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的慰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哲学的慰藉》的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的慰藉》的读后感10篇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由(英)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一):人生和哲学

  哲学一词的原义是爱智慧,这是我头一次听说到的。我喜欢阿兰德德波顿的书刚开始是因为我们都喜欢普鲁斯特,然后我发现他真的非常有才华,他能把晦涩难懂的东西简单写出来,就象这本书一样。当我坐在火车上静静读这本书时,窗外景色飞驰而过,我不由得跟着他思考人生,那时我肚子正饿的咕咕叫,我想这有助我进行思考。哲学是让我们认识自己本身,智者不是因为他特别聪明,而是他喜欢进行思考。

  阿兰德德波顿总是能说出一些让人惊奇的话,除非有人看到你在那里,不然我们根本存在,如果没有人听懂你说的话,那我们说什么话都没有用。当然我曾经和人也说过这样的话,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共同点。

  这本书一开始就是讲苏格拉底的死,花了44页。这是我最害怕的事,我一直无法面对死。后来讲了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我最喜欢他评论伊壁鸠鲁的快乐的哲学和叔本华的段落。我们总是认为自己聪明,可是我们不知道其实自己太傻。怎么才能快乐?我们总是认为快乐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殊不知我们一直都追求完全必要的东西,就象我一直都想追求名望失去许多快乐

  我更喜欢他评说叔本华的话,我们不需要爱,并不是为了爱而活着。我们并不想得到爱,我们只想和人做爱。一切都是因为生命意志爱情其实是因为生命的延续,我们不得不屈从生命的意志,听从自己的潜意识,这只为了生命的繁衍。叔本华说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昏了头,我们不记得会同意进行繁衍子孙。人和这个世界上的动植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开花结果,蜜蜂飞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动物交配一切都是生命的意志。生命的意志就是要我们增加生育漂亮聪明的孩子机会,为了确保我们下一代能更好生存下去,所以我们结婚都会寻找互补的人。

  按照叔本华的话,我们不得不屈从生命的意志,这让我想得可怕,我们并不需要爱,我们只想做爱,欲望就是生命强加给我们的东西。世上所有生命都是为了献身于同样无意义的生存,我们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除了饥饿和性欲得到满足外,什么都没有结果。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我走到街上,看到漂亮姑娘不由自主地想多看她一眼,对她们产生性幻想,想和她们做爱。

  哲学就是头脑清醒的人想的事,我们总是生活忙碌碌无法头脑清醒,很多事都是正常的,做爱,放屁拉屎拉尿,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就和这个世界上的万物一样非常普通的。哲学就是让我们知道如何面对这些事。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二):寻找人群之中的偏执

  一直对哲学抱着敬而远之态度,教科书中枯燥的MaZ说教让人思维极度崩溃。特别是像我这种靠心而非脑子而活的人,我实在无法理解唯心 主义和辩证 唯物主义到底谁不好。就像区分秋天和春天哪个更让人喜欢一样,其实它们根本不需要判断。

  出生在六月的尾巴上的双子都这么偏执而敏感吗?人世中小小的遭遇就能轻易俘虏我的心,让我在众多的无奈中备受煎熬。我不喜欢这种被俘虏的感觉,谁也不会喜欢。谁都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在地飞,吃一点点就饱,有一棵树就可以安家。然而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而且只有孩子才会拥有

  我已经不是个孩子,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样,背井离乡来到一座陌生的现代都市,为所谓的前途打拼。前途是什么?琼楼玉宇,宝马香车吗?有人说:我只想在这座城市有一间房子,有一个家就足够了。可怜的,还不如一只蜗牛,至少它们还有一套房子,并且可以移到大厦上,移到花园里,移到山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因为不是个孩子,我开始不相信大人的话,因为它们也会被欺骗。那些别人曾对你许下的诺言都未曾实现。某个清晨醒来,看到依然对你咧嘴傻笑的太阳,我想起那个叫做理想的东西,眼前一片迷惘。这个困顿的世界,这个憋屈的国度,每个人的理想都变成了一桩贱价的买卖,未出手时,就让人心酸了。

