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Metaphors We Live By》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Metaphors We Live By》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6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Metaphors We Live By》读后感精选10篇

  《Metaphors We Live By》是一本由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作,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6.00,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etaphors We Live By》读后感(一):物理也是一门在隐喻中前进的学科

  用语言构建的概念根植于隐喻。隐喻Metaphor,从词根词缀上看Meta意为after or beyond, 后半部分词缀-phor表示bring。Meta-phor就可以解读为超出(说话)带来的(意义),那就是隐喻,就是象征。 Lakoff教授虽然给书起了个比较俏皮的名字,Metaphors We Live By,实则是一本野心勃勃力图从语言入手进而解构人的概念化方法的书。(中译版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浙江大学出版社。虽然有优秀的汉译,但因为涉及到的分析以英语为基础,原著不能错过)对语言学感兴趣同学不容错过。同时,由于它涉及到了思维和概念的问题,对于人工智能和自然科学甚至文学也同样有不同程度不容小觑的启发。 人的概念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彩结构,我们时刻赖以生存,但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个概念系统内在的结构性和一致性。这里有一句起统领作用的话: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简单粗鄙地翻译一下,即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另外的一种事物。注意这里的隐喻并非纯粹修辞意义上的隐喻。很喜欢书中那个万斤油的例子:辩论是战争-ARGUMENT IS WAR。当描述两方的辩论时,英语会用攻击、防守这样的字眼来表述Attack/Defend one’s point。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就表现了隐喻的作用,即人对于辩论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战争。汉语中也有相似而不同的例子,如对于辩论人们会使用驳斥一词,通常见于“驳斥某人的观点”。斥字本意为驱逐,驳字原指用马驮运货物,连起来可以解释成把货物装上马赶走。两字都并非孤立的、针对辩论的字。这里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上的一点差别。英语世界潜意识里将敌对观点视为战场上的敌人,而中文这里视作有害的被排斥、拖回的货物。辩论是战争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是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里就不详细探讨了。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通过隐喻而建立的表述总是会突出该概念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Highlighting and Hiding)。也正是这一点使类比在诡辩术中屡试不爽(辩论赛里也可以用来耍流氓)。回到“辩论是战争”那个例子。当在谈论中使用Attack,defend这样的词语来描述辩论时,我们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把辩论当作了战争。有趣之处就在于“某种程度”到底是什么程度。很明显,辩论确实很像战争,有输赢,有斗争,但辩论实际上的的确确不是战争。之所以能用战争来“隐喻”,是因为隐喻会突出概念的一个方面而隐藏其他。具体地讲,虽然ARGUSMENT IS WAR与Attack/Defend point、Demolish one’s argument 这些表达存在很强的一致性,但依然存在像Settle an argument这样的与战争无关的描述方法。这里的战争性质的词语强调了概念的辩论的一个方面,但隐藏了其启发性,竞技性、娱乐性等其他特点。 这里我想说一个我认为值得一提的问题——是因为基于我们语言的概念化方法的不完善而导致人不得不通过强调概念的某一方面来表述概念本身,还是这种通过隐喻强调概念的某一方面的方法本身就不可避免。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朴素古老相关问题,而且已经有了一般的解答。简单的说: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椅子”是椅子。为了凸显这是一个关于概念的概念的问题,可以重述如下:为了既明白而又不引起争议地使用“椅子”,“树叶”或者“游戏”这些词,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回答是:我们必定有意识地或者直观地知道一张椅子,一片树叶,一场游戏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必须把握某一套属性,而这一套属性是所有的游戏和这套唯一的游戏做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一套属性就是我们关于游戏,或者树叶的概念。