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台北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台北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6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台北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台北人》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人》读后感(一):美与死

  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斯在他的《星期天早晨》中有一句著名诗歌“死亡是美丽神秘母亲”。美丽和死亡,看似相对立,实际上却有密不可分联系。似乎美丽的东西,只有赋予难以逃脱的衰变和毁灭,才更加显得不可方物。一旦有了永恒,美艳似乎就廉价了许多。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上演了一场华丽落寞的谢幕,大部分女性人物都有过明艳动人的过去,甚至来到了台湾还在傲人地怒放,然而掩藏在这些璀璨光鲜近乎虚幻的绝色之下,却是一点点侵蚀的腐烂,衰变,和难以逃脱的死亡阴影。十四篇故事看似细腻明媚,却甩不掉丝丝哀怨和黑暗,是美与死的难舍难分,水乳相融,造就了《台北人》。

  首篇《永远的尹雪艳》奠定了死亡的基调。永远一身白衣,看起来从没有衰老过的尹雪艳,像死亡女神一样,冷艳不可亲近。相比其它短篇中的贵太太们,同为交际花的尹雪艳显得格格不入。 首篇写到,“尹雪艳站在一旁,叼着金嘴子的三个九,徐徐地喷着烟圈,以悲天悯人眼光看着她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地互相厮杀,互相宰割。”作为风尘女子,她有什么资格怜悯这些客人们呢?相比嫁入豪门醉在尘世繁华,不肯醒来的交际花贵太太们,尹雪艳又凭什么摆出一副看透人世肮脏的高贵样子呢?因为她是死亡女神,所以她用神的视角俯瞰着这帮如蝼蚁一般的人,所以她可以不顾徐太太的恨意去参加徐先生的葬礼,本就该她送走亡灵。首篇一开头说道她命中带煞,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然而还是有无数的人飞蛾扑火,只为了一堵她神秘,冷艳的风采。被美丽所吸引,从而付出生命代价。《台北人》的首篇,白先勇以死亡女神尹雪艳暗示读者在他接下来的故事里,妩媚与死亡是无法分割的。

  末篇《国葬》,唯一一个以葬礼为主题思想的故事。一代叱咤风云的将领也难以逃脱死亡的宿命。随着李将军的离世,标志着一个大时代的终结,也更加突出了整本小说极具宿命感的衰落。然而与没落相对比的是结尾秦副官回忆的南京还都时声势浩大的场面:“那天他充当长官的侍卫长,他穿了马靴,戴着白手套,宽皮带把腰杆子扎得挺挺的,一把擦得乌亮的左轮别在腰边。长官披着一袭军披风,一柄闪亮的指挥刀斜挂在腰际,他跟在长官身后,两个人的马靴子在大理石阶上踏得脆响那些驻卫部队,都在陵前,排得整整齐齐的等候着,一看见他们走上来,轰雷般的便喊了起来:‘敬礼’。光辉岁月最终只能变成记忆里的瞬间,因为光辉无法永恒,当面对不可逆转的毁灭时,才会愈发的熠熠生辉。也是这样强烈关于刹那光辉与无法挣脱的衰变的对比,给予了文章层次感和宿命感。这一头一尾对于死亡的描写,固定了整本小说的悲剧性的基调。中间十二篇小说只是在一点点地把华美与毁灭渲染地更加灿烂

  中间十二篇小说主要借助于生命的美好绽放与黯淡谢幕的对比来体现华美与死亡的相辅相成。《那片血一般的杜鹃花》,题目八个字立即勾画出一副灿烂明亮漫山遍野鲜花怒放的场面。然而文章开头却是令人作呕的关于王雄死亡场景的描写,躺在海滩上冷冰冰的尸体,被鱼群盯的面目全非。他是如何死去的?文章一点点地揭示着真相。文中含苞初放的丽儿与丑陋愚钝的王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样明艳的少女却以她的高傲的美丽间接地杀死了本就有一颗脆弱自尊心的王雄,在她的甜蜜芬芳之下,是侵入骨髓的剧毒和腐朽。 文章最后以女孩们穿梭在杜鹃花海之间结尾,“当我走到园子里的时候,却赫然看见那百多株杜鹃花,一球堆着一球,一片卷起一片,全部爆放开了。好像一腔按捺不住的鲜血,猛地喷了出来,洒得一园子斑斑点点都是血红血红的,我从来没看见杜鹃花开得那样放肆、那样愤怒过。” 本该是多么温柔艳丽的场景,却被描述地这样壮烈。本该娇艳的鲜花为什么会有一腔按捺不住的鲜血,结尾如此矛盾的描述方式提醒着我们这一片红似乎是用王雄的鲜血染成的,这些花都是王雄精心呵护浇灌的。就像他精心照料依从着丽儿,最后丽儿却把言语化成一把锋利的刀子,给了他致命一击。这片血红的杜鹃花是在用力喷吐着他的愤怒,痛苦还有脆弱的自尊心。然而在这一片红中,花季少女依旧没心没肺的传来尖锐清脆的嬉笑声,像花蝴蝶一般地飞舞着。杜鹃花,鲜血,花季少女,凄惨死去的王雄就这样被串联起来,就算鲜花与少女再娇艳,也难以洗去它们所沾染的鲜血,难以掩盖死亡散发的腐烂恶臭。

