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过圩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穿过圩场读后感10篇

2018-01-04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过圩场读后感10篇

  《穿过圩场》是一本由罗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过圩场》读后感(一):不一样的乡土,有不一样的故事

  罗南认为三十岁是她人生的分水岭,在三十岁之前、之后,她被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恰好今年我也迎来了属于我的三十岁,在三十岁的前四个月里我的人生没有遇到什么大事,每天还是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回家。前两天大学群里开始张罗聚会,我在电脑上翻找着当年的照片,毕业七年,那些时光历历在目,仿佛昨天。虽说是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但目前工作环境安稳单纯,这些年来我也没有经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创业艰辛。不知道这样的经历是幸运还是不幸运,思想上缺少磨练,也就少了成长感觉,除了应有的岁月痕迹,我真的没发觉自己变了多少。我没有刻意的去改变,也没有拒绝,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保持着多年来的惯性,而这惯性,都是来自我的父母家乡

  家乡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是融合在你的身体中,在每一个细胞里。这几年去了全国好多地方,走到哪里却都觉得没有家乡好,吃什么都没有家乡的味道,对,家乡味儿,已经融入到我的每颗味蕾里,那么挑剔。

  作者罗南是广西凌云人,她的家乡在桂西北大石山区的逻楼镇,她在镇上的山逻街长大。罗南对于自己的故乡有着很深的情谊。这本书就是罗南讲述她从小到大在逻楼镇,在山逻街的所见所闻。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些年家乡的人事变迁。她站在时光的这头望向那头,那些纷至沓来记忆里,看到自己奔跑的身影,那么脆弱又那么坚韧

  我一直都认为,散文是对细节的关注。散文作家多是观察细致入微并饱含丰富情感的,他们能就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发出很多人生感悟。能做到如此,也都是多愁善感的人儿吧。一个散文作家,当他把心灵交给自己时,不说故事是否精彩,技巧是否娴熟,光是那些细节就能感动读者。罗南的文字确实感动到我了。壮家女子的哭唱、骂街,带着浓浓的异乡风土气息,每一个细节的描写仿佛让我置身于山逻街上,听着他们啪啪的拍手骂街声,听到古一的敲锣叫喊声……

  真实是散文区别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特征。散文诗在保持真实的基础之上,富于情感的艺术呈现。罗南的文字笔下描绘着山逻街的生活情景,其中掺杂着她对父母亲、兄长姐妹以及乡亲邻里的生存状态真情描写,缠绕着她对故乡的人们挥之不去的悲悯情怀。罗南的散文是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再现,打破现在人们对于乡村的疏离感,为我们保留了一份乡村中的记忆。

  不一样的乡土,有不一样的故事。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困难挫折,最后都会铺成他所想要的路。

  《穿过圩场》读后感(二):说说故乡

  作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故乡少了很大一部分的归属感,那是种孤单,觉得自己的故乡一直都在,但却不属于自己一个人,而是和一群人共有。生活在一个二线城市,从小的家即没有小溪穿过,也没有山可以顺便爬。觉得离梦想中的故乡最近的一次是在语文课本里,文字里都是作者对故乡的爱,及故乡怎么样好,怎么样离不开它,记得老师当时让所有同学发言描述自己的故乡,第一次我对于发言没有了热情,只是呆呆的看着其他同学说起自己的家乡时的眉飞色舞

  听到别人说起故乡永远都是一副我的家乡最美的样子。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它。遇见来自一个地方的人还可以亲切的唠嗑,说说家乡近几年的变化,说说在外的生活,好像家乡这个奇妙的东西将我们莫名其妙的连在了一起。

  这本书,是一个讲述故乡的故事,它通过讲述一处景,放大到故乡的美。除了故乡的归属感,故乡还在一方面牵制着我们,那就是无论何时,无论你在哪里,它都是你的归宿。

  我们在城市游走,每天将自己淹没于钢筋水泥,将自己的情感保存,让自己一点一点忘记故乡,完全融入大城市里。但是别忘了,你血液中流淌着的,心里存在着的都不会改变。我们经常听他人说累了就回家吧,它任何时候都在等着你。

  或许这个圩场就是你所在的城市与故乡的距离,这是一种永远无法填满的缝隙,或许无人注意到它,但它一直都存在。这是种成年人的困惑,是幸福烦恼,或是无奈的留恋?