  现实这么痛苦,那就让伟大的哲学来慰藉一下人类受伤的心灵吧。阿兰•德波顿,这个出生在60年代的英国男人真的能抓住这个自闭的国度里破碎的心吗?拨开苏格拉底,拨开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还有叔本华,我看到了山岗上那个相貌平庸的男人——尼采,那撮浓密的海象须掩饰了所有的喜怒哀愁,只留一双冷眼看世界贫穷孤独,所有的灾难都算得了什么?我们还有免费的空气和天空供你享受。一切只需要在清晨迎着凛冽的山风吸一口新鲜空气,就有无穷的力量去与生活搏斗。

  所有的哲学家都有一点偏执,他们极力信奉自己的哲学,无关任何的世俗功利,只是心怀那样一种信仰使他们得到了灵魂和肉体的解脱财富与名誉不如山上的空气重要,你随时可以丢弃一切离开。这些聪明人在肉体与灵魂的斗争中找到了各自安放灵魂的归宿,以此给还在为俗世的生活所困扰的人们送来慰藉。政治家便狡猾地利用这一点凌驾于人民之上,在制度严格地筛选下,我们常常在一种被阉割的所谓的哲学礼堂里不知所措

  这些被阉割的东西教会我们无欲无求,无抱怨也无暴力,人人都谦谦有礼,天下大同。在真正大同的社会里,无欲无求是一种放松状态。而在非如此的社会里,无欲也无求就是种愚昧。然而大多数时候,这种无欲无求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在习惯随波逐流,习惯了听之任之之后,在一个制度严格的社会里,无欲无求是被大多数人默认的安全生活模式

  走在人群中,我常常会被人们投下的阴影淹没。在一个千篇一律的社会里,我的偏执显得愚蠢而孤独。愚顽不化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然而对于理想的偏执也算是愚蠢的话,那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一群黑色的符号在水泥钢筋之中拥挤吗?如果这样,我宁愿选择偏执。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三):以哲学慰藉我不安的心

  二零一六年的最后一本书,以哲学慰藉我不安的心。

  11.30,多云吧不记得了。读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周国平的序言读了两遍,对进入书本很有帮助。哲学很给人精神上的安慰鸡汤有时候还是需要的,哲学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坏事。读完第一章,从油画作品说起,主要是苏格拉底的理念。虽然周说这一章略微逊色,但现在还是觉得还是对思考和独立有了更深的理解。书读起来比较慢,一共六章,计划十二月读完。

  12.9,晴。读完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主要讲伊壁鸠鲁的哲学观,追求快乐是人生的真谛,但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来确定快乐到底来源于什么。伊壁鸠鲁的答案朋友自由思想。正好最近也看了极简主义,对照起来就有了哲学源头。ps:这周刚上了第一节课,如释重负,继续读书。晚上去听音乐剧42街,提前打卡。

  12.31,晴。读书打卡:赶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读完了《哲学的慰藉》by阿兰德波顿,一共讲了六位哲学家,算是很不错的入门级书,比起广为人知的苏珊的世界要干货多些。基本就是讲了作者自己对这些哲学家的综述和评价。读完之后尤其是对伊壁鸠鲁、塞内加和尼采的认知(作为外行来讲啊)更深刻,叔本华那章有点不知所云,蒙田和苏格拉底讲的无法激发我更多的思考。一下子接触这么多人的思想,有点爆乱。现在最想争论的,正好下午看了孙红雷电影少年班,对于尼采的一个观点“不要讲什么天赋、生而知之,伟人并没有多少天赋,他们的伟大是后天获得的”,我觉得伟人需要努力,但是没有天赋,或者说用力错了方向,再努力也成不了伟人或者世人认可的天才。——致敬2016,人生毕竟艰难。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四):快乐哲学

  我曾购买过一本白色封皮的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列入待看书单。今日在凤凰读书频道的公众号内看到这篇《阿兰德波顿:哲学家的快乐指南》,主要是摘录出生于公元前341年的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从伊壁鸠鲁经历可以看出,哲学家更需要天分(天赋异禀)。

  引题: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筵提供同样的愉悦。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下面是伊壁鸠鲁开的快乐清单:

  1、 友谊

  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

  2、 自由。

  以简朴换取独立。

  3、 思想。

  清醒的分析使人心神宁静。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了解焦虑的实质之后,我们即便不能消除那些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使问题更严重的那些特点迷茫、错位、惊愕。

