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10篇

  《蔡澜世界名馔录》是一本由蔡澜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的160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0-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一):把蔡澜与叶怡兰绑在一起;成么?

  又给没读过的书写书评.....俺相信"山灯儿画报出版社"在"杂论"类的出版品味.俺把在"围脖儿"的发言整过来"糊墙".就全当我自言自语吧.

  读书也要攻心唯上,所以蔡澜与叶怡兰的书我全部都有,这主要是为了可以偷窥以及闻问望切于作者思想的脉搏;在他她会怎么写方面做个心中有数.

  ===========================

  喜欢蔡澜点评并融入自己心得与悟性的文风.其有两个特点;

  !.况如泼墨的大写意直击主题,没有诸如这菜是个什么样子呀的废话(不象那个什么编译的陈梦因...)这样懂行的人看了会拍案叫绝;初涉菜界的mm看了可能会被拍晕所以 他的书若是在读过"万里机构"的美食初阶教程之后最是殊胜;况如"开示"一般.(今天 14:24)

  五十而知天命,加之于蔡澜先生的食之"色"的阅历,他的书背后的两个字写得是"超越":超越菜谱超越厨师超越地缘甚至超越主流消费的常规理念...适度而食;这不得不说一绝.吾辈当心领神会也 .我喜欢下流,如果读书也能"捆绑"的话,我就把蔡先生与叶怡兰绑在一起;此为美食的绝配.倘若再把林文月拉来掌勺__(54分钟前)

  lynx525 那就会更加的完美 呵呵.因为叶怡兰擅长于综述犹如工笔画,再由蔡先生泼墨与点睛;则世界美食的图画会尽入俺胃与俺眼.

  2.需知蔡先生用的是香港加之于星马的嘴与心在写心得.这就使得"暴发"的人会不认同.这是因为地缘养出的胃是不一样的,食需积淀因"暴发"而获得的积淀有断层,是"创新"菜的积淀.(36分钟前)

  读美食长者蔡澜的积淀之心得,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心得;再辩证的读之.所谓辩证就是超越地缘的味觉.才能把蔡先生的积淀叠加于自己身上.这是关于美食强大的真理;可以超越"三世而知吃饭"的常规之举.我说的关键词是:心得的转化 地缘观念 超越.(26分钟前)

  超越的案例:蔡澜"开示"云曰;布耶佩斯 只有在法国马赛地区吃到的海鲜汤,才有资格叫布耶佩斯Bouillabaisse,其他的只能称为鱼汤SoupedePaisson而已。(17分钟前)

  还应该补充一点:港台的食风(特别是蔡澜与叶怡兰)已经穿越了用胃来扫街的阶段,已经进入了以品味与领略为主的适度及理智消费阶段.他们关注的是"差异性"特别是与正宗的差异性.__这是一种进入了"敬畏"的阶段,敬畏食材敬畏厨艺等.这是咱大陆要向人家学的地方之一.只看到"七碟八碗"还是农家的食风.(10秒前)

  ===========

  再说两句:时下里横扫博客界美食帝王与皇女,有很多还是停留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___配方作业与图演.其实烹饪犹如书法其神韵才是王道.

  袁枚大侠在<随园食单>特别设置了一个"戒单":戒目食戒耳食.说白了西夷的配方决定论是厨之庸政也.细节以及厨者的掌控能力才是美食的精髓.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二):如果……如果,我像他这么有钱……

  蔡澜的文章有很多硬货,如饕餮食客教你——品鉴与赏析佳肴(见摘录五)、鉴别地道食材与正统烹饪手法(摘录一、二、三)。有时候好像你拿着锅与铲,烹饪老师在身旁,告诉你现在要下什么料;有时候像主厨在你的餐桌盘,毕恭毕敬地给你介绍这道菜前前世世与今生今世;有时候又像一位礼仪老师,耐心地教导你餐桌礼仪……

  做到了以上程度,蔡澜算是一个比较不明觉厉的美食家了。但是他生于新加坡,成长于香港,财物自由,居于世界各地,贯彻东西的资历令他在美食界独一无二。如果世界凭官方语言划定国界,那么世界上90%的土地,能对通晓汉、英、法、日等语的蔡澜先生免签。

