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尽意》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尽意》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0 20: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尽意》的读后感10篇

  《无尽意》是一本由这么远那么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转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尽意》读后感(一):保护

  以为自己再也不会有这种感觉

  所谓纯美的爱情故事千篇一律公主最后有没有嫁给王子,已经不是重点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总会出现第三者,总会有一夜情,总会被现实击败。存在记忆里的一生一世,早已不复存在。什么时候开始呢?是开口说分手的时候,还是分手之后听你谈论现任女友,又或者是那段暧昧无比的时光,还是听到你结婚消息的时候……

  和平一样,洗完澡之后,拿起《无尽意》,每天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可以不想公司的事,不想生活中种种不安与浮燥,可以放下所有的思绪,静静的享受片刻的安静。今天读到《翻牌》,碰到了心底久久的伤。眼前和脑子里都在上演着远近的故事。一字一字地,就这样被刺痛着。那句,“遵命,老婆大人”引来了无尽的痛感。

  此刻,我好像把我们的故事写出来,虽然隔着千里,也可以写下几年的思念。我如此执着地一份感情,我不经意见把自己整个生命放了进去。爱一个人,爱得没了自我。在你面前处处强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自己,而,在你面前,我永远不是高颖。只是,现在的我,已经写不下支言片语。我不知道我们的故事应该从哪里记起,更不知道那些生活细节,那些别人拿来当笑料的细节,该如何写下来……已经记不清你有脸,也许,我从来没有敢好好看看你的脸。存在记忆里仅有的回忆,已经被那些所谓的朋友撕得零碎又不堪了。而自己,却也在嬉笑怒骂之后,忘了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记住的东西

  几页文字,我看到了他们俩个人相依相偎,看到吵嘴“分手”,看到两个,相爱的人。这么远那么近……就是这样的感觉,就像他说得,保持距离,不要靠近就好。近到饮食起居,近到让一个人住到了自己心里,然后措手不及间,忘了拥抱,只会说一句“不要再哭了”。好笨,笨到不懂女孩心思,笨到不会伸手拥抱,笨到不知道如何爱一个人。

  而我自己,又何尝知道呢?

  我只能说,我感受到了。你们那纯纯的情感,那些不舍与无奈,亦或者,还有少许的,名叫命运的东西。

  我不保护你,谁保护你。

  《无尽意》读后感(二):美好人生

  像是序里说的,毕竟是了解你胜于我们。你的文字里透出了人生哲理,少了些青白。而对人生的顿悟,也使我们读在字里行间小事明白一些道理

  最近在复习考研,看书多了会觉得眼睛蒙了一层雾,柔不干净。在看专业书之余,一点一点静默的一字一句的看过这些短篇,感觉是熟悉的,从之前就开始看每日我说,图片做的越来越好,文字依然是纯粹清晰的,也慢慢成为一种习惯,这也算是个3天就能养成的小习惯了。很多时候看东西只是看看,偶尔思考一点,可是思考的太多会走神,会忘了留言什么的,喜欢和习惯也会成为隐身状态,这股默默的力量很大,会一直支撑着前进。

  疲倦的时候看海,听歌,旅行。辗转徘徊的地方,思念的故人。这些短小的片段一寸寸变长,拉长,形成一条线,对称折叠再折叠,丝丝缕缕放进回忆盒子。

  听着珊妮的《美好人生》,许多共鸣,像是一种生活状态,人生态度。文字里同样流淌着这样的旋律,缓缓的,静静的。希望走在有我们的路上不会无枝可依。加油加油再加油!

  绯蓝

  《无尽意》读后感(三):书很好。我很喜欢

  认识这么远那么近是在很多书的书评上,发现很多我想读的书后面都有他的名字,他的评论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似乎他就是我生活在别处的影子,之后加了他的微博,标注为喜欢,只看并不转发也并不说话。很多东西,是悄悄地喜欢的,没有跟谁分享。

  后来发现他出书了,期待了好久,当当终于到货了,于是每个孤独宁静的夜晚,便成为了我品读他文字的美好时刻。我不想说他这本书写得多好,文笔多出色,这对我没有意义。我只是固执相信,每个用心写出来的文字,只要用心体会,你都能够感受到那种真诚的。

  看着他的文字,就像看着自己一去不复返青春,我仿佛听到了时光从我身边哗啦啦流过的声音。站在二十几岁的尾巴上,恍然觉悟自己快三十了,很多梦想还没来得及实现。我怀念我的青春,怀念我激情洋溢的十八岁,怀念一个人悄悄注视着某处风景样子,可是我也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