  与色彩鲜艳的杜鹃花相对比的是《秋思》中朴素的白色菊花,然而素净的菊花也挣脱不掉腐烂的命运。华夫人在花园中嗅到了草木腥臭,想起了丈夫离世前房间中的味道,“她赫然看见,原来许多花苞子,已经腐烂死去,有的枯黑,上面发了白霉,吊在枝丫上,像是一只只烂馒头,有的刚委顿下来,花瓣都生了黄锈一般,一些烂苞子上,斑斑点点,爬满了菊虎,在啃啮着花心,黄浊的浆汁,不断的从花心流淌出来” 。本来是被两朵开的极为繁盛的花所吸引,华夫人走近一看,原来繁盛的外表下是一点点的腐烂,暗指着华夫人自己的命运。虽然她还守着昔日的繁华,还如同一朵白菊一般清冷美艳,实际上腐朽在一点点的啃啮着她。这种腐朽是一点点地由内到外渗透,就像她看到的白菊一样,腐烂的是还没来得及开放的花苞子,纵然有依然盛放的花朵做掩盖,可是这株花已经没有了明天。就如同以华夫人为代表的太太们,失去了曾立下显赫功绩的丈夫们,再也回不到那个大陆那个温柔梦幻之地,她们回不到追忆的过去。然而美人迟暮,也并没有更璀璨的明天,拥有的只是被困住的现在,看似光鲜,实际上却走向衰亡。

  然而升华了美丽与衰变这个主题的是文中不同人物的态度对比。有些女子还在奋力抵抗着,想逃离衰败的阴影。有些女子则心如死灰般顺从地伏在它的脚下。《游园惊梦》里的月月红,蒋碧月,似乎来到了台湾愈更标致,愈更佻挞,在窦夫人的聚会上,都穿着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用美丽做着浓烈的醉人进攻。似乎她们明白,无法回到往昔的岁月里,才更加倔强地反抗着所谓的大势已去。在浓烈的华丽之下,却仿佛有巨大的空洞要吞噬她们。相比月月红,蒋碧月,金大班和钱夫人更像是已经心如死灰,不再反抗了。一代昆曲皇后钱夫人,在聚会上失声,无法再次演绎折子戏《游园惊梦》,就连她身为珍贵绿色旗袍都褪了颜色没有往日的光彩。她默默地接受着这一切,她的心在嫁给可以当她爷爷的钱将军之后就死掉了。又比如金大班,虽然她似乎还是张牙舞爪地显示着她在舞厅中的地位,可是她已明白自己40岁了,早比不上年轻舞女的风采。她最真挚的眼泪,最纯洁感情全部都给了阔少爷月如,却因为阶级的隔阂什么都换不回。这些上海风月场里的交际花,伶人们,藏于她们美艳动人的外表下是难以逃脱的卑贱地位,出身时的卑贱早已决定了她们惨淡并不幸福的收尾。就算嫁入豪门,总不过是年老体衰男人们养的一株漂亮观赏植物。这些美丽的花朵,要么被自然所摧毁,要么困于牢笼之中。无论她们的反抗还是顺从,结局都不会改变,华美终将扑向盛大的死亡。

  美丽注定衰变,就像落红终不能逃离碾作尘的命运。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以小人物的身世来烘托主题。因为她们单薄的命运,被美艳衬托着,才更能让人唏嘘感叹,惋惜不已。《台北人》中的十四篇故事,以死亡女神尹雪艳开场,以叱咤风云的将军葬礼结尾,奠定哀痛的主旋律。中间的故事里,美好总是以记忆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记忆本就具有这种模糊年代感,保存在人物意识美好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混杂着腐烂的鲜艳,无论是植物还是人物,不仅突出了美丽与衰变的主题,也显现了悲壮的宿命感,注定一场繁华终将黯然落幕。

  《台北人》读后感(二):意犹未尽的怅然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是描写了某一个场景里的某一个人物是某一段心情,高官太太参加牌局前细细打扮时的心理起伏,看到一丛秋菊时的感概;金大班最后遇到的事;从桂林辗转到台北的米粉店老板娘看到的人事兴衰……也许因为这样,所以读完一篇总有让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无论以第一人称叙事还是以第二、第三人称叙事,都像是从记忆里寻出一颗回忆的珍珠,细细擦拭,慢慢回味。从小说中也看不出作者有太大的情绪起伏,但能感觉到作者的悲悯,读的过程中感觉心中无限熨帖。

