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1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精选10篇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是一本由[英]约翰•鲍尔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一):爱、温暖、朝向世界的勇气都来自于童年安全基地

  一个人所有的爱、温暖、朝向世界的勇气都来自于童年的安全基地。但是,“安全基地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婴儿与母亲间的心理的状态”(薇薇安.格林)。安全基地的建立最初的联结就是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童年的心理图景,更是一个人人成长、心智化发展的雏形和基底,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人格底色。对人类而言,约翰鲍尔比的贡献是巨大的。

  基于大量的、深入的、强有力的观察的结果,约翰鲍尔比团队在《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中描述了他们称之为抗议、绝望和分离的一系列镜像,所有孩子在面临分离时表现出的痛苦悲伤丝毫不亚于成年人的成熟情感表达。而之前或者说直至今日,这些强烈的创伤性的情感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常常被惯常地理解为,“时间长点就好了”,“总会过去的”,“小孩子就是这么长大的”等等。作者不无悲愤地谈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这么通情达理,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容易啊!”

  事实是分外残酷的。谁也不能清楚地说明,分离带来的创伤是什么时候从暂时性的变为永久性的。在这一点上,母亲的“在场”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这个“在场”不仅是物理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在位。在场指的是“随时准备好可以到达”,不在场是指“难以到达”。“对于一个幼儿或者成人来说,他是处于一种安全状态、焦虑状态还是抑郁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首要依恋对象是否是可接近的、可到达的和有反应的。”一个可触及的、温暖的母亲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是大过一切的需求

  应对分离的时候,孩子的反应序列是:强烈的抗议——绝望——疏离。不哭不闹的乖孩子并不是乖了,而是从心底里绝望了。而这三个阶段都与精神分析的核心议题密切相关,抗议与分离焦虑有关,绝望与忧伤、哀悼有关,疏离与防御有关。在此之前,对于分离焦虑、哀悼和防御这些议题的思考都是碎片化的,弗洛伊德在其晚期具有颠覆性的作品中,才如此断言:“思念自己所爱的人或者自己所渴望的人是理解焦虑的关键。”这个思念的、渴望的人对于孩子来说,都指向一个人——母亲。

  “当一个婴儿没有处在饥饿、寒冷疼痛中时,最有效的哭泣终止剂,依次是声音、非营养性吮吸和晃动。而最有可能摇晃他并与他说话的人,是母亲。”

  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我想我们不得不认同温尼科特的观点,通过足够好的母亲的养育,一个人形成了真正的成熟与独立,建立了对美好世界的信念。或者,这个人身边有等同于母亲的人的存在。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二):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读后感

  约翰·鲍尔比在1950年,提出了一条原则:我们认为,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是,婴儿和幼儿能够经历一段温暖的、亲密的、稳定而持续的母婴关系(或者是与恒定不变的母亲替代者经历这种关系),并且在这段关系中,彼此都能够得到满足享受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三):王倩:关于依恋的研究

  自从闻得易春丽博士启动翻译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经典著作“依恋三部曲”,我立即将这三本书列入教学参考书单,为临床训练和从事研究的专业同道们记下一笔,并翘首以盼图书刊印流通之时。

  易博士选择我,一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精神分析师为鲍尔比的书作序,透射出依恋研究与精神分析领域日益交汇之势。

  一直以来,临床精神分析的传统是设置在富有思辨意味的元心理学框架之上的,既不着力于体验的证实,亦非以实证方法相校验。正因如此,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典型冲突反而成就了前者作为后者的一个逆向视角,为精神分析理论提供系统观察实验之参照,并进而将社会性体验放置在至关重要位置上,通过提供特定的依恋框架来支撑临床治疗与预防。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阐释了儿童与依恋对象发生联结的本质,不是经由表象来判断,而是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同时,内部工作模型的提出,为之后玛丽·梅因(Mary Main)等人探索依恋视角下的内在心理表征状态(对自我与他人的期待认识),以及代际间传递机制铺就了坚实的路基。

  无论一位精神分析师的分析取向如何,我们都相信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婴儿与照顾者形成的亲密情感联结构架了其早期内心世界的风貌,其内在情感图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早期照料关系所赋予的体验之中被锻造出来的,一个人的早期生活及成年之后所经历的种种情绪困扰、临床病理症状无外乎是外在与内在关系问题的表达。