  于是,我写博客,写每天的心情工作感悟,写很多我想说但是又不能说出来的东西,但是后来做了互联网后,发现网络上是没有秘密的,之后就不怎么写了,丧失了记录的心情。我仔细地盘查过,从到了广州后,我所有的日记也就是200篇左右,两年,我只写了200篇文字,你都可以想象我无处述说的心情。到杭州后,更甚,50篇都不到。

  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心里有事了不知道该跟谁交流,身边的同事不行的,领导也是不行的,以前的朋友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不想去打扰他们,父母家人又不想跟他们说,怕他们分心,所以很多事情,都只能自己扛着,扛着扛着,有时候也会觉得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找个人聊聊天翻遍手机都不知道该打给谁。朋友很多,但是知心的没几个。

  这就是我现在所有的生活状态。可能很多人都会有,很多人也都会调节,但是他们调节的同时并没有给他人留下什么,所以,我很佩服远近,佩服他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他的故事,也试图可以让我们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因为现在的我,已经没有。我已经很久没再公开自己的日记了。也许,人长大了,总会丧失一些东西的。书很好。我很喜欢。

  《无尽意》读后感(四):{辰时}无常

  日夜呼吸无法靠近的安睡。

  我说我拒绝刺青害怕它游走于身体各处。

  你知道我读的哪篇故事。我们未达成默契但仍会心地买了同一本书。

  冬至的时候,谁还记得那声音的颤抖。

  又想你了,在无常的,四年之后。

  不必交代这期间的经历同感受。

  你不会想听而我仅想再见你眼中那未必确凿的温柔

  暖是一口井。编绳索的是火车的报站音。这些年几千公里都是自己在走。

  左耳进右耳出那些伤人的字句流水般不露痕迹地穿透。

  还是夏天。这一季。多少故事。当驻足回想。并无怨尤。

  从长长的梦里醒来。

  还惺忪着就明白他向我走来而我躲开是点解。

  不能原谅他啊。我忧心的是我一转身宽恕又匍匐于从前的路。

  为什么不是你在占据我的意志

  那样我就不必坚持这无谓的不坚持。

  外在的焦灼是内心的不确定在絮语。

  没有体会过真正的饥饿才会吝啬对眼前食物的赞美。

  你指责她们傲慢,不知炎凉所谓。

  而你并不更高明,反而更极端。

  这便是为什么你与那些人失散。

  面对镜像,身后是大海浪潮翻涌。手不自觉地要触碰安抚。

  旁人宽解的话如羽毛拂掠而内心从来难救赎。

  早就把成长的痛隐忍成不哭。

  绝对的话再难那样轻易脱口。

  而我始终该上路。偶然回顾。

  【阅读仍在继续,心情起伏重叠,没有什么更好的回应,除了写下自己的思绪。】

  《无尽意》读后感(五):2012春天里的最后一个傍晚

  我只想说,缘~真的妙不可言...

  我和无尽意的缘分,从2012年5月4日这个傍晚开始

  你安静的躺在书店的一个角落

  破损的包装如同我们真实的生活一样并不完美无缺

  看到封底的文字,便想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到底会是怎样

  随书送的CD,让我拿出了尘封已久的CD碟机来播放

  看着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让我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个你离开后的第一个夜晚

  无尽意的陪伴,让我感到你还没有走远

  这是一本只有315页的书

  这是一本在我带她回家,脑海清楚记得她带给真切感受却想不起来书名的书

  这是一本整个书店只剩下唯一的书

  这是一本完稿与3月15日的书

  这是一本书名只有三个字的书

  这是一本没有任何封面装饰如同整日素面朝天的我的书

  这是一本在宁静的深夜适合独自品读的书

  这是一本段段有留白的会“呼吸”的书

  这是一本放在枕边的书

  我很高兴现在的我,在你离去后的第一个夜晚,没有去埋醉,没有去血拼,没有去K歌,没有去放肆的胡来,而是安静的走进书店,缘得了这本无尽意,在这个春天的最后一个夜晚,细细的品阅我们曾经拥有的青春,我和无尽意的缘分刚刚开始,和你的却... ...完!