  书中描写的人物基本上都是1949年时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从国民党军官,到他们的夫人,到欢场娇娃等等,人的命运受时代风潮的影响,有许多的无奈与无常。但是看的时候,我恍惚想起一个场景,小时候,村里一个人,家穷,娶的老婆是一个哑巴,有一年夏天的某一天,他看见村里另一家的女人在做面条,当时菜刚下锅,锅里红的番茄,绿的青菜看起来非常好看,这人感叹了一句:这一锅红的绿的真好看。我不知道为什么过了十几年一直记得这个场景,大概是他语气中的无奈何艳羡让我印象无比深刻吧。也许政治原因造成的人的无奈是大规模难以弥补的,但是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许许多多怅然时刻,很多东西自己无力改变,也许这就叫命运吧。

  《台北人》读后感(三):"俺曾见……"——白先勇《台北人》读后

  最初知道白先勇,是因为青春版《牡丹亭》,知道他是著名的小说家,国民党高级将领桂系军阀白崇禧的儿子,却一直没有看过他写的小说。

  前一阵书展的时候陪nemo去看了“落落和项明生书友分享会”,其中就提到白先勇的《台北人》。这就是我看这本书的缘起。

  《台北人》是一串写人的小品文,茶余饭后读一篇,不浪费时间,也不会上瘾。每一篇都像是片段,像是从主角生命中截取一段来写似的,全部是open ending,从不交待后事。掩卷沉思,对于故事想评价点什么却说不出,最后只余一个“叹”字,这就是我对这部小说集的感觉。

  白先生的确是功力深厚,这部集子里面写了很多人,有将领,有仆妇,有帮佣,有知识分子,有商人,有社会底层的妓女,有名利场中的交际花,有上流社会的夫人太太,也有曾经在军队中的兵油子。千人千面,白先生寥寥数笔写来,一个个人物竟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让人读了宛如亲见。白描几句衣着饰物,就能看出人物的性格职业,写两句心理活动,就能窥见人物的过往阅历。白先生写对话的功力更是炉火纯青,什么人说什么话,对话写的活灵活现,我不禁想白先生也许是真的听这些人说过这些话吧,可是他又怎么会真的听过这么多三教九流的人说过这么多话呢:即将离职的领班的舞女说话泼辣凌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家中富贵不在的昔年阔太太说话小心翼翼(《游园惊梦》),而社会底层的妓女说话句句都透着“薄命”二字(《孤恋花》)……白先生并不用“老子想当年”这种回忆式写法明确的来述写人物的过去,然而这本书里面的每一篇,句句是写现在,同时也是句句在写过往,在写中华民国成立到大陆沦陷那段“忧患重重的时代”,更兼文字组织巧妙,行文流畅自然,读者不自觉的就着了作者的道了,竟也变成那一人那一事的亲历者了~更有甚者,很多事作者是惜墨如金只字不提的,由着读者去自行想象补完。如《一把青》,从过去到现在,人物性格巨变,然而间中经历的种种,作者竟却只字不写。然而就算不写,读者难道猜不到这中间经历了如何的痛如何的苦如何的磨难方才蜕变方才涅磐的吗。不不,“蜕变”和“涅磐”这两个词太大,对于《一把青》里的朱青,恐怕只是为了好好的活着罢了。

  所有这些“台北人”,都是外省人,都是“大陆沦陷”之时逃到台湾的,他们忆着百乐门、夜上海、夫子庙的昆曲,忆着大陆的吃食、大陆的绸缎、大陆的排场、大陆的街坊。就像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忆着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对,就是像上了年纪的人在忆着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可是忆着终究只能忆着,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了,而日子还要继续的过下去。所以《台北人》写人只是写人,只是记述,作者本人的态度,也许和我一样,只是一个“叹”字吧……

  《台北人》给我的感觉,像极了孔尚任《桃花扇》里面这一节: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至于后两句“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我以为就不在《台北人》表达之列了)

  《台北人》读后感(四):从《台北人》到《搏击俱乐部》

  刚读完《台北人》那会儿一度沉浸在小说营造的深沉的历史感里,那个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年代里藏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起初一心想写点什么抒发一下压抑在内心的难以名状的情感。但我既没有丰富的阅读量,也没有写书评的习惯,更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总觉得写什么都是词不达意的。所以,拖到今天才想着还是随便说说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和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心态变化好了。

