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4读后感10篇
《藏地密码4》是一本由何马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藏地密码4》读后感(一):还没进入正题
大部分讲的是"大佛历险记"。然后就是这次历险的总结。总之,过程是惊险的、敌人是能轻易被干掉的、主角们是永远也不会有难的,就连危急关头也总有许多要说的话,就是这么一回事。机关、蛊术不可谓不凶险,但就是没有那种急于想往下看的兴致。感觉整个故事就像钟表里的齿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主角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是作者事先明确想好的,当出现偏差后,又通过记忆、对话等形式把原来的设定给硬拉了回来。
整个故事怎么说呢,或许是太过理性吧,虽然也有悬念,但是当逐个抛出这些悬念的时候,这种冷冰冰的感觉却使我没有勇气和精力去翻之前的内容。记得的就是记得的,忘记的也就过去了。不知其他读者是否也有同感?
《藏地密码4》读后感(二):惊心动魄
五月风筝2008-10-23 15:44:30
惊心动魄的第四本,一到手,就一口气读完了。
这样一群人在倒悬寺的经历,实在令人捏了一把汗。作者的高超想象力在这一篇表露无疑。看得非常紧张,且内容上紧凑,情节惊险,天马行空,令人也不由滋生了向往探险寻宝之心。而此中埋下的伏笔也令人期待与思索,到底,这样一群人中,是不是真的有内奸呢?八个人各有千秋,吕小姐和法师同属密宗,有着自己的秘密,却绝对不会背叛群体;卓是此中的中心人物,大概是未觉醒的圣使,背负着最终使命,就不用谈了;方教授是卓的恩师,两人相处多年,也是无须怀疑;巴桑丧失部分记忆,但绝对是可靠之人;小敏与卓感情深厚,虽然哥哥被本所虏,但之前完全没有机会单独接触本,也是不可能的;最后就只有士兵——岳阳和张立。照我看来,岳阳也是蛮可靠的,但张立了?实在不舍得这样可爱的一个人物会成为叛徒,所以,很不忍心去想象和推断。
期待继续的下一本!希望谜底揭晓。
心情指数: 过瘾
《藏地密码4》读后感(三):美丽的曼陀罗
越来越喜欢读《藏密》了。不仅故事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喜欢西藏的历史、西藏的艺术,尤其是曼陀罗。记得前些日子,在读到吕竞男、方新教授等人在“终极血池”与莫金、索瑞斯展开激战的情节时自己就总感觉他们是在“坛城”里作战。读到后面果然如自己所料。
“坛城”梵文“曼陀罗”,藏语“吉廓”,密宗修法活动的场所。大曼陀罗宗祭,藏传佛教最高境界的修祭法。自己最初了解“坛城”是源于一种叫“药师佛坛城”的艺术。为此自己还在新浪博客里写了一篇有关“药坛城”的博文。在艺术方面,坛城分很多的材质。有用药砂做成的药坛城,有缂丝坛城,有唐卡坛城,还有金属内质镀金的坛城等等。
在《藏密4》中,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缂丝和唐卡。缂丝,有中国“织中之圣”的盛誉,与云锦并驾齐驱。英文名的意思为“用刀刻过的丝绸”。缂丝因其制作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一人一天只能制作出巴掌大的缂丝,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技术,而云锦则采用的是“通经通纬”技术。如今,缂丝技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缂丝用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藏密4》中,还介绍了很多的艺术品。如天珠和嘎乌。天珠,藏密七宝之一。如今想要在西藏买到真正的天珠是难上加难的,因为藏族本地人的天珠是不对外销售的。天珠在藏族人看来是身份的象征,唯有神圣之人才可佩带。所以,藏民将天珠相赠代表着他对你尊敬万份。如今在西藏能买到的天珠都是仿制品。
书中讲到岳阳在倒悬空寺的人骨堆里俭到一块金嘎乌。那么金嘎乌是什么呢?嘎乌,藏人的护身符,为小型佛龛,通常制成小盒型,用以佩戴于颈上,龛中供设佛像。密宗行人于出门时佩戴,一者祈求本尊加持,二者于修法时可取出供奉,为随身之密坛。嘎乌是藏语的音译。盒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着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由高僧念过经的药丸,以及活佛的头发、衣服的碎片等。其中,以活佛的尸身血水和泥做成的佛像或泥片最珍贵。嘎乌质地有金、银、铜三种,盒面上多镶嵌有玛瑙、松石,并雕刻有多种吉祥花纹图案。嘎乌形状、大小不尽一样。男子一般用方形的,女子用圆的或椭圆形的。佩带嘎乌也极为讲究,男子一般斜挂于左腋与左臂之间,女子则用项链或丝绸带套在颈上悬挂于胸前,四品以上贵族则将嘎乌戴在发髻中作为官位的标志。
