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上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3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的读后感10篇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是一本由[俄罗斯] 托尔斯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元,页数:11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一):失安娜 得列文

  最早之前看的应该是缩略版的,脑海中几乎只记得安娜由于婚姻不幸最后卧轨自杀了。“她为什么选择卧轨这种血腥不堪的方式呢”作为一个美丽优雅聪慧迷人女人完全可以选择美美的方式结束生命。可是她却选择了最不堪入目陈尸车站的方式。这是我最最开始读这本书后最不解的地方。如今再次翻看,感受比之前深刻许多,经典就是不同时期看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你想要获取的信息书本一开篇就引用圣经,“伸冤在我”谁都没有资格去审判某个人一生,只有上帝有。书在每一处几乎都能见到神的存在。我也试着以神学的眼光来看待这部作品人物罪行就显得越发明显,越发虚伪。这次关注点似乎不在安娜身上,因为对于安娜的悲剧多了更多的理解同情。更能引起我注意的是卡列宁和列文。一个因为婚姻的失败转向宗教,也因为他虚伪的宗教外衣使得安娜走向了绝望。这真的就是上帝所怜悯悦纳的人吗? 用宗教的各种律法典章麻痹自己也束缚他人,心中完全无爱。圣经上最大的律法是爱人如己。惟爱心可以造就人。列文则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追寻他与上帝的关系,规规矩追求属于他的幸福坚持着他所喜欢的农事。他怎么都想不到他就这么跟着神的脚踪走,一步步走近亲近他认识他 最后豁然开朗,也被引领着走向美好信实的生活。书最后一章节写着列文最后怎么一步步领悟到神的话语神的存在,这也是我的矛盾,虽然我读完了但对于上帝想对列文说的话我并不是很明白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二):赞美安娜

  虽然安娜因为自己的幼稚愚蠢不停的犯错误,但我还是深爱她,她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充满人性,她真正懂得爱情。她真实纯粹,她这样的人才有人的感觉

  大多数人会被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成像卡列宁那样的虚伪的机器,但我觉得这些教育是对的,因为大多数人本性里都有很多不好东西,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只有被教育成虚伪的机器才能相对的和睦相处。实现和睦相处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列文说的那种不受任何教育过像农民一样纯朴平等劳动生活。这种办法要比前面的办法好得多,但无法在社会中实现,但可以个人或者小范围实现。

  安娜在虚伪的世俗环境影响下还能保持她真实的样子,保持她的热情活力,保持着自然美好的人类情感,这就是高贵的人。她敏锐的感受到了卡列宁等人的一切可怕本质。她是一个纯粹追求爱情的人,是一个值得用全部生命去热爱的人。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三):安娜自以为的爱

  我看的译文版本安娜出轨人的名字是佛伦斯基,丈夫卡列宁,儿子谢辽查。

  安娜在佛伦斯基的穷追猛打下出轨,为此,舍弃了儿子谢辽查,偶尔思念儿子之心。涌上心头。

  安娜和佛伦斯基相爱的前提是建立在1,伏伦斯基执着的爱慕2,谢辽查的母子情3,丈夫卡列宁的妻子(不然他也没有机会和佛伦斯基经常在上层聚会活动中可以常常遇到)。

  安娜怀了佛伦斯基孩子后,与其私奔,上面的前提条件就只剩下佛伦斯基执着的爱慕了。这意味着这份爱情进行了一半后,又需要安娜失去儿子,失去体面的卡李宁太太身份,还要背负舆论骂名来继续维持。而对于佛伦斯基来说,除了安娜失去卡卡列宁太太身份可以给他对安娜的爱提增加点分,其它两点对他是没用的。况且安娜只是失去作为卡列宁太太的义务权力,但却没有离婚证,无法和佛伦斯基体取得法律认可。这又无形中,给佛伦斯基也带来了舆论的压力