  《台北人》的十四个故事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网罗万象。作者精雕细琢的描写,将每个人物都刻画的那么饱满。以我匮乏的辞藻,用三言两语是描绘不出那些角色的核心品质的。但相信读完《台北人》的人都会发现,里面的每个人物都被深深烙上了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的印记。里面很多角色过去也曾风华绝代,但终究抵不过历史的洪流,到头来也成了平庸,落寞的失意者。作者白先勇先生在序言中所引的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好了歌的解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部小说不管是人物的容貌,对话,内心独白以及场景的描写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但整部小说在情感表达上给我的感觉又是十分克制的。作者就像是在字里行间藏着一根导火线,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将读者埋藏在内心的复杂的情感点燃,这其中的情感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自己酝酿的。就像当初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一种剧烈的失落感、孤独感压抑在心里说不出口。

  台北人呈现出来的那个已经枯萎的时代,那些鲜活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过去,是以前任何一部台湾电影没能给我的。故事中,不管是军官将领,还是士兵佣人;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商人小贩;不管是社交名媛,还是夜场舞女;无一不背负着记忆之重负。《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里,在风月场里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看遍形形色色男人的金大班,最后笃定四十岁的女人没工夫谈恋爱,四十岁的女人甚至连一个真正的男人都不需要了。然而这样一个女人却会因为得到了一个腼腆的男人的童贞而觉得她在别的男人身上所受的玷辱和亵渎,都随着她的泪水流走了一般。《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里的男佣王雄是很让我同情的一个人物,他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员,没有受过教育,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对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并没有太多反省和审视,他这类人的命运几乎完全是由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意志决定的。十八岁时进城卖谷子被抓了壮丁,从此再也没见过家人。他问的那句:“表少爷,你在金门岛能看到大陆吗?”着实叫人心疼。随着丽儿慢慢长大开始疏远他,失去了活着的支柱的他最后选择投海,以为这样就能漂回大陆,与家人团聚。纵使是《一把青》里前后判若两人的朱青,也算不上是真的看透了吧!她大概只是心死了。正值豆蔻年华却经历了那样惨痛的生离死别,使她后来对于小顾失事身亡的消息并没有再像当年一样整个人都涣散了。相反,她选择了冷静的处理了后事,而后继续做她日日笙歌的梦。可谁又敢断定那个曾经开着飞机盘旋在她校园上空的男人不会再出现在她的梦里。小说中还有其他不同背景下的故事和不同环境塑造出的人物,但似乎每一个故事都有一股悲伤从那个时代蔓延而来。每一个人物都被过去拖着,举步维艰,枯萎腐蚀而不自知,最终被时间定格。

  不得承认白先勇是一位极具历史思维的作家,他选择从历史的角度去剖析那个时代。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台北人》是一部有历史魂魄的小说,它把各种人生体验融入到历史当中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是一部人格化的历史,一部将读者带入深沉感悟的历史。因为《台北人》我知道有这样一代人,他们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而背井离乡,自此客居台北。其中有不少后来移居美国,那时已是花甲之年,对他们那些人来说生活在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在国外,他们是中国人;在中国他们是台湾人;在台湾,他们是外省人。生命中大半时光都是一个飘零无根的异乡人,使得这些人对家乡的感情是我们难以体会的。或许是内心里那种缺失的东西让他们死死地抓着过去不肯放手。在“过去”的废墟里一遍遍重塑过去的时空。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更清楚人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因为历史是比我们自身更宏大的东西,它可以拓宽我们的认知。当一个人从历史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后,他的意识便开始变得宏大了。这让我想到一部看似不相干的电影《搏击俱乐部》传达的思想——“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无地自容。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恐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我们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一个对死亡、宇宙、战争和历史有着极大求知欲的人,自然会认识到现在所经历的失恋,工作事业中的挫败,你的情欲,你的愤怒,这一切在时间的洪流里不足挂齿,最终会被遗忘,被淹没。也唯有认识到这些,才算得上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一个完整的人。

  《台北人》读后感(五):白先勇的象征与写实

  读完白先勇的《台北人》,有两篇小说引起了我的兴趣并重新确认了一下我对小说这种艺术的审美取向。

  先说《永远的尹雪艳》,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而诡异的形象,作为百乐门的社交界名女,后在台北开了间新公馆作社交经营,她“总也不老”,有“压场的本领”,对谁都照顾周全,是百乐门时代永恒的象征,其显贵人士都愿意与她熟识,受到她细致到无以复加的款待,而与她结合的人都不免仕途衰落进而惨死,本书后记中作者的好友欧阳子提到尹雪艳象征着“魔,她是幽灵,是死神”,“潜流着‘一切皆空’的遁世思想”,并赞扬作者采用了“现代文学技巧的‘暗喻’”。