  依恋关系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也提供了心智涌现的基础背景。在当代精神分析、婴儿观察及依恋神经科学研究丛林中,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强调主体整合性生活经验;比阿特丽斯·毕比(Beatrice Beebe)则对“容纳的环境”“安全的背景”等概念开展母婴互动微观分析研究;琳达·梅耶斯(Linda Mayes)将“足够好的父母”的概念延伸到对父母表征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皮特·冯纳吉(Peter Fonagy)团队的众多研究者们力证依恋系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进化、繁衍,而是延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沟通领域,为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制定了路径。

  依恋这个无限活跃的领域总是不乏令人关注的热点。2009年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度研究方法研讨会上,我看到大量依恋功能水平、情绪调节与心智加工的研究题目;2015年第七届国际依恋大会上,特定情境下为人母的敏感性对依恋类型的影响及其缺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等报告令人着迷;2017年由纽约一处情绪和依恋研究的先锋系所举办的国际依恋大会上,早期依恋体验与发展性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发展性障碍的亲子干预模型等研究更让我兴味盎然。正如皮特·冯纳吉指出的,“依恋理论学者常常会划分依恋类型,将这些分类作为理论的入口,而不是以大量的观察行为簇。如果研究者停止关注这些行为簇背后的机制或者过程,问题就会出现。精神分析的视角也许会鼓励我们更少地在类别范畴内加以思考,而更多地在依恋安全型的尺度上给以关注”,依恋领域与精神分析的交叉研究日渐硕果累累

  在诊室之内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20世纪40年代鲍尔比开始在英国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工作的时候,以及80年代玛丽·梅因开始在伦敦大学学院讲授依恋测评方法的时候,他们或许都未曾预料到依恋理论会以如此多样的方式被应用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自2012年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项目被引进中国以来,数百位学员在五年的时间里有幸聆听到多位著名英方学者分享的临床经验,他们的细腻描绘给临床工作者们勾勒出另一番感悟依恋理论的天地

“在父母在场的情况下直接对婴儿做出回应的时候,婴儿会有一种在不知晓的状态下感受着的喜悦。”——弗朗西丝·汤姆森·萨洛(Frances Thomson Salo)“安全基地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的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婴儿与母亲间的心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婴儿的期待和母亲感觉其所能提供的是一致的。在这种适当的心理状态里,母亲能或多或少地回应她的婴儿,她能明白婴儿在寻找什么。”——薇薇安·格林(Viviane Green)“如果一个孩子逐渐相信,呼唤会招来一个关心他的成年人,并且对他的求助给以恰当的回应,孩子内心就会开始发展出一种基本的安全感。对于某些母亲而言,由于她们自身的情绪资源耗尽,养育和保护冲动不会活跃起来,尤其是在她们内心缺乏一个可以被唤起的、关爱的父母的声音的时候。因为没有充满生气的、被深深爱着的记忆,当她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没办法相信有一个足够好的成年人在情感上是乐于帮助他们的。”——阿曼达·琼斯(Amanda Jones)“家长倾向于重新活现和重新创造他们曾经历过的养育,然而也会带入他们曾经‘希望’得到的养育,这些潜意识愿望会发展起来,将他们自己的孩子创造成他们自己曾经的样子,或者曾经希望的样子。在唤起过去的这个部分时,孩子可能会代表家长的潜意识自体的一部分——被爱或被讨厌的部分。育儿过程包含家长自己的过去,因为育儿过程已经由他们自己被养育和作为孩子的经验所塑造了。” ——莱斯莉·考德威尔(Lesley Caldwell)

  最后,我要感谢易博士,在我求学的最初几年,多承她不吝赐教,令我对依恋领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并一直保有兴趣特别是她不懈以临床观察和质性访谈的研究方法开展亲子互动研究,更是开创了国内混合研究之先河。因而,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三本书得以付印,相信会为更多探索依恋领域的同道带来乐趣,中英培训项目的学员也将会得益于这三部译著,详加研读。