书中除了介绍了一些西藏的历史、地理、古迹、文物、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还介绍了战獒。古代操兽师曾说,驯虎难,难于狼十倍;而驯獒难于虎,宁饲三虎,不求一獒;若得战獒出,手扶花鬓哭。就是说,驯出一头合格的獒来,三头虎都已经驯好了,而要将合格的獒训练成战獒,那驯獒人头发都会熬白。可见,獒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吉祥之兽。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花叫曼陀罗花。我玩的游戏“玫瑰小镇”里就有这种花。曼陀罗是梵语的译音,意为悦意花,被称为佛教的灵洁圣物,只有天生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见着她,见到它能给人带来无止息的幸福。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观世界,寡欲走红尘,手中无物,万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无蕊的白花就被人们看作神的化身,象征着空心,无心和安心。
在古印度,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作为“天使(魔鬼)的号角”的曼陀罗花,人们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
无论曼陀罗花是圣洁的象征还是邪恶的代表,它在我的心里,永远是美丽的。美丽的曼陀罗花身上永远是有毒的,可无论它有多邪恶,也永远掩盖不了它的美丽!
《藏地密码4》读后感(四):惊心动魄
五月风筝2008-10-23 15:44:30
惊心动魄的第四本,一到手,就一口气读完了。
这样一群人在倒悬寺的经历,实在令人捏了一把汗。作者的高超想象力在这一篇表露无疑。看得非常紧张,且内容上紧凑,情节惊险,天马行空,令人也不由滋生了向往探险寻宝之心。而此中埋下的伏笔也令人期待与思索,到底,这样一群人中,是不是真的有内奸呢?八个人各有千秋,吕小姐和法师同属密宗,有着自己的秘密,却绝对不会背叛群体;卓是此中的中心人物,大概是未觉醒的圣使,背负着最终使命,就不用谈了;方教授是卓的恩师,两人相处多年,也是无须怀疑;巴桑丧失部分记忆,但绝对是可靠之人;小敏与卓感情深厚,虽然哥哥被本所虏,但之前完全没有机会单独接触本,也是不可能的;最后就只有士兵——岳阳和张立。照我看来,岳阳也是蛮可靠的,但张立了?实在不舍得这样可爱的一个人物会成为叛徒,所以,很不忍心去想象和推断。
期待继续的下一本!希望谜底揭晓。
心情指数: 过瘾
《藏地密码4》读后感(五):藏地密码4
每一部都有事件的主要发生地点,这一次就是位于西藏墨脱工部村神秘的倒悬空寺,里面别有洞天,而且如果说玛雅金字塔机关犹如探照灯将黑暗照亮,那么倒悬空寺就如太阳般耀眼,所以这里发生的故事也最为惊心动魄,对作者的知识,古人的智慧大开眼界,大为敬仰。
这一部书,将“虔诚”二字叙述的有血有肉,多吉是村里最出色的猎人,有人深爱他的美丽动人的姑娘嘎嘎,多吉为身为圣使的强巴带路,坚持跟随强巴去探险,多吉对圣使的虔诚,在一开始时就表明“从今天起,多吉这条命就是圣使大人的了,多吉将追随圣使大人行遍三千大千世界。以我身下阿鼻地狱,受尽是把苦楚,也保大人平安。”在危急关头,多吉自断一条腿将强巴救出来,自己也牺牲了。我觉得这是这部书中最鲜明,最动人的人物,也是最能体现情义的部分。
当然,主人公历险的描写肯定是扣人心弦的,另外这部中涉及到宗教的知识有很多,很有阅读价值。
《藏地密码4》读后感(六):失控的人生
《藏地密码4》写的是他们深入西藏荒凉的西部,在一个大佛里面不可思议的经历。
那是一个少数密教者才知道的隐秘之地,是遗失在西藏千年历史中的“密修者圣炼堂”。
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倒悬空寺,这是密教徒专门用来修炼的地方。
这十八座倒悬空寺,匪夷所思地建筑在一座身高超过千米的巨佛的手掌之上。
巨佛的身体,则全部隐藏在神秘的藏地之下。而他们进入了据佛的肚子里。
他们遭遇无数诡异的事件,藏传佛教的秘密正在慢慢揭开。
听起来似乎很神秘有趣,可是我对那重重致命机关兴趣寥寥,这种神秘不惜因为。
