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洗澡之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洗澡之后》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洗澡之后》读后感10篇

  《洗澡之后》是一本由杨绛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洗澡之后》读后感(一):成全

  是否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大团圆结局呢?“人艰不拆”,因此要每一个人都成双成对才好?连小丽都有人照顾,不来打扰亲生父母平静,许母也离世了,总之,一切阻碍都没了。

  当年那么喜欢《洗澡》的我,甚至买了杨先生小说、剧本,喜欢她笔下的“牛棚”生活,再艰苦的环境里也有着温馨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认真、对未来的希望

  “姚宓”幸福吗?我觉得许杜尽管因为貌合神离,尽管因为姚而发生口角,但大环境变动时仍可彼此安慰,仍看上去相亲相爱,是“标准恩爱夫妻”,就这样分手不过是为了成全吧。

  “理直气壮年代,我们很相爱,去拥抱生存之中的残酷无奈”。

  为这残酷人生给一个圆满收稍,免得什么其他人狗尾续貂,这就是杨先生的一个小玩笑,我们读者也别太认真,且“读”且珍惜

  遥祝杨先生老年节快乐

  《洗澡之后》读后感(二):不要将精神恋爱类比“纯洁友情”,不然太绿茶。

  因为之前只看过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所以想拜读一下同样被人推崇的杨绛先生的文章。于是选择了她的《洗澡》和《洗澡之后》。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她的文字有种钱钟书的影子。不知道是我多心还是事实,也许是因为两人在一起久了,就相似了?接着,读着读着,男女主角开始显山露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两个男女,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最多有种微妙的别扭感。不过刚开始没多少。

  许彦成虽然对妻子只有尊敬没有爱情,但是毕竟他自己当时接受了丽琳的求婚,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是简单的结合,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姚宓刚开始还秉着许彦成是有妇之夫的道德观念犹豫徘徊,后来敌不过内心的真意,与许彦成开始暗暗联络系情。如果这时候只是如杨绛所说是“纯洁的友情”,我只能姑且将其理解为先生对于此词语与我们这个时代概念有代沟。这叫暧昧隐含情愫,不叫纯洁的友情。

  随着剧情的推移,两人毕竟情难自已,被人知晓也是早晚的事。只是当被丽琳撞破问责的时候,许彦成竟然一再否认自己爱姚宓,只说是友情,还嫌弃丽琳想太多。我只想说,这时候,要为男女主角辩解的话,我只能勉强说与其是友情还不如说是精神知己。但这个时候,对许彦成的感觉越发不好了。

  后来许彦成和姚宓在书房你枕膝来我抚肩,你侬我侬时,丽琳碰巧看到了,两位主人公自认为心中清明所以解释说这是知己间的行为,两人同心交心,与爱情无关。这时候,我对姚宓不想评价什么,只想说对许彦成是失望的。换个角度说,是对杨绛先生的观念是不能理解的。是精神恋爱就坦坦荡荡地精神恋爱,用不着方面行为偷偷摸摸生怕被人撞见,一方面又又特意申明是纯洁的友情,是君子之交。如此脑回路实在是让人觉得比狗血还狗血。

  那个时候,我还一直希望杨绛用的是反讽,这样我就能理解男女主角的一系列思想和行为。但是后来在读《洗澡之后》时,发现杨绛是真心喜欢这对主角,还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纯洁的友情“的时候,我只能感慨,我绝对看不上这种没有担当的,自以为是站在自己立场的道德制高点上的”精神恋爱“。我甚至觉得许彦成根本配不上丽琳。许甚至认为为了找到真爱,之前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经过的事都不是事。还一味厌恶丽琳的嘴脸与行为。可丽琳也许”标准“了些,世俗了些,但是她是一个真性情女子有勇气也有担当,甚至在丈夫偷情被他人暴露时为其解围。因为她觉得毕竟是一家人,是夫妻。而许的心里因为只有姚宓,于是周围一切阻碍皆是丑恶是的,真爱就是真爱,没什么好批判的,但是遇到了真爱,而恰巧又是成年人,就要敢作敢当,是该对不起妻子的部分就要真心觉得歉意。我最看不上的就是明明对不起妻子,却硬是说妻子对不起他和姚宓。是真爱也不能如此糟蹋原配的心啊。