  王倩

  IPA精神分析师

  2017年5月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四):这本书帮我了解到孩子的入园焦虑问题

  01

  大宝快三岁,正好今年上幼儿园。刚开始的一个星期,他有严重的入园焦虑。头两天不愿意和同学玩,就缠着幼儿园的保安阿姨,因为那个保安阿姨是我们一个小区的,他认识。后来才开始慢慢接受老师,愿意呆在教室

  晚上睡前吵着不去上幼儿园,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也是不愿意上幼儿园。送到学校更是哭得厉害

  这让我很焦虑,因为他之前一直表现出对幼儿园非常有兴趣,而且我自以为给了他足够安全感,即使我生二宝把他放在爷爷家,或者平时我出去都没表现出焦虑或不安

  我也问周围朋友同事他们的小孩有没有入园焦虑,他们都说这个很正常,是一个过程,习惯了就好。他们的孩子一样,有的说自己孩子哭了一个星期,有的哭了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

  这让我很疑惑,虽然看过很多育儿方面的书,也了解母亲应该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但是孩子和母亲总会有分离的,虽然会难过,但这就是成长。那什么时候分离才是合适的呢?

  02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2:分离》正好解决我的一部分疑惑。这本书是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二卷。主要研究了孩子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分离的种种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

  鲍尔比指出:“在生命的头三年里个体如果经历了长期的分离或者反复出现的分离,那么分离将会永远存在于他的生活中。”

  孩子3岁以前会非常抗拒和父母分离,不管分离的时间长短,所以那些3岁以前去幼儿园的孩子会非常抗拒,焦虑,并且不容易安抚。而3岁之后的孩子接受分离则会相对容易,也能较快被安抚和复原。

  孩子上幼儿园第一次离开父母,陌生的人、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活动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害怕,会产生分离焦虑。他们会表现出抗拒,哭闹不安。

  我们觉得这是每个上幼儿园孩子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与一个重要的依恋对象不情愿地分离会让个体感到痛苦,这也是个体成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对孩子来说非常痛苦,经过分离的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会更加黏着母亲,在性格和行为上会表现出退行、攻击性、破坏性等行为。

  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是,在孩子去幼儿园之前给孩子做足思想准备,带他去幼儿园熟悉环境,熟悉他的老师,让他慢慢去接受,减少分离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推迟孩子入园时间,可以等他们大一点,最好3岁后再开始幼儿园生活。

  亲子之间的分离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离的时间长短、分离期间是否有稳定的替代照顾者以及母亲的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

  如果孩子入园后有焦虑的情况,有一些反常的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耐心,理解包容他,而不是武断地指责他们。“一个在心理上时常、不断提出要求的孩子应该被更好、更宽容地对待,而不是要通过惩罚和严格要求的方式才能处理。”

  西尔斯也说过:当孩子黏人或者渴望关注的时候,如果母亲越急躁、越爱责骂孩子、越不耐烦,孩子越有可能表现得“依赖人”。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及时回应孩子,尽量不要情绪化,并且不要以威胁的方式管教孩子,千万不要吓唬孩子说如果他不听话就会抛弃他。这对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一个稳定的家庭,会让他慢慢疗愈。如果没有,则孩子会收到很大伤害。”

  03

  读鲍尔比“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收获更多,和生活更贴近,也更容易懂,里面有很多研究例子,比单纯的看理论容易得多。

  但是看这本书很容易对号入座,是不是自己某些行为对宝宝造成了伤害,很容易陷入自责。其实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如果意识到问题,之后就尽量避免再犯同样错误。孩子需要的就是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和足够安全感。这对孩子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如果他没准备好,就耐心一点,给他足够的时间,创造环境,帮助他,千万不要把他硬推出去。

  共勉。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五):分离的伤痛

  分离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家人的分离,朋友的分离,爱人的分离。然而对于儿童来说,分离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我们经常会观察到,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会非常不愿离开父母,有些会大哭不止拒绝去,有些即使去了在幼儿园里情绪也非常低落。这就是典型的分离。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三部曲的第二卷《分离》,正是论述了对于儿童来说,分离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关于人类以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数据,证明了分离对于人类恐惧的形成,和造成的依恋模式的原因。婴儿在大约六个月之后,开始对母亲形象或者是直接养育者产生了依恋。而分离则意味着,母亲形象在某段时间内的缺失;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母亲也许物理上存在,但是在情感上是缺失的。

  中国现在大概有6000万留守儿童,他们基本上呆在农村,而父母亲进城务工,一年回家看望他们一次,每次持续几天。他们大部分由爷爷奶奶或是其他亲戚照顾抚养,除了在物理上的缺失和物理相和父母分离之外,在情感上也是缺失的。有时候忍不住遐想,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我们的国家会有一大群因为分离的伤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人吗?