虽然有时候也看得惊心动魄,但是总希望快点走出去,不要再有更多机关了。
真的很烦人,很多地方都是快进式看过的。觉得用一本书写一个大佛太冗长了。
好容易等他们终于活着出了大佛,我也觉得如释重负,好像终于甩掉一个大麻烦。
卓木强巴身体上的伤好了之后回到家里,和他父亲德仁老爷说了此行的目的。
德仁老爷问强巴找到紫麒麟又将如何。他突然一愣,说起来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想了一下说:我会和它保持友谊,让人类了解他的存在,也让他融入人类的社会。
不料,德仁老爷露出一丝讥笑,旋即惋惜道:融入社会吗?还是很肤浅的想法啊。这是你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吧,你肯定认为,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让你融入蝇蛆的社会,你会怎么样?你皱眉头了,因为你厌恶。是的,你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你认为,人的社会就是最好的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紫麒麟心目中认为最好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强巴,如果你想真正地了解另一种生物,就抛弃你作为人的想法吧,以最原始的生命状态,坦诚相见,才能获得不同物种之间的认可。人的社会……其实,远古的人类所处的,是一个多物种并存的和谐社会,人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员罢了。
看到这里不由得想到一些养宠物的人,他们对宠物的尊重和爱,未必是它们喜欢的。
有时候觉得宠物穿着衣服,看起来挺可爱的,有时候又觉得非常可笑,像个小丑似的。
即使他们把宠物当做同样的人来对待,也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满足了自己的意愿。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上学路上,看到一条街上人潮汹涌,走过去才知道来了一个马戏团。
远远看到有一只老虎和一只狮子,被驯兽师操纵着表演一些动作,周围围满了人在观看。
远远看着那两只猛兽,突然间泪如潮涌,然后匆匆走开了。
见不得猛兽被人操纵,做人的傀儡,它们应该回归森林,自由自在地生活。
说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猛兽怎么可能当街表演节目呢,并没有被关在笼子里。
似乎不太可能,可这确实是我儿童时代的记忆,我想不会是我想象出来的事情吧。
如果这是真的,可见它们经受过怎样不堪的折磨,不然的话怎能如此乖巧听话。
太可悲了!
前几年去银川玩,忘记了是在哪一个景点,竟然有一只老虎供人拍照。
不是单拍老虎,而是和它合影,我看到人们坐在她身边,把手搭在它的背或者头上。
那只老虎已经被拔掉了牙齿,脖子上套着粗重的铁链子,满脸的忧伤,一点都不威猛。
它就那样整天坐在那里和人们合影,替人赚钱,生不如死。
说这些好像和这本书没啥关系,扯远了。
很不耐烦地看完第四本,我觉得再继续看下去实在是挺傻逼的。
一开始看的时候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西藏风光,可是后来几本几乎没有景色描写了。
看不到藏区壮美的风光,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谓宗教圣地的杀人机关,非常的无聊。
看第一本的时候就知道不符合自己的阅读趣味,但竟然看了四本,还打算看下去。
当然,书不是买的,而是别人主动借给我的,这种非文学类型的书我绝对不会买的。
我认为喜欢这种书的人品味恶俗,是爱看热闹的人,我不爱这种热闹,因此很不耐烦。
但是又想试试自己的坚持,看看到底能看完几本才彻底放弃,好像为了赶快看完摆脱。
而不像看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沉浸其中,甚至害怕一下子看完了会遗憾。
只希望快点翻过去,摆脱它们。其实现在也可以不再看,但又不肯善罢甘休。
似乎是一种挑战,把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坚持干完的话,感觉挺了不起的。
就像最后那个巨大的神秘的大佛被炸毁,一个讨厌的东西小时之后,感觉非常的痛快。
假如我会坚持,终有一天把这套书看完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除了大害的痛快心情吧。