  大段讲文化可以依靠文献,但是像蔡澜先生,将一道菜的名字从源语言翻到目标语再译到第二目标语,的新奇写法,绝非平凡人能构思出来。(见摘要四)

  人生感悟是从不写的,究竟是蔡澜先生妙笔不生花,还是蔡澜先生不想写?我不知道,我要去翻翻这个“香港四大才子”的其它书。

  全书的行文思路皆遵循一个模版,开篇阐释菜名的含义,然后介绍食材与烹饪方法,最后说明品鉴礼仪,中间穿插讲述同菜异地的故事。蔡澜先生的书,是不施加胭脂粉黛的食谱,没有拖泥带水人生感悟。所以信陵公子张佳玮说,蔡澜先生属于作家写食,非写食作家。

  可当看腻了堆砌典籍的大乱炖美食杂文后,我倒觉得,这种简短的文字配上高清纪实照片,让从未出过国门的我,大饱口福!

  摘录一:馅的材料基本上有:粉丝、猪肉碎、冬菇和雪耳,一般街上吃的,就此而已。讲究起来,要加虾和螃蟹肉、马蹄、大蒜、豆芽、胡萝丝、白萝卜丝和青葱洋葱。

  摘录二:炸时注意油的分量,不能超过锅子的三分之一……最好一条条炸…… 要炸许久?全凭你包的春卷有多大条,以及你油锅的大小……秘诀是有点的……取了些叶子和香草,包着和夹着春卷吃。

  摘录三:把容器中的手指饼或蛋糕长条浸甜酒和咖啡,一层原料一层蛋黄酱,要多少层看你花的工夫,但最后一层一定是蛋黄酱。

  摘录四:Tiramisu乍听之下,还以为是日语的“寺”和“水”呢,但它是一百巴仙的意大利话,Tira是“提”或“拉”的意思,Mi是“我”,而Su是“往上”,整句话是英文的“Pick me up”把我拿走吧,或者是把我干掉吧!

  摘录五:吃时,只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其他手指在礼貌上是不允许使用的。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三):可以了解世界名食的一本好书

  当读到这本书时,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展示的各式各样菜品的精美图片,毕竟偶还是个“吃货”,虽然吃得不精、吃得不雅、吃得不全乎,但骨子里还是有种贪婪---对美食的贪婪。蔡澜的书这已是第二次阅读了,第一次阅读的是《蔡澜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这位憨态的作家、美食家、旅游家、电影人。他好吃,好玩、好写,可以说是吃遍天下,玩遍天下,写遍天下。不是披星戴月地“讨”生活不是百无聊赖地“熬”生活,以“享受人生”为正业的蔡澜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玩”,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就是蔡澜一生追求。当职业与兴趣融为一体时,真是一生的享受,很是羡慕啊。

  《蔡澜世界名馔录》让我看到了垂涎欲滴的世界美食介绍,虽然看了它我已然不会去做或是学不会如何做,但还是从书中了解了偶喜欢的“提拉米苏”“肉酱意粉”“罗宋汤”。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地方的名菜,只有在当地吃,才

  不能够走味。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四):地道和道地,都离不开那个地

  蔡澜先生在书中介绍了欧洲、美洲、亚洲的一些出名的菜色,都并不是十分复杂。如果复杂了,就传播不远,而名菜广为世界各地人的接受也是因为它普通家常菜的通吃面目。

  法国:1、布耶佩斯(Bouillabaisse)法国马赛地区的海鲜汤。我也在别的作家的书中读到过这碗名汤,光是它的来历就有五花八门说法。其实还是蔡澜先生的那句老话,什么食品都要在它的原产地吃菜地道,离开食物家乡,无论是食材、调味料还是制作食物的人,都是去了本土的味道

  2、法国清汤(Consomme)

  3、洋葱汤(Soup A L‘Oignon)

  4、龟汤(Turtle Soup)

  5、大锅鸡(Poule au pot)