  而另外一类情感缺失,表现为尽管是母亲在身边,但是对孩子的需求和愿望毫无反应,这种原因可能是因为母亲的抑郁、拒绝或者其他原因,这点对于孩子来讲,并不比母亲不在场好到哪儿去。相信很多人可能都记得,小时候听父母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啦。这种管教策略,可能会直接比直接忽视更具有危害性。

  实验证明了原生家庭对于个人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父母关系良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相对而言长大后人格会比较健康;而那些有问题的孩子,家庭生活烦乱,问题则比较大。书中还提及了家庭链式反应,即需要考虑祖父母辈的心理情况,以便于解开父子/母子之间的问题。

  第二卷要比第一卷相比有较少深奥的理论,而实验偏多,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员来说更简单易懂,很多父母可以从中学到养育孩子的方法。但是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温尼科特说过: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怎么做更重要。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六):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为孩子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分离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著述的,他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系统地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并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三本最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

  本书认为人类悲伤的原型是因为与母亲的分离,书中详细引用了很多研究者的观察结果:母亲在场与不在场时孩子的表现。对于三岁之前的幼儿来说,母亲的暂时离开都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而母亲在回到孩子身边时孩子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孩子可以很与母亲又建立亲密关系而有的孩子则会拒绝与母亲亲近,但是母亲再次离开时孩子则会表现出对母亲的留恋。

  书中还陈述了另一观点,人类的恐惧和焦虑都源于与深爱的个体的分离,对于孩子来说那就是与母亲的分离了。而当面临恐惧情景时孩子们发现依恋对象就在身边会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恐惧。

  书中给出了两种依恋型焦虑的原因:一是父母经常将威胁要放弃孩子作为训练或惩罚孩子的手段,二是孩子认为父母吵架会产生风险,导致父母分开。而第一种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对于孩子来说分离是一个令人痛苦且恐惧的经历,所以父母威胁要遗弃孩子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说明焦虑性依恋与儿童时期的“恐怖症”以及广场恐惧症有很大的相关,而安全的依恋的个体往往会成长为更自立自强的人。

  本书相比于第一卷《依恋》增加了更多观察案例,读起来更加易懂。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父母一定要负责地养育,既然生了孩子就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要让孩子因为长期或经常性的分离而引起人格障碍,只有给孩子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现在社会中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忙于工作,经常性与孩子分离这样虽然在物质上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但孩子的内心是焦虑的是恐惧的,物质并不能抵上心灵的慰藉;另外,我们常常看到家长或其他成人逗孩子,“你不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你是捡来了,你爸妈总有一天会抛弃你的”,成人则从孩子恐惧的表情中获得愉悦感和控制感,殊不知这样的对话已经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孩子可能因为这样的话时刻处在要与父母分离的恐惧中。因此,我觉得这本书不应该只是研究依恋和分离的学者阅读,还应该是全体家长、准家长或养育着的必读书目。希望未来的家庭中不再让孩子体验到分离的痛苦和恐惧,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地成长。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七):易春丽:我的临床经验

  

动机

我在2000年之前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上了解到依恋理论,当时并不知道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方向的专家。直到2004年秋天参加一场南京脑科医院组织的关于依恋理论的培训,当时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英国专家,培训中专家放了四段母婴分离的录像,这几段录像很有震撼性,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后来找到了约翰·鲍尔比的这三本关于依恋理论的书,当时没有任何译本,我一直都想把英文版好好读完,可惜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把这么专业的英文书读完还挺难的。

  这三本书是约翰·鲍尔比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研究,他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三本最为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这些书里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和批评。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性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追踪。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书中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比如通过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的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这些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读这三本书来具体了解,我就不赘述 了。