这下就理清楚了,那一长串子绕口的问题就可以翻译成:是语言不能完备地描述概念(因而用隐喻去解构概念是由于语言功能不足无奈),还是根本就不存在完备的概念(因而只能用隐喻去“表现”概念)。用数学上的话将就是一组映射是否具有解析形式,分别可以对应两个例子——解析函数和神经网络。很遗憾,用有限多句话讲清一个概念的想法已经被否定了。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断定,如果已知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我们应用这种方式的那类世界,那就不需要有这一组特征(概念)。翻过来说就是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完备的,“解析的”概念,可以同时被应用于类似的所有成员,而且也仅能应用于他们。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如果有一条愚蠢法律规定:凡坐椅子的人均判无期。有人因此被抓了,开庭的时候他为自己辩护: 亲爱的法官,你说什么是椅子? -四条腿的,人能坐上去的就是椅子 哦?那骡子、驴也禁止骑喽? -不对,人工制作的,四条腿的,人能坐上去的非生物就是椅子 哦?那我家四根天线的路由器倒过来也是椅子喽? ······ (省略一万字) (最后) -!凡是被法庭认为是椅子的东西就是椅子! (画外音)——我们必须把握某一套属性,而这一套属性是所有的游戏和这套唯一的游戏做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一套属性就是我们关于游戏的概念。这套属性不具有“解析形式”。(只是个逗趣的例子··法律解释权在全国人大手里···) Metaphors We Live By 被翻译成《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而不是《我们赖以生活的隐喻》在这个意义上是很正确的。隐喻是人概念化世界的唯一方法。不存在一个理想的方法,人可以靠它一劳永逸地用有限的载体归纳出任何一个概念。很多领域核心概念都因此让常人难以捉摸。比如很多地方都提倡的爱,孔子的仁、礼,潘光旦的位育,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甚至是粒子物理中的自旋(这点稍后说明),都是这类不能描述清楚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发明人为了传达自己的思想,只能通过各种途径,让读者或学生自己从各种材料中抽象并内化一套特征,这套内化的特征就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概念。维特根斯坦那句著名的话——可以言说的都能说清楚;对于不可以言说的东西,人们必须沉默待之——在这里理解再合适不过了。 -------------------------------------------------------------------------------------------------- 作为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觉得隐喻在物理等自然科学中的作用同样重要,而且是至关重要! 对于自旋的概念,很多人都问过诸如自旋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得到的答案总是像方程化简最后得到0 = 0一样无聊。知乎上的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回答是:粒子自旋就理解成粒子自旋,具有角动量的量纲。但是不能理解成一个球体绕着某个轴线旋转。这的确是个挺好的答案,它基本上已经解释了“自旋到底是什么”。再看一眼这个答案,形式上是似曾相识的: 粒子自旋就理解成粒子自旋(0 = 0) 括号里不是表情! 具有角动量量纲(强调一个方面)但是不能理解成一个球体绕着某个轴线旋转(修正隐藏的方面) 答主的描述就是个隐喻嘛! 忘了是狄拉克还是海森堡说过:量子力学经常借用宏观物理的概念,例如速度,动量,角动量等等。这句话最有价值的两个字不是别的,而是“借用”。在微观物理中,这些常见的人人都懂的概念是“借”来的而非原生的。因此,为了维护逻辑的一致,人会很自然地接受这样一个隐喻:粒子是如小球一样的物体。但是注意,没有任何一个学过普通物理的人会认为光子,电子是一个实心小球,只有在谈到它们的质量、动量、速度等性质时,才会动用这一隐喻,使自己能够自然地使用这些概念。 不过这样解释还有一个需要阐明的地方,那就是隐喻的外延。在隐喻“辩论是战争(argument is war)”中有这样一个逻辑:argument is war -> in a war people attack/defend -> attack/defend a point.这是合理有说服力的。而这一条路就走不通:argument is war -> in a war people kill 但是不能接着说kill his opinion, 若真这么说就成了纯粹修辞意义上的隐喻而非这里所讨论的隐喻了。这里kill是“辩论是战争”隐喻的外延部分,也可以说是没用的部分。外延部分通常是被排斥在一个概念结构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理论建筑。我们说建立一套理论, 推翻一套理论,理论的脚手架都符合这一逻辑。因为建筑可以被建立、推翻(用英语说更好些···)。但是不能因为建筑中有楼梯就说出“在他理论的楼梯上”这样的句子。它也许可以作为修辞隐喻,但不是结构性隐喻。如此这个疑惑也就解开了。 在物理中使用“粒子是小球”这一隐喻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外延。小球就是宏观世界中的小球,而宏观小球的形状,半径,边界这些性质在粒子物理层面上都是错误无用的。由于科学的严谨性,必须将这些无用的外延剔除。所以就会有“具有角动量量纲,但是不能理解成一个球体绕着某个轴线旋转”这样的对自旋的描述。从某种程度上说,物理概念的描述就是不停地利用结构性隐喻并手动剔除隐喻外延的过程。物理,一直就是一门在隐喻中前进学科。