  《无尽意》读后感(六):青春意无尽,人生无尽意(未完)

  【序】

  碎影之中现流年,弦月光里忆岁月

  ——题记

  岁月滔滔,心不老容颜先老。从《最后一个夏天》到《无尽意》(PS:写作顺序,非出版顺序),三本书,三种认知,两本散文,两种沉思。

  我曾思索,为何人生之路漫漫而又充满坎坷,却又让世人深深眷恋。“这个世界,岁月最迷人,眼睛最骗人” 我们为爱而伤,我们为梦而亡,然而我们却不曾放弃对爱和梦想的那份执著

  “大漠孤烟 红尘滚滚 岁月茫茫” 远近,你在匆匆飞逝的流年中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青涩成熟,从不羁到圆滑。《无尽意》的字里行间中,早已没有了写《最后一个夏天》那岁月轻狂之时对爱情、对友情憧憬,没有了骨子里的种种小忧伤,小惆怅。而更多的是对千千世界中种种万物的思考,对灾祸、痛苦的一种忍耐,一种沉思。

  小时候自己曾想结伴去欧洲旅游。现在却想独自一人去贫乏的非洲看一看。《无尽意》中的许多文章,多多少少涉及到了旅行,你一边走一边写,带着纸笔,带着相机,也带着思考,带着心灵的那一片澄澈之地。人本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友情和爱情是我们渴求的,他们是人类生活在集体之中,感受温暖。但我认为,唯有在宁静中望景息心,在孤独中与灵魂对话,才会使一个人了无世界之广大无边,人之渺小。一簇花、一棵松、一捧清泉、一片树叶,世界在渺小的事物中相生相息。美好是人们所希望的,战乱使人们所排斥的,望观世界千年滚滚长河,个人乃至国家均在苦难中了解爱恨情仇,在苦难中称霸一洲。北极、苏州、西塘……你几次游行在孤独之中,你几次耐不住生活之压力行走在世界之不朽。行走在时光匆匆,徘徊在人海茫茫。

  OUR对你来说是你文学梦的起点或是实践吧,前几天突然看见你说:“OUR会暂时离开一段时间”,但是我的眼泪差点塌陷,我知道他对你的重要性。你在《骗子》里说:“最初梦想呈现给我的种种美好都是假象,但是,我不曾后悔。”其实,梦想丛生到死一直充盈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当初我们追随他只是纯粹的去达到那个高度、那个标准。在逐渐的漫漫长路之中,困难很多,花费的时间也很多。但我只能说,当初对自己的怀疑虽有,可是现在真的获得了成绩,那真的是一段值得怀念的岁月,是一段为了梦想摇旗呐喊矢志不渝的岁月。现在我们做许多事并没有那时的那种纯粹了,但我希望无论何时,人总要保存着心灵的宁静之地。以梦为马,以路为途,放眼望四方。

  在人生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生命中流年,是友人、是爱人、或是陌生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信仰也是心之不可缺失之物。芸芸众生轮回、缘分、道义、仁爱、名誉,随时随地环绕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去追求许许多多高于现在生活的物质名利,却只虚于表面,不讲究内在的实质。凡是追求真善美之人,对污秽之事远远避之,对幽美之物深深赞赏。其实人总疲于看待他人,却忘了自身,那些是是非非,来来往往,终归会醒悟于其中。自省,悟事,才是当代之人应当做的。星云大师说:“别人看到外,我看到内;别人看到相,我看到理;别人知道点,我知道面。”追求智慧,淡泊世荣,不求世俗之名利,潜心研事物之伦理。

  时光历练人之本性,生活构成人之生命。精彩的一幕幕,一瞬间都是美好的回忆,来是偶然,走是必然。我想尽力与时间赛跑,却无能为力。那么请珍重人生之中的每一道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苦涩。望在年老之际,捧一杯残酒,在弦月的残影之中,聆听静美的奏章,感叹韶华的热情挥霍,年老的平静光滑。在这般沉沦的静夜中,守候这虽平凡冷暖自知的岁月。

  【人物篇】

  《彼岸》:

  菲样人间,彼岸流年

  ——题记

  我对王菲并不熟识,偶尔听父母提及他的歌,眼中充满迷茫,唯一的印象终究是——一个唱歌很好的女神

  看了这篇文章后,将她的歌基本听了一遍,声音跟唱《传奇》一样,独特鲜明,具有个人特色。偶然听见几首快歌,个人风格依存。

  六年时光到底能改变一个人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远近,你的性格、你的人生、你的阅历无论改变多少,你对王菲的喜爱依然不变。 从《预言》到《彼岸花》,九年时光,最后一场演唱会。