  我一直希望这三本书能被翻译成中文,这样可以促进依恋理论的推广与应用。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编辑找到我让我做审校的时候,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知道这可以使我好好读完这三本依恋理论的最为经典的书籍。说起来我在十多年前曾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系列图书做审校,深知审校的痛苦,在完成那几本书的审校后发誓再也不做这种事情,可是等到依恋这三本书送到我面前时,由于书的吸引力,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审校工作。这次的审校工作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由于参与翻译的工作者很多,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审校有时候是一种纯欣赏,有时候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这套书审校完成后我很欣慰自己终于好好读完了这些经典,也发誓不再做审校工作,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再有可以吸引我的书。

录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分,我对亲子互动的行为异常敏感,也很喜欢对各种视频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2004年看到的约翰·鲍尔比的依恋录像至今还对我有很大的冲击,所以我在这里还是要介绍一下当初我所了解的两个重要的录像,以及这两个录像的深远影响。约翰·鲍尔比就如同一个摄影记者,以不干预的方式进入观察环境。

  第一个录像看到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和她妈妈的分离。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小朋友住院的时候不准妈妈陪床。那个录像里小女孩住院大概七天,每天妈妈会有短暂的时间来探视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妈妈见面后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才能和妈妈进入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状态。等到小女孩出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一大一小的背影孤独地走出医院,没有任何母女之间的亲昵互动。

  据说这个录像被拿到国会山给议员看过之后,改变了英国不准父母在医院陪床的规定。我还记得九十年代我在国内儿科医院实习的时候,家长也是不可以陪床的,家长白天可以在医院,晚上必须离开,相信这种住院方式在中国对儿童也是有损害的。

  第二个录像也是关于分离的,时间是九天。这个录像中的小男孩两三岁,他的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在那个年代,英国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没有亲戚帮忙也没有邻居帮忙,爸爸没有假期还要上班。妈妈要生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小男孩在睡梦中就被临时送到了一个养育院,早上一睁眼就在养育院里了,谁也不认识。他试图去获得保育员的注意,但是因为保育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小男孩的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刚开始小孩子还试图和成年人接触,后来就绝望了,他没有办法获得保育员如父母般的照顾,等到他妈妈生完孩子几天后来接他的时候,妈妈抱起他,而小男孩在妈妈的怀里扭动着、挣扎着,就如同他妈妈是个魔鬼一般,他妈妈看起来很伤心。这对母子在精神分析师的指导下关系慢慢修复,但是即使这样,妈妈报告小男孩在随后的岁月里还是偶尔会莫名的情绪不稳定。

  第二个录像比第一个录像还震撼,它改变了英国的这种生育模式。英国此后开始推行新的模式来帮助孩子应对母亲去生育这几天的分离。

  第三个录像是又一个妈妈准备生孩子了,在生孩子之前妈妈带着她的大孩子去熟悉一个寄养家庭,妈妈准备在生育的那几天把孩子托付给寄养家庭,在生产之前经常带着孩子到寄养家庭中去玩,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安抚物,就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妈妈要让孩子对寄养家庭熟悉并且对待在寄养家庭中一段时间有心理准 备。

  中国近年来因为对儿童养育的重视开始有些亲子关系类节目,很多真人秀电视节目对研究依恋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实验室最喜欢研究和分析的是《爸爸回来了》。这个节目中,孩子和妈妈分离两天,然后由爸爸替代照顾,非常有研究依恋的味道,可惜因为有些观众觉得那些参与节目的真人秀家庭在炫富,结果节目不再继续做了。当然也有其他真人秀,例如《宝宝抱抱》《妈妈是超人》《爸爸去哪儿》,这些以纪录片方式录制的亲子关系类节目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养育技巧和依恋关系的研究资料。

