜欢猫,但是不敢靠它们太近,心里还是害怕猫诡异的眼神,不太敢和它们太亲近。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眼神,永远都不能猜透它们在想什么。

  猫的瞳孔对光很敏感,照像机的光圈快门,可控制进入眼球光线的强弱。在白天日光很强时,猫的瞳孔几乎完全闭合成一条细线,尽量减少光线的射入,而在黑暗环境中,它的瞳孔则开得很大,尽可能地增加光线的通透量。猫的瞳孔的阔大和缩小就像调节照相机快门一样迅速,从而保证了猫在快速运动时能够根据光的强弱、被视物体的远近,迅速地调整视力,对好焦距,明视物体。因此在不同的光线下,猫的瞳孔在早、中、晚不同的光线之下都不一样。在早晨,猫的瞳孔会呈枣核形状,中午会变成一条线,到了晚上,会圆圆的充满眼睛,显得更深邃。这种随光线变化的眼睛让人猫显得更诡异。而且在黑夜里,猫的眼睛会发亮,这更让人觉得害怕。

  猫现在已经是人类家庭中饲养最广泛的宠物之一,被驯化也已经3500年了,但是猫和狗不一样,就算是到了3500年后的今天,猫也没有被完全驯化。所以说,就算它们样子非常小巧可爱,它们仍然还是很危险动物。养宠物的人都知道,猫不如狗那么忠诚,它们很情绪化。和人的关系不像是主从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的关系。高兴时候会陪人玩耍,不高兴的是时候干脆不理人,如果是生气了,还会真的攻击主人。但是,很多养猫的人更喜欢猫这种我行我素个性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的作者肯定是很痴迷猫的这种个性,他把猫写得很有个性,也很有智慧,还总是在嘲笑人类。这个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里的那只猫很像,其实也和很多写猫的书很像,我看过几本写猫的书,都是把猫写得古灵精怪的,也很聪明,很会搞怪、使坏,还总是在嘲笑人类。看过一些电影也是这样。有一部电影叫《猫狗大战》,那里面的猫就完全是阴谋家,是反派。它们野心勃勃计划发动政变,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在这部电影里,忠诚的狗一直守护者人类,一次一次挫败猫的计划。因此猫和狗一直都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

  这本书里也有一次猫狗大战,只是个插曲。但是能够看出来作者对猫很偏爱,把狗写得很不堪。有人是这样说喜欢猫的人:

  喜欢猫的人渴望引人注意,却又不喜欢抛头露面

  喜欢猫的人都有点自恋。喜欢镜子,喜欢自拍。

  喜欢猫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但时不时冒一句,语出惊人

  喜欢猫的人不管表面多么酷,却有一颗童真的心。

  喜欢猫的人做事情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的最好。

  喜欢猫的人讨厌虚伪,不会撒谎。

  喜欢猫的人很自我。

  喜欢猫的人性格矛盾。喜欢孤单,却又害怕寂寞

  喜欢猫的人思想还满前卫。

  喜欢猫的人又很多有同性恋倾向。

  准确不准确不知道,感觉形象,和猫也很像。作者应该是一个很像猫的人,他很喜欢猫,才会把猫写得那么生动有趣。不知道他有没有和猫对视过十秒钟。

  不过,他弄错了一件事,猫是色盲,在猫的眼中,整个外部世界都是深浅不同的灰色,不像书中猫看到的世界色彩那么丰富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二):每个故事背后都有故事(转来的)

  一个朋友写的,发在她的QQ空间里。转过来不仅仅因为她评价了我的书,她还说了一些故事。撇开我的书不说。她的话是有益的,值得分享的:

  =================(看正文吧)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丈夫为她写了一本书——《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而我试图为这本书写个惊天动地催人泪下深刻评论,却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头。

  1893年,我偶像(C.S.刘易斯)的偶像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小姐给她过去的家庭教师安妮患病的儿子(5岁的诺埃尔•莫尔)写了一封信:“亲爱孩子,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就让我对你讲一只小兔子的故事吧,他的名字叫彼得……”

  我非常喜欢这封信的开头。而且收集了很多类似的故事的开头:

  “从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图雷恩的兔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神秘的印度岛上,住着一位美丽公主……”

  ……

  我十分迷恋这种故事的开头,觉得它们就像一个金光闪闪的入口,后面总是跟着一个无穷无尽神奇故事,可以日复一日,不停地讲下去。这令人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以至于,张雨说写了一本和他家猫有关的书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本书的开头应当是:“从前有一只猫,他的名字叫Dido。”