  在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难道是一本由一朵不自知的高龄白莲花写一朵年轻白莲花与渣男和剩余炮灰的披着纯洁友情外衣的推崇精神恋爱的精神偷情人终成眷属的旧知识分子时代的小说吗?(这里没有任何人生攻击用意,纯属个人想法)

  《洗澡之后》读后感(三):洗澡不应有后

  自己的狗尾续自己的貂,这么悲催狗血的事居然由杨绛老先生亲自为之,只能当她老人家年纪太大糊涂了。

  《洗澡》的敦厚内敛,幽默风趣,机智讽喻种种精华通通一扫而光,硬生生按上一条流水账大白话的烂俗狗血大尾巴,真真让人情何以堪。

  翻了两页就觉不对,总觉得好戏还在后头,再看几页愈来愈烂,文风如同剧情提要,情节味同嚼蜡人物扁平无趣,全然没了《洗澡》的光彩。

  索性跳了去看后头,最后一句“姚太太和女儿女婿,从此在四合院,快快活活过日子”,真真笑掉大牙,果然从头烂到尾啊,哈哈!这书实在不值得花费我如此宝贵奢侈的时间

  多加一星送给曾经深爱的《洗澡》,两星不谢,直接弃之。

  《洗澡之后》读后感(四):读《洗澡之后

  如今对读厚重的图书开始有了恐惧感,一般有空阅读总是选择些小册子,《洗澡之后》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要读《洗澡之后》,结果又重读了《洗澡》。前者只有4.5万字,后者17万字多,也就多花了几个睡前的时间。但是当你连续看下来后,两书除了人物的承续外,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杨绛先生写《洗澡之后》另有目的,就是她自己说的“为了卡位”,怕后来续书者糟踢了她心目中《洗澡》的主人公形象,她把这局给结了。由于围绕这个目的写这本书,主题相对单一,写作也相对自由,所以我感到更能反映作者的才情(虽然由于年龄的关系,有些章节写得不够精炼,有重复拖沓的地方)。而像《洗澡》因为触动某个神经,虽构思比较巧,并用自己的擅长(了解和熟悉知识分子性情),把之放在大时代下来表现,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在一段时间里颇受好评(其实这些好评基本着眼于作者涉及对敏感时代的评价,而非作者擅长的才情)。在小说中可以发现,正是作者所擅长只能反映她所了解和熟悉的人和物,自然对这个时代的折射出来的影响也不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评价,只能触及表象上东西,而无法深层次的反映,更无论操弄时代的内幕及背景。这也影响了作品深刻。如此作者在反映这个时代时通过自己的才智扬长避短,既让作品具备了自身的特色,也留下了某些遗憾

  而《洗澡之后》则不同,在写作上她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完全按自己的心愿来写作,完全发挥自己的擅长,而无需花费精力去避开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这让我联想到她从《倒影集》一路过来的风格。我看《洗澡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语言,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雅”。一般而言,小说就是讲故事,小说写得如何决定于讲故事的方式方法技巧,其中语言是关键因素老实说,《洗澡之后》的叙事方式方法和技巧都很传统,包括语言,传统并不意味着不好,对比现代小说,总会给人以新意不足之憾。但惟其语言,有传统的底子,在运用上就会有独特的风姿。比如作者叙事语言的雅,让人感受到《红楼梦》的叙事语言味道,又有其自身特色。不见华丽风骚,没有恃才卖弄,在看似平淡随意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语言功夫的深厚,在娓娓道来中处处透着女性秀气和细腻,如此营造出一种雅的氛围,给读者一种阅读的快感。

  《洗澡之后》也就一言情小说,因为是一位百岁老人所写,从而成就了作品的独特价值

  《洗澡之后》读后感(五):洗澡之后皆欢喜

  如果说《洗澡》的结尾姚宓与许彦成的咫尺天涯为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那么《洗澡之后》则用皆大欢喜的结局终结了这样的遐想。

  《洗澡之后》虽然延续了《洗澡》中的人和事,但是讲述的故事却不尽相同。《洗澡》刻画的是1950年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里的知识分子群像,《洗澡之后》则明显地以姚宓与许彦成为主要人物展开叙述。与《洗澡》对于这场思想改造运动的前前后后的细致描写不同,《洗澡之后》只是在描写杜丽琳下放劳动的故事中,才对1957年开始的“大鸣大放”运动多用了些笔墨。姚、许二人的故事才是该书的重点