  这种感觉对安娜来说,就像拿失去的左手的代价去换取失明眼睛可以重建光明,最终都是残缺的。安娜为了努力平衡失去左手的代价,只能拼命使用透支自己眼睛看到更多的光明。

  这不是在爱自己的眼睛,是在伤害它,她不是在爱佛伦斯基,而是再伤害他,他也不是爱自自己,是在伤害自己。吸鸦片,饱受思子之痛,却又不告诉伏伦斯基,这都是不爱自己的表现。他为什么不敢告诉佛伦斯基她想儿子,因为她无法面对她思念儿子又不能见的这种局面,她也深知告诉佛伦斯基,他也没有义务甚至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是她在开始出轨之前,就应该处理好的问题,比如先取得离婚,取得抚养权,当然在那个时代可能无法做到。这就是时代造成的后果,这就是空有一股用于反对时代的心,却找不出解决的出路,迷茫的局面。

  爱情是什么,你情我愿,彼此相爱。开始是这样简单的开始,只需要相互爱恋,但是后来接受困难考验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没能一起克服困难,不离不弃。这很惋惜。因为两个人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这是不珍惜自己的付出成果,当然他们也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或许对于安娜来说,宁愿死亡也不能活着忍受自己爱的人给不了自己要求的爱,对于佛伦斯基,宁愿让爱的人去死,也无法理解遵从安娜的行为和要求。

  我想问,这还叫彼此相爱吗,爱不是,爱对方像爱自己一样吗,爱不是包容,理解,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吗,如果遇到困难就要变心,躲避,无法承受,那爱谁可以一辈子不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呢?爱神吗?可是神是不会跟你恋爱的,因为你自己是人。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四):列文心中永恒巨大的东西

  1、本书主角毫无疑问是列文。

  2、列文心中最后揭示的,是一种用理智难以企及,难以被证明的,永恒而巨大的东西。对于他,这东西是基督教追求的精神,对于其他宗教信徒则是其他关于善的诠释,而对于无宗教信仰的人,这东西则是灵魂与爱。

  3、宗教、灵魂、爱,与理智、科技不相干。列文之前的种种苦恼,正是因为他非要用理智给灵魂一个答案,给宗教一个该有的位置。然而最后他的解脱,正是因为他终于承认,这里没有答案,决不能将这两类东西纠缠到一起。

  4、真正让他自认未来不会再虚度,生活将充满善的意义的,正是他将理智与信仰分离清楚之后,确定在理智之上,在所有世界纷繁的最底层,有着善、信仰、灵魂追求和爱,会坚定地在他心底支持平凡地生活下去。即使生活本身毫无变化,有着平庸的幸福和不如意琐事,但是一切都是崭新的了,他用信仰与爱,拯救自己,再不会纠缠不清,困惑不已,更不会因为生活的无意义而自杀。

  5、这不正是那永恒而巨大(远藤周作的深河)的某物吗?说不清,拿不出,但坚定地相信,它崇高无比,它可信赖。就像上帝、佛陀、天主,无需证实他们是否存在,相信他们的追求就足够了。就像爱,无需辨析它的形态,为它分类;就像灵魂,无需用科学手段去测量它那一点点重量,只要相信除肉体与欲望之外,还有那轻飘飘地、永恒的东西守护自己,不至堕落,不至找不到意义。

  6、卡列宁虽然也是从不信教变为信教,但与列文不同的是,卡列宁把宗教作为寄托,而非追求,更非守护生活的精神。区别是,卡列宁只想在宗教中治愈痛苦,而列文却要在信仰中追求琐碎生活中的善。

  在作者心理,安娜与列文的角色意义,应该是有相关的。

  本书为何以安娜命名?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五):安娜卡列尼娜

  看书不多,随便写点:

  列文向基蒂表白:一个平淡无奇好人,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你是个好人”;

  基蒂等待弗隆斯基:这样的等待恐怕是没有结果的,因为这样的帅哥身边总是不缺妹子,而你又不那么地出众;

  弗隆斯基遇到安娜:一物降一物,每个人都有遇到自己命中的TA,遁入情网,无法自拔;

  基蒂遭到拒绝:锅里的没了,碗里的也没了,万念俱灰,生活一下子变得一团糟;

  安娜的丈夫:那么得高高在上,一边包容一边自私没有爱情的婚姻总将变成悲剧;

  安娜和弗隆斯基私奔后:安娜的生活可以只有爱情,当她觉得弗隆斯基林觅新欢之时,也会去胡乱猜测,疑神疑鬼;而弗隆斯基除了爱情以后,他还要自己的社交圈和事业,也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别;无论何时,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别人的身上,总是那么地不让人放心;