  《穿过圩场》读后感(三):寻觅时光——山逻街的乡土故事

  广西历史悠久,是多山的地方,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直想具体了解广西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读过广西作家罗南的散文集《穿过圩场》后,十分有感触,十分有收获。所以,真心十分感谢

  作者的故土就在桂西北的逻楼镇山逻街上,这也是本书的书写对象,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事。这个“一点一撇一竖”的丫字形的山逻街,街头、街尾,还有交叉处的古榕树下,一代代不知有多少故事在这里生长、蔓延。山逻街哺育了作者,长久以来牵动着她的精神世界

  罗南的叙述沉静、内敛、从容,大量的生活情景描写真实细腻,仿佛一组组画卷,徐徐展开,有着生动的脉络纹理。家族亲戚和街上邻里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展现了人生百态。

  她讲述姨婆和婆大的恩怨、四伯父对四伯母的爱情回忆父亲、回忆母亲,回忆祖母、六堂哥、小叔父、姑妈等亲人的离世。亲人去世让她感到“沧桑超越年龄更早抵达内心”。在写到二姐和五姐时充满了浓浓的姐妹亲情,还有一份理解与感激。在母亲为她烹食,送她远行的描写中,在父亲屋里熬粥的情形刻画中,我们能看到充满爱意的父母形象,许多类似细节的充实不断打动着我们,当然早已打动作者。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动与共鸣。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真实,那么可敬可爱,饱含着生命温度和厚度。

  作者在《在时间的皱褶里》、《娅番》和《药这种东西》等篇章里,还为读者呈现了山逻街的历史轮廓,古老的民族风情,包括她在龙洞追寻先祖的痕迹,了解血脉与根系,感受到“生命的神秘和时光的强大”。作者通过碑文讲出的先祖长辈们的生活轨迹让人感慨,同时我们对只说儿女和品行的记录方式油然起敬。

  时光流逝孩子们总要长大,会成家立业,中年人则会变成老年人。一个时代会被另一个时代代替,不再复返。我们在作者与亲人的故事中也能看出,社会发展下新旧观念交替更迭带给两代人交流上的隔阂。这与当下我们与乡村之间的疏离感有关。在时间长河中,注定有一些东西被消解、遗忘,但罗南的这些文字保留下了属于她的乡村记忆,也是属于这一代人的乡村记忆。以此来联系我们所处的世界,带给我们些许感动与欣慰

  罗南的文字干净如清泉,有深度和广度,有小说的质感。相信读者心里也会留有一条山逻街,那里的人们依旧像故事里那样生活着。

  《穿过圩场》读后感(四):有些人说,这标题有个字我不认识,这不怪你……

  有些人说,这标题有个字我不认识,这不怪你,没来南方的时候,我也不认识。圩念[xū],湘、赣、闽、粤等地区农村集市,所以赶集也叫赶圩,集市就叫圩场。其实,圩是文言的讲法,在广西更土更民间的说法,叫“闹子”。赶闹子,这便好理解得多,哪儿热闹往哪儿凑嘛。

  “穿过圩场”,首先就是一件生动热闹,充满生活气息的事儿,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还是十分具有画面感,甚至可以挑动你的嗅觉神经,让你不自觉流出口水。那油茶的香气,混着煎粑粑的滋啦滋啦声,再配以各种美妙的叫卖声,是最和谐的圩场style,就像我总记得我老家夜市的麻辣烫、煎饼果子、烤冷面那迷之香味,就像我也从不会忘记那一声声充满韵律的吆喝声,“烧饼、豆腐脑”“修雨伞”、“磨剪子嘞戗菜刀”……事实证明,听觉记忆和味觉记忆往往最铭心刻骨,最难以磨灭。

  有人说,那么具有南方特色的散文,是最适合南方人看的,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大妞,我真心建议每一个北方人都来读读。你可以感受到的是南方特有的小镇风情,不再是东北的土炕瓜子唠闲磕,但是却也有说不完的趣味和生机;你还可以感受到南方人低调内敛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不再是东北的“俺稀罕你,你稀罕我不”,但是却也是你侬我侬情意满满;你还可以感受到的是南方人安静从容的处世哲学,不再是“你瞅啥,瞅你咋地”,但是却也是爱拼搏有担当顶天立地

  故乡,就该是罗南笔下的那样,熟悉又陌生,亲近又疏离;故乡,就是像空气一样,从来也不回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故乡,就是那甚至你每一个细胞,一点点香气或韵律都会调动你那敏感情绪。故乡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烙印,也是每个人永远也回不到的所在。

  姨婆的一声哭唱,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被脚印串起来的街道”,那个罗南成长的丫字形的山锣街,也把我们带回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姨婆和婆大那样冤家似的人物,那样经常在街头结尾对骂的人物,那样曾经共同侍奉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却因着姨婆的死而变得那么不同

  婆大又是以哭唱来悼念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姨婆,“妹妹哎———你咋个打个瞌睡就去了嘛!”