  6、蜗牛(Escargots)法国入菜的蜗牛分三种:一、Escargot de Bourgogne ,是勃艮第Burgundy的蜗牛,多数野生,非常巨大,用来装进罐头输出口。二、Petit Gris是小灰的意思,长于法国南部,较勃艮第地产的小。养殖的居多,在各地菜市场都能买到新鲜的。三、Escargot Achatine 是非洲的大蜗牛,来自东非,亚洲亦多,当今大量由中国进口,用来假扮勃艮第蜗牛,肉质最为粗糙。

  7、煮杂菜(Ratatouille)

  8、普罗旺斯式田鸡腿(Frog legs A La Provencale)

  9、卡奴丽甜糕(Cannele)

  英国:1、威灵顿牛柳(Beef Wellington)采用至少三磅重的Filet或Chateaubriand牛柳为原料,去掉肥的部分,可做六人分量。

  2、鱼和薯条(Fish N'Chips)英国人会先炸薯条,鱼用的是鳕鱼Cod,绿青鳕Pollock和罗非鱼Tilapia

  3、约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它不是甜品,只是配菜,是一种不同形式的面包。

  比利时:1、蒜蓉白酒青口(Mussels with Wine & Garlic)东南亚一带海水温度高,但也长青口,不好吃而已。采取海水寒冷清澈的,除了欧美,纽西兰产的也不错

  摩洛哥:1、库司库司(Couscous)此菜应该源自非洲,后来传到中东,当今就连法国人也爱吃,美国人则当成了即食面一般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超级市场中能买到现成的,一泡开水就能进食。

  意大利:1、奥苏·不古(Osso Buco)奥苏是骨头的意思,不古是则是一个洞。这道用小牛腿做的菜,非带骨不可,而吃这菜的最高境界,在于吸缀骨头洞中的髓。

  2、肉酱意粉(Spaghetti Bolognese)先要认识波隆尼亚地区的酱汁Ragu Bolognese的做法:不加生番茄,只是下一些番茄酱。把橄榄油烧热来爆香培根火腿碎。加红萝卜碎。西芹碎和洋葱碎。炒至洋葱透明,才加牛肉碎。炒至半熟,加鸡汤或牛肉汤,白餐酒和少量的罐头番茄酱。把火调弱,慢慢煮,可以上盖,但只盖半边,让它透气,煮至汤汁浓厚。如果酱汁干了,就放牛奶下去,当然要放盐调味。煮好的酱汁一定要放入冰箱冷却,用的时候将酱汁上面的那层油挖出弃之。

  3/卡巴丘(Carpaccio)这道菜,基本上是用最新鲜的红色生牛肉,淋上白色奶油而成。

  4/提拉米苏(Tiramisu)Tira是“提”或“拉”的意思,Mi是“我”,而Su是“往上”,整句话是英文的“Pick me up”把我拿走吧,或者是把我干掉吧!

  西班牙:1/巴耶雅(Paella)这是一道杂烩饭,外国人的印象多是以海鲜为主,但西班牙人也用很多肉去煮的。

  2/多堤雅(Tortilla)几乎每一个西班牙人都把多堤雅当饭吃,早餐,午餐,甚至宵夜,热吃冷吃都没问题,到了酒吧,叫壶酒,送的也是多堤雅。材料只是马铃薯和鸡蛋罢了,要做的正宗,得用专门做多堤雅的铁锅。

  葡萄牙:1/鸭饭(Duck with rice)材料有:长葱,西芹,葡萄牙肉肠Chorizo,带肥的烟熏培根,黑胡椒和盐。焗法烹制。

  德国:1/咸猪手(Schweinshaxe)猪手(Pig's Knuckle)腌咸后作的菜,通称Schweinshaxe,本来是巴伐利亚做得最出色,但德国名气大,大家就以为是一道代表德国的菜了。其他名字还有Hachse,Stelze,Haxe,Hammche,Botel,Konchla和Gnagi,你在外国餐厅看到以上的名字,都是咸猪手。在德国吃咸猪手,不可缺少的是酸菜Sauerkraut。

