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众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众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4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众包经典读后感10篇

  《众包》是一本由杰夫·豪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众包》读后感(一):21世纪需要的是整合资源能力

  其实,21世纪需要的不再是资源了,是整合资源。

  现在资源已经太多了,如果你还是觉得没有资源,那是因为你的见识太少了,google一下吧。

  书中提出的众包概念其实早就存在互联网中了,大众是个有时间的群体,可以为商业所利用,也不能说是利用,只不过商家看到了既对大众有利也对商家有利的大众愿意去做的事而已。

  众包衍生出了很多“潜在的员工”,但是,就像作者说的,互联网鱼龙混杂,90%的大众生产品都是烂的,所以这个筛选能力很重要

  所以,有众包概念是好的,但是需要有个懂得整合众包资源的人,真的能去芜存菁。21世纪其实最需要的是这种人。

  不要怕众包后丢掉你的工作,反而应该在众包中去寻找你需要去找的机会,去发掘你应有的能力。

  从现在开始努力去整合你看到的东西吧,做出个最优组合,未来属于你的。

  现在google的流行,我相信正是它成为了整合资源的中心,不过,我们更需要从google整合出来的资源中能继续整合的人!

  《众包》读后感(二):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本书描绘了很多令人激动场景,从目录就看得出来:“更快速,更便宜,更智能,更容易”,“为什么多样化打败了能力”,“10%如何去芜存青”。不过我这种人就很喜欢看完之后想想怎么跟作者讲些不一样的话。现在就有两个问题

  这本书里举的例子固然很让人心动,但是主要集中在西方世界,基本看不到东方世界的影子。而东西方人群的互联网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吧。至少我感觉,要讲众包模式中国发展蓝图,似乎不是很容易设想的场景。虽然肯定已经有发展,不过应该不大可能发展到书中的那个状态吧。(哎,我就是保守派。)

  关于青少年部分,真是要羡慕死了。沿海那边的孩子肯定好些,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内地的孩子,比如我妹妹现在上初二,每周就挣扎在各种课业里周末还要补课,空余时间的最大爱好就是聊个QQ看下同学的QQ空间搜一下非主流的图片自己当头像。而美国青少年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自己编写游戏、观测星空什么的。我们确实也有这样成长小孩,但是要看地域和家庭环境的吧……(当然美国应该也差不多)不过还是觉得……唉。

  以上就是一点点感想。这本书蛮有趣的,读起来很轻松

  《众包》读后感(三):书评的众包

  为什么读这本书?

  很多书评都号称《众包》是继《长尾理论》之后的重要商业书籍,因此了解下。

  什么叫众包?

  众包,是把传统上由内部员工或者外部承包商所做的工作外包给一个大型的、没有清晰界限的群体去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平台加若干个体,平台相当于一个市集,而个体就是市集中的商贩和顾客。在这个市集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个体相互交流着各自的信息,总有一条信息对于解决某个问题有价值。这种合作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堂式的自上而下,它是自下而上、相互协同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错误的信息会被及时纠正,从而减少因失去精英的带领而迷失方向的可能。

  众包利用网络人们的空余生产力组织起来(包括时间、资源、创意等),它可以发掘用户兴趣,让用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回馈以成就感、快乐金钱和游戏等。兴趣是众包参与进来的共同原因之一,一方面众包是以全世界人才基础,互联网消除了参与障碍,提供了获得大量智力资源的入口。另一方面众包不关注专业资格,崇拜能者为王,业余代表思维没有束缚,更加有创新精神

  众包应用于哪些地方

  在众包的概念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明显的界限,书中提到了很多的例子,比如Yotube、美国偶像和维基百科就是公众生产和提交产品,同时又作为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进行群体筛选。如亚马逊提供的产品通过客户评分的策略来给客户做产品排序和推荐,这里也体现了众包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过滤。如创新中心以及飞禽网站,通过众包的方式,使得一些人除了工作外能够使用自己的爱好获得额外收益,让业余者与专业者之间的知识壁垒被打破。书中提到的两个比较有意思技术,Matlab和Unix,都是通过众包的方式,使得这些技术得以在短期内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及推广,懂技术的人可以看下相关段落比较激动人心