  “姐妹本是鸟同群

  大限阴阳两相分

  妹你阴间选好树

  来日我俩还同林

  妹妹哎———等我喔———

  等我下去同你磨嘴巴皮你就不闷了嘛!”

  “婆大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唱的声调也如姨婆般凄婉绵长。街人被婆大的哭唱彻底搞糊涂了,本以为婆大和姨婆的仇恨比天大。现在看到婆大悲悲切切地哭唱,倒真弄不清婆大与姨婆之间到底是恩还是怨了。难道说,大半个世纪的雪雨风霜,婆大和姨婆之间早就无所谓恩恩怨怨了?或是,婆大和姨婆正是用骂街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惺惺相惜相互取暖呢?

  恩怨恩怨,是恩亦是怨,是怨亦是恩啊!”

  曲短情长,好一段情深意切的哭唱,好一段至死方休的恩怨情仇,好一声姨婆再也听不到的“妹妹”。

  之所以大段引用原文,是不分享出来实在可惜。另外,这一段自成体系,无法拆分,拆了便不完整,情感就无法宣泄到极致。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篇读一次会落泪一次的文章,但我不知道,哪怕只是摘抄了最后的段落,却依然感人至深。可见,好的语言,可以让你不知前后文,不懂前因后果,却依然潸然泪下

  读吧,这是一本讲山锣街故事的散文集,是一本拿起了就放不下的好书,更是一本为你构建神秘世界,带给你莫名伤感满足的书。

  《穿过圩场》读后感(五):命运就是这么神秘莫测,你永远不知道它将在什么时候拐弯。山逻街的老人常说,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瘦长的丫字形的山逻街,街头街尾家家户户全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像一棵错节盘根的老树结出的果,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穿戴同样的服饰;我们知道彼此——谁家最难以启齿的丑事,或是谁身上某一道疤子的来历。这些裸露的生活痕迹让我们看着对方,就像看着自己一样踏实

  我只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壮族人作为土著民族的骄傲。在漫长的时光里,这种骄傲渗进一辈辈壮族人的血液里,长成了一种气质,一种气势,像地底盘缠的根,像石缝间攀缠的根,这种气质气势从壮族人的目光里、声音里长出来,甚至从每一个细微的,就连壮族人本身也不曾觉察的动作神态里长出来。

  很多很多年了,山逻街一直是一座堡垒。这是壮族人的堡垒。一辈辈壮族人用目光和声音,以及每一个细微的,就连壮族人本身也不曾觉察的动作神态堆砌而成的堡垒。它们曾经坚固到顽固。那是一道界,横亘在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在一种服饰与另一种服饰之间,或是,一种认同与另一种认同之间,无法触摸无法言说却真实存在的微妙的界。就像习惯高耸入云的云盘山在山逻街东头天长地久的存在,我们都习惯这道界的存在。天长地久。在我之前,时间已经漫长得让人忘记起始,于是,当时光流转到我降临人世,一睁开眼,那道界便已存在很多很多年了。

  命运就是这么神秘莫测,你永远不知道它将在什么时候拐弯。山逻街的老人常说,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穿过圩场》读后感(六):那些漂泊的时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有个不为人知的小镇——逻楼镇,这座小镇坐落于一个偏僻的大山里,仿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这个小镇上的人们几乎都讲着硬邦邦的壮语,就像作者所言,坚硬得如同石头碰撞在一起,却激起了一道道耀眼的火花,照耀在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将永远的照在作者的心底

  作者已过而立之年,再次站在人生的分水岭上,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那些漂泊的时光,总是让她内心频频刺痛,继而泪眼朦胧,在那朦胧的泪眼中,一个个熟悉的影子如同电影画面一幕幕浮现,刚开始只是个模糊的点,然后成线状得轮廓,最后整个人都显得充实起来,就真的站在面前一样,对着她笑,对着她哭,或是对着她诉说着过去的逻楼镇的故事。