  总之,伊壁鸠鲁的立论关键是: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和经过剖析的生活,我们绝不可能真正快乐。而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财富,我们绝不会不快乐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五):以通俗、优美语言解读哲学

  阿兰德波顿的书写的细腻、富有人情味,读起来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文字里总有一种意境让你的内心趋于宁静、视野开阔,犹如你站在高山之巅望远处的风景,呼吸着原始自然气息,舒展着自由的躯体,喝一口沁入心脾的清茶,世间繁华似乎一时尘埃落定,一种淡定自信的感觉从足底生发。

  阿兰德波顿的才情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打动你,滋你的心灵。《幸福的建筑》、《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等等,每一本书都让人想一次次再读。

  对哲学的自然偏好,让我对《哲学的慰藉》格外关注。(译者资中筠女士也是我比较敬重的学者之一,翻译的功底和质量都是值得称道的)阿兰德波顿从哲学的现实作用方面对哲学作出了自己的解读,哲学是对与世不合、缺少财富、遭受挫折、面临缺陷、伤心困难的慰藉。也可以说,哲学人对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妥协和沟通,真正的智者是面临哲学痛苦和困难,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哲学带给你的这些精神财富是让人受益终生的,而且无论怎样的经历,都是在增加你的财富,用世俗的观点来看,是最划算的投资,它一直在增值,而且有无限增值的空间。若是你对名利兴趣,它一样可以给你换来名利。因为,有了健康心态,财富只需要努力和一点点运气

  哲学是一种修行,既是修行的过程,也是修行的结果。智慧的人生不能没有哲学的滋养,哲学没有人生酸甜苦辣的历练也难以升华。哲学说到底,是给人以热爱生命的自信和动力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六):把一切都看坏一些,生活就更容易一些

  一、如何去抉择

  当遇到选择困境的时候,影响因素会很多。有一条原则是设想一下所有可能中最坏的结果,思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得起,会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假如还可以应付那么可以选择相对激进的做法。但是这种可能导致的结果如果是毁灭性的,你甚至都不敢想象的,那还是选择较为保守的做法更好些。

  二、如何对待事情

  一件事如果已经发生,那么就坦然接受他。不管结果是好是坏,它最好的结果是你能通过该事件总结经验或者教训,其他多余情绪都是多余的。学会从小事件开始避免患得患失。对于将要发生的事,应该积极努力去面对。首先不能逃避,其次在面对的时候要紧紧把握目标,注意方法

  三、这一切原本就没想象得那么好

  努力做一个悲观乐观主义者,多年之后理解钱钟书的这一概念别有一番滋味。大部分凡人都活在一种预期里,我们的生活要么会越过越好,要么会越过越糟。还有一点基本的认识,就是关于这个世界要么是美好的,要么就是丑恶的。基于以上两个基本认识的差别,人应该分为悲观的悲观主义者,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和乐观的乐观主义者。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应该是能够清醒得认识到现实世界的糟糕,但依然积极主动,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人,同时知道想过美好生活需要付出巨大艰辛也未必能够实现。

  四、闭嘴

  宗教 和哲学在这一点上有几乎一样的功效,它告诉人们我们生来就是一样的,我们同样孤独,有罪,我们受着同样的苦恼,不管我们存在着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等 各种差异,我们剥离了肤浅的外衣所剩下的赤裸裸裸的本质是一样的。

  于是,人们第一步学会了停止不必要的抱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世界静了。我们慢下来,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别管别人是不是对你不公。这应该是只是第一步而已,闭上那张喋喋不休的嘴。

  五、该思考些什么

  所谓的常识是什么,二十多年来被街坊领居还有小学老师塞到脑壳里的傻逼理论。我们需要找个傻逼跟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多少年来我们多么可悲,只有些许原始意见,却连一个像样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都没有。我们跟被苏格拉底提问的所谓自由人一样愚蠢。但是更不幸的是现在我们不仅没有这样一个“疯子”来启迪我们,反而有比那个时代更黑暗的阻力不允许我们想的太多。关于快乐,我们想拥有的朋友和自由越来越难,没有人跟我们追求一样的东西,因为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真诚的能力。

  但又或许,所谓的快乐,朋友,自由,从未真正出现过呢!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七):哲学——不只是慰藉

  哲学,不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去追求终极真理,而更多的是在我们人生不如意时给予我们慰藉,为我们提供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题记