  书中提到的例子以及深入众包这种商业模式,能够发现和长尾、大众、UGC、web2.0 本质是一样的,没有互联网及不会有这些模式。

  书中总结出众包十大法则:

  1.选择正确的模式。

  (1)集体智慧/大众智慧

  (2)大众创造

  (3)大众投票

  (4)大众集资

  2.选择合适的大众,保证异质性的多样化。多样化战胜能力的条件:a,这个问题必须真的很难解决。b,大众必须具备随时解决问题的一些能力。c,参与者必须来自一个足够大的人才库,以确保多样化的完备性。

  3.提供适当的激励

  4.别急着炒人

  5.大众的沉默或者仁慈的独裁者原则, 众包并不是完全的无序和随意,众包也需要决策者,大众需要组织、领导者(也出自大众)和引导方向。

  6.保持简单,将工作分解

  7.牢记史特金定律(sturgeon's law):任何事情(特别是用户生产内容),90%都是垃圾

  8.牢记10%:对抗史特金定律的手段

  9.社区总是对的

  10.不要问大众能为你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大众做什么  

  要想实现众包,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社区。这个社区是一个嘈杂的市集,其中90%的人是享用成果者,9%是投票者,只有1%是贡献者。 这个比例和一个现实中的市集是很吻合的,一个市集中多数人只是想得到他需要的东西,而不会想如何去建设这个市集。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大多数有需求的人,市集才有存在下去的可能,才会成为一个多样性的市集,而不是独断的教堂。

  书中前面部分讲的比较散而且翻译过来也是直译的,读起来不太舒服,建议先读最后一章,然后再选读前面的。这本书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对众包这个概念进行了一个包装。作者过分夸大众包的作用,由于当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众包的多种价值才得以发挥,但是总的来说,它只是互联网的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达成某种目标或者结果工具

  大众的力量其实从一开始就贯穿着互联网,从来未偏离过,商业只是它其中的一个形态。BBS是最早的大众力量,从以前的水木清华,到天涯,猫扑虎扑到百度帖吧豆瓣;从易趣到淘宝、拍拍,这些做大了的就叫商业模式、商业未来,本身就有个样本偏差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离不开专业的力量,比如维基百科、知乎,不仅仅因为我们需要,而且很多大众资源本来就需要依附于专业的公司或者资源才能得以发挥。

  看这本书的人可以适当地考虑下如下两个问题:

  1、众包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工作协同和人员交流的交易成本?

  2、众包有没有失败的案例?

  《众包》读后感(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众包(Crowd Sourcing),外包之后的新词,也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实众包用小时候听到的俗词那就是人多力量大,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就是众人思想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宝洁公司通过众包解决了产品配方问题

  美国NASA通过众包,集团了成千上万台可以在闲置时间使用的民用电脑来检控卫星

  IBM公司开放数据源,结果一直困扰他们的技术问题被一些门外汉结解决了。

  facebook维基百科都是众包的受益者。

  众包这本书,或是众色这个概念其实有两个最大的启示,一是谁说只是穿黑袜子的专业人士,穿桔袜子就是业余的,那个了不起的发明多是些非专业人弄成。

  其二,永远要相信大众的力量,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发展事业,一定事半功倍

  《众包》读后感(五):众包,和长尾、大众、UGC、web2.0 本质是一样的,没有互联网及没有这些模式。

  众包,和长尾、大众、UGC、web2.0 本质是一样的,没有互联网及没有这些模式。

  第十章总结比较有用,前面九章就是各种举例子。

  1、选择正确的模式

  1)集体智慧/大众智慧 (比如点子汇,百度知道算不算?)