  姚宓与许彦成无疑是作者杨绛先生钟爱的人物,为了成就他们的美好姻缘,作者对小说情节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既然在《洗澡》里的姚宓与许彦成只能“发乎情止乎理”,那么现在就让许彦成的太太杜丽琳主动来结束婚姻的束缚。而杜丽琳的主动,是因为她在下放劳动中遇到了真正爱她的男子叶丹,有了好的归宿。这样,姚宓与许彦成就不用再背负道德的包袱。而许彦成与杜丽琳之女小丽决定不跟随父母生活,也让姚宓少了当后母可能出现烦恼。至于与姚宓关系甚好的罗厚,则由姚宓将其与聪明活泼的女大学生李佳撮合成了一对。最后,三对有情人都走到了一起,可谓结局圆满。

  杨绛先生在《洗澡之后》保持了她一贯的含蓄而平淡的写作风格,点到即止,绝不过多铺排。然而,细心的读者总能从她看似平淡的文字中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如小说的名称《洗澡之后》既可指本书是《洗澡》的后续之作,又可指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结束之后,还可指小说中姚宓与许彦成按照习俗洗澡之后才进行婚礼,“好像把过去的事一股脑儿都冲洗掉了”,暗指两人都获得了新生。小说的结尾是在中秋节,正是天上人间团圆之际。小说里的有情人此时都结合在了一起,《洗澡之后》这本小说也圆满结束了。

  杨绛先生在小说的结束语中略带俏皮地写道:“许彦成与姚宓已经结婚了,故事已经结束得‘敲钉转角’。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钱钟书先生在天有灵,若他读到这句话,也会会心一笑吧。

  《洗澡之后》读后感(六):“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

  七月得知这本书即将出版,上个月早早地就在亚马逊预购了,还赶在亚马逊到货前一天重看了一遍《洗澡》算作复习,《洗澡之后》到手刚好能接上剧情。

  这本小书尽管是《洗澡》的续篇,读来感觉艺术水平却不及《洗澡》了,亮点没有那么多,语言风格似乎也有不小差别

  毕竟《洗澡》意在描绘政治运动背景下形形色色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而新作尽管提及后来的反右,只轻描淡写,主要还是为“阿宓”和“那位犬子”谋求圆满的结局。就像作者在前言和结束语所说,她“嫌恶”别人糟蹋许彦成和姚宓纯洁的友情,一定要亲自为他们的情感归宿“敲钉转角”。

  然而这部续集中杜丽琳性情似乎大变,她的一段新感情也显得铺垫不够。《洗澡》中的丽琳有个“标准美人”的绰号,能猜到杨绛先生对她的评价是负面的,但到底也是一个举止得体,情绪有度的淑女形象。然而她在续集中的形象如此不堪,看来不仅是为了给主角的完美收场让路,更可能是作者对“杜先生”背后原型人物的不满在上部中还没有彻底表露。究竟为什么还得各位读过作品自己判断。

  《洗澡》每部都以《诗经》或古代民谣中的词句作题目,既古雅又突显主题,可惜续篇并没有延续这样的格式。

  都说作家出版了作品就像母亲诞下了孩子,而这“孩子”以后的命运却全不在“母亲”手里了,而杨绛先生似乎并不服气,写下这部续集,还在结束语的最后留下顶俏皮的一句话:“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可见她对姚宓和彦成两人的感情有多爱护。

  杨绛先生年逾百岁还笔耕不辍,我们读者也不必用太苛刻的标准来衡量这部新作,她用四五年时间完成这部四万多字的续篇,已经是给读者好的礼物和最大的激励。

  顺便扯个题外话…《洗澡之后》封面题字头两个字都认得是钱锺书题给《洗澡》的,但“之后”二字是谁的字呢,是集的钱先生的字还是杨绛先生自己写的?