  每当我不知道该对别人说些什么的时候,常希望能有机会说:“请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就像近来,常常给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讲故事,她说:“有一只粉红色的海豚。”然后我就接着讲下去,一千零一夜……但更多的时候,我在听别人给我讲故事,就像Dido的那些故事

  在某段迷茫惶惑的日子,Dido还在脚下窜来窜去时,我们无数次在浓烈的芒果花香中聊到许许多多的故事。后来在某段艰难的日子里,我们继续在南方潮热的夏夜反反复复地说到很多人、很多事。我必须承认,有时候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反复地说某些故事、听某些故事,只是经常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总是从一个故事开始,又串出好多别的故事。其中有一些,变成了《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这本书里的文字,但更多的故事在时光尘埃中飘舞。也许有一天,它们中的一些,会出现在另一本书里,但大部分的故事,会继续飞舞。不过这没什么关系,因为总归来说,写出来的这少数故事,就是在向那些没写出来的故事致敬。

  很多人说,这本书在写爱、正义、勇敢温暖等等美好东西,或者一个神仙一样的中产阶级眼中的生活等宏大的话题。但在我看来,这首先是一本惴惴不安的书,源于无法预测的恐惧和不知道如何安慰痛苦;其次它是一本关于顺服的书,就像Dido终于学会安于做一只并不完美的猫一样,写故事的人也终于安心地接受了作为人这样一种受造者的命运。最后,我希望说,这是一本关于喜乐的书,经历了那么多的无奈得失、悲欢,Dido依然能感受到照耀着猫窝的阳光的温暖。

  写到这里,还没有认真推荐书里的任何一个故事,因为,因为,都是些老故事,木有什么好推荐的啦!

  成为作家朋友,唯一的坏处就是——他们写的每一个故事,都似曾相识,没有看到一个突然蹦出来的好东西的惊喜。但最大的好处是:他们写出来的每一个故事,都好像跟你有点关系,至少,一起喝茶的时候曾经谈论过吧。他们的书被印出来,摆在书店里的时候,你总是感到与有荣焉。甚至,在那些书还没出来的时候,就要努力地按捺住猜出情节和擅自剧透的冲动。最后,当你想写一篇书评的时候,要多次提醒自己,不要絮絮叨叨,不要絮絮叨叨,不要把评论写得比评论对象还要长。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叫人沾沾自喜,比自己写了书还高兴呢?

  所以终究,我还是写了一篇浅薄的评论,而且充满了自我炫耀。

  但我最想炫耀的不是我的朋友出了一本书,而是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并且在永恒当中,我们还会永永远远地相遇,在一个没有眼泪、没有疼痛、没有哭号的地方。若是没有这种盼望,我们大约都早被痛苦击败,一个故事也讲不出来。

  张春林写于主后2013年耶稣基督受难日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三):最好的猫

  家有宠物的人一般都很有耐心,因为肯养小动物的人每天要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来照顾这些小东西们,可能还要陪它们玩。不过养猫的人可能还要更细致点,据说这是猫的性格决定的,因为猫只喜欢欣赏它的人。猫本身就是很闲散的动物,它们喜欢散步、晒太阳、睡懒觉,——或许,它们并不是在散步、晒太阳、睡懒觉,它们只是在思考。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就曾这样说“咱家虽说是猫,却也经常思考问题。”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里的Dido大概是夏目漱石笔下的那只猫的后代,它不甘心当一只普通的猫的,它几乎是整天胡思乱想——不过说起来,哪有什么什么真正的喵星人啊,所谓的喵星人不过是人类的借题发挥,他们都是借着猫口抒发自己的那些小情怀。如果说,《我是猫》反映的是“20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那么《瞄星上的福尔摩斯》描写的就是21世纪初,中国新兴的“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说是“中小资产阶级”,可是中国大多数所谓的中产,在生活上更接近“小资”,和当初的日本生活不一样的是,这些中产的中国人虽然也拜金,也好附庸风雅,但是他们因为没有参与政治能力,所以更喜欢生活的安逸,他们也都比较逃避现实,他们追求和渴望那种传说中的西式生活——虽然这些西式生活并非来源于对现实的考证,而是来自小说和好莱坞电影。但是他们就是好这个,参考一下最近《泰晤士报》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描写吧——“她,爱GUCCI包,去乐购买有机食品,厨房用的宜家,从香港偷带奶粉,用手机APP关注北京空气质量,喜欢看BBC的福尔摩斯系列片;他,开现代图胜SUV,希望有辆宝马SUV,抽红塔山香烟,有一部佳能60D和iPad2,想在国外置业,着迷于研究英国私立学校。”——《泰晤士报》没有提他们有没有养猫,可是我总觉得,要是他们养了只猫就更好了,不养宠物显得他们还有些焦躁,层次还不大够,养了宠物,说明他们的事业和心都开始安定下来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已经改变,他们的爱已经开始满溢,只爱人不足够,还可以普济众生了。