  《被脚印串起来的街道》中那个痴情的古一,为了姨婆终身未娶,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朵梅!朵梅!”仍然回荡在作者的耳际,继而传到每一个读者的心里。而姨婆从小在婆大那里受过的委屈,大半辈子的酸甜苦辣也都在那一声声哭唱里消解得一干二净,留下来的,只有悲悯,和孤独。读《药这东西》,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药》,里边的华老栓为了救华小栓,而给他吃人血馒头,而讽刺的是人血正是源于为革命而牺牲的方少爷,这些老栓和小栓们正是四肢健全而精神麻木的大多数国人,也正是因此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拯救身体莫若拯救灵魂”!《药这东西》里的四伯父永远有摆不完的鬼,永远有采不完的药,永远有一个心病,身为医生,却没能医好四伯母,让他对于“医道”一途已然绝望,最后终于连吃药都放弃了,随四伯母而去。读来让人唏嘘,更让人悲悯。

  让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卖老鼠药的父亲,对于家里有八张嗷嗷待哺的嘴巴,父亲的大半生都处于不停的奔波中,为的只是能够解决绑在身上的这八个嘴巴的温饱问题。父亲的前半生都在东奔西走中匆匆而过,等到他抚养他们长大时,等到他终于能歇下喘口气时,等到他觉得能够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时,忽然之间,他的后半生竟只剩下孤独,落寞了。孩子们渐渐长大,继而离开,继续奔走他们各自的生活,孙子们一个个的守着电视机,好像电视机里的东西永远比爷爷嘴里的故事要更加有趣,更有吸引力,而爷爷的存在竟然于他们可有可无!那个前半生坚强的父亲一下子崩溃了,他是被岁月无情的打败了。时光容易把人抛,父亲就像被时光抛弃的老人一样,眼神里闪烁着期盼,恳求,无奈,孤独!可是他分明有许多话还未说出口呢?就像四伯父摆的鬼,父亲的心里堆积有许多无人倾听的话呢?从年轻到年老,父亲的话葳蕤成参天大树,或是像书房里久无人阅的书,逐渐被厚厚的尘土覆盖,越来越沉重的压在父亲的心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就这么走了,走的如此突兀,又悄无声息,就像父亲的一生,如此匆忙而又沉静,却匆促得让每个子女都猝不及防。人生的忽然消逝就像一个《豁口》,明晃晃的暴露出来,刺的每个人都不敢直视,那个豁口如同黑洞一样,平时静静地隐藏于宇宙之内,但是在你不经意的瞬间,它就吞噬掉一条生命,当你还来不及回首时,豁口再次出现……

  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根根细细的软软的刺,徐徐地嵌进我们的坚硬的外壳里面,等到发觉后才明白,这么多年原来我们都活在一个个虚假的坚硬的壳里,把自己裹在里边,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俨然与外界隔绝的刺猬一般。真佩服作者文字的力量,每读一段,内心便柔软几分,再软几分,最后连那久未触碰的泪腺也受到牵连,眼泪不自主的扑簌簌的顺着脸颊滚了下来,砸在了书页上,发出了“吧吧吧”的声音。

  还记得让我有此感觉的另一本书,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也是让我在淡淡的叙述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然后感动;同样是时光不停,却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再回首想来,以前对父母的陪伴确实愈加少的可怜,以前父母的眼神总是全部倾注于我们身上,让我们无暇去顾及他们自己的愿望,只是一心想着如何走出去,跨越这座大山。当终于这一天来临,我们和父母也越来越远,他们的目光中虽然不无欣慰喜悦,但是眼底的惆怅和落寞确实无法掩盖的,也无法言说,他们把如此多的无奈和寂寞一起吞咽下去,却硬生生挤出一个笑容,说道:“在外边照顾好自己,不要想家,不要想我们!”就像作者说的“我没有回头,我眼睛看向前方,却深深地看进你母亲的心底……”