  匈牙利:1/顾拉殊(Goulash)从俄国到东欧诸国,最典型的浓汤叫顾拉殊。在寒冷的气候中,有一碗,加上面包,就是很丰富的一餐了。最典型的代表为匈牙利的Hungarian Goulash,当地人叫为Pirkilt或Paprikas

  瑞士:1/芝士锅(Fondue)用一个锅子,芝士溶在里面,加酒。把面包切成方块,叉起,蘸芝士浆来吃,就是瑞士芝士锅的基本,正宗和传统的味道doa,需从芝士的种类入手。原则上,要用两种芝士配合,那就是Gruyere Cheese 和Emmenthaler Cheese。

  2/煎刮芝士(Raclette)一般人吃芝士火锅,到了最后,总爱刮锅底粘住的那层芝士焦来吃,觉得味道已经不像芝士,而似煎过的培根肥肉,香香脆脆,十分美味。

  俄罗斯:1/罗宋汤(Borscht)俄国的名汤,译名为波殊。也用番茄,但重要的蔬菜不采取灯笼椒,而是甜菜根Beet,别名糖萝卜。甜菜根有柚子般大,肉红得发紫,也可当天然染色剂。一般是不削皮就拿去煮的,以防过烂散掉。喝罗宋汤时,最好和Pirozhki一起吃,才最正宗。这是一种俄国的肉饼,包成长方形,用吃剩的菜当为馅。

  2/俄罗斯牛柳(Beef Stroganoff)俄罗斯牛柳,正名为史托加诺夫牛肉,是做给老人家吃的,因为它是切成长条细嚼。

  美国:1/周打(Chowder)美国人说它是在十九世纪在新英格兰New England地区发明的,但当年建设铁路用的中国劳工,也有烧菜的,美国人歧视他们,认为一律姓周。连吃饭也叫Chow,而Chowder可能是叫中国人煮出来的汤。另一种说法是周打这个名来自法国人用的大锅,叫Chaudiere,由这大锅熬出来的汤。

  2/辣豆和汤(Chili Bean&Soup)

  3/芝士蛋糕(Cheese Cake)

  墨西哥:1/朱古力火鸡(Mole Poblano de Guajolote)这不是一道甜品,而是由朱古力来煮的,用的是墨西哥独有的Mole。

  日本:1/味噌汁(Miso-Shiru)要做好一碗正宗的味噌汁,先有两种最基本的汤底,为一番出汁和二番出汁。一番出汁食用昆布和鲣鱼碎混合而成,配合了昆布的甜味和鲣鱼碎的香味。一番出汁的残余物资,加清水再以猛火滚之,最后加入一把新的鲣鱼碎,在煮它十至十五分钟,过滤了渣滓之后就是二番出汁了。味噌汁就是以二番出汁为主。

  2/茶碗蒸(Chawanmushi)材料有:鸡蛋,鸡胸肉,烤鳗(只能用海鳗Anago,不可用河鳗Unagi),虾,日式鱼饼Kamaboko,银杏,冬菇,鲜百合,三叶和柚子皮。淡酱油和出汁Dashi,那时一种从木头鱼和昆布熬出来的汤,要用一番出汁。打蛋不起泡的秘诀是把筷子插到碗底,Z字形地打。

  韩国:1/蒸肋骨(Karubi-Chim)

  越南:1/牛肉河(Pho)

  2/春卷(Cha Gio)和中国春卷不同的是,越南的一定不能用薄饼皮来包,而是米纸。

  泰国:1/冬荫贡(Tom Yum Kung)所谓冬荫,是一种又酸又辣的汤的做法,贡,则是虾的意思。不过虾一定要用淡水头带膏的,海虾切忌。

  缅甸:1/腌茶沙律(Lephet Thoke)传统上,腌茶沙律应该用一个大漆盘来装,漆盘中有六个漆碗。一里有炸花生,炸葵花籽和炸蒜片。二里有樱桃番茄,指天椒,青柠片和热水泡过的虾米。三里有炒过的芝麻,炸小江鱼,腌制过的冬笋丝和芫荽叶。四里有三种或以上的豆类,黄小豆,扁豆和炸过的绿豆片。五里有珍珠茄子,腌黄瓜,腌茶花和煮熟的迷你粟米。六里有腌茶叶,通常这个小漆碗有个盖子,而其他的不用盖。

