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篇

2018-01-17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篇

  《生活中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 吉莉恩•巴特勒 弗雷达•麦克马纳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关于学习记忆

  生活中的心理学是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读物,通常人们认为的心理学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其实还有思想情感存在时空中的物质世界,以及了解它们的方法共同组成心理学。对于心理学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内部信息,一些主观精神上的,可以引起偏见的和不可信的表面现象,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实,存在于我们认识的和科学意识真实东西

  心理学研究的什么留在我们的大脑里,对于学习和记忆的研究解释了,大脑不是一个类似仓库的储存东西,学习能让人变得更好,学习帮助人们创建持久的联结,这种联结包括相倚,差异和交互作用。相倚是什么和什么一起发生,比如,我们打开水龙头,就会有水流出来,从而学会控制水龙头;差异,则是与常规的不同之处,如果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留意差异,并根据差异做出调整,可以较快的学会新的东西,但却很难学会陌生的东西;交互作用是和别人的相互作用。不同的联结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经典条件作用,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互联结;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中强化所起的作用,如果行为后面跟着一个好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就会被重复;观察学习主要是靠着模仿和观察别人的学习,意味着提供了一条捷径,绕过了必要的尝试和错误,也绕过了联想学习所依靠的及时强化,学校里学习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顿悟学习突然发现解决问题方法,同时也是学习认识理论脱离联想的观点,也是为我们提供新的方式,试图用其他过程来解释学习过程。

  记忆同知觉一样,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仅是一盘录下你所学的东西的卡带,对你所学的东西越多,记得就越牢。被动吸收的知识就容易忘记,而对于留在大脑里的东西来说,学习能起到的作用相当大。在生活中,我们对事件意义的记忆要比细节的记忆准确的多,一般意义要细节重要得多,我们的记忆并不因为我们需要物品和事件分类才存在的,而是因为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大脑,包括我们的记忆,都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情境。也正是这种适应性,看起来零碎的记忆也就够了,我们可以用创造的性的和有用的方式来组织这些零碎的记忆。头脑里有一些线索、提示我们就能够进行这样的解释及把一样东西和另一样东西相结合,以便利用我们学到和见到的东西。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琢磨自己琢磨社会

  如果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的话这本可以拿来做大纲看看,如果直接拿这本入门还是有点拼概念。而且相关的事例相对生活中的还是太少了

  1,认知心理学:自省的方式易于解决个体问题(分析自我欲望,影响自我的的过去当下等),一个国家语言影响了认知,眼睛聚焦与活动物体等等从进化方面也影响了个体

  2,发展心理学:从年少依恋到自我责任认知

  3,社会心理学:这块以前看的书比较多点,权威(监狱)-从众(路边病人,集权)-喜好承诺(递进要求)

  4,变态心理学:自我需求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其实是还是一个度的问题。有人逃避有人张扬。佛洛依德派喜欢潜意识里分析然后疏导

  伊斯兰国是从众还是极度压抑导致的释放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入门读物居然看的很累

  非心理学相关专业,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一些心理学基本的知识。

  读这本书的感觉是:1)读起来有些无聊,很少出现一些内容会吸引我不断往下读;2)读起来不顺畅,猜测可能是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我这种非心理学专业的人稍微思考下 或是 中文翻译本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没表达好;3)读后有一定收获或启发,特别是心理学大致在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有哪些代表性的问题以及研究的进展等。

  我摘录了一些对我有启发的句子

  1)什么进入到我们的头脑里?什么留在我们的头脑里?我们如何利用头脑里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说明心理学家怎样找出在知觉和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推理和沟通以及动机和情绪中所涉及的过程,并试图解释它们以什么方式为我们工作

  摘录目的:大致说明了心理学家研究什么,也即本书说了什么

  2)一旦大脑和神经系统进化到相当程度,能被当做一个控制中心来使用,那么,这个控制中心一定能完成这几件事情:采集关于身外世界的信息、注意信息的变化、储存信息以备后用,并且用信息来组织其活动(粗略地讲,就是多得到它想要的东西而少得到它不想要的东西。

  摘录目的:控制中心模型

  3)我们的头脑,包括我们的记忆,看起来都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着的情境。有我们需要记住的东西,比如怎么阅读,我们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也有我们不必记住的东西,比如有关我们过去的准确细节。如果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关的、有特色的、已经精心研究过的或有针对性地处理过的,而不只是表面处理过的,信息就会比较容易留在头脑里。学习和记忆也是主动的、建构性的过程。另外,我们记忆的准确性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为了充分利用留在头脑里的东西,更重要的可能是记住意义并学会找出细节,而不仅是准确地记住所发生的事情。