  生命的意义:没有了爱情,生活没有意义,众叛亲离,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安娜第二次自杀选择了卧轨;列文经过了N久的思考,觉得宗教是他最后的落脚点;

  那么对于我来说,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我需要多久去搞清楚这个问题呢!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六):经典的作品

  花了三个礼拜,昨天刚刚读完。

  作品有两条主线,弗伦斯基和安娜,列文和基蒂;其实除了开头部分弗伦斯基和基蒂的一点点爱情火花、最后列文拜访安娜、弗伦斯基意外遇见基蒂之外,两条线并无很多交织,这对于一篇长篇小说来讲,是非常奇特的。两条线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的来回穿梭而达成的,而通过对主人公和大量亲戚朋友的描写,如同长卷画一样,精细地描绘出那个时代俄罗斯的社会状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状况。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醉生梦死、看到流言蜚语、看到滥竽充数、看到无所事事......当然,也有为俄罗斯前途思考着的人,但思考也是分为很多层次,有为了出名的、有附和别人的、有假装思考的......书中真正思考着的人看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的化身——列文。

  安娜这个形象显然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典就意味着有多重解读性,最简单的角度就是,她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抛夫弃子、追求爱情、不顾伦常、反抗夫权、热爱情夫、勾引别人、追求享乐、为爱献身.......所有的事情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合情合理,这就是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他在同列文的对比中创造出这样一个人物,相当于在同自己的对比中创造出一个文学形象,他自身已经如此深厚,在艺术的加工下,他的对比人物就更加璀璨夺目。列文是时代性的,除了最后几节,他所思考的问题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而安娜是跨越时代的,她的境遇故事在每一个时代都会发生,所不同的只是其中的哪一段或者是哪一种表现形式。这个看似简单的婚外情故事,却将爱情、社会制度、舆论、婚姻、经济......融合在一起,没有这些要素,这个故事不可能发生,而这些要素,正是每一个时代都在面临着的。

  我无力解读更多,能读到这样一部作品,已是荣幸。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七):上帝欲让人灭亡,必先让人疯狂

  记录印象深的句子

  1. 女人常常爱丑陋而平凡的人

  2. 世界上的少女应该分成两类:有一类--她以外的全世界的少女,那些有着所有人类缺点的少女,最普遍的少女;另外一类--她一个人,丝毫弱点都没有,而且超出全人类。(如今我们对这种有一个简洁明了说法:中二病,少女玛丽苏,可见虽然时代变了,人类的情感。。。嗯。。有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变。。)

  3. “当我克制了尘世情欲,固然是圣洁无比;但当我没有做到时,我也曾纵情欢乐!”--出自奥地利音乐家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

  4. 头发长,见识短。(原来这是俄国谚语)

  这本书,故事情节真是二流的烂俗狗血剧,安娜的神经质和基蒂的中二。但是这个故事有很迷人的外表包装,上流社会的出身,金碧辉煌的舞会,漂亮的服装,迷人的外貌,风趣的谈吐,大把的金钱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而且要叫这样一个名字?全书中安娜的戏份不是最多的(但是最疯狂的),看完书你肯定知道第一男主是列文,而这个第一男主和第一女主只有一面之缘,先看到了女主画像立刻移不开眼,然后马上见到了真人完全神魂颠倒,以至于当晚回家和老婆一说就被老婆看出来了大吵一架哄老婆到凌晨三点。基蒂也真是惨,两次都是安娜。你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的唯一一次碰撞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觉得托尔斯泰写这本书是基于这个灵感,书中也写了,在当时的俄国,虽然有情人比比皆是,但是就舆论而言,对女人有情人是较之于对男人有情人苛刻的多的。(现在也是如此,有时候世界的变化也不是很大是吧)这也许就是他写这本书的灵感,也许就是他这样命名这本书的原因?也许就是他那样安排安娜结局的原因?还有什么更能比奇葩的死亡方式来表达戏剧性和悲剧性的表象呢?