  新加坡:1、拉沙(Laksa)这个名字其实来自波斯语中的Lakhsha,指润滑的面条。

  2、海南鸡饭(Chicken Rice)基本上,这道菜的鸡应是凉食,饭才是热的。

  印尼:1、印尼炒饭(Nasi Goreng)

  2、加多加多(Gado Gado)

  3、十五夜(Lontong)基本上是一种饭团,把米碎浸过夜,炊熟后用香蕉叶包起来,需要扎地极紧,让饭团捆成一个圆形的长条。

  马来西亚:1、椰浆饭(Nasi Lemak)

  2、沙嗲(Satay)

  印度:1、羊肉焗饭(Lamb Biryani)Briyani是印度饭的一种煮法,把肉和米混合后置于砂煲中,再放入焗炉中炮制出来。

  3、挂炉鸡(Tandoori Chicken)Tandoori是一种很古老的烹调法,指的是一个泥土堆埋成长形椭圆的炉,用燃烧后的柴或炭放在底部,炉顶有个铁架,把整只鸡从上挂下,火焰不接触到肉质,而是靠周围的热气将它烘熟。

  4、脆饼(Dosa)

  澳大利亚:1、焗羊腿(Roast Leg of Lamb)

  2、巴芙露娃(Pavlova)一种甜品

  3、生蚝牛扒(Carpetbag Steak)也可以叫做地毯袋牛扒

  国际菜:鞑靼牛排(Steak Tartare)奄姆烈(Omelets)把蛋打了,煎成一个两头尖的包,就叫奄姆烈。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五):可以了解世界名食的一本好书

  当读到这本书时,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展示的各式各样菜品的精美图片,毕竟偶还是个“吃货”,虽然吃得不精、吃得不雅、吃得不全乎,但骨子里还是有种贪婪---对美食的贪婪。蔡澜的书这已是第二次阅读了,第一次阅读的是《蔡澜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这位憨态的作家、美食家、旅游家、电影人。他好吃,好玩、好写,可以说是吃遍天下,玩遍天下,写遍天下。不是披星戴月地“讨”生活不是百无聊赖地“熬”生活,以“享受人生”为正业的蔡澜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玩”,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就是蔡澜一生的追求。当职业与兴趣融为一体时,真是一生的享受,很是羡慕啊。

  《蔡澜世界名馔录》让我看到了垂涎欲滴的世界美食介绍,虽然看了它我已然不会去做或是学不会如何做,但还是从书中了解了偶喜欢的“提拉米苏”“肉酱意粉”“罗宋汤”。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地方的名菜,只有在当地吃,才

  不能走味。

  《蔡澜世界名馔录》读后感(六):世界名馔录

  世界名馔,即要有盛名,有代表性的。在此书中蔡澜毫不“纸上谈兵”的讲述了众多世界名馔,以亲民的写法,使得很多陌生的佳肴亲近起来。

  要知道,所谓的佳肴大多就是家常菜,有了时间的考验,才变为经典。

  国宴也是民间来的,只有家常菜才是这个国家永恒的美味。大众的食材,没有太繁复的工艺,还让人欲罢不能,久居海外的人会十分怀念,想起来时会大叹一番,这是这道菜恐怕就是文化了吧。我们从吃变为了品尝,细细品味时间给这道菜带来的文化沉淀。

  法国人爱开两个玩笑,一个是美国的历史另一个就是英国的食物,都是很少。也许英国国菜fish&chips在本书众多佳肴中不算起眼 甚至很多所谓的美食人士对其嗤之以鼻,其实这个也是很有讲究的 甚至文法上叫做“fish&chips”而不是“chips&fish”也是有故事的。吃时讲究用报纸包住,如果你是地道英国人的话,那么,吃的就不是油墨味而是乡愁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