  演唱会是分隔线,将过去与现在分隔;彼岸是遗忘,遗忘过去的疲惫、辛酸;演唱会是见证,见证过去的成长历练,见证现在的蜕变成熟;彼岸是迎接,迎接未来的美好,迎接以后的人间烟火。

  多年过去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改变。你也不再是那个懵懂的,为了自己的固执勇往直前,吵闹的少年;王菲也不是那个为了痛苦浑身带刺,为了歌声不顾一切的歌者了。你们都改变了,王菲已经在风雨中静心歌唱,在生活的不如意见合手静然;而你,也早已平静理智,面对流年中的不可思议默默接受,从而转变。但你们又都没有变,一个仍在舞台上尽情的唱歌,在歌迷的欢呼声中,一首又一首的为生命奏响乐章;另一个仍坐在台下聆听歌声,仍为了不尽意的生活在黑夜中因声音抚慰心灵。

  众生茫茫,是友人或是路人。我们在路途中手牵手在暗黄的路灯下谈笑言欢;却又在时光中孤独的望天思索人事过迁的无奈。聚散,分离,我们都是彼此的友人却又是彼此的路人。

  来去匆匆的时光中,有谁会因为你停下追赶梦想急忙的脚步;又有谁会在离去时转过头张望你憔悴的容颜。谁能无怨无悔,不愧对自己和他人渡过这“众生无尽业茫茫”的一生。开始之时,纷纷汇聚而来,结束之时,又有谁会多做停留。我们只有放下一切一切的无奈,一切一切的疲惫,带着那一片澄澈的心去观望这烟花繁茂的人世,这绝情却又让我们深深眷恋的人世,前往那孤独,没有你我却有着灵魂支柱的彼岸。

  爱,徘徊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它是光,是一份信仰。我们面对物是人非种种无奈,面对孤独行走于路途的种种伤痛,面对追求梦想之时的种种困苦,总咬牙坚持、不懈追求,就算最后曲中人散,路遥马亡,却仍不失那份拼搏的勇气,这正是因为爱!她如海水冲岸一般,虽有着一次又一次撞击礁石的疼痛,却仍波涛滚滚,充满无限生机。

  王菲对于你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在你困苦却不失繁华的人间中,像一剂良药,修补你的伤痛,给予你鼓励,给予你温暖。