  坦白说,由于作者采用完全写实的创作手法,在阅读时本身就抱着写实的心来看待这个作品,读的时候总怀疑尹雪艳这样做事如此周全、一点纰漏都没有的人是否存在,并以为是白先勇的古典完美情节在作祟,即便后来反应过来其象征意义大于写实意义,仍然不会得到我的认同与震撼。现实的生活自有其逻辑和走向,如果非要通过塑造一个让读者可疑的角色来提示这种“一切皆空”的思想,只能让读者认为其缺乏论证关系。别惊讶,在小说的讨论里提到论证关系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或者说在我的观念里,写小说并不是那么挥毫泼墨般的畅快,而需要对人世的流转有观察有思考,如果这一切因果的关系都能通过“象征”,更或者像这篇小说中象征指对的宿命来解决,那小说就不会产生让读者会心一笑的默契感,而成为一个个解谜游戏,成为每篇研究生论文的素材。

  再说说我很喜欢的《冬夜》,就故事而言它非常的不讨巧,并非官夫人、舞女及名利场那样奢华颓靡的剧情,因为就整本书的“今非昔比”这样的主题下,从一个女人的衰老来切入是最能打动大多数作者的便利行为,让人在想象中完成一切的繁华到衰落的过程。而这篇谈的是两个五四运动中的领头青年,在年老重遇时的一个场景,两个老头子疲累生活的描写并不能激起人们想一探究竟的欲望。

  余教授和吴柱国在五四运动期间很是领了一阵风潮,带头打砸烧,充满了斗志,余教授后来在台湾教拜伦诗歌,日子相对贫寒平庸,吴国柱在美国教唐史,吴国柱回台湾讲演时看望余教授,两人提起当年仍然非常愉悦开欢心,谈起自己几十年前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为时仍然兴奋不已,我马上又开始警觉起来,白先勇该不会又要重蹈覆辙,把今非昔比感塑造的更夸张吧?结果作者棋高一着,转而由吴国柱讲述在美国的学术讨论会上已经有人在反思“五四”,把这个运动批的体无完肤,“这批在父权中心社会成长的青年,既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又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当孔制传统一旦崩溃,他们顿时便失去了精神的依赖.......”当所有与会者转而看向吴国柱这位五四运动的领头羊并期待他反驳时,吴国柱无言以对,默默地离开了会场。后来这两人的对话就离开了五四的回忆,但其中弥漫的尴尬感、失落感仍然贯穿在这场对话当中。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没有一味地陷入昨是今非的哀叹中,而藏着一丝反思精神,并让一个写实事件包含多层次的意味。首先在表面意义上,其反思五四运动的价值,当然关于这个话题可以说的非常多,这一点能暗示一部分作者的想法,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又通过让读者信赖的人物经历,在今昔的对比中产生了哀叹和反思,并对包裹其间的尴尬感感到无比的认同,这种认同并不是指向五四运动中的那部分青年,而指向的是所有人,在时代的洪流中,那些热血青年的美好回忆可能在年老时会让我们更尴尬,体会到人物那种冬夜寒雨中的枯叶的脆弱感,其实这也是象征,写实的象征,用一段极其让读者信赖的写实(两个特定人物的特定事件),高度的还原了这种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普世的主题。

  再来谈第二重反思,《台北人》中大部分的小说都是对过往生活及过往人物的无限美化以及怀念来叙述完成的,如对海峡对岸未婚妻的怀念,对过往荣耀生活的怀念,甚至对一园子花一壶酒一间旗袍的料子的怀念。回忆这种易于在光照下被打上朦胧美感的东西已经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出现过太多次了,但《冬夜》却是对这重美好回忆的反思,回忆真的是美好的么?真的值得歌颂和赞美么?别说过去的错误事件,为什么就连过去的美好青春反思起来都却让人尴尬无比?

  《台北人》的首页是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的古典诗词里到处都是这样生动的象征,可小说不像诗歌那么灵光一闪的轻巧,没有办法直接截取意象点到为止,这本书中“今非昔比”这个主题则通过小说中主人公对两个不同时空发生的类似事件的感受来进行说明,《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都是非常明显到过分的小说。白先勇处在一个文学观新旧交替,中西交汇的年代,其小说中叙事的古典性、用词的精致精准都很让人读起来过瘾,而其现代性的手法,比如在叙事视角上的尝试,意识流的运用,和叙事的不完整性,结尾的模糊性都是有先锋意义的、让人敬佩的,也是给后辈们启迪学习的,但白先勇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在描写底层人民时总觉得不够精准,全书的题材也比较重复。

  《台北人》这本书虽未写成历史书,但白先勇是一个被深深打上了国共史烙印的人,如果对此感兴趣,此书不妨一读。

  《台北人》读后感(六):台北一梦——读白先勇《台北人》

  最初想要看《台北人》,是因着看了台剧《一把青》,便想看看原著是什么样子。没想到《一把青》只是书中的一个短篇。《台北人》是一部包含14个故事的短篇小说集,作者是国民党名将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是当代华人文学巨擎。