  摘录目的:说明了人类记忆不追求准确细节及原因

  4)专家比别人更擅长认出模式、找出有关规则、排除行不通的策略等。

  摘录目的:认出模式,找出规则,排除行不通的策略——猜测这是专业类工作所需关注的能力

  5)某些人惊奇的是,创造力同智力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联系性格特征(如特立独行自信好奇坚定)在决定创造力方面,至少和智力同等重要。创造力要求思维要有可塑性和跨越界限的能力。

  摘录目的:对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涉及

  6)语言相对性理论认为语言培养了思维和知觉的习惯,不同的语言把说话人引向了不同的现实观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了语言能够影响某些心智技能...

  摘录目的: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力

  7)如果我们完全在逻辑的基础上行事,就像机器人或斯包克先生③那样,那么我们就不能灵活地适应复杂和不确定的日常生活。因此,确有一些领域,在其中,我们看来比人工智能机器要高明一些,尽管机器的记忆储存量比我们的要大,机器验证假说也比我们快。当然,我们的特点是既有感情又有思维,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

  摘录目的:曾经好奇人类为什么不进化的更理性/更准确,像机器人一样,更理性难道不会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吗?书中的这句话让我似乎有点明白

  8)平衡驱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内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偏离了这种状态,或出现了不平衡,都会立即要求采取行动来恢复平衡。行动是受了不平衡感的“驱动”的,行动会继续下去直至平衡恢复:饥饿的心理效应把我们送进了厨房,在那里吃我们找到的东西就减弱了不平衡感或由饥饿引起的不舒适感。把强化的概念纳入到这个基本的内平衡理论之中的驱力降低理论认为,成功地减弱了一个驱力的行为(如你饿的时候吃了块巧克力)会被当做愉快的体验,因而会得到强化。随着驱力得到满足,继续这个行为的动机就会减少。

  摘录目的:如果给自己定一些更高的目标,让自己的现实和心理预期不平衡,那么好像可以驱动自己不停的去达成更高预期的目标。

  9)我们对情境的觉察会影响到我们实际感觉到的情绪,但是,我们的生理状态会决定我们感受的强弱。

  摘录目的:对情境的觉察和生理状态对情绪的影响

  10)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婴儿时期父母若照料得不好,可能会引发以后的精神病。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习惯于这些新的角色:尽管不得不按照新的角色来行动,也要找到单一的、完整的同一性。正像每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奠定了基础那样,人们认为,这种同一性的连贯也为以后成人期的社会关系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埃里克森认为,没有完整的同一性,人会经历同一性混淆,并且会在组建关系、计划未来、达到目标方面遇到困难。如果对我们是谁没有清晰的感觉,就很难决定我们未来想要什么。

  摘录目的:我的同一性是什么?想起之前思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11)有多项研究比较过年纪较大的人和年纪较轻的人的智力测验成绩,研究显示,年纪较轻的人有更高的智商,即智力随年龄增长而衰减。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同质效应———智商测验表现出的社会性决定因素———以及全体人口的智力因更好的教育营养而得到了提高。重复地对同一批人进行智力测量,并没有证据显示智力随年龄增长而衰减;相反,那些不断使用大脑的人,其智力还略有提高。

  摘录目的:要多用脑思考

  12)发展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解释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别时要十分谨慎,因为这些差别可能出自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的变化,而不是出自年龄

  摘录目的:需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注意这点

  13)非理性和不能理解,不可预测和失去控制,个人的和社会的不适应性,受苦,不合常规,违反道德标准理想标准,令其他看到该行为的人感到痛苦

  摘录目的:对变态心理的一个模糊定义,但似乎很恰当

  14)放任自流领导群体各行其是,结果,其生产率比民主的或独裁的领导取向下的生产率都低。这些研究结果已经影响了许多机构管理策略的发展,鼓励机构脱离专制的管理模式而朝更民主的方向...因此,领袖的人格素质或领导风格应该同环境的要求相匹配,这才是关键所在。在群体条件既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时,注重协调关系的领导就对群体比较有益。相反,当群体的条件较极端(要么极端有利,要么极端不利)时,爱发号施令的、控制型的、注重分派任务的领导反而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家经受极端困难时,独裁的领袖较易受到欢迎。例如,在希特勒受到欢迎时,德国正为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利的赔款而艰苦挣扎