  《Metaphors We Live By》读后感(二):Language Our Higher Intelligence Emerges From

  Lakoff和Johnson发现,我们说“三天前”、“基本上”这类表达中,“前”和“上”都实际上是一种比喻,但是这种表达由于平常、基础,变成了一种常规表达。由此他们引申出几种基础的metaphors的类型,比如orientational emtaphor,structural metapher,就是用空间结构来描述一个对象,比如“构建和谐社会”。

  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他们的首创,不过这个观点对我来说足以给他们两个鼓掌。

  接下来我斗胆说一些跟Lakoff和Johnson不一样的看法

  其一,我认为,对于人类来说,存在一个基础的shared intersubjectivity,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实际的物理经验。然后这些物理经验的描述,比如上下左右,作为building blocks,被用作描述抽象对象。在这个意义上,metaphor不过是一个抽象的designation,实际的逻辑是likeness or analogy。正是因为没有看到这一点,作者在后文中犯了两个错误,其一混淆了基础building blocks层面和ideas层面。比如说“三天前”和“爱是猪肉卷”。所以二者就顺势发挥,认为metaphor这种手法能够引发new understanding而构造new realities。这是对truth认识不足,又对创造力体会不够的象征,是一种平庸。这和二者谈及objectivism和subjectivism时,采用了相对论的观点一样,以为不同文化导致不同conceptual system,从而采用不同的metaphor造成understanding的差异,而understanding决定了truth。以我自己为例,我和苏格拉底不同文化,但是从我读的柏拉图来说,我和他们没有任何深层文化差异,没有conceptual system上的差异,虽然我们都不能够抵达最终真理,但是我们都能相互识别出,大家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只不过是智能本身的限制,大家考虑的这个你多一点我少一点,那个我多一点你少一点而已。认识上的差异,比如世界观,可能是自己的局限和不足,无论从谁口中说出一种更好的世界观,我们都能够识别出我们自身世界观的不足,而接受better truth,在这个意义上,差异不重要,truth是唯一存在着的。如果说在building blocks上有差异,这也只是由于contingency导致的convention的差异,就像Hurssel提及的法语中没有pet这个词,这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在idea层面上,metaphor是不能滥用的。二者谈及,对象存在international properties而不是inherent properties,而metaphor引发一些properties被highlight,一些被inhibit,因此出现新understanding和new realities。我认为作者在此处依然没有弄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成是,首先对象一般存在multfold properties。然后呢,不同对象之间,存在一些properties或强或弱的联系,这样对于objects之间的关系就形成类似association machine(K)和semntaic network(Quillian)的models。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两个对象都能找到点关系,或者6个观念能认识全世界(

  《Metaphors We Live By》读后感(三):有新意,但仅限于语言范畴

  这本书刚开始给我了一些很兴奋的感觉,而且前面的逻辑也较为严密,论证较为充分。但最后开始挑战objectism,感觉有点混淆了语言和哲学的范畴,作者试图引入第3种视角(experienlism)个人觉得叫interactism能符合作者的意思,他觉得真理(truth)是和人们的理解相关的,是不能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而他举的例子都是一些心理学,人类学,情感,语言之类以人为核心的范畴,而对自然科学却闭口不谈,这说明作者并没在自然科学领域找到用他的experienlism代替objectism的优越性。而正是自然科学领域才是objectism的主战场,也是其展示其无穷威力的领域。作者也提到很多objectism的支持者以“That's not my job!”为由拒绝讨论与人情感,理解相关的问题。事实上我作为一个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也持同样的观点,即objectism只适用于物理世界,即具有实际质量,动量,能量的物体。至于人类的情感,意识,语言本身就有主观成分,故objectism应用在这些方面时,并非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般呆板,举个例子,部分物理学家给自由意志的定义是:当一个事件与之前的所有事件都没有相关性时,就说这个事件的主体具有自由意志,无论这个事件的主体是人还是一块石头。详见”The freewill theorem(http://www.verycd.com/topics/2837397/)

  总而言之,作者应该更多的致力于metaphor在人们理解,并传达信息或意义时的作用,而不是去挑战objectis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