  这样的生活好吗?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这样的生活和那些全民中产的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还是有许多区别的。据说,法国人每周的工作时间只有35小时,德国人一年中一半都是假期,丹麦人虽然不怎么结婚,但是如果女人生了孩子,她的男人也会有一年的产假。他们实际上也不怎么热衷于GUCCI之类,他们时常开一辆旧车,住着不那么大的房子,但是他们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旅游,去登山,去冲浪,他们的目的只是享受生活。中国人虽然也开始从小资向中产发展着,但是他们的生活并不闲适,他们的业余生活更多的是交往应酬,打麻将,淘宝和上网看日剧韩剧美剧英剧,他们用这些来掩饰他们对无法确定的未来的恐惧。作为一只聪明的,被福尔摩斯小说砸过脑袋的猫,Dido其实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它一直在用一种悲悯的眼光看着它的主人们

  一本童话般的推理小说大概又让我给过渡解读了。我猜木哥不一定同意我这样的说法——木哥就是《喵星人》的作者,作为一个文学青年,竟然没用笔名出一本书,而是老实用了本名,让我很意外。他大概会告诉我,养猫不一定非要中产,而是心态要平和,心态平和的意思是,物质生活不重要,重要的不能心为物役。不能心为物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然《泰晤士报》的那篇文章里不会充斥着各种品牌的名字。木哥是个很超脱的人,虽然现在整天跟奢侈品打交道,但是他老早就养了猫,而且好像他的那两只猫就是一个叫Dido,一个叫Chanel。很久以前,木哥就能平静地以一种猫一样的心境来观察生活了

  我们有位共同的老探哥有次跟我说,木哥一般人比不了,那是个神仙。这话我信,我最初知道木哥,就是04年木哥从《南方都市报》辞职,然后带着仅有的6000块钱,跑到阳朔去生活了大半年,每天他就是看看书,累了就带上相机去周边拍照,间或找一找“英国人的宝藏”——《英国人的宝藏》是我最初看到的木哥的小说,看名字像是探险小说,其实,那只是讲他在阳朔隐居的那段时光,就像《喵星人》表面上看起来是推理小说,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木哥的文字从容细腻,带着他独有的淡淡幽默,他其实是个暗藏的冷段子高手,所以看《喵星人》的时候是不是会让人会心一笑。我现在可以说了,我一直很喜欢《英国人的宝藏》,我以前没事的时候,还偷偷写过《英国人宝藏》的续集呢,不过没敢让木哥过目,因为我知道,我写的更像探险小说,而不能像木哥那样,把平静的生活都融在那些貌似探险和推理的故事里,我的心并不宁静

  事过时移,好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是越来越能理解当初的木哥了,物质不重要,心境才重要。所以,为了向木哥看齐,我大概应该去改一下QQ的签名,把它变成这个样子: “像Dido那样思考,像木哥那样生活。”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四):我有两只猫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当初的书名叫《最好的猫》。我自己是挺喜欢这个书名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猫才是最好的,我觉得只有Dido才是。

  每一本关于猫的书背后总有一只真实的猫。

  其实这本书本意不是写给“所有猫奴”的,只是写给我自己的,还有就是写给我妻子的。她爱猫成癖,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医生建议她还是不要养猫的好。这算是她人生最无奈的事了。

  如果还有的话,那就是写给Dido和Chanel的。这是我的生活和我文字游戏。我想写得有趣一些,因为猫的故事都很有趣,养猫的人都会知道。

  后来,我就觉得,这些故事也可以讲给所有养猫的和不养猫的人听听,因为这些故事还够温馨,够诙谐。后来我自己再看,也会笑起来。

  无论这个世界多残酷多无奈,都要给这个世界一颗温柔诙谐的心。这就是我当时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坚持保持着的一种心态。