  摘录目的:为什么需要领袖

  以上,有机会的话会再阅读更深层或更系统的心理学相关书籍。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黄希庭:一本好的心理学入门书

  序言

  黄希庭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说心理学源自生活,是因为所有的心理学问题都可以追溯至人类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思考:人是怎样感知周围世界的?做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学过的东西会遗忘?怎样的决策最合理?“志当存高远”有道理吗?理智能够控制情绪吗?个人的脾气为什么难以改变?为什么说智商和情商是不同的?我们能够测量心理吗?人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障碍?人们为什么会随大流?人在独处时与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以上种种问题心理学家都在不断探索,寻找其科学答案。可以说,凡有人类活动的领域都有心理学的问题。当今时代,心理学家探讨的问题已遍及人们生活实践的许多领域,例如,家庭社区、教育教学经济商贸、交通航天、医疗保健、军事宗教、人口环保、传媒广告等,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说心理学高于生活,是因为它不同于常识,而是力求以科学方法来寻找答案的一门学问。“常识”往往是片断的、相互矛盾的,人们常常用暗含矛盾意味的日常谚语来说明人的心理与行为。例如,“小别胜新婚”说的是人们的一种情绪反应,“眼不见心不烦”说的是另一种情绪反应。类似的日常谚语还有“欲速则不达”与“兵贵神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三个和尚没水吃”,“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穷志短”与“人穷志不穷”等等。这些日常谚语是需要用科学方法加以检验的,其中有一些已被心理学研究证明是错误的。例如,“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指听到的不足为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其实,心理学中大量的视错觉研究表明,亲眼看到的也不是真实可靠的,而在“形重错觉”的实验中,即使手眼并用也难区分真实的重量。又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一谚语显然是很片面的。当代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健康与疾病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包括基因、病毒、细菌和结构缺陷;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如对健康的期望)、情绪(如对治疗的恐惧)和行为(如吸烟、饮食锻炼及酗酒);社会因素包括行为的社会规范(如吸烟或禁烟的社会准则)、行为改变的压力(如同伴群体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健康的社会价值(如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社会阶层和职业。再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许多美国人相信高中生课余打工是件好事,其理由是:(1)打工挣钱可以贴补他们未来的教育费用和家庭开销;(2)可以发展他们的工作情操,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会承担更多的责任;(3)有助于他们形成对美国经济的正确看法,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却表明,高中生打工弊大于利;打工经验不仅没有使高中生形成对美国经济的正确观念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他们更加厌恶学习和工作,甚至引发了青少年的一些失足行为。有人认为心理学知识好像就是常识。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身的科学,每个人似乎对自身都有所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往往是片面的、非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却是心理学家力求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系统知识,因而心理学高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它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应於梅责任编辑之邀请,我时断时续地阅读了由韩邦凯翻译、英国G. Butler和F. McManus所写的《生活中的心理学》一书,觉得颇有意义。之所以说它有意义,其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学的性质、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绪、发展心理、个性差异、变态心理、社会心理和心理学的应用;所举的例子大多是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好的心理学入门书,有助于大众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二是此书在资料选取上力求反映新近的研究成果,引用过的资料都列入在参考文献里,从中可以了解到某些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三是该书结构体系有新意,由引言、人们共同的精神装备、人们的差异性以及心理学的应用四个部分组成,可以说是自成一体。

  读书使我们充实,增长知识和才干。读心理学的书会使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当今社会,竞争加剧,压力巨大,多读几本好的心理学书会有好处。它们会教导我们尊重他人和自己,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和谐和人际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是为序。

  2009年春于重庆西南大学

  有容斋

  《生活中的心理学-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蜻蜓点水雁过留难毛

  TED演讲般标题吸引、试验论证、内容枯燥、结论雁过难留毛,力求全面概括严谨,适应得了这个信息爆炸社会的快餐消费,却远没有弗洛伊德或荣格那种初创式理论和文字皆美的闪光点,现代科学学科的研究已经对于未经专门科研训练的非专业人员已经远没有科普读物样的深刻亲切和友好了。述及知觉的感受原理偏单调的教科书范式,背景知觉作用带来的“一图多场景”倒是近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可发现被应用在打发无聊的社交网络话题上。事件意义记忆比事件细节更准确,而且前者会影响后者的原理可以解释以讹传讹,以及无法采用上帝视角的历史的难以全面精确性。认为归纳法的概率思维不仅仅会由于罕见事件的发生导致不可靠,也会由于主观寻找符合预期结论的信息而流于偏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