  前往那独自一人的彼岸,不为别人,只为那匆匆流逝却令我们恋恋不忘的冷暖自知的流年。

  《无尽意》读后感(七):{午时}缪斯

  你站在自我的立场,口口声声要宽恕,却不愿放下狠狠戳向别人的手,嘴里仍喋喋不休:你的错就是你的错,你的错是对我付出的冷漠,我将永不信你。

  于是他在你这里,烙成一个永远的错。

  你很害怕被指责,很怕听真相,很怕落后于人,很怕不断被绊倒。

  没想过这恐惧深源于何处,没想过该先对自己的心修补,只是本能,下意识地去维护自身。从维护的那一刻开始,就把自我当成了脆弱。

  每个人,都在内心供奉一位女神,依赖她,仰慕她,牵挂她,当然,势必要追求她。

  她未必具象,然而具体。存在如信仰般坚实诚然,却又私密如上一秒的心跳般可触而不可感。美人就有这般欲拒还迎的滋味,方能撩人心扉。

  在她来时,我未曾想过她是这样的形态,那一刻她以她全部华彩攫住我,从身到心,从灵到肉,如一朵流云融入了溪水,清澈绵软,逸于凡尘。

  当她色衰,我不及去想留住这份爱,她亦不抗争,只静默,于我如鞭笞般的静默。墨色染尽了月,没有风和蝉鸣,安眠无异于死寂,她叹一口气。

  她这一生,覆我这一世。凡若可能,我用一世,尽力不负她一生。

  我的缪斯,是我此刻年少无知,却信誓旦旦要守卫的,理想女神。

  永远要警惕,那种五十步笑百步的陷阱。

  即便能飞行,也要低。

  因为你未尝过真正的坠落,你仍不能确认,此前的真诚会不会换来有人愿为你共负枷锁。

  但别想太多。

  一件事有一件事的因与果,只管想清楚良心,只管去做。

  当力有不逮,当鸿沟难平,当积怨不忿,想想自己。它们都是负累,人要减重,方得前行。

  哪怕沉沉黑夜只剩一粒星,那也是指引。

  【阅读仍在继续,心情起伏重叠,没有什么更好的回应,除了写下自己的思绪。】

  《无尽意》读后感(八):{尾声} 难

  我知道我即将堕入的黑暗,是远胜今日的灿烂。

  可若要我把希冀全放在未来,那我将不再有未来。

  人要有多大进步的觉悟,才会选择原地踏步。这种任性是太多自恃成熟的人缺乏的品质,他们骗自己太久,太累,已无力去想最初的样子。

  一个作家梦,一段少年事。

  在“你想成为什么人物”的设问中,幼齿的我们说出了无数日后背道而驰的梦。而我这一个,便是作家。当年课堂上挺着直直的小腰杆说出要拿诺贝尔的大话,终于在若干年后妥协成了做一名记者的怯怯想法。

  的确,与大多数相较我是走得不算远,可但凡遇到更坚毅执着的行者,便觉羞愧,不啻于凌空耳光,面红心凉。

  说这番忏悔的话并不为着自怨自艾。几日前看远近的微博,说到人是否有着重新来过的勇气,读他的《无尽意》,听他那么淡这么深地说故事,仿佛回忆。忽然感到心中一轻,应该可以的,人生不是直线路程,而是一种不断推翻,又在推翻之上累积着的前进。固然会遗憾于他人的遗忘,却更要时刻紧张着自己的在意。

  这几年走过许多路,看过很多形状的云,发过不少梦,认识几个人。

  我想我一下子接受了太多,而消化不够。

  但也在悟,在反思他们/它们真正带给我什么,希望这样的淘洗留下的是一种抛开影像、爱恨、悲喜,也能清晰深刻的印迹。

  在心里留下的,就不再需要相机。

  有人说,爱有多难,就有多灿烂。同理,生活有多难,就有多乐观。

  疾病,伤痛,错失,遗憾。我想我们该多宽恕别人,认识自己。

  从一颗热切逃离的心,到一双站定原地不摇摆的脚。我们并不能靠躲避过一生,于是淡然地笑,释怀地叹气。

  于是终于可以。让远方是远方,让生活是生活。

  无尽意。

  《无尽意》读后感(九):横亘

  我一直和我的朋友们说,远近就像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不断增长的山脉一样,我不管多么努力想要爬过去,超过去,却总是摔倒在半山腰。这种想法,几乎从我认识他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每一次我的描述都会引来朋友的讪笑,他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们说你有病吧,你至于的吗,他们不认识他。

  我也不认识他,从某个程度上说,从我草草翻过了《无尽意》之后说。

  书送过来的时候我在上班,一个网络公司,做着最最细微的事情,手边是周五要考的科目的复习题。然后收到短信,快递到了。我没有想到它会这么快就来,这样的出乎意料使得帮我去取快递的女生找了很久才找到属于我的那包。她说,抬头是“OUR文化”。

  回家的路上,公车很挤,我翻着围脖打发时间,忽然就想到了等着我的这本书,忽然就开心了。说实话,真的是实话,我不喜欢远近,一点儿都不。我没有很多人那样的崇拜,或者是从很早的时间开始就有的跟随,我只是俗话说的“瞎猫碰上死耗子”一样的认识了他,然后就认识了罢了。开始的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写手。所以这样的开心来的很突然,突然让我觉得再更新完一条状态之后,有些手足无措了。

  拆开快递包的时候是兴奋的,在没什么人的宿舍里自言自语,说着“啊,就是他”“啊,有签名”“呵呵呵呵”“哈哈哈哈”。然后随手一页页翻过去,看到很多美丽的照片,有一个不知道哪个国度的海边女人,还有铁路,还有夹杂在图片之间,闪进眼眶的文字。

  然后突然说不出话了,突然觉得什么东西堵在心口很难受,却也不是想哭,眼睛干涩的让我忍不住去揉了又揉,却没有感动的泪水,也没有喜悦的,也没有一句话。

  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或许是看到了他终于算是实现了一个愿望的开心,或许是看到这本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书的喜悦,或许也可能是他实现了愿望的嫉妒,或许也可能是我收到了书的愤怒。我看着他写在扉页上面的话“什么也不说了,认识你真的是太好了”,我甚至有一种悲哀。

  他这座山脉,就这么又高了,又高了。

  当你爬山的时候,如果看得到终点,却总也爬不到,肯定是会疯的。

  我一直都觉得,人的一生是靠每一步每一步的积累实现的,你前进一步,你的视野就宽广一点,你的路就延伸一步,所以我们从来都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故事。你前向,路向前。但是我看着他,跑步经过身边,他的路飞速向前。