  安娜,上帝给了她那样的外表却没有给她匹配的意志大概就是她全部悲剧的原因吧,尤其想到在战争与和平里面的活的那样滋的海伦。。。。本来作为女性的立场,我很愿意把大部分原因归咎于那个诱惑了安娜的弗龙斯基,但是。。。。不能。

  安娜只有在最开头是理智而令人赞赏的,就是在莫斯科见过弗龙斯基并发现他对自己大献殷勤后就果断回彼得堡,但是,她全部的理智也就到此为止了。

  安娜的疯狂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所有人都告诉她和原来的老公离婚吧~弗龙斯基这样说(为了他们的将来和孩子的地位),她哥哥这样说,她嫂嫂这样说,她老公也这样打算过,她不要,而且死活说不出原因(我觉得作者没有处理好这个情节,使得安娜到底为什么坚持不离婚让人搞不明白),却又在一次口角中突然赌气说好,可惜时机已过。

  在儿子生日当天去自己原来的家,完全没有勇气面对以前的仆人和曾经的老公,落荒而逃,却在当天随后一意孤行有了挑战整个彼得堡社交界的“大无畏”,沦落到让自己受到公开的侮辱,也让所有人尴尬不已。真是不合理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

  她表现的就像一只没头苍蝇那样到处乱撞。

  其他的还有诸如特别爱和讨厌到要死的老公生的儿子,但不爱和自己爱的要死的情人生的女儿。。。。我只想说,正常人真不这样。。。

  高潮是安娜刚有了要去死的念头,没过多久就稀里糊涂的真死了。这个死亡不是她自己有预谋的事先安排,纯粹是一时起意,啊~就让我在我们第一次相见的那样,在类似的地方,以类似的方式死去,惩罚你一辈子忘不了我~沉浸在了自己对于表演式死亡的陶醉中,最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样是有病后悔了想站起来结果来不及了。。。不好意思,看到这都忍不住笑了。。。

  安娜的所有似乎就是爱,可是爱是什么?欲望是什么?你通过安娜,看到了什么?

  托尔斯泰想要讽刺大大咧咧玩弄感情出轨的已婚女人居然理直气壮对虽然出轨但实际上对待感情很认真的安娜指指点点,而社交界居然奉承前者却排斥后者这种奇葩现象,可惜,不成功。如果安排一个类似战争与和平里的海伦那样的人物可能会更加有冲突感。

  托尔斯泰自己肯定曾经在无数个舞会上观察着那些洋洋得意,卖弄风情的女人们,他对她们的态度总是介乎恭维和嘲弄之间。

  对于安娜的情夫,只有一个描述感到奇怪,托尔斯泰几乎是满含着恶意的不停重复着弗龙斯基的一个外貌特点:弗龙斯基的头顶已经快要秃了;弗龙斯基你该剪发了,不然两旁的头发太重会让头顶更快的秃的;弗龙斯基的那已经秃了的头顶;安娜抱着弗龙斯基的秃了的头;弗龙斯基用帽子遮住了秃了的头顶。。。。。什么仇什么怨?

  除了在这里释放出了作者的恶意,还有一个地方作者突然之间释放了大量恶意,好像是后半段讲瓦莲西那里,懒得去找了,,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可能不太稳定,突然厌弃一切,哈哈哈哈~

  在安娜和弗龙斯基在一起后,作者安排了列文和弗龙斯基,基蒂和弗龙斯基,列文和安娜,安娜和基蒂这四组不同的两两会面的场景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可以好好感受一下,这样的顺序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其他的倒也都在常理之中,只是在安娜和基蒂那一组的时候,作者又忍不住的流露出了对女性的恶意,他居然让安娜在见基蒂的时候心理那么疯狂,居然胡思乱想去诱惑列文。。。。对作者这样的恶意无语了也是。

  安娜那条线,不过是一个烂俗的二流狗血剧,不过托尔斯泰观察力和感受力表达力都很好,有些情绪描写很有意思。但这本书如果要勉强说撑起世界名著的架势,只能是列文这条精神线索了。列文延续了托尔斯泰一贯的男主范,寻寻觅觅,上下求索,怀疑一切,寻找答案。他在找确实的信仰,他要找俄国确实的出路。他找到了么?没有。但是他在寻找途中所表露的疑惑和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即使平凡如我们,也会偶尔想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这个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列文思考的是如此痛苦,以至于虽然娶到了梦寐以求的老婆,有了可爱的孩子,一想到这些精神难题就快要忍不住自杀。