  《洗澡之后》读后感(七):全书显得寡淡

  《洗澡之后》乃是杨绛先生的代表作《洗澡》的续篇。杨绛先生说身后不愿故事假手旁人。《洗澡》是没有结尾的故事,这次把男女主角的婚姻都做了安顿,断了好事者的念想。

  据说《洗澡》是反映建国后知识分子改造,我看过却不太明白在写什么。说是描绘研究众生相,可分明有主角,故事集中,其他人只是极简的陪衬。真正“洗澡”的过程每人两页纸,这部分算是核心,是精彩的。可惜篇幅太少,比例太低,所以全书显得寡淡。还有上海沦陷期间杨绛先生的喜剧《称心如意》,外界评价极高而我没觉出什么好。反而是《干校六记》《我们仨》等情真意切,哀而不伤。钱钟书评杨绛先生《围城后记》“文笔之好,自不待言”,我觉得极好,干净隽永,有知识分子的清高而不做作。

  对于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我平常最怕的就是掐头去尾不告诉我作者信息去评价一首诗——虽然是我最应该会的本领。一般来说要么给我个名家的非佳作,要么给个非名家的佳作,随处抄来的歌词啊,同学朋友圈里的句子啊,甚至很多时候就是提问者自己一时兴起的作品。

  这哪一个都是“陷阱”,虽然绝大多数情况并非提问者故意。我有我专业的架子必须端着,可这问题要怎么答呢?第一种情况,我真心觉得名家也是有平庸之作的。泰戈尔《飞鸟集》里有些短句不比优秀的“鸡汤”强多少。因为一定程度上,鸡汤宣扬的内容本就与泰戈尔这样温和的歌者契合,只是层次高低。反映在具体创作上,齐威王的“下马”比不上田忌的“上马”“中马”是完全合理的。

  同样,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有一颗慧心,都能领取生活赐予的礼物。诗意存在世上每一个角落。我寝室的一个同学,在某天吃了一个梨后,突然发出“梨(离)的里面是核(合)”的感慨,就这么平凡生活中对的一句,交了第二天当代文学的作业。如果美好的诗意只眷顾沙滩、眷顾蔚蓝的大海,眷顾美丽的姑娘,那没有沙滩没有海的不美丽的姑娘该由谁来陪伴谁来安慰,平凡的世界怎么唱歌?

  所以“给作品一个出身”完全错误,英雄不问出处。是我不够自信,在我觉得一首诗普通的而对方大惊说“这可是普希金啊云云”或者我觉得极好而对方幽幽地说是网上某个不知名的写手时,仍旧觉得心虚。心虚只是一时解释不清上述的理由,并不是真的错,下次再碰到这样的事,依旧说实话。

  《洗澡之后》读后感(八):从时代白描到没有时代

  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迅速看完了这本洗澡之后。诸位都有了一个团圆的结局。文笔简单,像童话,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但总是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子写故事。

  完全凌驾在空中,可以理解作者是出于对自己创作的人物的喜爱,才生拉硬拽给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个看似美好的世俗结局。杨绛先生目前在朋友圈的形象变成了,理想婚姻和把平凡之路走出不凡的代表人物。话说杨先生出生新派大家庭,嫁给钱先生后,甘愿洗手做羹汤,一生做钱先生的贤内助,将自我的价值体现在与钱先生的相伴里,终究还是没有离开传统的价值观。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不是嫁作一个理想夫君,一切就perfect了。自我的人生里,混杂着太多的质疑和迷惘,不是一个理想夫君就可以解决一切自我的问题。只是相伴。

  洗澡里,最后大家情有所终,草率结婚,好像就大团圆了,可是未来的生活,怎么可能就此圆满,问题全部解决呢。小说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完全虚掉,人物变成二次元,想法简单,做法直接。确实是意料之外,更是情理之外。

  《洗澡之后》读后感(九):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

  按网游的说法,我给读书人大致分为两种经历:

  一是初心者转职成知识分子再二转成文人,三转为大家或匠人;

  二是初心者转职成知识分子再二转成士子,三转为政客或公知。

  当然这只是我随便开玩笑乱说的。。。

  钱杨二人无疑是前者

  先生的文学造诣及成就自不必赘述。

  《洗澡》这部小说的风靡是很多年前的事,先生以百岁之龄再写《洗澡之后》实在很难得,虽说这部作品就目前看在读者中的评价并不太高,可是,这又有什么影响呢,读完这本书,我总觉的这其实是先生写给自己的。