  写这些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很温柔很诙谐的事。大多数的时间,要抱着一只猫写,它还会打着呼噜,用有些苛刻的、漫不经心眼神时不时瞄一下电脑屏。对于我写的故事,它既不表示满意,也不表示不满意。

  这让我有点忐忑,担心猫会不喜欢。

  我试图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不抱着那只肥猫。它一度有十三斤重,抱着它还挺辛苦的。但是,如果我不抱着它,它会若无其事地趴在键盘上打盹儿。

  另外一只猫呢?它总是挤在我电脑椅上,挤在我背后,用脚使劲地蹬着我,坚决要占据电脑椅的一半以上的面积,它才会安心。

  我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克服重重困难写两只猫的推理故事的。它们一点也不关心我在写什么,也不在乎我写得好还是不好。

  我写东西很快,但呕心沥血的事情我从来不干。

  有一段时间我正好很闲。我得找点事情打发无聊的时间,我就开始写猫的推理故事。

  我写得还是太快了,五个故事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

  我还有很多其他的故事可以写——“狗娘养的”、“Chanel的爱情”、“阁楼上的男孩”、“法国女人的来信”……只要你养猫,就会发现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些是来自我妻子的构思,如果她写的话,应该是另外一种味道。她是一个坚强、乐观、感恩的美丽女子,比所有的女人都。

  后来我就忙了。

  我要工作,我也在写另外的一些推理故事。我还遇到了一些麻烦,一些和生命有关的残酷的事情。

  我要挣钱,这其实也没什么,生活总是会遇到一点困难,你得保持内心的柔软、诙谐、乐观,还有感恩,不然你的生活就真的完了。

  后来就有了这本书。

  我把书稿发给时代华文书局的编辑王晓晶的时候,还不知道她也是一个爱猫的人,也不知道他们社里有那么多爱猫的人,更不知道他们找的插图师火车头2号也那么爱猫。

  插图里的人物形象很像我和我妻子,猫也很像,形和神都很像,见到过我们的人都这么说。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火车头2号创作这些插图的时候,我们连一句沟通都没有过,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他是谁。他也没见过那两只猫,连照片也没见过。

  之前,我也把书稿发给另外一个图书编辑,他的评价是:不好,太啰嗦了。

  我也这么觉得。不罗嗦的写法也有——

  我有两只猫。

  over。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五):那是你心中的“小东西”

  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些东西,是平时看不到的。或者不是一些东西,而只是一个东西。甚至不是东西。

  此书作者是一个不大喜欢言辞的人,你会发现他经常在想,想很多,但他就是不告诉你。哦,或者是,他以为你也跟他一样,在想。但这次,他养了一只不但喜欢想,还有点唠叨的dito。dito是一只猫。

  作者写了一本书?哦,不,是Dito写了一本书,一本Dito认为是推理的书,至少喵星人都这样认为。那是Dito不仅仅唠叨的表现,甚至有点喜欢“演”了。其实不是所有的喵星人,都有那么点喜欢演么?装娇气装温柔装可爱装笨装傻装懒……装着会推理。

  至少,Dito在装着懂得生活。他懂得自己该如何生活,也似乎懂了男主人和女主人之间的生活,他甚至懂得汪星人的那种生活,或者是喵星人的另外一种生活。他认为他懂,因为他是一只被《福尔摩斯》砸中脑袋的猫,嗯,是全套的《福尔摩斯》。我甚至怀疑,其实不是那套《福尔摩斯》砸中他之后,他就一直在昏迷,成了一只植物猫,而一切不过是他昏迷时出现的幻觉。至少我认为,如果全套《福尔摩斯》砸中我,我应该也会昏迷的。

  如果我昏迷了,我的幻觉里会不会有一点冷笑话,会不会有一点小温暖,会不会有一点若即若离的无奈和一点处之淡然的坚强?

  至少Dito这里是有的。

  好吧,Dito说他没有昏迷,Dito说,i will be back.

  Dito这个小东西,哦,他甚至不是东西,他应该就是一只住在作者心里的喵星人……或者,那个才是作者本身?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六):Dido不是童话故事里的猫

  话说2012年12月21日是传闻中的世界末日。感谢上帝!世界末日过去了,我们都还活着。活着就得有些盼头,「喵」书就是我们那段时间的盼头。又过了1个月零1天,终干收到这本书。在书里,张雨写道:送给麻麻,以及岁月、友情和一直都在的鼓励与支持。哦,My God,压根没我啥事。为了表示我的在乎,我是不是该生生气?