  2) 大众创造。(这个太多了,就是web2.0的ugc模式嘛)

  3)大众投票(digg.com google.com)

  4)大众集资(文中举了民间小额贷款银行和 kiva.org,在中国这是行不通的)

  2、选择合适的大众。(这个不用说,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帮到你,你还是要选择一些专业领域的用户,比如topcoder.com 只有程序猿才可以)

  3、提供恰当的激励(群众眼睛是雪亮的,网友也不是傻子,凭什么白给你干活啊)

  4、别急着炒人(指的是自己公司里的人,并不是说有了众包了,就不需要员工了)

  5、大众的沉默或者仁慈的独裁者原则(光有众还不行,还要有高瞻远瞩的leader,比如linux的创始linus)

  6、保持简单,将工作分解(不是大家赖,是大家比较忙)

  7、牢记史特金定律(90%的事情是垃圾,真正的人才永远都是稀缺品)

  8、牢记10%,对抗史特金定律(剩下的10%帮我们去伪存真,帮我们找到精华)

  9、社区永远的是对的

  10、不要想我们能从大众取得什么,要想我们能为大众带来什么

  以上应该是干货。

  《众包》读后感(六):这本书就这么点东西

  有两个网站,全面使用一遍这两个网站就可以不用看前面80%的内容了,一个是Threadless.com,一个是iStockphoto.com。个人觉得玩网站比看书好玩很多,建议上上这两个网站就可以了。

  这本书的最后总结了众包的十个法则,个人觉得看一下这部分就可以了,整理如下:

  1 选择正确的众包方式(智慧/创造/投票/集资)

  2 选择合适的大众(精心组织一下语言,准确说明你的意图,并找到合适的媒体来发布这个消息

  3 提供适当的激励

  4 即使是众包,你也可能需要“全职助手"

  5 ”在我所知道的运用集体智慧的每一个实例中,都有一些善意的人,他们指导和鼓舞着群众。这些人把注意力放在集体上,在某些应用中,他们也纠正了一些人云亦云的错误。"

  6 保持简单,分解工作,保证任务的本质够单纯

  7 任何事90%都是垃圾

  8 众包有纠正“大众在网络上发布众多低质量的东西的倾向”的能力

  9 社区总是对的

  10 不要问大众能够为你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大众做什么。当某个人或者某个公司给了大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众包的工作才能完成得更好。

  《众包》读后感(七):信息化社会下的一种思维模式

  最近看的几本书都是关于信息化浪潮到来后产生的新思路。相比工业革命后产生的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众包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上信息的便利性,将位于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不同身份背景的人聚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更加适应后工业社会的信息快速流动的特点。

  众包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平台加若干个体。平台相当于一个市集,而个体就是市集中的商贩和顾客。在这个市集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个体相互交流着各自的信息,总有一条信息对于解决某个问题有价值。这种合作方式不同于教堂式的自上而下,它是自下而上、相互协同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错误的信息会被及时纠正,从而减少因失去精英的带领而迷失方向的可能。

  众包比传统形式好的地方,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在电视上的答题节目中,答题者在不确定答案情况下可求助现场观众。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现场观众的正确率非常高。这是因为,错误的答案相互抵消,正确的答案自然付出水面。同样的道理,众包的形式可以做出正确率比较高的预测,我们还能从众人的思路中找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

  要想实现众包,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社区。这个社区是一个嘈杂的市集,其中90%的人是享用成果者,9%是投票者,只有1%是贡献者。这个比例和一个现实中的市集是很吻合的,一个市集中多数人只是想得到他需要的东西,而不会想如何去建设这个市集。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大多数有需求的人,市集才有存在下去的可能,才会成为一个多样性的市集,而不是独断的教堂。

  诞生于信息社会的互联网更需要这种思维,而传统行业也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实现跨越。