  这本书里还流露出作者对于“农民”这一整体群体的态度,总体而言,看法是负面的。不是指情感上是负面的,而是指对社会的推进力上。作者也思考俄国的道路,认为欧洲的方式并不适于当时的俄国,俄国最主要的问题是广大土地上的有效率的经营者。

  另外我相信农业劳动和打猎一定是作者自己本身非常非常喜欢的,书里详细描述了列文割草的动作,想法。尤其是整篇整篇的打猎篇幅,居然写的兴奋的连对狗都用起拟人手法了。。。。。呵呵。。。直接跳过去不用看没什么关系。。。如果你对打猎不感兴趣的话。

  再讲一下基蒂好了,第二女主,这是一个托尔斯泰的套路女性角色,和战争与和平里的娜塔莎没什么区别,青春的感情路上受了只想玩玩的人的诱惑,所幸老天眷顾被外力干涉自己痛苦一阵最后走上正轨。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谁的青春里不会遇见一两个猪头?不过即便是猪头,也是很古典的有爵位的猪头。

  关于宗教,这在托尔斯泰的著作里是浓墨重彩的分量,也是列文反反复复考虑的东西。在书里也和战争与和平类似出现了对于男主精神探索有重要作用的道具式人物,他的奄奄一息的哥哥。

  还有在托尔斯泰的书里,男性的角色都被塑造的非常多面,也许讨厌卡列宁的感情僵硬,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严谨的官员,全力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责任,而且他其实被作者塑造的颇为高尚(除了最后那段不可思议的对神秘主义着迷);你也许觉得弗龙斯基浪荡,但不能不认可他对联队的热爱,对经营农庄的亲力亲为,对社会的关切;也许觉得安娜的哥哥败家风流,但是他是最受欢迎的人物,八面玲珑,脑筋灵活,等等。是的,除了感情,男人们还有更为看重的社会角色扮演。

  但是对于最重要的女性角色,是色彩单一的,除了感情和孩子,她们就是空白。虽然书里也有女性的社交达人,不过不是主角,除了爱八卦和作为一种社交润滑剂,着色不多。 书中有提到在俄国普及女子教育,能看出来作者对此的态度颇有点不以为然。

  感谢现在这个时代!!!

  最后,全书精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觉得目前看过的书里唯一能和这个开头匹敌的是: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OTE:看完了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想到托尔斯泰在书中表露的对俄国前途的情感,想到了他对俄国前途改革流露出的看法,再想到以后俄国的现实(这是我们作为后人的优势啊),心里有点难过,他是全心全意爱那个贵族制度的。他也完全想不到最后竟然是那样吧。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八):理性与爱

  伟大的作家真的好了解人们的心理,而且能够使用最朴实、平凡的语言准确地描绘出来。那些所谓华丽的词汇、试图打动别人的句式相比之下显得太苍白无力了,当然这也与草婴的翻译风格有关吧。

  读的过程中,真的很为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差异而气愤。也许有一部分可以归结于时代局限,但即使在现代社会女人们有条件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的思维差异却依然没有改变。

  男人们有的醉心仕途,有的沉迷赌博,有的纠结于思考存在的意义的哲学问题,爱情与婚姻不过是他们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一部分,如果幸福美满自然可以使生活增色,如果不幸的话,那也不过是需要想想解决办法或者逃避开的一件事而已。像列文这样的深情好男人,依然不喜欢琐碎的家庭事务的打扰,在面对出生与死亡时惶惑不已,永远在思考却做不了决断;而伏伦斯基呢,其实也做得足够好了,不在意舆论的眼光,肯牺牲自己的前途,也能体谅安娜的处境,只是发自内心地无法把爱情当作生活的全部吧,觉得空虚无聊,想要男子汉的独立性。

  而女人们呢?美丽又聪明如安娜,依然免不了在爱情中深陷猜疑、嫉妒、发脾气又后悔的怪圈,即使在别人面前多么自信,面对深爱的人时依然自卑,努力做其他的事情来充实自己的时间,努力做通情达理不缠人的伴侣,但其实在这种努力的背后,就已经输了啊……而且还有孩子的牵绊:生育的痛苦,教育培养过程中种种烦恼的琐事,不论走到哪里都永远牵挂着孩子的心,这真的是天生的不公平。安娜也想要从“他爱不爱我”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专心写自己的童话故事,关注女性的教育,周游世界,享受生活,她也明白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但是又难免去在意他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心里需要对方的肯定也已经输了啊……

