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烟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烟村》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1 20: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烟村》读后感精选10篇

  《烟村》是一本由王以培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5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烟村》读后感(一):烟村,多么诗意名字

  烟村,多么诗意的名字,作者打造的江边小村是宁静和谐的,具有浓郁的历史风土人情的,让人仿佛置身于江边,行走在其间,隐约还可以听到正艾或是冉瞎子的歌声,但是这只是美好一面,在历史长河中,烟村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摧残,期间的小人物命运既有时代的烙印又有个人人性的体现,烟村没有错过历次的斗争,这些荒谬的斗争到底是谁的错?是民智尚未开启?是有人兴风作浪?难道轻松的归于集体意识就可以置之不理了?不是说以史为鉴吗?心中有很多疑问,希望此类运动不要再发生

  看完这本书,会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会从心底里敬佩作者数年来在江边行走记录沉没区历史的精神

  《烟村》读后感(二):江水之下 ——评《烟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人在岁月里走得愈深,愈是能在简单里的事务上看到真谛。这首曾经从无数孩童口中蹦出来的歌谣,朗朗上口,如今成为一个不惑之年诗人在江边拾捡到的史诗,微言大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每一次出走,家都化成烟在前方引路招手,那在路上的心灵不是离开反而是在归家。烟村,多好的名字,它是炊烟袅袅的故园,温暖真实;亦是缥缈如烟的故园,美好永恒

  对于受江河哺育的人而言,最本质感情在江边;对于受江河灌溉的文明而言,最古老的家园在江边。出生在长江尾的王以培,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花上十年,沿江旅行,走到长江头,倾听那成千上万老人讲述他们的心声,他用心去记录那些故事,用血去酝酿那些历史,在他的文字里,先辈们复活过来,沉入江底的家园又重现往昔的波光帆影,那里是烟村。

  烟村的出场,有“九朵莲花三枝藕”的风姿绰约,也有“原封醪糟酩酩甜”的温暖淳朴。在青石板上奔跑的正艾正清,在江河岸边吹拉弹唱的冉瞎子杨花,民歌与川号,蝴蝶与鸳鸯,皮影戏和木偶剧,神兵与江湖艺人,让我们走过汪曾祺《受戒》里的水乡,走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来到长江头的烟村。作者为我们塑造了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那些有情有欲的故事,正艾善珍的两小无猜,燕国斌韩维芬的惊世骇俗,能空戒清的隐忍悲凄,无论笔墨的轻重都给我们留下了栩栩的印象。然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并非“生于斯长于斯”的作者竟能将烟村的民歌民俗随手拈来,描写得如行云流水。若不是长久以来作者以一名文化搜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行走在江边,奋力抢救那些老人们口耳相传的地方志,那些墓碑上的墓志铭,那些江面行舟上的号子,那些浊酒茶杯中的野史,那些古老生动的文明恐怕都已随着家园的沉沦一起消失殆尽。昔日的作者在长江边听老人讲故事,今日的作者奋笔书写那些已经在地图上消逝的地方,为我们讲述那里有过的命运沉浮人世冷暖

  如果说小说第一部里的烟村弥漫着人间炊烟,是水墨色,那么第二部、第三部里的烟村则充斥着斗争硝烟,是浓黑色。日本的轰炸机嗡嗡而来,大跃进的高炉呼呼作响,文化革命的红卫兵来势汹汹,斗日本军,斗地主豪绅,斗右派,人都仿佛着了时代的魔,陷入了“斗争”的迷狂中。作者在历史教科书之外,为我们书写了一部关于人和人性的历史。善珍抱着“救人”的心愿选择了悬壶济世,然而地主家庭出身的她纵然隐姓埋名治病救人,依然逃脱不了被“斗争”掉的厄运;正清握着怀里的箭头,想着为革命、为天下受苦人,投身战场,然而“战斗战斗,到哪一天才打得完呢”,纵然浴血奋战,为国为民,依然挽救不了被“斗争”洪流卷走的家人爱人,最后只能饮恨江河;昆将文家大院捐给国家做学堂,到头来却领不到一寸立足之地的补偿,纵然知书达礼,隐忍求生,依然博不到“斗争”的同情;还有那么多在历史洪流中卑微生存的平民百姓,他们祖祖辈辈都住在烟村,到头来却是连家都找不到了。在时代的高歌猛进中,家园被迫沉入江底,烟村及周围大片地区,已经成为一片泽国。文字是软弱的,它改变不了现实,人们的家园已经被水淹没了,《烟村》像是一份悼词;然而,文字也是坚硬的,《烟村》又像是一封家书,传递关于家园的记忆

  作者试图以小说虚构的方式去书写烟村,制造一种旁观者的间离效果。然而十年的沿江旅行,那些去过的地方早已成了作者的故乡,那些在江边、在陋巷、在破屋里遇见的人都已成了作者的兄弟,那些听来的传说故事也已成了作者自身的一部分,以致他在书写时内心情感与道义不断涌动,如江水袭来。作者不能自已地融入到小说中的烟村和人物的命运里。他既是桑梓,那个烟村历史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也是林粼,那个将自己与烟村栓在一起的年轻诗人。林粼将自己的爱情献给了烟村,他带着善珍的女儿江雪离开即将沉入江底的烟村。