  哲学,一个深远的话题,涉及到了世间万物,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信仰,它影响着每个人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的建立和健全。但归根结底,还是和这个词的缘起有关,philo,sophia【1】;爱,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一个学科。而这智慧并不是所谓的一个个小的,我们学生在学的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关乎万物的抽象的智慧,就比如与人交流的艺术,对万物生长的总体把握的智慧,对于一件事物评价的多角度思辨性的智慧……总体来说,他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终极关怀,对万物的法则的研究。书中从几位著名的哲学家出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慰藉。

  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哲学是一种思辨法则,是一种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而信心不动摇的意见【2】。正如他最后坚定的喝下那一杯毒酒,他对哲学的坚定使他可以从容的面对即来的死亡,这便是一种慰藉,对死亡的慰藉。他的朋友们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悲戚之中,而唯有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本人腰杆笔挺,神情既无畏惧也无悔意,众多的雅典人骂他是笨蛋,他本可以抛弃对哲学的追求而继续活下去,可是他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正义。在他看来,正义的重要性超过生命。毫无疑问他已经完成了超越,他超越了生命对人类思想的禁锢,并且从中得知了生活的意义,那便是对于真理的追求,还有对他人的思想的解放。所以才有了他在城内游走,与居民聊天,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再通过对话的形式,一步步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无知,正如他了解自己的无知一样,这种自知的智慧是人们所少有的。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很受用: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3】。这是一则至理名言,我认为,我们没有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考察,而顺其自然的随着时间它慢慢逝去,其实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只是在虚度光阴,而不是在利用它,把握它。而他同时又提到了独立思考,来弥补这种未经考察的危险,独立思考,具有思辨性。我们会思考我们死后会如何,但经过思考后发现我们死后的世界我们一无所知,所以并一定就比现在的状态要坏,我们不能轻易的下定论,倘若我们相信死后的世界更美好,那岂不是更好?这样的思辨使得我们可以在普通又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安慰,不必去无故的担忧我的死亡,我们只需要过好现在的生活。哲学,也许就是那么的简单,只要我们善于思考,而且经常思考,我们也许就能从而找到慰藉,以面对我们所处的令人不满的环境。

  柏拉图认为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哲学是惊奇的产物,人类会因为惊奇,去探索,正如,人类仰望星空,希望知道天上有什么,于是有了今天的太空飞船上天,然而光是有惊奇还是没有用的,还需要执着,但这些并不属于哲学的范畴,属于哲学的则是惊奇之后的思考,对于所见事物的解剖,从而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才是哲学。正是哲学,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发达,先进,但也是因为少了哲学,我们现在处于的这个社会中多了现代性,少了道德和良心,个体界限越来越明显,人与人间的关系被弱化。不过真是要感谢这些模糊的令人费解的哲学,他们使得我们对于我们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不是只在乎早已决定了的即来的终结。

  塞内加认为哲学是一种纪律,帮助人克服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冲突,同时它也是一种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他的哲学是一种态度,对挫折的一种态度。在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他最终能够获得这样一种态度,并向家人和朋友传授这种态度的关键所在。作者在书中说道:塞内加在他的著作中始终贯穿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哲学的任务就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4】对于我们的情绪,他教会我们如何去对待和处理。对于我们的各种情绪的释放,只是我们理性的瞬间势弱,然而只要我们能够有足够强大的理性支撑,我们则足以避免遭受挫折所带来的痛苦和其他伤害。使得我们在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挫折时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慰藉。

  伊壁鸠鲁则认为哲学是快乐的法则。是对于缺少钱财的慰藉,他认为一个穷人可以和一个富人一样快乐,甚至更加快乐,因为昂贵的东西并不能带给我们特大的欢乐,钱财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是负累了。他特别提到了“快乐的真谛在于拥有相知的伙伴,而不是华丽的别墅。”【5】我们人类是欲望缠身的动物,我们会纵欲,使得我们对钱财没有抗拒,我们会不断的追求更为舒适的生活,而不是停下来享受和珍惜已有的美好。我们追求物质的更为先进,更为舒适,而在这位哲学家眼中,我们所追求的物质可以联系到我们的精神追求上去,如:我们可能买了一辆吉普车,而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追求的是自由;我们可能买了一瓶开胃酒,而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寻找的是朋友;我们可能买了一件精美的浴衣,而在伊壁鸠鲁看来,能使我们得到安宁的是思想。【6】他的哲学思想使得我们能够在我们缺少钱财时感到慰藉,我们并不会因为钱财很多,而感到相对应的更加快乐,所以我们会不去想我们的贫穷,而是去关心其他更值得我们关心的事情。