  不过,十几年的相处下来,张雨和我之间似乎都省略了应有的,无论是体现在文字间,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客套和礼节;当然,更关健的是,对于张雨写小说一事,我一向态度冷漠。我更关心的是他作为一位诗人的存在。遗憾的是,他在我所反对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远到连作品都已出版发行这一不可收拾的地步。想想这两点,我凭什么指望张雨送我一本「喵」书,然后再惺惺作态的在上面来一句"感谢一直都在的支持和鼓励"?

  关于写作,我和张雨有"很大"的分歧。"文以载道"是我的态度。我认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如果要写,就要面向"伟大的作品"而写;而张雨说他要写的仅仅只是"有趣的作品"而己。我想,这点也许就是法律人和媒体人的差异。当然也是张雨能有作品问世,而我至今仍孑然一身的重要原因。无论如何,有一点我得承认,「喵」书首先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多次掩卷而笑。

  诚然,尤其对于小说而言,伟大和有趣之间其实并无矛盾,"一本正经"更绝非伟大作品唯一,甚至应有的表情。我非常高兴的在「喵」中也看到一些伟大基因的存在:自由、宽容、爱与勇敢等等。窃以为,这些普世价值的存在就是"文以载道"的体现,也是张雨的作品迈向"伟大"行列的基石!

  最后,有一点我实难接受,「喵」书共有五个小故事,分别取了五个小标题。其中"鸟事件"、"狗东西"、"红唇劫",以及"救美记"四个都是三个字的标题。唯独第二个标题是"偷内衣的贼"。为什么不能是"偷衣贼"?强调"内衣"两字有什么意图?哈哈,这是玩笑话。只是从这点可以看出,张雨不是一个刻意的完美主义者。Dido不是,Chanel不是,他们的男女主人都不是。「喵」书其实也试图告诉我们:生活也许不应去追求完美。否则的话,故事的结尾一定是:"Dido离家出走,与Helen从此过上自由而幸福的生活。"天啊,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美丽而敏感的Chanel又该怎么办呢?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七):上帝保佑特立独行的猫

  关于猫,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7岁的时候,母亲对我讲了一个猫的故事。

  那是我母亲小时候,外婆家养了多年的母猫,下了一窝小猫。在那个人都吃不饱的年代,自然没有粮食喂猫,于是,母猫在产后到处寻找食物。也许是身体太虚弱了,母猫选择了一只死老鼠——被药毒死的老鼠,最终死在了小猫的身边。

  “母猫死的时候,眼睛里有泪光,它应该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最后,它望着小猫们,不舍的断了气。”这是我童年听过的,最感动最残酷的故事。

  这只母猫,是我外婆一生中养过的许多猫中的一只。我10岁那年,外婆家翻新重建,家中所养的那只母猫无处放置,最终猫贩子上门,带走了它。当时,那只母猫也刚生下一窝小猫。

  那窝小猫,曾在我午睡时跳上低矮的竹床,用柔软的爪子触碰我。它们被猫贩一窝端进麻袋时,母猫冲了出来,用爪子抓伤了猫贩。当被猫贩追赶时,母猫跳上了房梁。猫贩无计可施,让我外婆出马。外婆唤母猫下来,把它抱在怀里,用手抚弄它的毛发,正当它眯着眼睛的时候,猫贩用麻袋套住了它。

  忘不了那只母猫的叫声,也许就跟我母亲无法忘记母猫的泪眼一样。从那以后,我外婆再也没有养过猫。

  之所以要说这两只母猫的故事,是因为在看完《喵星上的福尔摩斯》后,真心觉得Dido和Chanel是两只幸运的猫,它们,有一个善解人意的主人。

  也许,Dido和Chanel是不会认为它们归属于人类的,毕竟,它们是这样两只特立独行的猫。它们聪慧、贪玩、好奇,也会偷懒和撒娇,甚至还当起了侦探。然而,在它们破案的时候,背后难道没有一双关怀的眼睛?