  《穿过圩场》读后感(七):唯有故土可以使人归零——读《穿过圩场》

  文字有很多作用,可以用来给爱人写一封溢满秋波的相思,可以用来给领导交一份成绩斐然的报告,但只有当文字用来描写乡土、乡音、乡情时,才赋有了穿越的能力。这种穿越,可以让人闻到老家厨房里钻出的味道、听到亲人呼唤自己的乳名、甚至能让人触摸到门前树上的疤痕。 《穿过圩场》便是作者运用文字的这种能力,带人回到她的家乡:桂西北山区,一条丫字形窄仄但又散发着浓郁壮族气息的地方。湘、赣、闽、粤、桂等地区称集市为圩场,作者穿过圩场的这条小街叫山逻街,山逻街里的人和事在书中铺展开来,琐碎却生动。虽然书中讲的是离我的家乡相隔千里之外的风土人情,但看这本书,我却经常会跳戏回到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很多自己故去的亲人,就像作者描写的那么多故去的亲人一样。 书中写到了作者第一次有亲人离世时的情景。因为家里办丧事,让四五岁的她不仅不知悲伤为何物,反而因为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有肉有菜的美食及人来人往而兴奋不已。 我想起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经历亲人离世时的样子。我的大爷爷去世时我上二年级,大爷爷是我爷爷的大哥,爷爷兄弟四人,行三,村里人都会称呼爷爷为“三爷”。我的二爷爷应该是很早就离世了,我是没有见过的,所以对我而言,大爷爷是我眼中爷爷辈里第一个离世的人。 我全然想不起大爷爷的样子了,却记得参加他的丧礼,因为那是自己人生第一次穿孝,也是人生第一次在学校请假。 大爷爷出殡,做为孙辈的人,我是要穿孝参加的。我四爷爷三儿子的女儿,跟我同班,我叫她姐姐,我现在还记得,我俩手拉手跟班主任一起请假的样子:只上了两节课,课间就到老师的办公室跟老师说,我们的大爷爷死了,我们要去吃包子(在我们村里,参加红白事都叫吃包子)。老师应允。我和姐姐又手拉手回到教室,从书包里拿出孝布,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下,走出校门。当时的感觉,真的和书中的作者一样,不仅没有任何悲伤,在同学面前,反倒有一种神气——看,我可以不用上课了,我需要穿孝。 在农村,有亲人去世,穿孝只需要进了亲人家的院子前穿好就可以了。可我和姐姐,一出了校门,就迫不及待的拿着孝布穿戴起来。我还记得,我俩一起比对孝布的情景。我俩是同辈,我们的孝布都只是在头上一圈的白箍,白箍在脑门处扭了一个结,脑后坠了一个长长的尾巴。 我俩一直手拉手有说有笑地穿过大半个村庄,来到大爷爷家,这就是我的人生里第一次有亲人去世时我穿孝的情景。可惜我只记得这些,到了大爷爷家之后的情景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相比较大爷爷,我跟四爷爷相处的时间更长,感情也深一些。四爷爷和四奶奶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很早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二儿子从小便过继给了我的爷爷,三儿子中年时意外砸断了双腿。四爷爷和四奶奶虽然有三个儿子,但在大大爷去世、三大爷残疾后,却没人给他们养老。妈妈常带着我去四爷爷和四奶奶家里看望他们。两位老人有什么好吃的,就会拿出来给我吃。 四爷爷家的二儿子,虽然从小过继给了我的爷爷,可我们一直都按照他在四爷爷家的排行,叫他二大爷。听爸爸说,爷爷奶奶在生爸爸之前,虽然也生了几个孩子,但因为家里太穷,孩子们都饿死、病死了。二大爷一岁多的时候,四奶奶生了三大爷,没人照顾二大爷,爷爷奶奶家里当时只有一个过继的女儿,便帮忙照顾二大爷。二大爷比我爸爸大四岁,等有了爸爸以后,二大爷因为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已经不愿意回四爷爷四奶奶家,便过继给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六岁的时候我的奶奶生病去世,爷爷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 四爷爷去世的时候,是秋天,我刚上初一。那时候四爷爷和四奶奶早些年住的土坯房已经破旧的没法住人,就租住在离我家不远的老村委会的房子里。那时候我的大大爷已经去世,三大爷因为残疾,家里又有三个孩子,一直都推脱不把俩位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住。虽然二大爷是四爷爷和四奶奶的亲生儿子,但一直以过继为由,并未赡养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我的爷爷自从分家后,就一直都跟我们住在一起,二大爷也从未接爷爷去家里生活过。 四爷爷去世,三大爷家出钱为四爷爷办了后事,剩下四奶奶孤苦伶仃一人却再也没有人管,最后在爸爸的说合下,四奶奶和她的长房长孙住在一起。 我上高二那年,爷爷去世了。爷爷刚走,没有对爷爷进行过赡养义务也没有对四爷爷进行过赡养义务的二大爷怕在村里落下不好的名声,就跑来跟爸爸提出,要承担一半的办理丧失的费用。 爸爸从来都没有打算过让二大爷出钱,承担一半的送终费用难道就能代表分担过一半养老的责任吗? 但想着爷爷已经去世,眼下最要紧的事让老人入土为安,爸爸又实在不忍心自己的哥哥后半生遭受良心的谴责,便同意了。为了表明自己并不打算让二大爷出这份钱,爸爸提出办理丧事收到的所有份子钱和帐子(长者去世时,晚辈上孝的布匹)也会分给二大爷一半。 农村的人情世故,多体现在红白事上。我的父亲在村里颇有威望,谁家办红白事都是找父亲帮忙张罗,父亲随出的份子钱多,爷爷去世收到的份子钱,自然有很多都是冲着父亲来的。再加上父亲的同事、同学随的都是大礼,而二大爷因为十八岁就当兵吃了公粮,后来一直在承德工作,跟村里人少有来往,冲着二大爷随份子钱的人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出钱为爷爷办丧事,二大爷有赚无赔。 我记得办完爷爷的丧事,二大娘来家里分帐子的情景,妈妈忍着眼泪把收到的所有帐子一家一块平分,二大娘走后,妈妈就气得大病了一场。 四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家族中的人情冷暖,也第一次萌生了写下我的家族故事的冲动,可因为年龄尚小,只起笔写了一页,就搁浅了。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对人性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家族中上演的故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如今在看到《穿过圩场》看到作者描述亲人离世的情景,竟回想到起这许多往事,写下来,也算是借着读后感完成了当年自己写下家族故事的夙愿。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族都有独特的感情与记忆,这些记忆里有扯不清楚的恩怨情仇,但这些恩怨都会随着时间淡去,留在心里的多是美好的回忆。而我们依托自己的家族长大成人,儿时的经历总会在内心的最深处影响未来自己在人世中的抉择与方向。我的父母从未对我们几个孩子有过太多的言语上的教诲,但他们对待爷爷以及所有长辈的态度早就深深刻进我的骨髓里,让我懂得何是孝何是敬。 高中毕业以后,因为自己在外求学工作,我很少回到家乡,每每回忆到家乡更多的却是儿时和玩伴游戏的情景或者在田间劳作的情景,更多的是感谢那片养育过自己的土地,和土地之上鲜活的生命所赋予自己的感悟生活的能力。我想,从这点而言,我和《穿过圩场》这本书的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唯有从小生活过的故土才能让人真正的归零,因为那里是自己对人生认知的起点,也唯有故乡的人和事,才能真正见证我们的成长,和成长之中对生命意义的领悟。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心子书摘”