  在我们了解这些哲学思想后,会发现,他们的力量不只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慰藉,更多的是,我们能够从这些哲学思想中找到我们生活的基点,找到我们生活的证据和意义,我们能够找到适合我们的生活态度。而这样的生活态度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影响,会影响到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对于工作选择的观念,会改变我们对于死亡的畏惧,不只是慰藉,而是对于很多事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大多是好的。

  不只是慰藉,我们更多的从哲学中获得的是对于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念想。

  【1】Philo:爱;sophia:智慧,古希腊语

  【2】《哲学的慰藉》上海译文出版社P26

  【3】来自于 《历史》教科书 必修Ⅲ

  【4】《哲学的慰藉》上海译文出版社P85

  【5】《哲学的慰藉》上海译文出版社P68

  【6】《哲学的慰藉》上海译文出版社P69~70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八):哲学并不为慰藉用

  开始读这本书,多少带点功利目的-寻求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阅读的过程是富丽的又是辨证的,富丽的是人名:苏格拉斯,叔本华,拉斐尔,尼采,我们太熟悉他们的名字,但除了几句名言名句之外,不见得有多少人熟悉他们的哲学观念。这本书有一些哲学普及教科书的味道,更有价值的是介绍了一些有意思但我并不熟悉的蒙田、伊壁鸠鲁、塞内加;辨证的是阅读过程,有些部分让你产生了疑问,作者紧接着就会来解答,有时候你十分认同的一个观点,作者又会给出一个理据充分的但是。一直很喜欢阿兰德波顿的文字,像是一场面对面的对话,甚至有时候可以想象已经秃了头发的他和自己对话的样子,那张封页上的照片不知道是哪个久远的年代拍的。此外,书的配图有很有意思,有些配图是一个章节的切入点,比如对与世不合的慰藉中对苏格拉低的叙述就是从一张画作开始;有些配图直接的带着点趣味性,比如提到超人,旁边就有超人的经典图片;最多的是带着信息性的配图。书中提到的蒙田的《随笔录》,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很想列入下期的书单中。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九):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近日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家信中提到朋友吴竹如,说:“吾友吴竹如格物功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这又让我想起明代“守仁格竹”的故事,放到今天,这样穷尽物理的人大概会被称为GEEK,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一群科学家就是典型代表。

  然而,搞明白了事物的道理,就能够开心快乐吗?二者恐怕是两码事,就算一个人想清楚了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面对高铁追尾事故的报道他难道就不皱一皱眉?在我看来,格物是一回事,接受道理又是另外一回事,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还有痛苦和那么多自杀的人。我曾经跟实验室的同学开玩笑,能不能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人的心理,以神经元的结构为基础,加上一些生物和电化学的知识,最终目的是搞清楚人类思维的形成以及控制它的手段,借此来消除人类心理上的苦楚。不过,这种技术涉及的领域太广,短时间大概是不可能实现了。

  不用等到技术上的突破,人类早就已经发明了治疗心灵痛苦的方法——宗教和哲学。我听过一句话:宗教已经到达了终点,给出了人们想要的结果。而哲学还在路上,人们通过学习哲学来理解人生的种种痛苦,获得心灵的平静。

  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中用六个著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说明了哲学对于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身体缺陷、伤心和困难的慰藉。苏格拉底于无数愚人中卓尔不群,可最终被投票判处死刑,在朋友的簇拥中举起毒药一饮而尽。他用生命教会我们如何独立思考,而不是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伊壁鸠鲁追求人生朴素的欢乐,他强调感官的享受:“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儿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在缺乏金钱的时候人们依然可以获得与生俱来的幸福。塞内加在他的学生——一代暴君尼禄派来的杀手面前处之泰然,他有一句名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蒙田的书房里摆满了帮助他超越偏见的局限的书,旅行让他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极度悲观主义者叔本华则令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这位历史上最有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将人生精辟的总结为:“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感到痛苦,欲望满足以后却又感到空虚和无聊。”他坚信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作为叔本华的读者,当你对人生绝望之后,一切的苦难看起来都是那么漫不经心。受到叔本华影响的尼采最终摆脱了这位悲观主义大师的阴影,主张人们不要被困难吓倒,他说不经历愁苦永远也不会自我完成。