我的临床经验

  我曾经为一个自闭症儿童做咨询,孩子的妈妈生儿子的时候是剖宫产,因为儿子的头太大了,自然分娩可能会有极大的危险。头太大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人类必须为头大付出沉重的代价,头大是智力发展的优势,但是为了减少母婴的危险,人类婴儿需要提早出生。相对很多动物一出生就具有很多技能来说,人类婴儿更为脆弱,他们必须依赖养育者的喂养和保护才能够生存,他们不仅需要养育者提供奶水,还需要养育者提供衣服和住所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他们不得不把自己交付给养育者,而养育者的养育水平决定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质量,儿童需要和养育者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中国和西方文化对于分离的态度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研究者研究分离与依恋的启示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儿童大撤离导致的亲子分离,为依恋相关研究提供了背景,西方这种亲子分离比较少见。但是在中国文化下,亲子分离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我小时候还常常羡慕那些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不用上幼儿园,父母把孩子送到农村,等上小学再接回来,没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目前,中国的大批农村留守儿童也是中国传统跨际养育的一种放大版本,另外一群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高级留守儿童的情况是父母出国留学了,生完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国由亲戚抚养,而不是父母自己抚养。在临床工作中,我一般不接成人的咨询,但是会给咨询师做督导,这些咨询师的大学生案例中大致有一半以上有早年和父母分离的经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主观感受。

  就我的临床经验来说,并不是只要有分离,孩子就会出问题,通常是很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会出问题甚至使问题放大。首先是孩子本身的个性特征和气质类型,会出问题的孩子多半都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在幼儿期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照顾的。其次就是寄养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是不是都对孩子很好。如果两边都不好是最糟糕的,这对孩子来说是灾难性的;如果寄养家庭很好而父母是缺乏养育能力的,那么对儿童来说回归家庭时的转变就是巨大的创伤。最后,在孩子被寄养出去和回归家庭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让孩子能够适应,孩子回归时有必须哀悼的丧失,包括对之前依恋对象的失去,还面临重新建立亲密依恋的未知旅程。

  在我最初做咨询师的时候,我认为分离都是不好的,后来发现,有些送孩子去寄养的父母在做出寄养行为的时候是不具有抚养能力的,在孩子回来的时候,他们破坏性的养育方式更说明他们不具有养育能力,或许他们把孩子送出去是更好的选择。记得一个来访者说起她爸爸有暴力倾向,她家三个孩子都被寄养,她的寄养时间最短,她的弟弟妹妹都比她寄养时间长,他们在心理方面要比她更适应一些。因此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分离都是坏事情。对于不具有抚养能力的父母来说,能够把孩子寄放到有抚养能力的家庭中,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祝福。但是作为临床工作者,我还是强调父母应该学习一些科学的养育技能,并且要对自身童年的创伤或者不适做出修正,这样才能在养育过程中让孩子最大可能地受益。

  在这个序接近尾声时,笔者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第一,大家应该做好准备再生育,要有计划,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孩子,也没准备好要好好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让他们留守,这是何其残忍。生育是一件该负责任的事情,不是盲目的。我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倡导负责任的生育,成为父母之前要先评估自己是否在身体上、物质上、精神上具有养育能力,不然面对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咨询师都无法替代他们做孩子需要的有质量的父母。第二,如果一定要把孩子寄养的话,还是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寄养,因为越小的孩子心智化水平越低,他们越难以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把他们寄养在别人家,或者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幼儿通常觉得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离去在毁掉他们的这种自我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父母在惩罚他们所以才离开。第三,如果父母必须要离开,那么父母最好能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要离开,以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即使只有一方离开,对孩子也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在离开前的交接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孩子找一个替代者或许能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孩子回归,或者父母回归家庭后,需要亲子之间的再适应,父母应该以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为主,很多家长误以为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未必是不良行为,而是父母看不惯的行为)就是爱,在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足够好的依恋关系的情况下,这些矫正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不接纳他们的,而且会认为父母在攻击他们而不是在养育他们。

  和父母的正常分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独立,最后脱离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过早分离,而且分离时间过长,分离过于突然,是儿童无法理解的,这些都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致谢

  最后,作为本套书翻译工作的组织者和审校者,在此对所有译者和校对者表示感谢。第一卷的翻译者:汪智艳、王婷婷;第二卷的翻译者:万巨玲、肖丹、周晨琛、周兆璇、李娟娟、杨诗露、王秋蕴;第三卷的翻译者:白建磊、付琳、赵萌、梁恺欣、王益婷。 校对:王秋蕴、黄慧、牛安然、 王忆豪。本次翻译我们进行了两至三轮校对,部分翻译由译者互相校对,另外由本科生进行了一轮校对,我作为把关者进行了最后一轮校对,希望能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易春丽博士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读后感(八):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理论