  烟村在沉没前,“像一块古玉,刻满岁月的花纹”,然而作者不忍也不甘眼睁睁地看着烟村沉入江底。在小说的末尾,谭氏家谱中那份血书的原件奇迹般地出现,落在林粼这个珍视烟村的诗人手里。家园虽沉没,但家谱得以保留,家族得以延续,作者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祈祷并相信:只要人还在,那沉入江底的家园还会再次升腾而起,如炊烟袅袅升起。

  此文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47c410100eoh0.html

  《烟村》读后感(三):叩响的岁月--《烟村》

  我看这江水不是江水,是生死两条路……而今夜啊,阴阳相合,生死一路;祖先与我们同行同在;逝者生者,一路踏着风雨烟波——

  ——————————————————————————————

  时间疾徐交错,万古如斯。你是否依然在意曾经叩响春秋的痕迹,你是否也有过一刻孩童式的勇敢去触摸岁月的老人,还是在某个潮汐相抚的秋暮踏上梦想与追逐……也许,这些,你早已忘记;或许,现实,不容你想起,你在你的尘世疲惫委屈。如果,如我所说,请你翻开《烟村》,这里不只是一个长江边上饱蘸沧桑与岁月的古村,也是一首歌一幕曲,在这里,春秋连着春秋,记忆染红土地;在这里,老人诉说一座城,和城里的些许故事;在这里,只有青山,只有长江水,和一刀一刀刻下的你……

  作者王以培来到这烟村,一夜白头,是千万代的沉重与即将发生的毁灭交织一起……在烟村,王以培以心血沿江边行走,捡拾这里的一代又一代,在路上。这里的老人拥有着最原初的信仰,存留着最真实的不可替代的记忆,混杂着爱恨和血肉。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如千千万万其他城,都要在车轮的鞭挞下消失不见,我仿佛看到那里的老人平静地望着那座属于他的城直至消失不见,不带任何语言表情,只是这份平静又经历着怎样的疼痛不得而知。诗人王以培只是以他的信念,却是自始至终的信念,踏上回家的归路,记录暮歌。而林粼苦苦追寻的《谭丰水祠堂族谱》血书正是失落已久的重重的归属。

  书中以谭正清、谭正艾与善珍的半个世纪爱情贯穿始终,然而铺展的却是整片即将消失的文明,宛如一首悲壮的史诗,自然而毫不矫饰。王以培说,谁说我们中国没有历史小说,没有《静静的顿河》。然而我却认为《烟村》与之相比更细密,更易敲碎你心底那最后的坚硬。小时候的正艾,背后是青灰色的天,珍珠色的流云,江水印在天花板上,叮咚作响。故事在这样一幅如湘西天光般的柔软下展开,戏中人物俱俱真切,冉瞎子,木木,母亲殷泓,李芸芸,杨花……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高低吟唱。在这样淡淡的细碎流淌之中,我读的格外宁静。

  每当读《烟村》的时候,心底总会被撕扯,喉咙会哽住。我开始思索,这部书带给我了什么?书中提及烟村的民歌、唱词和冉瞎子荷马式的搜集与整理,都是作者8年来行走于三峡的结果,记下即将消失的历史,这也许正是作者的赤诚之心。王以培坦言,那些自然劳作的民歌都是从老人家那里记录下来的,一个又一个老人,一段又一段唱词,一代又一代故事。唱罢,老人笑着摇摇头,曰:我不像你们文化人,我,不懂文化……

  夕阳之下,我仿佛看到那个满面沧桑的老人和道道皱纹的痕迹。

  难道,作者只是在《烟村》充当一名记录者么?虽然我相信,即使这样的称呼,王以培依然会幸福。可是在这层层的故事当中,又包裹了多少朴质的、原始力量

  烟村的村民在滚滚历史中,手无缚鸡之力,他们被推开,行走。然而另我感动的是在血淋淋的现实中依然存留一种不流泪的坚强,不争而胜的安定。著作中,母亲殷泓为了保护村民的性命,生生捂死了新生的女儿,母亲在山崩地裂中没有任何表情…冉瞎子探出真地而失明,他不后悔反而骄傲,他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女人,连带着被卷走的辛苦赚下的铜板,不怕失去,我想这就是他的伟大…李芸芸在悲惨的命运中,做起妈妈,更做起爸爸,坚强地另我耸然…木木是个送娘,要饭,挨揍,病的要死掉了,他还是很傻傻地爱着,爱着他的家庭,他的烟村…善珍嫁给了一个邮递员,只为收到正艾和正清的来信,可惜客死他乡…村民在种种绝境下生存,历史的血腥没有击垮他们,无论贫穷与死亡,失去与离散,他们没有恨亦没有争,然而他们亦是最后的胜利者,生命智者

  叩问我心,是否你也可以这样……

  《烟村》的最后,作者说:当悲哀与幸福连在一起,告别本身也是一场相聚。谭正清一生一身正气,有谁知,他为爱情,苦等一生,他走进幽深的记忆。人们第二天发现了他的尸身,可是我想,此刻的他是幸福的亦是完整的,因为他的嘴角还挂着真切的笑容

  爱情虽然不是作者希翼表达的全部,但毋庸置疑的,它触动了我,曾经我不喜欢谭正清,或许许多人如是,可是也许正是因为正清的心如高山流水,又有多少人懂得他几十年的爱与痛。