  这双眼,观察到了猫的生活,并记录了下来,最终形成这本书。“最温暖的动物小说,最有爱的成年童话”——不觉得这是童话,毕竟作者只是通过猫的眼睛来讲述平常的生活而已。但是,这段由猫细细道来的生活,值得品味。在Dido慵懒的口吻里,在猫侦探的见识里,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的解读。

  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猫侦探们口中的生活到底是现实还是童话?要怎样,才能活在猫侦探们的童话世界里?对于猫而言,也许拥有一个好主人就行。那,对于人而言呢?

  张楚说,上帝保佑吃饱饭的人。我想,上帝也会保佑特立独行的猫。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八):给四哥的几个故事

  TO 4:

  感谢四哥寄来这本疑似卡通读物,上次借的《恶搞研习营》找个机会还你吧。当妈了果然不一样,口味一下子淡到喵星上去了。不过这本书挺不错的,将来会给孩子讲它。你不必为它的销路着急,它大概永远火不起来,如果有那么多大人愿意买这种动物主角的日常推理故事(主角还叫个Dido),那么顾城也许不会死那么早。

  写不出阅读报告,干脆给你讲几件小事情。

  读第一个故事《鸟事件》时正坐在飞机上,连续看了几部空难电影搞得心慌,不停地生出自己被囚禁在一个着火的铁笼子里坠海的幻想,可是实在没有勇气像《死神来了》里那家伙一样为不靠谱的预感废掉机票,只好默默地把这个铁笼子想象成飞船返回舱,就算坠毁了老子也算在太空给全国人民上过课了,好为人师到了这种地步实在不正常。不远处的姑娘用额头紧顶着舷窗,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身边的秃顶男人说着话。她不是对云彩和渐远的地面好奇,而是有种挣脱的渴望。我在臆想中记起了自己写过的一个故事,还拿去参加过评选,当所有人对这个偷窥少年和空闺二奶的故事嗤之以鼻的时候,有一位评委大姐一直力挺,我想她若非感同身受就一定是被其中“鸟人”追寻自由的意向打动了。故事叫《囚鸟》,如果现在重写,我会把主角换成两只猫。

  北京的地铁空时可以拍AV,挤时如同地狱油锅摇号处,我赶上了后一种状况,但仍然坚持以蛞蝓的姿态贴在墙壁上,手里粘着这本书。旁边的阿姨看到《偷内衣的贼》这个题目时想迅速遁逃,挤了几下未果,只得把脖子扭成麻花。这时我看到另一只同类,确切的说是一只蛞蝓般的手,带着黏答答的汗液勉强扶在车玻璃上,随着轻微的晃动留下水渍。这只手时蜷时伸,似乎在犹豫着做某件事情。我的视线随着它从玻璃上移到拥挤的人群中,移到一截挂着耳机线的纯白颈子上。那只手沉默而迅速地捏住耳机主人裙子的拉链,我只看到一片雪白的脊梁和内衣的带子,她大概也有了感觉,奋力扭身尖叫,衣服险些扯得更开。到站了,混乱中我下了车。其实一上车我就和其他人一样看到了因为疏忽而暴露的肉体与内衣,可出于羞涩和其他更加不堪的心态没有开口。我相信那只希望悄悄拉上拉链的手是善良的,就像故事里的猫一样。

  我晚上去跑步,他们说我疯了,碰上传说中的雾霾天等于自杀,可我运气很好,晚上的天气好得像在咱们海边。沿着长安街一直跑还是险些迷路,不愧是路痴。我摸上了一座天桥,诺大城市的车辆灯火都被压在脚底,可没什么快乐的感觉。更不快乐的人有的是,桥中间蹲着一个姑娘,黑发长裙,还背着双肩包,脸深深埋在腿里。我因为迷路第三次跑上天桥时她还保持原姿势不动,但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若她不是贞子同类,就可能是在选择跳桥的位置。我找了个离她远点的地方相对着蹲下,灯海车流被桥栏杆割成了方块,后背冰凉。我想起刚才看的那篇《狗东西》,小动物用智慧化解主人感情危机易如反掌,在“做爱做的事”这个命题下的确人不如狗。最终姑娘摸出一根烟点上,看到对面大汗淋漓面带悲悯的我吓了一跳,好听地骂了一句后走向桥头。我默默地吃着最后一勺DQ走向桥尾。

  回屋后吃着零食看剩下的两个故事。每次出差都要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我们活动的地盘比猫狗大不了多少,陌生的城市带来的恐惧总需要用味觉消解,这点近在咫尺的天安门也替代不了。看着已经二十年不碰的两肋插刀英雄救美故事感觉颇惬意,当然主角若是换成人类就会无聊许多。