  《穿过圩场》读后感(八):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地方叫做故乡

  拿到《穿过圩场》这本书,没直接阅读,而是第一时间去查字典,原来那个字儿念(墟)Xū;湘、赣、闽、粤、桂等地区称集市(古书中作‘虚’),所以“圩场”就是“集市”的意思。中国文字还真是博大精深啊,就像书的封皮上所说:“不一样的乡土,有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乡土,也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这本书的封面是一种怀旧的绿色,标题在右侧,完全符合那个年代的写法。封皮的图案是线条勾勒的古镇的一条街道,作为背景,衬着文字,显得古朴、深沉。与作者追忆自己生长的故乡小镇呼应的很恰到好处,让人不禁联想,这难道是山逻街那丫字形小街上的一撇?

  提起故乡,每个人都思绪万千、感慨无数。罗南笔下的故乡小镇,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那“瘦长的丫字路,肥胖的丫字街”上。在小时候的罗南眼中,山逻街很大,她的眼睛很小,视线到达的地方,只装得下门前的那片空地。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门槛上发呆,看娅番每天从门前走过;看五姐和她的玩伴儿们吃过晚饭后在空地上玩跳房子或者跳皮筋的游戏……童年的记忆好像就是坐在门槛上看家乡的人们过自己的日子,仿佛看到的就是整个山逻街。

  长大后,离开家乡去求学,之后对于故乡,就像是候鸟一样,固定的节气才会飞回家看看,每次回来,家乡的变化有的时候快的自己都跟不上,有的则是不曾有过任何的变化。本书中对于故乡的记忆,有自己及家人的,也有生活在山逻街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山逻街的街头巷尾家家户户全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像一颗盘根错节的老树结出的果,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穿着同样的服饰,他们知道彼此——谁家最难以启齿的丑事,或是谁身上某一道伤疤的来历。那些裸露的生活痕迹让他们看着对方就像看着自己一样踏实。