  能够成功调和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女人都太强大了!比如我们的妈妈们……

  一想到我妈现在还把我爸扔家里自己跑去参加出国考试培训,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列文最终的信仰,上帝告诉我们应当向善和爱人么?总觉得在我自己的角度的话,应当是社会习俗或者道德原则什么的告诉我的吧,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不过也可能他提到的“善”是超越追求善报的“善”咯?可能人真的要经历过至亲者的逝去或者降生才会想要思考所谓生存的意义吧,但是最后不也是一样发现理性的思考无法通往真正的答案吗?就像原文说的,理智的发现只能是“凡是妨碍满足我欲望的一切人理应被消灭的法则”,向善和爱人也许都是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理性的。

  文中还有几处深受感触的点:

  1.吉娣不理解列文在乡下的工作,也不想理解,却意志坚定地为今后在乡下的生活做着万全的准备。更让人感动的是列文也明白妻子的想法。

  2.安娜在产后病重时的胡言乱语,和卡列宁此时心中的悲悯。

  3.少年时期的谢辽查在意外见过舅舅之后,默默自言自语“我不记得,别问我记不记得”。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九):转载

  蒋方舟:所有书的类型里,我还是喜欢读小说。上个月去俄罗斯,路上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发现竟然写得这么好,鲜活又丰盈——我小时候出于被大人夸奖的欲望,读了很多经典,完全读不出好来,读出的好又全是错的,现在只能一部部返工。

  陈丹青:我们十来岁读书,不是“大人”的意思,更不等着夸(大人反倒担心孩子读书“中毒”,“文革”时,“大人”们个个紧张)。那年月没有媒体和娱乐,读书解闷,谁都读。上海弄堂口小混蛋闲站着,开口闭口《基督山恩仇记》、《邦斯舅舅》、《安娜·卡列尼娜》之类,现在想想简直荒谬。

  大匠师都写得朴素透顶,文艺青年初读,总想找文学牛逼,常是会错意的。托尔斯泰写完《安娜》,自己说:“太质朴了,他们读不懂的。”好几位作家的经验和你类似,包括王安忆。她四十来岁时告诉我:“《复活》写得真好!”此前她显然读过,没觉得“好”。《复活》比《安娜》更质朴,几乎看不出技巧。这是可追究的经验,但我不知如何追究。

  蒋方舟:我觉得自己现在能读懂安娜了,还没读懂列文。过几年再重新读一遍。

  陈丹青:我看书不求甚解,不知道懂不懂。我喜欢留心次要人物:《战争与和平》的炮兵排长屠升、被俘的农民卡拉塔耶夫,还有那些军中的副官、侍从、马夫等等。托尔斯泰和曹雪芹写随便什么,都是如见其人。

  蒋方舟:这两年最惊喜的小说,是美国一个1959年出生的小说家乔纳森·弗兰茨写的《自由》,厚得要命,也是没有用任何叙述技巧,只琐碎地讲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因为作者相信如今的美国,就像托尔斯泰时期的俄罗斯一样——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足以用一个家庭来承载一个时代的主题。我从来没去过美国,可是读完之后觉得自己仿佛去过。

  这部小说只讨论一个问题:自由给人带来的困境。看得我胆战心惊,羡慕嫉妒:我们还在垂涎自由,人家已经在探讨自由的伤害。

  陈丹青:有部好莱坞电影讲女同性恋家庭,请人代孕,俩孩子。好真实。那是“后女权主义”语境,亦即,他们的苦恼而尴尬,远在我们的将来,而我们正活在他们老远老远的过去。余皆类推:我们这类“前自由社会”的经验,人家祖父辈早经如此这般。我在纽约遇见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聊起约翰·列侬,我忽然警觉:那是他们的青春记忆,我们这里的同龄老汉,听的是样板戏啊。