  对时间的留恋,易使人的感情深刻绵长。往往伤人或是自伤。

  傍晚十分,夜凉如水,反反复复打开《烟村》后而合上,它带给我了太多的沉重与思考,不再去着手英雄气短的事情,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静默的昭示。

  无所期。少寡欢。 我还是在路上。

  《烟村》读后感(四):流淌在爱与时光中的梦想——简评王以培长篇小说《烟村》

  流淌在爱与时光中的梦想

  ——简评王以培长篇小说《烟村》

  《烟村》召示了作者的一个梦想:让即将沉入、或许是永远沉入江底成为水国的烟村在精神文化上复活。作者试图通过这部小说为烟村树立一座活着的纪念碑、一座活着的烟村文化博物馆,这当中有烟村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文化是民族的命脉,作者试图成为守望者,从部分洞察整体,从烟村洞察三峡淹没区,以及江水所孕育的民族和文化,沿着文化血脉,进入整个民族的内部。无论对于作者还是民族而言,这都是一次精神和文化的拯救

  小说《烟村》的作者王以培是一位诗人,从早期作品《游吟》(包含三部:《转场》、《灰狗》、《忘忧》)中可以清晰理解他的心路历程,他曾在祖国大地上游吟,然后游历欧美,见到庞贝古城毅然回国。从2001年起,沿着长江旅行、写作。他或许在见到庞贝古城时灵魂颤动,意识到他个人及我们的民族正在失去什么。他发现了三峡,意识到三峡淹没区将成为中国的“庞贝古城”。他怀着悲天悯人情怀,像一个苦行僧,和不断升高的三峡水位争抢时间,走到淹没区的人民中间,珍藏民族的宝贵记忆。作者的三峡系列作品:《三峡记忆》《白帝城》《水位139米》《新田白水溪》是作者的成果。2009年,作者的《烟村》出版,从2001年到2009年时隔八年,《烟村》可谓是八年磨一剑,《烟村》饱含烟村人民和作者的血和泪,烟村是淹没区中的缩影,是一个文化符号。“烟村”化用成语“水国烟村”,用“烟村”代替成为水国的整个淹没区。如果你被作品感动,那是你触摸到了三峡人民的伤痛,民族、文化的伤痕和作者颤动的心。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应该用心去寻找,进入他们的内部。

  引子和尾声是进入作品内部的关键,首尾相应,他们从时间和空间上完成了一次记忆的轮回,有始、有终。“时间落在江水之上,看似匆匆奔流,却一直停在眼前;人类也这样来来去去,绵延不绝。尽管逝去的永远消失,前人的事迹,后人很少纪念;但世世代代的守望者站在江边,用心记录过往船只、鱼群和匆匆客旅,并将他们看见和经历的一一告诉世人。”“人类之所以得以长存,因为我们有活着的祖先。”这些简洁明净的语言传达出丰富信息,作者就是要成为这个站在江边的守望者,只言片语蕴含深厚的宇宙意识和人生思考,时间的无限和人生的有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元1369年春天以前的烟村历史无从考证,形成永久的空白。如今,随着三峡水位上升,整个烟村将沉入江底。从入川始祖、谭氏十七兄弟中的两兄弟辗转来到烟村到现在他们的后人离开烟村,将近七个世纪。如果对这段历史不加以记录,告诉后世人,对历史文化进行拯救,那么,这段历史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永久的空白。历史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而烟村的历史文化是烟村人的根,是精神家园。他们的祖先在战乱漂泊中,在烟村找到安居之所。现在因为国家三峡建设的需要,他们离开烟村,只有将历史文化融入血液之中,他们才能免于成为无根的浮萍,才能在故园旧梦中找到归属感,自信地面对未来。作者意识到他所从事的事业任务的艰巨和个人力量的微弱,他在寻找永恒价值中变得强大起来,他以奔流的长江为画卷,烟村为背景,人民为主角,遵循爱与情感的真实,创作描绘烟村的精神内核。《北京晚报》记者评论《烟村》“是一幅烟波浩渺的水墨画卷,人物与传说在这其中淡出淡入。”

  引子中提到谭氏家谱,尾声《一元复始》中,诗人林粼看《谭氏水祠堂族谱》—第一页血书正是谭氏家谱的原件。这代表旧梦的结束,新梦的开始。谭治福跳水身亡,过去旧的噩梦随他一起逝去。船上的所有人在长江之中获得精神的复活,烟村人带着祖先的灵魂离开,沉入江底的只是躯壳。他们有过去、现在,也会有新的未来,祖先与他们同在。