  我有段时间觉得很迷惘,因为我一直信仰的唯物主义并不能够解决我敏感的内心问题,人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显而易见的真理,比方说人类因为疾病死去实质上也是自然淘汰的过程。我想科技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而精神上的满足则要借助于其他的途径,比如说哲学。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十):六位哲学家对人生的慰藉

  当代有一位年青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他将自己定位为随笔作家。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他的作品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

  《哲学的慰藉》一书延续了德波顿作为随笔作家的定位,将哲学智慧从浩如烟海、艰深晦涩的高头讲章中请出来,用简约流畅的文笔加以阐释。他选择西方哲学史上的六位哲学家,从孤独、贫穷、受挫、身体缺陷、悲伤、困难六个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深刻的慰藉。

  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位哲学家对人生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如果把他们集中到同一个时代的同一个地点,让他们交谈,恐怕会一言不合就拔拳相向。但是,不论哲学家的主张如何,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随俗、不从众、不畏权势,通过独立的深思熟虑而得出自成体系的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一旦形成,就身体力行,以大无畏的精神捍卫之、宣扬之。只要真理在我,就坚持到底,无所畏惧。

  《哲学的慰藉》的主要内容是:

  1、苏格拉底用坚持理性思辨慰藉孤独

  苏格拉底的思辨方法有六个要点:

  (1)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

  勇敢的行为要求坚守阵地不后退。

  有美德的人需要有钱。

  (2)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尽管说这话的人充满自信,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

  是否存在在战场上后退的勇士?

  是否存在坚守阵地而并不勇敢的人?

  一个人能否有钱而无德?

  一个人能否无钱而有德?

  (3)如果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来的定义就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

  勇敢而后退是可能的。

  坚守阵地而不勇敢是可能的。

  有钱而为卑鄙小人是可能的。

  贫穷而道德高尚是可能的。

  (4)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

  在战场上退或进都可以是勇敢行为。

  有钱人只有财产取之以道才可称为有美德;而有些无钱的人可能有美德,因为其处境使美德与赚钱不能两全。

  (5)如果随后又找到了对以上修正过的论断来说的例外,那么整个过程再重复一遍。真理——就迄今为止人类可以企及的而言——寓于一项看来驳不倒的论断。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

  (6)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

  由直觉得来的认知犹如一尊雕像放在室外的底座上而没有支撑,随时可以被一阵大风刮倒。而以理智和反诘的论据为支撑的认知则犹如用绳索钉牢在地上的雕像。

  苏格拉底的思辨法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获致结论的途径,这样达成的意见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而信心不动摇。

  同时他还认为:

  “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转向解释其所以然。……我们对他们的反对意见给予多少重视,应取决于他们论证方法是否健全。”

  最后,苏格拉底提醒我们:

  “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如果我们追随苏格拉底的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即使承受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也会心安理得,从容自在。

  2、伊壁鸠鲁用快乐观慰藉贫穷

  伊壁鸠鲁学说的核心就是:我们凭直觉回答“怎样才能快乐?”同凭直觉回答“怎样才能健康?”一样糟糕。立即出现的答案往往是错的。我们灵魂对自身的病痛并不见得比我们身体对病痛陈述得更准确。

  我们找医生是因为他们对肉体的疾病比我们知道的多。同样的理由,当我们的灵魂不适时,应该去找哲学家,并且用对医生的标准来评价他们:正如药不能治病就无用,不能解脱精神的苦难的哲学也是无用的。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我们应该停止凭第一直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我们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其方法类似一百年前苏格拉底用以评价伦理定义的诘难法。伊壁鸠鲁答应我们,哲学可以提出有时看来与直觉相反的病因诊断,从而引导我们达到优异的治疗和真正的快乐。

  伊壁鸠鲁建议,必须把下列诘问法用于一切欲望:

  如果我们所渴望的得以实现,对我会怎样?如果实现不了,又会怎样?