  蒋方舟:我几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看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还有一部叫作《成名在即》的电影,看得特别激动,引为自己青春期的精神写照,那其实是人家在怀45年前的旧了。我的激动在当下的时空完全找不到共鸣,非常尴尬。

  陈丹青:“激动”,“尴尬”,“找不到共鸣”,都是珍贵的感觉。好作家时时处处发现与众人不谐不合,暗自发狂,这一切会灌进小说。

  蒋方舟:他们超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像弗兰茨这样的人还维持着那么古老的写作方式——住在悬崖边上,离群索居,太耐得住寂寞。相比起来,国内的作家生活太丰富了,我看到新闻,莫言说自己得了诺奖之后没有读一本书,没有坐下来写一篇文章,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毁灭性的——当然,我也是瞎替莫言操心了。

  陈丹青:好像是斯坦贝克吧,获了诺奖,写不出书,天天喝闷酒,喝到过分,被酒吧老板抬出去扔在街上。他就坐那儿哭,说:诺奖有什么好,酒也不让喝!

  莫言得奖未久,总有适应期。我相信他又会写起来。

  蒋方舟:斯坦贝克的确好酒。我从前读他的《伊甸之东》,其中有句话大意是说,如果没有威士忌来把世间的坎坷不平泡软,人们会自杀的。

  我以前从来不喝酒,不能理解这句话,也看不懂同样酗酒的海明威的小说。现在我变成了一个贪杯的人,就一下子能看懂斯坦贝克和海明威了,可能和抽了大麻再听摇滚乐的效果差不多。

  陈丹青:嚯!喝上酒了!我母亲每顿晚饭要喝酒,白酒。我近年也弄点黄酒葡萄酒之类装装样子,可是没能更懂什么。

  应该说实话:我几乎不读时人的小说。50后,我读过安忆和阿城,我认识他俩——读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作家,感觉的差异,好不难说——70后及90后,除了读韩寒的博客文(几乎每篇都好),所有青年名作者的创作我都没读过。你去《新周刊》后,读了你的几篇,很惊异:你怎会写这类“硬”的、“男性的”文章?老友林旭东推荐我读你那篇谈论莫言获奖的短文,他说,同一话题中,这是最好的一篇。我读了,真的好。这是我们这代应该有的常识,可是没有。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十):安娜 卡列尼娜

  书记

  《安娜.卡列尼娜》

  当爱情成为一个女人生命全部的时候,也就是她不幸的开始。安娜最大的不幸就在于她为渥伦斯基付出的太多,在那个年代,当她不顾一切的为了爱情和渥伦斯基私奔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已经放弃了她所拥有的,所有。从那之后,她要忍受世人的唾弃,她将永远不能堂堂正正的立于人前。而社会对于渥伦斯基比对于她要宽容的多,他还是可以享受他热爱的那种生活,这件有违常理的事情对他的影响并不大。在一开始,他甚至为此而得意,因为他得到了一位这样美丽迷人女人的爱情。

  可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渥伦斯基渐渐感受到这种爱情对他的束缚,他开始渴望自由,他不再尝试去理解安娜,对于她生活的痛苦与绝望,他虽有所感受,但除了让安娜离婚,却别无办法。他开始想要逃离这种压迫的生活,而安娜,由于生活中只剩下对渥伦斯基的爱情,自然地渴望更多,尤其在她感受到渥伦斯基对她的冷淡之后,她开始崩溃,她无法想象被渥伦斯基抛弃后她的生活。

  终于,安娜想起她与渥伦斯基初见面的那一天,有一个人曾卧轨自杀。她也不知道什么力量驱使着她,使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看到最后,看到渥伦斯基为失去安娜而异常痛苦,却觉得他很可怜。他也没有错,如果重来一次,他应该还是会继续之前的那种生活,这是无可避免的。

  安娜去世之后,或许可以使渥伦斯基心中永远保存她那最美丽的模样,保存他们曾度过的最美好的那段时光。这时光这样珍贵美好,他初次在车站望见她的时候,一眼就被她迷住了,定想不到最后竟是自己这爱情亲手断送了她。

  也许因为太年轻,我看不到列夫.托尔斯泰所描写的俄国风貌,只单纯的看到安娜的不幸,看到社会对她的残酷,同时也看到她那脆弱不堪的心灵。若重来下去,愿你不被爱情所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