这种自找麻烦自寻折磨的想法,听起来很欠扁很傻逼很变态吧。
《藏地密码4》读后感(七):美丽的曼陀罗
越来越喜欢读《藏密》了。不仅故事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喜欢西藏的历史、西藏的艺术,尤其是曼陀罗。记得前些日子,在读到吕竞男、方新教授等人在“终极血池”也莫金、索瑞斯展开激战的情节时自己就总感觉他们是在“坛城”里作战。读到后面果然如自己所料。
“坛城”梵文“曼陀罗”,藏语“吉廓”,密宗修法活动的场所。大曼陀罗宗祭,藏传佛教最高境界的修祭法。自己最初了解“坛城”是源于一种叫“药师佛坛城”的艺术。为此自己还在新浪博客里写了一篇有关“药坛城”的博文。在艺术方面,坛城分很多的材质。有用药砂做成的药坛城,有缂丝坛城,有唐卡坛城,还有金属内质镀金的坛城等等。
在《藏密4》中,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缂丝和唐卡。缂丝,有中国“织中之圣”的盛誉,与云锦并驾齐驱。英文名的意思为“用刀刻过的丝绸”。缂丝因其制作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一人一天只能制作出巴掌大的缂丝,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技术,而云锦则采用的是“通经通纬”技术。如今,缂丝技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缂丝用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藏密4》中,还介绍了很多的艺术品。如天珠和嘎乌。天珠,藏密七宝之一。如今想要在西藏买到真正的天珠是难上加难的,因为藏族本地人的天珠是不对外销售的。天珠在藏族人看来是身份的象征,唯有神圣之人才可佩带。所以,藏民将天珠相赠代表着他对你尊敬万份。如今在西藏能买到的天珠都是仿制品。
书中讲到岳阳在倒悬空寺的人骨堆里俭到一块金嘎乌。那么金嘎乌是什么呢?嘎乌,藏人的护身符,为小型佛龛,通常制成小盒型,用以佩戴于颈上,龛中供设佛像。密宗行人于出门时佩戴,一者祈求本尊加持,二者于修法时可取出供奉,为随身之密坛。嘎乌是藏语的音译。盒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着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由高僧念过经的药丸,以及活佛的头发、衣服的碎片等。其中,以活佛的尸身血水和泥做成的佛像或泥片最珍贵。嘎乌质地有金、银、铜三种,盒面上多镶嵌有玛瑙、松石,并雕刻有多种吉祥花纹图案。嘎乌形状、大小不尽一样。男子一般用方形的,女子用圆的或椭圆形的。佩带嘎乌也极为讲究,男子一般斜挂于左腋与左臂之间,女子则用项链或丝绸带套在颈上悬挂于胸前,四品以上贵族则将嘎乌戴在发髻中作为官位的标志。
书中除了介绍了一些西藏的历史、地理、古迹、文物、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还介绍了战獒。古代操兽师曾说,驯虎难,难于狼十倍;而驯獒难于虎,宁饲三虎,不求一獒;若得战獒出,手扶花鬓哭。就是说,驯出一头合格的獒来,三头虎都已经驯好了,而要将合格的獒训练成战獒,那驯獒人头发都会熬白。可见,獒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吉祥之兽。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花叫曼陀罗花。我玩的游戏“玫瑰小镇”里就有这种花。曼陀罗是梵语的译音,意为悦意花,被称为佛教的灵洁圣物,只有天生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见着她,见到它能给人带来无止息的幸福。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观世界,寡欲走红尘,手中无物,万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无蕊的白花就被人们看作神的化身,象征着空心,无心和安心。
在古印度,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作为“天使(魔鬼)的号角”的曼陀罗花,人们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
无论曼陀罗花是圣洁的象征还是邪恶的代表,它在我的心里,永远是美丽的。美丽的曼陀罗花身上永远是有毒的,可无论它有多邪恶,也永远掩盖不了它的美丽!