  (1)设定一项追求快乐的计划;

  为了假期过得快乐,我必须住在一所别墅里。

  (2)设想这一计划可能是错的。寻找设定目标于快乐之间的关联不符的例外情况。有了所想望之物是否仍会感到不快乐?没有它是否可以快乐?

  我花钱买了别墅是否仍会感到不快乐?

  我不花这么多钱买别墅,假期是否可以过得快乐?

  (3)如果能找到例外,那么所想望之物就不是构成快乐的必要和充足条件。

  别墅里的生活很可能愁闷无聊,比如说,我可能感到孤寂无伴。

  在帐篷里很可能过得快乐,假如我是和相知相爱的人在一起。

  (4)为准确表述如何获得快乐,就要把例外考虑在内,从而对最初的计划在分寸上进行调整。

  在别墅里感到快乐取决于同相知相爱的人在一起。

  我不花钱买别墅也能快乐,只要我同相知相爱的人在一起。

  (5)现住看来,真正的需求于最初的懵懂的欲望差别很大。

  快乐的真谛在于拥有相知的伙伴,而不是华丽的别墅。

  富甲天下解决不了灵魂的不安,也产生不出特别大的欢乐。

  既然昂贵的东西不能带给我们特大的欢乐,为什么对我们还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呢?……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

  在阐释了物质享受不能获得幸福的观点之后,伊壁鸠鲁开出了自己的《快乐需求清单》:

  (1)茅屋一间

  (2)朋友一群

  (3)避免有上级、受恩赐、勾心斗角

  (4)思想

  (5)自由

  他认为,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总而言之,伊壁鸠鲁认为:人的快乐不依赖于物质享受。在物质层面,只要不匮乏就好,不必有太多的追求。真正的快乐,主要来自于朋友、自由、思想这三个要素。人类应该分清快乐的要素和非要素,追求自然而必要的东西,淡泊自然而不必要的东西,放弃不自然且不必要的东西。如此,贫穷就无法对我们造成困扰。

  3、塞内加用“与无常共处”的思想慰藉受挫

  塞内加首先把哲学视为一种纪律,帮助人克服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

  每一种挫折的核心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发现自己够不着能满足欲望的东西,发现不能指望这个世界总能如己之愿。而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

  在塞内加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的、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

  塞内加把命运女神赐给他的一切(生命、权力、财富、名誉)都放在一旁,虽然从中享受乐趣,但也随时静候命运的收回。命运可以对人的身外之物予取予求,但人不能因此而患得患失,失去平静的心态。

  4、蒙田用剖析个体经验慰藉身体缺陷

  “当我身体健康,又逢阳光明媚时,我是个和善的人;只要有一个长进肉里的脚趾甲,我就会变得暴躁,脾气坏得谁也惹不起。”

  蒙田认为我们之所以跟自己的肉体有那么多麻烦,部分要归咎于在体面的社会中缺乏坦诚的探讨。

  “人类的生殖活动十分自然,十分必要,十分正确,它们究竟做了什么使我们觉得尴尬而难以启齿,把它们排除在严肃的、规矩的谈话之外?我们不怕说出‘杀戮’、‘偷盗’或‘背叛’这样的词,但是另外那些词我们却只敢悄悄地在牙缝里嘀咕。”

  蒙田认同泰伦斯的话:“我是人,凡属于人的于我都非异类。”所以他认为:“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

  蒙田着意要表现一个完整的人,塑造一个与多数肖像所造成的印象迥异的人的形象。所以他的书里包括他的膳食、生殖器、粪便、性征服和放屁——这些细节过去很少见于严肃的著作,对以理性动物自居的人的自画像来说是尖锐的讽刺。蒙田告诉他的读者:“他的生殖器是组成他自我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蒙田坚持认为,不论我们的生平多么微不足道,从自己身上得出的洞见还是胜过从所有的古书中得出的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比自以为的更富有。”

  他还说:“假如我是一名优秀的学者,我就能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到足够的令自己聪明的源泉。任何人只要回想自己上一次怒火发作的情况……就能比亚里士多德对这种感情的丑恶之处看得更清楚。只要回想自己生过的病,那些威胁生命的病和促成身体逐渐变化的一件件小事,任何人都会对以后的变化有所准备,并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便是凯撒的生平也不如我们自己的足以为范例;不论是皇帝还是平民,影响其一生的种种遭遇总不外乎在人身上所能发生之事。”