  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发展心理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奠定了研究者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成为发展心理学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鲜少有理论能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后仍然散发出勃勃生机,依恋研究有自己的协会(例如Society for Emotion and Attachment Studies),有自己专属的期刊(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每年也为在这一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研究者颁发奖项。

  当我们要思考依恋为何能够历久弥新时,我们就需要找到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来寻找答案。在阅读本辑过程中,我找到了鲍尔比在提出依恋理论时的宏大野心。他提出“最初参考的框架是精神分析”,而却找到了进化论和自然主义研究中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鲍尔比的巧妙之处也正如他所言,他选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的核心概念——“客体关系”、“分离焦虑”、“防御”、“哀伤”等一系列组成了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的基本概念,而从达尔文主义出发的关于人类、灵长类和鸟类的实证研究中获得了对这一概念的支持。依恋理论恰恰写照了心理学在当今科学发展中尴尬又蓬勃的地位——一个努力转变为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内部工作模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难以得到科学的回答,但它却能解释非常多的心理现象,特别是依恋理论所专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性领域的现象,这像极了弗洛伊德那一套从心理学之父——哲学观点——出发的理论:努力让自己的观点成为万金油。它是如此的模棱两可,以至于难以用最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而另一方面,由依恋理论所引申出来的诸多发展心理学现象,却能从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身上找到答案,以至于人们难以像批判精神分析那样批判依恋理论。在阐述了上面这些观点后,我不可否认鲍尔比的天才,以及他在临床实践中极其细致的观察。不由得想到老一辈心理学家为了开展心理学研究,而做出的十分纯粹的那些工作。

  在《分离》一书中,鲍尔比提及了研究依恋的一些方法,包括由安斯沃思提出的陌生情境观察法,洋娃娃游戏,自然观察等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斯沃思如何设计陌生情境的实验也可从本书章节内容中获得了解(前提是首先了解陌生情境如何实施)。鲍尔比提到“当父母要离开的时候,这些孩子一般都会哭闹或者大喊大叫”,这是在陌生情境中分离情节里儿童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同时,书中还记录了“最初这些孩子拒绝别人给他们穿衣服或脱衣服,拒绝吃东西,拒绝喝东西。在第一天里几乎所有孩子,除了一个最小的孩子,拒绝别人靠近,拒绝被抱起,也拒绝被安抚”,这是陌生情境中陌生人在场情节里儿童会出现的行为表现;当谈到重聚时,书中写了“在9个个案里,与母亲的分离感几乎会在一定程度上贯穿于他们呢重聚的最初三天里。其中5个孩子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母亲也会焦灼地抱怨,她们的孩子对待自己就好像陌生人一样;而且这些孩子没有一个有要黏着母亲的倾向”,如果这一情况出现在短暂分离后的重聚情节中,几乎是要让人吃惊的。许多推论性的观点(一些后来得到了证实)也能在书中略窥一二,例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生命的头三年里,个体如果经历了长期的分离或者反复出现的分离,那么分离将会永远存在于他的生活中”或者是“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一个孩子不得不离开家庭,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由陌生人照顾之后,他更容易表现出担心和害怕,唯恐会再次被带走”。这样的推论性的观点,与精神分析的许多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可以说,鲍尔比的理论多数来自他对观察现象的高度总结,不仅有他自己开展的研究的总结,还包括对他人报告的仔细分析和归纳。在《分离》一书中,他开创性地指出了:幼儿在没有预期且不情愿的情况下与母亲人物(mother figure,我认为 人物 一词翻译尚不准确)分离后,出现的行为反应遵循着一个典型的序列。(1)踏回强烈地抗议;(2)随后开始对唤回母亲这件事感到绝望;(3)在之后不再对母亲感兴趣,在情感上开始与母亲分离;(4)重聚时对母亲的依恋又会再次显现;(5)无论何时,当感到再次失去母亲时,就立刻表现出焦虑。在鲍尔比的观点中,这一过程恰恰是焦虑、哀悼和忧郁出现的过程,是导致许多心理疾病的原因。

  他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实践仍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为他强调了在亲子关系对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依恋关系出现问题。而凡是要解决依恋有关的问题,特别是由分离引发的问题,永远要同时从双方入手,这一点从书中关于灵长类在分离后出现的状况已然明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