  四哥我认识你时你已经洗手很多年,后来见面的次数不多,最后一次是托你代买的台版张爱玲全集,你生娃前力气颇大,自己一个人拎书过来,连个小弟也不用。你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曾经的大姐头,也是,哪有整天捧着樋口一叶发呆的大姐,不过你一直扣着《城邦暴力团》不还让我感觉到了希望。可是如今你寄来的这本书让我彻底死心了,你我注定只能养活出渴望自由、心地善良、聪明勇敢、有情有义的孩子来,当然不是同一个。

  《喵星上的福尔摩斯》读后感(九):广义的节选

  我不记得到底在第几页看到这些文字的,最有可能是靠近结尾的部分,是否确实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有些东西你要把她从头到脚都打量一遍才能明白她是什么或者谁。总之我觉得这些东西表达了一些意义,虽然看起来很明显,如果你了解了“意义”的意义,那你就会了解在这个节选中我是在“承认”我愚蠢的理性,基于一种更广义的节选,或许还伴随着不可消除的误解。

  节录如下:

  关于动物性(我不太确定是否有这个标题)

  “我从不否认我具有一些动物性的特征,不是“人也是动物”的那种动物。与人类英雄那种大开大合不同,我对巨剑齿虎不感兴趣,对庞大和层次分明的肌群不感兴趣。但凡我想到任何一种宏伟的嘶吼、果断的切割、筋骨的断裂声和被捕食者的呻吟,我内心就会翻涌起一种特定的轻蔑。对决或者偷袭,都让我产生无法排解的厌恶感。

  我要声明一点:如果你可以耐着性子看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略萨和科塔萨尔而听不进去我的话,那只能表现出你对声望的屈服,同时也受了蛊惑,与我无关。我不接受某个猫科动物被某本书砸中脑袋便会掌握那本书的内容这一假设或描述,无论在哪个系统,那都是不可接受,我不能接受他们可以拥有那种运气,尤其是食肉动物,我只相信我的直觉,我只依靠颜色判断哪些书值得读。我对直觉的放纵就是对猫科动物最大的仁慈。请注意,我使用的是“不接受”,对事实影响最小的措辞。

  我承认我具有动物性。我之所以使用“承认”这个词,绝对不是一种歧视,绝不是视其为低级、野蛮,剑齿虎才适用这种动物性,家猫野猫才适用。

  我使用“承认”的唯一真实原因是,我无法压抑品性所带来的自豪感,但我却生性谦逊。你也许无法想象,两种健康的品德之间竟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要准确划分二者也是徒劳的,因为我因自己的谦逊而自豪)。我不是心理学家,也缺乏足够的,足够严肃和足够数量的样本,来实证分析这种矛盾的本来面目(之所以没有足够数量的样本,只是因为我并没有发现其他人类或动物能跟我一样,或者说“那个样本”能够达到与我足够接近的高度。我“承认”(这个承认和离它最近的上一个承认成因相同)在做出这个判断时,我的身体里充满了一种“不健康”的傲慢,我不会感到羞愧,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且这种“不健康”不可否认起源于我的那个“健康”的自豪感)。

  看到了吗?我居然在阐述一个“承认”的成因同时把另一个相同成因的“承认”植入了进去!这也是我使用“承认”的原因之一。

  还需要我进一步阐述吗?上一段中有三个“承认”,我随心所欲地完成了二次植入,三个相同成因的“承认”,但他们却互相起源又互相服务,这就像三个相同的人他们互相是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是某个系统内无法解决的现象,你知道是哪个系统。

  是的,现在我身体里的自豪感几乎就要给谦逊致命一击了,但我还是使用了“承认”不是吗,我还是控制住了平衡,构建了那种最美好的色彩,巧妙地把谦逊推上一个阶段性的波峰。就像一场西部荒野的决斗中,我一枪爆开对手的头颅,可他的手指还没摸到枪套,我不得不自豪,可我还是默默插好枪,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了捏帽檐,恰到好处的力度,没有一丝过分的表情,只有异常敏感的人才能觉察到我眼中稍纵即逝的羞涩,那就是我的谦逊。(我当然不会理会那些关于“双方应当接受统一指令同步开始行动”以及由此衍生的“公平性”的质疑,完胜什么时候变成可耻的事情了?)