  一直以来,我常常假想,假如自己是在一个地方出生并一直在那里长大,会是怎样的回忆。目前为止,我的故乡有四个,出生及幼年一个,童年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度过,然后求学时换了一个城市,直到大学又去了另外一个不远不近的城市。生命中的亲人和朋友很多,他们都分布在各个故乡及我人生的各个阶段,这样的回忆虽然也很美好,但总觉得缺失了点什么?读完了这本《穿过圩场》我大概明白了,我所缺失的是“根”——虽然存在,但是不够深刻,不够让我心心念念……我问老公,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你对这个城市的想法是什么?老公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家!”只有这一个字,但也就是这个字,表达了他对这里的全部情感!

  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才叫做故乡!

  鸽子的咖啡罐 2017.08.06

  《穿过圩场》读后感(九):罗南与她的故土

  面对苦难,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记录。广西作家罗南便属于后者。苦难作为众多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既有大时代的苦难,也有容易被遗忘、小人物式的苦难。关键是,以怎样的方式去书写。

  《穿过圩场》是罗南的散文集,全书以她生长的故土——山逻街为背景,讲述在那里发生的、再平常不过的故事。关于山逻街,罗南说,“瘦长的丫字路,肥胖的丫字街,街头街尾家家户户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像一颗错节盘根的老树结出的果,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穿戴同样的服饰。我们知道彼此——谁家最难以启齿的丑事,或是谁身上某一道疤子的来历。这些裸露的生活痕迹让我们看着对方就像看着自己一样踏实。”

  虽然是散文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有读小说的感觉,这和罗南具有小说家的敏锐嗅觉不无关系。我很容易被她的叙述所感染,比如在《被脚印串起来的街道》这篇中,姨婆和婆大总是在不断争吵,然而当姨婆为了不加重婆大的“罪”,宁愿和她一起成为“地主婆”挨批斗也不愿站出来揭发她。谁都无法弄明白她们之间恨与感激,哪种情感更多一点?姨婆和古一特殊的关系,古一一辈子为了姨婆未娶,进入老年后就依靠政府和街坊四邻的救济过活。当他去世时,姨婆不顾儿子反对坚决拿出自己的棺材给古一入殓。两个善良的人,却在不断经历困难。我不知道罗南在写这篇文章是怎样的心情,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对这些鲜活的生命的怜悯之情。她以一个倾听者的立场去记录这些平常的事,透露着温暖的情怀。

  在《药这种东西》这篇中,四伯父明知四伯母有病却一心娶她回家,彼时,四伯母朵仪还不是他的妻子。童年的四伯父,少年的四伯父,青年的四伯父都曾看到不同时期的朵仪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难堪时刻。面对母亲的反对,他说,娶回家,我自己医。令人惋惜的是,四伯父耗尽一生也没能找到医治朵仪的药。甚至后来他只能用绳子套在她的身上。他知道,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找到那一颗草药。四伯父内心的绝望,我想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吧。在这条瘦长的丫字路、肥胖的丫字街,那些平平常常的人和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在罗南笔下变成了凄婉、美丽的故事。

  罗南生长在一个庞大的家族里,也在不断地经历生离死别。父亲的离去,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她重新认识了关于生死这一个庄重的问题。“父亲的离去磕开了一道豁口。我蓦然看到时间的黑洞。它隐于某一个未知的地方,等着将我的亲人吞没,将我吞没。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姐妹,我将一个个失去。直到有一天,失去的是我自己。”在她出生之后,父亲逝世之前,她依次失去了祖母、六堂哥、小叔父、四伯、姑妈。

  其实,罗南在《豁口》这篇讲述关于父亲时,我还有些共鸣,如同我的经历一般真实,那种感受我太熟悉了。父亲要扛起家庭的重任,他必须强大,他总是沉默,他对孩子的爱从来不说出口。罗南这样写自己的父亲,“父亲的心里堆积有多少无人倾听的话呢?年轻时,他不能说,因为他忙着填饱八个孩子的嘴;年老时,他不能说,因为没有人肯坐下来听他说。从年轻到年老,父亲积攒的话早就葳蕤成参天大树,或是像书房里年久无人翻阅的书,积满厚厚的灰尘。”正如罗南所说的,只需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父亲内心里拥挤的话就会奔涌而出。然而,父亲并不总是有这样的机会,大多数时候在寂寞的度过寂寞的日子。

  对我来说,读完《穿过圩场》,就像跟着罗南一起经历了那些事情,虽然很多人已经离去,但是带给人内心的温暖却一直流淌着.......