  记得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现在这么忙,至少我这么觉得,我们可以用很长的时间,哪怕一整个下午来做一件很小的事情。虽然质量上不敢苟同,却也是精益求精的。但是现在,一个离线文件,一段留言,一次微改,就结束了一次算不上对话的对话。现在的他,好像真的不让人认识了,让人不认识了,人不让认识了。

  “梦想”是我昨天写完的稿子的主题,但是今天我想推翻重写。虽然还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可能真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愿意说,敢说的话,都已经藏在唇齿下说不出口了,那个时候愿意大篇大篇写的文字,现在也写不出来了。好像不管打什么,最后都会被整行删除。时光是小偷,偷走了我们的连篇累牍和无病呻吟,留下一个血淋淋的“到此一游”,我们就这么被时光游览了一番沧桑了一番。

  说实在的,拿到书的时候不禁有些失望,印刷质量上还是不尽如人意的。但是当我看到“大海之蓝”“不在莉莉周”的时候,什么好像都无所谓了。我曾经真的想象过,他是在什么时间,什么状态,写下那些我看过的文字的,是否抽烟,是否有一扇窗,是否开灯。一瞬间的画面完成所有的想象,然后摇摇头觉得自己很白痴。

  我不知道他十九岁的时候到底是什么状态,但是十九岁的他送给现在的他这么好的一份礼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礼物,让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这样的礼物,是谁都送不起的。而上个月才刚刚告别十九岁的我,想要做什么呢,想要得到什么呢?

  我说吧,他就像是横亘在那里,不断上升的山脉。

  真的真的很高兴,能够在那么巧合的情况下,认识这么对的人。不论以后我们是否会一直有联系,还是会想更多的人一样就散落在回忆的乱葬岗,我都会很欣慰,能够认识这样一个人。

  真的谢谢你,给了我一个还算是像样的梦想,一个还算是像样的奔头儿,一个可以用来追逐的目标,还有一群可以嬉笑的朋友。不论我在你的生活里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路人甲还是乙丙丁,或者是好一点的朋友甲乙丙丁,你都会是一个影响了我非常多的人,一个让我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的人。真的很谢谢你。

  那首主题歌《我们》在耳机里单曲循环了很久了,是时候翻页了。幸好眼睛被我揉的没那么干涩了,我可以腾出手来,相送时光走远。

  《无尽意》读后感(十):刷牙时候拍照会明显降低智商

  关于标题,可参阅本书作者头像。请猛击。www.douban.com/people/yuanjin/

  刷牙的时候能不能拍照呢?按理来说,要在一只手拿牙刷一只手拿水杯的情况下还要腾出一只手来拍照,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吧!不过,现实中可是有人能做到的噜!这么说来,他一定和那些在滚床单的脱衣服的时候仍然能留下惊鸿一瞥的人儿是一样的噜!什么?你说刷牙跟滚床单是两回事?你不知道刷牙洗澡后接下来是干嘛么!笨的啊你!活该你写不出小清新!活该你出不了名!

  刷牙时候没人拍照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就像滚床单时没人合影留恋就没法一夜暴红一样。毫无疑问,作者其言也善,其心也诚,愿意把一个赤裸裸的自己以这样隐晦的方式暴露出来,简直可歌可泣。正是因为这份诚心,本书才得以完全不靠图片,人脉和包装取胜,靠的是足以媲美莎士比亚的鬼神文采和索尔仁尼琴的天地良心。这就是传说中的用心之作,其用心程度只比您家楼下大妈拉住你抱怨这个月小葱价格飙得有多厉害差了那么一点点。

  看不懂此书的人一定是因为浮躁,就如看不懂此评论的人也一定是因为浮躁一样。那怎样才算是不浮躁呢?综合我的所知,就是你跑去西藏那种高原缺氧的状态,和一个精壮喇嘛干上几炮,再抬头望天,保证双目被纯净的阳光刺得几乎快瞎了以后,方能细细品味此书妙处。这时的你,才能保证处于心无旁骛的无人之境,才是真正地达到了小清新的超脱境界。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综上所述:刷牙的时候没人拍照算不上小清新,就像嘿咻的时候没人拍照拍照算不上摄影家一样。不过,我总觉得小清新和高智商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取一必舍它也。如此说来,那刷牙的时候拍照,必然是有损智商的事儿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