  这本短篇集每个故事的人物,事件都不尽相同,但都无疑表达了同一种感情,即离开大陆逃亡台北人的怀旧、思乡、今非昔比之情。人物涵盖各个阶层,有叱咤风云的将军、有贵极一时的太太、有风头无两的交际花,也有普普通通的商人、知识分子,甚至有低贱的仆人、妓女。可以说,这些短篇,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内战后流亡台湾的众生相。他们抛家舍业,被迫流亡。回不去的,是永远在梦里的故乡。将军爱忆往昔峥嵘岁月,女人爱忆当年如花美貌。背井离乡的他们,定居台北20余年,过得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海峡阻隔的,不只是回不去的故乡、见不到的故人,还有飞逝的时光、流走的年华。世态炎凉,生活的残酷更是逼出了赤裸的人性。当女人们放弃爱情委身现实,当男人放弃尊严渴求安稳,这些台北人尝尽为人的悲哀。

  结合白先勇的身世,更能理解这本书的立意。作为国民党名将之子,书中人物的境遇,也未必不是他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他在书的开头引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暗指的,又何尝不是自己呢?那个年代,欠了这些人的一生。

  然而,本书的唯一缺点,就是每个故事表达的意思都太相近了,看到后面,难免会让人有些审美疲劳。14个短篇中,个人比较喜欢,也是公认写得比较好的有《一把青》、《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孤恋花》、《冬夜》,如有兴趣,可以重点看一下这几篇。

  《台北人》读后感(七):那时的中国,那时的“台北人”

  《台北人》14个短篇,描写了那个年代国民党及家属亲眷撤退到台北,在台北生活的故事,14个短篇包含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国葬》李浩然将军的国葬,《冬夜》里的余教授,《永远的尹雪艳》里永远不变的尹雪艳,《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男仆王雄……

  他们是第一代台北人,他们想念着大陆的生活却无法摆脱现在的困境,在衣食住行都试图保持和以前一样,但终究不一样,可怜又可悲。这也是唯一一代有思国情怀的台北人,他们想念着他们的亲人,想念着大陆另一头的生活,明明近的可以在金门岛上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那头的人在走动,但却连死了都漂不过去,希望着有一天能打回大陆,可以在那片乡土中埋下自己的躯体,也算是回家了吧。

  虽然现在台湾问题标题到处都是,连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课本都在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一直没有感觉,我们这一代生在盛世,网络发达,虽然从小在党的教育下学习共产主义,但越长大竟越喜欢西方的个人主义,台湾问题也不过始终知道要在试卷上写下正确答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台北人》却让我觉得台湾就是中国,他们在思念着他们的家乡,思念着祖国,死了也想回去,第一次觉得台北人竟然是那么亲切,他们中也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的同乡人,可能因为我是柳州人,又在桂林念了四年大学,读到《花桥荣记》时也在记忆中寻找那碗难忘的桂林米粉,那难忘的大学生活。

  我一直在避免看清朝、民国的相关历史、电影、书籍,可能是高中历史描述的那么凄惨,那么无聊,强大的中国到清竟一直衰落着。看过《台北人》竟觉得自己那么愚蠢无知,乱世出英雄,乱世才是历史最丰富的时候,这两个时代的发展对如今的中国的影响才是深远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和我印象中的不一样,对自己的愚昧无知再次感到无奈。

  其实我最爱看的各种恐怖暴力的小说,第一次看那么正经的书,刚开始竟有些看不下去,但是这本书的文字竟然有魅力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直至看完,为了写书评,我甚至看了第二遍。看来我还是可以好好看书的!这是我写的第一篇书评,我会继续下去的~

  《台北人》读后感(八):越来越醉心于悲剧文学

  近来拜读了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题目与我第一反应想到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这是14篇完全不相关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思旧赋》和《孤恋花》真是使我又震惊又惊喜。它们在我心中可以算得悲剧一类的文章,这让我对悲剧又产生了新的理解。

  其中,《孤恋花》中娟娟的犯罪和她的故事虽然让人不寒而栗,但你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深沉的叹息和怜惜。整章文字充斥着“阴气”,但却总能细嗅出一缕“圣光”的“气味”。娟娟告诉你的,“这是各有各的命”与她凄惨却几近麻木的生活,仿佛向你展示了这些下层的浊女身上那个动乱不堪、毫无道理的社会风气。