  作家,是很爱惜自己笔下的人物的,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在这部续集中,先生毫不掩饰着自己对姚宓和许彦成的偏爱,以至这部续集更像是别传,专为两人所写的别传,而原作虽然对其他角色也有亲疏远近之分,却并不像或者本书一样单把笔力凝聚在他二人身上。。

  中国人一向喜欢大团圆结局,当年的《洗澡》恰恰是个开放式的结局,于是给了读者遐想空间。按照先生自己的说法,是被她所看到的各种结局猜想给气着了,这也恰恰证明了她对这部作品的爱,容不得其他人对她笔下的这些孩子们的糟改。

  读完这本书,确实觉得太不尽如人意,杜丽琳的变化、新的恋情、还有许姚的接触都显得十分仓促而奇怪,给我的感觉是先生为了最后的结局,将这些人物在性格上写死了,虽然人物都还在,但已不是本来的样子。

  但是这本书,先生以百岁高龄,写出这样一个结局,是因为自己对作品的爱,对那些孩子的爱,我以为,毋须再苛责什么,想想同龄的作家,已是唏嘘不已。

  《洗澡之后》读后感(十):洗澡何必有之后

  <洗澡之后>看完了,蛮失望的,前作中的精华都没了。基本再没有对知识分子那种洞若观火的体察和描绘,也再没有温和下的犀利。这正是前作最好看的地方啊。老先生只是为许姚一众人等续个结局罢了。

  说说人物。姚宓许彦成虽各有缺点,但前作里还是颇令人欣赏的正面人物,有个性,也有勇气,没什么知识分子的懦弱。本作中基本再没什么刻画。其实光说他们也冤屈,罗厚的忠直而不失趣味,姚太的自矜文艺又能有同理心,表现得都不多。丽琳出人意料有新的性格发展,但还是因为要使许姚恋变得光明正大的缘故。前作中面目不一的各色知识分子,不管可喜可厌,都是有趣味性的人物,实在很怀念你们。

  然后情节。本作没啥情节,除了多角恋就是大家在搬家。自姚氏母女搬至陆家始,到许彦成搬进姚家终,所有人都在忙乱地搬来搬去。给罗厚找对象的情节简直莫名其妙,只为许姚二人扫清障碍铺路而已,三家人一见如故温哥哥李妹妹的套路简直天真如话本小说,只有许姚新婚夜罗厚

  关门时的寂寞还有那么一丝丝人间烟火。右派下放的曲折作者完全不欲多说,只交代丽琳别恋了拉倒,遇狼轻描淡写,劳动轻描淡写,也许是举重若轻,但对现在的读者是很难触动的。总而言之,所有的情节要么就像铺流水,要么为许姚铺路。至于合理性我就不说了,姜敏会自杀,丽琳会下放,许彦成和朱千里倒平安无事,这会不会太理想了?

  最后说说那个四角恋。丽琳真是很悲剧的角色,论出身论事业论做人,样样使人羡慕,但从头到尾全书里但凡作者笔下有点见识的人物,评价她就一个字:俗。也不知道俗在哪里,大概是不够清高,没有理想,缺乏书卷气?这个我们看起来不大要紧,在知识分子那里却是大罪过。也有可能高级知识分子的眼中,太会做人就是个缺点。当然夫妻之间气场不合是个很无奈的事,也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是夫妻间还有个说法是日久生情,许彦成对丽琳并不算厚道,有时自私薄情得让人无语。他送丽琳下乡时一时冲动拥抱安慰了她,那是义,不是情。从这些看来,分开也好。而丽琳一下乡就就开始寻觅对象的做法也使人瞠目,这真是她在前作中从未展现过的个性,太突兀了。姚宓和许彦成一直偷偷见面,本作一隐而过,却终究没掩藏。嗯,其实都不算厚道人。

  我一直以为杨绛对许姚二人是有保留的欣赏,所以并不掩饰许的自私幼稚,没想到最后会大张旗鼓为二人续作来张目。我也一直以为杨绛其实同情丽琳,所以给了她很多恻然的细节,没想到最终还是一个俗字。从这点看,洗澡之后毕竟还是有一点点原作的犀利,看似温和,其实对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容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