  读完在写更多。。。

  《众包》读后感(八):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人

  曾经,世界500强很热门,记者很热门。后来发现,所有这些,只是进入一个系统的门票,而这个系统,已经有强大的体系,保证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所谓的独木桥。

  所以,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考牛大学最好新闻系,然后在毕业无比幸运的到XXTV 上班,因为各种机会突然成名。

  这个叫做走现有的体系路线。这一套貌似还是工业革命,没有互联网的一套。因为信息获得不容易,所以能获得信息的(主要是受过教育的),才具备这个行业最基本的信息,才能去在这个系统里玩。

  由于网络,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学和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书看论坛也好,找几个社区朋友讨论也好,不需要受体系内的教育也可能创造出东西来,甚至更有创造性。

  由于网络,当然也可以自己买个摄影机,带上好朋友,自己去录一些好玩或者有用的的东西,在网络自己播放,说不好就成名了。

  很多当年博客的博主因为坚持写博客,也得到很多厂家的支持或者进入媒体行业。

  现在网络上已经有那么多MOOC 课程了,如果大学四年还只是被动教育,那么整个教育体系也难得得到工业的支持,如果企业能招聘到家里读书也自己做过很多项目的人,那为什么一定要招个大学毕业的人呢. MOOC 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通过线上讨论和线下聚会培养了一个社区,虽然这个圈子不如mba的朋友圈牢固,但是不需要为了培养朋友圈花那么多钱和时间读个东西。

  体系内的系统好比一个大公司 市场 销售 品牌 资金 用户 供应链都处于稳定地位 而体系外的系统好比一个创新公司 成本低 关注用户 反应快 钱用在刀刃上 有激情和闯劲

  《众包》读后感(九):众包的基础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美国人写的书一般来说都很水。厚厚的一本书只讲一个道理。其实有很多国人写的书,内容宽广的不得了,而且里面的点也很多,到最后你什么也记不住。所以美国人的书,看一下标题,然后翻翻里面的案例就可以了。

  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想做个网站,而我又没有精力出去洽谈与写稿。所以想了个众包的主意,用因为从网上下的电子书,所以看得也很马虎。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

  一、众包可行的原因。现代人制作信息的可能与乐趣使这可行,工具的先进化如数码相机、网站、博客、微博、天天晚上闲得没事,又不喝酒。

  二、众包进行的行业:无线T恤、相片上传达室网站、起点中文网、豆瓣、译言网、优酷等、股票基金。

  三、不一定要给制作内容的人钱,因为乐趣更重要;人数要足够最好在5000人;给创作一个动力这可以是评分,可以是象豆瓣一样学到点知识,用输出来证实自己的输入; 众包的商业模式是发挥群众的力量,你只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平台,就象孩子一样,他们就会玩的开开心开心心,关键你选择的玩具是什么?你帮助了他们没意识的什么?

  4、最重要的一点:所有可以众包的东西都是群众潜意识里深藏的东西。比如制作T恤,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了,但是他提供一个满足他人多余才智创作的渴望; 如相册网站,平时拍的那么多照片,又不可能成为大家,那么用来干什么?如果有人录用肯定非常好。吹开黄金上的尘土,能看见群众潜在的欲望,就一定能用好众包的力量。

  《众包》读后感(十):群体de力量是巨大de

  评论中有人觉得这本书很差,也许由于每个人看书及思考的角度不同。个人觉得,如果是IT,特别是互联网从业人员,这本书实在有助于打开视野。美国为什么一直发展那么快,总是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与其有效笼络人才不无关系。以前是通过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移民实现,现在是通过互联网加深高手合作实现。。。中国也不缺人才,为什么不能借鉴一些众包成熟领域将有才能的人,通过互联网聚焦到一起,创造更大价值呢?

  书中主要观点之一是:多样性是群体智能的基础。每个人都拥有在别人看来很有价值的知识和才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特质,都处在众包的中心。这一观点鼓励大家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加强自身特质建设,使自身在某一或某些方面更具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众包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