  《穿过圩场》读后感(十):生活在异乡的你还记得家乡的样子吗?

  你有没有故乡?在很小的时候想离开家乡去远处闯荡,在大城市闯荡几年后,又会发现思念故乡,其实我们思念的不是故乡,我们思念的是故乡的父母。记得很小的时候,总是想快快的长大,想到外面读书,想快点有能力独立生活,想快点离开父母的束缚,等到真的长大后,没有了父母在耳边的唠叨,没人有在耳边千叮咛万嘱咐的天凉记得加衣服,也吃不到带有家乡味道的小吃,和有妈妈味道的饭菜。

  《穿过圩场》看着很薄的一本书,却透露出作者罗南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故乡在她心目中有不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怀念。现在的我们早已经长大成人,早就已经经济独立,早就离开父母和家乡。

  出去的旅游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有特点的村庄,也许有人会感叹到说如果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该多美好啊,但恰恰相反,生活在这个村庄的人也许想早早的离开这里,只是没有条件离开而已。只有没在农村待过的人,看到淳朴的乡村,袅袅炊烟,热情的人们,也许城市里的人在刚看到这幅画面,会立刻喜欢上,这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从没接触过得,但不会是一辈子的。

  《穿过圩场》是一本乡土文学的散文,作者老家在桂西北的壮族,看着作者描绘着家乡的情景,我自己想象着也走在作者故乡的青石板铺的小路上。作者罗南说她的故乡呈现丫字形的路,丫字的一点一撇一竖笼统算是一条街,镇叫逻楼镇,街叫山逻街,丫字的一点是政府机关学校所在地,那里住的几乎全是外地人,丫字的一撇是街头,一竖是街尾,这一撇一竖住的全是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的山逻人。丫字交叉处有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古榕,古榕的枝叶向四周蔓延,覆盖住整个路面,一直延伸覆盖到街对面的房顶,探进人家的院子里。古榕下是几块已经被屁股磨蹭得光溜顺滑了大石头,傍晚时分,小孩子们在古榕下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坐在大石头上围城一圈闲聊。

  我也想起我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什么形状呢?这点我还没注意过,只记得常常的一条街道,纵横交错着向各个方向延伸,我家乡也有一颗大树,夏天吃完饭大家都聚集在那里,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每天吃完就搬个小板凳去听张家李短的一些信息,甚至有的邻居直接端着碗在大树下吃饭,那是我遥远的回忆,也是消息的来源地。现在树也不在了,房子也拆了,大家都换成了楼房了,好像也没有人出来了,每家每户都窝在自己的楼房里了,屋子的活动空间变小了,人的距离好像一下子就拉远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切了。

  在书中看到一段特别亲切,作者说到没过几天都会赶圩,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那叫赶集,每隔五天就会轮到我们镇,所以一到赶集的这天,我就会和妈妈一起去镇上,道路的两边都是从各个地方赶来摆摊的人,有各式各样的东西,东西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叫喊声不绝于耳。当然那时候在我眼里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吃的,每逢赶集的日子我妈妈都会买点东西给我吃,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赶集了,等到我渐渐的长大,不再对吃的感兴趣也就不再去趁赶集的热闹了。

  在这本书中能看到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作者写道自己的父母,作者有八个兄弟姐妹,所以在作者还小的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父母努力干活要养活我们每一个孩子,等到孩子渐渐长大,有能力赚钱了,父母也老了,慢慢地变得好像不再是家里的顶梁柱,慢慢地说话的声音也没有那么有底气了,当年还小的孩子现在变得说话有底气和硬气了,孩子说什么也不敢顶嘴了,就好像我们又互换了一个角色似的,父母变成了小孩子,而当年的小孩子变成了自己印象中的父母。

  就像我的父母一样,现在老了,却还要帮子女带孩子,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招来自己的孩子的不满,做父母的不易,从小养育我们的父母更不易,家乡在我们的岁月中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家乡有我们的父母更有我们儿时的回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穿过圩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