  《烟村》分三部:第一部是抗日战争前的烟村,第二部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烟村,第三部是解放后土地改革、大跃进、文革时期的烟村。谭正清、谭正艾、虞善珍三人的爱情和命运是《烟村》的主线,通过这条主线展示烟村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在这条主线之中插入以谭正清、谭正艾为代表的烟村移民的现实片段,整部作品显示出强烈的现实关照精神,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谭正清是一个刚正勇猛忠诚的革命者形象,他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成为烟村的风云人物。谭正艾是一个多才多艺、善良敦厚的普通农民的形象,是农民中的佼佼者,他聪颖乐观,浑身洋溢着爱。虞善珍是一个善良智慧坚韧的知识分子形象,她是开明地主虞祐庭的女儿,学医救死扶伤,在解放以后,虞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她虽然品行端正,富于进取精神,但因出身地主家庭,遭到小人迫害,受到精神和心灵的重创,最后在文革中夫妇反目,含冤而亡。她爱谭正清改造旧世界的英雄气魄以及身上充溢着的正义精神,“正清的心如高山流水”。谭正清爱着他的精神知音—虞善珍,然而在他为理想奋斗之时,虞善珍被划到对立面,他执着地爱着她,却不能拯救他心爱的女人免于迫害,虞善珍离开烟村、谭正清也走上悲剧英雄的道路。谭正艾痴迷地爱着虞善珍,这个女人是他的全部,虽然他比常人优秀,但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显得柔弱,虞善珍爱他的温柔体贴,这是一个懂得女人心的歌手。现实世界中的谭正清、谭正艾、木木、林粼、我等等是与过去时代相对比的,谭正清、谭正艾、木木、江雪等等是从灾难中闯过来的,我和林粼是从外面的世界进入烟村,是在追寻与探索中找到烟村,他们的精神气质契合烟村人的精神,我们与他们相遇,互相拯救。

  《烟村》有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集中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别开生面。三峡建设是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涉及范围广,影响巨大。而关于淹没区题材的文学作品所能看到的很少。《烟村》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如一匹黑马从荒野中飞奔而出。《烟村》感人心肺、题材新颖,关注历史文化、民生,作者精心安排情节,从多个角度描绘这一幅多姿多彩、爱恨交织的画卷,将烟村写活、写传神。《烟村》涉及的题材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也有社会价值。

  二、内容厚重。《烟村》中有大量的民间民歌,朗朗上口,有很多资料都是作者一手收集整理出来的原始资料,感情深厚,而且将这些精华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这是关于爱与生命的故事,整部作品显出沉甸甸的厚重感。其中民间艺人表演的重头戏《斩经堂》从吴汉与王兰英的命运预示了谭正清与虞善珍的悲剧。

  三、语言清新。《烟村》继承了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的优秀传统,将诗歌、方言、口语、民歌融入小说中,语言有诗化的特点,淋漓如雨、滴落如露,“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圣经》)《烟村》有其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沈从文的《边城》和汪曾祺《受戒》的语言可相媲美。

  四、人物鲜活。《烟村》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主要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主要人物之外的小人物刻画得也栩栩如生,这中间有善良平凡的农民,有下流的地痞流氓,有野心勃勃的军阀土匪,有民间艺人。以民间艺人为例,冉瞎子、杨花、田八戏三人写得很成功,写出了各自的特色与悲哀。

  纵观整部作品,这是一部新作、力作,有很大冲击力,是难得的好作品,但并不完美,有些情节、个别语词有待斟酌,民歌资料丰富,但可以提得更精练一些,使文化、民俗民情与小说更完美地融合。作者将新诗入文,而且新诗数量颇多,这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值得肯定,小说成功塑造了诗人林粼的形象,他和“我”一起担当了守望者,记录过去历史,见证移民的悲喜,唤醒烟村人。从风格上看,第一部、第二部与第三部似乎存在一些裂隙,风格有些错位,第一、二部中虽然有些残酷的现实,但看上去像田园牧歌,充满希望,痛苦中流溢着欢愉,有一丝丝童话气息;第三部气氛沉闷,似乎有千斤压顶,透不过起来。这可能与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密切联系:旧世界灭亡,新世界建立,历史大环境发生巨变,烟村的环境也相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布局安排或许是作者为适应写作的需要,是历史环境造成,但可以考虑磨合,使三部分看起来更完美。

  《烟村》中有一首诗是《微弱的心声》,其中的第二节为:

  野云挂在野树之上,野人走在文明人中间,

  心跳强大无比,心声却弱不禁风——

  你们听不见我默默的呼喊;我却看见

  你们心中的酸楚,好像干枯的橘子,

  内心柔软,外表强硬。我认识一个

  忧伤的民族,好像风中被驱赶的羊群。

  最后一节为:

  当细碎的花瓣在街头流浪,尘埃与喧嚣

  席卷大地,我只唤来微云微雨,

  在清亮的早晨发出微弱的声音——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我的声音在古道之上汇入浩然正气。

  这首诗可能易于被忽视,其实他用最微弱的心声喊出了最强大的心声,这是守望者的心声,诗人的心声,作者的心声,烟村的心声 :“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文天祥)

  《烟村》在当下有特殊的意义,它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记忆,让今人和后人警醒,沟通起两个世纪的情感,唤醒人们的家园意识。尊重在历史大潮中作为个体的人,为沉入江底的烟村划上一个记号,让人们纪念,为离开烟村的人扬起精神的风帆,抗击狂风大浪。《烟村》内蕴深厚,仪态万方,其中包含深厚的爱、绵延不息的理想,有一颗博而内敛的心掩藏在爱与时光中,将随梦想一起流淌,生生不息。