  人生的某些时候,就像是一碗毒药摆在你面前,你可以无视,也可以拒绝,但它总会浸入你的皮囊,浸入你的五脏,不知不觉间,慢慢把你彻底改变。一开始你会反抗会痛苦,久而久之,人反而会应了那毒,变得适应了起来。就像娟娟一开始惨淡的苦笑,疯掉之后反而灵魂从肉体中彻底脱逃出来,最终她的笑透露着浓浓的婴稚一般的憨傻。人生终究繁华落尽,留下个“青春欉,谁人害,变成落叶相思栽”。落叶归根、返璞归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悲剧的出现之所以动人,在于它直勾勾的抨击了人性的弱点。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使命,也是悲剧使人惬意的原因。叔本华以为悲剧的结局是“退让”,我认为他只是看见了一点一滴的堕落,而没有望见大海的金波荡漾。”这是名家的赞扬,而我也醉心在此。

  《思旧赋》中,痴呆的少年是家族枝叶散尽的最后的果,而他的可怜反而更强化了读者之前对这个家族的不屑一顾。这个家族的破败也正如开头形容的街巷景致一般,被新事物毫不留情的重重包围、吞噬,不声不响。据此,人生的无常也不经意的表露了出来,一系列的意象、比较和回味使读者内心也浸满了温润之气,谁不是由繁盛而往衰落,谁不是风风火火而后冷冷清清呢?懂得,让人鲜活、让人真实。

  白先勇先生的描述中贯穿了“生死归一”的哲思,所有人,无论上层军官,还是下流娼妓;无论回忆繁华没害,还是现实悲喜交织,一切都会走向尽头,一切都还会再来。

  《台北人》读后感(九):《台北人秋思》象征

  《秋思》是台北人中一篇篇幅极短的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就在短短三十分钟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秋思》也同样承载了《台北人》一贯意蕴丰富的特点,这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象征的运用。 本篇题为“秋思”,读到这个标题时,我就不禁想到了元代马致远创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小说标题其实就蕴含了深刻的涵义,和马致远的小令意味意境也都相同,小令中,“枯藤”、“老树”和“瘦马”这些萧索的意象,自然而然地“秋”这个意向就带给人一种凄凉,迟暮和枯萎的感觉,同时,“思”的蕴涵意味也被体现在了一个“断肠人”上,刹那间,为文章带来了悲剧之感,把这样的情感和理解融入到《台北人》的《秋思》里,这样的“秋”也就可以象征当时国民党政府败北,溃逃台湾,时代变迁让所有的“台北人”们都有光景大不如前的萧索感,也同样可以象征着对文化一步步没落的忧愁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下,“思”可谓是有理有据,这里的思,可以是一种家国之思,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之思,但他们体现的共同点,都是时境变迁,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的悲剧感。 《秋思》最典型的意向就是“一捧雪”,作者也成功地将深刻的涵义它的各方面的特点,进而使得这篇短小的小说也能够有效“载道”。华夫人初到花园时,作者就对“一捧雪”的样子和花性,“一团团,一簇簇,都吐出拳头大的水晶球子来了,白茸茸的一片,真好像刚落下来的雪花一般”一捧雪给读者带来的是洁白无瑕的纯洁,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者是回忆。“太娇弱了些,去年种下去,差不多都枯死了,她叫花匠敷了一个春天的鸡毛灰,才活过来。”这样的花性,可以说象征着台北大环境,正如白先勇曾经说过:“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所以在这里,一捧雪其实就象征着白先勇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样的象征也构成了两个方面的意味并形成了对比,首先是对华夫人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前文中,华夫人的装扮以及她的行为都向读者展示了她中国味的,她不愿被称作“摩登外婆”,她不愿使用那些“玻璃瓶罐”的化妆品,她佩戴极具中国风味的翡翠,她穿着旗袍作为参加聚会的服饰。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台北社会的一种诠释,“一捧雪”在台湾难以存活,象征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或者“中国的文化”难以得到延续,表现了在那个时代下,“台北人”被西化的时代风貌。 随着华夫人的脚步,以及视角上描写的深入,作者对一捧雪进行了更加全方位的描写,“在那一片繁花覆盖着的下面,她赫然看见,原来许多花苞子,已经腐烂死去,有的枯黑,有的上面发了白霉,吊在枝桠上,像是一只只烂馒头。”这些在繁花下“腐烂”的花,已经失去了一朵花的真谛,不再是美丽的植物。其实这些意向就象征着,与华夫人形成鲜明对比的万夫人,万夫人即将前往日本,于是在学习日本文化,从她的名字万吕如珠到她的仪态描写,“连走步路,筛茶壶,也那么弯腰驼背,打恭作揖,周身都沾了东洋婆的腔调儿。”都可以看出她被“日化”的特点,所以作者才用腐烂的花苞来象征这一类赏识祖国文化意识人。“华夫人嗅到菊花的冷香中夹着一股刺鼻的花草腐烂后的腥味。”这阵味道,勾起了华夫人对丈夫的回忆,作者将曾经的将军气派呈现在我们面前,”南京城的菊花也开得分外茂盛起来。”“他的披风吹得飘了了起来,他的指挥刀,挂在他的腰际。”但是时境变迁,这些过去的气派可望不可即,所以那美好的花朵才在将军的病房中产生了一股腥臭味,在台北的菊花和南京的菊花形成对比,这样带着腥臭味的花朵,代表着华夫人的心酸,她只能一个人活在这世间,更加象征着像将军一样为祖国驱赶侵略者,对敌人恨之入骨的气概在渐渐消亡。 全篇的结尾,被独立化作一个小节,它叙述华夫人选择要送给万夫人的花,我认为作者在此处的情节设置,表现出了华夫人内心的矛盾,首先是“华夫人迟疑了一下,又随手掐下一枝菊花,才从花丛里跨了出去,往大门走去,一束拜簇簇的‘一捧雪’拥在她的胸前。”这里华夫人的迟疑,直接表示了她的犹豫不决,前文提到,华夫人认为万夫人是会糟蹋“这些极尊贵的‘一捧雪’”,所以华夫人对于万夫人这一类人的情感应该是负面的,但是,华夫人最终的决定依然是“一捧雪”,这样的想法和行动不一致性,也表明了人们被西化力量的强势,而最大的牺牲品,也就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捧雪,所以这样最后的结尾,为这样的文化没落,蒙上了一层更深的悲剧。 总而言之,虽然《秋思》的篇幅短小,但是它依然有《台北人》里小说一样的特点,语言隽永,意义深刻,要在这样少量的字数下,达到兼顾这两个方面的目的,就少不了运用意向的象征,从侧面表现主题。这篇文章主要借用“一捧雪”这个意向来象征中华文化,这样以来,围绕着一捧雪进行的描写以及事件,就被作者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味。