《藏地密码4》读后感(八):《藏地密码4》评论-14分
倒悬空寺和巨佛,神秘的宗教和那片神奇的地域,必然会让人惊讶。这集中卓木强巴挑战的内容过于抽象了,巨佛的塑造存在于作者强大的精神世界里,能在其中感受到,何马费尽心思的尽力描绘它的繁复,可这个凭空建立起来的巨佛还是很难给予读者完全清晰的概念,读的有些晕。
每次都把困难惟妙惟肖的铺垫开来,又轻而易举的从队伍里抽出某个人找种方式化解掉,最多让队员受点伤。大半本中都是循环类似的状况,看着就有点没劲了,疲劳。
终于,“记忆的碎片趟过岁月的河...”多吉为了救卓木强巴,在一处机关中,牺牲了自己。像是《电锯惊魂1》里的情节,以锯断自己的腿为代价。
我更喜欢看些他们在休整当中的趣事儿,也是在解释前面的故事,和为了接下来的情节做以介绍。原来双方都有卧底,变数自然增加,给出了下一集的问号。
艰险在逐次的增加,期待下集中的挑战能更直观。
《藏地密码4》读后感(九):倒悬空寺打怪
看完3已经厌倦了圣城里的层层机关,到了第四部愈发不可收拾,看到豆瓣上的书评说有些“虽然有时候也看得惊心动魄,但是总希望快点走出去,不要再有更多机关了”,我读了也是这个感觉,类似的东西写一遍吸引读者,写两遍还有兴趣看看,到了第三遍彻底审美疲劳了。
小说里的倒悬空寺成了密教徒修炼的场所,强巴和莫金两组人员的探寻似乎紧张的让人透不过气来,实际还是在纷繁中让人眩晕,快速翻阅完,上百度去考证了一把倒悬空寺。
倒悬空寺被美国《时代》评其为世界“最奇险”的十大建筑之一,然而不在西藏,说的是山西大同恒山的北魏悬空寺。
北魏悬空寺
《藏地密码4》读后感(十):对于《藏地密码》想说的一二句话
《藏地密码》这部长篇小说真心感觉很棒,是舍友强烈推荐给我的,本来觉得长篇小说嘛,都有套路,应该跟其他长篇小说差别不大,引不起我太大兴趣,但是恰恰相反,看着看着才发觉这部书让人爱不释手。现在我已经看完了前四部,现在正在读第五部。
通过看《藏地密码》,不仅能够了解到许许多多关于我心目中觉得十分神秘的西藏的各种东西,而且小说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宗教的事物,比如说西藏各大宗教的历史、宗教的发展以及宗教的现状等等,十分涨知识。同时,也有许多关于犬类、藏獒、狼等等的讲述,着实让我这种不太爱看动物世界的人大开一场眼界。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上网搜索关于《藏地密码》的资料,看书评,有时兴趣来了,也会读者们的参与讨论。网上搜索说“《藏地密码》是作家何马创作的一系列悬疑小说。”悬疑我觉得倒不至于,但是书中的确有很多惊险刺激的场面,比如倒悬空寺中的许多桥段,读来让人为之振奋,似乎身临其境,自己成为了卓木强巴一行人中的一员。小说娓娓叙述,引人入胜。
这部小说以西藏和藏文化为背景,讲述探险大冒险故事,其中涉及到西藏千年秘史、藏传佛教历史遗案,以及世界各地众多的文化古迹,乃至遗迹。卓木强巴原本只是想要追查紫麒麟的下落,却在坎坷的路途中结识了巴桑、亚拉法师、吕竞男、张立、岳阳等人,还有心爱的姑娘唐敏,并在这些生死之交的帮助下,在命运的冥冥安排之中,去寻找帕巴拉神庙--一处西藏失落的神秘宝藏,路途变得更加坎坷和艰难。虽然众人都受过伤,甚至有性命危险,同时心灵上也受过不少的挫折,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互相鼓励,相互帮助,一次又一次的度过重重难关。
很多人看到第五部就已经觉得味同嚼蜡,没什么意思了,更有甚者恶语相向,可是我觉得《藏地密码》的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好坏与否,不是仅凭别人的话语或文字能够决定了的,只有自己读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