  《烟村》读后感(五):淹村--评王以培《烟村》

  给我导写的书评,画风突变了: 我看这江水不是江水,是生死两条路……而今夜啊,阴阳相合,生死一路;祖先与我们同行同在;逝者生者,一路踏着风雨烟波—— 时间疾徐交错,万古如斯。你是否依然在意曾经叩响春秋的痕迹,你是否也有过一刻孩童式的勇敢去触摸岁月的老人,还是在某个潮汐相抚的秋暮踏上梦想与追逐……也许,这些,你早已忘记;或许,现实,不容你想起,你在你的尘世疲惫而委屈。如果,如我所说,请你翻开《烟村》,这里不只是一个长江边上饱蘸沧桑与岁月的古村,也是一首歌一幕曲,在这里,春秋连着春秋,记忆染红土地;在这里,老人诉说一座城,和城里的些许故事;在这里,只有青山,只有长江水,和一刀一刀刻下的你…… 作者王以培来到这烟村,一夜白头,是千万代的沉重与即将发生的毁灭交织一起……在烟村,王以培以心血沿江边行走,捡拾这里的一代又一代,在路上。这里的老人拥有着最原初的信仰,存留着最真实的不可替代的记忆,混杂着爱恨和血肉。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如千千万万其他城,都要在车轮的鞭挞下消失不见,我仿佛看到那里的老人平静地望着那座属于他的城直至消失不见,不带任何语言与表情,只是这份平静又经历着怎样的疼痛,不得而知。诗人王以培只是以他的信念,却是自始至终的信念,踏上回家的归路,记录暮歌。而林粼苦苦追寻的《谭丰水祠堂族谱》血书正是失落已久的重重的归属。 书中以谭正清、谭正艾与善珍的半个世纪的爱情贯穿始终,然而铺展的却是整片即将消失的文明,宛如一首悲壮的史诗,自然而毫不矫饰。王以培说,谁说我们中国没有历史小说,没有《静静的顿河》。然而我却认为《烟村》与之相比更细密,更易敲碎你心底那最后的坚硬。小时候的正艾,背后是青灰色的天,珍珠色的流云,江水印在天花板上,叮咚作响。故事在这样一幅如湘西天光般的柔软下展开,戏中人物俱俱真切,冉瞎子,木木,母亲殷泓,李芸芸,杨花……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高低吟唱。在这样淡淡的细碎流淌之中,我读的格外宁静。 每当读《烟村》的时候,心底总会被撕扯,喉咙会哽住。我开始思索,这部书带给我了什么?书中提及烟村的民歌、唱词和冉瞎子荷马式的搜集与整理,都是作者8年来行走于三峡的结果,记下即将消失的历史,这也许正是作者的赤诚之心。王以培坦言,那些自然劳作的民歌都是从老人家那里记录下来的,一个又一个老人,一段又一段唱词,一代又一代故事。唱罢,老人笑着摇摇头,曰:我不像你们文化人,我,不懂文化…… 夕阳之下,我仿佛看到那个满面沧桑的老人和道道皱纹的痕迹。 难道,作者只是在《烟村》充当一名记录者么?虽然我相信,即使这样的称呼,王以培依然会幸福。可是在这层层的故事当中,又包裹了多少朴质的、原始的力量。 烟村的村民在滚滚历史中,手无缚鸡之力,他们被推开,行走。然而另我感动的是在血淋淋的现实中依然存留一种不流泪的坚强,不争而胜的安定。著作中,母亲殷泓为了保护村民的性命,生生捂死了新生的女儿,母亲在山崩地裂中没有任何表情…冉瞎子探出真地而失明,他不后悔反而骄傲,他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女人,连带着被卷走的辛苦赚下的铜板,不怕失去,我想这就是他的伟大…李芸芸在悲惨的命运中,做起妈妈,更做起爸爸,坚强地另我耸然…木木是个送娘,要饭,挨揍,病的要死掉了,他还是很傻傻地爱着,爱着他的家庭,他的烟村…善珍嫁给了一个邮递员,只为收到正艾和正清的来信,可惜客死他乡…村民在种种绝境下生存,历史的血腥没有击垮他们,无论贫穷与死亡,失去与离散,他们没有恨亦没有争,然而他们亦是最后的胜利者,生命的智者。 叩问我心,是否你也可以这样…… 《烟村》的最后,作者说:当悲哀与幸福连在一起,告别本身也是一场相聚。谭正清一生一身正气,有谁知,他为爱情,苦等一生,他走进幽深的记忆。人们第二天发现了他的尸身,可是我想,此刻的他是幸福的亦是完整的,因为他的嘴角还挂着真切的笑容。 爱情虽然不是作者希翼表达的全部,但毋庸置疑的,它触动了我,曾经我不喜欢谭正清,或许许多人如是,可是也许正是因为正清的心如高山流水,又有多少人懂得他几十年的爱与痛。 对时间的留恋,易使人的感情深刻绵长。往往伤人或是自伤。 傍晚十分,夜凉如水,反反复复打开《烟村》后而合上,它带给我了太多的沉重与思考,不再去着手英雄气短的事情,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静默的昭示。

  《烟村》读后感(六):烟村像一块古玉,刻满岁月的花纹

  烟村不是一个村庄,而是散落在长江边的一个个村庄,它们淳朴如同古镜,映照着江水,和如烟往事。

  一个诗人,抑或是行者,携带着一身的沧桑,跋涉于一个个的江边小镇,搭乘一艘艘江上小船。常年在船上,梦也跟着晃悠起来。看烟村往事,是在看一面镜子,一面带漩涡的镜子,卷着卷着便回到属于烟村的时代。