  《台北人》读后感(十):Kindle笔记

  #Kindle# 2015.12.31-2016.01.17 中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写法,遗老遗少丧家犬群像,刻意寓意,还难称大师。

  -----------------------------------Kindle笔记-------------------------------------------

  1. 满园子里那百多株盛开的“一捧雪”,都在他身后招翻得像一顷白浪奔腾的雪海一般。

  您在位置 #9331-9332的标注 2016-01-09 16:38:24

  2. 过去是爱是灵,现在是欲是肉,这一主题含意,除了在上述二篇外,在《台北人》其他篇中,也时常出现。

  您在位置 #10283-10284的标注 2016-01-12 13:45:55

  3. 但在白先勇视界中,“昔”象征生命,“今”象征死亡。这一特殊看法之根结,在于白先勇将“精神”,或“灵”,与生命认同,而将“肉体”与死亡印证。

  您在位置 #10351-10353的标注 2016-01-13 08:13:34

  4. 白先勇亦存心将他的冤孽观,引申而影射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文化。如果人的全部理性,都无法控制与生俱来的冤孽,那么,同样,一切人为之努力,皆无法左右命中注定的文化之盛衰,国家之兴亡,社会之宁乱。

  您在位置 #10377-10379的标注 2016-01-13 08:18:57

  5. 如果说《台北人》是历史,那也是一部人格化的历史,一部让小说人物、作者、读者一起进入一种混沌感悟的历史,而不宜以历史学的眼光去精确索隐和还原。记得欧洲启蒙主义大师曾经说过,文学艺术家之所以会看中某个历史材料,是因为这个历史材料比任何虚构都要巧妙和强烈,那又何不向历史老人伸出手来借用一下呢。生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白先勇可能没有他们说的这样潇洒,对于辛亥革命以来有些历史事件,白先勇甚至可能会抱有他笔下的赖鸣升(《岁除》)差不多的心情:没有伤痕的人不是能够随便提得“台儿庄”三个字的——白先勇也是以历史伤痕感受者的身份来沉重落笔的,但总的说来,他不是感慨地在写历史,而是以历史来写感慨。

  您在位置 #10464-10469的标注 2016-01-14 10:26:00

  6. 他所写的既非社会史也非政治史,而是福克纳所说的“人心的自我挣扎”的历史[3]。福氏所写的,也正是在另一个文化里被人剥夺而失去依凭的一群。

  您在位置 #10635-10637的标注 2016-01-16 13:02:20

  7. 一九七八年《译丛》刊载了他那篇回忆老舍的文章”Lao She in America—Arrival and Departure”(中文原文发表于《联合报》),这篇文章绵里藏针,分析老舍在美国的生活以及一九四九年离美回返中国前夕复杂矛盾的心情,冷静客观,随处暗下针砭,表面却不动声色,英文用字的分寸拿捏恰到好处,读来非常过瘾,这应该是研究老舍的一篇重要史料文献。

  您在位置 #10754-10757的标注 2016-01-17 16:14:4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