  其他人承认的对象是弱点,我承认的却是我最引以为豪的品性,这就“承认”所载的谦逊,这就是两种健康而又争斗激烈的情绪的完美平衡。

  回到动物性本身,虽然我将猫科动物的动物性视为低级、野蛮的,但你知道我是刻意的,我只是通过否定自己来更突出我对那个科的敌意。动物性的本质是智慧、优雅和冷静,大多数人类和动物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有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承认这一点,他们也本能地加上定语“动物的”。这就是世界的差异性,以后我也许会将其修正为“系统的差异性”。

  我对猫科动物天然的蔑视和我自如运用“承认”这个词汇,完全是基于纯粹的理性,经历世代优化的本能与天赋异禀的洞察力之间的完美结合。是的,正如我所承认的,这一切都是“动物性”的,但动物性非但不影响这种智慧的高端地位,相反它提升了智慧的层次。

  在“动物性”的独立系统内,完全没有人类的位置,呃,还有猫科动物。我体内所蕴含的动物性完全超越了人类,这一点人类和动物都不会否认。既然动物性是占据了智慧的顶端,那人类是否需要觉得尴尬?完全不必担心,人类不会为了没有意义的优点而感到惭愧。他们使用的是动物性系统之外的愚蠢理性,我非常不情愿地将人类的理性与动物性放在一起比较,我感到恶心,每当我不得不和人类打交道的时候,那绝不是恐惧。

  最后,我需要再一次承认(这个承认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承认),虽然我看起来像是对着两只猫科动物咆哮,我的听众们,你们或在柜子的角落,或在窗台的栅栏后,还有沙发下正在偷吃饼干的那位,我真心地坦白,你们也具有这种高贵的动物性,但你们的过分的谦逊让谦逊变成了自卑,而你们的自豪却无法升华为骄傲,作为和我不同的你们,在无法掌握两种健康品德和谐平衡的情况下,应当适当的放纵你们关于骄傲的不健康。

  我要声明:我肉体的疼痛和自由的沦丧无法消弭我的仇恨,但那仇恨不致命,是生存要了我的命!”

  两只小猫面对面蹲坐在阳台上,他们歪着脖子,专注的目光聚焦在同一点,仿佛全身心都在倾听一曲宏伟的交响乐。花盆里的九层塔发出半催眠半醒神的味道,让他们的小脑慢慢失去活力,而大脑部分却异常活跃。

  “Dido,我可能要相信他的遗言了,如果可以。”

  “我几乎要接受他了,Chanel。”

  “但愿他会接受我的建议,把关于猫科动物的部分好好处理一下。”

  “那是次要部分。我可以延续他的仇恨然后直接删除他的肉体。”

  其中一只猫举起右手示范,露出剑齿虎的表情,展现出肉食动物令人着迷的征服力。

  “别动!Chanel!”女主人匆匆跑来,“你可不能吃这种东西。”在四条黑色的瞳孔缝中,她提着捕鼠笼渐渐远去。笼子里黏着一只老鼠,从鼻尖到尾尖依次分布着白色、浅白、深白、白灰、浅灰、中灰、深灰、灰黑、浅黑、中黑和深黑的毛发,呈现出令人心情舒畅的渐变效果,看起来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已经从刚才歇斯底里而又节奏感十足的尖叫声中冷静下来,像一位传道者在长时间的演讲后精疲力竭地瘫坐在椅子上,但内心却异常欢喜,为他自己而不是为那些听众。眼神中没有绝望,没有希冀,低调地洋溢着自豪感,虹膜之下却涌出一种不同于自豪的光,极力突破那层坚硬的自豪,抑制那极速膨胀的自豪,这使他的眼睛看起来更迷人,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完美的平衡色彩。

  “我认为那个家伙在动物性系统之外感受到了残酷。”

  “但,他利用了残酷,他制造了动物性系统内的诙谐,甚至是温柔,你很难不同意我的说法。”

  “是的。但,我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弱者的灵魂。”

  小脑更活跃的那只猫一爪拍烂了最绿的那片叶子,发出一声巨响。

  桌前的男主人没有参与这次事件,但在这巨响的刺激下抖动了一下身体,仿佛睡梦中险被惊醒的人,手指下的键盘啪啪作响,正如一只老鼠执着地叩击着墙壁,寻找一条可行的通道,通往另一个系统的通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