  他看到了烟村居民最寻常又不寻常的旧事。寻常,是因为面对不息的江水,一切都是飘渺;不寻常,是因为对于每一个村民来说,他们的记忆,就是他们的财富。烟村像一块古玉,刻满岁月的花纹,刻满烟村老人的生活。

  于是我们看到了几代人的血泪兴衰。热爱、眷恋、依靠,和一片深情,全挥洒在了这个村庄。屈辱、愤恨、无奈,全部凝结在烟村的土地上。村民们爱看戏,看戏的同时,将自己的人生也搬上了舞台。

  更亲切的是,我们听到了久违的渔歌——闭上眼睛就是一支乐队,睁开眼睛却是一人在高唱;我们听到了古老的传说——杨柳街上,肩背大小孩,手牵小小孩的烟村母亲,正像我们走来;我们挖到了狐狸滩上的旧物——一支古箭头,一面铜镜;我们还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所有的这些,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的内心。我没有在江边长大,却听过不少流传久远的传说,外婆在我耳边说起过无数遍,我总是不经意地让它们流过,而读到书里的故事,才发现是那么亲切,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感谢王以培,一个异乡人,却帮助我们记下了珍贵的民间财富。

  只要心还亮着,就能看清真相,发现真地。如今,烟村已经沉入江水,或许我们只能依靠书本,照亮内心。

  《烟村》读后感(七):一个逝去却将永远存活的“烟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个“九朵莲花三只藕”的烟村——一个长江边上古老的村镇,地处淹没区,在地图上找不到,却是长江边上许多真实古镇的缩影。在这个充满神奇色彩,具有独特地域文化,人烟与云烟交织在一起的人间仙境,曾经真实地生活过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命运和几十年的遭遇代表了长江边上淹没区多少真实的村民。

  赶在烟村沉入江底之前,诗人来到此地,像荷马一样搜集民间的诗歌与故事,记录民间传奇,与烟村老人一同回忆并经历烟村的兴衰,感受它自诞生以来,直至沉没的命运。作品以谭正清、谭正艾两兄弟和虞善珍三个主人公在50多年的人生中遇到的种种事情为线索,逐步展开一幅长江边的历史画卷:元末明初,谭氏十七兄弟在巫山渡口分手,为使子孙日后相认,咬破手指写下分手诗:“元朝本是将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庐陵岸边份携手,时欲江边一柳芽。咬破手指书血渍,一份作百千家。千载儿孙作表记,文韬武略甚堪夸。若是本家来相会,对得诗合是一家。”多年后的今天,一位诗人为寻此血书来到烟村,从而拉开“烟村”的序幕……

  此血书是作者在一户移民家中的箱底偶然发现,深受震撼,并以此为契机,引出全书。作者像沈从文先生“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一点怀古的幽情”来描写湘西一样地描写烟村。烟村似乎是作者心中的梦,一个真实亦虚幻的所在。作者饱蘸了对“烟村”思念的浓情,用散文诗的笔触来叙写烟村的故事。相对于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而言,个人不过是旋涡中的一滴水,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上的多少村民,最多也不过是一条小溪,他们曾经生活的烟村和在烟村发生的传奇故事也将成为一场美梦。诗人王以培以这种乡土抒情形式来描写这段即将随着故园的沉没而沉入江底的故园旧事,蕴涵了诗人对民族身份的追寻,对民族形象的诗性想象。“慎终追远”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诗人只是想追寻一群先人的足迹,寻找并记录长江边古老的历史文化。

  虽然,相较于时下文学的大众化和商业化,诗人的这种追寻似乎表现得那么不合时宜。太多的作者已经忘记了文学的本性,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么讨好读者,要么表现自己。与其相比,诗人王以培似乎是个另类,一个地地道道的都市人,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常年混迹与长江的村民中间,和他们喝酒聊天,追叙过往,收集最原始的文学材料。他的作品也成了一个另类,那里有一个纯朴、真情的所在。那是诗人对历史文化、对祖先的缅怀,对本真的回归。正如诗人在其作品的最后说道,“在沉没前的最后一刹那,烟村像一块古玉,刻满岁月的花纹。”诗人是那个能读懂“古玉”的精神贵族,文学贵族。

  《烟村》中的民歌、民间传奇、人物对话和方言俚语,是能读懂“古玉”的诗人多年行走在长江边拾取到的最美丽的贝壳、珍珠,采集到的最本真的民间文化。某种程度上来说,民歌是诗的源头,《烟村》中那些珍贵的民歌将是百年之后的“诗经”。它们是散落在书中的珍珠,由作者用故事的主线将他们串联起来,成为一串亮丽的珍珠,体现出最本真亦最动人的长江边的传统文化,最原初、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美丽的民歌在书中不胜枚举。

  “小小鱼儿红了鳃,上河又在下河来。上河去把灵芝采,下河去吃土青苔。”

  “太阳出来红似火,晒得贤妹无处躲。为兄一见实难过,寨顶草帽你戴着。”

  “太阳落土又落山,象牙床上铺红毡。心想留哥歇一晚,太阳还有三竹竿。”

  “情妹下河洗衣裳,双脚跪在石板上。”