  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5、叔本华用对生命意志的察觉慰藉悲伤

  叔本华始终坚信“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他同意蒙田的看法:我们的思想是从属于肉体的,尽管我们高傲地持相反的观点。

  叔本华甚至更进一步,给我们内里的那种他认为先于理性,强大得足以歪曲一切理性的计划和判断的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叫作“生命意志”——其定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这一“生命意志”可以使已经毫无生趣的人在遇到海难或重病时为生存而斗争。

  他说:一切爱情的最终目的……比人的一生中任何目标都重要,所以人人都这样认真去追求是值得的。那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既不是沟通感情也不是发泄性欲,既不为求知音,也不为求欢愉。爱情在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因为:“它对缔造下一代……对未来人类的存续和特有的体质起到决定性作用。”

  按照叔本华的说法,我们自身分裂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半,潜意识受“生命意志”所控制,意识服从于潜意识,却不能了解它所有的计划。意识不是一个自主的实体,而是只有部分视力的仆人,服从于一心想要生儿育女的“生命意志”。

  “(智力)不能闯入意志决定的秘密工作室。当然它是意志的一个亲信,但不是知晓一切的亲信。智力所理解的只不过是促进繁殖所必需的那一点——也就是很少一点点。(它)始终……被排斥在意志的真正决心和秘密决定之外。”

  这种排斥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意识到的只是自己热切地希望再见到某人,而下意识地却是受到旨在繁殖下一代的力量所驱使。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自欺欺人呢?因为,据叔本华说,我们如果不是先昏了头,就不见得会同意进行繁衍子孙。

  叔本华的意志论把爱情视为生物学上不可避免之物,是物种延续的关键,使我们对因爱情而产生的怪异行为采取比较谅解的态度。

  叔本华的理论意味着:生命意志如何强有力地推行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我们的幸福,可以从一对情侣在做爱之后往往倍感无聊和惆怅中特别清楚地感受到。君不见,“交媾之后立即听到魔鬼的笑声?”

  所以,有一天,一个假小子般的女人和一个娘娘腔的男人走向婚礼的圣坛,除了出席婚礼的个别叔本华信徒外,脸他们自己以及任何人都猜不到其真正动机。只有到日后,当生命意志的要求得到安抚,一个健壮的男孩在郊区的花园中踢球时,阴谋诡计才暴露。这对夫妇要么分手,要么在无言的敌视中共进晚餐。叔本华提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缔结婚姻中似乎总有一方必须牺牲,不是个人利益就是物种利益。”

  不过他使我们毫不怀疑物种保证自己的利益的能力总是占上风:“下一代人的福祉是以这一代人为代价的。”

  在叔本华看来,人类和鼹鼠一样生存艰难,但是他的哲学思想要求: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6、尼采将痛苦和幸福视为一体两面以慰藉困难

  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按照传统的看法,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但是,尼采意识到凡是谋求自我完成的人都应该欢迎各式各样的困难。

  “如果可能的话——这‘如果可能’实在是疯狂透顶的想法——你们不是想消灭困难吗?而我们呢?看来我们实在是更愿加剧困难,而且使它达到空前艰巨的程度!”

  尼采虽然按礼数给朋友寄去良好的祝愿,但是他心里明白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叔本华阐明:哲学智慧的精髓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审慎的人只争取摆脱痛苦而不争取欢乐。”

  而尼采反对他的观点: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泽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

  人的计划最圆满的完成看来是与某种程度的磨难分不开的,我们最大乐趣的来源是与我们最大的痛苦别扭地联系在一起的:

  尼采问道:“试看那些最优秀、最完善的个人和民族的历史,请问有哪一棵大树长到这样骄人的高度没有经过风霜雨雪;请问,厄运和外界的阻力,某种仇恨、妒忌、怀疑、顽强抵制、强硬反对、吝啬、暴力,难道不都是有利的条件,无此则任何伟大,即使是美德,也难以成长起来?”

  如果把所有的负面的根砍掉,也就等于扼杀了可能在枝头结出的正面的花果的元素。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最后,尼采提醒我们:“把痛苦的状态笼统看作应该予以消灭的对立物,是极端愚蠢的,总的说来后果是灾难性的……几乎与想要消灭坏天气一样愚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