  “捶衣三棒朝天打,双眼望着少年郎。”

  每读一首,都能让我们遐想那美丽的乡间,一个个纯美的身影。在这些民歌、民间传奇里蕴含了多少甜美的故事。

  《烟村》就是长江边古老村落的史诗,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当然还没有达到《静静的顿河》那般深刻,塑造的人物也不可能有葛里高利那般形象、立体。诗人用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或许由于作者想说的话太多,感情太过炽烈,故事的情节显得不够紧凑,抒情的语词太多,而趣味性的东西稍显不足。另外,作者对长篇小说架构的把握还不是特别娴熟,人物的塑造还不够丰满,从而使读者感觉故事不够轻盈,语言不够轻快,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但瑕不掩瑜,历史将证明《烟村》的价值所在,这块玉迟早会为懂玉的人们所欣赏的。

  试想,如果没有王以培的这本《烟村》,后人还能够知道多少关于长江边上那些美丽、珍贵的民间传奇、民歌、方言俚语,以及长江边上那纯朴、真情的民风民俗?如果没有《烟村》,在这个长江边上的村镇发生过的那个传奇的的故事,是不是也将跟随烟村,跟随更多的三峡淹没区一起永沉江底?这个逝去的“烟村”及其往事,将因为诗人王以培而永远存活。

  《烟村》读后感(八):烟村·故园

  ''既然现存的一切都将消失,那么长存的,除了记忆,还有什么?''

  ------------------------

  作者在小说的引子中写道:“世世代代总有守望者站在江边,用心记录过往的船只、鱼群和匆匆客旅,并将他们用心看见的一切告诉世人。”而王以培就是这样一位守望者,烟村就是他心底的故园。和它500余页的篇幅相称,《烟村》展现了长江边的一个小镇——烟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村,如同中国大地上千百个小村镇,亲历千百年的历史,见证着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承载着古老的信念和价值,曾经辉煌、曾经落魄,经历风雨飘摇,最终深沉江底。而那些曾经经历的,那些高贵与猥琐、繁华与落寞、悲壮或荒唐,不应随着寂寥的老城消失于江底,那些回忆、那些传说、那些美好,经历时间的打磨,应该被记忆、被传唱,如此,先人才不枉活过,后人才有所寄托。这是王以培十年守望淹没区的初衷,也是他在《烟村》中自始至终传达出来的信念,与《新田白水溪》、《水位一三九》、《白帝城》一脉相承的追求。如此,谭家、文家的家谱承载的是整个家族的记忆,而诗人林粼一直寻找的《谭丰水祠堂族谱》中的那页血书,其实是失落已久的家族血脉、历史记忆的象征。

  一

  《烟村》的人物以谭正艾、谭正清两兄弟和虞善珍为核心,其中谭正艾是整部小说的核心线索,贯穿故事的开头到结尾,情节的更进、地点的转移也通常追随他的视线而动。他小时候在长江边捡到伏羲女娲交缠为柄的铜镜。这个人物寄托了作者很多的希望、情感和人生体悟。谭正清是一个勇敢血性大气的男儿,他小时候捡到的是古战场留下的箭头,预示了他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涯,敢为丈夫心、宁舍儿女情。虞善珍呢,是书中最亮的星星,长江边的儿女真善美的化身,她出身大家,读书识礼、聪慧敏感、勇敢独立,女人的美貌、识见、坚忍和担当都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谭正清和谭正艾从小捡到的东西预示了他们一生的遭际,他们终其一生仿佛都是在追随命运原初的设定。而与他们相比,虞善珍是三个主人公里真正经历性格成长的一位,她从幼年那个任性调皮的小姑娘一变而成独立的大学生,又一变而成智慧大爱的新女性,一直引导着正艾正清的追求和读者的向往。

  紧绕着这三个核心人物的第二层次,是正清、正艾的母亲殷泓,正艾的师傅、风水先生冉瞎子,虞善珍的父亲、镇长虞祐庭,正艾的好朋友、要饭儿木木;再就是冉瞎子的女人杨花、神兵头头袁大菩萨、“三仙”虞善堂、文润昆、刘大康,正艾的舅舅殷海,趁着乱世翻身的地痞谭治福,行伍出身占山为王的燕国斌和他的女人韩维芬,地下党员建国后的干部正直的蔡五爷等等。这些人,还有着墨不多却颇生动的虞家“爸爸”,奇方治病的郎糍粑,烟村小学的秦怀玉老师等等,共同组成了烟村的生活,为烟村烟雾添了一分色彩,增了一分传奇。在五十万字的小说里,作者塑造了四五十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带着自己的人生,在小说里或长或短地亮相,或高唱或低吟,或浓墨重彩或略施粉黛,然而每一个姿态、每一个眼神无不传递出他们的内心,和他们自身所承载的祖辈父辈遥远深沉的历史。

  二

  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是散落通篇的方言俗语,以及点缀其间的谣曲和传说以及对民俗的细致描绘。四川话本来就是非常有表现力的方言,而那些特定时期的老古话,在作者的笔下又活了过来,书中的语言尤其是对话的部分因此而生动异常。像“要得”、“听到起”、“洋钱”、“不开映”、“难得说”、“老挑二”等等方言,“灯影子歇栈房,人多不吃饮食”、“赖格宝遭牛踩”等俗语,“轿子轿子闪闪,接个媳妇来洗碗”等小儿间的游戏之语,读来都让人倍感亲切。而看出真地的冉瞎子、心眼清灵的正艾、挑担拉纤撑船的劳动者,开嗓便都是美丽的歌谣:

  小小鱼儿红了鳃,上河又在下河来。

  上河去把灵芝采,下河去吃土青苔。

  天上下雨淅淅沙,金盆打水照鲜花。

  鲜花落在金盆内,妹妹落下什么家。

  这些质朴又有灵气的语言,单是念出来都让人满口生香,从冉瞎子、正艾和那些纤夫、桡夫子的口中唱出来,又该增添几多神采,几多韵致。这些民间的珍宝,在书中可谓俯拾即是,工作量大自不待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风俗、故事、传说、方言俚语虽如 般交杂却丝丝相扣,仿佛各安其所、各得其位。十年的岁月中,作者用敏感的心,巨大的精力将它们采摘、筛选、蒸熟,再沥净、揉捏,用心血发酵、酝酿,终成这坛醇香甘冽的米酒,百分百的纯粹。而作者的少年情怀、童真的心眼也在这样的民谣中得到了慰藉和滋养,像饱满的种子找到了肥沃的土壤。读《烟村》,你会情不自禁地为文字间的诗意、孩子般的想象与纯净所感动,就像这段幼年的正艾与善珍的对话:

  “说好的……”

  “什么?”

  “一起去那个小山洞。”

  “山洞叫什么名字?”

  “观澜阁。”

  “里面有什么?”

  “你和我。”

  “说好的……”

  “什么?”

  “一起去看老虎,还有莲花池里的金鸳鸯。”

  “可老虎死了,莲花败了。金鸳鸯呢,游到哪儿去了?”

  “游到铜镜里来了。你看,就在这儿!”

  “他们是谁?”

  “你和我。”

  “说好的……”

  “什么?”

  “一起去禹王宫。”

  “做什么?”

  “看护宝瓶里的小黄桷树。”

  “天干了怎么办?”

  “去浇水呀!我上房,你给我递水壶。”

  “琉璃瓦很滑,要当心哦!”

  “知道了,像骑在鲤鱼背上。”

  “鲤鱼是黄的,太阳一照就变红了。”

  “你是什么颜色的?”

  “不知道。你说呢?”

  “跟黄桷树一样,青枝绿叶的。”

  “长不大,也枯不死。那是什么?”

  “你和我。”

  三

  整部《烟村》,写的特别舒缓,不慌不忙,像江水上的时光。时间落在江水之上,或疾或徐,或忧或喜,只追随自己的节奏,万古如斯。在几个高潮之间的,是那些平凡而细小的物事,记载了六、七十多年间烟村经历的历史过往,与个人的经历交杂的,是家族、家园、国家民族的兴衰遭际。作者的笔头在宏观和微观之间跳跃,在长焦和广角之间切换。在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特殊时期(抗战、新中国、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等等)的人物表现时,作者举重若轻,表现出难得的分寸感,张弛有致、轻重有度。自如或说自然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在情感丰沛的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在烟村的岁月淘洗下,在烟村老人生活态度的熏染下,在作者纯净的心境中,感情的表达总坚持着一种执守,就像小说中那些富于生命力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真实面对生活的勇气,坦诚承担生活的力量。

  小说语气温和平缓,语言却蕴含着绵绵不绝的韧性。作者在呈现物事时表现出十分的克制与冷静,仿佛相信,历史在后人眼里不只是事实那么简单,本身就带有褒贬和评判的力量,作者于是将这种力量和信任赋予了读者。

  这是一部凝聚了心血的作品,在三峡的日子自不必说,就是写作的四、五年间,作者也是心里眼里话语里都是烟村的人和事。因此在看到小说之前,我们就知道了“一里香”,知道了“大姐一身白”,知道了“赖格宝遭牛踩”。写作的几年间,作者白了头发,剃了光头。人过不惑之年,遭遇的种种不公在作者的内心沉淀下来成为一种坚韧深沉的力量,在字里行间平静地吐露出来。经历的种种美好更是在内心发酵,经由文字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召唤着同仁永不湮没的希望和信仰。他不像记者,带着批判和锐利的眼光而来,作一篇或深或浅的报道而去,他融入淹没区的生活,成为当地人之间普通的一分子,淹没区的岁月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并最终通过他的人生得以延续和表达。

  写诗的王以培在《烟村》中寻找到一种新的表达,让诗的抽象空灵有了具体而至的附着和生命的延伸,写小说的王以培在《烟村》中又经过了一番洗礼,虽然叙述间笔墨仍蘸着抒情,虽然起头仍带着暗示,但文字的平静深沉向我们展示,他正朝着坚韧而更强大的道路在前进。

  烟村的物事在水汽雾气中清晰又渐渐模糊,但那几个跳跃的影子、那些个朗朗上口的民谚俗语、那几个仿若画面一样生动的场景,嵌在脑海里,生出根来,不时将我拽回烟村的记忆之中。真心地希望这本《烟村》,能到达那些愿意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停顿一下,感受历史、怀念故园、缅怀先人的读者手中,让历史的丰厚沉静,和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鲜活人生,带给他们一些沉思、一些力量和一些鼓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